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28328U - 头戴式便携耳机 - Google Patents

头戴式便携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28328U
CN217428328U CN202220838991.0U CN202220838991U CN217428328U CN 217428328 U CN217428328 U CN 217428328U CN 202220838991 U CN202220838991 U CN 202220838991U CN 217428328 U CN217428328 U CN 2174283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upport arm
earshell
gear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3899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ong F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ong F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ong F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ong F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3899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283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283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283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头戴式便携耳机,涉及头戴式耳机佩戴结构技术领域,头梁的两侧分别延伸设置有滑轨,滑轨与支臂滑动连接,滑轨的末端设置有滑轨档位块;支臂的内侧设置有支臂档位槽,支臂与滑轨滑动连接时,滑轨档位块于支臂档位槽内滑动,支臂档位槽用于产生段落感,便于用户快速调节头梁宽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头戴式便携耳机,头梁和支臂之间通过滑轨来滑动连接,实现头梁的宽度调节,滑轨档位块和支臂档位槽结合产生段落调节感,用户调节到适合的佩戴角度后能够记下所调节的档位,下次使用根据段落感的段数快速调节,使用更方便。

Description

头戴式便携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头戴式耳机佩戴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头戴式便携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人选择在通勤或工作过程中选择佩戴耳机来减少外界噪音或放松心情,耳机也从最开始的有线耳机发展到了无线耳机领域,随着蓝牙通讯的技术趋于成熟,无线耳机的音质也在快速提升。入耳式耳机由于其小巧的款式深受使用者喜爱。
但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入耳式耳机的危害和不足被更多人所关注,入耳式耳机由于深入耳道的原因,容易诱发中耳炎,并且入耳式耳机其结构原因导致降噪能力弱于头戴式耳机。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具有更好降噪能力、佩戴更健康的头戴耳机中,厂家为了提升头戴耳机的便携性,研发出能够折叠收纳或反折收纳的耳机,用户每次使用时都需要展开耳机,重新调整耳机的头梁宽度、耳罩贴合角度等,耗费时间,用户体验一般,难以调整到符合自身使用习惯的佩戴角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用户每次使用时都需要展开耳机,重新调整耳机的头梁宽度、耳罩贴合角度等,耗费时间,用户体验一般,难以调整到符合自身使用习惯的佩戴角度”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头戴式便携耳机,能够快速调整便携头戴耳机的佩戴尺寸,快速多档位调节,用户使用更方便,便捷调节到合适的佩戴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头戴式便携耳机,包括头梁、两发声结构和两支臂,所述发声结构与所述支臂的一侧连接,所述支臂的另一侧与所述头梁的一侧滑动连接;
所述头梁的两侧分别延伸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与所述支臂滑动连接,所述滑轨的末端设置有滑轨档位块;
所述支臂的内侧设置有支臂档位槽,所述支臂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时,所述滑轨档位块于所述支臂档位槽内滑动,所述支臂档位槽用于产生段落感,便于用户快速调节所述头梁宽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臂档位槽呈波浪状设置,所述滑轨档位块在所述支臂档位槽内段落式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声结构包括支架和耳壳,所述耳壳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支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耳壳和所述支架连接处设置有耳壳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耳壳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耳壳的角度区间;所述耳壳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耳壳档位槽和支架档位块,所述耳壳档位槽设置于所述耳壳上,所述支架档位块设置于所述支架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耳壳档位槽设置于所述耳壳与所述支架连接处,所述耳壳档位槽设置有多个调节区,所述调节区相邻设置,所述支架档位块与所述耳壳档位槽连接时,所述支架档位块嵌入其中一所述调节区内,所述调节区用于限制所述支架档位块的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架与所述支臂的连接处设置有展开限位机构,所述展开限位机构用于固定所述支架和所述支臂的相对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展开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槽和限位块,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所述支臂处,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支架处;所述支架通过转轴与所述支臂转动连接,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转轴一侧,所述限位块突出于所述支架的表面;所述限位槽内陷于所述支臂的表面,所述支架弯折收纳时,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分离,所述支架展开时,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嵌合固定所述支架和所述支臂的相对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耳壳内设置有独立发声腔体,所述独立发声腔体内设置有发声单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耳壳一侧镂空设置,所述耳壳镂空处设置有喇叭盘,所述喇叭盘与所述耳壳连接,所述喇叭盘对应所述独立发声腔体的位置镂空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喇叭盘的周缘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扣,所述喇叭盘与一耳套座连接,所述耳套座对应所述第一卡扣的位置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和所述第一卡扣相互扣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耳套座的表面包裹一耳套,所述耳套套接在所述耳套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头戴式便携耳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头梁和所述支臂之间通过滑轨来滑动连接,实现所述头梁的宽度调节,所述滑轨档位块和所述支臂档位槽结合产生段落调节感,用户调节到适合的佩戴角度后能够记下所调节的档位,下次使用根据段落感的段数快速调节,使用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头戴式便携耳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头戴式便携耳机的滑轨与支臂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头戴式便携耳机的支架与耳壳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头戴式便携耳机的支架与耳壳连接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头戴式便携耳机的限位部与限位槽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头戴式便携耳机的耳壳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
头梁100、滑轨110、滑轨档位块111、支臂200、支臂档位槽210、限位槽220、支架300、支架档位块310、限位块320、耳壳400、耳壳档位槽410、独立发声腔体500、发声单元510、喇叭盘520、第一卡扣521、耳套座530、第二卡扣531、耳套5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头戴式便携耳机。
如图1-图6所示,头戴式便携耳机包括头梁100,两发声结构和两支臂200,发声结构与支臂200的一侧连接,支臂200的另一侧与头梁100的一侧滑动连接,具体地,发声结构和支臂200分为左侧和右侧两部分,分别连接在头梁100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仅描述其中一侧的结构,另一侧结构与所描述结构相同,不再做重复描述。
头梁100的两侧分别延伸设置有滑轨110,滑轨110跟支臂200滑动连接,当支臂200远离滑轨110时,头梁100的宽度增加,当支臂200向滑轨110靠拢时,头梁100的宽度减少,从而让头梁100在一定宽度内自有调节,匹配不同用户的头围,佩戴更舒适。具体地,为了保证滑轨110的强度,避免断梁的情况出现,头梁100的两侧通过延伸钢片来增加滑轨110的强度,滑轨110套接在钢片外,一侧通过螺丝固定在头梁100处,能够增加滑轨110的强度,防止支臂200拉伸距离过长导致滑轨110变形。
在滑轨110的末端设置有滑轨档位块111,支臂200的内侧设置有支臂档位槽210,支臂200和滑轨110滑动连接时,滑轨档位块111在支臂档位槽210内滑动,支臂档位槽210用于产生段落感,便于用户快速调节头梁100的宽度。为了保证支臂200调节宽度的流畅性,支臂档位槽210在支臂200的内部两侧设置,而滑轨110的末端滑轨档位块111设置在滑轨110的两侧,滑轨110位于两支臂档位槽210中间,滑轨110两侧的滑轨档位块111分别与两侧的支臂档位槽210嵌合滑动,产生段落感,避免了单侧支臂档位槽210带来的滑动不顺的问题。
现有的头戴耳机采用阻尼式滑轨110实现无级调节,用户难以掌握调节宽度,需要花费较多时间进行调节,并且随着时间增长,阻尼式调节由于机械部件之间装配老化松动,影响调节阻尼,使用寿命短。而本实用新型的段落式调节采用机械限位的方式逐级调整,使用寿命更长,用户能够熟知所调节档位并便捷调节到想要的位置,调节更快速便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支臂档位槽210呈波浪状设置,滑轨档位块111在支臂档位槽210内段落式滑动。具体地,波浪状的支臂档位槽210能够实现支臂200的调节导向和伸缩作用,当滑轨档位块111移动到支臂档位槽210的波浪状波峰时,滑轨档位块111伸缩一小段距离便能够沿着支臂档位槽210的槽壁滑动到相邻的支臂档位槽210的槽位中,实现调节导向的作用。用户在初次调节头梁100宽度时,只需要记住所调节的滑轨档位块111滑动段落数,以后每次展开耳机使用时通过感受拉动支臂200产生的段落数便能够快速调节到最佳佩戴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发声结构包括支架300和耳壳400,耳壳400与支架300转动连接,支架300的一端与支臂200的一端转动连接,支架300呈Y形,支架300的一侧呈U型分叉状,另一侧与支臂200转动连接,耳壳400呈椭圆形,耳壳400转动连接在支架300的U型口处。当耳机处于收纳状态时,支架300和支臂200的转动连接处转动,使耳壳400向头梁100内侧翻折,从而减少耳机的体积,便于收纳,而耳壳400与支架300的转动连接处能够转动一定角度,便于用户的脸部与耳壳400贴合。
耳壳400和支架300连接处设置有耳壳400角度调节机构,耳壳400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耳壳400的角度区间,用户的脸型各不相同,为了让用户快速调整到合适自身的贴合角度,设置耳壳400角度调节机构实现区间角度调节,让用户选择合适的角度区间,便于用户下次展开时快速调节到合适角度。
如图3和图4所示,具体地,耳壳400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耳壳档位槽410和支架档位块310,耳壳档位槽410设置于耳壳400上,支架档位块310设置于支架300处。支架300与耳壳400转动连接时,支架档位块310位于耳壳档位槽410内,耳壳档位槽410限制支架档位块310的活动角度,从而使耳壳400仅能在一定角度转动,便于用户在最佳佩戴角度区间中调整佩戴贴合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耳壳档位槽410设置于耳壳400与支架300连接处,耳壳档位槽410设置有多个调节区,调节区相邻设置,支架档位块310与耳壳档位槽410连接时,支架档位块310嵌入其中一调节区内,调节区用于限制支架档位块310的角度。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耳壳档位槽410设置有两个调节区,两调节区之间通过间隔块分隔,支架档位块310能够在两调节区之间切换,中间的间隔块起到转动卡点定位的作用,让支架档位块310限制在所处的调节区内,每个调节区允许耳壳400转动的角度不同。用户根据自身脸型选择合适的调节区间后,下次展开耳机时能够快速调节到目标调节区。
应理解,耳壳档位槽410设置有两个调节区并非唯一实施方式,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求采用三、四或五个等调节区,把每个调节区的可转动角度缩小,形成段落式转动,提高耳壳400可调节角度的等级,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可调节角度。本实用新型对耳壳档位槽410的调节区数量设置不一一赘述,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构思的前提下,耳壳档位槽410的调节区数量设置灵活变换,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支架300与支臂200的连接处设置有展开限位机构,展开限位机构用于固定支架300和支臂200的相对位置。具体地,耳机在使用过程中为了避免耳壳400受外力作用偏移并向内翻折,在支架300向头梁100侧旋转入位的位置设置展开限位机构,当支架300旋转到指定位置时,展开限位机构能够固定支架300和支臂200此时的位置,防止支架300旋转,提供更好地佩戴角度。
在进一步实施例中,展开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槽220和限位块320,限位槽220设置于支臂200处,限位块320设置于支架300处,具体地,限位槽220和限位块320呈跑道状,嵌合面积大,能够有效固定展开状态下的支架300和支臂200的相对位置。
支架300靠近支臂200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支臂200转动连接,限位块320设置于转轴一侧,限位块320突出于支架300的表面。限位槽220内陷于支臂200的表面,支架300旋转弯折收纳时,限位块320与限位槽220分离,支架300展开时,限位块320与限位槽220嵌合固定支架300和支臂200的相对位置。
应理解,限位槽220和限位块320采用跑道状并非唯一实施方式,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求采用椭圆形、圆形或条形的形状来做限位结构。本实用新型对限位槽220和限位块320的形状结构不一一赘述,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构思的前提下,限位槽220和限位块320的形状结构灵活变换,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所示,耳壳400内设置有独立发声腔体500,独立发声腔体500内设置有发声单元510。通过设置独立发声腔体500放置发声单元510,能够增加发声单元510的音腔大小,提升音质,把其他电子元器件设置再独立发声腔体500外,减少电子元器件对发声单元510的干扰,降低信噪。
在进一步实施例中,耳壳400一侧镂空设置,耳壳400镂空处设置有喇叭盘520,喇叭盘520与耳壳400连接,喇叭盘520对应独立发声腔体500的位置镂空设置。便于发声单元510的声波从喇叭盘520的镂空出传递到耳道中,避免声波分散传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喇叭盘520的周缘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扣521,喇叭盘520与一耳套座530连接,耳套座530对应第一卡扣521的位置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扣531,第二卡扣531和第一卡扣521相互扣接。当用户需要更换耳套540或清洁耳机时,只需要旋转耳套座530,使第二卡扣531与第一卡扣521分离,便能够清理耳机内部或更换新的耳套540,采用可拆卸结构更方便用户后续DIY和维护耳机。
进一步地,耳套座530的表面包裹一耳套540,耳套540套接在耳套座530上,用户拆卸耳套座530后更方便拆卸耳套540。
应理解,喇叭盘520和耳套座530采用卡扣连接结构并非唯一实施方式,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求采用磁性吸附固定结构或螺丝旋紧固定结构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对喇叭盘520和耳套座530的连接结构不一一赘述,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构思的前提下,喇叭盘520和耳套座530的连接结构灵活变换,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头戴式便携耳机还集成有ANC主动降噪功能,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杰里AC700系列主动降噪芯片,并且还集成有反馈式数字降噪和软件调节滤波器,在主动降噪方面的效果调节更加便捷。
电路高度集成,减少外围零件,方便电路设计,并且单个芯片集成了蓝牙功能和ANC主动降噪功能,在保持低功耗的同时还保证了降噪效果,有效提升工作寿命,降噪采用电子开关,用户操作更便捷易上手。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头戴式便携耳机,包括头梁(100)、两发声结构和两支臂(200),所述发声结构与所述支臂(200)的一侧连接,所述支臂(200)的另一侧与所述头梁(100)的一侧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梁(100)的两侧分别延伸设置有滑轨(110),所述滑轨(110)与所述支臂(200)滑动连接,所述滑轨(110)的末端设置有滑轨档位块(111);
所述支臂(200)的内侧设置有支臂档位槽(210),所述支臂(200)与所述滑轨(110)滑动连接时,所述滑轨档位块(111)于所述支臂档位槽(210)内滑动,所述支臂档位槽(210)用于产生段落感,便于用户快速调节所述头梁(100)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便携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档位槽(210)呈波浪状设置,所述滑轨档位块(111)在所述支臂档位槽(210)内段落式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便携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结构包括支架(300)和耳壳(400),所述耳壳(400)与所述支架(300)转动连接,所述支架(300)的一端与所述支臂(200)的一端转动连接;
所述耳壳(400)和所述支架(300)连接处设置有耳壳(400)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耳壳(400)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耳壳(400)的角度区间;
所述耳壳(400)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耳壳档位槽(410)和支架档位块(310),所述耳壳档位槽(410)设置于所述耳壳(400)上,所述支架档位块(310)设置于所述支架(300)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戴式便携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壳档位槽(410)设置于所述耳壳(400)与所述支架(300)连接处,所述耳壳档位槽(410)设置有多个调节区,所述调节区相邻设置,所述支架档位块(310)与所述耳壳档位槽(410)连接时,所述支架档位块(310)嵌入其中一所述调节区内,所述调节区用于限制所述支架档位块(310)的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戴式便携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00)与所述支臂(200)的连接处设置有展开限位机构,所述展开限位机构用于固定所述支架(300)和所述支臂(200)的相对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戴式便携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开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槽(220)和限位块(320),所述限位槽(220)设置于所述支臂(200)处,所述限位块(320)设置于所述支架(300)处;
所述支架(300)通过转轴与所述支臂(200)转动连接,所述限位块(320)设置于所述转轴一侧,所述限位块(320)突出于所述支架(300)的表面;
所述限位槽(220)内陷于所述支臂(200)的表面,所述支架(300)弯折收纳时,所述限位块(320)与所述限位槽(220)分离,所述支架(300)展开时,所述限位块(320)与所述限位槽(220)嵌合固定所述支架(300)和所述支臂(200)的相对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意一项所述的头戴式便携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壳(400)内设置有独立发声腔体(500),所述独立发声腔体(500)内设置有发声单元(5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戴式便携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壳(400)一侧镂空设置,所述耳壳(400)镂空处设置有喇叭盘(520),所述喇叭盘(520)与所述耳壳(400)连接,所述喇叭盘(520)对应所述独立发声腔体(500)的位置镂空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头戴式便携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盘(520)的周缘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扣(521),所述喇叭盘(520)与一耳套座(530)连接,所述耳套座(530)对应所述第一卡扣(521)的位置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扣(531),所述第二卡扣(531)和所述第一卡扣(521)相互扣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头戴式便携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套座(530)的表面包裹一耳套(540),所述耳套(540)套接在所述耳套座(530)上。
CN202220838991.0U 2022-04-12 2022-04-12 头戴式便携耳机 Active CN2174283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38991.0U CN217428328U (zh) 2022-04-12 2022-04-12 头戴式便携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38991.0U CN217428328U (zh) 2022-04-12 2022-04-12 头戴式便携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28328U true CN217428328U (zh) 2022-09-13

Family

ID=83182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38991.0U Active CN217428328U (zh) 2022-04-12 2022-04-12 头戴式便携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283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54791A (zh) * 2022-11-15 2023-04-11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一种便携式电力巡检辅助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54791A (zh) * 2022-11-15 2023-04-11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一种便携式电力巡检辅助装置
CN115954791B (zh) * 2022-11-15 2024-01-30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一种便携式电力巡检辅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55365B2 (en) Earbuds securable to users' outer ears and related headphone systems and methods
US6295366B1 (en) Aircraft headset
AU2009249243B2 (en) Adjustable, dual speaker element in-ear phone
US11206474B2 (en) Bluetooth headset
CN201039431Y (zh) 耳机及音量调节单元
JP2007135175A (ja) イヤハンガー付きインイヤ型イヤホン
KR20220093272A (ko) 헤드폰
CN217428328U (zh) 头戴式便携耳机
US3751608A (en) Sound receiver head set or ear phone
US9532126B1 (en) Audio earbud headphone for improved in-ear retention
US20110293130A1 (en) Earphone
EP2606659A2 (en) Audio ear bud headphone with extended curvature
JP2002078057A (ja) ヘッドホン装置
CN105393552A (zh) 耳机微调结构和耳机
JP2002112377A (ja) ヘッドホン
CN102647647B (zh) 耳机及音量调节单元
KR101521320B1 (ko) 조절식 듀얼 스피커 요소 인-이어폰
EP1622419A1 (en) Headphone
CN201123113Y (zh) 耳塞可转动的蓝牙耳机
JP3241354U (ja) 多機能骨伝導イヤホン
KR200364525Y1 (ko) 백폰 겸용 헤드폰
JP2906432B2 (ja) インサイドホン
CN214627315U (zh) 可增强趣味性的游戏耳机
CN217849649U (zh) 一种增强音量的骨传导耳机
CN213186495U (zh) 一种头戴式降噪蓝牙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