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02135U - 具备调节结构的自动对齐相机 - Google Patents

具备调节结构的自动对齐相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02135U
CN217402135U CN202220704728.2U CN202220704728U CN217402135U CN 217402135 U CN217402135 U CN 217402135U CN 202220704728 U CN202220704728 U CN 202220704728U CN 217402135 U CN217402135 U CN 2174021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camera
fixedly connected
outer side
automatic align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0472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希特康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3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3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3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3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0472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021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021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021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备调节结构的自动对齐相机,包括相机主体与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顶部安装有C形框,所述C形框上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上安装有小型伺服电机,所述小型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C形框的内部分别转动连接有丝杆与转动杆,所述丝杆与转动杆的中部均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处于两个第二齿轮之间,所述丝杆的中部套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块。本实用新型自动对齐相机,无需用户手动调节相机朝向,在减少对齐误差的同时提升首次调节效率,且后期针对相机的拆卸也十分便捷,无需外置零件,便于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具备调节结构的自动对齐相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备调节结构的自动对齐相机。
背景技术
自动对齐相机是配合投影仪和主控装置工作的,主控装置控制投影仪向工件投影图像,自动对齐相机的一圈红外LED向工件发射红外线,工件反射红外线,形成红外反射标识点,自动对齐相机的镜头拍摄工件和工件上的红外反射标识点,主控装置通过自动对齐相机拍摄的图像识别红外反射标识点,当工件发生位移,自动对齐相机不动,主控装置根据别红外反射标识点来定位工件的新位置,然后控制投影仪,使投影的图像重新对齐工件。
现有技术中,在对工件的首次定位时,需要工作人员将自动对齐相机与工件进行对齐,用户通常需要手动调节支撑自动对齐相机的三脚架,来改变相机的朝向,费时费力,且易出现误差,同时针对三脚架与相机的拆装,通常需要多个螺栓进行连接,拆卸不够便捷,不便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具备调节结构的自动对齐相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具备调节结构的自动对齐相机,包括相机主体与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顶部安装有C形框,所述C形框上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上安装有小型伺服电机,所述小型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C形框的内部分别转动连接有丝杆与转动杆,所述丝杆与转动杆的中部均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处于两个第二齿轮之间,所述丝杆的中部套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相机主体与C形框的外侧均安装有铰接座,底部两个所述铰接座之间安装有铰接杆,右侧两个所述铰接座上均安装有拆卸件,所述相机主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铰接至顶部铰接座的内部,所述转动杆的中部与配重块的外侧均安装有锥形齿轮,两个所述锥形齿轮的外侧啮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推杆与滑动块,所述电动推杆安装至C形框的外侧,所述滑动块安装至电动推杆上,所述滑动块的外侧滑动连接至C形框的内部,所述小型伺服电机安装至滑动块的外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配重块的顶部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至C形框的外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拆卸件包括拉盘、铰接轴与弹簧,所述铰接轴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铰接座的内部,所述拉盘固定连接至铰接轴的另一端,所述弹簧套设至铰接轴的中部,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至拉盘的外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至铰接座的外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配重块的底端嵌设有一组滚珠,所述滚珠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C形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方案当需要对相机主体的上下朝向进行调节时,利用电动推杆运作,从而可带动滑动块在C形框的内部滑动,即可带动小型伺服电机向上运动,使第一齿轮与顶部的第二齿轮啮合,随后启动小型伺服电机,从而使第一齿轮带动顶部的第二齿轮发生转动,随后丝杆被带动,从而使螺纹块带动其外侧铰接座发生平移运动,从而带动铰接杆运动,使相机主体通过连接杆沿顶部铰接座做圆周运动,即在调节过程中可进行上下摆动调节,完成上下朝向的调节,具体摆动方向将跟随小型伺服电机的转动方向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配重块与支撑杆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铰接杆与拆卸件结构正面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中,具备调节结构的自动对齐相机,包括相机主体1与配重块2,配重块2的顶部安装有C形框3,C形框3上安装有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上安装有小型伺服电机13,小型伺服电机1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6,C形框3的内部分别转动连接有丝杆7与转动杆8,丝杆7与转动杆8的中部均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齿轮9,第一齿轮6处于两个第二齿轮9之间,丝杆7的中部套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块10,螺纹块10、相机主体1与C形框3的外侧均安装有铰接座11,底部两个铰接座11之间安装有铰接杆12,右侧两个铰接座11上均安装有拆卸件5,相机主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铰接至顶部铰接座11的内部,转动杆8的中部与配重块2的外侧均安装有锥形齿轮14,两个锥形齿轮14的外侧啮合。
配重块2的顶部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撑杆15,支撑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至C形框3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中,用户可预先将相机主体1安装至右侧两个铰接座11之间,随后将配重块2放置在合适区域,当需要对相机主体1的上下朝向进行调节时,利用C形框3上的驱动机构4带动小型伺服电机13向上运动,使第一齿轮6与顶部的第二齿轮9啮合,随后启动小型伺服电机13,从而使第一齿轮6带动顶部的第二齿轮9发生转动,随后丝杆7被带动,从而使螺纹块10带动其外侧铰接座11发生平移运动,从而带动铰接杆12运动,使相机主体1通过连接杆沿顶部铰接座11做圆周运动,即在调节过程中可进行上下摆动调节,完成上下朝向的调节,具体摆动方向将跟随小型伺服电机13的转动方向决定,随后用户可利用驱动机构4向下运动,使小型伺服电机13上的第一齿轮6与底部第二齿轮9啮合,随后转动杆8将被带动,随后带动顶部锥形齿轮14转动,由于底部锥形齿轮14固定安装至配重块2的外侧,从而顶部锥形齿轮14将沿底部锥形齿轮14的外侧转动,在转动过程两个支撑杆15将对C形框3起到支撑作用,从而可带动相机主体1完成左右朝向的调节,具体调节方向同样根据小型伺服电机13的转动方向决定,当相机主体1的上下朝向与左右朝向调节完成后,用户可对工件进行后续操作,当后期需要对相机主体1进行拆卸时,可配合拆卸件5,将相机主体1与右侧两个铰接座11进行快速分离。
请参阅图1,其中:驱动机构4包括电动推杆401与滑动块402,电动推杆401安装至C形框3的外侧,滑动块402安装至电动推杆401上,滑动块402的外侧滑动连接至C形框3的内部,小型伺服电机13安装至滑动块402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电动推杆401运作,从而可带动滑动块402在C形框3的内部滑动,即可带动小型伺服电机13进行上下运动。
请参阅图1~3,其中:拆卸件5包括拉盘501、铰接轴502与弹簧503,铰接轴502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铰接座11的内部,拉盘501固定连接至铰接轴502的另一端,弹簧503套设至铰接轴502的中部,弹簧503的一端固定连接至拉盘501的外侧,弹簧5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至铰接座11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对相机主体1进行拆卸时,用户可分别拉动两个拉盘501,从而使两个铰接轴502分别由铰接杆12和连接杆中部抽出,随后用户可直接将相机主体1取下,完成拆卸,当相机主体1进行安装时,可拉动拉盘501,使铰接轴502分别插入对应的铰接杆12与连接杆中即可,利用弹簧503的弹力影响,便于带动铰接轴502运动至原位,便于保证连接效果。
请参阅图1,其中:配重块2的底端嵌设有一组滚珠16,滚珠1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脚17。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滚珠16与支脚17的配合使用,便于配重块2的底部适应不同情况的安装台面,对水平度进行自适应调节,减少支脚17发生悬空现象,保证稳定性。
请参阅图1,其中:C形框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8。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控制器18的设置,便于用户对整个装置内部电器元件进行控制,更加便捷。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各设备均为市场常见设备,具体使用时可根据需求选择,且各设备的电路连接关系均属于简单的串联、并联连接电路,在电路连接这一块并不存在创新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较为容易的实现,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工作原理:采用控制器18的设置,便于用户对整个装置内部电器元件进行控制,更加便捷,用户可预先将相机主体1安装至右侧两个铰接座11之间,当相机主体1进行安装时,可拉动拉盘501,使铰接轴502分别插入对应的铰接杆12与连接杆中即可,随后将配重块2放置在合适区域,采用滚珠16与支脚17的配合使用,便于配重块2的底部适应不同情况的安装台面,对水平度进行自适应调节,减少支脚17发生悬空现象,保证稳定性,当需要对相机主体1的上下朝向进行调节时,利用电动推杆401运作,从而可带动滑动块402在C形框3的内部滑动,即可带动小型伺服电机13向上运动,使第一齿轮6与顶部的第二齿轮9啮合,随后启动小型伺服电机13,从而使第一齿轮6带动顶部的第二齿轮9发生转动,随后丝杆7被带动,从而使螺纹块10带动其外侧铰接座11发生平移运动,从而带动铰接杆12运动,使相机主体1通过连接杆沿顶部铰接座11做圆周运动,即在调节过程中可进行上下摆动调节,完成上下朝向的调节,具体摆动方向将跟随小型伺服电机13的转动方向决定,随后用户可利用电动推杆401运作,从而可带动滑动块402在C形框3的内部滑动,即可带动小型伺服电机13向下运动,使小型伺服电机13上的第一齿轮6与底部第二齿轮9啮合,随后转动杆8将被带动,随后带动顶部锥形齿轮14转动,由于底部锥形齿轮14固定安装至配重块2的外侧,从而顶部锥形齿轮14将沿底部锥形齿轮14的外侧转动,在转动过程两个支撑杆15将对C形框3起到支撑作用,从而可带动相机主体1完成左右朝向的调节,具体调节方向同样根据小型伺服电机13的转动方向决定,当相机主体1的上下朝向与左右朝向调节完成后,用户可对工件进行后续操作,当后期需要对相机主体1进行拆卸时,可配合拆卸件5,当需要对相机主体1进行拆卸时,用户可分别拉动两个拉盘501,从而使两个铰接轴502分别由铰接杆12和连接杆中部抽出,随后用户可直接将相机主体1取下,完成拆卸,整个装置,无需用户手动调节相机朝向,在减少对齐误差的同时提升首次调节效率,且后期针对相机的拆卸也十分便捷,无需外置零件,便于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具备调节结构的自动对齐相机,包括相机主体(1)与配重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2)的顶部安装有C形框(3),所述C形框(3)上安装有驱动机构(4),所述驱动机构(4)上安装有小型伺服电机(13),所述小型伺服电机(1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6),所述C形框(3)的内部分别转动连接有丝杆(7)与转动杆(8),所述丝杆(7)与转动杆(8)的中部均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齿轮(9),所述第一齿轮(6)处于两个第二齿轮(9)之间,所述丝杆(7)的中部套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块(10),所述螺纹块(10)、相机主体(1)与C形框(3)的外侧均安装有铰接座(11),底部两个所述铰接座(11)之间安装有铰接杆(12),右侧两个所述铰接座(11)上均安装有拆卸件(5),所述相机主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铰接至顶部铰接座(11)的内部,所述转动杆(8)的中部与配重块(2)的外侧均安装有锥形齿轮(14),两个所述锥形齿轮(14)的外侧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调节结构的自动对齐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电动推杆(401)与滑动块(402),所述电动推杆(401)安装至C形框(3)的外侧,所述滑动块(402)安装至电动推杆(401)上,所述滑动块(402)的外侧滑动连接至C形框(3)的内部,所述小型伺服电机(13)安装至滑动块(402)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备调节结构的自动对齐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2)的顶部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至C形框(3)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备调节结构的自动对齐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件(5)包括拉盘(501)、铰接轴(502)与弹簧(503),所述铰接轴(502)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铰接座(11)的内部,所述拉盘(501)固定连接至铰接轴(502)的另一端,所述弹簧(503)套设至铰接轴(502)的中部,所述弹簧(503)的一端固定连接至拉盘(501)的外侧,所述弹簧(5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至铰接座(11)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备调节结构的自动对齐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2)的底端嵌设有一组滚珠(16),所述滚珠(1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脚(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备调节结构的自动对齐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框(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8)。
CN202220704728.2U 2022-03-29 2022-03-29 具备调节结构的自动对齐相机 Active CN2174021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04728.2U CN217402135U (zh) 2022-03-29 2022-03-29 具备调节结构的自动对齐相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04728.2U CN217402135U (zh) 2022-03-29 2022-03-29 具备调节结构的自动对齐相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02135U true CN217402135U (zh) 2022-09-09

Family

ID=83140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04728.2U Active CN217402135U (zh) 2022-03-29 2022-03-29 具备调节结构的自动对齐相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021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43983A (zh) 一种床垫侧面打点缝纫机
CN108466039A (zh) 一种台灯智能更换灯罩系统
CN217402135U (zh) 具备调节结构的自动对齐相机
CN218992961U (zh) 一种位置可调式图像处理识别摄像装置
CN116231981A (zh) 一种全自动vcm线圈绕线装置
CN219571808U (zh) 一种安全节能智能照明设备
CN109491183A (zh) 一种投影机镜头可调节装置
CN110055704A (zh) 一种侧面装饰打点机
CN220891577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投影装置
CN219346056U (zh) 一种旋调展示幕
CN216271925U (zh) 一种用于集成电路板生产线导向配件
CN218153776U (zh) 一种灯光控制装置
CN220814924U (zh) 一种铝合金模板用可调水平拉杆结构
CN219367265U (zh) 一种投影视频会议系统
CN209612154U (zh) 一种移动式可调节高度的篮球训练装置
CN215495043U (zh) 一种带有自动调节功能的人脸识别装置
CN211181107U (zh) 一种用于金融的培训辅助装置
CN217951697U (zh) 一种升降会议显示屏角度自动调节机构
CN211554594U (zh) 一种可调节照明器材
CN218936072U (zh) 一种激光灯方向调节结构
CN117387015B (zh) 一种用于自动化设备的视觉光源补光装置
CN217177957U (zh) 一种广播电视编导摄像机安装架
CN220771022U (zh) 一种施工安全探照灯组
CN218958843U (zh) 一种光伏电站转动支架
CN220601086U (zh) 一种用于激光扫平仪的固定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