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62034U - 一种旋挖钻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挖钻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62034U
CN217462034U CN202221484043.8U CN202221484043U CN217462034U CN 217462034 U CN217462034 U CN 217462034U CN 202221484043 U CN202221484043 U CN 202221484043U CN 217462034 U CN217462034 U CN 2174620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opening
sediment
rotary drill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8404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丙军
朱长江
王勇
刘金龙
常永祥
陈争春
徐乐昊
蒋小龙
徐婵
冯一凡
郭殿文
王禹博
徐行
赵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prs Communication Construction Co ltd
Xinjiang Beixin Road and Bridg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Beixin Road and Bridg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Beixin Road and Bridg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Beixin Road and Bridg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8404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620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620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620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挖钻头,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旋挖钻头包括筒体、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筒体具有容置空腔,容置空腔用于容置沉渣,第一底板设置于筒体的底部,第一底板设置有开口,开口用于露出容置空腔。第二底板设置于第一底板的底部,第二底板用于在外力作用下绕筒体的轴线转动,以打开开口或关闭开口。在第二底板打开开口的情况下,可将成渣收集至容置空腔内,第二底板也可避免干扰沉渣进入开口,减少清理死角,从而有效地使得沉渣通过开口进入容置空腔,提高了沉渣清理质量和清理效率,减少沉渣在桩底的遗留数量,进而在桩基成孔检测过程中有效的消除了沉渣过厚对桩基质量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旋挖钻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旋挖钻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旋挖钻机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旋挖钻机与传统桩机设备相比,具有科技含量高,节能环保、施工效率高等特点,目前旋挖钻机已广泛用于市政建设、公路桥梁以及高层建筑等基础施工工程,并能够配合不同的钻具进行成孔作业。对于旋挖钻机,其前端安装的旋挖钻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结构。
现有旋挖钻头中心锥位置的齿牙较长,在进行桩底沉渣清理时,会在桩底遗留较多在钻进过程中岩石破碎而形成的沉渣,从而导致二次清孔用时较长且不容易清理干净,并降低桩基质量。为此,需要提出一种改良的旋挖钻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挖钻头,其能够有效清理桩底的沉渣。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挖钻头,用于与转杆连接,以在转杆的带动下旋转并收集桩底的沉渣,所述旋挖钻头包括筒体、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
所述筒体具有容置空腔,所述容置空腔用于容置所述沉渣,所述第一底板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底部,所述第一底板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露出所述容置空腔;
所述第二底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的底部,所述第二底板用于在外力作用下绕所述筒体的轴线转动,以打开所述开口或关闭所述开口。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底板包括遮挡部,所述遮挡部与所述开口对应,且所述遮挡部的形状与所述开口的形状适配,所述第二底板的面积大于所述开口的面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的数量和所述遮挡部的数量均包括多个,且多个所述开口与多个所述遮挡部一一对应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遮挡部和所述开口均呈扇形,且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均呈对称设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遮挡部靠近所述开口的侧边设置有凸条,所述凸条用于推扫所述沉渣。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底板靠近所述开口的侧边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对所述遮挡部起到限位作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筒体的外壁设置有转动件,所述第一底板通过所述转动件与所述筒体铰接,所述第一底板带动所述第二底板绕所述转动件转动,以露出所述容置空腔。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筒体的外壁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置空腔连通,所述通孔用于排出所述容置空腔内的液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筒体的外壁环设有多个凸块,所述凸块用于保护所述筒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筒体与所述第一底板相对的一端还设置有连接部和多个加强筋,所述连接部用于与所述转杆连接,多个所述加强筋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侧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挖钻头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第二底板打开开口,可将成渣收集至容置空腔内,第二底板也可避免干扰沉渣进入开口,减少清理死角,从而有效地使得沉渣通过开口进入容置空腔,提高了沉渣清理质量和清理效率,减少沉渣在桩底的遗留数量,进而在桩基成孔检测过程中有效的消除了沉渣过厚对桩基质量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挖钻头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挖钻头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标:10-旋挖钻头;100-筒体;110-容置空腔;120-转动件;130-解锁压杆;140-通孔;150-凸块;160-连接部;170-加强筋;200-第一底板;210-开口;220-限位块;300-第二底板;310-遮挡部;320-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挖钻头,适用于旋挖机,旋挖机上设置有转杆,通过将旋挖钻头与转杆连接,转杆可在旋挖机的驱动下沿自身轴线旋转,以使旋挖钻头在转杆的带动下旋转并收集桩底的沉渣,可以有效清理桩底的沉渣。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挖钻头10包括筒体100、第一底板200和第二底板300。
在本实施例中,筒体100具有容置空腔110,容置空腔110用于容置沉渣,第一底板200设置于筒体100的底部,第一底板200设置有开口210,开口210用于露出容置空腔110。
第二底板300设置于第一底板200的底部,第二底板300用于在外力作用下绕筒体100的轴线转动,以打开开口210或关闭开口210。其中,第二底板300可手动转动,也可由电机驱动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筒体100内通常设置有驱动设备,并通过外部开关控制驱动设备启动以使第二底板300转动。
在旋挖钻头10伸入到桩底的情况下,通过外部开关控制驱动设备启动以使第二底板300转动并打开开口210,在此情况下,旋挖机通过转杆带动旋挖钻头10旋转,在旋转过程中使得沉渣通过开口210进入容置空腔110,从而达到收集桩底的沉渣的目的。相对现有的齿牙较长的旋挖钻头10,底部为平面的第二底板300可避免干扰沉渣进入开口210,减少清理死角,从而在筒体100旋转的状态下有效地使得沉渣通过开口210进入容置空腔110,提高了沉渣清理质量和清理效率,减少沉渣在桩底的遗留数量,进而在桩基成孔检测过程中有效的消除了沉渣过厚对桩基质量的影响。
可以理解的是,在容置空腔110内装满了沉渣的情况下,外部开关可再次控制驱动设备启动以使第二底板300转动并关闭开口210,以避免收集的沉渣从容置空腔110内掉出。旋挖钻头10在旋挖机的转杆的带动下提升,以将筒体100内的沉渣带出桩底。
进一步地,第二底板300包括遮挡部310,遮挡部310与开口210对应,且遮挡部310的形状与开口210的形状适配,第二底板300的面积大于开口210的面积,从而保证第二底板300能够完全遮挡开口210,避免已经容置于容置空腔110内的沉渣再次掉落至桩底。
进一步地,开口210的数量和遮挡部310的数量均包括多个,且多个开口210与多个遮挡部310一一对应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开口210,以使得沉渣能够多方位地通孔140多个开口210进入容置空腔110内,提高沉渣的收集效率。第二底板300可带动多个遮挡部310同时一一对应地遮挡多个开口210或关闭多个开口210。
具体地,开口210的数量和遮挡部310的数量均为两个。
进一步地,遮挡部310和开口210均呈扇形,两个开口210呈中心对称,两个遮挡部310也呈中心对称,从而使得第一底板200和第二底板300均呈对称设置。在两个遮挡部310均打开的情况下,可以很好的清理沉渣。
进一步地,遮挡部310靠近开口210的侧边设置有凸条320,凸条320用于推扫沉渣。
在本实施例中,凸条320在第二底板300的下表面一体成型。
可以理解的是,在遮挡部310打开开口210并收集沉渣的情况下,第二底板300相对筒体100静止不动。在筒体100转动的情况下,第二底板300跟随筒体100转动,并带动凸条320沿筒体100的轴线转动,以通过凸条320推扫沉渣,从而有利于沉渣通过开口210进入容置空腔110内,提高收集沉渣的效率。
进一步地,第一底板200靠近开口210的侧边设置有限位块220。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块220通常焊接于第一底板200上,限位块220设置于开口210的直侧边靠近圆弧侧边的一端,两个开口210均设置有一个限位块220,且两个限位块220呈中心对称,限位块220用于对遮挡部310起到限位作用,以使遮挡部310仅能够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提高遮挡部310在打开或关闭开口210的状态下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筒体100的外壁设置有转动件120,第一底板200通过转动件120与筒体100铰接,第一底板200带动第二底板300绕转动件120转动,以露出容置空腔110。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件120与筒体100为一体成型。在容置空腔110中装满沉渣的情况下,旋挖钻头10在旋挖机的转杆的带动下离开桩底,第一底板200可通过转动件120绕转动件120转动,从而完全打开容置空腔110的底部开口210,以排出收集在容置空腔110内的沉渣,排渣简单且效率高。
具体地,转动件120为铰链。
进一步地,筒体100远离第一底板200的一端设置有解锁压杆130,解锁压杆130可在外部开关的控制下从容置空腔110内部推持第一底板200,以使得第一底板200绕转动件120转动以完全露出容置空腔110。
进一步地,筒体100的外壁开设有通孔140,通孔140与容置空腔110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通孔14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通孔140等间距地环设在筒体100靠近第一底板200的一端,通孔140用于排出容置空腔110内的液体,液体可以是,但不限于浆液。
进一步地,筒体100的外壁环设有多个凸块150,凸块150用于保护筒体100。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凸块150环设在筒体100外壁靠近底端的一侧和靠近顶端的一侧,且通常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凸块150设置在筒体100上。在筒体100进入桩底或伸出桩底以及在筒体100旋转的过程中,凸块150可保护筒体100,避免筒体100的外壁受磨损,因而提高了旋挖钻头10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筒体100与第一底板200相对的一端还设置有连接部160和多个加强筋170,连接部160用于与转杆连接,多个加强筋170分别连接于连接部160的侧周。
在本实施例中,在筒体100远离第一底板200的一端一体成型地设置有连接部160,连接部160呈方块状,方块状的连接部160用于与旋挖机的转杆连接固定,以便于在旋挖机的转杆的带动下带动筒体100转动。
具体地,加强筋170呈三角形,加强筋17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加强筋170分别焊接于连接部160的四个棱边,通过设置加强筋170,可大大增强连接部160的结构强度和结构稳定性,从而有效提高连接及固定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操作人员将连接部160与旋挖机的转杆进行连接固定,启动旋挖机以使转杆带动筒体100进入打好的桩底并进行转动,控制设置于旋挖机上的外部开关以控制第二底板300打开开口210,以沉渣通过开口210收集至筒体100的容置空腔110内,从而有效减少桩底剩余沉渣。在沉渣填充满容置空腔110的情况下,控制设置于旋挖机上的外部开关以控制第二底板300关闭开口210,并通过转杆带动容置于筒体100内的沉渣带离桩底。将沉渣带到堆放地点,控制外部开关以使解锁压杆130推持第一底板200,使得第一底板200绕转动件120转动以完全露出容置空腔110,从而将容置于筒体100的容置空腔110的沉渣倒出,至此,完成沉渣的清理。上述过程可执行多次,直至桩底沉渣完全清理,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挖钻头10,在进行二次清孔时,清理效率高且清理质量高,节约了清理时间,且在后续砼浇筑的过程中,可使沉渣位于中心位置,可利用砼冲力将沉渣进行分散,从而在桩基成孔检测过程中有效的消除了沉渣过厚对桩基质量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旋挖钻头,用于与转杆连接,以在转杆的带动下旋转并收集桩底的沉渣,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挖钻头包括筒体、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
所述筒体具有容置空腔,所述容置空腔用于容置所述沉渣,所述第一底板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底部,所述第一底板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露出所述容置空腔;
所述第二底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的底部,所述第二底板用于在外力作用下绕所述筒体的轴线转动,以打开所述开口或关闭所述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板包括遮挡部,所述遮挡部与所述开口对应,且所述遮挡部的形状与所述开口的形状适配,所述第二底板的面积大于所述开口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挖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数量和所述遮挡部的数量均包括多个,且多个所述开口与多个所述遮挡部一一对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挖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和所述开口均呈扇形,且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均呈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挖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靠近所述开口的侧边设置有凸条,所述凸条用于推扫所述沉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挖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靠近所述开口的侧边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对所述遮挡部起到限位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外壁设置有转动件,所述第一底板通过所述转动件与所述筒体铰接,所述第一底板带动所述第二底板绕所述转动件转动,以露出所述容置空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外壁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置空腔连通,所述通孔用于排出所述容置空腔内的液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外壁环设有多个凸块,所述凸块用于保护所述筒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挖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与所述第一底板相对的一端还设置有连接部和多个加强筋,所述连接部用于与所述转杆连接,多个所述加强筋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侧周。
CN202221484043.8U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旋挖钻头 Active CN2174620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84043.8U CN217462034U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旋挖钻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84043.8U CN217462034U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旋挖钻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62034U true CN217462034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37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84043.8U Active CN217462034U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旋挖钻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620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39218A (zh) * 2023-02-20 2023-03-24 陕西晖煌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一种公路施工旋挖钻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39218A (zh) * 2023-02-20 2023-03-24 陕西晖煌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一种公路施工旋挖钻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462034U (zh) 一种旋挖钻头
US5013191A (en) Cast-in-place pi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5622515B2 (ja) 杭孔内充填物の採取装置
JP2002054129A (ja) 土等のサンプル採取装置およびサンプル採取方法
CN111487083A (zh) 一种土壤环保治理检测样本采集方法
CN114856451A (zh) 一种旋挖钻头
US20060051162A1 (en) Rotating containment tool for contaminated sediment remediation in an aqueous environment
JP4778921B2 (ja) 基礎杭施工装置
CN112729914A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土质钻孔取样工具
CN115788318B (zh) 一种旋挖钻机用的钻头排渣装置
CN213627445U (zh) 一种含砾粗砂岩旋挖专用钻具
CN210684454U (zh) 一种高速公路桥梁排水装置
JP3968735B2 (ja) 杭穴壁の土砂採取用のロッド
JP3084360B2 (ja) 地中障害物の撤去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211900521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防扬尘装置
CN212956715U (zh) 一种池塘底泥清理反斗挖掘机铲斗
CN110107242A (zh) 旋挖机渣土收集提升装置
KR102073061B1 (ko) 지중 파일 형성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지중 파일 형성 방법
JP2005200841A (ja) ケーシング付きオーガーによる削孔方法及び泥土除去用バケット
CN215711622U (zh) 一种桩基工程用翻渣集土箱
CN216947711U (zh) 一种市政道路工程防堵清淤系统
JPH0621945Y2 (ja) 土質サンプル採取装置
CN220538831U (zh) 一种园林工程建设用便于清理的蓄水池
CN213982349U (zh) 一种工地废水排放管道
CN212388550U (zh) 灌注桩清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07

Address after: Floor 16-17, block a, Yingke Plaza, 217 Gaoxin street, Urumqi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830011

Patentee after: XINJIANG BEIXIN ROAD & BRIDGE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COPRS COMMUNICATION CONSTRU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Floor 16-17, block a, Yingke Plaza, 217 Gaoxin street, Urumqi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830011

Patentee before: XINJIANG BEIXIN ROAD & BRIDGE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