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34356U - 夹持装置及机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夹持装置及机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34356U
CN217434356U CN202221574752.5U CN202221574752U CN217434356U CN 217434356 U CN217434356 U CN 217434356U CN 202221574752 U CN202221574752 U CN 202221574752U CN 217434356 U CN217434356 U CN 2174343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ull rod
piece
groove
chu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7475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宏立
樊信国
李玺
曹怀三
盛南峰
王岩攀
朱国庆
杜卫振
刘乐
张继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lian Yuzhan Technology Hen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lian Yuzhan Technology Hen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lian Yuzhan Technology Hen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lian Yuzhan Technology Hen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7475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343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343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343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持装置,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该夹持装置用于夹持物料,包括固定件、拉杆和夹持件。其中,固定件用于与机加工设备固定连接以进行移动或转动;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件,另一端具有能够穿过物料的拉杆卡头;夹持件套装于拉杆外,用于与物料的顶面接触,且拉杆能够相对夹持件转动,以使拉杆卡头承托于物料的底面,并与夹持件配合以夹持物料。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持装置,可直接安装于机台内,并完成上下料,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无需机械手校点、夹持气缸磨损更换等维护,降低了维护成本。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该夹持装置的机加工设备,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夹持装置及机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夹持装置及机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机加工是产品加工常用到的工艺,机加工过程中,产品的上下料一般采用机外机械手。人工将物料放入素材料盘,机外机械手由素材料盘拿取物料并将物料放入机台内,待机加工完成后,机外机械手再将机台内的成品物料取出,并放入成品料盘。
然而,一方面机外机械手投入成本较高,另一方面,机外机械手在使用过程中需进行机械手校点、夹持气缸磨损更换等维护,因而维护成本也较高。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采用机外机械手拿取物料成本较高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持装置及机加工设备,该夹持装置及机加工设备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机外机械手拿取物料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夹持装置,用于夹持物料,包括:
固定件,用于与机加工设备固定连接以进行移动或转动;
拉杆,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件,另一端具有能够穿过所述物料的拉杆卡头;
夹持件,套装于所述拉杆外,用于与所述物料的顶面接触,且所述拉杆能够相对所述夹持件转动,以使所述拉杆卡头承托于所述物料的底面,并与所述夹持件配合以夹持所述物料。
可选地,上述夹持装置中,所述夹持件包括:
第一夹板,能够相对所述拉杆轴向移动;
第二夹板,设于所述第一夹板远离所述拉杆卡头的一侧;
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之间。
可选地,上述夹持装置中,所述拉杆上连接有沿所述拉杆的径向延伸的限位销,所述第一夹板靠近所述拉杆卡头的端面上与所述限位销对应地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拉杆能够沿轴向相对所述第一夹板向所述拉杆卡头一侧移动以使所述限位销退出所述限位槽,或向背离所述拉杆卡头的一侧移动以使所述限位销卡入所述限位槽。
可选地,上述夹持装置中,所述限位槽包括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之间呈预设夹角,且所述第一限位槽对应所述拉杆卡头用以穿过所述物料的角度,所述第二限位槽对应所述拉杆卡头用以承托所述物料的角度。
可选地,上述夹持装置中,所述夹持件朝向所述拉杆卡头的端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物料定位的定位凸起。
可选地,上述夹持装置中,还包括分度件,所述分度件固定连接于所述拉杆,及活动连接于所述夹持件远离所述拉杆卡头的一侧,所述分度件和所述夹持件中的一者沿所述拉杆的周向开设有多个分度卡槽,另一者设置有至少一个可伸缩的限位卡头,所述限位卡头能够外伸插入所述分度卡槽以将所述分度件与所述夹持件的周向限位或回缩退出所述分度卡槽以解除限位。
可选地,上述夹持装置中,所述限位卡头包括滚珠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推动所述滚珠插入所述分度卡槽。
可选地,上述夹持装置中,还包括: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插头,所述插头的外周面上沿周向开设有一个或多个连接卡槽;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开设有与所述插头配合的插槽,且所述插槽的侧壁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可伸缩的与所述连接卡槽对应的夹持头,各所述夹持头能够分别外伸插入对应的所述连接卡槽以将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中的一者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另一者与所述拉杆固定连接。
可选地,上述夹持装置中,所述连接卡槽与所述夹持头的卡合面包括弧面、球面和倾斜面中至少之一。
可选地,上述夹持装置中,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沿所述拉杆的径向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夹持头包括夹持推块和第三弹性件,所述夹持推块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三弹性件用于推动所述夹持推块插入所述连接卡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持装置,用于夹持物料,该夹持装置包括固定件、拉杆和夹持件。其中,固定件用于与机加工设备固定连接以进行移动或转动;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件,另一端具有能够穿过物料的拉杆卡头;夹持件套装于拉杆外,用于与物料的顶面接触,且拉杆能够相对夹持件转动,以使拉杆卡头承托于物料的底面,并与夹持件配合以夹持物料。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持装置,在夹持物料时,将固定件连接于机加工设备,机加工设备带动固定件向靠近物料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拉杆相对物料移动,当拉杆移动至端部的拉杆卡头穿过物料后,机加工设备带动拉杆旋转,以使拉杆卡头转动至承托于物料的底面。另外,由于夹持件随机加工设备移动至与物料的顶面接触,则夹持件与拉杆卡头将物料夹持,从而机加工设备移动即可带动物料转移,当物料移动至相应位置后,与前述动作相反即可将物料放置。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持装置,可直接安装于机台内,并完成上下料,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无需机械手校点、夹持气缸磨损更换等维护,降低了维护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机加工设备,该机加工设备包括上述任一种夹持装置。由于上述的夹持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夹持装置的机加工设备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拉杆与夹持件配合示意图;
图4为限位销与第一限位槽配合的示意图;
图5为限位销与第二限位槽配合的示意图;
图6为分度件与夹持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7为分度卡槽设置示意图;
图8为固定件与拉杆的一种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固定件1,拉杆2,夹持件3,分度件4,第一连接件5,第二连接件6,物料7;
拉杆卡头21,限位凸台22,限位销23;
第一夹板31,第二夹板32,第一弹性件33,定位凸起34,导向柱35,直线轴承36,分度卡槽37,第一分度卡槽37-1,第二分度卡槽37-2,限位槽311,第一限位槽311-1,第二限位槽311-2,容置槽321;
限位卡头42,滚珠421,第二弹性件422;
插头51,连接卡槽52;
插槽61,夹持头62,安装槽63,一级槽631,二级槽632,三级槽633,夹持推块621,第三弹性件622,头部6211,推块凸台6212,尾部621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夹持装置及机加工设备,以降低物料上下料成本。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持装置,用于夹持物料,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该夹持装置包括固定件1、拉杆2和夹持件3。其中,固定件1用于与机加工设备固定连接以进行移动或转动。即固定件1为夹持装置与机加工设备固定连接的部件,通过机加工设备带动固定件1运动,该运动既可以包括移动,也可以包括转动。固定件1与机加工设备的固定连接方式及固定件1的结构均可根据机加工设备的安装结构相应设置,以满足连接需求,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拉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件1,另一端具有能够穿过物料7的拉杆卡头21。夹持件3套装于拉杆2外,用于与物料7的顶面接触,且拉杆2能够相对夹持件3转动,以使拉杆卡头21承托于物料7的底面,并与夹持件3配合以夹持物料7。需要说明的是,物料7的顶面和底面指物料7相对的两个端面,并无空间绝对位置的限定,即夹持物料7时,物料7既可以水平放置,也就是顶面朝上,底面朝下,也可以竖直放置,也就是顶面和底面分别朝向左右方向,或者物料7也可以倾斜放置。夹持件3套装于拉杆2外,且拉杆2和夹持件3可相对转动,则拉杆卡头21首先穿过物料7,而后通过相对物料7转动,使得拉杆卡头21与物料7的底面接触,同时夹持件3与拉杆2的拉杆卡头21配合,从物料7的顶面和底面将物料7夹持固定。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持装置,在夹持物料7时,将固定件1连接于机加工设备,机加工设备带动固定件1向靠近物料7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拉杆2相对物料7移动,当拉杆2移动至端部的拉杆卡头21穿过物料7后,带动拉杆2旋转,以使拉杆卡头21转动至承托于物料7的底面。另外,由于夹持件3随机加工设备移动至与物料7的顶面接触,则夹持件3与拉杆卡头21将物料7夹持,从而机加工设备移动即可带动物料7转移,当物料7移动至相应位置后,与前述动作相反即可将物料7放置。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持装置,可直接安装于机台内,并完成上下料,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无需机械手校点、夹持装置气缸磨损更换等维护,降低了维护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件3包括第一夹板31、第二夹板32和第一弹性件33。其中,第一夹板31能够相对拉杆2轴向移动;第二夹板32设于第一夹板31远离拉杆卡头21的一侧;第一弹性件33设于第一夹板31和第二夹板32之间。第一夹板31和第二夹板32相对设置,且通过第一弹性件33使夹持件3呈柔性件,则夹持物料7时,第一夹板31、第二夹板32和第一弹性件33一并向靠近物料7的方向移动,具体可以通过机加工设备带动固定件1移动,固定件1带动拉杆2进而带动与拉杆2套装的第一夹板31和第二夹板32向靠近物料7的方向移动,当第一夹板31移动至与物料7的顶面接触时,则第一夹板31的进一步移动被阻碍,第二夹板32的进一步移动会作用于第一弹性件33,使第一弹性件33被压缩,则第一弹性件33的回复力作用于第一夹板31,使其压向物料7,从而更好的与拉杆卡头21配合以夹持物料7。可见,通过第一弹性件33的设置,可提供夹持件3接触物料7时的缓冲作用,及夹持物料7后的回弹压力,既能够保证物料7夹持的可靠性,且避免了夹持时的硬接触,起到对机加工设备的有效保护作用。在其他实施例中,在拉杆卡头21穿过物料7并与物料7的底面接触时,夹持件3正好与物料7的顶面接触的情况下,夹持件3也可以不设置第一弹性件33,如采用一体式的夹持板即可。
进一步地,第一弹性件33为弹簧,便于安装。根据需要,第一弹性件33也可以采用其他能够提供回复力的弹性材料件或结构件。
为了保证第二夹板32和第一夹板31沿拉杆2轴向的运动,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夹板31上连接有导向柱35,导向柱35与第二夹板32通过直线轴承36连接,第一弹性件33套装于导向柱35外。通过直线轴承36的设置,有效防止了第一夹板31和第二夹板32沿拉杆2轴向卡死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5,拉杆2上连接有沿拉杆2的径向延伸的限位销23,第一夹板31靠近拉杆卡头21的端面上与限位销23对应地开设有限位槽311,拉杆2能够沿轴向相对第一夹板31向拉杆卡头21一侧移动以使限位销23退出限位槽311,或向背离拉杆卡头21的一侧移动以使限位销23卡入限位槽311。需要说明的是,限位销23沿拉杆2的径向延伸,既包括限位销23与拉杆2的径向平行,也包括限位销23在拉杆2径向平面上的投影与径向平行。限位销23的形状可根据需要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如设置为圆柱状、方柱状等。限位槽311的形状根据限位销23的形状相应设置。拉杆2可相对第一夹板31沿拉杆2的轴向移动,当其移动至限位销23退出限位槽311时,解除对第一夹板31的限位,当其移动至限位销23卡入限位槽311时,则限制第一夹板31相对拉杆2的转动。综上,通过限位槽311与限位销23的配合,能够实现对第一夹板31转动的限制,以使物料7夹持更为稳定可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槽311包括第一限位槽311-1和第二限位槽311-2,第一限位槽311-1和第二限位槽311-2之间呈预设夹角,且第一限位槽311-1对应拉杆卡头21用以穿过物料7的角度,第二限位槽311-2对应拉杆卡头21用以承托物料7的角度。预设夹角的大小具体可根据需要设置,图3-图5所示实施中,预设夹角为90度,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60度、45度等其他角度。为了便于说明,将拉杆卡头21用于穿过物料7状态下相对第一夹板31的角度定义为0度,则拉杆卡头21转动与预设夹角一致的角度后以承托物料7。相应的第一限位槽311-1对应0度,第二限位槽311-2相对第一限位槽311-1呈预设夹角。
夹持物料7时,拉杆2沿轴向相对第一夹板31向拉杆卡头21一侧移动并使拉杆卡头21穿过物料7,同时限位销23退出第一限位槽311-1,则解除与第一夹板31的限位作用,而后拉杆2转动与预设夹角一致的角度,以使拉杆卡头21与物料7的底面接触。而后拉杆2沿轴向向背离拉杆卡头21的一侧移动,以使拉杆卡头21与第一夹板31配合夹持物料7,同时限位销23卡入第二限位槽311-2。通过设置两个限位槽311,即第一限位槽311-1和第二限位槽311-2,在夹持物料7之前,拉杆卡头21相对第一夹板31处于0度,且限位销23卡入第一限位槽311-1内,以定位第一夹板31,从而防止人为误操作等造成第一夹板31旋转而影响夹持物料7。在夹持物料7后,拉杆卡头21相对第一夹板31处于预设夹角,且限位销23卡入第二限位槽311-2内,以定位第一夹板31,从而防止物料7转移过程中物料7及第一夹板31的旋转,避免撞击。
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槽311也可以仅设置一个,如仅设置第一限位槽311-1,第一限位槽311-1的角度与拉杆卡头21穿过物料7的角度对应,或者仅设置第二限位槽311-2,即第二限位槽311-2的角度与拉杆卡头21承托物料7的角度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6,第二夹板32朝向第一夹板31的端面上开设有容置槽321,拉杆2上与容置槽321对应的设置有限位凸台22,拉杆2穿设于第二夹板32,且限位凸台22位于容置槽321内,则限位凸台22背离第一夹板31的端面与容置槽321的槽底相抵,在拉杆2向远离物料7的方向移动时,限位凸台22可带动第二夹板32相应移动。拉杆2向靠近物料7的方向移动时,可通过固定件1向第二夹板32提供作用力以带动第二夹板32靠近物料7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夹持件3朝向拉杆卡头21的端面上设置有用于与物料7定位的定位凸起34。物料7的顶面设置有定位凹槽时,通过在夹持件3上设置定位凸起34,在夹持件3随机加工设备的带动靠近物料7时,通过定位凸起34与定位凹槽的定位作用,使得夹持件3对物料7的夹持位置更为精确,从而提升了物料7上下料精度。具体定位凸起34的形状可根据需要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6该夹持装置还包括分度件4,分度件4固定连接于拉杆2,及活动连接于夹持件3远离拉杆卡头21的一侧,分度件4和夹持件3中的一者沿拉杆2的周向开设有多个分度卡槽37,另一者设置有至少一个可伸缩的限位卡头42,限位卡头42能够外伸插入分度卡槽37以将分度件4与夹持件3的周向限位或回缩退出分度卡槽37以解除限位。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多个指两个及两个以上,具体分度卡槽37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分度件4与拉杆2固定连接,故能够随拉杆2转动及移动。且分度件4位于夹持件3远离拉杆2头的一侧,并与夹持件3活动连接。具体拉杆2沿轴向向靠近物料7的方向移动时,分度件4沿轴向向靠近物料7的方向移动,并推动夹持件3沿轴向向靠近物料7的方向移动,拉杆2转动时,分度件4随拉杆2相对夹持件3转动。夹持件3上沿拉杆2的周向开设有多个分度卡槽37,分度件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可伸缩的限位卡头42,则限位卡头42插入不同的分度卡槽37的状态下,对应分度件4与夹持件3呈不同的角度。则夹持物料7前,一限位卡头42插入一对应的分度卡槽37,以实现拉杆2的初始定位。拉杆卡头21穿过物料7后旋转时,限位卡头42缩回退出分度卡槽37,解除对拉杆2的定位作用,当拉杆2转动至该限位卡头42与另一分度卡槽37对应时,则限位卡头42外伸插入该分度卡槽37内,以将拉杆2与夹持件3的周向限位,同时拉杆卡头21承托物料7底面。综上,通过限位卡头42与分度卡槽37的配合能够对拉杆2相对夹持件3的角度及转动进行定位,从而使得物料7夹持操作更为稳定可靠,精度高。
在夹持件3可通过定位凸起34等与物料7定位的各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7,分度卡槽37包括第一分度卡槽37-1和第二分度卡槽37-2,第一分度卡槽37-1对应拉杆卡头21用以穿过物料7的角度,第二分度卡槽37-2对应拉杆卡头21用以承托物料7的角度。夹持物料7前,限位卡头42插入第一分度卡槽37-1,以实现拉杆2的初始定位。拉杆卡头21穿过物料7旋转时,限位卡头42缩回,解除对拉杆2的定位作用,当拉杆2转动至限位卡头42与第二分度卡槽37-2对应时,则限位卡头42外伸插入第二分度卡槽37-2内,以将拉杆2与夹持件3的周向限位,同时拉杆卡头21承托物料7底面。具体可以设置两个第一分度卡槽37-1和两个第二分度卡槽37-2,两个第一分度卡槽37-1之间呈180度,两个第二分度卡槽37-2之间呈180度,相应的设置两个限位卡头42,且两个限位卡头42之间呈180度。第二分度卡槽37-2与第一分度卡槽37-1之间具体呈90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分度卡槽37-1和第二分度卡槽37-2的角度也可以根据需要做其他设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分度件4上沿拉杆2的周向开设有多个分度卡槽37,夹持件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可伸缩的限位卡头42,具体配合方式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限位卡头42包括滚珠421和第二弹性件422,第二弹性件422用于推动滚珠421插入分度卡槽37。则分度件4相对夹持件3转动时,挤压滚珠421回缩,滚珠421作用于第二弹性件422使其变形,当分度件4相对夹持件3转动至滚珠421与分度卡槽37相对时,第二弹性件422的回复力推动滚珠421外伸插入分度卡槽37以定位。限位卡头42采用上述设置,结构简单,限位可靠。第二弹性件422具体可以为压缩弹簧,根据需要也可以采用其他常规的弹性材料件及结构件。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卡头42也可以包括伸缩头和与伸缩头连接并带动伸缩头外伸或回缩的伸缩驱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图8和图9,该夹持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件5和第二连接件6。第一连接件5上设置有插头51,插头51的外周面上沿周向开设有一个或多个连接卡槽52;第二连接件6上开设有与插头51配合的插槽61,且插槽61的侧壁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可伸缩的与连接卡槽52对应的夹持头62,各夹持头62能够分别外伸插入对应的连接卡槽52以将第一连接件5与第二连接件6固定连接;其中,第一连接件5和第二连接件6中的一者与固定件1固定连接,另一者与拉杆2固定连接。为便于说明,以第一连接件5与拉杆2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6与固定件1固定连接为例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连接件5与固定件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6与拉杆2固定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固定件1与拉杆2通过第一连接件5和第二连接件6可拆卸的连接。当第一连接件5上的插头51插入第二连接件6上的插槽61,插槽61侧壁上的夹持头62外伸插入插头51上的连接卡槽52时,将第一连接件5与第二连接件6固定连接;当夹持头62回缩退出连接卡槽52时,解除卡合,则插头51能够由插槽61退出,第一连接件5与第二连接件6断开。
进一步地,各夹持头62在拉杆2上的负载大于预设值时能够回缩退出对应的连接卡槽52。夹持头62可伸缩,且通过设置其回缩对应的负载,进而当拉杆2上的负载大于预设值时,夹持头62回缩,第一连接件5和第二连接件6断开,从而实现拉杆2和与拉杆2连接的各部件由机加工设备安全脱离,以能够保护机加工设备。另外,在拉杆2沿轴向向靠近物料7的方向移动以夹持物料7时,若出现物料7卡死无法夹持的情况,第一连接件5可与第二连接件6断开,从而保护机加工设备。具体预设值的大小可根据需要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卡槽52与夹持头62的卡合面包括弧面、球面和倾斜面中至少之一。通过弧面、球面或倾斜面的设置,使得夹持头62对连接卡槽52的支撑力能够分解为平行于拉杆2的轴向的分力F-Z及垂直于拉杆2的轴向的分力F-X,则当拉杆2上的负载大于各夹持头62与对应连接卡槽52在平行于拉杆2轴向上分力F-Z的总和时,夹持头62不足以支撑负载,连接卡槽52作用于夹持头62的反作用力推动夹持头62回缩退出连接卡槽52,使得第一连接件5和第二连接件6脱离。通过上述设置,第一连接件5与第二连接件6的脱离依赖于机械结构,稳定可靠。同时,通过弧面、球面或倾斜面的设置,也便于第一连接件5与第二连接件6的安装。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在拉杆2上设置检测负载的传感器,并与控制器电连接,并通过电磁铁驱动夹持头62伸缩,则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检测的负载,当其大于预设值时控制电磁铁动作以实现夹持头62伸缩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6上沿拉杆2的径向设置有安装槽63,夹持头62包括夹持推块621和第三弹性件622,夹持推块621滑动安装于安装槽63内,第三弹性件622用于推动夹持推块621插入连接卡槽52。通过第三弹性件622的回复力带动夹持推块621以插入连接卡槽52,则可通过第三弹性件622的预紧力设置以调节上述负载对应的预设值。夹持头62采用上述设置,结构简单,连接可靠。第三弹性件622具体可以采用压缩弹簧,根据需要也可以采用其他常规的弹性材料件或结构件。在其他实施例中,夹持头62也可以包括夹持头本体和与夹持头本体连接并带动夹持头本体外伸或回缩的伸缩驱动件。
进一步地,夹持推块621包括推块凸台6212和连接于推块凸台6212两端的头部6211和尾部6213,头部6211与连接卡槽52配合,第三弹性件622套装于尾部6213外,安装槽63相应的包括相连接的一级槽631、二级槽632和三级槽633,一级槽631的尺寸与头部6211的尺寸配合,二级槽632的尺寸与推块凸台6212的尺寸配合,三级槽633的尺寸与尾部6213的尺寸配合,则一级槽631能够对头部6211起到导向作用,二级槽632能够与推块凸台6212起到导向作用,三级槽633能够对尾部6213起到导向作用,通过三级导向使得夹持推块621的伸缩运动更为平稳可靠。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夹持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机加工设备,该机加工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夹持装置。由于该机加工设备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夹持装置,所以该机加工设备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装置的固定件1为机加工设备主轴对应的刀柄,并用于与机加工设备的主轴固定连接。刀柄的具体结构可根据主轴的适配结构相应设置。则在夹持物料7时,可通过换刀方式将刀柄连接于加工设备,而后主轴运动带动刀柄进而带动拉杆2运动。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件1也可以采用其他能够与机加工设备适配的其他零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机加工设备进行素材加工时,夹持装置空载至料盘取料位,主轴下压,当拉杆卡头21伸出安全距离后,主轴旋转,而后主轴上升,拉杆卡头21与夹持件3一起将素材夹持,主轴带动其移动至治具位,动作与前动作相反即可完成素材的放置。物料7加工完成后,进行成品抓取时,夹持装置通过主轴移动至治具取料位,主轴下压,当拉杆2头伸出安全距离后,主轴旋转,而后主轴上升,拉杆卡头21与夹持件3一起将成品夹持,移动至料盘位,动作与前动作相反即可完成成品的放置。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夹持装置,用于夹持物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件,用于与机加工设备固定连接以进行移动或转动;
拉杆,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件,另一端具有能够穿过所述物料的拉杆卡头;
夹持件,套装于所述拉杆外,用于与所述物料的顶面接触,且所述拉杆能够相对所述夹持件转动,以使所述拉杆卡头承托于所述物料的底面,并与所述夹持件配合以夹持所述物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
第一夹板,能够相对所述拉杆轴向移动;
第二夹板,设于所述第一夹板远离所述拉杆卡头的一侧;
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上连接有限位销,所述第一夹板靠近所述拉杆卡头的端面上与所述限位销对应地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拉杆能够沿轴向相对所述第一夹板向所述拉杆卡头一侧移动以使所述限位销退出所述限位槽,或向背离所述拉杆卡头的一侧移动以使所述限位销卡入所述限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包括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之间呈预设夹角,且所述第一限位槽对应所述拉杆卡头用以穿过所述物料的角度,所述第二限位槽对应所述拉杆卡头用以承托所述物料的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朝向所述拉杆卡头的端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物料定位的定位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度件,所述分度件固定连接于所述拉杆,及活动连接于所述夹持件远离所述拉杆卡头的一侧,所述分度件和所述夹持件中的一者沿所述拉杆的周向开设有多个分度卡槽,另一者设置有至少一个可伸缩的限位卡头,所述限位卡头能够外伸插入所述分度卡槽以将所述分度件与所述夹持件的周向限位或回缩退出所述分度卡槽以解除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头包括滚珠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推动所述滚珠插入所述分度卡槽。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插头,所述插头的外周面上沿周向开设有连接卡槽;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开设有与所述插头配合的插槽,且所述插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可伸缩的与所述连接卡槽对应的夹持头,各所述夹持头能够分别外伸插入对应的所述连接卡槽以将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中的一者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另一者与所述拉杆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卡槽与所述夹持头的卡合面包括弧面、球面和倾斜面中至少之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沿所述拉杆的径向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夹持头包括夹持推块和第三弹性件,所述夹持推块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三弹性件用于推动所述夹持推块插入所述连接卡槽。
10.一种机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夹持装置。
CN202221574752.5U 2022-06-22 2022-06-22 夹持装置及机加工设备 Active CN2174343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74752.5U CN217434356U (zh) 2022-06-22 2022-06-22 夹持装置及机加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74752.5U CN217434356U (zh) 2022-06-22 2022-06-22 夹持装置及机加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34356U true CN217434356U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25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74752.5U Active CN217434356U (zh) 2022-06-22 2022-06-22 夹持装置及机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343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09403B1 (en) Collet chuck
CN111376096B (zh) 加工工具的刀具更换装置
US20080058186A1 (en) Tool exchange device and tool
CN217434356U (zh) 夹持装置及机加工设备
CN110385609A (zh) 一种加工套类零件的自动磨床
JP6136119B2 (ja) 工作機械
CN110815262B (zh) 一种孔用机械爪
CN116276434A (zh) 一种高精度轴承加工用毛刺抛光装置
KR101796791B1 (ko) 자동 공구교환 장치
CN211516909U (zh) 一种精密结构件多刀具四轴加工装置
CN210755243U (zh) 一种用于固定连接盘的卡块
CN211109980U (zh) 一种拆垛机器人及冲压拆垛设备
CN217833855U (zh) 一种改进的纸管加工用精准定位设备
CN209425174U (zh) 一种自动磨料机
CN216000587U (zh) 一种用于搬运机器人的防撞击机构
CN219927017U (zh) 一种液压机用夹持装置
KR101956907B1 (ko) Cnc 공작기계의 공작물 방향전환장치
CN216633053U (zh) 一种头盔布料裁布装置
CN220903118U (zh) 一种定位夹具以及自动配装流水线
CN213614175U (zh) 辅助加工装置及车床系统
CN215796936U (zh) 一种托盘双工位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20592427U (zh) 压料手爪
CN220545413U (zh) 一种smt贴片机元器件供料装置
CN213592203U (zh) 一种新型自动锁螺丝机
CN217729483U (zh) 一种边框供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