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59760U - 防走光针织坯布 - Google Patents

防走光针织坯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59760U
CN217459760U CN202220342440.5U CN202220342440U CN217459760U CN 217459760 U CN217459760 U CN 217459760U CN 202220342440 U CN202220342440 U CN 202220342440U CN 217459760 U CN217459760 U CN 2174597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ffy
yarn
fabric
yarns
fabric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4244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国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jiang City Fu Fang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jiang City Fu Fang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jiang City Fu Fang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jiang City Fu Fang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4244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597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597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597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走光针织坯布,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旨在解决针织面料穿着时容易出现透光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上设置有伸张部以及蓬松部,伸张部与蓬松部之间存在有施力斜面,伸张部对蓬松部施加一个相互远离的作用力。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种不完全罗纹组织,使得罗纹组织对两侧的蓬松纱施加作用力,使得罗纹组织之间的相互靠近,使得面料表面丰满,达到防光的效果,通过涤纶纤维以及棉纤维加捻而成的高强纱,使得面料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从而使得面料难以发生变形的问题,蓬松纱采用聚丙烯腈纤维加捻而成,使得面料具有较好的耐光效果,同时增加面料的保暖性能以及舒适性能。

Description

防走光针织坯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走光针织坯布。
背景技术
面料,通过将纤维加捻形成单纱,再将单纱加捻或者复合加捻,形成单纱,再将单纱通过针织或者梭织的方式按照特定的纺织结构形成的编织物,不同的面料具有不同的风格以及功能。
在使用时,由于针织物通常纺织时较为宽松,使得在穿着时,容易拉动线圈,使得线圈变形,使得纱线出现间距增大,致使面料防光性能减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针织面料穿着时容易出现透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走光针织坯布,通过在面料本体上设置较多弯曲程度大的沉降弧一,使得弹性纱由于自身的弹性,产生作用力,使得蓬松纱之间相互靠近,使得面料本体表面丰满,具有较好的遮光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走光针织坯布,包括面料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上设置有伸张部以及蓬松部,所述伸张部与蓬松部之间存在有施力斜面,所述伸张部对蓬松部施加一个相互远离的作用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伸张部以及蓬松部,并且使得伸张部对蓬松部施加一个相互远离的作用力,并且设置施力斜面,使得蓬松部之间相互挤压,使得面料上蓬松部处具有较好的纺织密度,从而使得面料本体具有较好的防光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料本体上存在沉降弧一以及沉降弧二,所述沉降弧一的弯曲程度大于沉降弧二的弯曲程度,所述沉降弧一的数量大于沉降弧二的数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种弯曲程度的沉降弧一以及沉降弧二,使得弯曲程度较大的沉降弧一产生一个沿垂直于沉降弧一垂直方向的作用力,使得勾连在沉降弧一处的线圈受到作用力,沉降弧一的数量大于沉降弧二的数量,使得内部产生较大的作用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料本体采用高强纱、蓬松纱以及弹性纱针织而成,所述蓬松纱设置在弹性纱的两侧,所述弹性纱上的沉降弧一的数量大于蓬松纱上的沉降纱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弹性纱上设置较多沉降弧一,使得弹性纱一上产生更大的弹性作用力,使得位于弹性纱两侧的蓬松纱更加简单的朝向两侧位移,使得面料本体更加丰满,面料的防光性能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强纱设置在弹性纱远离线圈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高强纱设置在弹性纱远离线圈的一侧,使得高强纱限制弹性纱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变形,使得弹性纱产生形变时,弹性纱的作用力更加集中的作用在蓬松纱上,使得蓬松纱更加紧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料本体采用螺纹型复合组织纺织而成,所述面料本体编织的花型以四成圈系统为一循环,所述第一成圈系统上针高踵针与全部下针编织一行不完全罗纹,所述第二成圈系统上针高踵针编织一行变化平针,所述第三成圈系统上针高踵针与全部下针编织另一行不完全罗纹,所述第四成圈系统上针高踵针与全部下针编织第三种不完全罗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述纺织方式,使得面料本体上出现较多的沉降弧一,通过设置三种罗纹配合,使得罗纹上出现较多的沉降弧一,从而使得面料本体上蓬松纱相互靠近,使得面料本体具有较好的防光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强纱采用棉纤维以及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弹性纱采用棉纤维以及氨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蓬松纱采用聚丙烯腈纤维加捻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棉纤维以及涤纶纤维加捻而成的高强纱具有较好的强度,同时使得高强纱上具有较多的棉纤维,使得高强纱上具有始终的舒适性能,通过棉纤维以及氨纶纤维加捻而成的弹性纱,使得面料具有较好的弹性以及舒适性能,通过在高强纱以及弹性纱上设置棉纤维,使得三种纱线上均容易出现绒毛,使得绒毛完成纱线之间间隙的遮挡,使得面料具有较好的遮光性能,采用聚丙烯腈纤维的蓬松纱具有较好的蓬松效果,同时具有较好的耐光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弹性纱的两侧设置蓬松纱,使得弹性纱产生的作用力,使得蓬松纱受到一个相互靠近的作用力,使得蓬松纱之间接触的更加紧密,使得面料具有较好的遮光性能,通过设置高强纱,使得高强纱限制弹性纱的变形,使得弹性纱的变形集中在较短的距离内,使得产生弹性变形时作用力集中在蓬松纱上,使得蓬松纱更为集中,通过设置多种罗纹,使得罗纹之间相互配合,使得不同罗纹填充在组织的不同位置,使得面料本体具有更好的防光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料本体;2、沉降弧一;3、沉降弧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种防走光针织坯布,如图1所示,包括面料本体1,面料本体1上设置有伸张部以及蓬松部,面料本体1采用高强纱、蓬松纱以及弹性纱针织而成,面料本体1采用四成圈系统完成纺织,第一成圈系统为蓬松纱。第二成圈系统为高强纱,第三成圈系统为弹性纱,第四成圈系统为蓬松纱。
如图1所示,面料本体1采用螺纹型复合组织纺织而成,面料本体1编织的花型以四个成圈系统为一循环,第一成圈系统上针高踵针与全部下针编织一行不完全罗纹,第二成圈系统上针高踵针编织一行变化平针,第三成圈系统上针高踵针与全部下针编织另一行不完全罗纹,第四成圈系统上针高踵针与全部下针编织第三种不完全罗纹,第一成圈系统线圈中心连线为倒“W”形,第二成圈系统存在一个线圈,第三成圈系统线圈中心连线为倒“V”形,第四成圈系统中心连线为弧形,通过上述纺织方式,使得面料本体1上出现两种弯曲程度不同的沉降弧一2以及沉降弧二3,沉降弧一2的弯曲程度大于沉降弧二3的弯曲程度,由于沉降弧一2在编织时弯曲程度较大,使得沉降弧一2在成圈纱线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回复原状,使得沉降弧一2形成面料本体1上的伸张部,使得沉降弧一2自身形成施力斜面,使得与其套设的线圈朝向两侧运动,第一成圈系统以及第三成圈系统上的线圈处于两侧的线圈朝向两侧伸展,使得第一纵行纹路、第三纵行纹路以及第五纵行纹路更加清晰,织物幅宽增大,表面丰满,
如图1所示,第一成圈系统具有三个成圈系统、第二成圈系统无沉降弧一2,第三成圈系统具有四个沉降弧一2,第四成圈系统具有两个沉降弧一2,致使第三成圈系统上具有较多的沉降弧一2,使得第三成圈系统推动与其相连的第四成圈系统朝向两侧运动,使得面料本体1在一个组织循环的左上角以及右上角更加集中,使得面料本体1更加集中,使得面料本体1具有更好的遮光性能,同时第三成圈系统使得第一成圈系统朝向两侧伸张,使得第一成圈系统更加均匀分布,使得第一成圈系统分布处均有较好的遮光性能。
如图1所示,第一成圈系统为蓬松纱,第二成圈系统为高强纱,第三成圈系统为弹性纱,第四成圈系统为蓬松纱,由于第二成圈系统为变化平针且线圈分布较少,采用高强纱制作时,使得面料本体1难以发生变形,致使在第三成圈系统变形时,难以使得面料发生较大形变,使得弹性作用力较为集中的作用在第一成圈系统以及第四成圈系统上,使得纱线分布更加细密,第一成圈系统以及第四成圈系统采用蓬松纱制成,形成面料本体1上的蓬松部,使得蓬松部更加集中,增加面料本体1的遮光性能。
如图1所示,高强纱采用棉纤维以及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棉纤维以及涤纶纤维加捻而成的高强纱具有较好的强度,同时使得高强纱上具有较多的棉纤维,使得高强纱上具有始终的舒适性能,弹性纱采用棉纤维以及氨纶纤维加捻而成,通过棉纤维以及氨纶纤维加捻而成的弹性纱,使得面料具有较好的弹性以及舒适性能,蓬松纱采用聚丙烯腈纤维加捻而成,通过在高强纱、弹性纱以及设置棉纤维,使得三种纱线上均容易出现绒毛,使得绒毛完成纱线之间间隙的遮挡,使得面料具有较好的遮光性能以及舒适性能,蓬松纱采用聚丙烯腈纤维,具有较好的柔软性能以及耐光性能,且具有较好的弹性以及保暖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成圈系统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防走光针织坯布,包括面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上设置有伸张部以及蓬松部,所述伸张部与蓬松部之间存在有施力斜面,所述伸张部对蓬松部施加一个相互远离的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走光针织坯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上存在沉降弧一(2)以及沉降弧二(3),所述沉降弧一(2)的弯曲程度大于沉降弧二(3)的弯曲程度,所述沉降弧一(2)的数量大于沉降弧二(3)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走光针织坯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采用高强纱、蓬松纱以及弹性纱针织而成,所述蓬松纱设置在弹性纱的两侧,所述弹性纱上的沉降弧一(2)的数量大于蓬松纱上的沉降纱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走光针织坯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纱设置在弹性纱远离线圈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走光针织坯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采用螺纹型复合组织纺织而成,所述面料本体(1)编织的花型以四个成圈系统为一循环,所述螺纹型复合组织的第一成圈系统上针高踵针与全部下针编织一行不完全罗纹,所述螺纹型复合组织的第二成圈系统上针高踵针编织一行变化平针,所述螺纹型复合组织的第三成圈系统上针高踵针与全部下针编织另一行不完全罗纹,所述螺纹型复合组织的第四成圈系统上针高踵针与全部下针编织第三种不完全罗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走光针织坯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纱采用棉纤维以及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弹性纱采用棉纤维以及氨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蓬松纱采用聚丙烯腈纤维加捻而成。
CN202220342440.5U 2022-02-18 2022-02-18 防走光针织坯布 Active CN2174597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42440.5U CN217459760U (zh) 2022-02-18 2022-02-18 防走光针织坯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42440.5U CN217459760U (zh) 2022-02-18 2022-02-18 防走光针织坯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59760U true CN217459760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63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42440.5U Active CN217459760U (zh) 2022-02-18 2022-02-18 防走光针织坯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597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15395A (zh) * 2023-04-07 2023-09-29 广东洪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1x1单面提花拉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15395A (zh) * 2023-04-07 2023-09-29 广东洪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1x1单面提花拉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72667B (zh) 双衬纬贾卡提花多梳经编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JP7252270B2 (ja) マルチバー経編生地およびその編み方法
CN217459760U (zh) 防走光针织坯布
CN110331510A (zh) 一种适用于针织横机编织用的双独立导纱系统
WO2020133617A1 (zh) 一种新型经编双针床织物
CN214300608U (zh) 一种rsj经编机编织的耐水洗轻薄面料
CN209292582U (zh) 防老化弹性运动面料
CN213082587U (zh) 一种新型针织面料
CN210657365U (zh) 一种经编塑身衣面料
CN219547223U (zh) 高强度经编面料
CN218009281U (zh) 耐用型窗帘布
CN214655562U (zh) 一种新型针织面料
CN218756354U (zh) 一种深浅方格纹的防静电经编织物
CN216782886U (zh) 一种立体绒毛针织布
CN215328646U (zh) 一种一面平整另一面3d提花效果的经编高弹间隔织物
CN216708630U (zh) 一种耐磨抗菌纺织品
CN214873154U (zh) 一种提花纺织面料
CN217459765U (zh) 一种春秋服装用高弹针织布
CN218372708U (zh) 一种四面弹力平衡任意裁剪经编面料
CN218880246U (zh) 一种具有抗勾丝起球和斜纹外观的经编弹性织物
CN214612970U (zh) 一种舒适性锦纶加强网布
CN217917140U (zh) 一种人造丝加捻双面布
CN216885569U (zh) 一种透气型针织面料
CN214938193U (zh) 一种舒适型有光网眼布
CN220827534U (zh) 一种仿牛仔四面弹纬编塑身衣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