CN217464748U - 空气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空气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64748U
CN217464748U CN202221358843.5U CN202221358843U CN217464748U CN 217464748 U CN217464748 U CN 217464748U CN 202221358843 U CN202221358843 U CN 202221358843U CN 217464748 U CN217464748 U CN 2174647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tain
air
flow guide
air treatment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5884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哲源
朱雪媛
何新华
程志喜
杨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5884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647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647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647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rtains And 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包括:设备主体;驱动件,设于设备主体;帘幕,与驱动件连接,驱动件用于驱动帘幕在展开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帘幕处于展开位置时,帘幕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设备主体的一侧。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处理设备工作时,可通过驱动件控制帘幕运动至展开位置。当帘幕处于展开位置时,帘幕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设备主体的一侧。帘幕展开能够封盖住窗口,帘幕处于展开位置时能够阻挡室外的噪音、光线和灰尘进入室内,且能够阻挡室内外能量的交换,避免空气的直接对流。该设置既能满足设备换新风的使用需求,又可满足避免影响用户休息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空气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气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安装新风窗机需要在墙上打孔,并且需要设置管道进风,严重破坏了室内的装修风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包括:设备主体;驱动件,设于设备主体;帘幕,与驱动件连接,驱动件用于驱动帘幕在展开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帘幕处于展开位置时,帘幕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设备主体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包括设备主体、驱动件和帘幕,驱动件设于设备主体,且驱动件连接帘幕,驱动件能够驱动帘幕在展开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运动。
具体地,空气处理设备的设备主体位于窗户处。空气处理设备工作时,可通过驱动件控制帘幕运动至展开位置。当帘幕处于展开位置时,帘幕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设备主体的一侧。帘幕展开能够封盖住窗口,帘幕处于展开位置时能够阻挡室外的噪音、光线和灰尘进入室内,且能够阻挡室内外能量的交换,避免空气的直接对流。该设置既能满足设备换新风的使用需求,又可满足避免影响用户休息的使用需求。
当然,亦可根据用户使用需求,通过驱动件控制帘幕运动至回收位置。当帘幕处于回收位置时,帘幕被收起,撤去帘幕对窗户的遮挡,窗户能够外露出来,可实现开窗通气,不影响窗户的正常使用。
该设置在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使用需求的同时,不会破坏室内的装修风格,且省去了管道材料地投入,有利于提升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市场竞争力。
可以理解的是,设备主体具有换气功能,设备主体工作能够将室外空气吸入室内,和/或能够将室内空气排出室外。可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来控制设备主体的工作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空气处理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帘幕处于展开位置时,帘幕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设备主体的下方。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限定帘幕和设备主体的配合结构,使得帘幕处于展开位置时,帘幕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设备主体的下方。使得驱动件驱动帘幕由回收位置向展开位置运动时,帘幕可利用自身的重量,在重力作用下展开。该设置有利于降低驱动件驱动帘幕运动时的能耗,有利于降低产品的使用成本。
同时,该设置使得驱动件驱动帘幕由展开位置运动至回收位置时,帘幕更平整,不易出现帘幕折叠的情况,有利于保证产品的使用性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设备主体包括容纳腔和连通口,连通口与容纳腔连通,驱动件设于容纳腔内;其中,帘幕处于展开位置时,帘幕的至少一部分通过连通口伸出设备主体,帘幕处于回收位置时,帘幕通过连通口回收至容纳腔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设备主体包括容纳腔,驱动件设于容纳腔内,容纳腔具有容置、固定驱动件的作用,对驱动件具有保护作用,使得驱动件不会外露出来,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外力直接作用于驱动件,有利于延长驱动件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设备主体还包括连通口,连通口连通容纳腔。
驱动件驱动帘幕由展开位置运动至回收位置时,帘幕可通过连通口回收至容纳腔内。也即,帘幕处于回收位置时,帘幕能够隐藏至设备主体内,而不会外露出来。该设置能够保证产品外观的美观性及流畅性。同时,该设置对帘幕具有保护作用,能够降低后续清理和清洗帘幕的次数,
驱动件驱动帘幕由回收位置运动至展开位置时,帘幕的至少一部分通过连通口伸出设备主体,以起到封盖住窗口的目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设备主体还包括背板和面板,连通口位于背板和面板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设备主体还包括背板和面板,背板与面板对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设备主体装配于墙体后,设备主体的背板朝向墙体,面板背离墙体,也即面板会朝向用户。
通过合理设置连通口、背板和面板的配合结构,使得连通口位于背板和面板之间,该设置能够起到隐藏连通口的作用,使得连通口不会很明显的外露于设备主体的外观面上。具有保证产品美观性的作用。特别是,当帘幕处于回收位置时,不会通过设备主体的面板看见帘幕。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连通口相比于面板更靠近背板。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连通口、面板和背板的配合结构,使得连通口相比于面板更靠近背板。
由于沿设备主体的厚度方向,背板相对于面板更靠近窗口,故而,使得连通口相比于面板更靠近背板,也即,能够缩小帘幕处于展开位置时帘幕与窗口之间的间距,使得帘幕能够有效封盖住窗口。这样,能够提升帘幕阻挡室外的噪音、光线和灰尘进入室内的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设备主体还包括:风道,风道位于容纳腔的一侧;风轮组件,位于风道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设备主体还包括风道和风轮组件。通过合理设置风道和风轮组件的结构,使得风轮组件位于风道内。风轮组件工作能够驱动气流扰动,为室外空气经由风道流向室内,及为了室内空气经由风道流向室外提供了可靠的结构支撑。
可以理解的是,风道位于容纳腔的一侧,也即,风道和容纳腔为两个独立的结构,风道内的器件与容纳腔内的器件相分离。这样,能够既能满足空气处理设备处理空气的使用需求,又能满足帘幕封盖或是开启窗口的使用需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风道位于容纳腔的上方。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风道和容纳腔的配合结构,具体地,风道位于容纳腔的上方。
由于帘幕处于展开位置时,帘幕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设备主体的下方,故而,当容纳腔位于风道的下方时,更利于帘幕的运动。
且该结构设置能够避免帘幕运动时对气流的阻碍,不会降低设备主体的工作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背板设有第一导流区和安装区,安装区位于第一导流区的上方,安装区用于连接安装载体;面板设有第二导流区,风道连通第一导流区和第二导流区。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背板和面板的配合结构,使得背板设有第一导流区,面板设有第二导流区,风道连通第一导流区和第二导流区。也就是说,室外空气吸入室内时,室外空气依次经第一导流区、风道和第二导流区,而后进入室内。将室内空气排出室外时,室内空气依次经第二导流区、风道和第一导流区,而后排出室外。
背板还包括安装区,安装区位于第一导流区的上方,安装区用于连接安装载体。也就是说,设备主体与安装载体(如,墙体)装配时,第一导流区不会被安装载体遮挡,第一导流区的至少一部分与窗口对应设置,第一导流区与窗口连通。该设置在无需对安装载体打孔的情况下,室外空气可通过第一导流区流入风道,且室内空气可通过风道流向第一导流区,而后排出至室外。该设置在保证设备主体正常工作的同时,不会破坏室内的装修风格,且不会额外占用室内空间,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市场竞争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风道包括第一子道和第二子道,第一子道位于第二子道的一侧;风轮组件包括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第一风轮设于第一子道,第二风轮设于第二子道;其中,第一风轮用于由第一导流区向第二导流区导流,第二风轮用于由第二导流区向第一导流区导流。
在该技术方案中,风道包括第一子道和第二子道,风轮组件包括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第一风轮设于第一子道,第二风轮设于第二子道。也即,第一风轮与第一子道配合,第二风轮与第二子道配合。
具体地,第一风轮转动能够由第一导流区向第二导流区导流,以实现将室外空气吸入室内的目的。
具体地,第二风轮转动能够由第二导流区向第一导流区导流,以实现将室内空气排出室外的目的。
第一子道和第二子道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风道,也即,第一子道内的气流不会影响第二子道的气流流动,且第二子道内的气流不会影响第一子道内的气流流动。该设置有利于降低产品的能耗。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设备主体还包括:导风板,可转动地设于第二导流区处。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设备主体的结构,使得设备主体还包括导风板,导风板位于第二导流区处,通过调节导风板的转动角度,能够调节通过第二导流区流动的气流的流向,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导流区相比于第二导流区,更靠近容纳腔。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第一导流区、第二导流区和容纳腔的配合结构,使得第一导流区相比于第二导流区,更靠近容纳腔,该设置有利于延长气流在第一导流区和第二导流区之间的流动路径,有利于气流流向的转换,为根据用户需求调节流入室内的气流的流向提供结构基础。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设备主体还包括:过滤件,过滤件位于风道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设备主体的结构,使得设备主体还包括过滤件,且过滤件位于风道内,过滤件用于过滤流向室内的空气,以保证流向室内清新的空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过滤件位于第一导流区处。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过滤件的安装位置,具体地,过滤件位于第一导流区处。这样,将室外空气吸入室内时,保证经过过滤件过滤后的气流才会流入室内,有利于提升过滤件的过滤效率,进而有利于提升产品的使用性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帘幕的第一端连接驱动件,帘幕的第二端设有配重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帘幕的结构,使得帘幕的第一端连接驱动件,帘幕的第二端设有配重部。这样,增大了帘幕的第二端的重量。该设置使得驱动件驱动帘幕由回收位置向展开位置运动时,帘幕可利用自身的重量,在重力作用下展开。该设置有利于降低驱动件驱动帘幕运动时的能耗,有利于降低产品的使用成本。
同时,该设置使得驱动件驱动帘幕由展开位置运动至回收位置时,帘幕更平整,不易出现帘幕折叠的情况,有利于保证产品的使用性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驱动件包括卷轴,帘幕连接卷轴。
在该技术方案中,驱动件包括卷轴,帘幕连接卷轴,卷轴沿第一方向转动能够使帘幕缠绕于卷轴上,以达到帘幕由展开位置运动至回收位置的目的。反之,卷轴沿第二方向转动能够使帘幕逐步脱离卷轴,以达到帘幕由回收位置运动至展开位置的目的。具体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的剖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空气处理设备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和墙体在第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和墙体在第一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6为图5所示空气处理设备和墙体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和墙体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和墙体在第二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和墙体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9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空气处理设备,110设备主体,112容纳腔,114连通口,116背板,118面板,120风道,122风轮组件,124第一导流区,126安装区,128第二导流区,130导风板,140驱动件,150帘幕,160过滤件,170配重部,200墙体,300窗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100。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4、图5、图7、图8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100包括设备主体110、驱动件140和帘幕150。
驱动件140设于设备主体110。
帘幕150与驱动件140连接,驱动件140用于驱动帘幕150在展开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运动。
其中,帘幕150处于展开位置时,帘幕15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设备主体110的一侧。
详细地,空气处理设备100包括设备主体110、驱动件140和帘幕150,驱动件140设于设备主体110,且驱动件140连接帘幕150,驱动件140能够驱动帘幕150在展开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运动。
具体地,空气处理设备100的设备主体110位于窗户300处。空气处理设备100工作时,可通过驱动件140控制帘幕150运动至展开位置。当帘幕150处于展开位置时,帘幕15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设备主体110的一侧。帘幕150展开能够封盖住窗口,帘幕150处于展开位置时能够阻挡室外的噪音、光线和灰尘进入室内,且能够阻挡室内外能量的交换,避免空气的直接对流。该设置既能满足设备换新风的使用需求,又可满足避免影响用户休息的使用需求。
当然,亦可根据用户使用需求,通过驱动件140控制帘幕150运动至回收位置。当帘幕150处于回收位置时,帘幕150被收起,撤去帘幕150对窗户300的遮挡,窗户300能够外露出来,可实现开窗通气,不影响窗户300的正常使用。
该设置能够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使用需求,有利于提升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市场竞争力。
可以理解的是,设备主体110具有换气功能,设备主体110工作能够将室外空气吸入室内,和/或能够将室内空气排出室外。可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来控制设备主体110的工作状态。
实施例2:
如图1、图2、图4、图5、图7、图8和图9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100包括设备主体110、驱动件140和帘幕150。
驱动件140设于设备主体110。
帘幕150与驱动件140连接,驱动件140用于驱动帘幕150在展开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运动。
其中,帘幕150处于展开位置时,帘幕15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设备主体110的一侧。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6所示,帘幕150处于展开位置时,帘幕15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设备主体110的下方。
详细地,通过合理限定帘幕150和设备主体110的配合结构,使得帘幕150处于展开位置时,帘幕15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设备主体110的下方。使得驱动件140驱动帘幕150由回收位置向展开位置运动时,帘幕150可利用自身的重量,在重力作用下展开。该设置有利于降低驱动件140驱动帘幕150运动时的能耗,有利于降低产品的使用成本。
同时,该设置使得驱动件140驱动帘幕150由展开位置运动至回收位置时,帘幕150更平整,不易出现帘幕150折叠的情况,有利于保证产品的使用性能。
具体地,设备主体110安装于室内的墙体200上,如,侧壁或者顶壁上。设备主体110位于窗口的上方,这样,更利于帘幕150在展开位置时有效封盖窗口。
实施例3:
如图1、图2、图4、图5、图7、图8和图9所示,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100包括设备主体110、驱动件140和帘幕150。
驱动件140设于设备主体110。
帘幕150与驱动件140连接,驱动件140用于驱动帘幕150在展开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运动。
其中,帘幕150处于展开位置时,帘幕15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设备主体110的一侧。
进一步地,如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设备主体110包括容纳腔112和连通口114,连通口114与容纳腔112连通。
驱动件140设于容纳腔112内。
其中,帘幕150处于展开位置时,帘幕150的至少一部分通过连通口114伸出设备主体110,帘幕150处于回收位置时,帘幕150通过连通口114回收至容纳腔112内。
详细地,设备主体110包括容纳腔112,驱动件140设于容纳腔112内,容纳腔112具有容置、固定驱动件140的作用,对驱动件140具有保护作用,使得驱动件140不会外露出来,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外力直接作用于驱动件140,有利于延长驱动件140的使用寿命。
同时,设备主体110还包括连通口114,连通口114连通容纳腔112。
驱动件140驱动帘幕150由展开位置运动至回收位置时,帘幕150可通过连通口114回收至容纳腔112内。也即,帘幕150处于回收位置时,帘幕150能够隐藏至设备主体110内,而不会外露出来。该设置能够保证产品外观的美观性及流畅性。同时,该设置对帘幕150具有保护作用,能够降低后续清理和清洗帘幕150的次数,
驱动件140驱动帘幕150由回收位置运动至展开位置时,帘幕150的至少一部分通过连通口114伸出设备主体110,以起到封盖住窗口的目的。
具体地,设备主体110的底部设有连通口114。连通口114的尺寸与帘幕150的宽度适配,能够保证帘幕150通过连通口114伸出设备主体110,或者通过连通口114回收至设备主体110内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驱动件140与设备主体110的外表面连接,帘幕150位于设备主体110的外侧。
实施例4:
如图1、图2、图4、图5、图7、图8和图9所示,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实施例4提供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100包括设备主体110、驱动件140和帘幕150。
驱动件140设于设备主体110。
帘幕150与驱动件140连接,驱动件140用于驱动帘幕150在展开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运动。
其中,帘幕150处于展开位置时,帘幕15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设备主体110的一侧。
设备主体110包括容纳腔112和连通口114,连通口114与容纳腔112连通。
驱动件140设于容纳腔112内。
其中,帘幕150处于展开位置时,帘幕150的至少一部分通过连通口114伸出设备主体110,帘幕150处于回收位置时,帘幕150通过连通口114回收至容纳腔112内。
进一步地,如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设备主体110还包括背板116和面板118。
连通口114位于背板116和面板118之间。
详细地,设备主体110还包括背板116和面板118,背板116与面板118对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设备主体110装配于墙体200后,设备主体110的背板116朝向墙体200,面板118背离墙体200,也即面板118会朝向用户。
通过合理设置连通口114、背板116和面板118的配合结构,使得连通口114位于背板116和面板118之间,该设置能够起到隐藏连通口114的作用,使得连通口114不会很明显的外露于设备主体110的外观面上。具有保证产品美观性的作用。特别是,当帘幕150处于回收位置时,不会通过设备主体110的面板118看见帘幕150。
进一步地,如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连通口114相比于面板118更靠近背板116。
其中,进一步限定连通口114、面板118和背板116的配合结构,使得连通口114相比于面板118更靠近背板116。
由于沿设备主体110的厚度方向,背板116相对于面板118更靠近窗口,故而,使得连通口114相比于面板118更靠近背板116,也即,能够缩小帘幕150处于展开位置时帘幕150与窗口之间的间距,使得帘幕150能够有效封盖住窗口。这样,能够提升帘幕150阻挡室外的噪音、光线和灰尘进入室内的可靠性。
实施例5:
如图1、图2、图4、图5、图7、图8和图9所示,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实施例5提供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100包括设备主体110、驱动件140和帘幕150。
驱动件140设于设备主体110。
帘幕150与驱动件140连接,驱动件140用于驱动帘幕150在展开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运动。
其中,帘幕150处于展开位置时,帘幕15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设备主体110的一侧。
设备主体110包括容纳腔112和连通口114,连通口114与容纳腔112连通。
驱动件140设于容纳腔112内。
其中,帘幕150处于展开位置时,帘幕150的至少一部分通过连通口114伸出设备主体110,帘幕150处于回收位置时,帘幕150通过连通口114回收至容纳腔112内。
设备主体110还包括背板116和面板118。
连通口114位于背板116和面板118之间。
进一步地,如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设备主体还包括风道120和风轮组件122。
风道120位于容纳腔112的一侧。
风轮组件122位于风道120内。
详细地,设备主体还包括风道120和风轮组件122。通过合理设置风道120和风轮组件122的结构,使得风轮组件122位于风道120内。风轮组件122工作能够驱动气流扰动,为室外空气经由风道120流向室内,及为了室内空气经由风道120流向室外提供了可靠的结构支撑。
可以理解的是,风道120位于容纳腔112的一侧,也即,风道120和容纳腔112为两个独立的结构,风道120内的器件与容纳腔112内的器件相分离。这样,能够既能满足空气处理设备100处理空气的使用需求,又能满足帘幕150封盖或是开启窗口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如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风道120位于容纳腔112的上方。
其中,进一步限定风道120和容纳腔112的配合结构,具体地,风道120位于容纳腔112的上方。
由于帘幕150处于展开位置时,帘幕15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设备主体110的下方,故而,当容纳腔112位于风道120的下方时,更利于帘幕150的运动。
且该结构设置能够避免帘幕150运动时对气流的阻碍,不会降低设备主体110的工作效率。
实施例6:
如图1、图2、图4、图5、图7、图8和图9所示,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实施例6提供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100包括设备主体110、驱动件140和帘幕150。
驱动件140设于设备主体110。
帘幕150与驱动件140连接,驱动件140用于驱动帘幕150在展开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运动。
其中,帘幕150处于展开位置时,帘幕15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设备主体110的一侧。
设备主体110包括容纳腔112和连通口114,连通口114与容纳腔112连通。
驱动件140设于容纳腔112内。
其中,帘幕150处于展开位置时,帘幕150的至少一部分通过连通口114伸出设备主体110,帘幕150处于回收位置时,帘幕150通过连通口114回收至容纳腔112内。
设备主体110还包括背板116和面板118。
连通口114位于背板116和面板118之间。
设备主体还包括风道120和风轮组件122。
风道120位于容纳腔112的一侧。
风轮组件122位于风道120内。
进一步地,如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背板116设有第一导流区124和安装区126。
安装区126位于第一导流区124的上方,安装区126用于连接安装载体。
面板118设有第二导流区128,风道120连通第一导流区124和第二导流区128。
详细地,通过合理设置背板116和面板118的配合结构,使得背板116设有第一导流区124,面板118设有第二导流区128,风道120连通第一导流区124和第二导流区128。也就是说,室外空气吸入室内时,室外空气依次经第一导流区124、风道120和第二导流区128,而后进入室内。将室内空气排出室外时,室内空气依次经第二导流区128、风道120和第一导流区124,而后排出室外。
背板116还包括安装区126,安装区126位于第一导流区124的上方,安装区126用于连接安装载体。也就是说,设备主体110与安装载体(如,墙体200)装配时,第一导流区124不会被安装载体遮挡,第一导流区124的至少一部分与窗口对应设置,第一导流区124与窗口连通。该设置在无需对安装载体打孔的情况下,室外空气可通过第一导流区124流入风道120,且室内空气可通过风道120流向第一导流区124,而后排出至室外。该设置在保证设备主体110正常工作的同时,不会破坏室内的装修风格,且不会额外占用室内空间,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市场竞争力。
进一步地,风道120包括第一子道和第二子道,风轮组件122包括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
第一子道位于第二子道的一侧。
第一风轮设于第一子道,第二风轮设于第二子道。
其中,第一风轮用于由第一导流区124向第二导流区128导流,第二风轮用于由第二导流区128向第一导流区124导流。
详细地,风道120包括第一子道和第二子道,风轮组件122包括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第一风轮设于第一子道,第二风轮设于第二子道。也即,第一风轮与第一子道配合,第二风轮与第二子道配合。
具体地,第一风轮转动能够由第一导流区124向第二导流区128导流,以实现将室外空气吸入室内的目的。
具体地,第二风轮转动能够由第二导流区128向第一导流区124导流,以实现将室内空气排出室外的目的。
第一子道和第二子道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风道120,也即,第一子道内的气流不会影响第二子道的气流流动,且第二子道内的气流不会影响第一子道内的气流流动。该设置有利于降低产品的能耗。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风轮组件122包括第三风轮,第三风轮位于风道120内,第三风轮沿第一方向转动,能够由第一导流区124向第二导流区128导流,第三风轮沿第二方向转动,能够由第二导流区128向第一导流区124导流。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
实施例7:
如图1、图2、图4、图5、图7、图8和图9所示,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实施例7提供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100包括设备主体110、驱动件140和帘幕150。
驱动件140设于设备主体110。
帘幕150与驱动件140连接,驱动件140用于驱动帘幕150在展开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运动。
其中,帘幕150处于展开位置时,帘幕15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设备主体110的一侧。
设备主体110包括容纳腔112和连通口114,连通口114与容纳腔112连通。
驱动件140设于容纳腔112内。
其中,帘幕150处于展开位置时,帘幕150的至少一部分通过连通口114伸出设备主体110,帘幕150处于回收位置时,帘幕150通过连通口114回收至容纳腔112内。
设备主体110还包括背板116和面板118。
连通口114位于背板116和面板118之间。
设备主体还包括风道120和风轮组件122。
风道120位于容纳腔112的一侧。
风轮组件122位于风道120内。
背板116设有第一导流区124和安装区126。
安装区126位于第一导流区124的上方,安装区126用于连接安装载体。
面板118设有第二导流区128,风道120连通第一导流区124和第二导流区128。
进一步地,如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设备主体还包括导风板130,导风板130可转动地设于第二导流区128处。
详细地,通过合理设置设备主体的结构,使得设备主体还包括导风板130,导风板130位于第二导流区128处,通过调节导风板130的转动角度,能够调节通过第二导流区128流动的气流的流向,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实施例8:
如图1、图2、图4、图5、图7、图8和图9所示,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实施例8提供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100包括设备主体110、驱动件140和帘幕150。
驱动件140设于设备主体110。
帘幕150与驱动件140连接,驱动件140用于驱动帘幕150在展开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运动。
其中,帘幕150处于展开位置时,帘幕15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设备主体110的一侧。
设备主体110包括容纳腔112和连通口114,连通口114与容纳腔112连通。
驱动件140设于容纳腔112内。
其中,帘幕150处于展开位置时,帘幕150的至少一部分通过连通口114伸出设备主体110,帘幕150处于回收位置时,帘幕150通过连通口114回收至容纳腔112内。
设备主体110还包括背板116和面板118。
连通口114位于背板116和面板118之间。
设备主体还包括风道120和风轮组件122。
风道120位于容纳腔112的一侧。
风轮组件122位于风道120内。
背板116设有第一导流区124和安装区126。
安装区126位于第一导流区124的上方,安装区126用于连接安装载体。
面板118设有第二导流区128,风道120连通第一导流区124和第二导流区128。
进一步地,如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第一导流区124相比于第二导流区128,更靠近容纳腔112。
详细地,通过合理设置第一导流区124、第二导流区128和容纳腔112的配合结构,使得第一导流区124相比于第二导流区128,更靠近容纳腔112,该设置有利于延长气流在第一导流区124和第二导流区128之间的流动路径,有利于气流流向的转换,为根据用户需求调节流入室内的气流的流向提供结构基础。
具体地,图2、图3、图5和图6中的箭头指示了气流的流动方向。
实施例9:
如图1、图2、图4、图5、图7、图8和图9所示,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实施例9提供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100包括设备主体110、驱动件140和帘幕150。
驱动件140设于设备主体110。
帘幕150与驱动件140连接,驱动件140用于驱动帘幕150在展开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运动。
其中,帘幕150处于展开位置时,帘幕15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设备主体110的一侧。
设备主体110包括容纳腔112和连通口114,连通口114与容纳腔112连通。
驱动件140设于容纳腔112内。
其中,帘幕150处于展开位置时,帘幕150的至少一部分通过连通口114伸出设备主体110,帘幕150处于回收位置时,帘幕150通过连通口114回收至容纳腔112内。
设备主体110还包括背板116和面板118。
连通口114位于背板116和面板118之间。
设备主体还包括风道120和风轮组件122。
风道120位于容纳腔112的一侧。
风轮组件122位于风道120内。
背板116设有第一导流区124和安装区126。
安装区126位于第一导流区124的上方,安装区126用于连接安装载体。
面板118设有第二导流区128,风道120连通第一导流区124和第二导流区128。
进一步地,如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设备主体还包括:过滤件160,过滤件160位于风道120内。
详细地,通过合理设置设备主体的结构,使得设备主体还包括过滤件160,且过滤件160位于风道120内,过滤件160用于过滤流向室内的空气,以保证流向室内清新的空气。
具体地,过滤件160包括活性炭、过滤棉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进一步地,过滤件160位于第一导流区124处。
其中,进一步限定过滤件160的安装位置,具体地,过滤件160位于第一导流区124处。这样,将室外空气吸入室内时,保证经过过滤件160过滤后的气流才会流入室内,有利于提升过滤件160的过滤效率,进而有利于提升产品的使用性能。
实施例10:
如图1、图2、图4、图5、图7、图8和图9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实施例10提供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100包括设备主体110、驱动件140和帘幕150。
驱动件140设于设备主体110。
帘幕150与驱动件140连接,驱动件140用于驱动帘幕150在展开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运动。
其中,帘幕150处于展开位置时,帘幕15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设备主体110的一侧。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5所示,帘幕150的第一端连接驱动件140,帘幕150的第二端设有配重部170。
详细地,通过合理设置帘幕150的结构,使得帘幕150的第一端连接驱动件140,帘幕150的第二端设有配重部170。这样,增大了帘幕150的第二端的重量。该设置使得驱动件140驱动帘幕150由回收位置向展开位置运动时,帘幕150可利用自身的重量,在重力作用下展开。该设置有利于降低驱动件140驱动帘幕150运动时的能耗,有利于降低产品的使用成本。
同时,该设置使得驱动件140驱动帘幕150由展开位置运动至回收位置时,帘幕150更平整,不易出现帘幕150折叠的情况,有利于保证产品的使用性能。
具体地,配重部170包括金属块和/或木块,或者通过增大帘幕150第二端处的帘幕150厚度以形成配重部170。
进一步地,驱动件140包括卷轴,帘幕150连接卷轴。
其中,驱动件140包括卷轴,帘幕150连接卷轴,卷轴沿第一方向转动能够使帘幕150缠绕于卷轴上,以达到帘幕150由展开位置运动至回收位置的目的。反之,卷轴沿第二方向转动能够使帘幕150逐步脱离卷轴,以达到帘幕150由回收位置运动至展开位置的目的。具体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
实施例11:
空气处理设备100包括设备主体110(设备主体110用于新风换气)和帘幕150(帘幕150为柔性遮挡布)。
设备主体110:主要负责完成换气功能,如将室外新风吸入室内,或将室内空气抽到室外。
通过合理设置设备主体110的结构,使得安装空气处理设备100时,能够避免在墙体200上卡孔,主要通风方式是需要开启换新风功能时,需要将窗户300打开,我们设备主体110的进风来源正是源于打开的窗户300,但是打开窗户300后,如何隔绝室外的噪音和室外的光线,同时也要防止室外的空气直接进入室内(新风机吸入室内的空气一般都是要经过过滤的)。具体地:将设备主体110和帘幕150的功能作一个组合,用帘幕150来阻挡室外的噪音、光线、室内外能量的交换,空气的直接对流等。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主体;
驱动件,设于所述设备主体;
帘幕,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帘幕在展开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运动;
其中,所述帘幕处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帘幕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设备主体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帘幕处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帘幕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设备主体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容纳腔和连通口,所述连通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其中,所述帘幕处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帘幕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所述连通口伸出所述设备主体,所述帘幕处于所述回收位置时,所述帘幕通过所述连通口回收至所述容纳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主体还包括背板和面板,所述连通口位于所述背板和所述面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还包括:
风道,所述风道位于所述容纳腔的一侧;
风轮组件,位于所述风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位于所述容纳腔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板设有第一导流区和安装区,所述安装区位于所述第一导流区的上方,所述安装区用于连接安装载体;
所述面板设有第二导流区,所述风道连通所述第一导流区和所述第二导流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包括第一子道和第二子道,所述第一子道位于所述第二子道的一侧;
所述风轮组件包括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所述第一风轮设于所述第一子道,所述第二风轮设于所述第二子道;
其中,所述第一风轮用于由所述第一导流区向所述第二导流区导流,所述第二风轮用于由所述第二导流区向所述第一导流区导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还包括:
导风板,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二导流区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还包括:
过滤件,所述过滤件位于所述风道内;
所述过滤件位于所述第一导流区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帘幕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驱动件,所述帘幕的第二端设有配重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件包括卷轴,所述帘幕连接所述卷轴。
CN202221358843.5U 2022-06-01 2022-06-01 空气处理设备 Active CN2174647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58843.5U CN217464748U (zh) 2022-06-01 2022-06-01 空气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58843.5U CN217464748U (zh) 2022-06-01 2022-06-01 空气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64748U true CN217464748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36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58843.5U Active CN217464748U (zh) 2022-06-01 2022-06-01 空气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647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16656B (zh) 空调设备风口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设备
JP2003014249A (ja) 空調装置
CN210688468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5021104B (zh) 一种高低压开关柜的轴流式清洁装置
CN217464748U (zh) 空气处理设备
CN111076400A (zh) 进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KR20120091669A (ko) 천장형 에어컨
CN108344051B (zh) 空调器
CN213950288U (zh) 一种带有空气净化机构的电梯
CN213901367U (zh) 新风机
KR20060098281A (ko) 환기시스템
CN117190358A (zh) 空气处理设备
CN208205323U (zh) 一种新风机
CN219572164U (zh) 一种静音房通风结构
CN101788166B (zh) 空调机
CN215597503U (zh) 空调挂机
CN215412170U (zh) 出风装置及具有其的换热系统
KR20080026811A (ko) 공기조화기
CN215062415U (zh) 空调器
CN211400251U (zh) 进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CN220624302U (zh) 厨房冷风补风系统
CN211345709U (zh) 一种管道风机
CN219120660U (zh) 一种新风预热装置及空调器
CN215412174U (zh) 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13362776U (zh) 一种洁净型空调机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