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28765U - 用于集水及防止蒸发的植物栽培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集水及防止蒸发的植物栽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28765U
CN217428765U CN202221202683.5U CN202221202683U CN217428765U CN 217428765 U CN217428765 U CN 217428765U CN 202221202683 U CN202221202683 U CN 202221202683U CN 217428765 U CN217428765 U CN 2174287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ll
pipe
tube
col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0268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文清
王文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hai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hai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hai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hai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0268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287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287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287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2Improving land use; Improving water use or availability; Controlling eros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40Afforestation or reforestation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集水及防止蒸发的植物栽培装置,其包含生容室,其盆底具有凸伸到储水容室中的第一管体,第一管体内部作为填充土壤及植物种苗的栽培室,第一管体上端具有集水结构;该上盖覆盖住储水容室上方的开口,其顶面设置有集水管,集水管下端直通第一管体上端的集水结构,用于使外界的水落到集水结构再流入储水容室。借此,在使用时埋入干旱地区的土里,防止培养盆内的储水蒸发,持续供应植物种苗所需的水分,同时能通过集水管伸出到地表,用以收集露水和雨水。

Description

用于集水及防止蒸发的植物栽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沙漠化地区的林地复育技术领域,尤指一种用于集水及防止蒸发的植物栽培装置,适于应用在沙漠化地区的造林计划,提供给造林用种苗具有更有利的生长条件。
背景技术
现今地球上已存在庞大的土地,因为人类滥砍滥伐、不合理耕作和畜牧等人为因素或气候干旱等自然因素,逐渐朝向沙漠化的进程发展。《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中明确定义沙漠化是由于各种因素(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的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目前,旱地约占地球土地面积的40~41%,且约有10~20%的旱地已经沙漠化,这些土地退化导致生产力下降,获取自然资源和机会更加困难,尤其是发生在以农业为本的开发中国家,足以直接造成居民生活更加贫困。而为了对抗干旱地区的土地沙漠化,林地复育是为一项根本的防治方法,在邻近沙漠的干旱土地上种植适当的林木,除了抵抗沙漠化,更具有水土保持及涵养水源等功能。
林地复育看似容易达成的计划,实际执行时往往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所种植的林木种苗枯死,最终功亏一篑。其中,更重要的是在种苗移植到干旱土地后,必需对种苗施作一定的保护及稳定供水一段时间,使其移植初期能够对抗干旱与强风。为此,已知的技术之一,给移植的种苗套上一段PVC保护管,使其在保护管中生长以抵抗强风,但是这种PVC保护管若不回收,将形成不能分解的垃圾污染,而一一回收又会让林地复育成本增加,因此并非良好的技术方案。
本案发明人先前曾经提出一种植物种苗栽培装置(中国台湾实用新型专利M550537号),及一种植物种苗含水栽培装置(中国台湾实用新型专利M574388号),都是采用纸材制成可储水的盆状结构。但是,以上两种栽培装置使用时,必需使其上端裸露在地表上,用以承接和收集雨水,因此适合使用在雨水较多且气温较温和的地域,并不适合用在沙漠化的区域。在沙漠边缘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其年降雨量少,地表温度过高,在这种较劣化的环境下造林,反而更应该优先考虑如何防止储水蒸发,和收集空气中的水分。再者,沙漠化的区域因为欠缺其他防风林,刚移植的种苗很可能因为强风吹袭,造成其折枝、倾倒或落叶等不利生长的折损,而以上两种栽培装置也欠缺相应的保护功能。
为此,如何提出一种植物栽培装置,使其特别适合应用在干旱或半干旱等沙漠化地区,并解决上述已知技术所遭遇的问题,即为本实用新型所要积极克服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用于集水及防止蒸发的植物栽培装置,其通过适合使用在干旱或半干旱沙莫化地区的栽培装置结构设计,进而达到免回收、生物可分解、能够储存水分、有效防止水分蒸发、可支撑覆盖的土壤、能抵抗强风吹袭等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集水及防止蒸发的植物栽培装置,使其适用在干旱或半干旱的沙莫化地区栽培植物,其较佳技术方案包含:
一培养盆,其为生物可分解的防水纸材一体制成的容器,该培养盆具有一盆底,环绕在该盆底周边并向上延伸的一第一侧壁,形成在该盆底上且开口向上的一储水容室,及从该盆底向上凸伸到该储水容室中的一第一管体;其中,该第一管体内部形成用于填充土壤及种植植物的一栽培室,该栽培室下端连通到该盆底的底部;该第一管体的上端具有一导水结构,该导水结构用于将落到该第一管体上端的水引导流到该储水容室;以及
一上盖,其为生物可分解的防水纸材制成的盖体,可分离地组合在该第一侧壁的上端,并覆盖住该培养盆的储水容室上方的开口;该上盖设置有防水纸材制成的一集水管,该集水管的上端高于该上盖的顶面,该集水管的管内直通该第一管体上端的导水结构,该集水管使外界的水经由其管内落到该导水结构再流到该储水容室中。
上述用于集水及防止蒸发的植物栽培装置中,该培养盆的第一管体上端的导水结构具有一接水壁,该接水壁从该第一管体上端朝向其中心延伸,该接水壁上设有连通到下方该栽培室的一第一通孔,该第一通孔上方对齐该集水管,且该接水壁面向该集水管的管内用于承接从该集水管落下的水,再流到该储水容室中。
上述用于集水及防止蒸发的植物栽培装置中,该接水壁在该第一通孔的圆周部位向上凸伸的一挡水壁;及该集水管的管壁直径大于该挡水壁的直径,使落入该集水管中的水一部份落到该挡水壁外的该接水壁上面。
上述用于集水及防止蒸发的植物栽培装置中,更包含软性吸水材料制成的一导水条,该导水条置放在该接水壁上,其第一端通过该挡水壁延伸到该第一管体内部的栽培室,其第二端延伸到该储水容室中,其用于将在该储水容室中的第二端的水吸引到该栽培室中的第一端。
上述用于集水及防止蒸发的植物栽培装置中,该挡水壁设有一缺口,该导水条通过该缺口延伸到该第一管体内部的栽培室。
上述用于集水及防止蒸发的植物栽培装置中,该上盖具有一顶壁及第二侧壁;该顶壁对应该培养盆的第一管体处具有一体向下凸伸的一第二管体,该第二管体的内部上端连通到该顶壁外,该第二管体的内部下端连通到该第一管体;及该培养盆的第一管体上端的接水壁上面抵靠支撑在该上盖的第二管体下端。
上述用于集水及防止蒸发的植物栽培装置中,该第二管体的下端具有朝向其中心延伸的一支撑底壁,该支撑底壁形成一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上方连通到该第二管体的内部,该第二通孔下方与该第一通孔相对齐;及该第一管体上端的接水壁上面抵靠支撑在该支撑底壁的下面,且该支撑底壁或该接水壁凹设有径向连通到该储水容室的导水槽。
上述用于集水及防止蒸发的植物栽培装置中,该集水管设置在该第二管体内部,其下端连接于该第二通孔圆周的该支撑底壁,其上端通过该上盖的顶壁凸伸到高于该顶壁的上面。
上述用于集水及防止蒸发的植物栽培装置中,该集水管下端具有一凸缘,该凸缘覆盖结合在该上盖的顶壁上面,并覆盖住该第二管体的内部上端。
上述用于集水及防止蒸发的植物栽培装置中,该集水管的管壁具有数个凹凸部。
本实用新型用于集水及防止蒸发的植物栽培装置,能够达成以下功效:
(一)可生物分解的植物栽培装置。本实用新型之植物栽培装置的各构件都采用生物可分解的防水纸材制成,其使用时埋入土壤下,能持续一段时间后即自然分解,达到免回收及节省回收成本的功效。
(二)可储存水分。本实用新型通过该培养盆的储水容室与第一管体的导水结构,以及该上盖与该集水管的构造,能使外界的雨水落到集水管,或使植物或集水管上的露水等滴落到导水结构,再流到储水容室中,以持续通过该导水条供应水份给其植物。
(三)能够防止水分蒸发。本实用新型适于埋在干旱或半干旱的沙莫化地区的土壤下,仅使该集水管突出于地表,藉此躲避地表高温,防止储存的水被快速蒸发,并能维持常温的水给其植物。
(四)可支撑覆盖的土壤。本实用新型通过培养盆的第一管体与上盖的第二管体相互抵靠的结构,能够使该上盖具有支撑其上方覆盖土壤的结构强度,能防止上盖坍塌,又能导引外界的水流入。
(五)能抵抗强风。本实用新型该集水管能突出于地表,进而围绕住植物种苗周围,抵抗沙莫化地区的强风,保护其内部的植物种苗。
附图说明
以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植物栽培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植物栽培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植物栽培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另一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植物栽培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植物栽培装置第一实施例的断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植物栽培装置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植物栽培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植物栽培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植物栽培装置第二实施例的断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植物栽培装置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中的符号说明:
10 培养盆;11 盆底;12 第一侧壁;13 储水容室;14 第一管体;
15 栽培室;16 接水壁;17 第一通孔;18 挡水壁;181 缺口;
1A 导水结构;20 上盖;21 顶壁;22 第二侧壁;23 第二管体;
24 支撑底壁;25 第二通孔;26 导水槽;30 集水管;31 凹凸部;
32 凸缘;40 导水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阅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集水及防止蒸发的植物栽培装置之第一较佳实施例,适用在干旱或半干旱的沙莫化地区栽培植物,其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包含一培养盆10、一上盖20及一集水管30,其中:
如图2、图3及图5所示,该培养盆10为生物可分解的防水纸材一体制成的容器,可用纸浆及植物蜡制成,亦可在其纸浆混入其他有利植物生长的肥料;该培养盆10主要的结构具有平面状的一盆底11,环绕在该盆底11周边并向上延伸的一第一侧壁12,形成在该盆底11上且开口向上的一储水容室13,以及从该盆底11向上凸伸到该储水容室13中的一第一管体14。其中,该盆底11的轮廓可实施成椭圆形、圆形或多边形,该第一侧壁12形成与该盆底11相同的形状。该第一管体14内部形成用于填充土壤及种植植物种苗的一栽培室15,该栽培室15下端连通到该盆底11的底部,使植物种苗的根能够向下生长;该第一管体14的上端具有一导水结构1A,该导水结构1A用于将落到该第一管体14上端的水引导流到该储水容室13中储存。
如图2、图3及图5所示,该上盖20与该培养盆10同样为生物可分解的防水纸材制成的盖体,使上盖20可分离地组合在该培养盆10的第一侧壁12的上端,用以覆盖住该培养盆10的储水容室13上方的开口。该上盖20具有一顶壁21,及环绕于顶壁21周围并向下延伸的一第二侧壁22,该顶壁21与该第二侧壁22的轮廓与该培养盆10的第一侧壁12相对应,使其第二侧壁22能套在该第一侧壁12的上端。又,该上盖20的顶壁21设置有防水纸材制成的该集水管30,该集水管30的上端必须高于该上盖20的顶壁21向上突伸,以作为环绕植物种苗的保护筒结构;该集水管30的管内下端直通上述该第一管体14上端的导水结构1A,借此,通过该集水管30与导水结构1A的结构,使外界的水(雨水、露水或人工喷洒的水)经由其管内落到该导水结构1A再流到该培养盆10的储水容室13中储存,以备往后持续供应给栽培室15中的植物种苗。
如图2、图3及图5所示,该培养盆10的第一管体14上端的导水结构1A较佳的实施有一接水壁16,该接水壁16从该第一管体14上端朝向其中心延伸,可为水平延伸成水平环状或稍微向上斜向延伸成锥状,该接水壁16上设有连通到下方该栽培室15的一第一通孔17,该第一通孔17上方对齐该集水管30,使该接水壁16面向上述该集水管30的管内,用于承接从该集水管30落下的水,再流到该储水容室13中。其中,该接水壁16在该第一通孔17的圆周部位可实施向上凸伸的一挡水壁18,并将上述该集水管30的管壁直径大于该挡水壁18的直径,因此能使落入该集水管30中的水一部份落到该挡水壁18外的该接水壁16上面,然后流向储水容室13。
再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更包含软性吸水材料制成的一导水条40,该导水条40置放在该第一管体14上端的接水壁16上,其第一端通过该挡水壁18延伸到该第一管体14内部的栽培室15,其第二端延伸到该储水容室13中,用于将在该储水容室13中的第二端的水吸引到该栽培室15中的第一端,能够持续供水给植物种苗。其中,该挡水壁18设有一缺口181,使该导水条40通过该缺口181延伸到该第一管体14内部的栽培室15。
参阅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植物栽培装置结构设计,能够将该培养盆10沉置在土壤下,再于第一管体14内部的栽培室15栽培植物种苗,在该储水容室13中放进备用的水之后,再将该上盖20覆盖于培养盆10上。然后再于上盖20的上方覆盖土壤,使植物栽培装置埋入地表下,只有该集水管30突出在地表上。其后,通过导水条40的毛细作用慢慢的供应该储水容室13的水分到栽培室15,若有雨水落入该集水管30,或露水聚集在种苗再落入该集水管30,均可通过该导水结构1A的接水壁16承接,然后补充到储水容室13。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干旱或半干旱的沙莫化地区时,因沙莫化地区年降雨量少,且地表温度高,因此适合埋在地表下使用,防止储水被快速蒸发,对耐旱植物,可间隔很长的时间进行人工洒水或从集水管30补水,以补充储水容室13的水,因此能够提升林地复育的成功率。
再参阅图2至图5我示,为使上盖20能支撑住上方覆盖的土壤,该上盖20的顶壁21对应该培养盆10的第一管体14处可实施有一体向下凸伸的一第二管体23,该第二管体23的内部上端连通到该顶壁21外,该第二管体23的内部下端连通到该第一管体14上端,当该上盖20覆盖于该培养盆10上端时,使该第一管体14上端的接水壁16上面抵靠支撑在该上盖20的第二管体23下端。更具体的,该第二管体23的下端具有朝向其中心延伸的一支撑底壁24,该支撑底壁24形成一第二通孔25,该第二通孔25上方连通到该第二管体23的内部,该第二通孔25下方与该第一通孔17相对齐;借此,使该第一管体14上端的接水壁16上面抵靠支撑在该支撑底壁24的下面,且该支撑底壁24或该接水壁16可凹设有多个径向连通到该储水容室13的导水槽26。因此,落到该接水壁16的水,能通过导水槽26流到该储水容室13,该导水槽26也能提供上述的导水条40穿过(如图4及图5所示)。
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中,如图3及图4所示,该集水管30具体的可设置在该上盖20的第二管体23内部,使该集水管30下端一体连接或组接于该第二通孔25圆周的该支撑底壁24上,而集水管30的上端通过该上盖20的顶壁21凸伸到高于该顶壁21的上面,因此即使本实用新型埋入地表下,也能通过集水管30加水或收集雨水或露水。而且该集水管30的管壁具有数个凹凸部31,例如纵向的凹槽与凸条,使该集水管30具有较佳的强度,能够用于围在植物种苗周围(如图6所示),抵抗强风的吹袭。
参阅图7至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集水及防止蒸发的植物栽培装置之第二较佳实施例,其同样具有培养盆10、上盖20与集水管30,该培养盆10与上盖20的构造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差别在于该集水管30不是一体成型或组装在上盖20的第二管体23内,而是另外制成单独制造成型,使该集水管30的下端具有一凸缘32或其他适于组装结合的结构。借此,通过该凸缘32覆盖结合在该上盖20的顶壁21上面,并覆盖住该第二管体23的内部上端,该集水管30的管壁同样具有数个凹凸部31,能够达到上述相同的功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集水及防止蒸发的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培养盆,其为生物可分解的防水纸材一体制成的容器,该培养盆具有一盆底,环绕在该盆底周边并向上延伸的一第一侧壁,形成在该盆底上且开口向上的一储水容室,及从该盆底向上凸伸到该储水容室中的一第一管体;其中,该第一管体内部形成用于填充土壤及种植植物的一栽培室,该栽培室下端连通到该盆底的底部;该第一管体的上端具有一导水结构,该导水结构用于将落到该第一管体上端的水引导流到该储水容室;
一上盖,其为生物可分解的防水纸材制成的盖体,可分离地组合在该第一侧壁的上端,并覆盖住该培养盆的储水容室上方的开口;该上盖设置有防水纸材制成的一集水管,该集水管的上端高于该上盖的顶面,该集水管的管内直通该第一管体上端的导水结构,该集水管使外界的水经由其管内落到该导水结构再流到该储水容室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集水及防止蒸发的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培养盆的第一管体上端的导水结构具有一接水壁,该接水壁从该第一管体上端朝向其中心延伸,该接水壁上设有连通到下方该栽培室的一第一通孔,该第一通孔上方对齐该集水管,且该接水壁面向该集水管的管内用于承接从该集水管落下的水,再流到该储水容室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集水及防止蒸发的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接水壁在该第一通孔的圆周部位向上凸伸的一挡水壁;及该集水管的管壁直径大于该挡水壁的直径,使落入该集水管中的水一部份落到该挡水壁外的该接水壁上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集水及防止蒸发的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软性吸水材料制成的一导水条,该导水条置放在该接水壁上,其第一端通过该挡水壁延伸到该第一管体内部的栽培室,其第二端延伸到该储水容室中,其用于将在该储水容室中的第二端的水吸引到该栽培室中的第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集水及防止蒸发的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挡水壁设有一缺口,该导水条通过该缺口延伸到该第一管体内部的栽培室。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集水及防止蒸发的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上盖具有一顶壁,该顶壁对应该培养盆的第一管体处具有一体向下凸伸的一第二管体,该第二管体的内部上端连通到该顶壁外,该第二管体的内部下端连通到该第一管体;及该培养盆的第一管体上端的接水壁上面抵靠支撑在该上盖的第二管体下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集水及防止蒸发的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管体的下端具有朝向其中心延伸的一支撑底壁,该支撑底壁形成一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上方连通到该第二管体的内部,该第二通孔下方与该第一通孔相对齐;及该第一管体上端的接水壁上面抵靠支撑在该支撑底壁的下面,且该支撑底壁或该接水壁凹设有径向连通到该储水容室的导水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集水及防止蒸发的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集水管设置在该第二管体内部,其下端连接于该第二通孔圆周的该支撑底,其上端通过该上盖的顶壁凸伸到高于该顶壁的上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集水及防止蒸发的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集水管下端具有一凸缘,该凸缘覆盖结合在该上盖的顶壁上面,并覆盖住该第二管体的内部上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集水及防止蒸发的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集水管的管壁具有多数凹凸部。
CN202221202683.5U 2022-05-19 2022-05-19 用于集水及防止蒸发的植物栽培装置 Active CN2174287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02683.5U CN217428765U (zh) 2022-05-19 2022-05-19 用于集水及防止蒸发的植物栽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02683.5U CN217428765U (zh) 2022-05-19 2022-05-19 用于集水及防止蒸发的植物栽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28765U true CN217428765U (zh) 2022-09-16

Family

ID=83220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02683.5U Active CN217428765U (zh) 2022-05-19 2022-05-19 用于集水及防止蒸发的植物栽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287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11700A (en) Container for plants
ES2902368T3 (es) Método y sistema de riego de plantas
US5016548A (en) Method of planting seedlings
KR102436407B1 (ko) 건조지역에서의 식물 재배를 위한 물 수확, 관개장치 및 식물재배를 위한 실시방법
TWM630051U (zh) 用於集水及防止蒸發的植物栽培裝置
KR200476871Y1 (ko) 식재 보조 장치
CN104604610A (zh) 可降解无灌溉梭梭防护装置
CN217428765U (zh) 用于集水及防止蒸发的植物栽培装置
KR200392342Y1 (ko) 건조지에의 초/목본류 식재용 화분
WO2020003294A1 (en) Seed womb
CN105248225A (zh) 一种华盖木圈枝繁殖育苗的方法
CN100387114C (zh) 园林植物栽培控根容器
CN108184486A (zh) 一种节水抗旱育苗装置及育苗方法
TWI798089B (zh) 用於集水及防止蒸發的植物栽培裝置
AU63274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lanting seedlings
CN117121729A (zh) 用于集水及防止蒸发的植物栽培装置
JP4072295B2 (ja) 育苗装置及び育苗方法
CN208754761U (zh) 一种林业育苗装置
CN207802882U (zh) 一种沙漠地区植树容器
CN207252312U (zh) 一种树木幼苗移栽抚育袋
CN209594350U (zh) 植物种苗含水栽培装置
JP2002238343A (ja) 傾斜面部への樹木苗の導入工法と樹木苗の植生ポットおよび傾斜面部への樹木苗の導入補助具
CN213095095U (zh) 直播法荒山造林育苗装置
ES2793448B2 (es) Dispositivo infiltrador
KR20220132734A (ko) 기능성 농사보조용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