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29914U - 清洁设备 - Google Patents

清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29914U
CN217429914U CN202123449070.XU CN202123449070U CN217429914U CN 217429914 U CN217429914 U CN 217429914U CN 202123449070 U CN202123449070 U CN 202123449070U CN 217429914 U CN217429914 U CN 2174299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corner
linkage
trigge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4907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峻彬
林伟劲
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jing Intelligent Innovation Shenzhen Co ltd
Yunjing Intelligent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jing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Yunjing Intelligent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jing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Yunjing Intelligent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jing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4907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299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299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299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清洁设备,包括壳体、主清洁机构以及边角清洁机构,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主清洁机构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主清洁机构具有轴向方向,所述边角清洁机构设于所述主清洁机构轴向方向的至少一端;所述清洁设备运动至边角区域,所述边角清洁机构可相对壳体下降,以清洁边角区域。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减小清洁盲区的清洁设备。

Description

清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清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清洁设备中,清洁部件(滚筒)的延伸宽度小于壳体的宽度,清洁设备在进行清洁时,壳体碰到墙壁或障碍物后,导致清洁部件不能对壳体边角覆盖的区域进行清洁。如此,会存在有较宽区域的清洁盲区,影响清洁效果。现有技术中有多重减小清洁盲区的设计:其一,将滚筒的支撑件的厚度较小以尽量减少清洁盲区,但这种方式所减小的清洁盲区有限,仍旧会存在有较大的清洁盲区,并且这种方式还会影响清洁设备的使用寿命;其二,将清洁设备设计为双滚筒式结构,这种方案中两滚筒设于驱动结构的两侧,由于滚筒位于两侧边,这种结构虽然可以实现减小清洁边角盲区,但是这种结构复杂,滚筒需要采用悬臂设计,整体刚度不好,也影响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洁设备,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减小清洁盲区的清洁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清洁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主清清洁机构具有轴向方向;
主清洁机构,所述主清洁机构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以及
边角清洁机构,所述边角清洁机构设于所述主清洁机构轴向方向一端;
所述清洁设备运动至边角区域,所述边角清洁机构可相对壳体下降,以清洁边角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边角清洁机构包括:
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设于所述主清洁机构轴向方向的一端;
触发机构,所述触发机构与所述联动机构连接;以及
边角清洁件,所述边角清洁件与所述联动机构连接;
所述清洁设备位于所述边角区域时,所述触发机构驱使所述联动机构带动所述边角清洁件相对所述壳体下降运动,以清洁边角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边角清洁机构还包括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固定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联动机构连接,所述复位机构可驱动所述联动机构带动所述边角清洁件相对所述壳体上升运动,以使所述边角清洁件与边角区域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边角清洁机构还包括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固定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边角清洁件连接,所述复位机构可驱动所述边角清洁件相对所述壳体上升运动,以使所述边角清洁件与边角区域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侧壁面设有让位孔;
所述触发机构包括触发杆,所述触发杆的一端与所述联动机构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让位孔伸出所述容置空间的外侧,所述触发杆沿第一方向靠近所述联动机构运动,以驱动所述联动机构相对所述壳体下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触发机构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于所述壳体,并位于所述联动机构和所述让位孔之间,所述导向件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触发杆滑动设于所述导向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联动机构包括:
联动主体所述联动主体朝向所述让位孔的一侧为斜面,所述触发机构与所述联动主体滑动连接;和
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壳体固定,并设于所述联动主体的一侧,所述限位块限制所述联动主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当所述触发机构与所述联动机构抵接时,驱动所述联动主体相对所述壳体下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联动主体表面还设有滑槽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滑动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触发杆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
齿条,所述齿条设于所述联动主体,并沿所述斜面的延伸方向设置;和
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齿轮与所述触发杆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触发机构为传感器或触发键,所述联动机构为驱动件,所述传感器或触发键满足条件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清洁件下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边角清洁件的清洁宽度大于所述主清洁机构的一端到所述壳体边缘之间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边角清洁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边角清洁机构分别设于所述主清洁机构轴向方向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清洁设备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主清洁机构和边角清洁机构,边角清洁机构可相对壳体活动设置。其中,清洁设备在清洁时,主清洁机构与地面接触,以对地面进行清洁。当清洁设备运动至碰到墙壁或障碍物后,主清洁机构不能对边角区域进行清洁,此时,边角清洁机构可相对壳体下降,以实现对边角区域的清洁盲区进行清洁。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边角清洁机构对清洁盲区进行清洁,相对于将滚筒的支撑件的厚度较小的方案,可以进一步减小的清洁盲区,提升清洁设备的清洁效果;相对与双滚筒的清洁设备,不需要采用悬臂结构,清洁设备的整体刚度好,也提升了清洁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清洁设备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清洁设备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清洁设备中的边角清洁机构工作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清洁设备中的边角清洁机构的一实施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清洁设备中的边角清洁机构的另一实施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453318480000031
Figure BDA000345331848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 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清洁设备100。
参照图2至图5,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清洁设备100,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未标示);
主清洁机构30,所述主清洁机构30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主清清洁机构30具有轴向方向;以及
边角清洁机构50,所述边角清洁机构50设于所述主清洁机构30的轴向方向一端;
所述清洁设备100运动至边角区域,所述边角清洁机构50可相对壳体10 下降,以清洁边角区域。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清洁设备100包括壳体10以及设于壳体10内的主清洁机构30和边角清洁机构50,边角清洁机构50可相对壳体10活动设置。其中,清洁设备100在清洁时,主清洁机构30与地面接触,以对地面进行清洁。当清洁设备100运动碰到墙壁或障碍物后,主清洁机构30不能对边角区域进行清洁,此时,边角清洁机构50可相对壳体10下降,以实现对边角区域的清洁盲区进行清洁。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设于边角清洁机构50对清洁盲区进行清洁,相对于将滚筒的支撑件的厚度较小的方案,可以进一步减小的清洁盲区,提升清洁设备100的清洁效果;相对与双滚筒的清洁设备100,不需要采用悬臂结构,扫地机器人的整体刚度好,也提升了扫地机器人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清洁设备100可以是洗地机、擦地机、清洁机器人或者是扫地机中的任意一种,在此不对清洁设备100类型进行限定。壳体 10为主清洁机构30和边角清洁机构50提供安装空间,并对主清洁机构30和边角清洁机构50进行保护。壳体10的底部设有与容纳空间连通的开口结构,以便于主清洁机构30和边角清洁机构50经由壳体10底部的开口结构与地面接触,实现清洁操作。其中,主清洁机构30通过滚筒驱动,可以实现对地面的大部分区域进行清洁,提升清洁的效率。可以理解地,只有在清洁设备100 运动至为地面的边角区域时,边角清洁机构50才能进行工作,主清洁机构30 能够清洁的区域,边角清洁机构50保持在壳体10内的状态,以避免边角清洁机构50对已经清洁的区域造成污染或是降低边角清洁机构50的使用频率,提高寿命。
可以理解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边角清洁机构5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当边角清洁机构50的数量为一个时,边角清洁机构50设于主清洁机构30轴向方向的任意一端。通常,边角清洁机构50分别设于主清洁机构与壳体10的边角宽度较大的一端。当然,边角清洁机构50的数量也可以是两个,当边角清洁机构50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边角清洁机构50分别设于主清洁机构30轴向方向的两端。如此,主清洁机构30轴向方向的两端均设有边角清洁机构50,可以实现对主清洁机构30轴向方向两侧的清洁盲区进行清洁,以提升清洁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边角清洁件的清洁宽度大于主清洁机构的一端到壳体边缘之间的宽度即所述壳体的边角宽度,如此,清洁设备100可以实现一次前进运动就能对清洁盲区完全覆盖,实现清洁。
参照图2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边角清洁机构50包括:
联动机构51,所述联动机构51设于所述主清洁机构30的一侧;
触发机构53,所述触发机构53与所述联动机构51连接;以及
边角清洁件57,所述边角清洁件57与所述联动机构51连接;
所述清洁设备100位于所述边角区域时,所述触发机构53驱使所述联动机构51带动所述边角清洁件57相对所述壳体10下降运动,以清洁边角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联动机构51与壳体10连接,且联动机构 51位于主清洁机构30的一侧。在触发机构53的触发下,联动机构51可相对壳体10下降,并带动与联动机构51连接的边角清洁件57相对壳体10下降运动,以清洁边角区域。
可以理解地,触发机构53和联动机构51的形式有多种,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触发机构53可以是位置传感器,联动机构51为驱动件,位置传感器(未图示)和驱动件(未图示)均与清洁设备100的主控板 (未图示)连接,位置传感器实时检测清洁设备100的位置,当检测到清洁设备100运动至边角区域时,主控板控制联动机构51下降运动。触发机构53 也可以是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可以通过检测清洁设备100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在距离小于预设值时,控制边角清洁件57相对所述壳体10下降运动。触发机构53也可以是触发件,触发件和联动机构驱动件连接,由用户自行判断自行控制,当触发触发件时,驱动件也驱动清洁件57下降与地面接触以清洁待清洁区域。
可以理解地,边角区域指的临近墙角、临近家具边缘等区域,驱动件为电动直线机构,驱动件可以是电动气缸、直线电机等,气缸的缸体部分固定于壳体10,气缸杆体部分与的边角清洁件57连接,以实现驱动边角清洁件 57下降运动;直线电机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直线电机的输出部分与边角清洁件57连接,以实现驱动边角清洁件57下降运动。可以理解地,当联动机构51为驱动件时,驱动件还可以驱动边角清洁件57相对壳体10上升运动以使边角清洁件57能够与地面分离,实现边角清洁件57的复位。这类边角清洁机构50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触发机构53和联动机构51也采用机械结构来来实现。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0的侧壁面设有让位孔(未标示),触发机构53包括一触发杆,触发杆的一端与联动主体511滑动连接,另一端穿过让位孔伸出容置空间的外侧。触发杆在受到外力时,可相对壳体10沿第一方向运动,其中,第一方向指的是垂直于清洁装置100前进方向的方向,即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清洁装置100前进方向的左右方向。
联动机构51包括一块状的联动主体511和设于联动主体511侧边的限位块513,限位块513的作用是限制联动主体511在第一方向的运动。联动主体 511朝向壳体10的让位孔的表面设置为斜面5111,触发杆与斜面5111滑动连接,当清洁设备100运动至边角区域时,伸出容置空间外侧的触发杆在接触到墙体或家具等障碍物时,障碍物与触发杆抵接,并向触发杆施加作用力以使触发杆沿第一方向靠近联动主体511运动,触发杆与斜面5111抵接并驱动联动机构51相对壳体10下降运动,以使得边角清洁件57能与边角区域的地面接触,从而实现对边角区域的清洁。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触发机构53还包括导向件55,所述导向件55设于所述壳体10,并位于所述联动机构51和所述让位孔之间,所述导向件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触发杆滑动设于所述导向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导向件55与壳体10固定,导向件55可以是导向块,也可以是导向条。导向块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导向槽(未标示),导向槽的形状与触发杆的横截面相适配,触发杆可滑动插设于导向槽中,以对触发杆的运动方向进行导向,同时还能减小触发杆滑动时与壳体10的摩擦力,降低触发杆滑动的难度,提升触发杆滑动的顺畅性。具体地,触发杆为圆杆,且触发杆与的导向件55之间设有润滑油/润滑脂,以进一步减小触发杆的滑动阻力,提升触发杆滑动的顺滑性。进一步,触发杆的材质还可以选用润滑性较好材料,例如TPFE,这类材质加工的触发杆表面光滑,能有效地减小触发杆的滑动阻力,提升触发杆滑动的顺滑性。
进一步,在一实施例中,触发杆的端部还设有滚珠,滚珠可以是设置在触发杆的一端,也可以是设置在触发杆的两端。滚珠可以减小触发杆与联动机构51之间的摩擦力。其中,滚珠与触发杆的连接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对滚珠与触发杆之间的连接进行赘述。
进一步,参照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联动主体511的表面还设有滑槽5113,所述滑槽5113沿所斜面5111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联动机构51还包括连接件515,所述连接件515滑动设于所述滑槽5113内,所述连接件515与所述触发杆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联动主体511的表面设有滑槽5113,滑槽5113可以是设置在联动主体511的侧表面,也可以是设置在斜面5111上。当滑槽5113设置在侧表面时,这里的侧表面指的是联动主体511 的斜面的相邻两侧面。触发杆通过一连接件515与联动主体511连接。其中,连接件515可以螺栓、铆钉等结构,连接件515滑动插设于滑槽5113内,并与触发杆固定连接。当滑槽5113直接设于斜面5111时,触发杆的端部则直接插设于滑槽5113内,此时,不需要连接件515也可以实现触发杆与联动主体 511之间滑动连接,其结构更为简单。
进一步,参照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联动机构51还包括齿条517和齿轮519,其中,所述齿条517设于所述联动主体511,并沿所述斜面5111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齿轮519与所述齿条517啮合,所述齿轮 519与所述触发杆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齿轮519和齿条517配合,可以将滑动摩擦力转化为滚动摩擦,进一步减小触发杆和的联动机构51之间的滑动摩擦,驱动更为顺畅,降低触发难度。可以理解地,齿条517和齿轮519机构还可以与滑槽5113结构相互结合,以得到更为可靠、摩擦力更小的结构。
参照图2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边角清洁机构50还包括复位机构59,所述复位机构59固定于所述壳体10,并与所述联动机构51 连接,所述复位机构59可驱动所述联动机构51带动所述边角清洁件57相对所述壳体10上升运动,以使所述边角清洁件57与边角区域分离;或者所述复位机构59与所述边角清洁件57连接,所述复位机构59可驱动所述边角清洁件57相对所述壳体10上升运动,以使所述边角清洁件57与边角区域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复位机构59用于驱动边角清洁件57相对壳体10上升运动,以使得边角清洁件57在清洁完成后与地面分离,避免边角清洁件57对已清洁区域造成二次污染。其中,复位机构59可以直接与边角清洁件57连接,也可以是通过联动主体511与边角清洁件57间接连接。复位机构59有多种形式,例如,当联动机构51为电机或气缸等结构时,电机或气缸可实现边角清洁件57的复位。
当然,在一实施例中,复位机构59也可以是由机械结构来实现,例如,复位机构59为弹性件复位件,弹性复位件可以是拉升弹簧或压缩弹簧等,弹性件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0连接,另一端与联动机构51或边角清洁件 57弹性连接,当触发杆的外力消失时,在弹性件复位件的弹性力的驱动下,可以带动边角清洁件57相对壳体10上升运动,使得边角清洁件57与地面分离。
进一步,在一实施例中,弹性件复位件还可以直接与限位件连接,弹性件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限位件和边角清洁件57弹性连接。弹性复位件的两端也可以是分别与限位件和联动主体511弹性连接,此时,联动主体511的侧壁面凸设有限位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
主清洁机构,所述主清洁机构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主清清洁机构具有轴向方向;以及
边角清洁机构,所述边角清洁机构设于所述主清洁机构轴向方向的一端;
所述清洁设备运动至边角区域,所述边角清洁机构可相对壳体下降,以清洁边角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边角清洁机构包括:
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设于所述主清洁机构轴向方向的一端;
触发机构,所述触发机构与所述联动机构连接;以及
边角清洁件,所述边角清洁件与所述联动机构连接;
所述清洁设备位于所述边角区域时,所述触发机构驱使所述联动机构带动所述边角清洁件相对所述壳体下降运动,以清洁边角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边角清洁机构还包括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固定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联动机构连接,所述复位机构可驱动所述联动机构带动所述边角清洁件相对所述壳体上升运动,以使所述边角清洁件与边角区域分离。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边角清洁机构还包括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固定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边角清洁件连接,所述复位机构可驱动所述边角清洁件相对所述壳体上升运动,以使所述边角清洁件与边角区域分离。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壁面设有让位孔;
所述触发机构包括触发杆,所述触发杆的一端与所述联动机构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让位孔伸出所述容置空间的外侧,所述触发杆沿第一方向靠近所述联动机构运动,以驱动所述联动机构相对所述壳体下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机构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于所述壳体,并位于所述联动机构和所述让位孔之间,所述导向件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触发杆滑动设于所述导向槽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
联动主体所述联动主体朝向所述让位孔的一侧为斜面,所述触发机构与所述联动主体滑动连接;和
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壳体固定,并设于所述联动主体的一侧,所述限位块限制所述联动主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当所述触发机构与所述联动机构抵接时,驱动所述联动主体相对所述壳体下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主体设有滑槽,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滑动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触发杆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
齿条,所述齿条设于所述联动主体,并沿所述斜面的延伸方向设置;和
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齿轮与所述触发杆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机构为传感器或触发键,所述联动机构为驱动件,所述传感器或触发键满足条件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清洁件下降。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边角清洁件的清洁宽度大于所述主清洁机构的一端到所述壳体边缘之间的宽度。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边角清洁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边角清洁机构分别设于所述主清洁机构轴向方向的两端。
CN202123449070.XU 2021-12-31 2021-12-31 清洁设备 Active CN2174299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49070.XU CN217429914U (zh) 2021-12-31 2021-12-31 清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49070.XU CN217429914U (zh) 2021-12-31 2021-12-31 清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29914U true CN217429914U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12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49070.XU Active CN217429914U (zh) 2021-12-31 2021-12-31 清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299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429914U (zh) 清洁设备
US9513656B2 (en) Vehicle pedal resistance and kickdown assembly
CN111288263B (zh) 升降式旋转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5329596U (zh) 清洁装置
CN113786133A (zh) 自动升降机构、清洁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CN211749466U (zh) 擦地机清洁装置
CN216569792U (zh) 自动升降机构、清洁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CN216495117U (zh) 清洁装置的抹布机构及具有其的清洁装置
CN215914435U (zh) 支撑结构和支撑结构与识别系统的配合结构和清洁设备
CN216417050U (zh) 清洁机器人
US20060191096A1 (en) Bumper apparatus of self-advancing cleaner
RU2271923C1 (ru) Робот-пылесос
KR20090126018A (ko) 자동청소기의 완충장치
CN114424909A (zh) 前撞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CN219578804U (zh) 清洁机器人
CN114229747B (zh) 一种叉车踏板机构
CN214672257U (zh) 一种弹性触发件及晾衣机
CN213189377U (zh) 一种多功能扫地机器人
CN219438984U (zh) 清洁装置和清洁设备
CN219982805U (zh) 保护装置及清洁设备
CN214704435U (zh) 立式浮球开关
CN214621238U (zh) 一种接触式传感器及行程开关及晾衣机
CN220293554U (zh) 清洁机器人
CN219460960U (zh) 一种易清洁的食品加工机
CN216393955U (zh) 一种障碍物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Building 1, Yunzhongcheng A2901, Wanke Yuncheng Phase 6, Dashi Er Road, Xili Community, Xi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unjing Intelligent Innovation (Shenzhen) Co.,Ltd.

Patentee after: Yunjing intelligent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808 building 7, No. 4, Xingye Road, Songshanhu Park,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UNJING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DONGGUAN) Co.,Ltd.

Patentee before: Yunjing intelligent (Shenzhe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