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39750U - 一种平开门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开门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39750U
CN217439750U CN202220106746.0U CN202220106746U CN217439750U CN 217439750 U CN217439750 U CN 217439750U CN 202220106746 U CN202220106746 U CN 202220106746U CN 217439750 U CN217439750 U CN 2174397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wall
lock shell
lock
door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0674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010674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397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397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397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开门锁,包括:锁壳;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转动安装于所述锁壳,所述连接件设有锁止槽;执手,所述执手设置于所述锁壳的外侧,所述执手与所述连接件相对固定;复位结构,所述复位结构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锁壳之间;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设有推动部以及锁止部;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锁壳滑移连接,所述限位结构沿靠近或远离所述连接件的方向运动,所述限位结构的运动方向设为锁止方向;所述锁止部与所述锁止槽插接配合。本方案的限位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门锁旋钮式的平开门锁要简单,有利于平开门锁的组装,同时能降低工厂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平开门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平开门锁。
背景技术
现有的平开门锁的对于执手的锁止方式通常采用旋转门锁旋钮的方式对执手进行锁止,该种平开门锁的门锁旋钮以及锁止结构部分的零部件较多,内部结构通常较为复杂,如图1所示,不利于平开门锁的组装,并且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平开门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平开门锁,包括:
锁壳;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转动安装于所述锁壳,所述连接件设有锁止槽;
执手,所述执手设置于所述锁壳的外侧,所述执手与所述连接件相对固定;
复位结构,所述复位结构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锁壳之间;
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设有推动部以及锁止部;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锁壳滑移连接,所述限位结构沿靠近或远离所述连接件的方向运动,所述限位结构的运动方向设为锁止方向;所述锁止部与所述锁止槽插接配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对于执手的锁止通过限位结构实现,使用者驱动限位结构沿锁止方向靠近执手时,锁止部会与锁止槽插接,使连接件被锁死,从而使执手锁止,本方案的限位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门锁旋钮式的平开门锁要简单,有利于平开门锁的组装,同时能降低工厂的生产成本。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位结构设置为弹簧,所述锁壳与所述连接件之间设有限位壁组,所述限位壁组包括第一限位壁和第二限位壁,所述第一限位壁固定于所述锁壳,所述第二限位壁固定于所述连接件,所述复位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壁和所述第二限位壁抵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壁和第二限位壁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后,复位结构会对应的发生弹性形变,以使得第一限位壁和第二限位壁有复位的趋势,人们取消对执手施力后,由于复位结构的弹性力作用,第一限位壁和第二限位壁会复位,从而带动连接件以及执手复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位结构设置为扭簧,所述复位结构包括弹簧圈和两个力臂,所述弹簧圈套设于所述连接件,两个所述力臂分别设为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所述限位壁组的数量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限位壁组镜像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力臂与任一所述限位壁组对应,所述第一力臂与所述第一限位壁抵接,所述第二力臂与所述第二限位壁抵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组限位壁组的设计,使执手可以往两个方向转动均能实现同样的功能,令使用者能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选择旋动执手的方向,可增强本平开门锁的适应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壁组还包括第三限位壁和第四限位壁,所述第三限位壁固定于所述锁壳,所述第四限位壁固定于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一力臂设置于所述第四限位壁和所述第一限位壁之间,所述第二力臂设置于所述第三限位壁和所述第二限位壁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件转动至一定位置后,第四限位壁和第三限位壁分别限制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继续转动,从而起到对把手的转动位置进行限制的作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锁壳之间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与所述锁壳弹性连接,所述锁止部设有两个定位槽,两个所述定位槽沿所述锁止方向排布,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定位槽卡接配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定位件可对限位结构和锁壳的位置进行定位,两个定位槽分别对应锁止与自由状态,当限位结构移动到位后,定位件由于弹性力的作用下,会进入至定位槽中,此时会发出声响或令使用者感到段落感,从而令使用者知道限位结构已经移动到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件为球状构件,所述定位件与所述锁壳之间设有弹性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球状的定位件在进入至定位槽中时,可避免应力集中,可延长本平开门锁的使用寿命。并且在限位结构和锁壳相对滑移的过程中,能起到降低摩擦的作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定位槽之间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定位槽相连通,所述连接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定位槽的深度,和/或所述连接槽的宽度小于所述定位槽的宽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两个定位槽之间设置连接槽,可减少弹性结构的形变量,有利于保护弹性结构,并且连接槽的深度和/或宽度小于定位槽的深度和/或宽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动部靠近所述锁壳的端面与所述锁壳之间设有防划损间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划损间隔可避免推动部与锁壳的端面摩擦,避免磨损锁壳的漆面,有利于本平开门锁保持美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止部的推动部凸出有导向凸起,所述锁壳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靠近所述执手的方向延伸,所述导向凸起与所述导向槽滑移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凸起和导向槽相匹配以对推动部进行导向,可避免推动部相对于锁壳旋转,可避免使用者认为本平开门锁采用原来的门锁旋钮式结构对执手进行锁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止槽位于所述锁壳的内侧;所述锁止部设置于所述锁壳的内侧,所述推动部设置于所述锁壳的外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锁止槽、锁止部等部件位于锁壳的内侧,可避免本平开门锁的结构外露,仅保留推动部在外壳,使用者推动推动部即可使执手锁止或解锁,可保证本平开门锁的正常运作的同时保证了一定的美观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的限位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门锁旋钮式的平开门锁要简单,有利于平开门锁的组装,同时能降低工厂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用于锁具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锁壳;101、第一限位壁;102、第三限位壁;110、滑移腔;120、第一摆动腔;130、转动腔;140、第二摆动腔;150、导向槽;160、安装槽;200、连接件;201、第二限位壁;202、第四限位壁;210、主体部分;211、锁止槽;220、连接凸轴;310、弹簧圈;320、第一力臂;330、第二力臂;400、限位结构;410、推动部;411、导向凸起;420、锁止部;421、锁止片;422、连接槽;423、定位槽;510、定位件;520、弹性件;600、执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至图3,一种平开门锁,包括锁壳100、连接件200、执手600、复位结构和限位结构400。
锁壳100用于安装于平开门,锁壳100设有零部件安装腔。零部件安装腔分为四部分,四部分分别设置为滑移腔110、第一摆动腔120、转动腔130和第二摆动腔140。滑移腔110、第一摆动腔120、转动腔130和第二摆动腔140自下而上依次排布并且相互连通。
第一摆动腔120和第二摆动腔140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壁101和第三限位壁102,第一限位壁101和第三限位壁102相对设置,第一摆动腔120和第二摆动腔140的结构完全相同,并且关于转动腔130上下镜像对称(即第一摆动腔120的第一限位壁101和第二摆动腔140的第一限位壁101也为镜像对称设置,第三限位壁102也同理)。
连接件200包括主体部分210和连接凸轴220,主体部分210和连接凸轴220一体成型。连接凸轴220的截面的外轮廓呈八边形状。主体部分210设置于转动腔130内,连接凸出伸出至锁壳100的外侧。
主体部分210设有第二限位壁201和第四限位壁202,第二限位壁201和第四限位壁202相对设置,第二限位壁201和第四限位壁202的数量均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二限位壁201关于转动腔130上下镜像设置,两个第四限位壁202关于转动腔130上下镜像设置。第一限位壁101、第二限位壁201、第三限位壁102和第四限位壁202共同形成限位壁组,即存在有两组限位壁组,两组限位壁组关于转动腔130上下镜像设置。
主体部分210的下部还设有锁止槽211,锁止槽211的开口朝下设置。
执手600设有与连接凸轴220插接配合的连接凹槽,连接凹槽的形状与连接凸轴220的截面形状相匹配,执手600通过螺钉与连接凸轴220固定连接。
复位结构设置为扭簧(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拉伸弹簧或压缩弹簧取代扭簧),扭簧包括弹簧圈310和两个力臂,弹簧圈310套设于连接件200的连接凸轴220。两个力臂分别设置于弹簧圈310的两端。两个力臂分别设置为第一力臂320和第二力臂330(此处的第一力臂320和第二力臂330仅为了方便后续的描述,在执手600被驱动向不同的方向转动时,第一力臂320和第二力臂330对应的力臂可不同),第一力臂320和第二力臂330分别设置于第一摆动腔120和第二摆动腔140,第一力臂320设置于第一限位壁101和第四限位壁202之间,第二力臂330设置于第三限位壁102和第二限位壁201之间,当连接件200转动至一定位置后,第四限位壁202和第三限位壁102分别限制第一力臂320和第二力臂330继续转动,从而起到对把手的转动位置进行限制的作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限位壁组的数量设置为一组,与之对应的,摆动腔的数量设置为一个,第一力臂320和第二力臂330均设置于该摆动腔中)。
限位结构400设有推动部410和锁止部420,推动部410和锁止部42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推动部410设置于锁壳100的外侧,锁止部420设置于滑移槽中并且与滑移槽滑移连接。限位结构400的滑移方向设为锁止方向,锁止方向为靠近连接件200的方向。
推动部410向锁壳100的内侧凸起有导向凸起411,锁壳100设有导向槽150,导向槽150贯穿锁壳100,导向槽150沿的长度方向与锁止方向平行,导向凸起411为一条形结构,导向槽150为腰型孔结构,导向凸起411的两个侧壁分别与导向槽150的两个侧壁抵接,导向凸起411与导向槽150滑移连接。推动部410靠近锁壳100的端面与锁壳100之间设有防划损间隔。
锁止部420的前端设置有锁止片421,锁止片421用于与锁止槽211插接配合,以使得连接体被锁住。
锁止部420设有限位槽组,限位槽组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限位槽组沿锁止方向排布。限位槽组包括连接槽422以及两个定位槽423,两个定位槽423沿锁止方向排布,连接槽422设置于两个定位槽423之间,连接槽4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定位槽423相连通,连接槽422的宽度以及深度均小于定位槽423的宽度以及深度。
限位结构400和锁壳100之间设有定位件510,定位件510的数量与连接槽422组的数量对应,定位件510设置为球状结构,定位件510与定位槽423卡接配合,定位件510与锁壳100之间设有弹性件520(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件510可设置为弹性簧片与限位凸点的形式),弹性件520为弹簧。锁壳100开设有安装槽160,安装槽160与滑移槽相连通,弹性件520安装于安装槽160中。当弹性件520被压缩时,其会产生与压缩方向相反的弹性力,使定位件510具有向安装槽160远离的趋势。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平开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壳(100);
连接件(200),所述连接件(200)转动安装于所述锁壳(100),所述连接件(200)设有锁止槽(211);
执手(600),所述执手(600)设置于所述锁壳(100)的外侧,所述执手(600)与所述连接件(200)相对固定;
复位结构,所述复位结构设置于所述连接件(200)与所述锁壳(100)之间;
限位结构(400),所述限位结构(400)设有推动部(410)以及锁止部(420);所述限位结构(400)与所述锁壳(100)滑移连接,所述限位结构(400)沿靠近或远离所述连接件(200)的方向运动,所述限位结构(400)的运动方向设为锁止方向;所述锁止部(420)与所述锁止槽(211)插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开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结构设置为弹簧,所述锁壳(100)与所述连接件(200)之间设有限位壁组,所述限位壁组包括第一限位壁(101)和第二限位壁(201),所述第一限位壁(101)固定于所述锁壳(100),所述第二限位壁(201)固定于所述连接件(200),所述复位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壁(101)和所述第二限位壁(201)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开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结构设置为扭簧,所述复位结构包括弹簧圈(310)和两个力臂,所述弹簧圈(310)套设于所述连接件(200),两个所述力臂分别设为第一力臂(320)和第二力臂(330);所述限位壁组的数量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限位壁组镜像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力臂与任一所述限位壁组对应,所述第一力臂(320)与所述第一限位壁(101)抵接,所述第二力臂(330)与所述第二限位壁(201)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平开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壁组还包括第三限位壁(102)和第四限位壁(202),所述第三限位壁(102)固定于所述锁壳(100),所述第四限位壁(202)固定于所述连接件(200),所述第一力臂(320)设置于所述第四限位壁(202)和所述第一限位壁(101)之间,所述第二力臂(330)设置于所述第三限位壁(102)和所述第二限位壁(20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开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400)与所述锁壳(100)之间设有定位件(510),所述定位件(510)与所述锁壳(100)弹性连接,所述锁止部(420)设有两个定位槽(423),两个所述定位槽(423)沿所述锁止方向排布,所述定位件(510)与所述定位槽(423)卡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平开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510)为球状构件,所述定位件(510)与所述锁壳(100)之间设有弹性件(52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平开门锁,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定位槽(423)之间设有连接槽(422),所述连接槽(4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定位槽(423)相连通,所述连接槽(422)的深度小于所述定位槽(423)的深度,和/或所述连接槽(422)的宽度小于所述定位槽(423)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开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部(410)靠近所述锁壳(100)的端面与所述锁壳(100)之间设有防划损间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开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部(420)的推动部(410)凸出有导向凸起(411),所述锁壳(100)设有导向槽(150),所述导向槽(150)沿靠近所述执手(600)的方向延伸,所述导向凸起(411)与所述导向槽(150)滑移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开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槽(211)位于所述锁壳(100)的内侧;所述锁止部(420)设置于所述锁壳(100)的内侧,所述推动部(410)设置于所述锁壳(100)的外侧。
CN202220106746.0U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平开门锁 Active CN2174397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06746.0U CN217439750U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平开门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06746.0U CN217439750U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平开门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39750U true CN217439750U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11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06746.0U Active CN217439750U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平开门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397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65633B (zh) 一种可折叠镜腿组件及头戴设备
CN111322307A (zh) 一种内折叠铰链及内折叠移动设备
CN111173367A (zh) 一种把手可隐藏的门窗锁
CN217439750U (zh) 一种平开门锁
CN111902766B (zh) 眼镜腿组件及眼镜
CN114170909A (zh) 可折叠显示装置
US10888993B2 (en) Assembly for driving waist of robot and robot having the same
JP7458560B2 (ja) 揺動歯ブラシ
CN211572927U (zh) 锁芯传动组件及智能锁
CN212207854U (zh) 一种可折叠镜腿组件及头戴设备
CN208847985U (zh) 一种新型的弹力眼镜铰链结构
CN218848495U (zh) 一种眼镜腿及其眼镜
CN204715910U (zh) 一种可双面入匙同时开锁的防盗锁芯
CN207067564U (zh) 眼镜架及其铰链组件
CN208445550U (zh) 电子设备
CN220504827U (zh) 合页组件和门窗结构
CN220187071U (zh) 导风板组件及具有该导风板组件的空调
CN217610584U (zh) 烹饪器具
CN212583480U (zh) 一种铰链结构
CN220319302U (zh) 一种磁吸锁隐藏式执手
CN218176922U (zh) 一种适用性强的锁具面板
US11598575B2 (en) Side-open left-right-door arbitrary-opening structure of refrigerator
CN217557987U (zh) 智能门锁
CN218467345U (zh) 一种翻转拉手及快装式门板组件
CN218206277U (zh) 一种铰链装置及门体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