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26534U - 一种隔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26534U
CN217426534U CN202220590206.4U CN202220590206U CN217426534U CN 217426534 U CN217426534 U CN 217426534U CN 202220590206 U CN202220590206 U CN 202220590206U CN 217426534 U CN217426534 U CN 2174265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insulation
sound
cavity
extra
high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9020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征宇
张书琦
程涣超
赵志刚
孙建涛
刘雪丽
王健一
谭瑞娟
李熙宁
赵晓林
赵晓宇
李刚
吴超
汪可
遇心如
汤浩
张亚楠
梁宁川
高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filed Critical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Priority to CN20222059020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265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265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265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gulation Of General Use Transform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声装置,包括隔声罩以及支撑架;支撑架围设成空腔,空腔内设置有隔声层,隔声层围设于空腔的内壁上,隔声层用于抑制低频噪声传播;支撑架位于特高压并联电抗器的底端,隔声罩设置于支撑架的顶端,空腔与隔声罩连通,隔声罩用于罩设在特高压并联电抗器上,以阻挡特高压并联电抗器产生的噪声的传播;支撑架用于支撑隔声罩,以使隔声罩的底端与特高压并联电抗器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通过在空腔内设置隔声层,由此,提高了支撑架的防透声性,进而提高了隔声罩的噪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隔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高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隔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近年来交流特高压输电工程快速发展,特高压输电工程所带来的噪声影响日渐成为公众关心的主要问题,已引起国家电网公司及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此外,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特高压变电站所处的村庄地区一般执行2类或1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同时要求特高压变电站厂界达到2类声环境标准,这使得声环境质量要求更高,因此,特高压变电站的噪声已成为变电站规划布局需重点考虑的控制性因素之一。
隔声罩用于降低特高压变电站的噪声,以使特高压变电站达到声环境标准,其中,隔声罩的噪声试验存在的如下问题:1)为便于移动,工厂内特高压并联电抗器需放置在具有一定高度(一般为600mm)的门型钢架上,因此试验时需要对隔声罩进行同等高度的支撑,以使隔声罩底部与特高压并联电抗器底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2)特高压并联电抗器噪声具有低频特性,地面吸收衰减较小,普通支撑装置存在透声问题,会影响试验结果的评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声装置,其优点是能够能够提高试验结果的精准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隔声装置,包括隔声罩以及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围设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隔声层,所述隔声层围设于所述空腔的内壁上,所述隔声层用于抑制低频噪声传播;所述支撑架位于特高压并联电抗器的底端,所述隔声罩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顶端,所述空腔与所述隔声罩连通,所述隔声罩用于罩设在所述特高压并联电抗器上,以阻挡所述特高压并联电抗器产生的噪声的传播;所述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隔声罩,以使所述隔声罩的底端与所述特高压并联电抗器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声装置,所述支撑架包括多个立杆以及多个水平杆,多个所述立杆共同围设成容纳腔,多个所述水平杆首尾依次连接围设成封闭环,所述封闭环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顶端;所述容纳腔与所述封闭环的腔体对应设置,所述容纳腔与所述封闭环的腔体连通构成所述空腔。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声装置,所述立杆与所述水平杆均采用H型钢。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声装置,所述立杆的顶端与所述特高压并联电抗器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声装置,所述隔声层的厚度范围为5mm-20mm。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声装置,所述隔声层采用隔声软毡。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声装置,所述隔声罩包括墙体组件以及隔声顶板,所述墙体组件围设成容置通道,所述隔声顶板盖设于所述容置通道的顶端,所述墙体组件的底端与所述支撑架的顶端连接;所述特高压并联电抗器容置于所述容置通道内。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声装置,所述墙体组件包括多个隔声墙板,多个隔声墙板首尾依次连接,多个所述隔声墙板共同围设成所述容置通道。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声装置,所述隔声罩还包括防爆灯,所述防爆灯设置于所述容置通道内壁上,所述防爆灯用于对所述容置通道内照明。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声装置,所述隔声顶板包括金属板层以及吸声层,所述金属板层铺设于所述吸声层的顶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申请提供的隔声装置,包括隔声罩以及支撑架;支撑架围设成空腔,空腔内设置有隔声层,隔声层围设于空腔的内壁上,隔声层用于抑制低频噪声传播;支撑架位于特高压并联电抗器的底端,隔声罩设置于支撑架的顶端,空腔与隔声罩连通,隔声罩用于罩设在特高压并联电抗器上,以阻挡特高压并联电抗器产生的噪声的传播;支撑架用于支撑隔声罩,以使隔声罩的底端与特高压并联电抗器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通过在空腔内设置隔声层,由此,提高了支撑架的防透声性,进而提高了隔声罩的噪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隔声装置中支撑架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隔声装置中支撑架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隔声装置中隔声罩罩设于特高压并联电抗器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隔声装置中隔声罩罩设于特高压并联电抗器上的剖视图。
图中,1、支撑架;10、空腔;11、立杆;111、杆体;12、水平杆;2、隔声罩;20、容置通道;21、墙体组件;211、隔声墙板;212、进口;22、隔声顶板;23、转动门;3、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0、第一管路;31、第二管路;40、第一方向;50、第二方向;60、排风单元;61、排风消声器;62、排风风机;70、进风消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隔声装置,包括隔声罩2以及支撑架1;支撑架1围设成空腔10,空腔10内设置有隔声层,隔声层围设于空腔10的内壁上,隔声层用于抑制低频噪声传播;通过在空腔10内设置隔声层,由此,提高了支撑架1的防透声性,进而提高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通常布置在特高压交流变电站厂界周围,且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声功率级较高,声波辐射功率大,且声波频率集中在中、低频段,波长较长,传播距离较远,影响范围较大。为验证隔声罩2的降噪效果,需进行噪声试验。
其中,支撑架1位于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的底端,隔声罩2设置于支撑架1的顶端,空腔10与隔声罩2连通,隔声罩2用于罩设在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上,以阻挡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产生的噪声的传播;支撑架1用于支撑隔声罩2,以使隔声罩2的底端与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通过设置隔声罩2的底端与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的底端位于同一平面,由此,提高了试验中隔声罩2的降噪效果的精准性。
具体的,支撑架1与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对应设置,支撑架1位于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的下部,支撑架1的顶端与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的底端位于同一平面,进而使隔声罩2的底端与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其中,隔声罩2的底端与支撑架1的顶端连接。
示例性的,隔声罩2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与支撑架1连接,当然,隔声罩2也可采用焊接的方式与支撑架1连接。在隔声罩2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与支撑架1连接的可实现方式中,通过采用螺栓连接,由此,提高了隔声罩2与支撑架1连接的牢固性。隔声罩2与支撑架1之间的缝隙通过密封胶密封,由此,进一步提高了隔声罩2降噪效果的准确评定。
其中,密封胶可采用单组份硅酮玻璃胶,当然,密封胶也可采用聚氨酯密封胶或者环氧密封胶。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包括多个立杆11以及多个水平杆12,多个立杆11共同围设成容纳腔,多个水平杆12首尾依次连接围设成封闭环,封闭环设置于容纳腔的顶端;容纳腔与封闭环的腔体对应设置,容纳腔与封闭环的腔体连通构成空腔10。
具体的,相邻两个水平杆12通过角钢连接,角钢与水平杆12之间的间隙以及封闭环与立杆11之前的间隙均通过胶体密封,由此,进一步提高支撑架1的防透声性,避免支撑架1产生透声、漏声现象。
其中,胶体可采用单组份硅酮玻璃胶,当然,胶体也可采用聚氨酯密封胶或者环氧密封胶。
以平行于水平面的平面为截面,容纳腔的截面形状可呈矩形、菱形或者其他多边形,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封闭环的截面形状与容纳腔的截面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封闭环的截面形状与容纳腔的截面形状基本一致。
在容纳腔的截面形状呈矩形的可实现方式中,支撑架1包括四个立杆11以及四个水平杆12,四个水平杆12首尾依次连接围设成矩形的封闭环,四个立杆11分别设置于封闭环的四个拐角处。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立杆11与水平杆12均采用H型钢;通过采用H型钢,由此,提高了支撑架1的强度。示例性的,立杆11与水平杆12也均可采用槽钢。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立杆11的顶端与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其中,根据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的底端距离地面的高度确定立杆11的高度,立杆11包括至少一个杆体111,杆体111沿着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立杆11包括两个杆体111,两个立杆11沿着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依次设置,位于下部的杆体111的底端与地面抵接,位于下部的杆体111的顶端与位于上部的杆体111的底端连接,位于上部的杆体111的顶端与封闭环连接。其中,杆体111与杆体111之间的空隙通过胶体密封。杆体111的长度范围为250mm-350mm,在本实施例中,杆体111的长度为300mm,立杆11由两个杆体111连接而成,即立杆11的高度为600mm,也就是说,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的底端距离地面的高度为600mm。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隔声层的厚度范围为5mm-20mm。
在本实施例中,隔声层采用厚度为10mm的隔声软毡。
继续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隔声罩2包括墙体组件21以及隔声顶板22,墙体组件21围设成容置通道20,隔声顶板22盖设于容置通道20的顶端,墙体组件21的底端与支撑架1的顶端连接;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容置于容置通道20内;通过将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容置在容置通道20内,由此,阻止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产生的噪声的传播。
具体的,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第一管路30,第一管路30沿着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的径向向外延伸,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的顶端设置有第二管路31,第二管路31呈L型,第二管路31的一端与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的顶端连接。
为了便于安装隔声罩2,墙体组件21的外壁上开设有通孔,通孔沿着第一管路30的中轴线方向延伸,通孔与容置通道20连通,通孔与第一管路30对应设置,第一管路30背离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的一端穿过通孔延伸至容置通道20的外部。
隔声顶板22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沿着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的中轴线方向延伸,安装孔贯通隔声顶板22,安装孔与容置通道20连通,安装孔与第二管路31对应设置。在安装过程中,第二管路31的一端穿过安装孔插设于容置通道20内,并与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的顶端连接。
其中,为避免漏声,通孔的内壁与第一管路30的外周壁之间的间隙以及安装孔的内壁与第二管路31的外周壁之间的间隙均通过胶体密封。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墙体组件21包括多个隔声墙板211,多个隔声墙板211首尾依次连接,多个隔声墙板211共同围设成容置通道20。
其中,容置通道20与空腔10对应设置。在安装过程中,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容置于容置通道20内。
在本实施例中,容置通道20的截面形状与容纳腔的截面形状基本一致。在容纳腔的截面形状呈矩形的可实现方式中,容置通道20的截面形状呈矩形,墙体组件21包括四个隔声墙板211,四个隔声墙板211均与水平面垂直,四个隔声墙板211首尾依次连接成长方体状。
需要说明的是,容纳腔沿其第一方向40延伸的中心线与容置通道20沿第一方向40延伸的中心线平行且共面设置,容纳腔沿其第二方向50延伸的中心线与容置通道20沿第二方向50延伸的中心线平行且共面设置。
其中,容纳腔的第一方向40为容纳腔的宽度方向,容纳腔的第二方向50为容纳腔的长度方向。
继续参照图1,在安装隔声罩2时,隔声罩2沿第一方向40延伸的中心线与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沿第一方向40延伸的中心线重合设置,隔声罩2沿第二方向50延伸的中心线与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沿第二方向50延伸的中心线之间相差预设距离s,其中,预设距离s的范围为1000mm-1100mm,在本实施例中,预设距离s为1045mm。
具体的,以图1所示方位为例,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上侧的外壁与隔声罩2上侧的内壁之间以及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下侧的外壁与隔声罩2下侧的内壁之间均间隔第一预测距离d,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的左侧的外壁与隔声罩2左侧的内壁之间间隔第二预测距离m,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的右侧的外壁与隔声罩2右侧的内壁之间间隔第三预测距离h。
其中,第一预测距离d的范围为150mm-240mm,第二预测距离m的范围为900mm-1030mm,第三预测距离h的范围为3000mm-4200mm,本实施例中,第一预测距离d为195mm,第二预测距离m为970mm,第三预测距离h为3060mm。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隔声罩2还包括防爆灯,防爆灯设置于容置通道20内壁上,防爆灯用于对容置通道20内照明;通过设置防爆灯,便于安装与维护隔声罩2。
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对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进行巡检,容置通道的顶端设置有照明灯,照明灯与隔声顶板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隔声顶板22包括金属板层以及吸声层,金属板层铺设于吸声层的顶端。
具体的,以图3所示方位为例,吸声层位于金属板层的下部,吸声层包括阻尼层、玻璃棉层、玻璃布层以及孔板层,阻尼层、玻璃棉层、玻璃布层以及孔板层由上至下依次设置,阻尼层背离玻璃棉层的一侧与金属板层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隔声墙板211的结构与隔声顶板22的结构基本一致,在此对隔声墙板211的结构不予赘述。
继续参照图4,为了便于对隔声罩2内的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进行检修,隔声罩2相对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进口212,进口212与容置通道20连通,两个进口212均设置有转动门23,转动门23通过合页与墙体组件可转动连接,转动门23与墙体组件之间的间隙处设置有密封胶条,由此,避免隔声罩2漏声,进一步提高了隔声罩的隔声效果;在使用过程中,转动门23打开,工作人员通过进口212进入容置通道20内。
具体的,照明灯与转动门23通讯连接,在使用过程中,转动门23打开照明灯开启。
本实施例提供的隔声罩2还包括通风组件,通风组件设置于墙体组件21的外壁上,通风组件用于容置通道20内通风。
其中,通风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进风消声器70以及至少一个排风单元60,其中一个隔声墙板21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进风口,进风口与容置通道20连通,进风消声器70设置于容置通道20的外侧壁上,进风消声器70与进风口对应设置,进风消声器70的一端与进风口连接;与开设有进风口的隔声墙板211相邻一侧的隔声墙板211上开设有出风口,出风口与容置通道20连通,排风单元60设置于出风口处。
具体的,排风单元60包括排风风机62以及排风消声器61,排风风机62设置于容置通道20内,排风风机62的一端设置于出风口的一端,排风消声器61设置于容置通道20的外部,排风消声器61的一端插设于出风口内且与排风风机62连接;通过设置排风消声器61,由此,避免隔声罩2漏声,提高了隔声罩2的隔声效果;同时,利用降低容置通道20内的温度。
本实施例中,通风组件包括两个进风消声器以及两个排风单元,两个排风单元分别设置于墙体组件21的相对两侧,两个进风消声器均设置于一个隔声墙板上,两个进风消声器间隔设置。
在噪声试验时,本实施例提供的隔声装置的安装过程为:将支撑架1放置于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的底端,空腔10的中心线与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的中心线共线,将隔声罩2罩设于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上,隔声罩2的底端通过螺栓与支撑架1的顶端连接,隔声罩2与支撑架1之间的间隙通过密封胶密封,此时,容置通道20的中心线与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的中心线共线设置,隔声罩2的底端与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的底端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一管路30与第二管路31背离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的一端分别穿过通孔与安装孔向外延伸。
本申请提供的隔声装置,包括隔声罩2以及支撑架1;支撑架1围设成空腔10,空腔10内设置有隔声层,隔声层围设于空腔10的内壁上,隔声层用于抑制低频噪声传播;支撑架1位于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的底端,隔声罩2设置于支撑架1的顶端,空腔10与隔声罩2连通,隔声罩2用于罩设在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上,以阻挡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产生的噪声的传播;支撑架1用于支撑隔声罩2,以使隔声罩2的底端与特高压并联电抗器3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通过在空腔10内设置隔声层,由此,提高了支撑架1的防透声性,进而提高了隔声罩2的噪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声装置,具有如下优点:该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便于安装。
应当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隔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声罩以及支撑架;
所述支撑架围设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隔声层,所述隔声层围设于所述空腔的内壁上,所述隔声层用于抑制低频噪声传播;
所述支撑架位于特高压并联电抗器的底端,所述隔声罩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顶端,所述空腔与所述隔声罩连通,所述隔声罩用于罩设在所述特高压并联电抗器上,以阻挡所述特高压并联电抗器产生的噪声的传播;
所述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隔声罩,以使所述隔声罩的底端与所述特高压并联电抗器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多个立杆以及多个水平杆,多个所述立杆共同围设成容纳腔,多个所述水平杆首尾依次连接围设成封闭环,所述封闭环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顶端;
所述容纳腔与所述封闭环的腔体对应设置,所述容纳腔与所述封闭环的腔体连通构成所述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与所述水平杆均采用H型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的顶端与所述特高压并联电抗器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层的厚度范围为5mm-2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层采用隔声软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罩包括墙体组件以及隔声顶板,所述墙体组件围设成容置通道,所述隔声顶板盖设于所述容置通道的顶端,所述墙体组件的底端与所述支撑架的顶端连接;
所述特高压并联电抗器容置于所述容置通道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组件包括多个隔声墙板,多个隔声墙板首尾依次连接,多个所述隔声墙板共同围设成所述容置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罩还包括防爆灯,所述防爆灯设置于所述容置通道内壁上,所述防爆灯用于对所述容置通道内照明。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顶板包括金属板层以及吸声层,所述金属板层铺设于所述吸声层的顶端。
CN202220590206.4U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隔声装置 Active CN2174265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90206.4U CN217426534U (zh)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隔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90206.4U CN217426534U (zh)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隔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26534U true CN217426534U (zh) 2022-09-13

Family

ID=83181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90206.4U Active CN217426534U (zh)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隔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265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71629B2 (ja) 気流を阻害しない防音板
CN104695740B (zh) 通风空调设备机房的隔震施工方法
CN106558302A (zh) 一种声源设备降噪方法
CN109138212B (zh) 一种别墅降噪系统
CN217426534U (zh) 一种隔声装置
CN109322599A (zh) 一种户内变电站通风隔音大门
CN115938762A (zh) 一种隔声装置
Tang et al. Sound transmission acrosss a plenum window with an 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 system
KR20010010290A (ko) 변압기 밀폐구조용 공명형 소음 저감장치
CN201503758U (zh) 一种电抗器隔声罩
CN215618771U (zh) 一种管片生产中的隔声房
CN212587867U (zh) 一种500kV变电站的降噪结构
CN207144566U (zh) 一种带撬整体式隔声降噪房
CN209444187U (zh) 一种户内变电站通风隔音大门
CN1827935A (zh) 具有共振吸声腔体的阻燃绝缘型复合吸声装置
CN111696768B (zh) 一种户外变压器降噪方法
CN214697122U (zh) 一种组合式隔音房
CN102953572A (zh) 一种罗茨电机隔音房
CN201546334U (zh) 双层阻尼隔声板
CN202788532U (zh) 一种隔声减振装置
Pancholy et 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an anechoic chamber at the National Physical Laboratory of India
CN210563559U (zh) 一种隔音装置
CN220059358U (zh) 一种测试室单开隔音门
CN221001634U (zh) 复合隔声板及火电厂锅炉房隔音结构
Liu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low-frequency sound insulation of wooden house façad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