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02552U - 一种炉头及其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炉头及其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02552U
CN217402552U CN202220632311.XU CN202220632311U CN217402552U CN 217402552 U CN217402552 U CN 217402552U CN 202220632311 U CN202220632311 U CN 202220632311U CN 217402552 U CN217402552 U CN 2174025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assage
gas
annular
wall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3231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杰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Chutut Me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Chutut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Chutut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Chutut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3231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025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025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025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Landscapes

  • Pre-Mixing And Non-Premixing Gas Burn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炉头,包括炉座以及连接在炉座上的引射管,炉座的内部至少设置有呈圆弧状且顶部敞开的第一环形气道;引射管至少包括第一引射管,第一引射管具有连接在炉座上的第一输气口且第一输气口的高度低于第一环形气道;第一输气口与第一环形气道之间设置有主路导流气道,主路导流气道呈螺旋状设置,以引导从第一输气口输送的燃气沿着第一环形气道的内壁流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呈螺旋状的主路导流气道,以引导从第一输气口输送的燃气沿着第一环形气道的内壁流动,实现燃气在第一环形气道内的均匀分布,从而无需设置火盖也可以使到炉头燃烧的火焰均匀,而且均匀分布的燃气能够更好的与空气接触,有利于提升炉头的燃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炉头及其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炉头及其燃气灶。
背景技术
燃气灶又叫煤气灶、炉盘、灶台或者灶具,是指以液化石油气(液态)、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
现有的燃气灶炉头中,对于燃气导流气道设置都是采用接近90°呈垂直的导流面设计,这种设置方式的炉头必须要设置火盖,以通过火盖盖合在炉座上,使燃气能够沿着火盖的形状均匀出火,如此,这种结构的炉头还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炉头及其燃气灶,无需设置火盖也可以使到炉头燃烧的火焰均匀,而且有利于提升炉头的燃烧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炉头,包括炉座以及连接在所述炉座上的引射管,其中:
所述炉座的内部至少设置有呈圆弧状且顶部敞开的第一环形气道;
所述引射管至少包括第一引射管,所述第一引射管具有连接在所述炉座上的第一输气口且所述第一输气口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环形气道;
所述第一输气口与所述第一环形气道之间设置有主路导流气道,所述主路导流气道呈螺旋状设置,以引导从所述第一输气口输送的燃气沿着所述第一环形气道的内壁流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炉座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输气口相连通的环形槽,其中:
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第一水平面,所述第一水平面与所述环形槽的内壁之间围合有所述第一环形气道;
所述环形槽内于所述第一水平面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输气口之间设置有呈螺旋状的第一导流斜面,所述第一导流斜面与所述环形槽的内壁之间围合有所述主路导流气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槽具有内环内壁以及外环内壁,所述第一引射管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外环内壁相连的第二导流斜面,且所述第二导流斜面朝所述第一引射管的轴向中心倾斜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槽内于所述第一水平面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输气口之间设置有呈阶梯状的导流阶梯面,所述导流阶梯面与所述环形槽的内壁之间围合有支路导流气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炉座的内部还设置有中心气管,其中:
所述第一环形气道环绕所述中心气管设置;
所述引射管还包括第二引射管,所述第二引射管具有连接在所述炉座上的第二输气口;
所述中心气管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输气口相连通的中心气道,且所述中心气道自与所述第二输气口连接的一端往其自由端方向呈现扩径变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心气道包括与所述第二输气口相连通的中心导流气道以及与所述中心导流气道相连且同轴设置的第一扩径气道,所述第一扩径气道的直径大于所述中心导流气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气道与所述中心气道之间设置有与外部连通且用于供空气流入的第二环形气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炉座整体呈圆柱状且所述炉座的侧壁沿其径向开设有若干个进风口,若干个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二环形气道的底部相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干个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气道的下方且沿所述第一环形气道的周向布置。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一种燃气灶,包括燃气灶本体以及如上述的炉头,所述炉头安装在所述燃气灶本体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炉头,通过设置呈螺旋状的主路导流气道,以引导从第一输气口输送的燃气沿着第一环形气道的内壁流动,以使燃气更好的沿着第一环形气道的形状流动,实现燃气在第一环形气道内的均匀分布,从而无需设置火盖也可以使到炉头燃烧的火焰均匀,而且均匀分布的燃气能够更好的与空气接触,有利于提升炉头的燃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炉头的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炉头的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炉头的第三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炉头的第四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炉头的第五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炉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炉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炉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炉头的第六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炉头的第七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00、炉头;1001、炉座;2、第一引射管;21、第一输气口;3、第二引射管;31、第二输气口;4、第一水平面;5、第一导流斜面;6、第二导流斜面;7、导流阶梯面;8、内环内壁;9、外环内壁;10、中心导流气道;11、第一扩径气道;12、第二环形气道;13、进风口;14、第一环形气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1-10,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炉头100,包括炉座1001以及连接在炉座1001上的引射管,炉座1001的内部设置有中心气管、环绕中心气管设置的第一环形气道14以及设置在中心气管与第一环形气道14之间的第二环形气道12;引射管包括第一引射管2以及第二引射管3,以用于连接燃气输送管道。在本实施例中,炉头100为两环火炉头10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炉头100也可以为三环火炉头100。
其中,第一环形气道14形状呈圆弧状且顶部敞开;第一引射管2具有连接在炉座1001上的第一输气口21且第一输气口21的高度低于第一环形气道14;第一输气口21与第一环形气道14之间设置有主路导流气道,主路导流气道呈螺旋状设置,以引导从第一输气口21输送的燃气沿着第一环形气道14的内壁流动,以使燃气更好的沿着第一环形气道14的形状流动,实现燃气在第一环形气道14内的均匀分布,不仅使到炉头100的燃烧的火焰更加均匀,而且均匀分布的燃气能够更好的与空气接触,有利于提升炉头100的燃烧效率。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呈螺旋状的主路导流气道,以引导从第一输气口21输送的燃气沿着第一环形气道14的内壁流动,以使燃气更好的沿着第一环形气道14的形状流动,实现燃气在第一环形气道14内的均匀分布,从而无需设置火盖也可以使到炉头100燃烧的火焰均匀,而且均匀分布的燃气能够更好的与空气接触,有利于提升炉头100的燃烧效率。
具体来说,炉座1001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输气口21相连通且顶部敞开的环形槽,环形槽内设置有第一水平面4,第一水平面4与环形槽的内壁之间围合有第一环形气道14;环形槽内于第一水平面4的一端以及第一输气口21之间设置有呈螺旋状的第一导流斜面5,第一导流斜面5与环形槽的内壁之间围合有主路导流气道,由此构成第一环形气道14和主路导流气道。如此,燃气通过第一引射管2被输送至第一输气口21,然后从第一输气口21进入到主路导流气道,并被主路导流气道所引导以沿着第一环形气道14的形状流动,其结构简单,生产方便。
其中,环形槽具有内环内壁8以及外环内壁9,第一引射管2的内壁设置有与外环内壁9相连的第二导流斜面6,且第二导流斜面6朝第一引射管2的轴向中心倾斜设置。由此,通过第二导流斜面6的折流,以改变部分燃气方向,以使燃气能够更好的沿着第一环形气道14的内壁流动。
其中,环形槽内于第一水平面4的另一端以及第一输气口21之间设置有呈阶梯状的导流阶梯面7,导流阶梯面7与环形槽的内壁之间围合有支路导流气道。即,输送至第一输气口21上的燃气有两个方向的流向,其中大部分燃气流速较快,被主路导流气道所引导而流向第一环形气道14的一端,另外小部分燃气由于流速相对较低,因而被支路导流气道所引导而沿着导流阶梯面7的导向爬坡而上,并由此流向第一环形气道14的另一端。
其中,第二引射管3具有连接在炉座1001上的第二输气口31;中心气管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二输气口31相连通的中心气道,且中心气道自与第二输气口31连接的一端往其自由端方向呈现扩径变化,由此燃气在中心气道内流动的时候,逐步释放压力,增大体积,减缓流速,进而有助于燃气更好的与空气接触,进一步的提升炉头100的燃烧效率。
其中,扩径变化具有多种形式,在一个实施例中,中心气道呈喇叭状,且自与第二输气口31连接的一端往其自由端方向呈现扩径变化,通过平滑的过渡面实现扩径变化。另外,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中心气道包括与第二输气口31相连通的中心导流气道10以及与中心导流气道10相连且同轴设置的第一扩径气道11,第一扩径气道11的直径大于中心导流气道10。即在另一个方式中,可采用两个管径不同的气道连接,以实现扩径变化。当然,中心气道还包括与第一扩径气道11相连且同轴设置的第二扩径气道,第二扩径气道的直径大于第一扩径气道11。即,扩径气道的设置数量不限于一个,可以是二个或多个,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第二环形气道12与外部连通以供空气流入,为第一环形气道14和中心气道输送空气。
其中,炉座1001整体呈圆柱状且炉座1001的侧壁沿其径向开设有若干个进风口13,若干个进风口13与第二环形气道12的底部相连通,如此,空气通过进风口13进入至第二环形气道12的底部,并在第二环形气道12的底部向上流动,以为第一环形气道14和中心气道输送空气。
其中,若干个进风口13位于第一环形气道14的下方且沿第一环形气道14的周向布置,即通过凸起的第一环形气道14以为进风口13提供合理的设置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一种燃气灶,包括燃气灶本体以及如上述的炉头100,炉头100安装在燃气灶本体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呈螺旋状的主路导流气道,以引导从第一输气口21输送的燃气沿着第一环形气道14的内壁流动,以使燃气更好的沿着第一环形气道14的形状流动,实现燃气在第一环形气道14内的均匀分布,从而无需设置火盖也可以使到炉头100燃烧的火焰均匀,而且均匀分布的燃气能够更好的与空气接触,有利于提升炉头100的燃烧效率。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炉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炉座以及连接在所述炉座上的引射管,其中:
所述炉座的内部至少设置有呈圆弧状且顶部敞开的第一环形气道;
所述引射管至少包括第一引射管,所述第一引射管具有连接在所述炉座上的第一输气口且所述第一输气口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环形气道;
所述第一输气口与所述第一环形气道之间设置有主路导流气道,所述主路导流气道呈螺旋状设置,以引导从所述第一输气口输送的燃气沿着所述第一环形气道的内壁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座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输气口相连通的环形槽,其中:
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第一水平面,所述第一水平面与所述环形槽的内壁之间围合有所述第一环形气道;
所述环形槽内于所述第一水平面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输气口之间设置有呈螺旋状的第一导流斜面,所述第一导流斜面与所述环形槽的内壁之间围合有所述主路导流气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具有内环内壁以及外环内壁,所述第一引射管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外环内壁相连的第二导流斜面,且所述第二导流斜面朝所述第一引射管的轴向中心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内于所述第一水平面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输气口之间设置有呈阶梯状的导流阶梯面,所述导流阶梯面与所述环形槽的内壁之间围合有支路导流气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座的内部还设置有中心气管,其中:
所述第一环形气道环绕所述中心气管设置;
所述引射管还包括第二引射管,所述第二引射管具有连接在所述炉座上的第二输气口;
所述中心气管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输气口相连通的中心气道,且所述中心气道自与所述第二输气口连接的一端往其自由端方向呈现扩径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气道包括与所述第二输气口相连通的中心导流气道以及与所述中心导流气道相连且同轴设置的第一扩径气道,所述第一扩径气道的直径大于所述中心导流气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气道与所述中心气道之间设置有与外部连通且用于供空气流入的第二环形气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座整体呈圆柱状且所述炉座的侧壁沿其径向开设有若干个进风口,若干个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二环形气道的底部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炉头,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气道的下方且沿所述第一环形气道的周向布置。
10.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灶本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炉头,所述炉头安装在所述燃气灶本体上。
CN202220632311.XU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炉头及其燃气灶 Active CN2174025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32311.XU CN217402552U (zh)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炉头及其燃气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32311.XU CN217402552U (zh)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炉头及其燃气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02552U true CN217402552U (zh) 2022-09-09

Family

ID=83138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32311.XU Active CN217402552U (zh)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炉头及其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025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67829B (zh) 一种防干烧单引射管式灶具燃烧器
CN208764924U (zh) 一种新型的上进风式燃烧器
CN217402552U (zh) 一种炉头及其燃气灶
CN212319695U (zh) 一种旋火式灶具燃烧器
CN204114935U (zh) 用于便携式炉的燃烧器以及便携式炉
CN111059532A (zh) 一种上进风三环火灶具燃烧器
CN101672476A (zh) 环形气化液体燃料猛火节能燃烧器
CN201599795U (zh) 一种顶燃式热风炉燃烧器
CN201191004Y (zh) 电站锅炉炉膛侧墙用空气喷嘴
CN207635345U (zh) 一种全上进风式燃气燃烧器
CN205782931U (zh) 旋流式燃烧炉
CN211952748U (zh) 一种上进风三环火灶具燃烧器
CN207112815U (zh) 燃气灶具的炉头
CN2476728Y (zh) 红外线和大气式组合灶具
CN207394915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燃油炉灶
CN218033122U (zh) 新型气液燃料燃烧器
CN206291209U (zh) 一种大功率易清洁灶具燃烧器炉头
CN206755166U (zh) 蒸汽消烟型火炬燃烧器
CN104676592B (zh) 一种高效燃烧器
CN212108381U (zh) 旋流式五喷炉头
CN206944160U (zh) 天燃气燃烧器
CN212319697U (zh) 一种喷嘴、燃烧器及烹饪设备
CN219550526U (zh) 一种燃烧器炉头
CN220152731U (zh) 一种双直喷引射管及节能燃烧器
CN201548064U (zh) 便捷式氧油喷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