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92386U - 一种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应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92386U
CN217392386U CN202220670853.6U CN202220670853U CN217392386U CN 217392386 U CN217392386 U CN 217392386U CN 202220670853 U CN202220670853 U CN 202220670853U CN 217392386 U CN217392386 U CN 2173923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onnecting sleeve
wall
fixing groove
circumferential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7085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鹏
康小荣
廖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zhou Jiuyuan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zhou Jiuyua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zhou Jiuyuan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zhou Jiuyua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7085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923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923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923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应釜,属于反应釜技术领域,该反应釜,包括装置壳,装置壳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筒;传输管,传输管固定连接于连接套筒的圆周表面,传输管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阀门;弧形盖,弧形盖通过铰轴活动铰接于传输管的圆周表面;连接板,连接板设有两个,两个连接板分别固定连接于传输管和弧形盖的圆周表面;螺栓,螺栓螺纹连接于两个连接板内;当搅拌完成后,工作人员在使用PLC控制器对阀门控制启动,阀门启动时会将传输管内的阀片打开使连接套筒内的液体通过传输管流出,而后在配合传输管内固定的过滤叶对带有残渣的液体进行过滤,使人员在生产出产品质量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
人员在使用现有的反应釜对材料进行搅拌时效果较差,其搅拌效率较低,多为单向搅拌页,使在搅拌材料融合时,搅拌不够均匀,并且现有的反应釜后续在将液体排出时不能将液体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导致生产融合液体的质量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釜,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现有的反应釜后续在将液体排出时不能将液体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导致生产融合液体的质量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反应釜,包括:
装置壳,所述装置壳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筒;
传输管,所述传输管固定连接于连接套筒的圆周表面,所述传输管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阀门;
弧形盖,所述弧形盖通过铰轴活动铰接于传输管的圆周表面;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固定连接于传输管和弧形盖的圆周表面;
螺栓,所述螺栓螺纹连接于两个连接板内;
过滤叶,所述过滤叶固定连接于传输管的圆周内壁;
环形盖,所述环形盖固定连接于连接套筒的圆周内壁;
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开设于连接套筒的底端;以及
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设于固定槽内,所述搅拌机构和环形盖连接于对连接套筒内的材料进行搅拌。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搅拌机构包括:
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固定槽的下内壁;
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设于三个,三个所述转动杆均转动连接于固定槽的上内壁,三个所述转动杆的顶端均活动贯穿固定槽的下内壁并转动连接于环形盖的顶端,其中两个所述转动杆的圆周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三个所述转动杆的圆周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齿轮;
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于固定槽内,所述传动组件和三个齿轮连接以对其传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开设于固定槽的一侧内壁;
环形内齿条,所述环形内齿条滑动连接于限位槽的圆周内壁,所述环形内齿条和三个限位槽相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装置壳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均开设有限位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连接套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套筒。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装置壳呈凹形状,所述第二搅拌叶呈螺旋状,所述第一搅拌叶呈方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方案中,使用本装置需要搅拌材料时,工作人员可先使用PLC控制器对电机控制启动,电机的输出轴会带动表面固定另一个齿轮进行转动,其中一个齿轮转动时会依次带动传动组件而后在带动搅拌计划使其运行,其中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来搅拌材料使材料在进行融合得更加均匀,当搅拌完成后,工作人员在使用PLC控制器对阀门控制启动,阀门启动时会将传输管内的阀片打开使连接套筒内的液体通过传输管流出,而后在配合传输管内固定的过滤叶对带有残渣的液体进行过滤,使人员在生产出产品质量更好。
2、本方案中,固定板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装置壳的两端,固定板本身起到连接的作用,限位孔开设在固定板的顶端,限位孔内用于安装限位杆,通过限位杆来对装置壳进行准确限位。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视角剖视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视角剖视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视角剖视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视角剖视立体图。
图中:1、装置壳;2、固定板;3、限位孔;4、连接套筒;5、传输管; 6、阀门;7、弧形盖;8、连接板;9、螺栓;10、螺纹套筒;11、过滤叶; 12、固定槽;13、限位槽;14、环形内齿条;15、环形盖;16、齿轮;17、第一搅拌叶;18、第二搅拌叶;19、转动杆;2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反应釜,包括:
装置壳1,装置壳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筒4;
传输管5,传输管5固定连接于连接套筒4的圆周表面,传输管5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阀门6;
弧形盖7,弧形盖7通过铰轴活动铰接于传输管5的圆周表面;
连接板8,连接板8设有两个,两个连接板8分别固定连接于传输管5和弧形盖7的圆周表面;
螺栓9,螺栓9螺纹连接于两个连接板8内;
过滤叶11,过滤叶11固定连接于传输管5的圆周内壁;
环形盖15,环形盖15固定连接于连接套筒4的圆周内壁;
固定槽12,固定槽12开设于连接套筒4的底端;以及
搅拌机构,搅拌机构设于固定槽12内,搅拌机构和环形盖15连接于对连接套筒4内的材料进行搅拌。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连接套筒4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装置壳1的顶端,其本身用于收纳需要搅拌的液体,环形盖15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连接套筒4的圆周内壁,其和连接套筒4一体成型,使在搅拌装置时密封效果更好更加稳定,第一搅拌叶17和第二搅拌叶18分别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其中两个转动杆19的圆周表面,转动杆19在进行转动时,转动杆19会带动表面固定的第一搅拌叶17对连接套筒4内需要融合搅拌的材料进行搅拌,使在进行融合时更加充分,传输管5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装置壳1的圆周表面,其和装置壳1呈连通状,电机20采用可拆卸式连接固定在固定槽12的下内壁,电机20和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电机20运行时,电机 20的输出轴会带动表面固定的其中一个齿轮16进行转动,另一个齿轮16进行转动时会带动表面的环形内齿条14在限位槽13的下内壁进行转动,以使其达到传动的效果,阀门6安装在位于传输管5的表面,其和用于对连接套筒4内的需要搅拌的液体进行封闭,过滤叶11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传输管5的圆周内壁,弧形盖7通过铰轴固定在传输管5的圆周表面,其和传输管5相匹配,并且弧形盖7的表面带有塑胶圈使在密封时不易泄漏,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具体使用何种型号的传输管5和电机20由熟悉本领域的相关技术人员自行选择,且以上关于传输管5和电机20等均属于现有技术,本方案不做赘述。
具体的请参阅图1-图5,搅拌机构包括:
电机20,电机20固定连接于固定槽12的下内壁;
转动杆19,转动杆19设于三个,三个转动杆19均转动连接于固定槽12 的上内壁,三个转动杆19的顶端均活动贯穿固定槽12的下内壁并转动连接于环形盖15的顶端,其中两个转动杆19的圆周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叶17和第二搅拌叶18,三个转动杆19的圆周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齿轮16;
传动组件,传动组件设于固定槽12内,传动组件和三个齿轮16连接以对其传动。
本实施例中:工作人员使用PLC控制器对电机20控制启动时,电机20 的输出轴会带动表面固定另一个齿轮16进行转动,另一个齿轮16会带动表面的环形内齿条14进行转动,环形内齿条14转动会带动圆周内壁的其中两个齿轮16进行依次转动,并且环形内齿条14在转动时其会在限位槽13的下内壁进行滑动。
具体的请参阅图1-图3,传动组件包括:
限位槽13,限位槽13开设于固定槽12的一侧内壁;
环形内齿条14,环形内齿条14滑动连接于限位槽13的圆周内壁,环形内齿条14和三个限位槽13相啮合。
本实施例中:当另一个齿轮16在被另一个转动杆19带动并转动时,齿轮16会带动表面的环形内齿条14在限位槽13的下内壁进行滑动,还会带动圆周内壁的另两个齿轮16使其依次进行转动。
具体的请参阅图4,装置壳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两个固定板 2的顶端均开设有限位孔3。
本实施例中:固定板2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装置壳1的两端,固定板2 本身起到连接的作用,限位孔3开设在固定板2的顶端,限位孔3内用于安装限位杆,通过限位杆来对装置壳1进行准确限位。
具体的请参阅图1-图5,连接套筒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套筒10。
本实施例中:螺纹套筒10用于和外部内螺纹套筒连接,来将需要搅拌的材料灌入连接套筒4内,再配合搅拌机构进行搅拌。
具体的请参阅图1-图5,装置壳1呈凹形状,第二搅拌叶18呈螺旋状,第一搅拌叶17呈方形状。
本实施例中:通过装置壳1本身的凹形状,可使其在进行固定位置时更加稳定,并且后续需要对装置壳1进行连接时也更加便捷,不易使其松动,螺栓9的第二搅拌叶18可在搅拌材料时效果更好,通过第一搅拌叶17可在搅拌时更加均匀使材料融合的更加彻底。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本装置需要搅拌材料时,工作人员可先使用PLC控制器对电机20控制启动,电机20的输出轴会带动表面固定另一个齿轮16进行转动,另一个齿轮16会带动表面的环形内齿条14进行转动,环形内齿条14转动会带动圆周内壁的其中两个齿轮16进行依次转动,并且环形内齿条14在转动时其会在限位槽13的下内壁进行滑动,三个转动杆19在进行转动时,其中两个转动杆19会分别带动第一搅拌叶17和第二搅拌叶18来搅拌材料使材料在进行融合的更加均匀,当搅拌完成后,工作人员在使用PLC控制器对阀门6控制启动,阀门6启动时会将传输管5内的阀片打开使连接套筒4内的液体通过传输管5流出,而后在配合传输管5内固定的过滤叶11对带有残渣的液体进行过滤,使人员在生产出产品质量更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置壳(1),所述装置壳(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筒(4);
传输管(5),所述传输管(5)固定连接于连接套筒(4)的圆周表面,所述传输管(5)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阀门(6);
弧形盖(7),所述弧形盖(7)通过铰轴活动铰接于传输管(5)的圆周表面;
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8)分别固定连接于传输管(5)和弧形盖(7)的圆周表面;
螺栓(9),所述螺栓(9)螺纹连接于两个连接板(8)内;
过滤叶(11),所述过滤叶(11)固定连接于传输管(5)的圆周内壁;
环形盖(15),所述环形盖(15)固定连接于连接套筒(4)的圆周内壁;
固定槽(12),所述固定槽(12)开设于连接套筒(4)的底端;以及
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设于固定槽(12)内,所述搅拌机构和环形盖(15)连接于对连接套筒(4)内的材料进行搅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
电机(20),所述电机(20)固定连接于固定槽(12)的下内壁;
转动杆(19),所述转动杆(19)设于三个,三个所述转动杆(19)均转动连接于固定槽(12)的上内壁,三个所述转动杆(19)的顶端均活动贯穿固定槽(12)的下内壁并转动连接于环形盖(15)的顶端,其中两个所述转动杆(19)的圆周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叶(17)和第二搅拌叶(18),三个所述转动杆(19)的圆周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齿轮(16);
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于固定槽(12)内,所述传动组件和三个齿轮(16)连接以对其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限位槽(13),所述限位槽(13)开设于固定槽(12)的一侧内壁;
环形内齿条(14),所述环形内齿条(14)滑动连接于限位槽(13)的圆周内壁,所述环形内齿条(14)和三个限位槽(13)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两个所述固定板(2)的顶端均开设有限位孔(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套筒(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1)呈凹形状,所述第二搅拌叶(18)呈螺旋状,所述第一搅拌叶(17)呈方形状。
CN202220670853.6U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反应釜 Active CN2173923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70853.6U CN217392386U (zh)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反应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70853.6U CN217392386U (zh)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反应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92386U true CN217392386U (zh) 2022-09-09

Family

ID=83139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70853.6U Active CN217392386U (zh)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反应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923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392386U (zh) 一种反应釜
CN113769691A (zh) 一种高效搅拌的立式反应釜
CN210385856U (zh) 一种高纯度松油醇生产用反应釜
CN201108823Y (zh) 反应装置
CN213966604U (zh) 一种石油化工用反应釜
CN207805491U (zh) 一种多功能搅拌罐
CN213995891U (zh) 一种调和反应釜
CN214863500U (zh) 一种聚氨酯生产用高效反应釜
CN211099040U (zh) 一种高效的水性涂料生产用的反应釜
CN212855727U (zh) 一种便于分层搅拌的固体化学反应釜搅拌器
CN211936929U (zh) 一种智能控温电加热反应釜
CN211755014U (zh) 一种羟基硅油用的带保护反应釜
CN215028841U (zh) 一种可以收集粘稠油状物的反应釜
CN213557015U (zh) 一种冷却水循环使用的化工反应釜
CN218654415U (zh) 一种化工反应釜
CN211660004U (zh) 一种高效反应釜
CN218167007U (zh) 一种对甲氧苯基环己酮液晶中间体加热反应釜
CN213102122U (zh) 一种列管换热型钛反应釜
CN212758571U (zh) 一种用于生产氯丁酚醛胶粘剂的反应釜搅拌装置
CN214552910U (zh) 一种用于栓剂原料液的均质罐
CN210934913U (zh) 一种具有伺服搅拌机构的反应釜
CN215389313U (zh) 一种反应釜
CN216149714U (zh) 一种催化剂生产使用的反应釜
CN217248879U (zh) 一种化工安全生产用的反应釜
CN217473521U (zh) 一种石油化工用反应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