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96698U - 张紧机构、履带行走装置及作业机械 - Google Patents

张紧机构、履带行走装置及作业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96698U
CN217396698U CN202221334043.XU CN202221334043U CN217396698U CN 217396698 U CN217396698 U CN 217396698U CN 202221334043 U CN202221334043 U CN 202221334043U CN 217396698 U CN217396698 U CN 2173966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air
tensioning
air inlet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3404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卓鹏
张三民
冯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America Inc
Original Assignee
Sany Americ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America Inc filed Critical Sany America Inc
Priority to CN20222133404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966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966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966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作业机械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张紧机构、履带行走装置及作业机械。张紧机构包括张紧装置和张紧调节气囊组件。其中,所述张紧调节气囊组件包括进排气装置和调节气囊,所述进排气装置与所述调节气囊连接,并用于为所述调节气囊充气或者排气,所述调节气囊与所述张紧装置连接,以调节所述张紧装置的张紧力。通过这种结构设置,由进排气装置控制调节气囊内部的充气量,进而调节张紧装置的张紧力,以使履带调节至合适的张紧度。当履带总成受到冲击时,由于气体具有一定的压缩性能,调节气囊能够缓冲和吸收部分冲击力。由此,防止张紧机构受到冲击损坏,有效保护了张紧机构,并延长了张紧机构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张紧机构、履带行走装置及作业机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张紧机构、履带行走装置及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履带行走装置是自行走起重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负责起重机的行走、转弯、爬坡等动作。履带工作过程中的张紧度,对于履带的使用寿命影响较大。履带行走装置中通常配置有用于调节履带张紧度的张紧机构。现有张紧机构大多为刚性张紧机构,在行走骤停等工况下,容易受到冲击损坏,其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张紧机构、履带行走装置及作业机械,用以解决现有刚性张紧机构容易受到冲击损坏,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张紧机构,包括:张紧装置和张紧调节气囊组件。
其中,所述张紧调节气囊组件包括进排气装置和调节气囊。所述进排气装置与所述调节气囊的内腔连通。所述调节气囊与所述张紧装置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张紧机构,所述进排气装置包括气嘴和进排气管。所述进排气管的一端安装所述气嘴,并通过所述气嘴与外部环境连通,所述进排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气囊的内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张紧机构,所述进排气装置还包括气压缓冲装置。所述进排气管与所述气压缓冲装置连通。所述气压缓冲装置与所述调节气囊的内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张紧机构,所述气压缓冲装置包括筒体和活动隔板。
所述活动隔板滑动安装至所述筒体内,以将所述筒体分隔为气压缓冲腔室和进排气腔室。所述活动隔板上开设有通气孔,以使所述气压缓冲腔室与所述进排气腔室连通。所述筒体上开设有气囊连通孔。所述气囊连通孔的一侧与所述进排气腔室连通,所述气囊连通孔的另一侧与所述调节气囊的内腔连通。所述进排气管由所述气囊连通孔穿过所述进排气腔室和所述活动隔板并与所述气压缓冲腔室连通。所述活动隔板能够带动所述进排气管移动,以使所述进排气管的外侧壁封堵或者打开所述气囊连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张紧机构,所述张紧调节气囊组件还包括气囊底座和气囊盖板。
所述调节气囊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口,所述调节气囊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口。所述气囊盖板安装至所述第一安装口处,所述气囊底座安装至所述第二安装口处,以使所述调节气囊形成封闭腔室。
所述筒体包括筒体侧壁和筒体盖板。
所述筒体侧壁的第一端穿过所述气囊底座并延伸至所述调节气囊的内腔中。所述筒体侧壁的第一端上安装有所述筒体盖板,所述气囊连通孔设置在所述筒体盖板上。所述活动隔板与所述筒体盖板之间形成所述进排气腔室。所述筒体侧壁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气囊底座的内部并与所述气囊底座连接。所述活动隔板与所述气囊底座之间形成所述气压缓冲腔室。
所述进排气管包括气囊连通段和气囊截止段。所述气囊截止段的一端与所述气嘴连通,所述气囊截止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气囊连通段的一端连通,所述气囊连通段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活动隔板并与所述气压缓冲腔室连通。所述气囊连通孔的直径与所述气囊截止段的外径相等。所述气囊连通段的外径小于所述气囊连通孔的直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张紧机构,所述进排气管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气流缓冲叶片。所述活动隔板上设置有减震阀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张紧机构,所述张紧调节气囊组件还包括弹性缓冲块。所述弹性缓冲块位于所述调节气囊的内腔中并与所述气囊盖板连接。所述弹性缓冲块与所述筒体盖板相互配合,以对所述张紧机构形成缓冲限位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张紧机构,所述张紧装置包括导向轮和张紧连接件。
所述张紧连接件包括导向轮座和推力板。所述导向轮座的一端与所述导向轮转动连接,所述导向轮座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推力板与所述气囊底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履带行走装置,包括履带架总成、履带和如上所述的张紧机构。所述履带连接至所述履带架总成上。所述张紧机构与履带架总成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作业机械,包括如上所述的张紧机构或者履带行走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张紧机构中,所述张紧调节气囊组件包括进排气装置和调节气囊。所述进排气装置与所述调节气囊连接,并用于为所述调节气囊充气或者排气。所述调节气囊与所述张紧装置连接,以调节所述张紧装置的张紧力。
通过这种结构设置,由进排气装置控制调节气囊内部的充气量,进而调节张紧装置的张紧力,以使履带调节至合适的张紧度。当履带总成受到冲击时,由于气体具有一定的压缩性能,调节气囊能够缓冲和吸收部分冲击力。由此,防止张紧机构受到冲击损坏,有效保护了张紧机构,并延长了张紧机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张紧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张紧机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张紧装置;101、导向轮;102、导向轮座;103、推力板;200、张紧调节气囊组件;301、气嘴;302、进排气管;303、气囊截止段;304、气囊连通段;305、调节气囊;401、筒体侧壁;402、筒体盖板;403、活动隔板;404、通气孔;405、气压缓冲腔室;406、进排气腔室;407、气囊连通孔;501、气囊底座;502、底座底板;503、底座本体;504、气囊盖板;600、弹性缓冲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张紧机构、履带行走装置及作业机械进行描述。应当理解的是,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特别限定。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张紧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该张紧机构包括:张紧装置100和张紧调节气囊组件200。
其中,张紧调节气囊组件200包括进排气装置和调节气囊305。进排气装置与调节气囊305的内腔连接。调节气囊305与张紧装置100连接。
通过这种结构设置,由进排气装置控制调节气囊305内部的充气量,进而调节张紧装置100的张紧力,以使履带调节至合适的张紧度。当履带总成受到冲击时,由于气体具有一定的压缩性能,调节气囊305能够缓冲和吸收部分冲击力。由此,防止张紧机构受到冲击损坏,有效保护了张紧机构,并延长了张紧机构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进排气装置包括气嘴301和进排气管302。进排气管302的一端安装气嘴301,并通过气嘴301与外部环境连通。进排气管302的另一端与调节气囊305的内腔连通。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进排气装置还包括气压缓冲装置。进排气管302与气压缓冲装置连通。气压缓冲装置与调节气囊305的内腔连通。
在使用时,当需要向调节气囊305内部充气时,按压打开气嘴301,并在气嘴301上连接气泵等充气装置。气泵输出的气体经过气嘴301和进排气管302进入气压缓冲装置内进行气压缓冲。气压缓冲后的气体进入调节气囊305的内腔中。
当调节气囊305需要进行排气时,按压打开气嘴301,使得调节气囊305内腔中的气体进入气压缓冲装置内进行气压缓冲。气压缓冲后的气体由进排气管302和气嘴301排出至外部环境中。
根据以上描述的实施例可知,在充气时,由气泵输出的气体经过气压缓冲装置的缓冲作用后再进入调节气囊305内腔,进而,减小了调节气囊305受到的气压冲击。一方面,可以有效保护调节气囊305;另一方面,能够提升调节气囊305的充气安全性。
在排气时,由调节气囊305内腔排出的气体经过气压缓冲装置的缓冲作用后再排出至外部环境中。由此,能够减小气嘴301出口处的排气压力,进而,提升了调节气囊305的排气安全性。
更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气压缓冲装置包括筒体和活动隔板403。
活动隔板403滑动安装至筒体内,以将筒体分隔为气压缓冲腔室405和进排气腔室406。活动隔板403上开设有通气孔404,以使气压缓冲腔室405与进排气腔室406连通。筒体上开设有气囊连通孔407,气囊连通孔407的一侧与进排气腔室406连通,气囊连通孔407的另一侧与调节气囊305的内腔连通。进排气管302由气囊连通孔407穿过进排气腔室406和活动隔板403并与气压缓冲腔室405连通。活动隔板403能够带动进排气管302移动,以使进排气管302的外侧壁封堵或者打开气囊连通孔40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张紧调节气囊组件200还包括气囊底座501和气囊盖板504。
调节气囊305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口,调节气囊305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口。气囊盖板504安装至第一安装口处,气囊底座501安装至第二安装口处,以使调节气囊305形成封闭腔室。
筒体包括筒体侧壁401和筒体盖板402。
筒体侧壁401的第一端穿过气囊底座501并延伸至调节气囊305的内腔中。筒体侧壁401的第一端上安装有筒体盖板402。气囊连通孔407设置在筒体盖板402上。活动隔板403与筒体盖板402之间形成进排气腔室406。筒体侧壁401的第二端延伸至气囊底座501的内部并与气囊底座501连接。活动隔板403与气囊底座501之间形成气压缓冲腔室405。
进排气管302包括气囊连通段304和气囊截止段303。气囊截止段303的一端与气嘴301连通,气囊截止段303的另一端与气囊连通段304的一端连通,气囊连通段304的另一端穿过活动隔板403并与气压缓冲腔室405连通。气囊连通孔407的直径与气囊截止段303的外径相等。气囊连通段304的外径小于气囊连通孔407的直径。
例如,如图1所示,调节气囊305的右端设有第一安装口,左端设有第二安装口。第一安装口上安装有气囊盖板504,第二安装孔上安装有气囊底座501。气囊盖板504封堵第一安装口,气囊底座501封堵第二安装口,由此,使得调节气囊305形成封闭式内腔。气囊底座501包括底座底板502和底座本体503。底座本体503与底座底板502连接,二者共同构成空腔式结构。底座本体503与第二安装口连接。
气压缓冲装置包括筒体和活动隔板403。筒体包括筒体侧壁401和筒体盖板402。在该实施例中,筒体侧壁401的右端穿过底座本体503并伸入至调节气囊305的内腔中,且筒体侧壁401的右端封闭连接有筒体盖板402。筒体侧壁401的左端穿过底座本体503伸入至气囊底座501的空腔中,并与底座底板502封闭连接。
活动隔板403安装至筒体内,并能够沿着筒体的中心轴线移动。活动隔板403将筒体的内腔分隔为进排气腔室406和气压缓冲腔室405。更具体地,筒体侧壁401、底座底板502和活动隔板403所构成的腔室为气压缓冲腔室405;筒体侧壁401、筒体盖板402及活动隔板403所构成的腔室为进排气腔室406。
进排气管302包括气囊截止段303和气囊连通段304。在该实施例中,气嘴301的左端穿过气囊盖板504延伸至调节气囊305的内腔中。气囊截止段303的右端与气嘴301的左端连接。气囊截止段303的左端与气囊连通段304的右端连接,气囊连通段304的左端由筒体盖板402上的气囊连通孔407穿过进排气腔和活动隔板403,并与气压缓冲腔室405连通,以使进排气管302中的气体能够进入气压缓冲腔室405内。活动隔板403上开设有通气孔404,气压缓冲腔室405与进排气腔室406连通,以使气压缓冲腔室405内的气体能够经过通气孔404进入进排气腔室406内。
气囊连通段304的左端与活动隔板403固定连接,以使进排气管302能够随活动隔板403沿着筒体的中心轴线移动。气囊截止段303的直径与气囊连通孔407的直径相等,气囊连通段304的直径小于气囊连通孔407的直径。由此,当活动隔板403带动进排气管302移动至气囊截止段303穿设至气囊连通孔407内的位置时,气囊连通孔407处于封堵状态,进排气腔室406与调节气囊305的内腔相互截止。当活动隔板403带动进排气管302移动至气囊连通段304穿设至气囊连通孔407内的位置时,气囊连通孔407处于打开状态,进排气腔室406通过气囊连通孔407与调节气囊305的内腔相互连通。
在充气过程中,按压打开气嘴301,并在气嘴301上安装气泵。由气泵输出的气体经过进排气管302进入气压缓冲腔室405内。气压缓冲腔室405内的部分气体经过活动隔板403上的通气孔404进入进排气腔室406内,同时,部分气体挤压活动隔板403沿着靠近筒体盖板402的方向移动,并带动进排气管302移动。当进排气管302移动至气囊连通段304穿设至气囊连通孔407内的位置时,进排气腔室406中的气体由气囊连通段304与气囊连通孔407之间的间隙进入调节气囊305的内腔中。
在排气过程中,按压打开气嘴301。调节气囊305内腔中的气体经过气囊连通段304与气囊连通孔407之间的间隙进入进排气腔室406内。部分气体由通气孔404进入气压缓冲腔室405内,同时,部分气体挤压活动隔板403沿着远离筒体盖板402的方向移动。气压缓冲腔室405内的气体经过进排气管302和气嘴301排出至外部环境中。当进排气管302移动至气囊截止段303穿设至气囊连通孔407的位置时,调节气囊305内腔与进排气腔室406相互截止,排气结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排气管302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气流缓冲叶片。活动隔板403上设置有减震阀片。
通过这种结构设置,能够减小进排气管302、以及气压缓冲腔室405和进排气腔室406之间的进气、排气压力,进而有效保护张紧调节气囊组件200,并提升调节气囊305的充排气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张紧调节气囊组件200还包括弹性缓冲块600。弹性缓冲块600位于调节气囊305的内腔中并与气囊盖板504连接。弹性缓冲块600与筒体盖板402相互配合,以对张紧机构形成缓冲限位作用。
如图1所示,调节气囊305的内腔中设置有弹性缓冲块600。弹性缓冲块600与气囊盖板504固定连接。且弹性缓冲块600与筒体盖板402对齐设置。当调节气囊305受到较大冲击载荷时,调节气囊305内部的气体压缩,弹性缓冲块600撞击至筒体盖板402上并形成一定的变形,以吸收冲击力。通过这种结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升张紧调节气囊组件200的抗冲击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张紧装置100包括导向轮101和张紧连接件。
张紧连接件包括导向轮座102和推力板103。导向轮座102的一端与导向轮101转动连接,导向轮座102的另一端通过推力板103与气囊底座501连接。导向轮101与履带架总成连接,并用于张紧履带。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履带行走装置,包括履带架总成、履带和如上所述的张紧机构。履带连接至履带架总成上。张紧机构与履带架总成连接。张紧机构用于张紧履带。
进一步,由于该履带行走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张紧机构,因此,其同样具备如上所述的各项优势。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作业机械,包括如上所述的张紧机构或者履带行走装置。
例如,上述作业机械包括履带式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包括履带行走装置。导向轮101与履带架总成连接,并用于张紧履带。张紧调节气囊组件200与导向轮101连接,并用于调节导向轮101的张紧力。
此处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定。也就是说,上述作业机械包括但是不限于履带式起重机。
进一步,由于该作业机械包括如上所述的张紧机构,因此,其同样具备如上所述的各项优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张紧装置和张紧调节气囊组件,
其中,所述张紧调节气囊组件包括进排气装置和调节气囊,所述进排气装置与所述调节气囊的内腔连通,所述调节气囊与所述张紧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排气装置包括气嘴和进排气管,所述进排气管的一端安装所述气嘴,并通过所述气嘴与外部环境连通,所述进排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气囊的内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排气装置还包括气压缓冲装置,所述进排气管与所述气压缓冲装置连通,所述气压缓冲装置与所述调节气囊的内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缓冲装置包括筒体和活动隔板,
所述活动隔板滑动安装至所述筒体内,以将所述筒体分隔为气压缓冲腔室和进排气腔室,所述活动隔板上开设有通气孔,以使所述气压缓冲腔室与所述进排气腔室连通,所述筒体上开设有气囊连通孔,所述气囊连通孔的一侧与所述进排气腔室连通,所述气囊连通孔的另一侧与所述调节气囊的内腔连通,所述进排气管由所述气囊连通孔穿过所述进排气腔室和所述活动隔板并与所述气压缓冲腔室连通,所述活动隔板能够带动所述进排气管移动,以使所述进排气管的外侧壁封堵或者打开所述气囊连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调节气囊组件还包括气囊底座和气囊盖板,
所述调节气囊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口,所述调节气囊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口,所述气囊盖板安装至所述第一安装口处,所述气囊底座安装至所述第二安装口处,以使所述调节气囊形成封闭腔室,
所述筒体包括筒体侧壁和筒体盖板,
所述筒体侧壁的第一端穿过所述气囊底座并延伸至所述调节气囊的内腔中,所述筒体侧壁的第一端上安装有所述筒体盖板,所述气囊连通孔设置在所述筒体盖板上,所述活动隔板与所述筒体盖板之间形成所述进排气腔室,所述筒体侧壁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气囊底座的内部并与所述气囊底座连接,所述活动隔板与所述气囊底座之间形成所述气压缓冲腔室,
所述进排气管包括气囊连通段和气囊截止段,所述气囊截止段的一端与所述气嘴连通,所述气囊截止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气囊连通段的一端连通,所述气囊连通段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活动隔板并与所述气压缓冲腔室连通,所述气囊连通孔的直径与所述气囊截止段的外径相等,所述气囊连通段的外径小于所述气囊连通孔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排气管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气流缓冲叶片,所述活动隔板上设置有减震阀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调节气囊组件还包括弹性缓冲块,所述弹性缓冲块位于所述调节气囊的内腔中并与所述气囊盖板连接,所述弹性缓冲块与所述筒体盖板相互配合,以对所述张紧机构形成缓冲限位作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装置包括导向轮和张紧连接件,
所述张紧连接件包括导向轮座和推力板,所述导向轮座的一端与所述导向轮转动连接,所述导向轮座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推力板与所述气囊底座连接。
9.一种履带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履带架总成、履带和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张紧机构,所述履带连接至所述履带架总成上,所述张紧机构与履带架总成连接。
10.一种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张紧机构或者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履带行走装置。
CN202221334043.XU 2022-05-30 2022-05-30 张紧机构、履带行走装置及作业机械 Active CN2173966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34043.XU CN217396698U (zh) 2022-05-30 2022-05-30 张紧机构、履带行走装置及作业机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34043.XU CN217396698U (zh) 2022-05-30 2022-05-30 张紧机构、履带行走装置及作业机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96698U true CN217396698U (zh) 2022-09-09

Family

ID=83146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34043.XU Active CN217396698U (zh) 2022-05-30 2022-05-30 张紧机构、履带行走装置及作业机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966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700808B1 (en) Flow regulating air bag valve
CN21317663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避震装置
CN217396698U (zh) 张紧机构、履带行走装置及作业机械
CN114347743A (zh) 一种刚度实时可调的空气弹簧系统及电控空气悬架系统
CN114483872A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印刷机底座及其减震方法
CN115649449A (zh) 空投着陆防翻的缓冲气囊
CN218347842U (zh) 气囊式压力可调减震器
CN113685482B (zh) 一种双向电磁阀
CA2354860A1 (en) Integrated air spring
CN211617877U (zh) 一种具有pu降噪音层的发动机舱防火墙
CN210354566U (zh) 一种吸力可调的直管及吸尘器
CN116044946B (zh) 一种工程车辆减震器
CN218616865U (zh) 一种副车架结构、副车架系统及车辆
CN115163720A (zh) 一种分体三囊室空气弹簧单元
TWI393827B (zh) 氣簧式避震裝置與方法
CN221683474U (zh) 一种减震器
CN209943414U (zh) 带铝支座的气囊弹簧
CN215596533U (zh) 一种车辆座椅用气动行程控制阀
CN221660714U (zh) 集成真空泵、控制器及助力器的刹车装置
CN220641014U (zh) 3d复合式坐标测量仪的运输防护装置
CN213981811U (zh) 用于车辆底盘联动的减震器
CN215436580U (zh) 一种气动主动溃缩式转向管柱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20579871U (zh) 新型充气道闸杆
CN214450482U (zh)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靠背泄压吸能的泄压阀和缓冲装置
CN221610461U (zh) 一种氮气弹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