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43730U - 一种复合抗光幕布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抗光幕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43730U
CN217443730U CN202221018944.8U CN202221018944U CN217443730U CN 217443730 U CN217443730 U CN 217443730U CN 202221018944 U CN202221018944 U CN 202221018944U CN 217443730 U CN217443730 U CN 2174437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ght
prism
fresnel
concentric circ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1894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永南
冯煜
袁顺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Ric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Ri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Ric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Ri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1894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437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437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437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verhead Projectors And Projection Scree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抗光幕布,由菲涅尔层及黑栅层共同复合构成,其中所述菲涅尔层位于观影者一侧,而所述黑栅层位于靠墙壁一侧;所述菲涅尔层,设有透明的同心圆弧形棱镜纹;所述同心圆弧形棱镜纹的表面或内部对环境光进行吸收;所述黑栅层,设有直条棱镜纹;所述直条棱镜纹的起码一侧表面镀有高反射率的镀层,形成反射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形成菲涅尔+黑栅的双架构抗光结构,即可从多个方向对环境光进行吸收、消除,又可将投影光通过直条棱镜纹投影到观影者视界,扩大观影视角。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且克服了现有抗光幕布采用单纯菲涅尔,或单纯黑栅结构时存在的一些缺点,提高了抗光幕布的观影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抗光幕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短距底投正投影的抗光幕布。
背景技术
随着激光投影技术的发展,目前激光投影仪已很普及;为获得更好的投影效果,目前普通搭配使用抗光幕布,或抗光屏。
抗光幕布/抗光屏,是通过光学涂层和物理结构来实现抗光,除了能够吸收四周的环境光线,还能控制投影机入射光线向人眼所在的视角区域去反射,尽量减少散射到空间里的投影光线,这样光线能量的利用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观影人员的眼睛接收到的投影光线能量更多了,干扰的环境光减少了,色彩,亮度,对比度都会得到有效的提升;故抗光幕布搭配短距激光投影,能够获得不亚于LED电视的观影画面质量,普遍被消费者所接受。
但抗光幕布的设计、质量,会直接影响最终的投影画面质量;抗光幕布的核心是,遮蔽环境光,然后将投影画面的光反射到观影者视界内。
根据抗光原理,目前市售的抗光幕布主要采用两类技术,分别为菲涅尔抗光技术,及黑栅技术。
菲涅尔抗光技术,早期是应用在背投电视领域的,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751268A的菲涅尔光学元件及其投影式显示装置;由于菲涅尔结构是弧形结构,制造难度大,早期其制作尺寸较小,且一般为玻璃材质。随着生产技术的改进,出现了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3963324A的一种大尺寸偏光短焦距菲涅尔透镜的制作方法,实现了大尺寸菲涅尔幕布的制造。伴随着短焦、短距投影仪的技术成熟,随着出现了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4062839A的一种带正向投影光学屏幕的投影系统,将菲涅尔幕布应用到了短距底投正投影领域,并日趋成熟。但实际使用中,菲涅尔幕布,虽然能够更好的中心反射投影画面,但由于弧形反射结构,导致观影视角小,仅能向位于幕布中间位置进行成像,而两侧就基本没有观影视角。
黑栅抗光技术,是采用横向分布的三角棱镜,通过底面涂布反光层,将底投的画面反射到观影者视界内,而顶面涂布吸收黑色材料层,将环境光进行吸收,从而达到减小环境光影响,提高投影画面质量的效果。可参考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4076589A的一种短投射距离正向投影光学屏幕的投影系统,以及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1338174A的一种用于激光投影的高对比度抗刮投影幕及其制作方法、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9752912A的一种发丝纹抗光幕布及其制备方法、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9634045A的一种变间距抗光幕布及其制备方法、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9557759A的一种复合抗光幕布及其制备方法。甚至还出现了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9471327A的一种S形抗光幕布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变形的棱镜来实现。黑栅幕布,上面的棱镜一般是直棱镜,相应的棱镜模具简单,制造方便,可以制造更大尺寸的幕布。但黑栅结构,环境光吸收主要集中在顶部,对两侧的环境光吸收较差;由此,导致应用环境存在侧向光线时,会影响成像画面质量,如家庭使用时,安装在南向客厅,存在较强的环境光,且环境光经漫反射,侧向光强较大,就会影响投影成像质量。但黑栅结构由于是横向棱镜,故观影视角大。
为了进一步改善抗光幕布的观影质量,提高投影成像质量,有必要进一步对抗光幕布的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抗光幕布,以期进一步改善短距底投的观影视角,及画面成像质量。
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抗光幕布,由菲涅尔层及黑栅层共同复合构成,其中所述菲涅尔层位于观影者一侧,而所述黑栅层位于靠墙壁一侧;
所述菲涅尔层,设有透明的同心圆弧形棱镜纹;所述同心圆弧形棱镜纹的表面或内部对环境光进行吸收;
所述黑栅层,设有直条棱镜纹;
所述直条棱镜纹的起码一侧表面镀有高反射率的镀层,形成反射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设有基材层;
所述基材层的一侧表面设有所述直条棱镜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直条棱镜纹的凹凸纹路冲向墙壁一侧;
所述直条棱镜纹的上表面设有所述反射层;
所述基材层的另一侧表面设有所述同心圆弧形棱镜纹;
所述同心圆弧形棱镜纹的凹凸纹路冲向观影者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黑栅层与所述菲涅尔层之间设有介质隔离层;
所述黑栅层的所述直条棱镜纹的凹凸纹路、及所述菲涅尔层的所述同心圆弧形棱镜纹的凹凸纹路均冲向观影者一侧;
所述直条棱镜纹的下表面设有所述反射层;
所述介质隔离层为空气隔离层,或透明材料隔离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菲涅尔层的所述同心圆弧形棱镜纹的内表面,镀有增透材料,形成增透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菲涅尔层的所述同心圆弧形棱镜纹的外表面,设有黑色吸光材料,形成吸收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菲涅尔层的所述同心圆弧形棱镜纹的外表面无吸收层;
所述同心圆弧形棱镜纹由黑色透明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黑栅层的非反射层表面设有黑色吸光材料,形成辅助吸收层。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抗光幕布,通过形成菲涅尔+黑栅的双架构抗光结构,即可从多个方向对环境光进行吸收、消除,又可将投影光通过直条棱镜纹投影到观影者视界,扩大观影视角。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抗光幕布,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且克服了现有抗光幕布采用单纯菲涅尔,或单纯黑栅结构时存在的一些缺点,提高了抗光幕布的观影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抗光幕布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一形成的抗光幕布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一形成的抗光幕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二形成的抗光幕布的结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二形成的抗光幕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抗光幕布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抗光幕布,由菲涅尔层2及黑栅层3共同复合构成,其中所述菲涅尔层2位于观影者一侧,而所述黑栅层3位于靠墙壁一侧。
进一步,如图2、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抗光幕布的实施方式一,选用PET膜作为基材膜1,在基材膜1的两面,分别涂布UV树脂,然后结合相应的压辊,在所述基材膜1的两面分别压出相应的纹路,然后固化;在所述基材膜1的一侧,形成菲涅尔层2的同心圆弧形棱镜纹21;在所述基材膜1的另一侧,形成黑栅层3的直条棱镜纹31。
然后,对棱镜纹的表面,进行表面处理,及涂布处理。
如图3所示,所述菲涅尔层2的同心圆弧形棱镜纹21,主要用来吸收环境光,透过投影光。
故在所述同心圆弧形棱镜纹21的外表面,涂布黑色吸光材料,形成吸收层22;
在所述同心圆弧形棱镜纹21的内表面,根据需要可以镀上增透材料,形成增透层23。
所述黑栅层3的直条棱镜纹31,主要用来反射投影光。
故在所述直条棱镜纹31的上表面,镀上高反射率的镀层(镀膜材料可以为镀铝、或镀银),形成反射层32;
进一步的,为了增强散射光线的吸收,在所述直条棱镜纹31的下表面,还可以进一步涂布黑色吸光材料,形成辅助吸收层33。
投影光,从底部向上照射到所述同心圆弧形棱镜纹21的内表面上,小部分经反射进入观影者视界,大部分进入所述菲涅尔层2,然后穿过所述基材膜1,进而再进入所述黑栅层3,照射到所述反射层32上,经反射,再依次穿过所述黑栅层3、所述基材膜1、所述菲涅尔层2,投向观影者视界。
通过合理设置所述同心圆弧形棱镜纹21、及所述直条棱镜纹31的尺寸、角度,并配合短距底投正投影仪发出的投影光线角度,可以尽可能的使投影光线经所述黑栅层3的反射层32反射形成画面。
故,所述同心圆弧形棱镜纹21的外表面需要设置增透层23,使投影光尽可能无障碍通过,而不在此进行反射,以免形成画面错位重叠。
所述基材膜1、所述菲涅尔层2、所述黑栅层3均需为透明材料。
为防止所述同心圆弧形棱镜纹21的外表面对投影光反射路径形成遮挡,所述同心圆弧形棱镜纹21的外表面需尽可能小,以及与立面的夹角尽可能接近90°,以减小投影面积。
或者,所述菲涅尔层2的同心圆弧形棱镜纹21采用黑色透明材料制成,在所述同心圆弧形棱镜纹21的外表面不涂布吸收层22;环境光从所述同心圆弧形棱镜纹21的外表面进入所述菲涅尔层2内,由黑色透明材料进行吸收,部分再进入所述黑栅层3,进一步由辅助吸收层33进行吸收;但由于缺乏吸收层22,对环境光的吸收效果会弱化,导致画面成像的对比度略微降低。
进一步,如图4、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抗光幕布的实施方式二,选用PET膜作为基材膜1,先在基材膜1的表面,涂布UV树脂,然后选用直纹辊,在所述基材膜1的一侧压出纹路,经固化形成直条棱镜纹31;进一步对所述直条棱镜纹31进行表面处理,及涂布处理;
在所述直条棱镜纹31的下表面,镀上高反射率的镀层(镀膜材料可以为镀铝、或镀银),形成反射层32;
进一步的,在所述直条棱镜纹31的上表面,涂布黑色吸光材料,形成辅助吸收层33。
即形成了黑栅层3。
然后在所述黑栅层3的外表面,施加介质隔离层4,所述介质隔离层4可以是实体的透明材料,也可以是空气封装层,起到介质隔离的作用。
随后,在所述介质隔离层4的外侧,施加所述菲涅尔层2。
当所述介质隔离层4为空气封装层时,先在转移基材的表面,涂布UV树脂,选用菲涅尔弧形纹辊,压出纹路,经固化形成同心圆弧形棱镜纹21;然后剥离下来,再粘附到所述黑栅层3的表面,将空气封装,形成所述介质隔离层4。
当所述介质隔离层4为实体的透明材料时,可直接在所述介质隔离层4的外侧,涂布UV树脂,然后选用菲涅尔弧形纹辊,压出纹路,经固化形成同心圆弧形棱镜纹21。
进一步,对所述同心圆弧形棱镜纹21进行表面处理,及涂布处理。
在所述同心圆弧形棱镜纹21的外表面,涂布黑色吸光材料,形成吸收层22;
在所述同心圆弧形棱镜纹21的内表面,根据需要可以镀上增透材料,形成增透层23。
即形成了菲涅尔层2。
最终形成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复合抗光幕布。
实施方式二的成像光路,和抗光光路与实施方式一相同;但由于实施方式二的成像光线进入所述同心圆弧形棱镜纹21后的传递路径更短,故损耗更少,由此可以进一步提升成像亮度。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复合抗光幕布,其特征在于,由菲涅尔层及黑栅层共同复合构成,其中所述菲涅尔层位于观影者一侧,而所述黑栅层位于靠墙壁一侧;
所述菲涅尔层,设有透明的同心圆弧形棱镜纹;所述同心圆弧形棱镜纹的表面或内部对环境光进行吸收;
所述黑栅层,设有直条棱镜纹;
所述直条棱镜纹的起码一侧表面镀有高反射率的镀层,形成反射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抗光幕布,其特征在于,设有基材层;
所述基材层的一侧表面设有所述直条棱镜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抗光幕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条棱镜纹的凹凸纹路冲向墙壁一侧;
所述直条棱镜纹的上表面设有所述反射层;
所述基材层的另一侧表面设有所述同心圆弧形棱镜纹;
所述同心圆弧形棱镜纹的凹凸纹路冲向观影者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抗光幕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黑栅层与所述菲涅尔层之间设有介质隔离层;
所述黑栅层的所述直条棱镜纹的凹凸纹路、及所述菲涅尔层的所述同心圆弧形棱镜纹的凹凸纹路均冲向观影者一侧;
所述直条棱镜纹的下表面设有所述反射层;
所述介质隔离层为空气隔离层,或透明材料隔离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抗光幕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菲涅尔层的所述同心圆弧形棱镜纹的内表面,镀有增透材料,形成增透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抗光幕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菲涅尔层的所述同心圆弧形棱镜纹的外表面,设有黑色吸光材料,形成吸收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抗光幕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菲涅尔层的所述同心圆弧形棱镜纹的外表面无吸收层;
所述同心圆弧形棱镜纹由黑色透明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抗光幕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黑栅层的非反射层表面设有黑色吸光材料,形成辅助吸收层。
CN202221018944.8U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复合抗光幕布 Active CN2174437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18944.8U CN217443730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复合抗光幕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18944.8U CN217443730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复合抗光幕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43730U true CN217443730U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19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18944.8U Active CN217443730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复合抗光幕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437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47122B2 (ja) シート状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透過型スクリーン
US7495828B2 (en) High contrast projection screen
KR100316873B1 (ko) 렌티큘러 렌즈시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5204282A (zh) 投影幕及投影幕的制作方法
JP2006065266A (ja) 反射スクリーン、反射投影システム、及び、反射スクリーンの製造方法
CN100526977C (zh) 一种高增益透射屏幕
CN208623772U (zh) 一种防爆摄像机
CN109164667A (zh) 一种投影仪
WO2021000792A1 (zh) 一种投影屏幕
CN110969952A (zh) Led显示屏
JP2749156B2 (ja) 反射形スクリーン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CN110361921B (zh) 屏幕及投影系统
CN217443730U (zh) 一种复合抗光幕布
CN113219776A (zh) 一种投影屏幕以及投影系统
CN209765259U (zh) 投影屏幕
CN217305700U (zh) 一种抗光幕布
JP3208788B2 (ja) 反射型映写スクリーン
JPH0310498B2 (zh)
JP2002139799A (ja) 背面投影用スクリー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568711A (zh) 一种抗刮黑栅屏幕
JPH10260638A (ja) レンチキュラースクリー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3780627U (zh) 一种抗环境光的投影幕布
JP2010204573A (ja) 反射スクリーン、映像表示システム
CN109426061A (zh) 一种短焦距正投影显示屏幕及其制作方法
CN112255877A (zh) 一种反射式侧向投影屏幕及投影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