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27124U - 检查用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检查用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27124U
CN217427124U CN202220383836.4U CN202220383836U CN217427124U CN 217427124 U CN217427124 U CN 217427124U CN 202220383836 U CN202220383836 U CN 202220383836U CN 217427124 U CN217427124 U CN 2174271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rel
cylinder
probe
inspection connector
maximum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8383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口亨
剑崎真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271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271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Multi-Conductor Connection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小型化的检查用连接器。在检查用连接器中,第一筒包含具有第一筒的最大宽度的第一筒最大宽度区间,在第一筒最大宽度区间中,将第一直线上的上述第一筒的内表面与上述第一直线上的上述第一筒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一厚度,在上述第一筒最大宽度区间中,将第二直线上的上述第一筒的内表面与上述第二直线上的上述第一筒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二厚度,在上述第一筒最大宽度区间中,上述第一厚度比上述第二厚度小。

Description

检查用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频信号的测定所使用的检查用连接器。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与检查用连接器相关的发明,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探针结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探针结构具备多个同轴探针。多个同轴探针分别包含筒以及导通销。筒具有圆筒形状,该圆筒形状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导通销在筒内沿上下方向延伸。导通销的下端从筒向下方突出。这样的同轴探针安装于同轴电缆的下端。具体而言,同轴电缆从筒的上端插入到筒内。由此,筒与同轴电缆的外导体电连接。另外,导通销与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电连接。根据这样的探针结构,能够测定多个信号电极的信号。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597915号公报
然而,有使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具备多个同轴探针的探针结构小型化的迫切期望。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小型化的检查用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连接器是安装于第一同轴电缆的端部以及一个以上的第二同轴电缆的端部的检查用连接器,其中,
上述第一同轴电缆包含:
第一中心导体;以及
第一外部导体,包围上述第一中心导体的周围,
上述一个以上的第二同轴电缆分别包含:
第二中心导体;以及
第二外部导体,包围上述第二中心导体的周围,
上述检查用连接器具备:
第一探针,沿上下方向延伸;以及
一个以上的第二探针,沿上下方向延伸,
上述第一探针包含:
第一信号销,是与上述第一中心导体电连接的第一信号销,沿上述上下方向延伸;以及
第一筒,是与上述第一外部导体电连接的第一筒,具有包围上述第一信号销的周围的筒形状,
上述一个以上的第二探针分别包含:
第二信号销,是与上述第二中心导体电连接的第二信号销,沿上述上下方向延伸;以及
第二筒,是与上述第二外部导体电连接的第二筒,具有包围上述第二信号销的周围的筒形状,
上述一个以上的第二探针包含位于距上述第一探针最近的位置的一个以上的最近第二探针,
上述第一筒包含第一筒最大宽度区间,上述第一筒最大宽度区间具有与上述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上述第一筒的最大宽度,
在上述第一筒最大宽度区间中,定义沿上述上下方向观察时,连接上述第一筒的第一中心点与上述最近第二探针的上述第二筒的第二中心点的第一直线,
在上述第一筒最大宽度区间中,将上述第一直线与上述第一筒的外表面的交点定义为第一交点,
在上述第一筒最大宽度区间中,定义连接上述第一筒的外表面中上述第一交点以外的第一点与上述第一中心点的第二直线,
在上述第一筒最大宽度区间中,将上述第一直线上的上述第一筒的内表面与上述第一直线上的上述第一筒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一厚度,
在上述第一筒最大宽度区间中,将上述第二直线上的上述第一筒的内表面与上述第二直线上的上述第一筒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二厚度,
在上述第一筒最大宽度区间中,上述第一厚度比上述第二厚度小。
也可以:在上述第一筒最大宽度区间中,上述第一交点与上述第一中心点之间的距离比从上述第一点到上述第一中心点为止的距离短。
也可以:上述检查用连接器具备柱塞,上述柱塞支承上述第一探针以及上述一个以上的第二探针。
也可以:在上述第一筒设置有将上述第一筒的内表面与上述第一筒的外表面连接的贯通孔。
也可以:上述贯通孔位于上述第二直线上。
也可以:定义与上述上下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上述一个以上的最近第二探针包含左最近探针和右最近探针,上述左最近探针位于上述第一探针的左侧,上述右最近探针位于上述第一探针的右侧。
也可以:上述第一筒的外表面包含第一筒平面,上述第一筒平面是与上述第一直线正交的平面,上述第一筒平面面向上述最近第二探针。
也可以:上述第一筒具有圆筒形状,上述第一筒包含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从下向上依次排列上述第一部分、上述第二部分以及上述第三部分,第三部分的宽度比第二部分的宽度小,第二部分的宽度比第一部分的宽度小。
也可以:将上述第一直线上的上述第二部分的内表面与上述第一直线上的上述第二部分的筒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二部分厚度,上述第一厚度是上述第二部分厚度以上的大小。
也可以:将上述第一直线上的上述第二部分的中心点与上述第一直线上的上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二部分距离,上述第一交点与上述第一中心点之间的距离是上述第二部分距离以上的长度。
也可以:上述第一筒与一个以上的上述第二筒接触。
也可以:上述第二筒包含第二筒最大宽度区间,上述第二筒最大宽度区间具有与上述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上述第二筒的最大宽度,在上述第二筒最大宽度区间中,将上述第一直线与上述第二筒的外表面的交点定义为第二交点,在上述第二筒最大宽度区间中,上述第二交点与上述第二中心点之间的距离比从上述第二交点以外的上述第二筒的外表面到上述第二中心点为止的距离短,在上述第二筒最大宽度区间中,定义连接上述第二筒的外表面中上述第二交点以外的第二点与上述第二中心点的第三直线,在上述第二筒最大宽度区间中,将上述第一直线上的上述第二筒的内表面与上述第一直线上的上述第二筒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三厚度,在上述第二筒最大宽度区间中,将上述第三直线上的上述第二筒的内表面与上述第三直线上的上述第二筒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四厚度,在上述第二筒最大宽度区间中,上述第三厚度比上述第四厚度小。
以下,对本说明书中的语句的定义进行说明。在本说明书中,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轴、部件并不一定仅表示与前后方向平行的轴、部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轴、部件是指相对于前后方向在±45°的范围内倾斜的轴、部件。同样地,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轴、部件是指相对于上下方向在±45°的范围内倾斜的轴、部件。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部件是指相对于左右方向在±45°的范围内倾斜的轴、部件。
以下,对本说明书中的部件的位置关系进行定义。第一部件~第三部件是检查用单元的构成。在本说明书中,在前后方向上排列的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表示以下的状态。是沿与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观察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时,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双方配置在表示前后方向的任意的直线上的状态。在本说明书中,沿上下方向观察时在前后方向上排列的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表示以下的状态。沿上下方向观察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时,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双方配置在表示前后方向的任意的直线上。该情况下,若从与上下方向不同的左右方向观察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则也可以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中的任意一方不配置在表示前后方向的任意的直线上。此外,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也可以接触。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也可以分离。也可以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存在第三部件。该定义也能够应用于前后方向以外的方向。
在本说明书中,第一部件配置于第二部件之前是指以下的状态。第一部件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第二部件向前方平行移动时所通过的区域内。由此,第一部件既可以收纳在第二部件向前方平行移动时所通过的区域内,也可以从第二部件向前方平行移动时所通过的区域突出。该情况下,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在前后方向上排列。该定义也能够应用于前后方向以外的方向。
在本说明书中,在沿左右方向观察时,第一部件配置于第二部件之前是指以下的状态。在沿左右方向观察时,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并且,在沿左右方向观察时,第一部件的与第二部件对置的部分配置在第二部件之前。在该定义中,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也可以在三维中不在前后方向上排列。该定义也能够应用于前后方向以外的方向。
在本说明书中,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相比靠前地配置是指以下的状态。第一部件配置在通过第二部件的前端并与前后方向正交的平面之前。该情况下,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既可以在前后方向上排列,也可以不在前后方向上排列。该定义也能够应用于前后方向以外的方向。
在本说明书中,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如以下那样定义第一部件的各部。第一部件的前部是指第一部件的前半部分。第一部件的后部是指第一部件的后半部分。第一部件的左部是指第一部件的左半部分。第一部件的右部是指第一部件的右半部分。第一部件的上部是指第一部件的上半部分。第一部件的下部是指第一部件的下半部分。第一部件的前端是指第一部件的前方的端部。第一部件的后端是指第一部件的后方的端部。第一部件的左端是指第一部件的左方的端部。第一部件的右端是指第一部件的右方的端部。第一部件的上端是指第一部件的上方的端部。第一部件的下端是指第一部件的下方的端部。第一部件的前端部是指第一部件的前端及其附近。第一部件的后端部是指第一部件的后端及其附近。第一部件的左端部是指第一部件的左端及其附近。第一部件的右端部是指第一部件的右端及其附近。第一部件的上端部是指第一部件的上端及其附近。第一部件的下端部是指第一部件的下端及其附近。
在将本说明书中的任意的两个部件定义为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的情况下,任意的两个部件的关系如下。在本说明书中,第一部件被第二部件支承包含第一部件在第二部件安装为不能够相对于第二部件移动(即,固定)的情况、以及第一部件在第二部件安装为能够相对于第二部件移动的情况。另外,第一部件被第二部件支承包含第一部件直接安装于第二部件的情况、以及第一部件经由第三部件安装于第二部件的情况双方。
在本说明书中,第一部件保持于第二部件包含第一部件在第二部件安装为不能够相对于第二部件移动(即,固定)的情况,不包含第一部件在第二部件安装为能够相对于第二部件移动的情况。另外,第一部件保持于第二部件包含第一部件直接安装于第二部件的情况、以及第一部件经由第三部件安装于第二部件的情况双方。
在本说明书中,“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电连接”是指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电导通。因此,既可以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接触,也可以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不接触。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不接触的情况下,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配置有具有导电性的第三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检查用连接器,能够实现检查用连接器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检查用单元10的剖视图。
图2是检查用连接器100的下端部X的放大图。
图3是探针101a以及同轴电缆202a的剖视图。
图4是检查用单元10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柱塞102以及探针101a、101b的放大图。
图6是探针101a的外观立体图。
图7是沿上下方向观察筒122a、122b的图。
图8是沿上下方向观察第一变形例的检查用连接器100A的筒122a、122b、122c的图。
图9是沿上下方向观察第二变形例的检查用连接器100B的筒122a、122b的图。
图10是沿上下方向观察第三变形例的检查用连接器100C的筒122a、122b的图。
图11是沿上下方向观察第四变形例的检查用连接器100D的筒122a~122e的图。
图12是沿上下方向观察第五变形例的检查用连接器100E的筒122a~122g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10…检查用单元,100、100A、100B、100C、100D、100E…检查用连接器,101a、101b、101c…探针,102…柱塞,104…壳体,106…凸缘,108、1208a…弹簧,109…隔离物,120a、120b…信号销,122a~122g…筒,123a、123b…插口,130a、130b…衬套,200a、200b…外部连接用连接器,202a~202c…同轴电缆,204a、204b…中心导体,206a、206b…外部导体,208a、208b…绝缘体,210a、210b…覆盖膜,1202a…筒部,1204a…下销,1206a…上销,CP1…第一中心点,CP2…第二中心点,PI1…第一交点,PI2…第二交点,SL1…第一直线,SL2…第二直线,AP1…第一点,AP2…第二点,OS1~OS7…外表面,IS1、IS2…内表面,T1…第一厚度,T2…第二厚度,MK…筒最大宽度区间,HMK…筒非最大宽度区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检查用单元的结构]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检查用单元1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检查用单元10的剖视图。在图1中,示出与前后方向正交的剖面上的检查用单元10的结构。图2是检查用连接器100的下端部X的放大图。图3是探针101a以及同轴电缆202a的剖视图。图4是检查用单元10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柱塞102以及探针101a、101b的放大图。图6是探针101a的外观立体图。图7是沿上下方向观察筒122a、122b的图。为了容易理解说明,在图7中省略筒122a、122b以外的部件(中心导体204a、204b、外部导体206a、206b、覆盖膜210a、210b等)的图示。
如图1~图7所示那样定义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但是,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是为了进行说明而定义的方向。因此,检查用单元10的实际的使用时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也可以不与图1~图7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一致。另外,上下方向也可以与图1~图7的上下方向相反。左右方向也可以与图1~图7的左右方向相反。前后方向也可以与图1~图7的前后方向相反。
检查用单元10用于在电子设备内传输的高频信号的测定。如图1所示,检查用单元10具备检查用连接器100、外部连接用连接器200a、200b以及同轴电缆202a、202b。外部连接用连接器200a、200b与测定设备(未图示)连接。外部连接用连接器200a、200b分别具有与同轴电缆202a、202b电连接的结构。
同轴电缆202a将检查用连接器100与外部连接用连接器200a电连接。同轴电缆202b将检查用连接器100与外部连接用连接器200b电连接。从左向右依次排列同轴电缆202a、202b成一列。同轴电缆202a是第一同轴电缆。同轴电缆202b是第二同轴电缆。同轴电缆202a、202b具有相同的结构。以下,对于相同的结构,以同轴电缆202a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同轴电缆202a包含中心导体204a、外部导体206a、绝缘体208a以及覆盖膜210a。中心导体204a是同轴电缆202a的芯线。因此,中心导体204a位于同轴电缆202a的中心。中心导体204a由低电阻的导体制成。中心导体204a例如由铜制成。中心导体204a与外部连接用连接器200a电连接。中心导体204a是第一中心导体。外部导体206a是第一外部导体。
外部导体206a包围中心导体204a的周围。因此,外部导体206a在与同轴电缆202a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剖面上,具有圆环形状。例如通过编织较细的导线制成这样的外部导体206a。外部导体206a由低电阻的导体制成。外部导体206a例如由铜制成。外部导体206a与外部连接用连接器200a电连接。
绝缘体208a使中心导体204a与外部导体206a绝缘。绝缘体208a位于中心导体204a与外部导体206a之间。绝缘体208a包围中心导体204a的周围。绝缘体208a的周围被外部导体206a包围。绝缘体208a在与同轴电缆202a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剖面上,具有圆环形状。绝缘体208a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制成。绝缘体208a例如由聚乙烯制成。另外,在绝缘体208a设置有多个孔,以使同轴电缆202a能够柔软地变形。
覆盖膜210a包围外部导体206a的周围。因此,覆盖膜210a在与同轴电缆202a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剖面上,具有圆环形状。覆盖膜210a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制成。覆盖膜210a例如由聚乙烯制成。但是,在覆盖膜210a不设置多个孔,或者设置比绝缘体208a少的孔。因此,覆盖膜210a与绝缘体208a相比不容易变形。因此,覆盖膜210a的杨氏模量比绝缘体208a的杨氏模量大。
在同轴电缆202a的下端部,通过除去外部导体206a、绝缘体208a以及覆盖膜210a,从而中心导体204a从同轴电缆202a露出。另外,通过在比中心导体204a露出的部分靠上方除去覆盖膜210a,从而外部导体206a从同轴电缆202a露出。此外,虽然省略详细的说明,但同轴电缆202b包含中心导体204b、外部导体206b、绝缘体208b以及覆盖膜210b。中心导体204b是第二中心导体。外部导体206b是第二外部导体。
检查用连接器100安装于同轴电缆202a、202b的端部。如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检查用连接器100具备柱塞102、壳体104、凸缘106、弹簧108、隔离物109、插口123a、123b、衬套130a、130b以及探针101a、101b。探针101a是第一探针。探针101b是第二探针。
插口123a、123b分别与中心导体204a、204b电连接。但是,插口123a、123b分别不与外部导体206a、206b电连接。
从左向右依次排列插口123a、123b成一列。由此,插口123b配置于插口123a的右侧。插口123a、123b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对插口123a进行说明,对插口123b省略说明。
如图2以及图3所示,插口123a安装于同轴电缆202a的下端部。由此,插口123a与中心导体204a电连接。但是,插口123a不与外部导体206a电连接。更详细而言,插口123a具有圆筒形状,该圆筒形状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插口123a的上端部开口。插口123a的下端部不开口。但是,插口123a的下端部也可以开口。中心导体204a在同轴电缆202a的下端部露出。中心导体204a从插口123a的上端部的开口插入到插口123a的内部。中心导体204a通过焊料固定于插口123a。由此,中心导体204a与插口123a电连接。但是,插口123a不与外部导体206a接触。由此,插口123a不与外部导体206a电连接。具有以上那样的结构的插口123a例如由黄铜制成。
探针101a、101b如图2以及图3所示那样沿上下方向延伸。从左向右依次排列探针101a、101b成一列。由此,探针101b配置于探针101a的右侧。探针101a、101b分别包含信号销120a、120b以及筒122a、122b。
筒122a、122b分别与外部导体206a、206b电连接。但是,筒122a、122b分别不与中心导体204a、204b电连接。在向下方观察时,筒122a、122b分别包围插口123a、123b的周围。因此,筒122a、122b具有圆筒形状,该圆筒形状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筒122a是第一筒。筒122b是第二筒。
从左向右依次排列筒122a、122b成一列。由此,筒122b配置于筒122a的右侧。筒122a、122b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对筒122a进行说明,对筒122b省略说明。
如图2以及图3所示,筒122a安装于同轴电缆202a的下端部。由此,筒122a与外部导体206a电连接。但是,筒122a不与中心导体204a电连接。筒122a的中心轴线与插口123a的中心轴线一致。另外,插口123a收纳在筒122a的内部。由此,在向下方观察时,筒122a包围插口123a的周围。筒122a的上端部开口。筒122a的下端部开口。外部导体206a在同轴电缆202a的下端部露出。外部导体206a从筒122a的上端部的开口插入到筒122a的内部。外部导体206a通过焊料固定于筒122a。由此,外部导体206a与筒122a电连接。具有以上那样的结构的筒122a例如由黄铜制成。
衬套130a、130b分别将筒122a、122b与信号销120a、120b绝缘。从左向右依次排列衬套130a、130b成一列。由此,衬套130b配置于衬套130a的右侧。衬套130a、130b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对衬套130a进行说明,对衬套130b省略说明。
如图2以及图3所示,衬套130a配置于筒122a的内部。更详细而言,衬套130a具有圆筒形状,该圆筒形状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衬套130a的中心轴线与筒122a的中心轴线以及插口123a的中心轴线一致。插口123a的下端部插入到衬套130a的内部。衬套130a的上端部插入到筒122a的内部。衬套130a的上端部与筒122a的上端部接触。衬套130a由绝缘性部件制成。绝缘性部件例如是具有绝缘性的树脂。具有绝缘性的树脂例如是环氧树脂。由此,筒122a与插口123a绝缘。
如图3所示,信号销120a、120b分别与插口123a、123b电连接。信号销120a、120b分别从插口123a、123b向下方延伸。信号销120a是第一信号销。信号销120b是第二信号销。
如图2所示,从左向右依次排列信号销120a、120b成一列。由此,信号销120b配置于信号销120a的右侧。信号销120a、120b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对信号销120a进行说明,对信号销120b省略说明。
信号销120a是被施加具有比较高的频率的高频信号的端子。具有比较高的频率的高频信号例如是具有0.3GHz~0.3THz的频率的毫米波信号或者微波信号。如图2以及图3所示,信号销120a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棒状部件。信号销120a的上端与插口123a的下端接触。由此,信号销120a与插口123a电连接。即,信号销120a经由插口123a与中心导体204a电连接。
如图2所示,信号销120a包含筒部1202a、下销1204a、上销1206a以及弹簧1208a。筒部1202a具有圆筒形状,该圆筒形状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筒部1202a的形状也可以是六棱柱等多棱柱形状。但是,筒部1202a的上端部以及下端部的直径比筒部1202a的剩余的部分的直径小。即,筒部1202a具有稍微收缩筒部1202a的上端部以及下端部的形状。
下销1204a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棒状部件。下销1204a的上部位于筒部1202a的内部。下销1204a的下部位于筒部1202a之外。但是,下销1204a的上部的直径比下销1204a的剩余的部分的直径大。由此,下销1204a不能够向下方通过筒部1202a。
上销1206a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棒状部件。上销1206a的下部位于筒部1202a的内部。上销1206a的上部位于筒部1202a之外。但是,上销1206a的下部的直径比上销1206a的剩余的部分的直径大。由此,上销1206a不能够向上方通过筒部1202a。另外,上销1206a的上端与插口123a的下端接触。
弹簧1208a配置在筒部1202a的内部。弹簧1208a的下端与下销1204a的上端接触。弹簧1208a的上端与上销1206a的下端接触。由此,弹簧1208a向下方推压下销1204a,并且向上方推压上销1206a。具有以上的结构的信号销120a能够沿上下方向进行伸缩。
以上那样的信号销120a例如由黄铜制成。如后述那样,信号销120a以与柱塞102绝缘的状态被柱塞102支承。
如图4以及图5所示,柱塞102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筒状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柱塞102具有圆筒形状,该圆筒形状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如图4所示,在柱塞102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贯通孔H1。贯通孔H1从柱塞102的上端贯通至下端。在向下方观察时,柱塞102包围探针101a、101b。因此,探针101a、101b在贯通孔H1中沿上下方向延伸。该情况下,信号销120a、120b在贯通孔H1中沿上下方向延伸。柱塞102的下端与探针101a、101b的下端相比位于下方。由此,在向下方观察时,柱塞102包围探针101a、101b的下端的周围。柱塞102不与信号销120a、120b电连接。柱塞102与接地电位连接。
另外,如图5所示,在与前后方向正交的剖面上,在探针101a的左侧存在柱塞102,并且不存在探针。即,在探针101a与柱塞102之间不存在信号销。
如图2所示,柱塞102以与筒122a、122b电连接的状态支承筒122a、122b。更详细而言,在柱塞102的贯通孔H1插入筒122a、122b。该情况下,柱塞102支承探针101a、101b。即,柱塞102支承一个以上的第二探针。
贯通孔H1的内周面与筒122a、122b的外周面接触。由此,柱塞102与筒122a、122b电连接。柱塞102由导电性较高的金属制成。柱塞102例如由SUS制成。
如图4所示,壳体104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筒状部件。如图4所示,在壳体104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贯通孔H4。贯通孔H4从壳体104的上端贯通至下端。壳体104的下端部插入至柱塞102的上部。由此,壳体104被柱塞102支承为位于柱塞102之上。同轴电缆202a、202b沿上下方向通过壳体104的内部。这样的壳体104由导电性较高的金属制成。壳体104例如由SUS制成。
隔离物109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柱塞102与壳体104之间。隔离物109具有圆板形状。在向下方观察时,在隔离物109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两个狭缝。同轴电缆202a、202b沿上下方向通过这两个狭缝。由此,隔离物109进行同轴电缆202a、202b的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的定位。这样的隔离物109由导电性较高的金属制成。隔离物109例如由SUS制成。
凸缘106是具有板形状的部件。凸缘106在向下方观察时具有长方形形状。凸缘106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壳体104的上端部附近。在凸缘106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贯通孔H3。在向下方观察时,贯通孔H1、贯通孔H3以及贯通孔H4重叠。
壳体104沿上下方向通过贯通孔H3内。但是,壳体104的上端部的直径比凸缘106的贯通孔H3的直径大。因此,壳体104不能够朝向下方穿过贯通孔H3。这样的凸缘106由导电性较高的金属制成。凸缘106例如由SUS制成。
弹簧108向上方推压凸缘106。弹簧108向下方推压柱塞102。更详细而言,弹簧108的上端固定于凸缘106的下表面。弹簧108的下端固定于柱塞102的上端。柱塞102与壳体104一体化。因此,若向上方推压柱塞102,则弹簧108压缩,柱塞102、壳体104相对于凸缘106向上方位移。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检查用连接器100具备能够实现检查用连接器100的小型化的结构。以下,参照图对能够实现检查用连接器100的小型化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检查用连接器100具备两个探针101a、101b。探针101b是位于距探针101a最近的位置的最近第二探针。
如图6以及图7所示,筒122a具有筒形,该筒形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在本实施方式中,筒122a具有圆筒形状。由此,如图7所示,筒122a具有包含筒的内表面IS1和筒的外表面OS1的形状。
筒122a包含直径不同的三个部分。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筒122a包含第一部分122aU、第二部分122aC以及第三部分122aD。第三部分122aD位于第二部分122aC之下。第二部分122aC位于第一部分122aU之下。图6的C-C剖面所示的第三部分122aD的直径比图6的B-B剖面所示的第二部分122aC的直径小。第二部分122aC的直径比图6的A-A剖面所示的第一部分122aU的直径小。在本说明书中,直径是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剖面中的宽度的一个例子。
在上述的构成的情况下,筒122a包含筒最大宽度区间MK以及筒非最大宽度区间HMK。筒最大宽度区间MK是具有筒122a的最大直径的区间。因此,筒最大宽度区间MK包含第一部分122aU。筒最大宽度区间MK是第一筒最大宽度区间。
筒非最大宽度区间HMK是筒最大宽度区间MK以外的区间。因此,筒非最大宽度区间HMK包含第二部分122aC以及第三部分122aD。
如图6以及图7所示,第一部分122aU具有切削了圆筒的右端部后的形状。该情况下,筒122a的外表面OS1包含平面LS1以及曲面CS1。平面LS1是与左右方向垂直的平面。平面LS1朝向右方。该情况下,平面LS1面向筒122b。即,平面LS1面向探针101b。平面LS1沿上下方向延伸。平面LS1是第一筒平面。曲面CS1是圆筒的外表面OS1中的除了平面LS1之外的部分。因此,曲面CS1具有相当于圆筒形状的一部分的形状。
由于第一部分122aU具有切削了圆筒的一部分后的形状,所以如图7所示,在筒122a的右端部,筒122a的厚度变小。筒122a的厚度是筒122a的内表面IS1与外表面OS1之间的距离。另外,由于切削作为筒最大宽度区间MK的第一部分122aU的侧面,所以筒122a的最大宽度变小。即,筒122a的最大直径变小。
筒122b具有与筒122a左右对称的结构。更详细而言,筒122b包含第一部分122bU。第一部分122bU是筒122b中的筒最大宽度区间MK2。第一部分122bU具有切削了圆筒的左端部后的形状。该情况下,筒122b的外表面OS2包含平面LS2以及曲面CS2。平面LS2是与左右方向垂直的平面。平面LS2朝向左方。平面LS2沿上下方向延伸。平面LS2是第二筒平面。曲面CS2是圆筒的外表面OS2中的除了平面LS2之外的部分。因此,曲面CS2具有相当于圆筒形状的一部分的形状。由于具有切削了一部分后的形状,所以在筒122b的左端部,筒122b的厚度变小。另外,由于在筒最大宽度区间MK2切削第一部分122bU的侧面,从而筒122b的最大宽度变小。即,筒122b的最大直径变小。
如图7所示,平面LS1与平面LS2相面对。即,平面LS1面向探针101b。平面LS2面向探针101a。平面LS1与平面LS2平行。平面LS1以及平面LS2沿上下方向延伸为筒122a与筒122b之间的距离恒定。
以下,对上述的构成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首先,如图7所示,定义沿上下方向观察时筒122a的第一中心点CP1。第一中心点CP1例如是沿上下方向观察筒122a时筒122a的重心。另外,第一中心点CP1例如也可以是筒122a的内周面的中心。此时,例如在筒122a中定义两个直径(以下,称为第一直径)的情况下,两个第一直径在第一中心点CP1相交。同样地,定义沿上下方向观察时筒122b的第二中心点CP2。第二中心点CP2例如是沿上下方向观察筒122b时筒122b的重心。另外,第二中心点CP2例如也可以是筒122b的内周面的中心。此时,例如在筒122b中定义两个直径(以下,称为第二直径)的情况下,两个第二直径在第二中心点CP2相交。
定义沿上下方向观察时连接第一中心点CP1与第二中心点CP2的第一直线SL1。将第一直线SL1与筒122a的外表面OS1的交点定义为第一交点PI1。定义筒122a的外表面OS1中第一交点PI1以外的第一点AP1。即,在筒122a的曲面CS1定义第一点AP1。
在筒最大宽度区间MK中,将第一直线SL1上的筒122a的内表面IS1与第一直线SL1上的筒122a的外表面OS1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一厚度T1。即,第一厚度是内表面IS1与平面LS1之间的距离。
定义连接第一点AP1与第一中心点CP1的第二直线SL2。在筒最大宽度区间MK中,将第二直线SL2上的筒122a的内表面IS1与第二直线SL2上的筒122a的外表面OS1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二厚度T2。即,第二厚度T2是曲面CS1与内表面IS1之间的距离。而且,如图7所示,在筒最大宽度区间MK中,第一厚度T1比第二厚度T2小。
切削筒122a的右端部。该情况下,如图7所示,在筒最大宽度区间MK中,第一交点PI1与第一中心点CP1之间的距离D1比从第一点AP1到第一中心点CP1为止的距离D2短。即,距离D1比从第一交点PI1以外的筒122a的外表面OS1到第一中心点CP1为止的距离短。换句话说,第一交点PI1位于外表面OS1中最接近第一中心点CP1的位置。
平面LS1与第一直线SL1正交。平面LS2与第一直线SL1正交。平面LS1面向平面LS2。因此,在平面LS1与平面LS2之间,筒122a与筒122b之间的距离最短。
筒122a的右端部被切削以使中心导体204a、外部导体206a不从筒122a露出。更详细而言,筒122a具有圆筒形状。在第一直线SL1上从第一中心点CP1到筒122a的内表面IS1为止的距离比从第一中心点CP1到筒122a的外表面OS1为止的距离短。该情况下,筒122a的第一厚度T1必定比0大。
与筒122a相同地,在筒122b的筒最大宽度区间MK2中切削左端部。筒最大宽度区间MK2是第二筒最大宽度区间。以下,进行详细的说明。
将第一直线SL1与筒122b的外表面OS2的交点定义为第二交点PI2。定义筒122b的外表面OS2中第二交点PI2以外的第二点AP2。定义连接第二点AP2与第二中心点CP2的第三直线SL3。
将第一直线SL1上的筒122b的内表面IS2与第一直线SL1上的筒122b的外表面OS2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三厚度T3。将第三直线SL3上的筒122b的内表面IS2与第三直线SL3上的筒122b的外表面OS2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四厚度T4。
此时,如图7所示,第二交点PI2与第二中心点CP2之间的距离比从第二交点PI2以外的筒122b的外表面OS2到第二中心点CP2为止的距离短。第三厚度T3比第四厚度T4小。
如图6所示,在第一部分122aU、第二部分122aC以及第三部分122aD中,仅第一部分122aU具有被切削后的形状。第二部分122aC以及第三部分122aD不具有被切削后的形状。该情况下,第一厚度T1为第二部分122aC的厚度以上的大小。具体而言,将第一直线SL1上的第二部分122aC的内表面与第一直线SL1上的第二部分122aC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二部分厚度。此时,第一厚度T1是第二部分厚度以上的大小。
另外,在上述的构成的情况下,第一部分122aU的宽度的大小为第二部分122aC的宽度的大小以上的大小。具体而言,将第一直线SL1上的第二部分122aC的中心点与第一直线SL1上的第二部分122aC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二部分距离。此时,第一交点PI1与第一中心点CP1之间的距离是第二部分距离以上的长度。
(筒122a的贯通孔HB)
如图3以及图6所示,在筒122a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贯通孔HB。贯通孔HB连接筒122a的内表面IS1与外表面OS1。为了使焊料流入筒122a中而设置贯通孔HB。即,焊料经由贯通孔HB流入筒122a内。焊料将筒122a与外部导体206a固定。焊料将筒122a与外部导体206a电连接。贯通孔HB在筒122a的外表面OS1,设置于平面LS1以外的面。贯通孔HB设置于曲面CS1。即,贯通孔HB位于第二直线SL2上。
(检查用单元10的使用方法)
接下来,对检查用单元10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检查用单元10与具备两个信号端子的连接器连接。从两个信号端子输出具有比较高的频率的高频信号。
检查用连接器100设置在连接器之上。然后,使检查用连接器100下降。由此,信号销120a、120b与连接器的两个信号端子接触。即,对信号销120a、120b施加具有比较高的频率的高频信号。此时,通过两个信号端子向上方推压信号销120a、120b。因此,信号销120a、120b相对于柱塞102向上方位移。通过以上的动作,与检查用连接器100连接的测定设备能够在确保与连接器的连接性的同时,测定具有比较高的频率的高频信号。
[效果]
根据检查用连接器100,能够实现检查用连接器100的小型化。更详细而言,在筒最大宽度区间MK中,第一厚度T1比第二厚度T2小。在上述的构成的情况下,在筒122a的一部分中,内表面IS1与外表面OS1之间的距离较短。换句话说,筒122a的一部分的厚度较薄。由此,在检查用连接器100的筒最大宽度区间MK中,第一交点PI1与第一中心点CP1之间的距离D1比从第一交点PI1以外的筒122a的外表面OS1到第一中心点CP1为止的距离短。即,第一交点PI1与第一中心点CP1之间的距离D1缩短筒122a的厚度变薄的量。因此,将筒122a、122b配置为平面LS1面向筒122b。即,配置为在筒122a中厚度较薄的部分接近筒122b。该情况下,能够将探针101a与探针101b以筒122a的厚度变薄的量接近地配置。由此,从探针101a的左端到探针101b的右端为止的距离变短。因此,能够将检查用连接器100的左右方向的宽度缩短探针101b向探针101a接近的量。其结果是,能够实现检查用连接器100的小型化。
根据检查用连接器100,能够进一步实现检查用连接器100的小型化。更详细而言,在检查用连接器100的筒最大宽度区间MK中,第一交点PI1与第一中心点CP1之间的距离D1比从第一点AP1到第一中心点CP1为止的距离D2短。在上述的构成的情况下,在筒122a、122b排列的方向上,内表面IS1与外表面OS1之间的距离较短。换句话说,在筒122a、122b排列的方向上,筒122a的一部分的厚度较薄。即,筒122a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变小。因此,能够减小支承筒122a的柱塞102的大小。其结果是,能够使检查用连接器100小型化。
根据检查用连接器100,检查用连接器100能够以探针101a以及探针101b接近的状态对其进行支承。更详细而言,检查用连接器100具备柱塞102。柱塞102支承探针101a、101b。在上述的构成的情况下,检查用连接器100能够以探针101a与探针101b接近的状态对各探针进行支承。
根据检查用连接器100,能够将筒122a与外部导体206a固定。更详细而言,在筒122a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贯通孔HB。贯通孔HB将筒122a的内表面IS1与筒122a的外表面OS1连接。通过上述的构成,能够使将筒122a与外部导体206a固定的焊料经由贯通孔HB流入到筒122a内。其结果是,能够将筒122a与外部导体206a固定。
根据检查用连接器100,能够实现检查用连接器100的小型化。更详细而言,贯通孔HB位于与第一直线SL1不同的第二直线SL2上。由此,在使焊料流入筒122a的情况下,从筒122a的内部泄漏到外部的焊料不附着于平面LS1。以下,对在第一直线上设置贯通孔的检查用连接器(以下,称为比较例1)和检查用连接器100进行比较来进行说明。在比较例1的情况下,贯通孔位于面向探针的平面上。在使焊料流入筒的内部时,有从筒的内部泄漏到外部的焊料附着于平面的可能性。此时,附着的焊料位于两个筒之间。该情况下,有由于突出的焊料,而不能够使两个探针相互接近的可能性。因此,有不能够使比较例1小型化之虞。
另一方面,在检查用连接器100的情况下,附着于贯通孔HB的附近的焊料不位于筒122a与筒122b之间。该情况下,焊料不会阻碍使探针101a与探针101b接近。即,能够使探针101b接近探针101a。其结果是,能够实现检查用连接器100的小型化。
根据检查用连接器100,检查用连接器100的特性阻抗不容易降低。更详细而言,贯通孔HB位于与第一直线SL1不同的第二直线SL2上。以下,对比较例1和检查用连接器100进行比较来进行说明。在比较例1的情况下,贯通孔位于面向探针的平面上。因此,在使焊料流入筒时,焊料位于两个探针之间。焊料具有导电性。因此,有附着于筒的外表面的焊料对探针进行电干扰的可能性。该情况下,有检查用连接器的特性阻抗降低之虞。
另一方面,在检查用连接器100的情况下,附着于贯通孔HB的附近的焊料不位于探针101a与探针101b之间。因此,附着于筒122a的外表面OS1的焊料不对探针101b进行电干扰。其结果是,检查用连接器100的特性阻抗不容易降低。
根据检查用连接器100,筒122a的强度提高。更详细而言,筒122a的外表面OS1包含与第一直线SL1正交的平面LS1。即,通过在筒122a设置平面LS1,使筒122a的厚度变薄。以下,对具备筒的厚度在整体上较薄的筒的检查用连接器(以下,称为比较例2)和检查用连接器100进行比较。筒的厚度在整体上较薄是指从筒的内表面到外表面为止的距离恒定。
在比较例2的情况下,筒的厚度在整体上较薄。因此,在对筒施加外压的情况下,有筒变形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检查用连接器100的情况下,通过切削筒122a的右端部,减小筒122a的厚度。换句话说,在筒122a、122b排列的方向上,筒122a的宽度减小。该情况下,在筒122a、122b排列的方向以外,筒122a的厚度较厚。因此,与比较例2相比,较筒122a不容易变形。即,筒122a的强度较高。
根据检查用连接器100,检查用连接器100能够小型化。更详细而言,平面LS1面向作为最近第二探针的探针101b。由此,在筒122a中被切削后的右端部与筒122b排列。因此,能够使探针101a和探针101b以筒122a的右端部被切削的量接近地配置。由此,能够缩短从探针101a的左端到探针101b的右端为止的距离。因此,能够将检查用连接器100的左右方向的宽度缩短探针101b接近探针101a的量。其结果是,能够实现检查用连接器100的小型化。
根据检查用连接器100,筒122a容易插入到柱塞102。更详细而言,筒122a包含第一部分122aU、第二部分122aC以及第三部分122aD。第三部分122aD的直径比第二部分122aC的直径小。第二部分122aC的直径比第一部分122aU的直径小。通过该结构,按照第三部分122aD、第二部分122aC、第一部分122aU的顺序插入到柱塞102。该情况下,第二部分122aC、第三部分122aD的大小比柱塞102的贯通孔的大小要小。即,第二部分122aC、第三部分122aD容易插入到柱塞102。因此,筒122a容易插入到柱塞102。
在上述的构成的情况下,第一部分122aU的大小比柱塞102的贯通孔的大小稍小。因此,第一部分122aU与柱塞102的贯通孔容易接触。即,通过筒122a具备第一部分122aU,筒122a容易被柱塞102支承。
根据检查用连接器100,能够实现检查用连接器100的小型化。更详细而言,将第一直线SL1上的第二部分122aC的内表面与第一直线SL1上的第二部分122aC的筒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二部分厚度。第一厚度T1是第二部分厚度以上的大小。该情况下,在筒122a中,第一部分122aU具有被切削后的形状。能够使探针101a和探针101b以第一部分122aU被切削的量接近地配置。由此,能够缩短从探针101a的左端到探针101b的右端为止的距离。因此,能够将检查用连接器100的左右方向的宽度缩短探针101b接近探针101a的量。其结果是,能够实现检查用连接器100的小型化。
根据检查用连接器100,筒122a的强度不容易降低。更详细而言,将第一直线SL1上的第二部分122aC的内表面与第一直线SL1上的第二部分122aC的筒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二部分厚度。第一厚度T1是第二部分厚度以上的大小。该情况下,不将第一部分122aU切削至第一部分122aU的厚度小于第二部分122aC的厚度。因此,能够防止必要以上地切削第一部分122aU。由此,筒122a的强度不会必要以上地降低。即,筒122a的强度不容易降低。
根据检查用连接器100,能够实现检查用连接器100的小型化。更详细而言,将第一直线SL1上的第二部分122aC的中心点与第一直线SL1上的第二部分122aC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二部分距离。第一交点PI1与第一中心点CP1之间的距离是第二部分距离以上的长度。该情况下,在筒122a中,第一部分122aU具有被切削后的形状。因此,筒122a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减小与第一部分122aU具有被切削后的形状对应的量。即,能够减小筒122a的大小。其结果是,能够实现检查用连接器100的小型化。
根据检查用连接器100,检查用连接器100能够小型化。更详细而言,筒122b的左端部被切削。即,在筒最大宽度区间MK中,第二交点PI2与第二中心点CP2之间的距离比从第二交点PI2以外的筒122b的外表面OS2到第二中心点CP2为止的距离短。第三厚度T3比第四厚度T4小。该情况下,能够使探针101a和探针101b以筒122b的厚度变薄的量接近地配置。由此,能够缩短从探针101a的左端到探针101b的右端为止的距离。因此,能够将检查用连接器100的左右方向的宽度缩短探针101b接近探针101a的量。其结果是,能够实现检查用连接器100的小型化。
根据检查用连接器100,对于检查用连接器100来说,检查用连接器100的特性阻抗不容易降低。更详细而言,筒122a具有圆筒形状。在第一直线SL1上从第一中心点CP1到筒122a的内表面IS1为止的距离比从第一中心点CP1到筒122a的外表面OS1为止的距离短。该情况下,筒122a的第一厚度T1必定比0大。即,中心导体204a、外部导体206a不从筒122a露出。因此,检查用连接器100的特性阻抗不容易降低。
(第一变形例)
以下,参照图对检查用连接器100的第一变形例的检查用连接器100A进行说明。图8是沿上下方向观察第一变形例的检查用连接器100A的筒122a、122b、122c的图。如图8所示,检查用连接器100A在具备三个筒这一点与检查用连接器100不同。
如图8所示,检查用连接器100A具备筒122a、122b、122c。筒122c具有与筒122b左右对称的结构。此时,如图8所示,筒122c位于筒122a的左侧。关于在筒122c中与筒122b相同的结构,省略说明。
如图8所示,筒122c包含第一部分122cU。第一部分122cU具有切削圆筒的右端部的形状。该情况下,切削筒122c的第一部分122cU的侧面。第一部分122cU是筒122c的筒最大宽度区间MK3。
在上述的构成的情况下,筒122c的外表面OS3包含平面LS3以及曲面CS3。平面LS3是与左右方向垂直的平面。平面LS3朝向左方。平面LS3沿上下方向延伸。曲面CS3是圆筒的外表面OS3中的除了平面LS3之外的部分。因此,曲面CS3具有相当于圆筒形状的一部分的形状。
在筒122c的右端部,筒122c的厚度较小。即,筒122c的左右方向的宽度比筒122c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小。
在检查用连接器100A中,切削筒122a的左端部。此时,筒122a的外表面OS1包含平面LS12。平面LS12面向平面LS3。
筒122c包含于探针101c(未图示)。探针101c是第二探针之一。即,检查用连接器100A具备一个以上的第二探针。换句话说,第二探针是探针101b、101c。探针101c的结构与探针101a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探针101c的端部与同轴电缆202c(未图示)的端部连接。同轴电缆202c是第二同轴电缆之一。即,检查用连接器100A安装于一个以上的第二同轴电缆的端部。
如图8所示,筒122a与筒122c之间的距离同筒122a与筒122b之间的距离相同。该情况下,探针101a与探针101c之间的距离同探针101a与探针101b之间的距离相同。即,检查用连接器100A具备一个以上的最近第二探针。探针101b是右最近探针。探针101c是左最近探针。此时,一个以上的最近探针包含左最近探针和右最近探针。
(检查用连接器100A的效果)
根据检查用连接器100A,能够实现检查用连接器100A的小型化。更详细而言,探针101c位于探针101a的左侧,探针101b位于探针101a的右侧。切削探针101a的右端部以及左端部。切削探针101b的左端部。切削探针101c的右端部。在左右方向上排列探针101c、101a、101b。该情况下,探针101c、101a、101b的左右方向的宽度缩短被切削的量。因此,检查用连接器100A能够小型化。这样,在左右方向上排列一个以上的探针的情况下,通过切削各个探针的右端部或者左端部,能够实现检查用连接器100A的小型化。
(第二变形例)
以下,参照图对检查用连接器100的第二变形例的检查用连接器100B进行说明。图9是沿上下方向观察第二变形例的检查用连接器100B的筒122a、122b的图。
如图9所示,在检查用连接器100B中,筒122a与筒122b接触。该情况下,如图9所示,平面LS1与平面LS1接触。此时,在筒122a与筒122b之间不形成空间。因此,检查用连接器100B的左右方向的宽度缩短。具体而言,从筒122a的左端到筒122b的右端为止的距离缩短。其结果是,能够实现检查用连接器100B的小型化。
(第三变形例)
以下,参照图对检查用连接器100的第三变形例的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连接器100C进行说明。图10是沿上下方向观察第三变形例的检查用连接器100C的筒122a、122b的图。
例如,如图10所示的检查用连接器100C那样,也可以不切削筒122b。此时,筒122b的外表面OS2仅包含曲面CS2。在检查用连接器100中,平面LS1面向曲面CS2。
(第四变形例)
以下,参照图对检查用连接器100的第四变形例的检查用连接器100D进行说明。图11是沿上下方向观察第四变形例的检查用连接器100D的筒122a~122e的图。
例如,如图11所示的检查用连接器100D那样,检查用连接器也可以具备位于比筒122a靠后的位置的筒。具体而言,检查用连接器100D具备位于比筒122a靠后的位置的筒122d、122e。更详细而言,筒122d位于筒122a之后。筒122e位于筒122b之后。
在上述的构成的情况下,筒122b、122d最接近筒122a。因此,包含筒122d的探针是最近第二探针之一。另一方面,筒122a与筒122e之间的距离比筒122a与筒122b、筒122d之间的距离长。因此,包含筒122e的探针不是最近第二探针。
如图11所示,在检查用连接器100D中排列两个筒的情况下,切削筒彼此相面对的部分。例如,在前后方向上排列筒122a和筒122d。切削筒122a的后端部。切削筒122d的前端部。由此,筒122a的外表面OS1包含平面LS1a。平面LS1a与前后方向正交。筒122d的外表面OS4包含平面LS4a。平面LS4a与前后方向正交。平面LS1a面向平面LS4a。筒122e具有与筒122d左右对称的结构,所以省略说明。
筒122d包含于探针101d。筒122e包含于探针101e。在检查用连接器100D中,筒122b、122d最接近筒122a。因此,探针101b、101d是探针101a的最近探针。另一方面,探针101e不是探针101a的最近探针。
在上述构成的情况下,能够使筒122d接近筒122a。其结果是,能够实现检查用连接器100D的小型化。同样地,能够使筒122e接近筒122b。其结果是,能够实现检查用连接器100D的小型化。
(第五变形例)
以下,参照图对检查用连接器100的第五变形例的检查用连接器100E进行说明。图12是沿上下方向观察第五变形例的检查用连接器100E的筒122a~122g的图。
例如,图12所示的检查用连接器100E具备位于比筒122a靠上的位置的筒122f、122g。筒122f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筒122a与筒122b之间。该情况下,筒122f位于筒122a的右上。筒122g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筒122a与筒122c之间。该情况下,筒122g位于筒122a的左上。
在检查用连接器100E中,在各筒设置有与筒的排列方向正交的平面。例如,如图12所示,筒122a和筒122f排列。筒122a的外表面OS1包含平面LS1d。筒122f的外表面OS7包含平面LS7d。平面LS1d以及平面LS7d与筒122a以及筒122f排列的方向正交。平面LS1d面向平面LS7d。
筒122g包含于探针101g。筒122f包含于探针101f。在检查用连接器100E中,筒122g、122a最接近筒122c。因此,101a、101g是探针101c的最近探针。另一方面,探针101b、101f不是探针101c的最近探针。
(其它的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检查用连接器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检查用连接器100、100A、100B、100C、100D、100E,能够在其主旨的范围内变更。
此外,筒122a~122c也可以不一定必须包含第一部分122aU、第二部分122aC、第三部分122aD。例如,筒122a~122c也可以仅包含第一部分122aU以及第三部分122aD。
此外,贯通孔HB也可以不一定必须位于第二直线SL2上。
此外,在筒122a~122g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贯通孔HB即可。
此外,筒122a也可以具有圆筒形状以外的形状。该情况下,第三部分122aD的宽度比第二部分122aC的宽度小。第二部分122aC的宽度比第一部分122aU的宽度小。此外,筒122b~122g也相同地,也可以具有圆筒形状以外的形状。
此外,筒122a的外表面OS1也可以不一定必须包含平面LS1和曲面CS1。此外,筒122b~122g的外表面也相同地,也可以不一定必须包含平面和曲面。
此外,筒122a的内表面IS1也可以不一定必须沿上下方向观察时为圆形。此外,筒122b~122g的内表面也相同地,也可以不一定必须沿上下方向观察时为圆形。
此外,筒122b也可以不具有与筒122a左右对称的结构。
此外,筒122c也可以不具有与筒122b左右对称的结构。
此外,检查用连接器100D也可以具备五个以上的筒。
此外,检查用连接器100E也可以具备六个以上的筒。
此外,在检查用连接器100A、100C、100D、100E中,也可以筒彼此接触。
此外,也可以任意地组合检查用连接器100、100A、100B、100C、100D、100E的构成。
此外,虽然筒最大宽度区间MK中的筒122a的厚度不管筒122a的剖面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如何而均匀,但也可以在制造误差的范围内有偏差。

Claims (12)

1.一种检查用连接器,是安装于第一同轴电缆的端部以及一个以上的第二同轴电缆的端部的检查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同轴电缆包含:
第一中心导体;以及
第一外部导体,包围所述第一中心导体的周围,
所述一个以上的第二同轴电缆分别包含:
第二中心导体;以及
第二外部导体,包围所述第二中心导体的周围,
所述检查用连接器具备:
第一探针,沿上下方向延伸;以及
一个以上的第二探针,沿上下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探针包含:
第一信号销,是与所述第一中心导体电连接的第一信号销,沿所述上下方向延伸;以及
第一筒,是与所述第一外部导体电连接的第一筒,具有包围所述第一信号销的周围的筒形状,
所述一个以上的第二探针分别包含:
第二信号销,是与所述第二中心导体电连接的第二信号销,沿所述上下方向延伸;以及
第二筒,是与所述第二外部导体电连接的第二筒,具有包围所述第二信号销的周围的筒形状,
所述一个以上的第二探针包含位于距所述第一探针最近的位置的一个以上的最近第二探针,
所述第一筒包含第一筒最大宽度区间,所述第一筒最大宽度区间具有与所述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第一筒的最大宽度,
在所述第一筒最大宽度区间中,定义沿所述上下方向观察时,连接所述第一筒的第一中心点与所述最近第二探针的所述第二筒的第二中心点的第一直线,
在所述第一筒最大宽度区间中,将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一筒的外表面的交点定义为第一交点,
在所述第一筒最大宽度区间中,定义连接所述第一筒的外表面中所述第一交点以外的第一点与所述第一中心点的第二直线,
在所述第一筒最大宽度区间中,将所述第一直线上的所述第一筒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直线上的所述第一筒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一厚度,
在所述第一筒最大宽度区间中,将所述第二直线上的所述第一筒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直线上的所述第一筒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二厚度,
在所述第一筒最大宽度区间中,所述第一厚度比所述第二厚度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筒最大宽度区间中,所述第一交点与所述第一中心点之间的距离比从所述第一点到所述第一中心点为止的距离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查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用连接器具备柱塞,
所述柱塞支承所述第一探针以及所述一个以上的第二探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查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筒设置有将所述第一筒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筒的外表面连接的贯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查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位于所述第二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查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定义与所述上下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
所述一个以上的最近第二探针包含左最近探针和右最近探针,
所述左最近探针位于所述第一探针的左侧,
所述右最近探针位于所述第一探针的右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查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筒的外表面包含第一筒平面,所述第一筒平面是与所述第一直线正交的平面,
所述第一筒平面面向所述最近第二探针。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查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筒具有圆筒形状,
所述第一筒包含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
从下向上依次排列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以及所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的宽度比第二部分的宽度小,
第二部分的宽度比第一部分的宽度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查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第一直线上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直线上的所述第二部分的筒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二部分厚度,
所述第一厚度是所述第二部分厚度以上的大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查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第一直线上的所述第二部分的中心点与所述第一直线上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二部分距离,
所述第一交点与所述第一中心点之间的距离是所述第二部分距离以上的长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查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筒与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二筒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查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筒包含第二筒最大宽度区间,所述第二筒最大宽度区间具有与所述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第二筒的最大宽度,
在所述第二筒最大宽度区间中,将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筒的外表面的交点定义为第二交点,
在所述第二筒最大宽度区间中,所述第二交点与所述第二中心点之间的距离比从所述第二交点以外的所述第二筒的外表面到所述第二中心点为止的距离短,
在所述第二筒最大宽度区间中,定义连接所述第二筒的外表面中所述第二交点以外的第二点与所述第二中心点的第三直线,
在所述第二筒最大宽度区间中,将所述第一直线上的所述第二筒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一直线上的所述第二筒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三厚度,
在所述第二筒最大宽度区间中,将所述第三直线上的所述第二筒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三直线上的所述第二筒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四厚度,
在所述第二筒最大宽度区间中,所述第三厚度比所述第四厚度小。
CN202220383836.4U 2021-03-10 2022-02-23 检查用连接器 Active CN21742712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37985 2021-03-10
JP2021037985A JP2022138224A (ja) 2021-03-10 2021-03-10 検査用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27124U true CN217427124U (zh) 2022-09-13

Family

ID=83179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83836.4U Active CN217427124U (zh) 2021-03-10 2022-02-23 检查用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138224A (zh)
CN (1) CN217427124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54070U (zh) * 1986-09-25 1988-04-11
JP4641572B2 (ja) * 1999-06-04 2011-03-02 株式会社日本マイクロニクス プローブカード
JP5782261B2 (ja) * 2011-01-17 2015-09-24 株式会社ヨコオ ソケット
JP6041565B2 (ja) * 2012-07-26 2016-12-07 株式会社ヨコオ 検査治具
CN110088632B (zh) * 2016-12-22 2021-07-30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探测器构造
WO2020175347A1 (ja) * 2019-02-27 2020-09-0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プローブ素子およびプローブユニット
JP3226821U (ja) * 2020-02-07 2020-07-2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多極コネクタを測定するためのプローブ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38224A (ja) 2022-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88051B2 (en) Test socket assembly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170227579A1 (en) Probe
US8298007B2 (en) RF plug connector, RF receptacle connector, and RF connector
KR100855208B1 (ko) 고성능 테스터 인터페이스 모듈
US8043118B1 (en) Coaxial connector with a housing with a contact member and a conductor coaxial with the housing
US11719762B2 (en) Probe fitting structure and probe
KR20180018309A (ko) 동축 커넥터
JP2000353573A (ja) 終端装置及びプローブ・ヘッド
US11870188B2 (en) Ground coupling structure in coaxial connector set
WO2006022350A1 (ja) チップアンテナ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181117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itted to a matching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device including the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the matching connector
CN113302502A (zh) 探头元件和探头单元
CN109387672A (zh) 同轴探针
CN217427124U (zh) 检查用连接器
JP3226821U (ja) 多極コネクタを測定するためのプローブ
CN218938344U (zh) 检查用连接器以及检查用单元
US20200116759A1 (en) Test probe assembly for high frequency device characterization
CN217507692U (zh) 检查用连接器以及检查用单元
CN213989485U (zh) 射频连接器
US10436816B2 (en) Test coaxial connector
KR20100095142A (ko) 검사용 소켓
WO2022201846A1 (ja) 検査用コネクタ
TW202045932A (zh) 測試裝置
CN113939744A (zh) 连接器测定用探针以及连接器的测定方法
KR20180054230A (ko) 동축 커넥터 플러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rf 커넥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