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29879U - 用于真空清洁设备的吸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真空清洁设备的吸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29879U
CN217429879U CN202221487344.6U CN202221487344U CN217429879U CN 217429879 U CN217429879 U CN 217429879U CN 202221487344 U CN202221487344 U CN 202221487344U CN 217429879 U CN217429879 U CN 217429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device
housing
casing
fluid communication
vertical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8734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henghe Clea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henghe Clea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henghe Clea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henghe Clea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8734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29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29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298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用于真空清洁设备的吸尘装置,包括:与真空清洁设备耦接的接口、具有第一侧端部和第二侧端部的基体以及连接在基体上的一对转动折叠头,基体内部限定与接口流体连通的第一内腔,基体的底部具有与第一内腔流体连通的若干第一吸口,一对转动折叠头分别可在横向的展开位置和纵向的折叠位置之间转动地安装到第一侧端部和第二侧端部,转动折叠头内部限定与第一内腔流体连通的第二内腔,转动折叠头的底部具有与相应第二内腔流体连通的若干第二吸口;本申请连接在基体上的一对转动折叠头使吸尘装置能清洁不同面积的待清洁面,通过旋转复位弹簧使吸尘装置自动在折叠工作状态和展开工作状态切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清洁效率。

Description

用于真空清洁设备的吸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表面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真空清洁设备的吸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地刷是配套清洁设备使用的配件,通常在地刷的底板上开设有吸尘口,地刷内部形成有与吸尘口连通的吸尘内腔,使用时通过清洁设备中的风机将待清洁面的脏污通过吸尘口吸入吸尘内腔;目前市面上的地刷大多是固定尺寸的,在遇到狭小的清洁区域时,往往需要借助另外的清洁配件来清洁,增加用户的清洁时间,降低清洁效率;针对地刷使用的局限性,市面上也出现了可以折叠或者伸缩的地刷,但是伸缩地刷的伸缩段不稳定,结构复杂,装配困难,吸尘装置需要手动切换折叠和展开状态,操作复杂,降低清洁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吸尘装置使用区域局限、结构和操作复杂、清洁效率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真空清洁设备的吸尘装置,所述的吸尘装置包括:
接口,与所述的真空清洁设备耦接以用于加载负压;
基体,所述的基体具有在横向方向上相互远离的第一侧端部和第二侧端部并且所述基体的内部限定第一内腔,所述的第一内腔和所述的接口流体连通,所述的基体的底部具有与所述的第一内腔流体连通的若干第一吸口;以及
一对转动折叠头,分别可在横向的展开位置和纵向的折叠位置之间绕第一竖直轴心线转动地安装到所述的第一侧端部和所述的第二侧端部,各个所述的转动折叠头的内部限定第二内腔,所述的第二内腔与所述的第一内腔处于流体互通的关系,所述的转动折叠头的底部具有与相应所述的第二内腔流体连通的若干第二吸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基体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的第一内腔由所述的第一壳体限定,所述第一壳体的上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内腔流体连通并且口部朝下的一对开口,所述的转动折叠头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的第二内腔由所述的第二壳体限定,所述的第二壳体的顶部具有口部朝上的连接口,一对所述的第二壳体均转动连接在所述的第一壳体上并且各个所述的开口分别与相应所述的连接口上下对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各个所述的第二壳体与所述的第一壳体之间布置有旋转复位弹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转动折叠头包括绕第二竖直轴心线旋转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上的自由转动轮,所述的第二竖直轴心线与所述的第一竖直轴心线平行,部分所述自由转动轮相对于所述的第二壳体侧向向外凸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壳体包括底壳和安装在所述底壳上部的上盖,所述的一对开口位于所述的上盖处,所述的第二壳体位于所述底壳和上盖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吸尘装置包括:枢接短管,其安装在所述的基体的顶部,所述的接口由所述的枢接短管限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壳体的底部和所述的第二壳体的底部均设置有若干毛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吸尘装置具有多个工作模式,所述的多个工作模式包括:
展开工作模式,在所述的展开工作模式中,所述的一对转动折叠头具处于横向的展开位置,所述的吸尘装置具有沿横向方向测量的第一宽度;和
折叠工作模式,在所述的折叠工作模式中,至少一个所述的转动折叠头处于纵向的折叠位置,所述的吸尘装置具有沿横向方向测量且小于所述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获得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通过在基体上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使吸尘装置在横向方向上具有适合清洁宽阔位置的第一宽度和适合清洁狭窄位置的第二宽度,提高吸尘装置的适配性和清洁效率,在第二壳体和第一壳体之间以及第三壳体和第一壳体之间设置旋转复位弹簧,使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能够在失去外力时自动复位到横向的展开位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真空清洁设备的吸尘装置的第一转动折叠头和第二转动折叠头处于展开工作模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真空清洁设备的吸尘装置的第一转动折叠头和第二转动折叠头位于基体前侧的折叠工作模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真空清洁设备的吸尘装置的第一转动折叠头和第二转动折叠头位于基体后侧的折叠工作模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吸尘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沿A-A线剖切得到的剖视图;
图6为图2中的吸尘装置的俯视图;
图7为图3中的吸尘装置的俯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真空清洁设备的吸尘装置的毛条设置在本体组件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的吸尘装置不包括第一上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的吸尘装置相对于枢接短管转动后的位置示意图。
其中:100、吸尘装置;1、基体;10、第一壳体;101、第一侧端部;102、第二侧端部;103、第一开口;104、第二开口;11、第一底壳;111、第一限位块;1110、第一限位槽;112、第二限位块;1120、第二限位槽;113、第一吸口;12、第一上盖;13、第一内腔;2、第一转动折叠头;20、壳体;201、第一连接口;202、吸口;22、内腔;3、第二转动折叠头;30、壳体;301、第二连接口;302、吸口;32、内腔;4、第一旋转复位弹簧;5、第二旋转复位弹簧;6、第一自由转动轮;7、第二自由转动轮;8、接口;80、枢接短管;9、毛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申请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解释的目的,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或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然而,各种示例性实施例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或者在一个或更多个等同布置的情况下实施。此外,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不同,但不必是排他的。例如,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可以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或实现示例性实施例的具体形状、构造和特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真空清洁设备的吸尘装置,吸尘装置100连接在真空清洁设备上,真空清洁设备上的风机通过抽吸作用将待清洁面上的脏污从吸尘装置100吸入真空清洁设备后临时贮存。
下述提及的“上”、“下”、“前”、“后”、“左”、“右”按照图1所示的上、下、前、后、左和右方向所示,并且上下方向即为“竖直”方向,前后方向即为“纵向”方向,左右方向即为“横向”方向。
如图1-3所示,该吸尘装置100包括耦接真空清洁设备的接口、具有第一侧端部101和第二侧端部102的基体1、转动连接在第一侧端部101上的第一转动折叠头2以及转动连接在第二侧端部102上的第二转动折叠头3,第一侧端部101和第二侧端部102在横向方向上相互远离。第一转动折叠头2在左,第二转动折叠头3在右,第一转动折叠头2可在横向的展开位置和纵向的折叠位置之间转动地安装在第一侧端部101,第二转动折叠头3可在横向的展开位置和纵向的折叠位置之间转动地安装在第二侧端部102;即第一转动折叠头2的一部分可以从位于第一侧端部101左侧的位置转动到位于第一侧端部101后侧的位置或前侧的位置;同样,第二转动折叠头3可以从位于第二侧端部102右侧的位置转动到位于第二侧端部102后侧的位置或前侧的位置。
如图4、6、7所示,吸尘装置100具有多个工作模式,包括展开工作模式和折叠工作模式,吸尘装置100处于展开工作模式时,第一转动折叠头2和第二转动折叠头3均处于横向的展开位置,吸尘装置100具有沿横向方向测量的第一宽度W1;吸尘装置100处于折叠工作模式时,第一转动折叠头2或者第二转动折叠头3处于纵向的折叠位置,吸尘装置100在横向方向上具有沿横向方向测量的第二宽度W2,第二宽度W2小于第一宽度W1的。
如图2、5、8所示,基体1在第一侧端部101和第二侧端部102之间延伸,基体1包括第一壳体10,第一壳体10限定出与接口8流体连通的第一内腔13,第一壳体10包括第一底壳11和固定在第一底壳11上部的第一上盖12,第一上盖12的底部具有流体连通第一内腔13的第一开口103和第二开口104,第一开口103和第二开口104的口部朝下。第一底壳1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内腔13流体连通的第一吸口113。
如图1、2、5、9所示,第一转动折叠头2可绕一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竖直轴心线X1转动地连接在基体1的第一侧端部101,第一转动折叠头2包括壳体20,壳体20的内部限定出与第一内腔13流体连通的内腔22,壳体20可绕竖直轴心线X1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底壳11和第一上盖12之间,壳体20的顶部具有口部朝上的第一连接口201,第一连接口201与第一开口103上下对接,通过第一开口103和第一连接口201的对接使第一内腔13和内腔22流体连通。壳体20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和内腔22流体连通的吸口202。
第二转动折叠头3可绕一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竖直轴心线X2转动地连接在基体1的第二侧端部102,第二转动折叠头3包括壳体30,壳体30的内部限定出与第一内腔13流体连通的内腔32,壳体30可绕竖直轴心线X2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底壳11和第一上盖12之间,壳体30的顶部具有口部向上的第二连接口301,第二连接口301与第二开口104上下对接,通过第二开口104和第二连接口301的对接使第一内腔13和内腔32流体连通。壳体30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和内腔32流体连通的吸口302。
如图5、9所示,壳体20和第一壳体10之间设置有第一旋转复位弹簧4,壳体30和第一壳体10之间设置有第二旋转复位弹簧5。第一旋转复位弹簧4将第一壳体10和壳体20传动连接,壳体20通过第一旋转复位弹簧4能够由纵向的折叠位置自动复位到横向的展开位置;第二旋转复位弹簧5将第一壳体10和壳体30传动连接,壳体30通过第二旋转复位弹簧5能够由纵向的折叠位置自动复位到横向的展开位置。
如图1、5、9所示,基体1的第一底壳11具有穿过壳体20的底部插入内腔22的第一限位块111和穿过壳体30的底部插入内腔32的第二限位块112,第一限位块111开设能够容纳至少部分第一旋转复位弹簧4的第一限位槽1110,第二限位块112开设能够容纳至少部分第二旋转复位弹簧5的第二限位槽1120。壳体20的底部与第一限位块111配合连接以使得壳体20能够相对于第一壳体10绕竖直轴心线X1转动,壳体30的底部与第二限位块112配合以使得壳体30能够相对于第一壳体10绕竖直轴心线X2转动。
第一旋转复位弹簧4的两端部分别连接在壳体20相对的内壁面上,第一旋转复位弹簧4的中间部分容纳在第一限位槽1110内,当第一转动折叠头2位于横向的展开位置时,第一旋转复位弹簧4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当第一转动折叠头2位于纵向的折叠位置时,第一旋转复位弹簧4随壳体20相对于第一限位块111绕竖直轴心线X1转动,容纳在第一限位槽1110内的部分第一旋转复位弹簧4被限制旋转,第一旋转复位弹簧4被拉长,当第一转动折叠头2失去外力时,第一旋转复位弹簧4缩回原本长度,第一转动折叠头2复位到横向的展开位置。
第二旋转复位弹簧5的两端部分别连接在壳体30相对的内壁面上,第二旋转复位弹簧5的中间部分容纳在第二限位槽1120内,当第二转动折叠头3位于横向的展开位置时,第二旋转复位弹簧5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当第二转动折叠头3位于纵向的折叠位置时,第二旋转复位弹簧5随壳体30相对于第二限位块112绕竖直轴心线X2转动,容纳在第二限位槽1120内的部分第二旋转复位弹簧5被限制旋转,第二旋转复位弹簧5被拉长,当第二转动折叠头3失去外力时,第二旋转复位弹簧5缩回原本长度,第二转动折叠头3复位到横向的展开位置。
第一旋转复位弹簧4和第二旋转复位弹簧5使吸尘装置100在移动到墙体或者家具限定出的狭窄位置时,第一转动折叠头2和第二转动折叠头3在墙体或者家具的外力作用下相对于基体1自动向前侧或者向后侧折叠,吸尘装置100具有沿横向方向测量的第二宽度W2,具有第二宽度W2的吸尘装置100能够进入狭窄位置来进行清洁;当吸尘装置100清洁完狭窄位置后移动到宽阔位置时,失去外部压力的第一转动折叠头2和第二转动折叠头3分别在第一旋转复位弹簧4和第二旋转复位弹簧5的作用下伸展,吸尘装置100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恢复到第一宽度W1,在横向方向上具有第一宽度W1的吸尘装置100适合清理宽阔位置,提高清洁效率。第一旋转复位弹簧4和第二旋转复位弹簧5使吸尘装置100在不需要人工操作的情况下自动切换展开工作模式和折叠工作模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清洁效率。
如图1、10所示,吸尘装置100还包括安装在基体1上的枢接短管80,在本实施例中,枢接短管80安装在基体1的顶部以将基体1与真空清洁设备连接,基体1能够相对于枢接短管80绕一上下延伸的竖直轴心线X5转动。
如图5、8所示,接口8由枢接短管80限定,枢接短管80通过接口8使吸尘装置100上的第一吸口113、吸口202和吸口302均与真空清洁设备流体连通。
如图1、8、9所示,至少部分的吸口202和至少部分的第一吸口113绕竖直轴心线X1等角度分布,围绕竖直轴心线X1的第一吸口113和吸口202一一上下对应且流体连通,当第一转动折叠头2位于横向的展开位置时,围绕竖直轴心线X1的各个第一吸口113与对应的吸口202上下重合;当第一转动折叠头2位于纵向的折叠位置时,围绕竖直轴心线X1的各个第一吸口113的至少部分与对应的吸口202连通。
至少部分的吸口302和至少部分的第一吸口113绕竖直轴心线X2等角度分布,围绕竖直轴心线X2的第一吸口113和吸口302一一上下对应且流体连通,当第二转动折叠头3位于横向的展开位置时,围绕竖直轴心线X2的各个第一吸口113与对应的吸口302上下重合;当第二转动折叠头3位于纵向的折叠位置时,围绕竖直轴心线X2的各个第一吸口113的至少部分与对应的吸口302连通。
基体1上的第一吸口113将携带有脏污的空气吸入第一内腔13,吸口202将携带有脏污的空气吸入内腔22,吸口302将携带有脏污的空气吸入内腔32,其中部分绕竖直轴心线X1设置的第一吸口113将带脏污的空气通过连通的部分吸口202吸入内腔22,部分绕竖直轴心线X2设置的第一吸口113将带脏污的空气通过连通的部分吸口302吸入内腔32,内腔22内的脏空气通过上下对接的第一连接口201和第一开口103进入第一内腔13,内腔32内的脏空气通过上下对接的第二连接口301和第二开口104进入第一内腔13,第一内腔13中的脏空气通过与真空清洁设备连接的枢接短管80被吸入真空清洁设备内。
如图1所示,第一转动折叠头2包括安装在壳体20上的第一自由转动轮6,第一自由转动轮6能够绕一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竖直轴心线X3旋转地设置在壳体20上,部分第一自由转动轮6相对于壳体20侧向向外凸出;第二转动折叠头3包括安装在壳体30上的第二自由转动轮7,第二自由转动轮7能够绕一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竖直轴心线X4旋转地设置在壳体30上,部分第二自由转动轮7相对于壳体30侧向向外凸出。竖直轴心线X1、竖直轴心线X2、竖直轴心线X3、竖直轴心线X4和竖直轴心线X5相互平行。第一自由转动轮6和第二自由转动轮7分别在壳体20和壳体30接触墙面或者家具时能够被触发转动,从而带动整个转动折叠头转动,此能够使得转动折叠头的转动,其能够避免墙体或者家具表面被转动折叠头划坏。
如图8所示,第一壳体10、壳体20和壳体30的底部均设置有若干个毛条9,若干个毛条9避开第一吸口113、吸口202和吸口302地设置在各个壳体的底部。
本申请通过在基体1上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折叠头2和第二转动折叠头3,使吸尘装置100具有适合清洁宽阔位置的第一宽度和适合清洁狭窄位置的第二宽度,提高吸尘装置100的适配性和清洁效率,在壳体20和第一壳体10之间以及壳体30和第一壳体10之间设置旋转复位弹簧,使第一转动折叠头2和第二转动折叠头3能够在失去外力时自动复位到横向的展开位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申请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申请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申请的原理,在不脱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申请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本申请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用于真空清洁设备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尘装置(100)包括:
接口(8),与所述的真空清洁设备耦接以用于加载负压;
基体(1),所述的基体(1)具有在横向方向上相互远离的第一侧端部(101)和第二侧端部(102)并且所述基体(1)的内部限定第一内腔(13),所述的第一内腔(13)和所述的接口(8)流体连通,所述的基体(1)的底部具有与所述的第一内腔(13)流体连通的若干第一吸口(113);以及
一对转动折叠头(2,3),分别可在横向的展开位置和纵向的折叠位置之间绕第一竖直轴心线转动地安装到所述的第一侧端部(101)和所述的第二侧端部(102),各个所述的转动折叠头(2,3)的内部限定第二内腔(22,32),所述的第二内腔(22,32)与所述的第一内腔(13)处于流体互通的关系,所述的转动折叠头(2,3)的底部具有与相应所述的第二内腔(22,32)流体连通的若干第二吸口(202,3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体(1)包括第一壳体(10),所述的第一内腔(13)由所述的第一壳体(10)限定,所述第一壳体(10)的上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内腔(13)流体连通并且口部朝下的一对开口(103,104),所述的转动折叠头(2,3)包括第二壳体(20,30),所述的第二内腔(22,32)由所述的第二壳体(20,30)限定,所述的第二壳体(20,30)的顶部具有口部朝上的连接口(201,301),一对所述的第二壳体(20,30)均转动连接在所述的第一壳体(10)上并且各个所述的开口(103,104)分别与相应所述的连接口(201,301)上下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的第二壳体(20,30)与所述的第一壳体(10)之间布置有旋转复位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折叠头(2,3)包括绕第二竖直轴线旋转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20,30)上的自由转动轮(6,7),所述的第二竖直轴心线与所述的第一竖直轴心线平行,部分所述自由转动轮(6,7)相对于所述的第二壳体(20,30)侧向向外凸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壳体(10)包括底壳(11)和安装在所述底壳(11)上部的上盖(12),所述的一对开口(103,104)位于所述的上盖(12)处,所述的第二壳体(20,30)位于所述底壳(11)和上盖(1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尘装置(100)包括:枢接短管(80),其安装在所述的基体(1)的顶部,所述的接口(8)由所述的枢接短管(80)限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壳体(10)的底部和所述的第二壳体(20,30)的底部均设置有若干毛条(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尘装置(100)具有多个工作模式,所述的多个工作模式包括:
展开工作模式,在所述的展开工作模式中,所述的一对转动折叠头(2)具处于横向的展开位置,所述的吸尘装置(100)具有沿横向方向测量的第一宽度(W1);和
折叠工作模式,在所述的折叠工作模式中,至少一个所述的转动折叠头(2)处于纵向的折叠位置,所述的吸尘装置(100)具有沿横向方向测量且小于所述第一宽度(W1)的第二宽度(W2)。
CN202221487344.6U 2022-06-15 2022-06-15 用于真空清洁设备的吸尘装置 Active CN217429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87344.6U CN217429879U (zh) 2022-06-15 2022-06-15 用于真空清洁设备的吸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87344.6U CN217429879U (zh) 2022-06-15 2022-06-15 用于真空清洁设备的吸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29879U true CN217429879U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24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87344.6U Active CN217429879U (zh) 2022-06-15 2022-06-15 用于真空清洁设备的吸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298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70986B2 (ja) 表面処理用電気器具のための床用ツール
KR102321633B1 (ko) 청소기 및 이를 갖는 청소장치
GB2343837A (en) Vacuum cleaner with obliquely mounted fan; battery powered
KR20060068792A (ko) 컨버터블 진공청소기
JP6710186B2 (ja) 電気掃除機の充電台
CN217429879U (zh) 用于真空清洁设备的吸尘装置
JP3366539B2 (ja) 小型電気掃除機
JP4984939B2 (ja) 電気掃除機用吸込具と電気掃除機
CN218186610U (zh) 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清洁设备
JP3882771B2 (ja) 電気掃除機
CN216907854U (zh) 表面清洁设备
WO2023019968A1 (zh) 清洁设备
JP3869310B2 (ja) 電気掃除機用吸込具と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掃除機
CN209808208U (zh) 用于真空吸尘器的表面清洁头
JPS6135161Y2 (zh)
CN115553671A (zh) 表面清洁设备
JP4867634B2 (ja) 電気掃除機用吸込具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掃除機
KR100565579B1 (ko) 진공 청소기용 흡입구체
KR200164816Y1 (ko) 청소기의 흡입 장치
JP4068606B2 (ja) 電気掃除機用吸込具と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掃除機
JP4444075B2 (ja) 電気掃除機の吸込口体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JP4019688B2 (ja) 電気掃除機用吸込口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掃除機
KR200205466Y1 (ko) 진공청소기의 흡입장치
JP2003339587A5 (zh)
KR920008635Y1 (ko) 직립형 전기 진공청소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