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26903U - 一种集装箱及储能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装箱及储能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426903U CN217426903U CN202220732461.8U CN202220732461U CN217426903U CN 217426903 U CN217426903 U CN 217426903U CN 202220732461 U CN202220732461 U CN 202220732461U CN 217426903 U CN217426903 U CN 21742690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battery
- container
- assembly
- refrige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及储能系统。该集装箱包括箱体、制冷组件、引风组件以及多组电池架,电池架和制冷组件均设置在箱体内部,制冷组件位于箱体的一端,多组电池架沿箱体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并于中间形成与制冷组件出风口相连通的进风通道,多组电池架与箱体的侧壁之间形成与制冷组件回风口相连通的回风通道,引风组件设置在进风通道中且正对制冷组件的出风口,并且位于靠近制冷组件的一端,引风组件能够在出风口处的进风通道中增加风阻,并引导制冷组件出风口吹出的风部分朝向靠近制冷组件一端的电池架的开口处流通,保证各组电池架上电池簇的均温性。储能系统应用上述储能系统,保证各组电池架上电池簇的均温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及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集装箱是指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的容器,在能源储存领域,集装箱主要用来存储电池,通过在集装箱内部设置多组电池架,电池架上放置多组电池簇。由于集装箱内部的电池较多,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在不同的使用工况下有可能会影响电池的使用,所以在集装箱内需要配备散热系统,实现对各组电池簇的降温。
在现有的非步入式集装箱中,通常在集装箱的一端设置制冷组件(例如空调),多组电池架沿集装箱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并于中间形成与制冷组件出风口相连通的进风通道,多组电池架与集装箱箱体的侧壁之间形成与制冷组件回风口相连通的回风通道,制冷组件不断吹出冷空气,形成箱体内部的循环制冷风道。但是制冷组件出风口处的风速较大,导致靠近制冷组件一端的电池架无法吸入足量的冷空气,降低该电池架上电池簇的降温效果,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空气流量的分配,从而导致靠近制冷组件的电池簇的温度高于远离制冷组件一端的电池簇的温度,不利于电池簇的均温性。
因此,亟需发明一种集装箱及储能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及储能系统,以保证各组电池架上电池簇的均温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装箱,包括箱体、制冷组件、引风组件以及多组电池架,所述电池架和所述制冷组件均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所述制冷组件位于所述箱体的一端,多组所述电池架沿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并于中间形成与所述制冷组件出风口相连通的进风通道,多组所述电池架与所述箱体的侧壁之间形成与所述制冷组件回风口相连通的回风通道,所述引风组件设置在所述进风通道中且正对所述制冷组件的出风口,并且在所述进风通道中位于靠近所述制冷组件的一端,所述引风组件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制冷组件出风口处的所述进风通道中增加风阻,并引导所述制冷组件出风口吹出的风部分朝向靠近所述制冷组件一端的所述电池架的开口处流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引风组件被配置为还能够引导所述制冷组件出风口吹出的风部分沿着所述电池架的高度方向流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引风组件包括:
固定立柱,设置在所述进风通道中;以及
导流板,所述固定立柱靠近所述电池架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所述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被配置为引导所述制冷组件出风口吹出的风部分朝向靠近所述制冷组件一端的所述电池架的开口处流通,部分沿着所述电池架的高度方向流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流板朝向所述制冷组件出风口的一侧内凹成弧形。
作为优选方案,导流板上沿所述电池架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导流叶片,各个所述导流叶片之间形成有流通孔隙,并且所述导流叶片由下向上朝向靠近所述制冷组件出风口的方向倾斜。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流板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固定立柱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引风组件沿所述电池架的高度方向延伸。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集装箱还包括:
第一风扇,每组所述电池架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被配置为将所述进风通道中的风吹入对应所述电池架中。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集装箱还包括:
第二风扇,设置在所述进风通道中,被配置为引导所述进风通道中的风从靠近所述制冷组件的一端流向远离所述制冷组件的一端。
一种储能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集装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通过将引风组件设置在进风通道中且正对制冷组件的出风口,并且引风组件位于靠近制冷组件的一端,引风组件能够在制冷组件出风口处的进风通道中增加风阻,并引导制冷组件出风口吹出的风部分朝向靠近制冷组件一端的电池架的开口处流通,避免了制冷组件出风口吹出的风直接在进风通道中流入远离制冷组件一端的电池架中,从而保证了各组电池架上电池簇的均温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通过应用上述集装箱,避免了制冷组件出风口吹出的风直接在进风通道中流入远离制冷组件一端的电池架中,从而保证了各组电池架上电池簇的均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集装箱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部分引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箱体;11、进风通道;12、回风通道;2、电池架;3、制冷组件;4、引风组件;41、固定立柱;42、导流板;421、导流叶片;422、流通孔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主要指的是非步入式集装箱,该集装箱主要包括箱体1、制冷组件3以及多组电池架2,其中,电池架2和制冷组件3均设置在箱体1内部,制冷组件3位于箱体1的一端(本实施例将制冷组件3在箱体1中的一端定义为箱体1的前端),多组电池架2沿箱体1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并于中间形成与制冷组件3出风口相连通的进风通道11,多组电池架2与箱体1的侧壁之间形成与制冷组件3回风口相连通的回风通道12,制冷组件3出风口吹出的冷空气能够通过进风通道11进入到各组电池架2中的电池簇上,最终通过回风通道12流回制冷组件3回风口中,实现制冷循环过程,实现对各组电池架2上电池簇的降温。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制冷组件3为空调,空调的制冷效果好,并且便于安装,由于空调的具体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便不再赘述。
但是,由于进风通道11的长度较长,为了保证制冷组件3出风口吹出的冷空气能够一直流通到箱体1后端的电池架2中,制冷组件3出风口吹出冷空气的速度通常比较大,导致箱体1前端电池架2无法吸入足量的冷空气,降低了前端电池架2上电池簇的降温效果,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空气流量的分配,从而导致箱体1前端电池架2上的电池簇的温度高于箱体1后端电池架2上电池簇的温度,不利于电池簇的均温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还包括引风组件4,引风组件4设置在进风通道11中且正对制冷组件3的出风口,并且引风组件4在进风通道11中位于前端,引风组件4能够在制冷组件3出风口处的进风通道11中增加风阻,并引导制冷组件3出风口吹出的风部分朝向箱体1前端的电池架2的开口处流通,保证箱体1前端电池架2上也能够吸收到足够的冷空气,保证前端电池架2上电池簇的降温效果,避免进风通道11中的冷空气还未在前端电池架2上流通直接流入箱体1的后端,从而保证了各组电池架2上电池簇的均温性。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制冷组件3的出风口的位置较低,出风口吹出的冷空气易向下运动,再加上电池架2具有一定的高度,电池架2上沿其高度方向上设置有多组电池簇,导致每组电池架2上不同高度的电池簇降温不均,上方电池簇的温度普遍高于下方电池簇温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引风组件4还能够引导制冷组件3出风口吹出的风部分沿着电池架2的高度方向流通,保证电池架2上不同高度的电池簇均能接收到冷空气,保证电池架2上不同高度电池簇的均温性。
结合图2对引风组件4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引风组件4包括固定立柱41以及导流板42,其中,固定立柱41设置在进风通道11中,固定立柱41靠近电池架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导流板42,导流板42能够引导制冷组件3出风口吹出的风部分朝向箱体1前端的电池架2的开口处流通,部分沿着电池架2的高度方向流通,从而保证箱体1内空气流量的均衡分配,保证各组电池簇降温的均衡性。
优选地,如图2所示,导流板42朝向制冷组件3出风口的一侧内凹成弧形,当制冷组件3出风口吹出的冷空气到达导流板42上时,能够使得风压损失达到最小,保证大部分冷空气能够穿过导流板42流入导流板42后端的进风通道11中,导流板42弧形的设置也有利于引导部分冷空气沿着导流板42吹向箱体1前端的电池架2中。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导流板42上沿电池架2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导流叶片421,各个导流叶片421之间形成有流通孔隙422,并且导流叶片421由下向上朝向靠近制冷组件3出风口的方向倾斜。各个导流叶片421之间形成的流通孔隙422能够保证吹到导流板42上的大部分冷空气能够沿着流通孔隙422流通到后端的进风通道11中,保证对后端电池架2上电池簇的有效散热,还有部分冷空气能够沿着导流板42上的导流叶片421流入前端电池架2的电池簇上。此外,由于导流叶片421由下向上朝向靠近制冷组件3出风口的方向倾斜,不仅能够引导冷空气沿着导流叶片421向上流通,还便于冷空气在向上流通的过程中穿过不同高度的流通孔隙422流通到后端的进风通道11中,也能够沿着导流板42的高度流入前端电池架2不同高度的电池簇上,保证电池架2上不同高度电池簇的降温。需要说明的是,引风组件4沿电池架2的高度方向延伸,从而保证导流叶片421能够引导冷空气吹入电池架2不同高度的电池簇上。
需要说明的是,导流板42可拆卸固定在固定立柱41上,当导流板42出现损伤时,可以将导流板42从固定立柱41上拆卸下来进行替换或者维修。具体而言,导流板42可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固定在固定立柱41上。
为了保证进风通道11中的冷空气能够顺利流通到各组电池架2上的电池簇上,本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还包括第一风扇(图中未示出),每组电池架2上均设置有第一风扇,第一风扇能够将进风通道11中的风吹入对应电池架2中。
优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还包括第二风扇(图中未示出),第二风扇设置在进风通道11中,第二风扇能够引导进风通道11中的风从前端流向后端,避免因进风通道11过长,制冷组件3出风口吹出的冷空气无法顺利流通到后端的电池架2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该储能系统包括上述集装箱。可以理解地是,本实施例提出的储能系统还包括位于电池架2上的各组电池簇、自动控制系统、变流器、智能切换柜和在线监测系统中的至少一个,该储能系统通过应用上述集装箱,避免了制冷组件3出风口吹出的风直接在进风通道11中流入后端的电池架2中,从而保证了各组电池架2上电池簇的均温性。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制冷组件(3)、引风组件(4)以及多组电池架(2),所述电池架(2)和所述制冷组件(3)均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部,所述制冷组件(3)位于所述箱体(1)的一端,多组所述电池架(2)沿所述箱体(1)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并于中间形成与所述制冷组件(3)出风口相连通的进风通道(11),多组所述电池架(2)与所述箱体(1)的侧壁之间形成与所述制冷组件(3)回风口相连通的回风通道(12),所述引风组件(4)设置在所述进风通道(11)中且正对所述制冷组件(3)的出风口,并且在所述进风通道(11)中位于靠近所述制冷组件(3)的一端,所述引风组件(4)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制冷组件(3)出风口处的所述进风通道(11)中增加风阻,并引导所述制冷组件(3)出风口吹出的风部分朝向靠近所述制冷组件(3)一端的所述电池架(2)的开口处流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组件(4)被配置为还能够引导所述制冷组件(3)出风口吹出的风部分沿着所述电池架(2)的高度方向流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组件(4)包括:
固定立柱(41),设置在所述进风通道(11)中;以及
导流板(42),所述固定立柱(41)靠近所述电池架(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所述导流板(42),所述导流板(42)被配置为引导所述制冷组件(3)出风口吹出的风部分朝向靠近所述制冷组件(3)一端的所述电池架(2)的开口处流通,部分沿着所述电池架(2)的高度方向流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42)朝向所述制冷组件(3)出风口的一侧内凹成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导流板(42)上沿所述电池架(2)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导流叶片(421),各个所述导流叶片(421)之间形成有流通孔隙(422),并且所述导流叶片(421)由下向上朝向靠近所述制冷组件(3)出风口的方向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42)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固定立柱(41)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组件(4)沿所述电池架(2)的高度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还包括:
第一风扇,每组所述电池架(2)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被配置为将所述进风通道(11)中的风吹入对应所述电池架(2)中。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还包括:
第二风扇,设置在所述进风通道(11)中,被配置为引导所述进风通道(11)中的风从靠近所述制冷组件(3)的一端流向远离所述制冷组件(3)的一端。
10.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32461.8U CN217426903U (zh) | 2022-03-30 | 2022-03-30 | 一种集装箱及储能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32461.8U CN217426903U (zh) | 2022-03-30 | 2022-03-30 | 一种集装箱及储能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426903U true CN217426903U (zh) | 2022-09-13 |
Family
ID=83181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732461.8U Active CN217426903U (zh) | 2022-03-30 | 2022-03-30 | 一种集装箱及储能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426903U (zh) |
-
2022
- 2022-03-30 CN CN202220732461.8U patent/CN21742690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366085U (zh) | 散热风道及储能集装箱散热系统 | |
CN212064588U (zh) | 储能机柜 | |
CN115395136B (zh) | 散热风道结构和储能设备 | |
CN114725570A (zh) | 一种储能集装箱风道及具有该风道的储能集装箱 | |
CN218568987U (zh) | 电池插箱 | |
CN217426903U (zh) | 一种集装箱及储能系统 | |
KR20200088178A (ko) | 전력 저장 장치 | |
CN217848177U (zh) | 储能集装箱及其风道机构 | |
CN218241958U (zh) | 储能柜 | |
CN216793846U (zh) | 电池柜 | |
CN115727686A (zh) | 一种干式联合换热设备 | |
CN115172977A (zh) | 储能集装箱及其风道机构 | |
CN211047677U (zh) | 一种具有立式风道的集成组机柜 | |
CN209358424U (zh) | 变频器 | |
CN216872106U (zh) | 一种风冷锂电池储能系统 | |
CN111425942A (zh) | 空调机组 | |
CN215680790U (zh) | 储能系统 | |
CN215062477U (zh) | 加湿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 |
CN214206230U (zh) | 机柜背板无源散热装置及机柜 | |
CN220874098U (zh) | 储能柜 | |
CN217306603U (zh) | 一种储能集装箱风道及具有该风道的储能集装箱 | |
CN218274758U (zh) | 储能机柜 | |
CN218940452U (zh) | 一种降温防潮电气柜 | |
CN212227231U (zh) | 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09806317U (zh) | 变频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