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57441U - 一种柔性同步带输送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同步带输送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57441U
CN217457441U CN202220567441.XU CN202220567441U CN217457441U CN 217457441 U CN217457441 U CN 217457441U CN 202220567441 U CN202220567441 U CN 202220567441U CN 217457441 U CN217457441 U CN 2174574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body
conveying
disc
seat
right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6744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立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uiji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uiji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uiji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uiji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6744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574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574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574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水线输送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柔性同步带输送线,包括输送电机、输送结构、连接轴及承载盘,承载盘用于放置物料,输送电机与连接轴呈连接布置,输送结构包括中置辊和中置输送带,连接轴用于带动中置辊呈转动布置,中置辊用于带动中置输送带呈输送状态布置;承载盘包括第一上盘体和第二上盘体,中置输送带具有多个固定部,固定部用于固定第一上盘体或第二上盘体,第一上盘体和第二上盘体之间形成上盘槽,上盘槽用于卡固物料。根据物料的规格,基于固定部调整第一上盘体和第二上盘体之间的距离,实现对上盘槽的大小进行调整,满足不同规格的物料卡固在上盘槽上,进而满足不同的输送需求,提高输送线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同步带输送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流水线输送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柔性同步带输送线。
背景技术
流水线,又称为装配线,一种工业上的生产方式,指每一个生产单位只专注处理某一个片段的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及产量;在具体生产加工的流水线中,产品的加工需要经过多个工序依次加工制得,通过导轨的传输,实现多步骤加工,以及实现物料自动传输和转移。
目前,物料从导轨的一端朝向另一端方向呈往复传输,实现物料自动传输和转移,输送结构包括输送皮带和承载盘,承载盘用于放置物料,通过带动承载盘移动,实现物料的输送。
现有技术中,承载盘的规格呈固定形式,无法根据物料的大小做相应调整,无法满足不同规格物料的输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同步带输送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承载盘无法满足多个规格物料输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柔性同步带输送线,包括输送电机、输送结构、连接轴以及承载盘,所述承载盘用于放置物料,所述输送电机与所述连接轴呈连接布置,所述输送结构包括中置辊和中置输送带,所述中置输送带套设所述中置辊布置,所述连接轴贯穿所述中置辊布置,且所述连接轴用于带动所述中置辊呈转动布置,所述中置辊用于带动所述中置输送带呈输送状态布置;所述承载盘包括第一上盘体和第二上盘体,所述第一上盘体和所述第二上盘体呈间隔对应布置,所述中置输送带具有多个固定部,各个固定部沿输送方向呈间隔依序布置,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所述第一上盘体或所述第二上盘体,所述第一上盘体和所述第二上盘体之间形成上盘槽,所述上盘槽用于卡固物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盘体包括第一上盘座、两个第一上角块以及第一上侧固块,两个所述第一上角块和所述第一上侧固块分别与所述第一上盘座呈连接布置,所述第一上侧固块处于两个所述第一上角块之间布置,所述第二上盘体包括第二上盘座、两个第二上角块以及第二上侧固块,两个所述第二上角块和所述第二上侧固块分别与所述第二上盘座呈连接布置,所述第二上侧固块处于两个所述第二上角块之间布置;两个所述第一上角块和两个所述第二上角块呈四角布置且形成所述上盘槽,所述第一上侧固块与所述第二上侧固块呈对应布置,且所述第一上侧固块与所述第二上侧固块夹固物料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盘包括第一上左轮体、第一上右轮体、第二上左轮体、第二上右轮体,所述第一上左轮体和所述第二上右轮体分别与所述第一上盘座呈连接布置,且所述第一上左轮体和所述第二上右轮体沿所述第一上盘座呈对称布置,所述第二上左轮体和所述第二上右轮体分别与所述第二上盘座呈连接布置,且所述第二上左轮体和所述第二上右轮体沿所述第二上盘座呈对称布置;所述输送结构包括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所述连接轴用于同步驱动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呈输送状态布置,所述中置输送带处于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之间布置,所述第一上左轮体和所述第二上左轮体同步抵触所述第一输送带布置,所述第一上右轮体和所述第二上右轮体同步抵触所述第二输送带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结构包括第一限制条和第二限制条,所述第一限制条和所述第一输送带呈叠合连接布置,所述第二限制条和所述第二输送带呈叠合连接布置,所述第一限制条和所述第二限制条之间形成限制区,所述第一上左轮体、所述第一上右轮体、所述第二上左轮体和所述第二上右轮体分别处于所述限制区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盘座的下部形成两个上定位槽,两个所述上定位槽呈间隔对应布置,所述中置辊的两端分别形成外延部,所述外延部呈环状布置,两个所述上定位槽分别与两个所述外延部呈一一对应布置,且所述外延部嵌设所述上定位槽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结构包括第一轨座和第二轨座,所述第一轨座处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下方布置,所述第二轨座处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下方布置;所述承载盘包括第一下盘体和第二下盘体,所述第一下盘体和所述第二下盘体呈间隔对应布置,所述第一下盘体和所述第二下盘体分别与所述固定部呈连接布置;所述承载盘包括第一下左轮体、第一下右轮体、第二下左轮体、第二下右轮体,所述第一下左轮体和所述第二下右轮体分别与第一下座盘呈连接布置,且所述第一下左轮体和所述第二下右轮体沿所述第一下座盘呈对称布置,所述第二下左轮体和所述第二下右轮体分别与第二下座盘呈连接布置,且所述第二下左轮体和所述第二下右轮体沿所述第二下座盘呈对称布置;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一轨座夹持所述第一下左轮体和所述第二下左轮体布置,所述第二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轨座夹持所述第一下右轮体和所述第二下右轮体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轨座具有第一上轨面和第一下轨面,所述第一上轨面和所述第一下轨面呈阶梯状布置,所述第一下轨面和所述第一输送带夹持所述第一下左轮体和所述第二下左轮体布置;所述第二轨座具有第二上轨面和第二下轨面,所述第二上轨面和所述第二下轨面呈阶梯状布置,所述第二下轨面和所述第二输送带夹持所述第一下右轮体和所述第二下右轮体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下盘体和所述第二下盘体之间形成有下盘槽,所述下盘槽用于卡固物料,所述第一下盘体的下部形成两个下定位槽,两个所述下定位槽分别与两个所述外延部呈一一对应布置,且所述外延部嵌设所述下定位槽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柔性同步带输送线包括盘检测器,所述盘检测器安设在所述输送结构,所述盘检测器包括盘发射器和盘接收器,所述盘发射器用于发射盘检测光线,所述盘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盘检测光线,所述盘发射器具有发射头,所述发射头用于发射所述盘检测光线,所述发射头与所述承载盘呈平齐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柔性同步带输送线包括物检测器,所述物检测器安设在所述输送结构,所述物检测器用于检测物料的放置水平性,所述物检测器具有物检测头,所述物检测头用于发射物检测光线,所述物检测头与所述上盘槽呈对应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柔性同步带输送线,进行物料输送时,输送电机提供驱动力,促使连接轴呈转动布置,连接轴驱动中置辊呈转动布置,中置辊带动中置输送带呈输送状态布置,进而带动第一上盘体和第二上盘体呈同步移动布置,实现对物料的输送;这样,在中置输送带的作用下,输送更加平稳,并且,根据物料的规格,根据不同位置的固定部,从而调整第一上盘体和第二上盘体之间的距离,实现对上盘槽的大小进行调整,满足不同规格的物料卡固在上盘槽上,进而满足不同的输送需求,提高输送线的实用性以及提高输送线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柔性同步带输送线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柔性同步带输送线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柔性同步带输送线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柔性同步带输送线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柔性同步带输送线的C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柔性同步带输送线的承载盘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柔性同步带输送线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一种柔性同步带输送线,包括输送电机2、输送结构1、连接轴4以及承载盘3,承载盘3用于放置物料5,输送电机2与连接轴4呈连接布置,输送结构1 包括中置辊13和中置输送带11,中置输送带11套设中置辊13布置,连接轴4 贯穿中置辊13布置,且连接轴4用于带动中置辊13呈转动布置,中置辊13用于带动中置输送带11呈输送状态布置;承载盘3包括第一上盘体31和第二上盘体32,第一上盘体31和第二上盘体32呈间隔对应布置,中置输送带11具有多个固定部12,各个固定部12沿输送方向呈间隔依序布置,固定部12用于固定第一上盘体31或第二上盘体32,第一上盘体31和第二上盘体32之间形成上盘槽,上盘槽用于卡固物料5。
上述的一种柔性同步带输送线,进行物料5输送时,输送电机2提供驱动力,促使连接轴4呈转动布置,连接轴4驱动中置辊13呈转动布置,中置辊13带动中置输送带11呈输送状态布置,进而带动第一上盘体31和第二上盘体32呈同步移动布置,实现对物料5的输送;这样,在中置输送带11的作用下,输送更加平稳,并且,根据物料5的规格,根据不同位置的固定部12,从而调整第一上盘体31和第二上盘体32之间的距离,实现对上盘槽的大小进行调整,满足不同规格的物料5卡固在上盘槽上,进而满足不同的输送需求,提高输送线的实用性以及提高输送线的利用率。
第一上盘体31包括第一上盘座、两个第一上角块311以及第一上侧固块312,两个第一上角块311和第一上侧固块312分别与第一上盘座呈连接布置,第一上侧固块312处于两个第一上角块311之间布置,第二上盘体32包括第二上盘座、两个第二上角块321以及第二上侧固块322,两个第二上角块321和第二上侧固块322分别与第二上盘座呈连接布置,第二上侧固块322处于两个第二上角块321 之间布置;两个第一上角块311和两个第二上角块321呈四角布置且形成上盘槽,第一上侧固块312与第二上侧固块322呈对应布置,且第一上侧固块312与第二上侧固块322夹固物料5布置。
这样,在两个第一上角块311和两个第二上角块321的配合作用下,对物料 5的四角进行定位和固定,提高物料5的放置稳固性;同时,在第一上侧固块312 和第二上侧固块322之间的配合作用下,夹持夹固物料5的放置,提高物料5的放置稳固性。
承载盘3包括第一上左轮体313、第一上右轮体314、第二上左轮体323、第二上右轮体324,第一上左轮体313和第二上右轮体324分别与第一上盘座呈连接布置,且第一上左轮体313和第二上右轮体324沿第一上盘座呈对称布置,第二上左轮体323和第二上右轮体324分别与第二上盘座呈连接布置,且第二上左轮体323和第二上右轮体324沿第二上盘座呈对称布置;输送结构1包括第一输送带15和第二输送带,连接轴4用于同步驱动第一输送带15和第二输送带呈输送状态布置,中置输送带11处于第一输送带15和第二输送带之间布置,第一上左轮体313和第二上左轮体323同步抵触第一输送带15布置,第一上右轮体314 和第二上右轮体324同步抵触第二输送带布置。
连接轴4同步驱动第一上盘体31和第二上盘体32时,带动第一上左轮体313 和第二上左轮体323性相对第一输送带15移动,带动第一上右轮体314和第二上右轮体324相对第二输送带移动,提高第一上盘体31和第二上盘体32的一端平稳性,使输送更加平稳,避免产生顿挫抖动,极大提高输送平稳性。
输送结构1包括第一限制条16和第二限制条,第一限制条16和第一输送带 15呈叠合连接布置,第二限制条和第二输送带呈叠合连接布置,第一限制条16 和第二限制条之间形成限制区,第一上左轮体313、第一上右轮体314、第二上左轮体323和第二上右轮体324分别处于限制区布置。
在第一限制条16和第二限制条的作用下,对第一上左轮体313、第一上右轮体314、第二上左轮体323和第二上右轮体324起到限制作用,避免第一上左轮体313、第一上右轮体314、第二上左轮体323和第二上右轮体324在移动过程中产生偏移度过大,保障承载盘3沿指定方向移动。
第一上盘座的下部形成两个上定位槽33,两个上定位槽33呈间隔对应布置,中置辊13的两端分别形成外延部14,外延部14呈环状布置,两个上定位槽33 分别与两个外延部14呈一一对应布置,且外延部14嵌设上定位槽33布置。
在外延部14与的上定位槽33的配合作用下,第一上盘座移动时,限制第一上盘座偏移,保障承载盘3沿指定方向移动。
输送结构1包括第一轨座和第二轨座,第一轨座处于第一输送带15的下方布置,第二轨座处于第二输送带的下方布置;承载盘3包括第一下盘体和第二下盘体,第一下盘体和第二下盘体呈间隔对应布置,第一下盘体和第二下盘体分别与固定部12呈连接布置;承载盘3包括第一下左轮体、第一下右轮体、第二下左轮体、第二下右轮体,第一下左轮体和第二下右轮体分别与第一下座盘呈连接布置,且第一下左轮体和第二下右轮体沿第一下座盘呈对称布置,第二下左轮体和第二下右轮体分别与第二下座盘呈连接布置,且第二下左轮体和第二下右轮体沿第二下座盘呈对称布置;第一输送带15和第一轨座夹持第一下左轮体和第二下左轮体布置,第二输送带和第二轨座夹持第一下右轮体和第二下右轮体布置。
这样,实现对第一下盘体和第二下盘体进行输送,满足上下同步输送物料5,提高物料5输送效率;并且,在第一下左轮体、第一下右轮体、第二下左轮体和第二下右轮体的作用下,避免产生顿挫抖动,极大提高输送平稳性。
第一轨座具有第一上轨面和第一下轨面,第一上轨面和第一下轨面呈阶梯状布置,第一下轨面和第一输送带15夹持第一下左轮体和第二下左轮体布置;第二轨座具有第二上轨面和第二下轨面,第二上轨面和第二下轨面呈阶梯状布置,第二下轨面和第二输送带夹持第一下右轮体和第二下右轮体布置。
在第一上轨面和第二上轨面的限制作用下,避免第一下左轮体、第一下右轮体、第二下左轮体和第二下右轮体在移动时产生偏移,保障沿指定方向输送物料 5。
第一下盘体包括第一下盘座、两个第一下角块以及第一下侧固块,两个第一下角块和第一下侧固块分别与第一下盘座呈连接布置,第一下侧固块处于两个第一下角块之间布置,第二下盘体包括第二下盘座、两个第二下角块以及第二下侧固块,两个第二下角块和第二下侧固块分别与第二下盘座呈连接布置,第二下侧固块处于两个第二下角块之间布置;两个第一下角块和两个第二下角块呈四角布置且形成下盘槽,第一下侧固块与第二下侧固块呈对应布置,且第一下侧固块与第二下侧固块夹固物料5布置。
这样,在两个第一下角块和两个第二下角块的配合作用下,对物料5的四角进行定位和固定,提高物料5的放置稳固性;同时,在第一下侧固块和第二下侧固块之间的配合作用下,夹持夹固物料5的放置,提高物料5的放置稳固性。
第一下盘体和第二下盘体之间形成有下盘槽,下盘槽用于卡固物料5,第一下盘体的下部形成两个下定位槽,两个下定位槽分别与两个外延部14呈一一对应布置,且外延部14嵌设下定位槽布置。
在外延部14与的下定位槽的配合作用下,第一下盘座移动时,限制第下上盘座偏移,保障承载盘3沿指定方向移动。
一种柔性同步带输送线包括盘检测器,盘检测器安设在输送结构1,盘检测器包括盘发射器和盘接收器,盘发射器用于发射盘检测光线,盘接收器用于接收盘检测光线,盘发射器具有发射头,发射头用于发射盘检测光线,发射头与承载盘3呈平齐布置;这样,在盘发射器和盘接收器的配合作用下,对承载盘3的输送位置进行监控。
一种柔性同步带输送线包括物检测器,物检测器安设在输送结构1,物检测器用于检测物料5的放置水平性,物检测器具有物检测头,物检测头用于发射物检测光线,物检测头与上盘槽呈对应布置;在物检测头的作用下,检测物料5放置的水平性,避免物料5倾斜、凸起等,降低输送事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柔性同步带输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电机、输送结构、连接轴以及承载盘,所述承载盘用于放置物料,所述输送电机与所述连接轴呈连接布置,所述输送结构包括中置辊和中置输送带,所述中置输送带套设所述中置辊布置,所述连接轴贯穿所述中置辊布置,且所述连接轴用于带动所述中置辊呈转动布置,所述中置辊用于带动所述中置输送带呈输送状态布置;
所述承载盘包括第一上盘体和第二上盘体,所述第一上盘体和所述第二上盘体呈间隔对应布置,所述中置输送带具有多个固定部,各个固定部沿输送方向呈间隔依序布置,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所述第一上盘体或所述第二上盘体,所述第一上盘体和所述第二上盘体之间形成上盘槽,所述上盘槽用于卡固物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同步带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盘体包括第一上盘座、两个第一上角块以及第一上侧固块,两个所述第一上角块和所述第一上侧固块分别与所述第一上盘座呈连接布置,所述第一上侧固块处于两个所述第一上角块之间布置,所述第二上盘体包括第二上盘座、两个第二上角块以及第二上侧固块,两个所述第二上角块和所述第二上侧固块分别与所述第二上盘座呈连接布置,所述第二上侧固块处于两个所述第二上角块之间布置;两个所述第一上角块和两个所述第二上角块呈四角布置且形成所述上盘槽,所述第一上侧固块与所述第二上侧固块呈对应布置,且所述第一上侧固块与所述第二上侧固块夹固物料布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同步带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盘包括第一上左轮体、第一上右轮体、第二上左轮体、第二上右轮体,所述第一上左轮体和所述第二上右轮体分别与所述第一上盘座呈连接布置,且所述第一上左轮体和所述第二上右轮体沿所述第一上盘座呈对称布置,所述第二上左轮体和所述第二上右轮体分别与所述第二上盘座呈连接布置,且所述第二上左轮体和所述第二上右轮体沿所述第二上盘座呈对称布置;所述输送结构包括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所述连接轴用于同步驱动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呈输送状态布置,所述中置输送带处于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之间布置,所述第一上左轮体和所述第二上左轮体同步抵触所述第一输送带布置,所述第一上右轮体和所述第二上右轮体同步抵触所述第二输送带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柔性同步带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结构包括第一限制条和第二限制条,所述第一限制条和所述第一输送带呈叠合连接布置,所述第二限制条和所述第二输送带呈叠合连接布置,所述第一限制条和所述第二限制条之间形成限制区,所述第一上左轮体、所述第一上右轮体、所述第二上左轮体和所述第二上右轮体分别处于所述限制区布置。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柔性同步带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盘座的下部形成两个上定位槽,两个所述上定位槽呈间隔对应布置,所述中置辊的两端分别形成外延部,所述外延部呈环状布置,两个所述上定位槽分别与两个所述外延部呈一一对应布置,且所述外延部嵌设所述上定位槽布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柔性同步带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结构包括第一轨座和第二轨座,所述第一轨座处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下方布置,所述第二轨座处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下方布置;所述承载盘包括第一下盘体和第二下盘体,所述第一下盘体和所述第二下盘体呈间隔对应布置,所述第一下盘体和所述第二下盘体分别与所述固定部呈连接布置;所述承载盘包括第一下左轮体、第一下右轮体、第二下左轮体、第二下右轮体,所述第一下左轮体和所述第二下右轮体分别与第一下座盘呈连接布置,且所述第一下左轮体和所述第二下右轮体沿所述第一下座盘呈对称布置,所述第二下左轮体和所述第二下右轮体分别与第二下座盘呈连接布置,且所述第二下左轮体和所述第二下右轮体沿所述第二下座盘呈对称布置;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一轨座夹持所述第一下左轮体和所述第二下左轮体布置,所述第二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轨座夹持所述第一下右轮体和所述第二下右轮体布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柔性同步带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座具有第一上轨面和第一下轨面,所述第一上轨面和所述第一下轨面呈阶梯状布置,所述第一下轨面和所述第一输送带夹持所述第一下左轮体和所述第二下左轮体布置;所述第二轨座具有第二上轨面和第二下轨面,所述第二上轨面和所述第二下轨面呈阶梯状布置,所述第二下轨面和所述第二输送带夹持所述第一下右轮体和所述第二下右轮体布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柔性同步带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盘体和所述第二下盘体之间形成有下盘槽,所述下盘槽用于卡固物料,所述第一下盘体的下部形成两个下定位槽,两个所述下定位槽分别与两个所述外延部呈一一对应布置,且所述外延部嵌设所述下定位槽布置。
9.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柔性同步带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柔性同步带输送线包括盘检测器,所述盘检测器安设在所述输送结构,所述盘检测器包括盘发射器和盘接收器,所述盘发射器用于发射盘检测光线,所述盘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盘检测光线,所述盘发射器具有发射头,所述发射头用于发射所述盘检测光线,所述发射头与所述承载盘呈平齐布置。
10.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柔性同步带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柔性同步带输送线包括物检测器,所述物检测器安设在所述输送结构,所述物检测器用于检测物料的放置水平性,所述物检测器具有物检测头,所述物检测头用于发射物检测光线,所述物检测头与所述上盘槽呈对应布置。
CN202220567441.XU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柔性同步带输送线 Active CN2174574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67441.XU CN217457441U (zh)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柔性同步带输送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67441.XU CN217457441U (zh)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柔性同步带输送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57441U true CN217457441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66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67441.XU Active CN217457441U (zh)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柔性同步带输送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574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457441U (zh) 一种柔性同步带输送线
KR920006481B1 (ko) 자동반송장치
CN1185140C (zh) 用带包装装置
CN114247649A (zh) 一种快递包裹分拣装置
CN211870560U (zh) 一种具有吸附功能的轨道结构
CN210162706U (zh) 一种翻转式垫条发送机
CN112478746B (zh) 产品搬运装置及其搬运机构
CN213621761U (zh) 一种传送机构
CN209740190U (zh) 一种钢水取样杯自动送料装置
CN210908909U (zh) 一种表扣自动装配设备
CN210365478U (zh) 无尘传输装置和精密器件生产设备
CN211443917U (zh) 一种接料机构以及显示器件生产线
CN213833585U (zh) 固定式推板组件
CN217457450U (zh) 传送装置
CN216104646U (zh) 一种送料机构
CN217457864U (zh) 精准定位式中转装置
CN220307266U (zh) 手机摄像头底座检测定位装置
CN212750833U (zh) 一种超声波悬浮输送机构
CN217946458U (zh) 横向夹持运送机构
CN216836032U (zh) 输送机构及冲压供料机
CN212459445U (zh) 一种五金件检测用机械手
CN220894333U (zh) 一种试剂瓶连接结构及其检测仪器
CN218808268U (zh) 多通道式极柱上料装置
CN218225425U (zh) 一种长寿命滑轨压装机
CN218370147U (zh) 一种推送单元及机械手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