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81700U - 一种气密结构、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和燃气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密结构、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和燃气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81700U
CN217381700U CN202221396446.7U CN202221396446U CN217381700U CN 217381700 U CN217381700 U CN 217381700U CN 202221396446 U CN202221396446 U CN 202221396446U CN 217381700 U CN217381700 U CN 2173817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valve
positioning
adjusting mechanism
tens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9644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宏华
张庆
周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Java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Java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Java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Java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9644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817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817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817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30Use of alternative fuels, e.g. biofuels

Landscapes

  • Taps Or Co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密结构、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和燃气具,属于燃气具技术领域。气密结构主要包括阀芯,阀芯内部设有燃气腔,燃气腔内的燃气经流量调节通道流入至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出气口,阀芯的前端位置设有用于张紧密封圈一的环形槽一;阀芯内部还设有张紧腔,张紧腔内设有在轴向方向上向两侧产生作用力的张紧件;张紧件一端挤压驱动阀芯转动的旋转轴,另一端挤压阀芯;旋转轴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内壁之间设有张紧在旋转轴上的密封圈三。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实现“燃气走向通道”和燃气阀内腔的密闭,结构设计简洁而巧妙,实用性能很强,生产制造成本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在燃气阀技术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气密结构、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和燃气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安全性强、能同时实现“燃气走向通道”和燃气阀内腔构成密闭环境的气密结构,以及应用该气密结构的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和燃气具。
背景技术
燃气阀门调节机构简称“燃气阀”。正如授权公告号为CN 110043679 B、授权公告日为2020.02.18、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旋塞阀芯、燃气阀和燃气具的中国专利在背景技术中所介绍的:燃气阀是燃气具的核心控制部件,用于实现对燃气管路的通断或者实现对燃气进气量的调节。
阀芯安装于燃气阀的内腔内,设计时有两处的气密性要求很高。一处是用于流通燃气的“燃气走向通道”,此处的气密性决定了燃气阀是否能实现平稳恒定调节,同时也决定产品的安全性能;另一处是完全出于产品安全性的角度考虑,产品需要保证整个内腔的密闭性,即使在阀芯因故障出现泄露的特殊情况下,内腔的密闭性也能起到二次安全保护作用。传统燃气阀对于阀芯“燃气走向通道”的气密性,以及内腔的密闭性是单独设计,结构相对比较复杂,配件采购种类多,制造成本也相对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安全性强、能同时实现“燃气走向通道”和燃气阀内腔构成密闭环境的气密结构,以及应用该气密结构的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和燃气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气密结构,该气密结构容纳在燃气阀门调节机构的内腔中,所述气密结构包括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内壁相接触的阀芯,阀芯内部设有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进气口相连通的燃气腔,燃气腔内的燃气经阀芯的流量调节通道流入至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出气口,阀芯的前端位置还设有用于张紧密封圈一的环形槽一;
所述阀芯内部还设有与燃气腔不连通的张紧腔,张紧腔内设有在轴向方向上向两侧产生作用力的张紧件;张紧件一端挤压驱动所述阀芯转动的旋转轴,另一端挤压所述阀芯;旋转轴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内壁之间设有张紧在所述旋转轴上的密封圈三。
优选地,所述阀芯为套件式阀芯,包括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内壁密闭固定的定位阀套,以及套接在定位阀套内的旋转阀;
定位阀套为无底空心体,定位阀套的前端面上设有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进气口相连通的阀套进气通孔,定位阀套的周壁上设有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出气口位置相对的阀套出气通孔;所述环形槽一设置在所述定位阀套的前端位置;
所述旋转阀包括镶嵌在定位阀套内部的内嵌件,以及外径大于内嵌件的限位凸件;内嵌件的前端位置设有环形槽二,环形槽二上设有张紧在内嵌件上的密封圈二;内嵌件的前端面上设有与阀套进气通孔位置相对,且与燃气腔相连通的内阀进气通孔;
所述燃气腔、张紧腔均设置在所述旋转阀的内部;所述流量调节通道设置在内嵌件的周壁上,且流量调节通道的周向运动轨迹在所述阀套出气通孔的正下方。套件式阀芯对材质的选材范围很广,质硬耐磨即可。定位阀套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内壁密闭固定的,即使定位阀套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内壁的材质不一样,也不会受“不同材质收缩率不一样”这一特性的影响,定位阀套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内壁之间不会受此特性影响产生间隙变大的可能性;定位阀套与旋转阀之间的间隙是会受此特性影响产生间隙变大的可能性,但张紧件的设计会补偿该间隙,使定位阀套与旋转阀始终保持贴合状态。套件式阀芯能够采用注塑工艺制成,能够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和加工难度。
优选地,所述定位阀套与所述旋转阀均由注塑工艺成型。
优选地,所述限位凸件与定位阀套之间涂有润滑脂;所述内嵌件与定位阀套之间也涂有润滑脂。润滑脂一方面起到润滑作用,另一方面起到密闭作用。
优选地,所述密封圈二与定位阀套内壁的接触面上涂有润滑脂;所述密封圈三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内壁之间的接触面上也涂有润滑脂。润滑脂一方面起到润滑作用,另一方面起到密闭作用。
优选地,所述定位阀套通过插接的方式装配在燃气阀门调节机构的内腔中,且定位阀套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内壁之间涂有密封胶。利用密封胶固定,一方面起到密闭作用,另一方面起到固定作用,使得定位阀套即使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内腔材质不一样也没有关系,不会受“不同材质收缩率不一样”特性的影响。
优选地,所述定位阀套在轴向上固定设有凸脊,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内壁相应位置处开设有与所述凸脊相适配的滑槽。凸脊的数量为二,相对设置。易于生产快速定位装配,提高生产效率。
优选地,所述张紧件为压缩弹簧。
一种应用上述气密结构的燃气阀门调节机构。
一种安装有上述燃气阀门调节机构的燃气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实现“燃气走向通道”和燃气阀内腔的密闭,“燃气走向通道”的良好密闭性决定了燃气阀的流量调节平稳恒定,同时为产品的安全性提供保障;燃气阀内腔的密闭性是对产品的安全性起到二次保险作用,能进一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洁而巧妙,实用性能很强,生产制造成本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在燃气阀技术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套件式阀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旋转轴、旋转阀、定位阀套分离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燃气阀门调节机构;11.燃气阀门调节机构进气口;12.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出气口;21.定位阀套;211.阀套进气通孔;212.阀套出气通孔;213.环形槽一;214.密封圈一;215.凸脊;22.旋转阀;221.内嵌件;222.限位凸件;223.环形槽二;224.密封圈二;225.燃气腔;226.张紧腔;227.内阀进气通孔;228.流量调节通道;53.旋转轴;531.密封圈三;6.张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为了使阅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之设计宗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段落可能涉及的方位名词,包括但不限于“上、下、左、右、前、后”等,其所依据的方位均为对应说明书附图中所展示的视觉方位,其不应当也不该被视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或技术方案的限定,其目的仅为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创造所述的技术方案。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一种气密结构,该气密结构容纳在燃气阀门调节机构1的内腔中,气密结构包括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1内壁相接触的阀芯,本实施例阀芯为整体件,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1内壁采用相同材质,一般均为金属材质。本实施例在阀芯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1内壁之间涂有润滑脂,润滑脂一方面起润滑作用,另一方面起密闭作用。阀芯内部设有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进气口11相连通的燃气腔225,燃气腔225内的燃气经阀芯的流量调节通道228流入至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出气口12,阀芯的前端位置还设有用于张紧密封圈一214的环形槽一213;
阀芯内部还设有与燃气腔225不连通的张紧腔226,张紧腔226内设有在轴向方向上向两侧产生作用力的张紧件6;张紧件6一端挤压驱动阀芯转动的旋转轴53,另一端挤压阀芯;旋转轴53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1内壁之间设有张紧在旋转轴53上的密封圈三531。
本实施例的阀芯为整体件,且装配在燃气阀门调节机构1的内腔中,其燃气走向通道为:燃气流量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进气口11进入燃气腔225,燃气腔225内的燃气经流量调节通道228流入至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出气口12。
上述“燃气走向通道”的主要有两处位置可能存在泄漏:第一处是阀芯前端面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1内壁之间的接触面,第二处是阀芯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1内壁之间的接触面。对于第一处,主要通过张紧件和张紧在环形槽一213的密封圈一214来实现,此时的密封圈一214因为需要跟随阀芯转动,所以,在设计时要注意,只需在轴向上过盈配合就行,如果轴向和径向都过盈,势必会影响阀芯的转动;并且本实施例会在阀芯的前端面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1的内壁之间涂覆起密闭和润滑双重作用的润滑脂。
对于内腔的密闭性则由张紧件和旋转轴上的密封圈三531来实现。位于张紧腔226内的张紧件6一方面挤压旋转轴、密封圈三,另一方面挤压阀芯、密封圈一。在张紧件的作用下,密封圈一和密封圈三同时保持紧密状态。当然,为保证旋转轴转动的灵活度,本实施例在密封圈三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1内壁接触面上也涂有起密闭和润滑双重作用的润滑脂。
本实施例同时实现了“燃气走向通道”和燃气阀内腔的密闭性,结构设计简单易生产。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继续对其中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及该技术特征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起到的功能、作用进行详细的描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且予以重现。
如说明书附图图1至图3所示,一种气密结构,该气密结构容纳在燃气阀门调节机构1的内腔中,气密结构包括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1内壁相接触的阀芯。阀芯内部设有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进气口11相连通的燃气腔225,燃气腔225内的燃气经阀芯的流量调节通道228流入至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出气口12,阀芯的前端位置还设有用于张紧密封圈一214的环形槽一213;
阀芯内部还设有与燃气腔225不连通的张紧腔226,张紧腔226内设有在轴向方向上向两侧产生作用力的张紧件6;张紧件6一端挤压驱动阀芯的旋转轴53,另一端挤压阀芯;旋转轴53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1内壁之间设有张紧在旋转轴53上的密封圈三531。
本实施例阀芯为套件式阀芯,包括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1内壁密闭固定的定位阀套21,以及套接在定位阀套21内的旋转阀22;
定位阀套21为无底空心体,定位阀套21的前端面上设有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进气口11相连通的阀套进气通孔211,定位阀套21的周壁上设有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出气口12位置相对的阀套出气通孔212;环形槽一213设置在定位阀套21的前端位置;密封圈一214主要起密封作用,保证定位阀套21的前端面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1内壁之间无漏气现象。
旋转阀22包括镶嵌在定位阀套21内部的内嵌件221,以及外径大于内嵌件221的限位凸件222;内嵌件221的前端位置设有环形槽二223,环形槽二223上设有张紧在内嵌件221上的密封圈二224;内嵌件221的前端面上设有与阀套进气通孔211位置相对,且与燃气腔225相连通的内阀进气通孔227;密封圈二224主要起密封作用,但密封圈二224在设计时注意,只需在轴向上过盈配合就行,因为在应用过程中,密封圈二还需要跟随旋转阀22转动,如果轴向和径向都过盈,势必会影响旋转阀的转动;且本实施例在密封圈二与定位阀套21内壁的接触位置,以及旋转阀22前端面与定位阀套21内壁的接触位置涂有便于旋转阀22转动的润滑脂,润滑脂还起到密闭作用。
燃气腔225、张紧腔226均设置在旋转阀22的内部;流量调节通道228设置在内嵌件221的周壁上,且流量调节通道228的周向运动轨迹在阀套出气通孔212的正下方。
本实施例定位阀套21通过插接的方式装配在燃气阀门调节机构1内腔中,且定位阀套21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1内壁之间涂有密封胶。定位阀套21在轴向上固定设有凸脊215,燃气阀门调节机构1内壁相应位置处开设有与凸脊215相适配的滑槽。凸脊215的数量为二,相对设置。凸脊与滑槽便于定位阀套快速定位装配,以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限位凸件222与定位阀套21之间涂有润滑脂;内嵌件221与定位阀套21之间也涂有润滑脂。密封圈二224与定位阀套21内壁的接触面上涂有润滑脂;密封圈三531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1内壁之间的接触面上也涂有润滑脂。
本实施例装配在燃气阀门调节机构1的内腔中,燃气阀门调节机构1会驱动旋转阀22转动,流量调节通道228在旋转阀22旋转的过程中与阀套出气通孔212的连通面积逐渐变化,从而实现流量大小的调节。本实施例燃气走向通道为:燃气流量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进气口经阀套进气通孔211、内阀进气通孔227进入燃气腔225,燃气腔225内的燃气经流量调节通道228从阀套出气通孔212流入至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出气口12。
若保证了该“燃气走向通道”的密闭性,就能保证气流调节的平稳恒定。本实施“燃气走向通道”的密闭性实现方式具体为:在燃气阀门调节机构1内壁上会开设与凸脊215相适配的滑槽,利用凸脊将定位阀套21插入内腔内,并且利用密封胶使定位阀套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1内壁密闭固定,密封圈一的设置保证了定位阀套21的前端面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1内壁之间的密闭。张紧腔226内的张紧件使旋转阀22与定位阀套21紧密贴合;限位凸件222与定位阀套21的紧密配合起到封堵气流作用,且两者之间的接触面涂有润滑脂,润滑脂一方面起润滑作用,另一方面起密闭作用;内嵌件221与定位阀套21的接触面之间也涂有润滑和密闭双重作用的润滑脂;密封圈二的设置保证了旋转阀22前端面与定位阀套21内壁之间的密闭。如此,便能保证“燃气走向通道”的密闭性。
对于内腔的密闭性则由旋转轴上的密封圈三531来实现,位于张紧腔226内的张紧件6一方面挤压旋转轴、密封圈三,另一方面挤压旋转阀、密封圈二、定位阀套。在张紧件的作用下,密封圈二、密封圈三,以及限位凸件222与定位阀套21之间的配合均保持紧密状态。本实施例在密封圈三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1内壁接触面上也涂有润滑脂。
本实施例套件式阀芯对材质的选材范围很广,质硬耐磨即可。定位阀套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内壁密闭固定的,即使定位阀套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内壁的材质不一样,也不会受“不同材质收缩率不一样”这一特性的影响,定位阀套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内壁之间不会受此特性影响产生间隙变大的可能性;定位阀套与旋转阀之间的间隙是会受此特性影响产生间隙变大的可能性,但张紧件的设计会补偿该间隙,使定位阀套与旋转阀始终保持贴合状态。套件式阀芯若采用注塑工艺制成,将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和加工难度。
本实施例能够同时实现“燃气走向通道”和燃气阀内腔的密闭,“燃气走向通道”的良好密闭性决定了燃气阀的流量调节平稳恒定,同时为产品的安全性提供保障;燃气阀内腔的密闭性是对产品的安全性起到二次保险作用,能进一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洁而巧妙,实用性能很强,生产制造成本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在燃气阀技术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2。
本实施例定位阀套21与旋转阀22均由注塑工艺成型,能够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和加工难度。本实施例张紧件6为压缩弹簧。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阀门调节机构,本实施例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应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气密结构。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具,本实施例燃气具安装有实施例4中的燃气阀门调节机构。
综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气密结构,该气密结构容纳在燃气阀门调节机构的内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结构包括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内壁相接触的阀芯,阀芯内部设有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进气口相连通的燃气腔,燃气腔内的燃气经阀芯的流量调节通道流入至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出气口,阀芯的前端位置还设有用于张紧密封圈一的环形槽一;
所述阀芯内部还设有与燃气腔不连通的张紧腔,张紧腔内设有在轴向方向上向两侧产生作用力的张紧件;张紧件一端挤压驱动所述阀芯转动的旋转轴,另一端挤压所述阀芯;旋转轴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内壁之间设有张紧在所述旋转轴上的密封圈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为套件式阀芯,包括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内壁密闭固定的定位阀套,以及套接在定位阀套内的旋转阀;
定位阀套为无底空心体,定位阀套的前端面上设有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进气口相连通的阀套进气通孔,定位阀套的周壁上设有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出气口位置相对的阀套出气通孔;所述环形槽一设置在所述定位阀套的前端位置;
所述旋转阀包括镶嵌在定位阀套内部的内嵌件,以及外径大于内嵌件的限位凸件;内嵌件的前端位置设有环形槽二,环形槽二上设有张紧在内嵌件上的密封圈二;内嵌件的前端面上设有与阀套进气通孔位置相对,且与燃气腔相连通的内阀进气通孔;
所述燃气腔、张紧腔均设置在所述旋转阀的内部;所述流量调节通道设置在内嵌件的周壁上,且流量调节通道的周向运动轨迹在所述阀套出气通孔的正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阀套与所述旋转阀均由注塑工艺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件与定位阀套之间涂有润滑脂;所述内嵌件与定位阀套之间也涂有润滑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二与定位阀套内壁的接触面上涂有润滑脂;所述密封圈三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内壁之间的接触面上也涂有润滑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阀套通过插接的方式装配在燃气阀门调节机构的内腔中,且定位阀套与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内壁之间涂有密封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气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阀套在轴向上固定设有凸脊,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内壁相应位置处开设有与所述凸脊相适配的滑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件为压缩弹簧。
9.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气密结构的燃气阀门调节机构。
10.一种安装有权利要求9所述燃气阀门调节机构的燃气具。
CN202221396446.7U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气密结构、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和燃气具 Active CN2173817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96446.7U CN217381700U (zh)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气密结构、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和燃气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96446.7U CN217381700U (zh)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气密结构、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和燃气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81700U true CN217381700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89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96446.7U Active CN217381700U (zh) 2022-06-06 2022-06-06 一种气密结构、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和燃气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817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66965C (zh) 阀驱动设备
WO2020143550A1 (zh) 一种电子阀的双密封结构、一种电子阀的密封结构和一种静密封结构的电子阀
CA2604947A1 (en) Fluid flow control valve with composition seal
CN110966434B (zh) 球阀
CN210440618U (zh) 四通阀
CN216742879U (zh) 截止阀及其制冷系统
CN217381700U (zh) 一种气密结构、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和燃气具
WO2019080365A1 (zh) 用于密封水阀的阀杆连体结构及密封水阀
CN217634126U (zh) 一种高密封性家用电磁阀
CN209385764U (zh) 球阀
US6533241B1 (en) Retaining piece of a ball valve
WO2007136869A3 (en) Fast-acting fluid control valve
CN217207877U (zh) 多通阀及其热管理系统
WO2022100569A1 (zh) 电动阀
CN211059560U (zh) 磁流体密封旋转接头
CN208919396U (zh) 球阀
CN209164641U (zh) 一种防腐蚀衬氟球阀
CN110131446B (zh) 一种三通球阀
CN217355636U (zh) 一种套件式阀芯、燃气阀门调节机构和燃气具
CN208252869U (zh) 一种排气阀
CN220016253U (zh) 电动阀、空调器和车辆
CN220749118U (zh) 一种阀装置
CN213117557U (zh) 一种抗反向冲击的陶瓷阀芯
CN220151924U (zh) 一种平面电动阀
CN215059658U (zh) 一种球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