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23378U - 集成灶 - Google Patents

集成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23378U
CN217423378U CN202221148985.9U CN202221148985U CN217423378U CN 217423378 U CN217423378 U CN 217423378U CN 202221148985 U CN202221148985 U CN 202221148985U CN 217423378 U CN217423378 U CN 2174233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integrated cooker
opening
fan
integr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4898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慧民
彭志伟
谢锋
莫业辉
刘小凯
张宜帆
熊文翰
江太阳
杨强强
邓星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4898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233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233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23378U/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3766 priority patent/WO2023217257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08Foundations or supports plates; Legs or pillars; Casings; Whe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20Removing cooking fu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ntilation (AREA)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灶,集成灶包括:壳体,包括腔体、进风口和开口,开口位于壳体底部;风机,设于腔体内,用于通过进风口抽取油烟;盖体,与壳体可拆卸连接,且盖合开口。通过将过滤件布置在腔体的横向空间中,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所存在的集成灶维护成本高,产品推广性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优化集成灶结构布局,提升集成灶实用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集成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成灶。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抽油烟装置的外壳为封闭状态,在日常使用中,抽油烟装置吸入大量水蒸气,或者用户误操作将水从进风口倒入抽油烟装置时,积水会留在抽油烟装置底部,导致抽油烟装置存在内部集水很难进行清理,影响集成灶安全性和内部电器件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能够克服上述技术缺陷的集成灶,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集成灶。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灶,集成灶包括:壳体,包括腔体、进风口和开口,开口位于壳体底部;风机,设于腔体内,用于通过进风口抽取油烟;盖体,与壳体可拆卸连接,且盖合开口。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内循环式集成灶,该集成灶能够将烹饪所产生的油烟集中抽取至集成灶内部,并在集成灶内部完成油脂过滤、异味过滤后回排至用户所处的室内环境中,以实现油烟的内循环,免去设置复杂的外排风结构。
具体地,集成灶包括壳体、风机和盖体。壳体为集成灶上烟机组件的框架结构,壳体内部形成有腔体。风机用于提供抽吸油烟的动力,风机设置在腔体内,且风机固定在壳体上。壳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与加热组件上的风道连通,出风口与集成灶外部空间连通。工作过程中,开启风机,风机通过进风口抽取风道中的气体,以在风道内形成负压环境,在该负压环境的作用下,集成灶上方所产生的油烟被压入风道,从而实现油烟的抽吸。其后,油烟经由腔体流入风机内部,并在风机加压加速后由出风口排出,从而完成油烟的处理工序。
相关技术中,抽油烟装置的烟机外壳为封闭状态,若需要维护烟机外盒内部的结构,需要拆解抽油烟装置才可实现。但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油烟中夹杂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烟机外壳内遇冷凝结为液体,此部分液体会堆积在烟机外壳底部,且无法简单清除。同样地,在烹饪过程中,难免会有部分液体经由风道流入烟机壳体内,此部分液体会随同冷凝水堆积在烟机外壳底部。若液体堆积过多,则有可能接触并损坏烟机外壳内的电器件,导致抽油烟装置出现短路、漏电等安全问题。以至于抽油烟装置存在安全性和可靠性差,故障率高的技术问题。同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部分杂质和油污会附着在内部烟机结构上,因此烟机结构存在清洁需求,但因烟机外壳为封闭状态,需要拆解抽油烟装置才可对烟机外壳内部的烟机结构进行清洁,导致抽油烟机存在维护难度大,用户使用体验差的技术问题。
对此,本申请在壳体底部设置有开口,并对应开口设置了盖体。盖体与开口适配,盖体可开合地安装在开口处。当盖体处于关闭状态时,壳体和盖体可以为风机提供密闭的工作环境,以保证风机对油烟的抽吸能力,并阻止油烟外泄。在壳体内部堆积有大量液体需要外排,或风机存在清洁需求时,可将盖体由壳体上拆下。从而一方面使腔体内堆积的液体可以由开口倾倒出腔体,以避免堆积的液体接触并损坏风机等电器结构。另一方面,将盖体拆下后,风机处于暴露状态,用户可直接通过开口对风机进行清洗作业,从而在不拆解集成灶的情况下完成风机的维护,同理还可以在拆下盖体后清洁腔体的内壁,进而降低用户维护风机等腔体内部结构的操作难度。具体清洁过程为,先开启安装有集成灶的灶台上的柜门,其后将盖体由壳体上拆出,随后通过清洗剂和喷涂和擦拭风机上的外壳、风轮等结构,最终完成清洁后将盖体重新扣合在开口上。
由此可见,本申请通过在壳体底部设置开口并配合设置可拆装的盖体,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所存在的:抽油烟装置安全性和可靠性差、故障率高、内部结构维护难度大,用户使用体验差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优化集成灶结构,提升集成灶实用性和安全性,降低集成灶故障率,为用户提供便利条件的技术效果。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集成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集成灶还包括:过滤件,设于腔体内,用于对流向风机的油烟进行过滤。
在该技术方案中,腔体内还设置有过滤件,过滤件用于对被抽入至集成灶内部的油烟进行过滤,以滤出油烟中所包含的杂质以及散发异味的物质。以保证最终回排至室内的气体不会污染室内环境。
本申请将过滤件设置在壳体内的腔体中,且将过滤件设置在风机的上风侧,即过滤件位于风道和风机之间,由风道进入腔体的油烟需先经过过滤件,后被吸入至风机内。通过将过滤件设置在腔体内,可以解除过滤件对排烟管道尺寸的限制,使风机可以对接不同型号以及不同厂家生产的排烟管道,以降低用户维护集成灶的成本,且有利于在不同品牌间形成统一的排烟管道标准。同时,承接前述技术方案,将过滤件设置在腔体内能够合理利用腔体内的横向空间,以在不增加集成灶厚度的基础上完成过滤件的内置。由此可见,通过将过滤件布置在腔体的横向空间中,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所存在的集成灶维护成本高,产品推广性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优化集成灶结构布局,提升集成灶实用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同时,将过滤件设置在风机的上风侧,可以避免油烟中所夹杂的杂质被吸入至风机内部,从而降低风机被杂质污染的速率,以延长风机的维护周期和使用寿命。进而提升集成灶工作稳定性,降低集成灶故障率的技术效果。
其中,过滤件起到去除油烟中的异味物质的作用,其材质通常是活性炭物质,对油烟内的颗粒物起到物理吸附的作用,也可以是起到电吸附或液体吸附等作用的部件。
具体地,用户可通过拆下盖体完成过滤件的清洁或更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过滤件将腔体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进风口与第一腔体连通,风机设于第二腔体内,开口位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底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过滤件横设在腔体中,过滤件将腔体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其中,进风口与第一腔体连通,油烟由进风口和第一腔体流入过滤件,在经过过滤件过滤后流入第二腔体,最终在风机的作用下由壳体上的出风口排出风机组件。其中,开口位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下方,即开口能够分别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具体地,被抽入集成灶的油烟先流入第一腔体,油烟中所夹杂的大部分水蒸气在第一腔体内预冷凝结,因此第一腔体内的冷凝水外排需求较为主要,第一腔体底部的开口为集成灶上的清理区域。在拆下盖体后,堆积的废液可经由清理区域倾倒出腔体,用户还可以在清理区域对第一腔体的内壁进行清洁。
风机设置在第二腔体中,风机需要对油烟进行加压加速,所以会有大量油脂附着在风机的外壳和风轮上,若附着过多则会影响风机的抽吸效果,甚至还会引起火灾。因此第二腔体内的清洁维修需求较为主要,第二腔体底部的开口为集成灶上的维护区域。在拆下盖体后,用户可通过清洁液对第二腔体内壁以及风机进行去油污处理,以避免风机出现故障。当风机已经发生故障时,用户可通过维护区域对风机进行维修。
由此可见,通过设置开口和盖体,可以降低用户维护集成灶内部结构的难度,为用户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提升集成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盖体包括:第一盖体,盖合第一腔体底部的开口;第二盖体,盖合第二腔体底部的开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盖体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腔体底部,用于盖合第一腔体底部的清理区域。第二盖体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二腔体底部,用于盖合第二腔体底部的维护区域。通过设置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使第一腔体内的清理作业和第二腔体中的维护作业可以独立进行,互不干涉。仅第一腔体存在清理需求时,用户可单独拆下第一盖体进行清理作业。仅第二腔体存在维护需求时,用户可单独拆下第二盖体进行维护作业。由此可见,设置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能够提升集成灶的操作自由度,降低维护难度。同时,相较于拆解覆盖整个开口的大面积盖体,拆解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的操作难度交底,有利于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盖体上设有储液槽,储液槽用于收集和存储腔体内的液体。
在该技术方案中,盖体上设置有储液槽,储液槽的开口朝向腔体顶面。油烟中所携带的水蒸气预冷凝结后能够被储液槽收集,具体在腔体内壁上凝结的液体能够沿腔体的内壁流入储液槽。同时,储液槽的开口与进风口相对。若有液体直接流入风道,则储液槽可在进风口下方收集此部分液体。同时,储液槽具备一定纵深,即储液槽能够存储液体,以避免液体外溢至过滤件或风机内。
通过设置储液槽,使盖体具备了收集和存储液体的能力,一方面便于用户集中处理堆积的液体,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堆积的液体外溢。并且,在拆下盖体后,储液槽能够对液体起到阻挡作用,避免液体直接倾泻至地面。进而实现优化盖体结构,拓宽盖体功能,提升集成灶实用性和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具体地,盖体上表面设置有环形的凸筋,该环境凸筋的内环面和盖体的上表面围合出储液槽。环形凸筋的上端面与腔体内壁相接,以便于将腔体内壁上所凝结出的液体导入储液槽。该结构具备结构复杂度低,加工难度小的优点,有利于压缩盖体的生产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壳体和/或盖体上设有排水孔,排水孔与储液槽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壳体和/或盖体上设置有排水孔。排水孔连通储液槽和壳体外部空间,在排水孔设置于壳体的情况下,排水孔临近开口,以便于排出腔体底部堆积的液体。通过设置排水孔,可以在不拆下盖体的情况下通过排水孔将储液槽内部存储的液体导出腔体。从而降低腔体内部液体清理难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集成灶还包括:阀体,设于排水孔处,用于开启或关闭排水孔。
在该技术方案中,集成灶还包括阀体。阀体设置在排水孔上,阀体用于控制排水孔的通断状态。当阀体处于关闭状态时,阀体密封排水孔,储液槽内的液体无法通过排水孔外排。对应地,当阀体开启时,液体可通过排水孔外排至腔体外。通过设置阀体使排水孔具备开关功能,在需要清理腔体内部堆积液体时开启阀体,正常工作状态下关闭阀体。从而提升集成灶的卡操作性,为用户提供便利条件。
其中,该阀体可以为电磁阀,电磁阀与集成灶上的主控电路连接,在用户需要外排液体时,可通过在控制面板输入排水指令控制阀体开启,从而提升集成灶的自动化程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阀体包括:推杆,穿设于排水孔中;密封垫,设于储液槽内,与推杆连接;弹性件,一端与推杆连接,另一端与壳体或盖体连接;其中,密封垫位于第一位置时,密封垫盖合排水孔,弹性件用于通过推杆带动密封垫复位至第一位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阀体为手动触发结构。具体地,阀体包括推杆、密封垫和弹性件。推杆穿设在排水孔中,且推杆能够在排水孔的延伸方向上移动。密封垫安装在推杆的内端,密封垫与排水孔在腔体内壁上的端口匹配,抵接在腔体内壁上的密封垫能够对排水孔的端口进行密封。弹性件套设在推杆上,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推杆连接,第二端与壳体连接。在未触发状态下,弹性件对推杆施加外推力,以使密封垫驻停在第一位置,此时抵靠在排水孔的端口上,从而保持排水孔的关闭状态。在需要外排液体时,向内推动推杆即可带动密封垫远离排水孔的端口,从而使液体通过排水孔排出至腔体外。其中,推杆运动过程中弹性件受压,在撤去按压力后弹性件释放弹性势能,使推杆带动密封垫自动复位至第一位置,以实现阀体的自动关闭。
该结构一方面具备结构复杂度低,可靠性强的优点,即便集成灶因故障等因素处于停机状态也能通过触发排出腔体内的液体。并且,该阀体具备自动关闭功能,可以确保用户在完成液体倾倒后阀体能够封堵排水孔,从而降低液体泄漏的可能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集成灶还包括:密封塞,设于排水孔内,用于封堵排水孔。
在该技术方案中,集成灶还包括密封塞。密封塞插接在排水孔内,用于封堵排水孔。具体密封塞为橡胶塞,密封塞的周侧设置有多条环形密封筋,将密封塞插入排水孔后,密封筋紧贴在排水孔的内壁上,以提升密封效果。在需要外排液体时,将密封塞由排水孔中拔出即可将液体排出至腔体外。设置密封塞封堵排水孔有利于压缩集成灶的生产成本,从而提升产品竞争力。并且更换密封塞的成本交底,能够降低集成灶的使用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集成灶还包括:密封圈,设于盖体上,用于密封盖体和壳体。
在该技术方案中,集成灶还包括密封圈。密封圈安装在盖体上,密封圈用于密封盖体和开口间的缝隙,从而阻止液体由盖体和壳体间的结构缝隙外泄。同时,密封圈还可以阻止气体外泄,从而保证集成灶的抽油烟性能不被影响。进而实现提升集成灶可靠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具体地,盖体上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环绕储液槽设置,且定位槽的尺寸与密封圈的尺寸适配。装配过程中,将密封圈压入定位槽即可完成装配。将盖体盖合在开口位置时,密封圈与围合出开口的壳体区域抵接,从而有效密封盖体和壳体。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集成灶还包括:加热组件,与壳体连接,包括风道,风道与进风口连通,加热组件用于承托和加热容器。
集成灶包括加热组件。加热组件为集成灶的主体结构,用于定位和支撑集成灶上的其他结构。加热组件顶部能够为用户提供烹饪操作台面,用于盛放食材的容器放置在加热组件上方,以通过加热组件承托和加热容器。从而使在加热组件上烹制出满足用户需求的成品食物。
加热组件内部形成有风道,风道的第一端与加热组件上方空间连通,在烹制食物的过程中,油烟集中产生在加热组件上方,该风道可供加热组件上方的油烟流入集成灶。壳体与加热组件连接,风道的第二端与壳体上的进风口连通。风机能够通过腔体和风道抽取加热组件上方的油烟。具体地,开启风机后,风机组件将风道内的气体经由腔体抽入至风机内,以在风道区域形成负压环境,在该负压环境作用下,加热组件上方的油烟被压入至风道内,以完成油烟的抽吸,避免油烟扩散至室内环境。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加热组件包括:基座,风道位于基座内,壳体与基座连接;面板,扣合于基座上方,包括与风道连通的通孔。
在该技术方案中,集成灶还包括基座和面板。面板为集成灶的外露结构,面板盖设在基座上方,完成集成灶的安装后,面板的表面即为集成灶的操作台面。面板上设置有开口,开口与风道连通,工作过程中,在风机的抽吸下开口内产生负压,在负压作用下,面板上方的油烟被经由开口压入集成灶,以完成油烟的收集,避免油烟扩散到室内中。
集成灶还包括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安装在基座内部。具体地,加热装置与基座连接,与面板相对设置,以在面板上形成加热区域。加热装置可以直接加热面板,以通过局部升温的面板加热面板上所放置的烹饪器具,或加热装置透过面板直接加热放置在面板对应区域上的烹饪器具。对此,该技术方案不对加热装置的具体结构做出硬性限定,能够在面板上形成加热区域即可。
其中,基座底部设置有与面板上通孔相对的避让孔,基座内设置有环形件,环形件的上端与通孔相连,环形件的下端与避让孔相连,以在加热组件内部围合出风道。
具体地,集成灶上还设置有格栅,完成格栅的装配后,至少部分格栅嵌入至开口中。通过在开口上设置格栅,一方面,可以避免烹饪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颗粒物质掉落至分离组件中,从而避免颗粒物质堵塞分离组件上的进气口。另一方面,格栅可以一定程度上阻止外部的灰尘等杂质落入分离组件中,以避免大量灰尘和油脂凝结成难以清理的结块。进而实现提升分离组件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分离组件清洁难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集成灶还包括:分离组件,设于风道,用于分离出油烟中的油脂。
在该技术方案中,集成灶上还设置有分离件,分离件设置在风道内。工作过程中,流入风道的油烟先流入分离件中,分离件将油烟中的油脂由空气中分离,以阻止油脂继续随同空气流入烟机。通过设置该分离件,可以避免油烟中的油脂附着在集成灶内部工作结构上,从而一方面防止油脂堵塞风道和过滤件,另一方面避免被抽入至风机中的油脂损坏风机。再一方面免去频繁清洗集成灶内部油脂的需求。从而解决风机易被油污损坏、吸入油污增加集成灶内部清洁负担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分离组件包括:支架,与加热组件连接,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滤网,设于支架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分离组件的结构作出说明。具体地,分离组件包括支架和滤网。支架与加热组件连接,支架的作用是固定滤网,并且支架的外形与风道相配合,可以使滤网固定在风道内,支架上形成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携带有油脂颗粒的油烟由进气口流入支架内部,在经过滤网的分离后,气态油烟由出气口排出至支架外。当油烟经过分离组件时,油烟内含有的油脂颗粒会被滤网的微孔粘附,进而留在滤网上,达到分离油脂和空气的效果。
滤网的材质是可以形成多个微孔的材质,即滤网可以捕捉油脂,又允许空气通过,常用的材质为多层叠加的金属平网、金属丝网等,也可以使用非金属材质网等材料。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壳体还包括出风口,集成灶还包括:烟道组件,与出风口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集成灶还包括烟道组件。烟道组件包括一个烟道接头和至少一个排烟管道。当排烟管道为多个时,多个排烟管道串接,烟道接头的第一端与壳体上的出风口对接,烟道接头的第二端与排烟管道的管口对接。通过设置烟道组件,使经过油脂分离以及异味过滤的油烟可以通过烟道组件排放至指定区域。具体可以设置纵向延伸的烟道组件,从而使过滤后的空气贴近地面排放,以降低排出气体干扰用户的可能性。进而提升集成灶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优化用户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6示出了如图5所示的集成灶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之七;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之八;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之九;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之十;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之十一;
图13示出了如图12所示的集成灶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之十二;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之十三;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之十四;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分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分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其中,图1至图20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集成灶,110壳体,112腔体,1122第一腔体,1124第二腔体, 114进风口,116开口,118出风口,120风机,130盖体,132第一盖体, 134第二盖体,136储液槽,138排水孔,140过滤件,150阀体,152推杆, 154密封垫,156弹性件,160密封塞,170密封圈,180加热组件,182基座,184面板,1842通孔,186风道,190分离组件,192支架,194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2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集成灶100。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集成灶100,集成灶100包括:壳体110,包括腔体112、进风口114和开口116,开口116位于壳体110底部;风机120,设于腔体112内,用于通过进风口114抽取油烟;盖体130,与壳体110可拆卸连接,且盖合开口116。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内循环式的集成灶100,该集成灶100能够将烹饪所产生的油烟集中抽取至集成灶100内部,并在集成灶100内部完成油脂过滤、异味过滤后回排至用户所处的室内环境中,以实现油烟的内循环,免去设置复杂的外排风结构。
具体地,集成灶100包括壳体110、风机120和盖体130。壳体110为集成灶100上烟机组件的框架结构,壳体110内部形成有腔体112。风机120用于提供抽吸油烟的动力,风机120设置在腔体112内,且风机120固定在壳体 110上。壳体110包括进风口114和出风口118,进风口114与加热组件180 上的风道186连通,出风口118与集成灶100外部空间连通。工作过程中,开启风机120,风机120通过进风口114抽取风道186中的气体,以在风道186 内形成负压环境,在该负压环境的作用下,集成灶100上方所产生的油烟被压入风道186,从而实现油烟的抽吸。其后,油烟经由腔体112流入风机120内部,并在风机120加压加速后由出风口118排出,从而完成油烟的处理工序。
相关技术中,抽油烟装置的烟机外壳为封闭状态,若需要维护烟机外盒内部的结构,需要拆解抽油烟装置才可实现。但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油烟中夹杂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烟机外壳内预冷凝结为液体,此部分液体会堆积在烟机外壳底部,且无法简单清除。同样地,在烹饪过程中,难免会有部分液体经由风道186流入烟机壳体110内,此部分液体会随同冷凝水堆积在烟机外壳底部。若液体堆积过多,则有可能接触并损坏烟机外壳内的电器件,导致抽油烟装置出现短路、漏电等安全问题。以至于抽油烟装置存在安全性和可靠性差,故障率高的技术问题。同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部分杂质和油污会附着在内部烟机结构上,因此烟机结构存在清洁需求,但因烟机外壳为封闭状态,需要拆解抽油烟装置才可对烟机外壳内部的烟机结构进行清洁,导致抽油烟机存在维护难度大,用户使用体验差的技术问题。
对此,本申请在壳体110底部设置有开口116,并对应开口116设置了盖体130。盖体130与开口116适配,盖体130可开合地安装在开口116处。当盖体130处于关闭状态时,壳体110和盖体130可以为风机120提供密闭的工作环境,以保证风机120对油烟的抽吸能力,并阻止油烟外泄。在壳体110内部堆积有大量液体需要外排,或风机120存在清洁需求时,可将盖体130由壳体110上拆下。从而一方面使腔体112内堆积的液体可以由开口116倾倒出腔体112,以避免堆积的液体接触并损坏风机120等电器结构。另一方面,将盖体130拆下后,风机120处于暴露状态,用户可直接通过开口116对风机120 进行清洗作业,从而在不拆解集成灶100的情况下完成风机120的维护,同理还可以在拆下盖体130后清洁腔体112的内壁,进而降低用户维护风机120等腔体112内部结构的操作难度。具体清洁过程为,先开启安装有集成灶100的灶台上的柜门,其后将盖体130由壳体110上拆出,随后通过清洗剂和喷涂和擦拭风机120上的外壳、风轮等结构,最终完成清洁后将盖体130重新扣合在开口116上。
由此可见,本申请通过在壳体110底部设置开口116并配合设置可拆装的盖体130,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所存在的:抽油烟装置安全性和可靠性差、故障率高、内部结构维护难度大,用户使用体验差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优化集成灶100结构,提升集成灶100实用性和安全性,降低集成灶100故障率,为用户提供便利条件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二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中,集成灶100还包括:过滤件140,设于腔体112内,用于对流向风机120的油烟进行过滤。
在该实施例中,腔体112内还设置有过滤件140,过滤件140用于对被抽入至集成灶100内部的油烟进行过滤,以滤出油烟中所包含的杂质以及散发异味的物质。以保证最终回排至室内的气体不会污染室内环境。
本申请将过滤件140设置在壳体110内的腔体112中,且将过滤件140设置在风机120的上风侧,即过滤件140位于风道186和风机120之间,由风道 186进入腔体112的油烟需先经过过滤件140,后被吸入至风机120内。通过将过滤件140设置在腔体112内,可以解除过滤件140对排烟管道尺寸的限制,使风机120可以对接不同型号以及不同厂家生产的排烟管道,以降低用户维护集成灶100的成本,且有利于在不同品牌间形成统一的排烟管道标准。同时,承接前述实施例,将过滤件140设置在腔体112内能够合理利用腔体112内的横向空间,以在不增加集成灶100厚度的基础上完成过滤件140的内置。由此可见,通过将过滤件140布置在腔体112的横向空间中,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所存在的集成灶100维护成本高,产品推广性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优化集成灶 100结构布局,提升集成灶100实用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同时,将过滤件140设置在风机120的上风侧,可以避免油烟中所夹杂的杂质被吸入至风机120内部,从而降低风机120被杂质污染的速率,以延长风机120的维护周期和使用寿命。进而提升集成灶100工作稳定性,降低集成灶 100故障率的技术效果。
其中,过滤件140起到去除油烟中的异味物质的作用,其材质通常是活性炭物质,对油烟内的颗粒物起到物理吸附的作用,也可以是起到电吸附或液体吸附等作用的部件。
具体地,用户可通过拆下盖体130完成过滤件140的清洁或更换。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过滤件140将腔体112分隔为第一腔体1122和第二腔体1124;进风口114与第一腔体1122连通,风机120设于第二腔体1124 内,开口116位于第一腔体1122和第二腔体1124底部。
在该实施例中,过滤件140横设在腔体112中,过滤件140将腔体112分隔为第一腔体1122和第二腔体1124。其中,进风口114与第一腔体1122连通,油烟由进风口114和第一腔体1122流入过滤件140,在经过过滤件140过滤后流入第二腔体1124,最终在风机120的作用下由壳体110上的出风口118 排出风机120组件。其中,开口116位于第一腔体1122和第二腔体1124下方,即开口116能够分别连通第一腔体1122和第二腔体1124。
具体地,被抽入集成灶100的油烟先流入第一腔体1122,油烟中所夹杂的大部分水蒸气在第一腔体1122内遇冷凝结,因此第一腔体1122内的冷凝水外排需求较为主要,第一腔体1122底部的开口116为集成灶100上的清理区域。在拆下盖体130后,堆积的废液可经由清理区域倾倒出腔体112,用户还可以在清理区域对第一腔体1122的内壁进行清洁。
风机120设置在第二腔体1124中,风机120需要对油烟进行加压加速,所以会有大量油脂附着在风机120的外壳和风轮上,若附着过多则会影响风机 120的抽吸效果,甚至还会引起火灾。因此第二腔体1124内的清洁维修需求较为主要,第二腔体1124底部的开口116为集成灶100上的维护区域。在拆下盖体130后,用户可通过清洁液对第二腔体1124内壁以及风机120进行去油污处理,以避免风机120出现故障。当风机120已经发生故障时,用户可通过维护区域对风机120进行维修。
由此可见,通过设置开口116和盖体130,可以降低用户维护集成灶100 内部结构的难度,为用户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提升集成灶100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实施例三
如图5、图9、图10和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中,盖体130包括:第一盖体132,盖合第一腔体1122底部的开口116;第二盖体 134,盖合第二腔体1124底部的开口116。
在该实施例中,盖体130包括第一盖体132和第二盖体134,第一盖体132 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腔体1122底部,用于盖合第一腔体1122底部的清理区域。第二盖体134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二腔体1124底部,用于盖合第二腔体1124底部的维护区域。通过设置第一盖体132和第二盖体134,使第一腔体1122内的清理作业和第二腔体1124中的维护作业可以独立进行,互不干涉。仅第一腔体1122存在清理需求时,用户可单独拆下第一盖体132进行清理作业。仅第二腔体1124存在维护需求时,用户可单独拆下第二盖体134进行维护作业。由此可见,设置第一盖体132和第二盖体134能够提升集成灶100的操作自由度,降低维护难度。同时,相较于拆解覆盖整个开口116的大面积盖体130,拆解第一盖体132和第二盖体134的操作难度交底,有利于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实施例四
如图7、图8、图12、图14和图1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实施例中,盖体130上设有储液槽136,储液槽136用于收集和存储腔体112内的液体。
在该实施例中,盖体130上设置有储液槽136,储液槽136的开口116朝向腔体112顶面。油烟中所携带的水蒸气预冷凝结后能够被储液槽136收集,具体在腔体112内壁上凝结的液体能够沿腔体112的内壁流入储液槽136。同时,储液槽136的开口116与进风口114相对。若有液体直接流入风道186,则储液槽136可在进风口114下方收集此部分液体。同时,储液槽136具备一定纵深,即储液槽136能够存储液体,以避免液体外溢至过滤件140或风机120内。
通过设置储液槽136,使盖体130具备了收集和存储液体的能力,一方面便于用户集中处理堆积的液体,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堆积的液体外溢。并且,在拆下盖体130后,储液槽136能够对液体起到阻挡作用,避免液体直接倾泻至地面。进而实现优化盖体130结构,拓宽盖体130功能,提升集成灶100实用性和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具体地,盖体130上表面设置有环形的凸筋,该环境凸筋的内环面和盖体 130的上表面围合出储液槽136。环形凸筋的上端面与腔体112内壁相接,以便于将腔体112内壁上所凝结出的液体导入储液槽136。该结构具备结构复杂度低,加工难度小的优点,有利于压缩盖体130的生产成本。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壳体110和/或盖体130上设有排水孔138,排水孔138与储液槽136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壳体110和/或盖体130上设置有排水孔138。排水孔138 连通储液槽136和壳体110外部空间,在排水孔138设置于壳体110的情况下,排水孔138临近开口116,以便于排出腔体112底部堆积的液体。通过设置排水孔138,可以在不拆下盖体130的情况下通过排水孔138将储液槽136内部存储的液体导出腔体112。从而降低腔体112内部液体清理难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实施例五
如图6、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五方面实施例中,集成灶 100还包括:阀体150,设于排水孔138处,用于开启或关闭排水孔138。
在该实施例中,集成灶100还包括阀体150。阀体150设置在排水孔138 上,阀体150用于控制排水孔138的通断状态。当阀体150处于关闭状态时,阀体150密封排水孔138,储液槽136内的液体无法通过排水孔138外排。对应地,当阀体150开启时,液体可通过排水孔138外排至腔体112外。通过设置阀体150使排水孔138具备开关功能,在需要清理腔体112内部堆积液体时开启阀体150,正常工作状态下关闭阀体150。从而提升集成灶100的卡操作性,为用户提供便利条件。
其中,该阀体150可以为电磁阀,电磁阀与集成灶100上的主控电路连接,在用户需要外排液体时,可通过在控制面板184输入排水指令控制阀体150 开启,从而提升集成灶100的自动化程度。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阀体150包括:推杆152,穿设于排水孔138中;密封垫154,设于储液槽136内,与推杆152连接;弹性件156,一端与推杆152连接,另一端与壳体110或盖体130连接;其中,密封垫154位于第一位置时,密封垫154盖合排水孔138,弹性件156用于通过推杆152带动密封垫 154复位至第一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阀体150为手动触发结构。具体地,阀体150包括推杆 152、密封垫154和弹性件156。推杆152穿设在排水孔138中,且推杆152 能够在排水孔138的延伸方向上移动。密封垫154安装在推杆152的内端,密封垫154与排水孔138在腔体112内壁上的端口匹配,抵接在腔体112内壁上的密封垫154能够对排水孔138的端口进行密封。弹性件156套设在推杆152 上,弹性件156的第一端与推杆152连接,第二端与壳体110连接。在未触发状态下,弹性件156对推杆152施加外推力,以使密封垫154驻停在第一位置,此时抵靠在排水孔138的端口上,从而保持排水孔138的关闭状态。在需要外排液体时,向内推动推杆152即可带动密封垫154远离排水孔138的端口,从而使液体通过排水孔138排出至腔体112外。其中,推杆152运动过程中弹性件156受压,在撤去按压力后弹性件156释放弹性势能,使推杆152带动密封垫154自动复位至第一位置,以实现阀体150的自动关闭。
该结构一方面具备结构复杂度低,可靠性强的优点,即便集成灶100因故障等因素处于停机状态也能通过触发排出腔体112内的液体。并且,该阀体 150具备自动关闭功能,可以确保用户在完成液体倾倒后阀体150能够封堵排水孔138,从而降低液体泄漏的可能性。
实施例六
如图12、图13和图1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六方面实施例中,集成灶100还包括:密封塞160,设于排水孔138内,用于封堵排水孔138。
在该实施例中,集成灶100还包括密封塞160。密封塞160插接在排水孔 138内,用于封堵排水孔138。具体密封塞160为橡胶塞,密封塞160的周侧设置有多条环形密封筋,将密封塞160插入排水孔138后,密封筋紧贴在排水孔138的内壁上,以提升密封效果。在需要外排液体时,将密封塞160由排水孔138中拔出即可将液体排出至腔体112外。设置密封塞160封堵排水孔138 有利于压缩集成灶100的生产成本,从而提升产品竞争力。并且更换密封塞 160的成本交底,能够降低集成灶100的使用成本。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集成灶100还包括:密封圈170,设于盖体130 上,用于密封盖体130和壳体110。
在该实施例中,集成灶100还包括密封圈170。密封圈170安装在盖体130 上,密封圈170用于密封盖体130和开口116间的缝隙,从而阻止液体由盖体 130和壳体110间的结构缝隙外泄。同时,密封圈170还可以阻止气体外泄,从而保证集成灶100的抽油烟性能不被影响。进而实现提升集成灶100可靠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具体地,盖体130上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环绕储液槽136设置,且定位槽的尺寸与密封圈170的尺寸适配。装配过程中,将密封圈170压入定位槽即可完成装配。将盖体130盖合在开口116位置时,密封圈170与围合出开口 116的壳体110区域抵接,从而有效密封盖体130和壳体110。
实施例七
如图16和图1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第七方面实施例中,集成灶100 还包括:加热组件180,与壳体110连接,包括风道186,风道186与进风口 114连通,加热组件180用于承托和加热容器。
集成灶100包括加热组件180。加热组件180为集成灶100的主体结构,用于定位和支撑集成灶100上的其他结构。加热组件180顶部能够为用户提供烹饪操作台面,用于盛放食材的容器放置在加热组件180上方,以通过加热组件180承托和加热容器。从而使在加热组件180上烹制出满足用户需求的成品食物。
加热组件180内部形成有风道186,风道186的第一端与加热组件180上方空间连通,在烹制食物的过程中,油烟集中产生在加热组件180上方,该风道186可供加热组件180上方的油烟流入集成灶100。壳体110与加热组件180 连接,风道186的第二端与壳体110上的进风口114连通。风机120能够通过腔体112和风道186抽取加热组件180上方的油烟。具体地,开启风机120后,风机120组件将风道186内的气体经由腔体112抽入至风机120内,以在风道 186区域形成负压环境,在该负压环境作用下,加热组件180上方的油烟被压入至风道186内,以完成油烟的抽吸,避免油烟扩散至室内环境。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加热组件180包括:基座182,风道186位于基座182内,壳体110与基座182连接;面板184,扣合于基座182上方,包括与风道186连通的通孔1842。
在该实施例中,集成灶100还包括基座182和面板184。面板184为集成灶100的外露结构,面板184盖设在基座182上方,完成集成灶100的安装后,面板184的表面即为集成灶100的操作台面。面板184上设置有开口116,开口116与风道186连通,工作过程中,在风机120的抽吸下开口116内产生负压,在负压作用下,面板184上方的油烟被经由开口116 压入集成灶100,以完成油烟的收集,避免油烟扩散到室内中。
集成灶100还包括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安装在基座182内部。具体地,加热装置与基座182连接,与面板184相对设置,以在面板184上形成加热区域。加热装置可以直接加热面板184,以通过局部升温的面板184加热面板184上所放置的烹饪器具,或加热装置透过面板184直接加热放置在面板184对应区域上的烹饪器具。对此,该实施例不对加热装置的具体结构做出硬性限定,能够在面板184上形成加热区域即可。
其中,基座182底部设置有与面板184上通孔1842相对的避让孔,基座182内设置有环形件,环形件的上端与通孔1842相连,环形件的下端与避让孔相连,以在加热组件180内部围合出风道186。
具体地,集成灶100上还设置有格栅,完成格栅的装配后,至少部分格栅嵌入至开口116中。通过在开口116上设置格栅,一方面,可以避免烹饪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颗粒物质掉落至分离组件190中,从而避免颗粒物质堵塞分离组件190上的进气口。另一方面,格栅可以一定程度上阻止外部的灰尘等杂质落入分离组件190中,以避免大量灰尘和油脂凝结成难以清理的结块。进而实现提升分离组件190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分离组件190清洁难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如图19和图20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集成灶100还包括:分离组件190,设于风道186,用于分离出油烟中的油脂。
在该实施例中,集成灶100上还设置有分离件,分离件设置在风道186 内。工作过程中,流入风道186的油烟先流入分离件中,分离件将油烟中的油脂由空气中分离,以阻止油脂继续随同空气流入烟机。通过设置该分离件,可以避免油烟中的油脂附着在集成灶100内部工作结构上,从而一方面防止油脂堵塞风道186和过滤件140,另一方面避免被抽入至风机120 中的油脂损坏风机120。再一方面免去频繁清洗集成灶100内部油脂的需求。从而解决风机120易被油污损坏、吸入油污增加集成灶100内部清洁负担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分离组件190包括:支架192,与加热组件180 连接,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滤网194,设于支架192内。
在该实施例中,对分离组件190的结构作出说明。具体地,分离组件190 包括支架192和滤网194。支架192与加热组件180连接,支架192的作用是固定滤网194,并且支架192的外形与风道186相配合,可以使滤网194固定在风道186内,支架192上形成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携带有油脂颗粒的油烟由进气口流入支架192内部,在经过滤网194的分离后,气态油烟由出气口排出至支架192外。当油烟经过分离组件190时,油烟内含有的油脂颗粒会被滤网 194的微孔粘附,进而留在滤网194上,达到分离油脂和空气的效果。
滤网194的材质是可以形成多个微孔的材质,即滤网194可以捕捉油脂,又允许空气通过,常用的材质为多层叠加的金属平网、金属丝网等,也可以使用非金属材质网等材料。
如图18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壳体110还包括出风口118,集成灶100还包括:烟道组件,与出风口118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集成灶100还包括烟道组件。烟道组件包括一个烟道接头和至少一个排烟管道。当排烟管道为多个时,多个排烟管道串接,烟道接头的第一端与壳体110上的出风口118对接,烟道接头的第二端与排烟管道的管口对接。通过设置烟道组件,使经过油脂分离以及异味过滤的油烟可以通过烟道组件排放至指定区域。具体可以设置纵向延伸的烟道组件,从而使过滤后的空气贴近地面排放,以降低排出气体干扰用户的可能性。进而提升集成灶100 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优化用户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需要明确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有额外的明确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和使得描述过程更加简便,而不是为了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所描述的特定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这些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举例来说,“连接”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直接相连,也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上述数据地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包括腔体、进风口和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壳体底部;
风机,设于所述腔体内,用于通过所述进风口抽取油烟;
盖体,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且盖合所述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过滤件,设于所述腔体内,用于对流向所述风机的所述油烟进行过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件将所述腔体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风机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
第一盖体,盖合所述第一腔体底部的所述开口;
第二盖体,盖合所述第二腔体底部的所述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有储液槽,所述储液槽用于收集和存储所述腔体内的液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和/或所述盖体上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所述储液槽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阀体,设于所述排水孔处,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排水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包括:
推杆,穿设于所述排水孔中;
密封垫,设于所述储液槽内,与所述推杆连接;
弹性件,一端与所述推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或所述盖体连接;
其中,所述密封垫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密封垫盖合所述排水孔,所述弹性件用于通过所述推杆带动所述密封垫复位至所述第一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密封塞,设于所述排水孔内,用于封堵所述排水孔。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密封圈,设于所述盖体上,用于密封所述盖体和所述壳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加热组件,与所述壳体连接,包括风道,所述风道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加热组件用于承托和加热容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
基座,所述风道位于所述基座内,所述壳体与所述基座连接;
面板,扣合于所述基座上方,包括与所述风道连通的通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分离组件,设于所述风道,用于分离出所述油烟中的油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组件包括:
支架,与所述加热组件连接,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
滤网,设于所述支架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出风口,所述集成灶还包括:
烟道组件,与所述出风口连接。
CN202221148985.9U 2022-05-13 2022-05-13 集成灶 Active CN2174233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48985.9U CN217423378U (zh) 2022-05-13 2022-05-13 集成灶
PCT/CN2023/093766 WO2023217257A1 (zh) 2022-05-13 2023-05-12 集成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48985.9U CN217423378U (zh) 2022-05-13 2022-05-13 集成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23378U true CN217423378U (zh) 2022-09-13

Family

ID=83186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48985.9U Active CN217423378U (zh) 2022-05-13 2022-05-13 集成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23378U (zh)
WO (1) WO202321725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17257A1 (zh) * 2022-05-13 2023-11-1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集成灶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127229A1 (de) * 2017-11-20 2019-05-23 Miele & Cie. Kg Anordnung bestehend aus zumindest einer Dunstabzugseinrichtung und zumindest einem Kochfeld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er Anordnung
CN107940533A (zh) * 2018-01-10 2018-04-20 王伟森 一种嵌入式集成灶
DE202019106084U1 (de) * 2018-11-07 2019-11-15 Elica S.P.A Kochfläche mit Downdraft-Dunstabzugshaube
DE102020125817A1 (de) * 2020-10-02 2022-04-07 Miele & Cie. Kg Dunstabzugseinheit zum Verbau unterhalb eines Kochfeldes, Filtereinheit, Dunstabzugs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Dunstabzugssystems
CN213931075U (zh) * 2020-12-04 2021-08-1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集成灶
CN215863620U (zh) * 2021-08-04 2022-02-18 武汉创新环保工程孝感有限公司 一种双环型高效油烟净化机
DE202021105496U1 (de) * 2021-09-17 2021-12-07 Silverline Endüstri ve Ticaret A.S. Kochfeldmodul
CN215892498U (zh) * 2021-10-22 2022-02-22 广东奥特龙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烟灶一体机
CN217423378U (zh) * 2022-05-13 2022-09-1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集成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17257A1 (zh) * 2022-05-13 2023-11-1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集成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17257A1 (zh) 2023-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423378U (zh) 集成灶
CN108895508A (zh) 一种无管道超声波免清洗油烟机及一种油烟过滤和清除方法
CN201858691U (zh) 一种吸油烟机
KR101334254B1 (ko) 설치가 간편한 구이용 후드장치
CN212157441U (zh) 一种除湿机的过滤机构
CN217423376U (zh) 集成灶
WO2013033920A1 (zh) 一种外排和内循环抽油烟机
JP2011131014A (ja) 電気掃除機および電気掃除機用集塵タンク
JPH11169300A (ja) 無煙調理器
CN210568744U (zh) 一种具有脏污过滤机构的风机
CN211372549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抽油烟机
CN209054614U (zh) 一种无管道超声波免清洗油烟机
CN219494198U (zh) 过滤组件、抽油烟装置和烹饪设备
CN207221612U (zh) 一种实用性高的搅拌锅口除烟装置
CN103084023A (zh) 油烟净化机
CN219389848U (zh) 一种油烟回收装置
US20230366561A1 (en) Integrated stove
CN110567018A (zh) 升降隐藏式易清洁的自清洗抽油烟机
WO2023217266A1 (zh) 集成灶
CN219389858U (zh) 分离器、吸油烟机和烟灶一体机
CN216244497U (zh) 一种易拆卸集油盒的集成灶
CN217423374U (zh) 储液盒和油烟处理设备
CN210688391U (zh) 一种自动控制排油烟的油烟机
CN216619933U (zh) 集成灶
CN220071981U (zh) 一种自清洁除油烟一体集成灶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