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32785U - 一种连续成型冲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续成型冲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32785U
CN217432785U CN202220897075.4U CN202220897075U CN217432785U CN 217432785 U CN217432785 U CN 217432785U CN 202220897075 U CN202220897075 U CN 202220897075U CN 217432785 U CN217432785 U CN 2174327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tamping
die
form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9707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齐伟超
郜云峰
张建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Huashu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Huashu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Huashu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Huashu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9707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327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327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327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连续成型冲压模具,包括机架,下模具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上模具升降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下模具上方,与所述下模具之间形成冲压空间,所述上模具升降后,所述上模具远离或靠近所述下模具,还包括物料输送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一侧,其中,所述下模具具有第一冲压通孔、成形通孔和切边通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只是经过一次冲压得到的产品,容易使产品的翻边处达不到使用要求,有时会因为翻边处达不到使用要求导致停机修整,且一次冲压得到产品的生产形式的生产效率仍需要提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连续成型冲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连续成型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俗称冷冲模。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现有技术中在生产具有圆角的翻边产品时,通常利用上模向下模进行一次冲压,完成产品的生产,生产的产品具有圆角和翻边,但由于只是经过一次冲压得到的产品,容易使产品的翻边处达不到使用要求,有时会因为翻边处达不到使用要求导致停机修整,且一次冲压得到产品的生产形式的生产效率仍需要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连续成型冲压模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只是经过一次冲压得到的产品,容易使产品的翻边处达不到使用要求,有时会因为翻边处达不到使用要求导致停机修整,且一次冲压得到产品的生产形式的生产效率仍需要提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连续成型冲压模具,包括
机架,
下模具,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上模具,升降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下模具上方,与所述下模具之间形成冲压空间,所述上模具升降后,所述上模具远离或靠近所述下模具,
还包括
物料输送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一侧,
其中,所述下模具具有第一冲压通孔、成形通孔和切边通孔,且所述第一冲压通孔、所述成形通孔和所述切边通孔沿着所述物料输送组件输送物料方向依次排列设置。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第一冲压件,设置在所述上模具上,所述上模具升降后,所述第一冲压件伸入或取消伸入所述第一冲压通孔内,
成形翻边件,设置在所述上模具上,所述上模具升降后,所述成形翻边件伸入或取消伸入所述成形通孔内,
切边件,设置在所述上模具上,所述上模具升降后,所述切边件伸入或取消伸入所述切边通孔内。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成形翻边件横截面积从靠近到远离所述成形通孔逐渐增大,且所述成形翻边件最大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冲压件横截面积,所述成形翻边件最小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冲压件横截面积。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下模具上,位于所述第一冲压通孔和所述成形通孔之间,
压圆角件,具有圆角,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顶面高于所述下模具顶面,
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下模具上,位于所述成形通孔和所述切边通孔之间,
整形倒角件,具有倒角面,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顶面高于所述下模具顶面。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压圆角件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凹槽横截面积,所述整形倒角件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凹槽横截面积。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下模具还具有第二冲压通孔,所述第二冲压通孔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切边通孔之间,所述机架具有卸料通道,所述第一冲压通孔、所述成形通孔、所述第二冲压通孔和所述切边通孔均连通所述冲压空间和所述卸料通道,还包括
第二冲压件,设置在所述上模具上,所述上模具升降后,所述第二冲压件伸入或取消伸入所述第二冲压通孔内。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限位件,具有若干个,与所述物料输送组件输送的物料抵接,若干个所述限位件均设置在所述下模具上,所述第一冲压通孔两侧均设置有所述限位件,
限高件,设置在所述限位件上,横截面积大于所述限位件横截面积。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机架还具有导向槽,还包括
导向件,设置在所述上模具上,所述上模具升降后,所述导向件伸入或取消伸入所述导向槽内。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护垫,设置在所述下模具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卸料通道具有导料面,所述导料面位于所述切边通孔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现有技术中在生产具有圆角的翻边产品时,通常利用上模向下模进行一次冲压,完成产品的生产,生产的产品具有圆角和翻边,但由于只是经过一次冲压得到的产品,容易使产品的翻边处达不到使用要求,有时会因为翻边处达不到使用要求导致停机修整,且一次冲压得到产品的生产形式的生产效率仍需要提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人设计了一种连续成型冲压模具;
通过上模具在下模具上方升降,二者之间形成冲压空间,由物料输送组件向冲压空间输送物料,上下模具之间相互移动,将物料冲压成形;为了方便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发明人设计下模具具有第一冲压通孔、成形通孔和切边通孔,且第一冲压通孔、成形通孔和切边通孔沿着物料输送组件输送物料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可以使一整块物料板向冲压空间输送,并以一段一段距离的形式运输,使整块物料板先输送至第一冲压通孔,进过一次冲压后,再输送至成形通孔,上模具下压,在整块物料板上的经第一冲压通孔冲压过的部分冲出翻边,提高生产效率,防止一次冲压成形的产品成形不完善,不能够正常使用,且每经过一次冲压,整块物料板上都会依次冲压出多个冲孔,整块物料板的使用好处在于不需要停工,只要物料输送组件一直在向冲压空间内运输,依次排列的各个冲孔就会在整块物料板上依次挨个加工出使用效果稳定的冲孔,且由于是整板,在完成翻边成形后,需要把整板上的物料切割下来,方便工人收装,所以在经过成形通孔后,整板继续输送至切边通孔,切割出所需的圆角外边形状,并将该形状的产品从整板上切割下来,提高生产效率;
除了整块物料板的使用形式,还可以使用分散物料运输的形式,分散的物料在物料输送组件的作用下,一点一点运输至冲压空间内,并经过第一冲压通孔、成形通孔和切边通孔的作用下,在每个分散物料上冲压出所需形状的具有圆角翻边的产品,并且产品质量达到使用要求,与现有一次冲压成形相比,具有更高效的生产效率,更好的解决了一次冲压得到产品的生产形式的生产效率仍需要提高,且一次冲压得到的产品翻边处达不到使用要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连续成型冲压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冲压空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生产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生产生产过程中的俯视图;
图中:1、机架,2、下模具,3、上模具,4、冲压空间,5、第一冲压通孔,6、成形通孔,7、切边通孔,8、第一冲压件,9、成形翻边件,10、切边件,11、第一凹槽,12、压圆角件,13、第二凹槽,14、整形倒角件,15、第二冲压通孔,16、卸料通道,17、第二冲压件,18、限位件,19、限高件,20、导向槽,21、导向件,22、护垫,23、导料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连续成型冲压模具,包括
机架1,
下模具2,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
上模具3,升降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位于所述下模具2上方,与所述下模具2之间形成冲压空间4,所述上模具3升降后,所述上模具3远离或靠近所述下模具2,
还包括
物料输送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1一侧,
其中,所述下模具2具有第一冲压通孔5、成形通孔6和切边通孔7,且所述第一冲压通孔5、所述成形通孔6和所述切边通孔7沿着所述物料输送组件输送物料方向依次排列设置。
本实施例中,现有技术中在生产具有圆角的翻边产品时,通常利用上模向下模进行一次冲压,完成产品的生产,生产的产品具有圆角和翻边,但由于只是经过一次冲压得到的产品,容易使产品的翻边处达不到使用要求,有时会因为翻边处达不到使用要求导致停机修整,且一次冲压得到产品的生产形式的生产效率仍需要提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人设计了一种连续成型冲压模具;
通过上模具3在下模具2上方升降,二者之间形成冲压空间4,由物料输送组件向冲压空间4输送物料,上下模具2之间相互移动,将物料冲压成形;为了方便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发明人设计下模具2具有第一冲压通孔5、成形通孔6和切边通孔7,且第一冲压通孔5、成形通孔6和切边通孔7沿着物料输送组件输送物料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可以使一整块物料板向冲压空间4输送,并以一段一段距离的形式运输,使整块物料板先输送至第一冲压通孔5,进过一次冲压后,再输送至成形通孔6,上模具3下压,在整块物料板上的经第一冲压通孔5冲压过的部分冲出翻边,提高生产效率,防止一次冲压成形的产品成形不完善,不能够正常使用,且每经过一次冲压,整块物料板上都会依次冲压出多个冲孔,整块物料板的使用好处在于不需要停工,只要物料输送组件一直在向冲压空间4内运输,依次排列的各个冲孔就会在整块物料板上依次挨个加工出使用效果稳定的冲孔,且由于是整板,在完成翻边成形后,需要把整板上的物料切割下来,方便工人收装,所以在经过成形通孔6后,整板继续输送至切边通孔7,切割出所需的圆角外边形状,并将该形状的产品从整板上切割下来,提高生产效率;
除了整块物料板的使用形式,还可以使用分散物料运输的形式,分散的物料在物料输送组件的作用下,一点一点运输至冲压空间4内,并经过第一冲压通孔5、成形通孔6和切边通孔7的作用下,在每个分散物料上冲压出所需形状的具有圆角翻边的产品,并且产品质量达到使用要求,与现有一次冲压成形相比,具有更高效的生产效率,更好的解决了一次冲压得到产品的生产形式的生产效率仍需要提高,且一次冲压得到的产品翻边处达不到使用要求的问题。
进一步,还包括
第一冲压件8,设置在所述上模具3上,所述上模具3升降后,所述第一冲压件8伸入或取消伸入所述第一冲压通孔5内,
成形翻边件9,设置在所述上模具3上,所述上模具3升降后,所述成形翻边件9伸入或取消伸入所述成形通孔6内,
切边件10,设置在所述上模具3上,所述上模具3升降后,所述切边件10伸入或取消伸入所述切边通孔7内。
本实施例中,为了更方便冲压成形,提高生产产品使用效果,发明人加入了第一冲压件8、成形翻边件9和切边件10;三者均设置在上模具3上,跟随上模具3升降,在上模具3升降后,第一冲压件8伸入或取消伸入第一冲压通孔5内,成形翻边件9伸入或取消伸入成形通孔6内,切边件10伸入或取消伸入切边通孔7内,每个冲压工件都有活动凹槽,来方便实现冲压,防止冲压过程无法实现。
进一步,所述成形翻边件9横截面积从靠近到远离所述成形通孔6逐渐增大,且所述成形翻边件9最大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冲压件8横截面积,所述成形翻边件9最小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冲压件8横截面积。
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在整块物料板上的经第一冲压通孔5冲压过的部分冲出翻边的使用效果,发明人设计成形翻边件9横截面积从靠近到远离成形通孔6逐渐增大,且成形翻边件9最大横截面积大于第一冲压件8横截面积,成形翻边件9最小横截面积小于第一冲压件8横截面积,进而成形翻边件9可以更稳定冲出翻边,且可以设计成形翻边件9具有圆倒角,方便冲出圆倒角,提高稳定冲出翻边的成功率。
进一步,还包括
第一凹槽11,设置在所述下模具2上,位于所述第一冲压通孔5和所述成形通孔6之间,
压圆角件12,具有圆角,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11内,顶面高于所述下模具2顶面,
第二凹槽13,设置在所述下模具2上,位于所述成形通孔6和所述切边通孔7之间,
整形倒角件14,具有倒角面,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13内,顶面高于所述下模具2顶面。
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使翻边更容易冲出,且稳固翻边,发明人还加入了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3、压圆角件12和整形倒角件14,第一凹槽11设置在下模具2上,位于第一冲压通孔5和成形通孔6之间,第二凹槽13设置在下模具2上,位于成形通孔6和切边通孔7之间,是为了先对经过第一冲压件8冲压形成的冲孔完成压圆角操作,之后进行翻边操作,并在完成翻边操作之后,切边操作之前,在经过一段整形倒角操作来稳固翻边,所以发明人设计将具有圆角的压圆角件12设置在第一凹槽11内,且顶面高于下模具2顶面,具有倒角面的整形倒角件14设置在第二凹槽13内,且顶面高于下模具2顶面。
进一步,所述压圆角件12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凹槽11横截面积,所述整形倒角件14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凹槽13横截面积。
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压圆角和整形倒角冲压所带来的效果,发明人设计压圆角件12横截面积小于第一凹槽11横截面积,整形倒角件14横截面积小于第二凹槽13横截面积。
进一步,所述下模具2还具有第二冲压通孔15,所述第二冲压通孔15位于所述第二凹槽13和所述切边通孔7之间,所述机架1具有卸料通道16,所述第一冲压通孔5、所述成形通孔6、所述第二冲压通孔15和所述切边通孔7均连通所述冲压空间4和所述卸料通道16,还包括
第二冲压件17,设置在所述上模具3上,所述上模具3升降后,所述第二冲压件17伸入或取消伸入所述第二冲压通孔15内。
本实施例中,由于产品要求,需要在产品上再冲出多余的孔,且为了方便收集冲压后的废料,发明人设计下模具2还具有第二冲压通孔15,且第二冲压通孔15(16)位于第二凹槽13和切边通孔7之间,工序之间的顺序不可以更改,之所以是设置在第二凹槽13和切边通孔7之间,是由于产品要求中多余的孔不需要翻边,所以这道工序位于成形通孔6之后;机架1具有卸料通道16,第一冲压通孔5、成形通孔6、第二冲压通孔15和切边通孔7均连通冲压空间4和卸料通道16,方便收集废料,还在上模具3上设置了第二冲压件17,在上模具3升降后,第二冲压件17伸入或取消伸入第二冲压通孔15内,防止冲压无法实现。
进一步,还包括
限位件18,具有若干个,与所述物料输送组件输送的物料抵接,若干个所述限位件18均设置在所述下模具2上,所述第一冲压通孔5两侧均设置有所述限位件18,
限高件19,设置在所述限位件18上,横截面积大于所述限位件18横截面积。
本实施例中,由于压圆角件12和整形倒角件14的顶面均高于下模具2,且物料在输送过程中始终贴着下模具2,为了防止物料输送过程中被压圆角件12和整形倒角件14卡住,发明人可以设计压圆角件12和整形倒角件14均具有圆角;为了防止物料在输送过程中容易偏移,导致生产停工,且防止在压圆角件12和整形倒角件14作用下物料上移带来偏移的结果,发明人还加入了若干个限位件18,其均与物料输送组件输送的物料抵接,若干个限位件18均设置在下模具2上,第一冲压通孔5两侧均设置有限位件18,起到限位两侧位置宽度的作用,限高件19设置在限位件18上,其横截面积大于限位件18横截面积,限制物料上移的空间,防止其偏移。
进一步,机架1还具有导向槽20,还包括
导向件21,设置在所述上模具3上,所述上模具3升降后,所述导向件21伸入或取消伸入所述导向槽20内。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上模具3升降冲压的稳定性,使物料被稳定冲压成形,发明人设计机架1还具有导向槽20,还包括设置在上模具3的导向件21在上模具3升降后,导向件21伸入或取消伸入导向槽20内,起到稳定导向作用。
进一步,还包括
护垫22,设置在所述下模具2上。
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上模具3冲压过于紧密,导致物料被挤压至损坏,导致产品无法使用,发明人使用护垫22,将其设置在下模具2上,防止上模具3升降后与下模具2之间的距离过于紧密,导致生产的产品无法使用。
进一步,所述卸料通道16具有导料面23,所述导料面23位于所述切边通孔7旁。
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方便收集废料,发明人设计卸料通道16具有导料面23,导料面23位于切边通孔7旁,由于切边通孔7切除的废料有很多、很大,废料可以在导料面23导向和自己重力作用下,稳定下滑至卸料空间内,方便收集废料。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连续成型冲压模具,包括
机架(1),
下模具(2),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
上模具(3),升降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位于所述下模具(2)上方,与所述下模具(2)之间形成冲压空间(4),所述上模具(3)升降后,所述上模具(3)远离或靠近所述下模具(2),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物料输送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1)一侧,
其中,所述下模具(2)具有第一冲压通孔(5)、成形通孔(6)和切边通孔(7),且所述第一冲压通孔(5)、所述成形通孔(6)和所述切边通孔(7)沿着所述物料输送组件输送物料方向依次排列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成型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冲压件(8),设置在所述上模具(3)上,所述上模具(3)升降后,所述第一冲压件(8)伸入或取消伸入所述第一冲压通孔(5)内,
成形翻边件(9),设置在所述上模具(3)上,所述上模具(3)升降后,所述成形翻边件(9)伸入或取消伸入所述成形通孔(6)内,
切边件(10),设置在所述上模具(3)上,所述上模具(3)升降后,所述切边件(10)伸入或取消伸入所述切边通孔(7)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成型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翻边件(9)横截面积从靠近到远离所述成形通孔(6)逐渐增大,且所述成形翻边件(9)最大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冲压件(8)横截面积,所述成形翻边件(9)最小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冲压件(8)横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成型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凹槽(11),设置在所述下模具(2)上,位于所述第一冲压通孔(5)和所述成形通孔(6)之间,
压圆角件(12),具有圆角,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11)内,顶面高于所述下模具(2)顶面,
第二凹槽(13),设置在所述下模具(2)上,位于所述成形通孔(6)和所述切边通孔(7)之间,
整形倒角件(14),具有倒角面,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13)内,顶面高于所述下模具(2)顶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续成型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圆角件(12)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凹槽(11)横截面积,所述整形倒角件(14)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凹槽(13)横截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续成型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2)还具有第二冲压通孔(15),所述第二冲压通孔(15)位于所述第二凹槽(13)和所述切边通孔(7)之间,所述机架(1)具有卸料通道(16),所述第一冲压通孔(5)、所述成形通孔(6)、所述第二冲压通孔(15)和所述切边通孔(7)均连通所述冲压空间(4)和所述卸料通道(16),还包括
第二冲压件(17),设置在所述上模具(3)上,所述上模具(3)升降后,所述第二冲压件(17)伸入或取消伸入所述第二冲压通孔(15)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成型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限位件(18),具有若干个,与所述物料输送组件输送的物料抵接,若干个所述限位件(18)均设置在所述下模具(2)上,所述第一冲压通孔(5)两侧均设置有所述限位件(18),
限高件(19),设置在所述限位件(18)上,横截面积大于所述限位件(18)横截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成型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机架(1)还具有导向槽(20),还包括
导向件(21),设置在所述上模具(3)上,所述上模具(3)升降后,所述导向件(21)伸入或取消伸入所述导向槽(20)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成型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护垫(22),设置在所述下模具(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连续成型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通道(16)具有导料面(23),所述导料面(23)位于所述切边通孔(7)旁。
CN202220897075.4U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连续成型冲压模具 Active CN2174327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97075.4U CN217432785U (zh)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连续成型冲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97075.4U CN217432785U (zh)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连续成型冲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32785U true CN217432785U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18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97075.4U Active CN217432785U (zh)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连续成型冲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327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28283U (zh) 一种用于软连接铜带冲孔切边的模具
CN103464614B (zh) 一种接线盒的生产专用模具组
CN217432785U (zh) 一种连续成型冲压模具
KR20110046876A (ko) 프레스 타발금형 프로그레시브 블랭킹 및 세이빙구조
CN210080464U (zh) 一种金属冲压模具侧切结构
CN206578196U (zh) 冲压拉伸互换型模具
CN201676962U (zh) 零部件连续冲模模具
CN213052348U (zh) 一种用于折弯高度很高的产品的级进模
CN110394400B (zh) 一种冲压模具及冲压成型方法
CN210450556U (zh) 支撑管连续模具
CN204123471U (zh) 导电胶连续冲裁模
CN209439289U (zh) 一种冲孔模具
CN207127101U (zh) 一种挂钩冲压模具
CN218532472U (zh) 螺母模具及带有螺母模具的加工装置
CN216369770U (zh) 一种冲压外形与孔毛刺同向模具
CN207941851U (zh) 一种新型侧冲孔模具
CN111318606A (zh) 一种可降低冲裁力的冲压方法
CN105537421A (zh) 一种加工效率高的冲裁模具
CN206046793U (zh) 异形四爪半壳的专用生产线
CN213728740U (zh) 一种强制退废料机构
CN110052527B (zh) 一种侧面边壁孔的冲孔模具结构
CN205253832U (zh) 一种自动落料五金模具
CN217964351U (zh) 梅花式三排自动连续复合冲压模具
CN217912485U (zh) 一种叉车零部件用连接座生产模具
US852636A (en) Di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