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02561U - 一种垃圾焚烧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焚烧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02561U
CN217402561U CN202221099355.7U CN202221099355U CN217402561U CN 217402561 U CN217402561 U CN 217402561U CN 202221099355 U CN202221099355 U CN 202221099355U CN 217402561 U CN217402561 U CN 2174025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te
push
drum
garbage
sl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9935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金玉
邹庐泉
顾士贞
吴碧龙
吴天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Environment Group Renewable Energy Operation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nvironment Group Renewable Energy Operation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nvironment Group Renewable Energy Operation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nvironment Group Renewable Energy Operation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9935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025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025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025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12Heat utilisation in combustion or incineration of wast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炉,包括炉膛、鼓风装置、炉排机构以及安装在炉排机构上方的转筒机构,炉膛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料斗与下渣口,从进料斗导入的垃圾进入炉排机构被鼓风装置焚烧且在燃烬后变为灰渣从下渣口流出;炉排机构包括倾斜向下设置在炉膛干燥段和焚烧段的逆推炉排以及设置在炉膛燃烬段的第一顺推炉排、第二顺推炉排,第一顺推炉排与逆推炉排首尾相连,第二顺推炉排的末端设置在下渣口上,逆推炉排、第一顺推炉排以及第二顺推炉排通过转动的转筒机构对焚烧中的垃圾进行搅动与破碎,使其充分燃烧。发明实现对垃圾原料与炉渣的搅拌与搂平,防止炉渣堆积;且大大增加垃圾受热的面积,提高燃烧效率,节约能源。

Description

一种垃圾焚烧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焚烧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现采用垃圾焚烧炉来替代垃圾填埋,垃圾焚烧炉为处理垃圾变废为宝的关键性设备,垃圾焚烧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与资源化。
现有技术中的垃圾焚烧炉内安装有逆推炉排、顺推炉排以及多种炉排结合的炉排形式,现有焚烧炉的能量利用率低,且膛内存在易结焦积灰的问题,大量的炉渣会影响垃圾的焚烧效果,且会对炉膛的内壁造成腐蚀,导致焚烧炉的寿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焚烧的能量利用率低、炉膛内易结焦积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焚烧炉,包括炉膛、设置在所述炉膛下端的鼓风装置、设置在所述炉膛内部的炉排机构以及安装在所述炉排机构上方的转筒机构,所述炉排机构安装在所述鼓风装置上方,所述炉膛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料斗与下渣口,从所述进料斗导入的垃圾进入所述炉排机构被所述鼓风装置焚烧且在燃烬后变为灰渣从所述下渣口流出;
所述炉排机构包括倾斜向下设置在所述炉膛干燥段和焚烧段的逆推炉排以及设置在所述炉膛燃烬段的第一顺推炉排、第二顺推炉排,所述第一顺推炉排与所述逆推炉排首尾相连,所述第二顺推炉排设置在所述第一顺推炉排的下方,所述第二顺推炉排的末端设置在所述下渣口上,所述逆推炉排、所述第一顺推炉排以及所述第二顺推炉排通过转动的所述转筒机构对焚烧中的垃圾进行搅动与破碎,使其充分燃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逆推炉排的一端与所述进料斗连接,所述逆推炉排的另一端依次斜向下穿过所述炉膛的干燥段、燃烧段并叠合设置在所述第一顺推炉排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顺推炉排和所述第二顺推炉排均通过集成动力装置旋转设置在所述炉膛内,所述第一顺推炉排与所述逆推炉排的旋转方向相反,且所述第一顺推炉排和所述第二顺推炉排均水平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顺推炉排下侧设置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裹设置在所述第二顺推炉排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鼓风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逆推炉排下方的热风机、安装在所述第二顺推炉排下方的冷风机,所述热风机对所述逆推炉排上的垃圾进行热风补充,所述冷风机对所述第二顺推炉排上的炉渣进行冷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筒机构横向贯穿所述炉膛并设置在所述第一顺推炉排以及所述第二顺推炉排上方,所述转筒机构通过补风管连接有二次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污泥炉排,所述污泥炉排设置在所述炉膛的顶部,所述污泥炉排设置在所述转筒机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筒机构包括横向贯穿所述炉膛的第一转筒、第二转筒、第三转筒以及带动所述第一转筒、所述第二转筒以及所述第三转筒的集成转动装置,所述第一转筒设置在所述污泥炉排前方,所述第二转筒悬挂安装在所述第一顺推炉排末端,所述第三转筒悬挂安装在所述第二顺推炉排末端,所述补风管轴向穿过所述第一转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集成转动装置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炉膛炉壁上的第一转齿、与所述转齿啮合的第二转齿以及与所述第二转齿啮合的第三转齿,所述第一转齿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第一转齿穿过所述炉膛的炉壁与所述第一转筒连接,所述第二转齿穿过所述炉膛的炉壁与所述第二转筒连接,所述第三转齿穿过所述炉膛的炉壁与所述第三转筒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炉膛的下端设置逆推式炉排与多个顺推式炉排,炉排通过逆顺推实现对垃圾原料的搅拌、搂平与破碎,使得垃圾充分燃烧;并通过顺推炉排对燃烬区的炉渣进行搅拌与清理,防止炉渣堆积;且前端焚烧后产生的炉渣热量被后段的炉排吸收,吸收后的热量能够供前段炉排进行补风,大大增加垃圾受热的面积,提高燃烧效率,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垃圾焚烧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转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第一转筒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烟道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隔墙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隔墙侧视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
1-炉膛;2-鼓风装置;3-炉排机构;4-进料斗;5-下渣口;6-换热管;7-污泥炉排;8-转筒机构;9-补风管;10-二次风机;11-锯齿;12-烟道;13-液压驱动装置;
201-热风机;202-冷风机;
301-逆推炉排;302-第一顺推炉排;303-第二顺推炉排;
801-第一转筒;802-第二转筒;803-第三转筒;804-集成转动装置;
8041-第一转齿;8042-第二转齿;8043-第三转齿;8044-转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焚烧炉,包括炉膛1、设置在所述炉膛1下端的鼓风装置2、设置在所述炉膛1内部的炉排机构3以及安装在所述炉排机构3上方的转筒机构8,所述炉排机构3安装在所述鼓风装置2上方,所述炉膛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料斗4与下渣口5,从所述进料斗4导入的垃圾进入所述炉排机构3被所述鼓风装置2焚烧且在燃烬后变为灰渣从所述下渣口5流出;
所述炉排机构3包括倾斜向下设置在所述炉膛1干燥段和焚烧段的逆推炉排301以及设置在所述炉膛1燃烬段的第一顺推炉排302、第二顺推炉排303,所述第一顺推炉排302与所述逆推炉排301首尾相连,所述第二顺推炉排303设置在所述第一顺推炉排302的下方,所述第二顺推炉排303的末端设置在所述下渣口5上,所述逆推炉排301、所述第一顺推炉排302以及所述第二顺推炉排303通过转动的所述转筒机构8对焚烧中的垃圾进行搅动与破碎,使其充分燃烧。
具体的,垃圾焚烧炉为对垃圾进行焚烧并对其焚烧的热量进行再利用的装置,一般的结构有炉膛,炉膛的前端设置垃圾推料器,垃圾推料器连接有垃圾进料口,炉膛内部设置有不断转动的炉排,炉排下方设置有热风机构,炉膛上方设置有烟道12,炉膛下方设置有出渣口,且炉膛内部根据垃圾的燃烧程度被分化为干燥区、燃烧区与燃烬区,干燥区设置在炉排前端并与垃圾推料器衔接,燃烧区设置在炉排中段并设置在热风机构上方,燃烬区设置在炉排的后段并与出渣口处衔接。
原垃圾从垃圾进料口进入,并在垃圾推料器的作用下被推入炉膛的干燥段内,并在重力作用下落入至炉排上表面,热风机构对炉排进行热风补充,垃圾在热风的作用下干燥,当干燥到一定程度时被炉排带至炉膛的燃烧区,此区温度最高,干燥的垃圾在燃烧区被加热燃烧,生成大量的炉渣于烟气,大量的炉渣在炉排的带动下进入至下渣口进行处理,上升的烟气进入烟道12进行下一步处理。
一般情况下,焚烧炉内采用逆推炉排,逆推炉排将原垃圾向进入口不断推动,即逆推炉排的转动方向与垃圾的重力下落方向相反,以延长垃圾在炉排上的停留时间,防止垃圾快速下落至下渣口。逆推炉排使垃圾在干燥段充分干燥,在燃烧区充分燃烧,但同样的,炉渣在逆推炉排的带动下不断累积,导致补入的热量被炉渣吸收,浪费能源,其次大量的炉渣堆积在燃烬区,也容易对逆推炉排造成堵塞,使其成产寿命减少。
故为了对炉膛内的炉渣进行及时的清理,在本实用新型中,炉膛1内设置有逆推炉排301、第一顺推炉排302以及第二顺推炉排303,特别的是,逆推炉排301与第一顺推炉排302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顺推炉排302与第二顺推炉排303转动方向相同,第一顺推炉排302与逆推炉排301首尾连接,且连接处设置在燃烧区与燃烬区的衔接处,第一顺炉排设置在第二顺推炉排303的上方,第二顺推炉排303直接与下渣口5连接。
逆推炉排301与第一顺推炉排302的转动方向相反,且连接处设置在燃烧区与燃烬区的连接处,转动方向相反的两个炉排可以对推挤在燃烧区与燃烬区的炉渣进行挤压,使得炉渣在挤压的过程中破碎,此时炉渣的温度较高,破碎炉渣可以释放炉渣内积存的热量,提高燃烧的效果;且炉渣在破碎后被第一顺推炉排302带动至第二顺推炉排303上,能够快速将炉渣从炉膛内运输出去,防止大量的炉渣堵塞热风以及吸收热风内的热量,提高能量利用率。
且第二顺推炉排303设置在下渣口5的边缘,进一步推动炉渣有序进入下渣口5,在不影响燃烧区垃圾燃烧效果的前提下对炉渣进行冷却,将热量收集至第二顺推炉排303中,实现对炉渣热量的再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效果。
优选的,炉膛1的横向较短,纵向较长,即为了提高炉渣在燃烬区的堆积效果,逆推炉排301的坡度增加。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炉渣直接从逆推炉排301与第一顺推炉排302之间掉落至炉膛1的底部,所述逆推炉排301的一端与所述进料斗4连接,所述逆推炉排301的另一端依次斜向下穿过所述炉膛1的干燥段、燃烧段并叠合设置在所述第一顺推炉排302的上方。其中,逆推炉排301、第一顺推炉排302以及第二顺推炉排303上的炉排片斜向上设置,倾斜角度为2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顺推炉排302和所述第二顺推炉排303均通过集成动力装置旋转设置在所述炉膛1内,所述第一顺推炉排302与所述逆推炉排301的旋转方向相反,且所述第一顺推炉排302和所述第二顺推炉排303均水平设置。
集成动力装置为带动逆推炉排301、第一顺推炉排302以及第二顺推炉排303的动力组件,由于炉排的具体工作方式为现有技术且较为成熟,本实用新型不做赘述,特别的是,逆推炉排301的转动方向与原垃圾的进料方向相反,第一顺推炉排302以及第二顺推炉排303与逆推炉排301的转动方向相反。
为了能够使得炉渣充分拱平、在燃烬段充分燃烧,以及将热量置换至第二顺推炉排303上,第一顺推炉排302以及第二顺推炉排303均水平设置,防止炉渣堆积,或者是与炉排接触时间过短,导致的换热不充分。
优选的,为了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所述第二顺推炉排303下侧设置有换热管6,所述换热管6包裹设置在所述第二顺推炉排303下方。当炉渣的热量置换到第二顺推炉排303上时,第二顺推炉排303将热量置换至换热管6,换热管6内设置有冷水,热量对冷水进行加热,使得换热管6温度提高,温度较高的换热管6与其他需要加热的装置连接,实现能量的再利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鼓风装置2包括安装在所述逆推炉排301下方的热风机201、安装在所述第二顺推炉排303下方的冷风机202,所述热风机201对所述逆推炉排301上的垃圾进行热风补充,所述冷风机202对所述第二顺推炉排303上的炉渣进行冷却。
热风机201设置在逆推式炉排的底部并向上鼓吹高于220摄氏度的热风,滚动的垃圾原料受到均匀与持续的加热受热焚烧,且前面的垃圾原料在焚烧后带动后面进入的垃圾原料焚烧,在焚烧完成后变为粉末状的炉渣,炉渣在重力与搅拌的作用下进入第一顺推炉排302,并在第一顺推炉排302的带动下进入第二顺推炉排303,第二顺推炉排303下方设置有冷风机202,冷风机202的冷风温度为室温,当冷风从第二顺推炉排303下方穿过时,与炉渣发生热量的交换,一是可以对炉渣进行冷却,二是可以补充氧气,使炉渣充分燃烧,三是将加热后的风吹至炉排的燃烧段,对燃烧段进行热风补充。
冷风机202与热风机201的风量、风温均可以改变,适用于不同的垃圾物料。当垃圾在第二顺推炉排303上仍然未燃烬时,冷风机202可以调节成为热风机,对第二顺推炉排303进行热量补充。
优选的,为了进一步适应不同种类的垃圾物料,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焚烧炉还包括污泥炉排,污泥炉排7用于对污泥状垃圾进行干燥、焚烧处理,所述污泥炉排7设置在所述炉膛1的顶部,所述污泥炉排7设置在所述第一顺推炉排302上方。
污泥炉排7也可投其他不同特性需要协同的物料(如生物质,工业有机废弃物等)。
由上述可知,焚烧炉上方还设置有烟气出口,一般的烟气出口设置在燃烧段或者是燃烧段与燃烬段的交界处,实用新型的第一顺推炉排302设置在燃烧段与燃烬段的交界处,在本实施例中,污泥炉排7设置在第一顺推炉排302上,当污泥类垃圾从污泥炉排7上方的进料口进入时,从冷风机202内流出的冷风受到第二顺推炉排303的加热,变为热风对污泥炉排7前端的污泥状垃圾进行蒸发,当水分蒸发至一定程度后,污泥状垃圾进入到污泥炉排7的后端被燃烧段处的热风干燥,最终燃烧处理。
优选的,所述污泥炉排7和所述第一顺推炉排302之间设置有转筒机构8,所述转筒机构8横向贯穿所述炉膛1并设置在所述第一顺推炉排302以及所述第二顺推炉排303上方,所述转筒机构8通过补风管9连接有二次风机10。
炉渣以及在污泥炉排7上干燥的料渣,在燃烧以及干燥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结块,导致炉排运转不畅,大量的块状物在炉排上堆积,对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造成堵塞,影响焚烧的正常进行,严重时会造成停运。故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污泥炉排7以及第一顺推炉排302之间设置用于搅动垃圾的转筒机构8,转筒机构8在多个炉排之间转动,对其上的炉渣以及未完全焚烧的垃圾进行搅拌,将结块的垃圾破碎,并将破碎的垃圾拱平,增加垃圾的受热面积,使其成分燃烧与干燥,同时防止炉渣对炉排进行堵塞,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行。
特别的是,二次风机10用于对烟道12进行补风,二次风机10连接有补风管9,补风管9穿过转筒机构8与炉膛1上方的烟道12连通,且补风管9内的室温风在经过炉膛1内部时被加热,热风对烟道12处未完全燃烬的可燃气体提供热量,使其完全燃烧。
具体的,所述转筒机构8包括横向贯穿所述炉膛1的第一转筒801、第二转筒802、第三转筒803以及带动所述第一转筒801、所述第二转筒802以及所述第三转筒803的集成转动装置804,所述第一转筒801设置在所述污泥炉排7下方,所述第二转筒802悬挂安装在所述第一顺推炉排302末端,所述第三转筒803悬挂安装在所述第二顺推炉排303末端,所述补风管9轴向穿过所述第三转筒803;
所述第一转筒801、所述第二转筒802以及所述第三转筒803上均设置有锯齿11。
第一转筒801设置在污泥炉排7下方,用于对从污泥炉排7下落的污泥进行碾碎,防止污泥类垃圾在焚烧过程中板结,使其充分燃烧,且可以防止板结的污泥类垃圾对炉排造成堵塞。
第二转筒802设置在逆推炉排301以及第一顺推炉排302的连接处,在且上面设置有锯齿11,在安装时,带有锯齿11的第一转筒801靠近逆推炉排301的末端设置,当炉渣进入至交界处时,集成转动装置804带动第一转筒801转动,第一转筒801上的锯齿11将炉渣破碎并带动其顺利落入第一顺推炉排302上,防止其结块堵塞。
第三转筒803设置第二顺推炉排303的末端,即为第二顺推炉排303与下渣口5的连接处,且其上设置锯齿11结构,在转动时对第二顺推炉排303末端的炉渣进行碾碎与推料,使得炉渣顺利进入下渣口5。
第一转筒801的安装与驱动方式有多种,如图2所示,实施例1如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成转动装置804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炉膛1炉壁上的第一转齿8041、与所述转齿啮合的第二转齿8042以及与所述第二转齿8042啮合的第三转齿8043,所述第一转齿8041连接有转动电机8044,所述第一转齿8041穿过所述炉膛1的炉壁与所述第一转筒801连接,所述第二转齿8042穿过所述炉膛1的炉壁与所述第二转筒802连接,所述第三转齿8043穿过所述炉膛1的炉壁与所述第三转筒803连接。
转动电机8044上设置有输出轴,输出轴连接有转动母齿,转动母齿与第一转齿8041啮合,当转动电机8044转动时,转动母齿带动第一转齿8041转动,第一转齿8041带动第二转齿8042转动,第二转齿8042带动第三转齿8043转动,第一转齿8041、第二转齿8042以及第三转齿8043分别带动第一转筒801、第二转筒802以及第三转筒803转动,对焚烧炉内的垃圾同时进行破碎与拱平。
进一步的,由于焚烧炉内可能会有较大的炉渣结块,第一转筒801上的锯齿11在转动过程中易被炉渣卡住,导致搂平效果下降,甚至导致第一转筒801停机,以至于第二转筒802、第三转筒803停机。故第一转筒801的安装与驱动方式包括以上所述方式但不限于实施例1,如图3所示,实施例2如下:第一转筒801通过液压驱动装置13悬空设置在炉膛1内部,第一转筒801的两端与炉膛1的内壁不连接,即炉膛1内设置有液压驱动装置13,第一转筒801安装在液压驱动装置13的末端,当工作人员驱动液压驱动装置13时,第一转筒801在逆推炉排301的上方纵向移动,驱动第一转筒801转动的转动驱动电机安装在液压驱动装置13的末端,用于驱动第一转筒801转动。
当逆推炉排301上出现大块的结渣时,可以通过操控第一转筒801的位置来对结渣进行清理。
特别的是,补风管9安装在炉膛1内部的部分为可以伸缩的套管,当第一转筒801上下移动时,补风管9的长度随之伸缩,保证加热与补风的顺利进行。
第二转筒802的转动驱动方式包括实施例1中所述的安装方式但不限于实施例1所述的安装方式,当第一转筒801采用实施例2的安装方式时,转动电机8044直接与第二转齿8042连接。
如图4至图6所示,优选的,烟气出口处设置有烟道12隔墙,烟道12隔墙分为一、二隔墙以及设置在一、二隔墙与隔墙水冷壁之间的一、二、三烟道12,一烟道12炉壁加扰流,即上下集箱中间增加外拱起的一个结构,同时方便检修换管。
靠近一烟道12的一隔墙,为两层模式水冷壁结构。
一二烟道12中间的二隔墙,为两层模式水冷壁结构。
二隔墙隔墙靠一烟道12侧,设折焰角,将烟气像前墙折射,增加烟气的扰动和一烟道12前墙顶棚的对流换热。
二烟道12中间布置3-4片水冷壁,为两层模式水冷壁,超宽炉膛可布置5-6片水冷壁。
三烟道12采用旗式蒸发受热面。
优选的,过热器7分为二级过热器与三级过热器,二级过热器增加排数面积,采用堆焊耐高温耐腐蚀合金材料,抵抗高温腐蚀。
三级过热器减少排数面积,减少三过中心易出现高温腐蚀的区域,采用堆焊耐高温耐腐蚀合金材料,抵抗高温腐蚀。
设置高过热器采用堆焊耐高温耐腐蚀合金材料且管管之间紧靠在一起。放置在三级过热器前。
优选的,可再增加一组低温省煤器,降低排烟温度。
通过本实施例的垃圾焚烧炉,可以实现对垃圾原料的搅拌与搂平,且前端焚烧后产生的炉渣热量被后段的炉排吸收,吸收后的热量能够供前段炉排下一次风用,提高燃烧效率,节约能源。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申请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膛(1)、设置在所述炉膛(1)下端的鼓风装置(2)、设置在所述炉膛(1)内部的炉排机构(3)以及安装在所述炉排机构(3)上方的转筒机构(8),所述炉排机构(3)安装在所述鼓风装置(2)上方,所述炉膛(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料斗(4)与下渣口(5),从所述进料斗(4)导入的垃圾进入所述炉排机构(3)被所述鼓风装置(2)焚烧且在燃烬后变为灰渣从所述下渣口(5)流出;
所述炉排机构(3)包括倾斜向下设置在所述炉膛(1)干燥段和焚烧段的逆推炉排(301)以及设置在所述炉膛(1)燃烬段的第一顺推炉排(302)、第二顺推炉排(303),所述第一顺推炉排(302)与所述逆推炉排(301)首尾相连,所述第二顺推炉排(303)设置在所述第一顺推炉排(302)的下方,所述第二顺推炉排(303)的末端设置在所述下渣口(5)上,所述逆推炉排(301)、所述第一顺推炉排(302)以及所述第二顺推炉排(303)通过转动的所述转筒机构(8)对焚烧中的垃圾进行搅动与破碎,使其充分燃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推炉排(301)的一端与所述进料斗(4)连接,所述逆推炉排(301)的另一端依次斜向下穿过所述炉膛(1)的干燥段、燃烧段并叠合设置在所述第一顺推炉排(302)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顺推炉排(303)下侧设置有换热管(6),所述换热管(6)包裹设置在所述第二顺推炉排(303)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装置(2)包括安装在所述逆推炉排(301)下方的热风机(201)、安装在所述第二顺推炉排(303)下方的冷风机(202),所述热风机(201)对所述逆推炉排(301)上的垃圾进行热风补充,所述冷风机(202)对所述第二顺推炉排(303)上的炉渣进行冷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机构(8)横向贯穿所述炉膛(1)并设置在所述第一顺推炉排(302)以及所述第二顺推炉排(303)上方,所述转筒机构(8)通过补风管(9)连接有二次风机(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机构(8)横向贯穿所述炉膛(1)并设置在所述第一顺推炉排(302)以及所述第二顺推炉排(303)上方,所述转筒机构(8)通过补风管(9)连接有二次风机(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泥炉排,所述污泥炉排(7)设置在所述炉膛(1)的顶部,所述污泥炉排(7)设置在所述转筒机构(8)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机构(8)包括横向贯穿所述炉膛(1)的第一转筒(801)、第二转筒(802)、第三转筒(803)以及带动所述第一转筒(801)、所述第二转筒(802)以及所述第三转筒(803)的集成转动装置(804),所述第一转筒(801)设置在所述污泥炉排(7)上,所述第二转筒(802)悬挂安装在所述第一顺推炉排(302)末端,所述第三转筒(803)悬挂安装在所述第二顺推炉排(303)末端,所述补风管(9)轴向穿过所述第一转筒(80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转动装置(804)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炉膛(1)炉壁上的第一转齿(8041)、与所述转齿啮合的第二转齿(8042)以及与所述第二转齿(8042)啮合的第三转齿(8043),所述第一转齿(8041)连接有转动电机(8044),所述第一转齿(8041)穿过所述炉膛(1)的炉壁与所述第一转筒(801)连接,所述第二转齿(8042)穿过所述炉膛(1)的炉壁与所述第二转筒(802)连接,所述第三转齿(8043)穿过所述炉膛(1)的炉壁与所述第三转筒(803)连接。
CN202221099355.7U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垃圾焚烧炉 Active CN2174025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99355.7U CN217402561U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垃圾焚烧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99355.7U CN217402561U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垃圾焚烧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02561U true CN217402561U (zh) 2022-09-09

Family

ID=83144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99355.7U Active CN217402561U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垃圾焚烧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025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50301U (zh) 一种能充分燃烧的稻壳热风炉
CN103542415B (zh) 烟热解窑、炉组合式污泥焚烧装置
CN201606882U (zh) 循环流化炉排高效焚烧炉
CN206094112U (zh) 一种污泥焚烧系统
CN105444183B (zh) 机械炉排式垃圾单炉气化焚烧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06352343B (zh) 适用于高热值生活垃圾的气化焚烧炉
CN106224974A (zh) 垃圾焚烧处理系统
CN209445590U (zh) 一种生物质三燃烧室全钢节能热风炉
CN114838356A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
CN208442834U (zh) 用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往复式炉排炉
CN105202753B (zh) 间接链排式秸秆热风炉
CN106082571A (zh) 低热值污泥三化处理工艺及装置
CN111006217B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危险废弃物处理系统
CN217402561U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
CN100549521C (zh) 立式生活垃圾热分解焚烧炉
CN112815338A (zh) 污泥干化与垃圾焚烧协同处置装置及方法
CN210624504U (zh) 生物质直燃分区分级分相燃烧的联合炉排环保工业锅炉
CN111442637A (zh) 一种粮食烘干塔的供热装置
CN111288454A (zh) 一种高效清洁炭气联产装置
CN2578687Y (zh) 链板式垃圾焚烧炉
CN100381756C (zh) 高温焚烧垃圾的方法及其设备
CN212205563U (zh) 一种粮食烘干塔的供热装置
CN215765116U (zh) 一种热灼减率低且便于清灰的焚烧装置
CN2505709Y (zh) 生活垃圾焚烧炉
CN215294919U (zh) 一种双给料式热解气化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