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24378U - 全自动遥控旋转的全站仪棱镜 - Google Patents

全自动遥控旋转的全站仪棱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24378U
CN217424378U CN202221031600.0U CN202221031600U CN217424378U CN 217424378 U CN217424378 U CN 217424378U CN 202221031600 U CN202221031600 U CN 202221031600U CN 217424378 U CN217424378 U CN 2174243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assembly
total station
controller
prism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3160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欢
李广
邢国兴
胡香港
罗浩
王晓林
黄先桥
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3160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243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243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243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Position Or Dire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遥控旋转的全站仪棱镜,包括全站仪棱镜本体(1)、棱镜安装架(2)、第一转动组件(3)、第二转动组件(4)、遥控器(5)、支架(6)和电源(7);第一转动组件(3)安装在棱镜安装架(2)的上端,全站仪棱镜本体(1)通过第二转动组件(4)的输出轴可转动式安装在支架(6)上,支架(6)安装在第一转动组件(3)的输出轴上;遥控器(5)与第一转动组件(3)和第二转动组件(4)无线连接,第一转动组件(3)和第二转动组件(4)与电源(7)电连接,电源(7)安装在支架(6)上。本实用新型能远程遥控全站仪棱镜本体转动,以满足全站仪棱镜本体的旋转对光需求,提高全站仪测量效率和精度。

Description

全自动遥控旋转的全站仪棱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测量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遥控旋转的全站仪棱镜。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场地的范围大,原始基准点布设少且远,面对超大超深基坑群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各分区基坑施工完成后,要确保整个工区地下室轴网和标高准确无误的贯通。现因项目测量人员和测量仪器有限,且群坑分期施工,无法做到各分区基坑底施工时点位相互联系,常规的全站仪棱镜在施工测量操作过程中,需要至少两个人配合进行测量,全站仪架设在不同的位置,需要旋转棱镜上下左右的方向,才实现棱镜对光对中。现用平面上两个控制点分别引测同一分区基坑底控制点,人员需要在深基坑内上下并进行转点工作,并人工手动旋转棱镜方向,可能会发生二次对中偏移,需重新旋转方向和调平对中,影响施工测量效率和精度,人员多次上下深基坑较不方便,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遥控旋转的全站仪棱镜,能远程遥控全站仪棱镜本体转动,以满足全站仪棱镜本体的旋转对光需求,提高全站仪测量效率和精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全自动遥控旋转的全站仪棱镜,包括全站仪棱镜本体、棱镜安装架、第一转动组件、第二转动组件、遥控器、支架和电源;第一转动组件安装在棱镜安装架的上端,全站仪棱镜本体通过第二转动组件的输出轴可转动式安装在支架上,支架安装在第一转动组件的输出轴上;遥控器与第一转动组件和第二转动组件无线连接,第一转动组件和第二转动组件与电源电连接,电源安装在支架上。
所述的第一转动组件包括第一马达和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与电源电连接,第一马达的输入端与第一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马达的输出轴与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控制器的输入端与遥控器无线连接。
所述的第二转动组件包括第二马达和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与电源电连接,第二马达的输入端与第二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马达的输出轴与全站仪棱镜本体的侧部固定连接,第二控制器的输入端与遥控器无线连接。
所述的第二转动组件的输出轴与第一转动组件的输出轴垂直设置。
所述的全站仪棱镜本体的背面设有反射棱镜头。
所述的支架为顶部形成有两个开口的“山”字形结构,全站仪棱镜本体通过转轴可转动式安装在支架的其中一个开口内,第二转动组件安装在支架的另一个开口内,且第二转动组件的输出轴与转轴同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第一马达能带动全站仪棱镜本体实现水平全角度范围的转动,第二马达能带动全站仪棱镜本体实现上下大角度范围的转动,且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能有效控制转动过程中的匀速性和稳定性,在满足全站仪棱镜本体旋转对光需求的基础上保证全站仪棱镜本体的使用安全性,二次对中不偏移,减少人为调整的误差,提高全站仪在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效率和测量精度。
2、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遥控器、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能通过红外脉冲信号远程遥控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从而控制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的启停、转动角度、转动速度的精确控制,实现全站仪棱镜本体的自动化转动,无需人工调整,也避免了人工上下深基坑的不便,并杜绝了上下深基坑引起的施工安全隐患,提高了全站仪的测量效率和测量精度。
3、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电池,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利用热能转化为电能,用于为第一转动组件和第二转动组件提供持续的工作电源,既能保证转动控制的有效性,又节能环保,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遥控旋转的全站仪棱镜的立体图(前视角度);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遥控旋转的全站仪棱镜的立体图(后前视角度);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遥控旋转的全站仪棱镜的控制原理图。
图中,1全站仪棱镜本体,11反射棱镜头,2棱镜安装架,3第一转动组件,31第一马达,32第一控制器,4第二转动组件,41第二马达,42第二控制器,5遥控器,6支架,7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2,一种全自动遥控旋转的全站仪棱镜,包括全站仪棱镜本体1、棱镜安装架2、第一转动组件3、第二转动组件4、遥控器5、支架6和电源7;第一转动组件3安装在棱镜安装架2的上端,全站仪棱镜本体1通过第二转动组件4的输出轴可转动式安装在支架6上,支架6安装在第一转动组件3的输出轴上;遥控器5通过无线网络、红外线、蓝牙等方式与第一转动组件3和第二转动组件4无线连接,第一转动组件3和第二转动组件4与电源7电连接,电源7安装在支架6上。全站仪棱镜本体1可通过第一转动组件3和第二转动组件4实现不同方向上多角度的转动,第一转动组件3和第二转动组件4的转动角度可根据实际施工需求调整,遥控器5用于远程遥控第一转动组件3和第二转动组件4的启停和转动角度、转动速度等参数控制,电源7可采用太阳能电池板,将热能通过内部控制系统转化为电能,用于为第一转动组件3和第二转动组件4提供持续的工作电源。优选的,遥控器5可采用现有技术的红外遥控设备,由微处理芯片、晶体振荡器、放大晶体管、红外发光二极管、键盘矩阵组成,第一转动组件3和第二转动组件4内置与遥控器5相适配的红外遥控信号接收器,以实现遥控器5通过红外脉冲信号对第一转动组件3和第二转动组件4的远程遥控控制。
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3,所述的第一转动组件3包括第一马达31和第一控制器32,第一控制器32通过导线与电源7电连接,第一马达31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第一控制器32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马达31的输出轴与支架6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控制器32的输入端通过无线网络、红外线、蓝牙等方式与遥控器5无线连接。优选的,第一马达31可采用直流小型马达,通过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带动起动机转子旋转,转子上的小齿轮带动支架6转动,能实现支架6的360°水平全方向转动,以满足全站仪棱镜本体1的水平转动需求。第一控制器32可采用微处理器,通过硬件电路和软件编程实现遥控信号的接收以及第一马达31的启停控制、电流、电压、转速和温度的状态监测。导线可采用两股铜丝电线,每股不小于17丝,铜丝规格0.3mm2,额定电压3.8V。第一控制器32接收遥控器5的红外脉冲信号,并根据红外脉冲信号启动第一马达31,使第一马达31带动支架6水平转动。
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3,所述的第二转动组件4包括第二马达41和第二控制器42,第二控制器42通过导线与电源7电连接,第二马达41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第二控制器42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马达41的输出轴与全站仪棱镜本体1的侧部固定连接,第二控制器42的输入端通过无线网络、红外线、蓝牙等方式与遥控器5无线连接。优选的,第二马达41可采用直流小型马达,通过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带动起动机转子旋转,转子上的小齿轮带动全站仪棱镜本体1转动,能实现全站仪棱镜本体1的120°上下转动,以满足全站仪棱镜本体1的上下转动需求。第二控制器42可采用微处理器,通过硬件电路和软件编程实现遥控信号的接收以及第二马达41的启停控制、电流、电压、转速和温度的状态监测。导线可采用两股铜丝电线,每股不小于17丝,铜丝规格0.3mm2,额定电压3.8V。第二控制器42接收遥控器5的红外脉冲信号,并根据红外脉冲信号启动第二马达41,使第二马达41带动全站仪棱镜本体1上下转动。
所述的第二转动组件4的输出轴与第一转动组件3的输出轴垂直设置,以满足全站仪棱镜本体1的水平转动和上下转动需求,也可根据实际施工需求调整第二转动组件4的输出轴和第一转动组件3的输出轴的安装方向,以满足全站仪棱镜本体1不同方向的转动需求。
请参见附图2,所述的全站仪棱镜本体1的背面设有反射棱镜头11,利用反射棱镜头11作为反射物进行测距时,反射棱镜头11接收全站仪发出的光信号,并将其反射回去,全站仪可根据反射光信号计算光信号的相位移等,从而间接求得光通过的时间,最后测出全站仪到反射棱镜头11的距离,此功能为全站仪设备的常规功能,反射棱镜头11是用于配合全站仪设备的该功能进行设置的,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2,所述的支架6为顶部形成有两个开口的“山”字形结构,全站仪棱镜本体1通过转轴可转动式安装在支架6的其中一个开口内,第二转动组件4安装在支架6的另一个开口内,且第二转动组件4的输出轴与转轴同轴连接。支架6的结构稳定,能对第二转动组件4和全站仪棱镜本体1起到稳定安装和保护作用。
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是:
在深基坑的施工过程中,将全站仪棱镜本体1通过棱镜安装架2支设于深基坑内并与全站仪设备配合使用,全站仪棱镜本体1的设置位置根据实际施工需求确定,棱镜安装架2可采用三脚架等支架形式,使全站仪棱镜本体1的支设稳定、安全。
全站仪设备和全站仪棱镜本体1的测量使用方法采用常规测试方法,此处不再赘述。在全站仪棱镜本体1的使用过程中,若需要水平转动全站仪棱镜本体1,可通过遥控器5向第一控制器32发送红外脉冲信号,第一控制器32接收到红外脉冲信号后,根据红外脉冲信号启动第一马达31,使第一马达31带动支架6匀速转动至所需角度后停止转动。所需要上下转动全站仪棱镜本体1,可通过遥控器5向第二控制器42发送红外脉冲信号,第二控制器42接收到红外脉冲信号后,根据红外脉冲信号启动第二马达41,使第二马达41带动全站仪棱镜本体1上的转轴匀速转动至所需角度后停止转动。
电源7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并未第一马达31、第一控制器32、第二马达41和第二控制器42持续提供工作电源,以保证第一转动组件3和第二转动组件4的正常运行。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全自动遥控旋转的全站仪棱镜,其特征是:包括全站仪棱镜本体(1)、棱镜安装架(2)、第一转动组件(3)、第二转动组件(4)、遥控器(5)、支架(6)和电源(7);第一转动组件(3)安装在棱镜安装架(2)的上端,全站仪棱镜本体(1)通过第二转动组件(4)的输出轴可转动式安装在支架(6)上,支架(6)安装在第一转动组件(3)的输出轴上;遥控器(5)与第一转动组件(3)和第二转动组件(4)无线连接,第一转动组件(3)和第二转动组件(4)与电源(7)电连接,电源(7)安装在支架(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遥控旋转的全站仪棱镜,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转动组件(3)包括第一马达(31)和第一控制器(32),第一控制器(32)与电源(7)电连接,第一马达(31)的输入端与第一控制器(32)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马达(31)的输出轴与支架(6)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控制器(32)的输入端与遥控器(5)无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遥控旋转的全站仪棱镜,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转动组件(4)包括第二马达(41)和第二控制器(42),第二控制器(42)与电源(7)电连接,第二马达(41)的输入端与第二控制器(42)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马达(41)的输出轴与全站仪棱镜本体(1)的侧部固定连接,第二控制器(42)的输入端与遥控器(5)无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遥控旋转的全站仪棱镜,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转动组件(4)的输出轴与第一转动组件(3)的输出轴垂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全自动遥控旋转的全站仪棱镜,其特征是:所述的全站仪棱镜本体(1)的背面设有反射棱镜头(1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自动遥控旋转的全站仪棱镜,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架(6)为顶部形成有两个开口的“山”字形结构,全站仪棱镜本体(1)通过转轴可转动式安装在支架(6)的其中一个开口内,第二转动组件(4)安装在支架(6)的另一个开口内,且第二转动组件(4)的输出轴与转轴同轴连接。
CN202221031600.0U 2022-04-29 2022-04-29 全自动遥控旋转的全站仪棱镜 Active CN2174243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31600.0U CN217424378U (zh) 2022-04-29 2022-04-29 全自动遥控旋转的全站仪棱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31600.0U CN217424378U (zh) 2022-04-29 2022-04-29 全自动遥控旋转的全站仪棱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24378U true CN217424378U (zh) 2022-09-13

Family

ID=83184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31600.0U Active CN217424378U (zh) 2022-04-29 2022-04-29 全自动遥控旋转的全站仪棱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243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79344B (zh) 一种方便调节角度的太阳能气象信息监测设备
CN109668013A (zh) 一种智能家居红外线指引装置
CN202977444U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跟踪的支架
CN209924877U (zh) 一种光伏储能的百叶窗
CN106843291A (zh) 全自动太阳跟踪装置
CN217424378U (zh) 全自动遥控旋转的全站仪棱镜
CN209910591U (zh) 一种建筑工程测量设备
CN215682465U (zh) 一种基于智能识别的安全监控设备
CN219244572U (zh) 地铁隧道疏散平台与环网电缆支架自动定位测量装置
CN205488553U (zh) 回转系统以及短波天线
CN114111682B (zh)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距离测量装置
CN214893321U (zh) 一种工程测量用照准标杆
CN108900150A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防风可调固定支架
CN212567365U (zh) 一种工程勘测用测量仪
CN217769990U (zh) 一种光伏电站地面安装结构
CN220136324U (zh) 一种建筑桩基沉降偏移指示器
CN219548194U (zh) 一种可调节遮阳角度的遮阳结构
CN216049789U (zh) 一种用于易风化岩脉的剪切变形监测装置
CN114737743B (zh) 一种带有监测系统的盘扣支架无接触式标高快速调整装置
CN208421233U (zh) 一种旋转可调的光电测距仪
CN220930667U (zh) 一种快速调平的建筑工程造价现场测绘装置
CN219243234U (zh) 一种多方位测距装置
CN216202021U (zh) 一种智能型全站仪
CN117081485B (zh) 一种光伏发电高精度跟踪系统
CN211744387U (zh) 一种智能光伏电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