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80687U - 一种柴油发动机通用的油气分离器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柴油发动机通用的油气分离器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80687U
CN217380687U CN202221025488.XU CN202221025488U CN217380687U CN 217380687 U CN217380687 U CN 217380687U CN 202221025488 U CN202221025488 U CN 202221025488U CN 217380687 U CN217380687 U CN 2173806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oil
module
gas
f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2548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仰帆
王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engxi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engxi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engxi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engxi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2548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806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806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806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柴油发动机通用的油气分离器总成,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表面上的进气口、出气口和出油口,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精滤模块、挡油模块和回油模块;所述精滤模块与壳体之间设置有与进气口连通的环形腔体,所述环形腔体与精滤模块内侧包围的第一腔体内外相套,所述精滤模块侧壁上开设有纵向开口,所述纵向开口与进气口错开分布,所述纵向开口连通环形腔体和第一腔体,且纵向开口底端延伸至环形腔体底端,以使环形腔体内收集的油液进入第一腔体。本实用新型利用了第一腔体和壳体之间的外围空间,且仅通过一个纵向开口结构,就能够提高油气分离效果,结构简单,改进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柴油发动机通用的油气分离器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柴油机动车辆供油系统中的配套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柴油发动机通用的油气分离器总成。
背景技术
大多柴油发动机油路排气很繁琐,带来了排气工作很困难,排空气时柴油和气泡一起排掉,会浪费很多柴油。
申请号为202120084693.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油气分离器总成发动机,其通过设置四个依次连通的腔体,结合精滤模块和挡油模块实现油气分离,且通过错位的窜气出口的设计,能够有利于窜气和油液的分离,降低窜气的流速,更有利于窜气和油液的分离。
该专利虽然实现了很好的油气分离,但是其第一腔体占用空间较大,出口通过精滤模块直接通入第二腔体,气体停留时间短,与腔体内壁接触面积有限,没有充分发挥第一腔体空间大的优势,导致进入的气体很快就进入第二腔体内,油气分离的效率有待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柴油发动机通用的油气分离器总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柴油发动机通用的油气分离器总成,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表面上的进气口、出气口和出油口,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精滤模块、挡油模块和回油模块,所述精滤模块用于分隔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并过滤通过该两个腔体的废气,所述挡油模块用于分隔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精滤模块与壳体之间设置有与进气口连通的环形腔体,所述环形腔体与精滤模块内侧包围的第一腔体内外相套,所述精滤模块侧壁上开设有纵向开口,所述纵向开口与进气口错开分布,所述纵向开口连通环形腔体和第一腔体,且纵向开口底端延伸至环形腔体底端,以使环形腔体内收集的油液进入第一腔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精滤模块包括设置为桶状的精分离板、设置于精分离板侧壁的至少一个恒定截面精滤模块、以及设置于精分离板下表面的至少一个可变截面精滤模块,所述精分离板顶端延伸至壳体内腔上方并高于进气口,所述环形腔体底端低于进气口,所述纵向开口开设于精分离板侧壁上,所述恒定截面精滤模块和可变截面精滤模块均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恒定截面精滤模块包括设于精分离板上的至少一个撞击孔,设于撞击孔下游的气体流通路径上的第一织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可变截面精滤模块包括设于精分离板上的通孔,覆盖通孔上的密封阀,及设于通孔下游的气体流通路径上第二织物,所述密封阀根据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压力差变化控制通孔的流通截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挡油模块包括挡油板,所述挡油板设置为桶状且其套设于精分离板下方外部,所述挡油板内侧包围形成第二腔体,所述挡油板和壳体之间形成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与出气口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回油模块包括开设于挡油板下表面的漏油口和开设于挡油板上的回油口,所述第三腔体内收集的油液通过回油口进入第二腔体,所述漏油口输入端连接第二腔体,输出端连接壳体底部的出油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腔体的窜气出口与第二腔体的窜气出口位于第二腔体的相对侧,第二腔体的窜气出口与第三腔体的窜气出口位于第三腔体的相对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精滤模块和壳体之间设置一个环形腔体,并在精滤模块的侧壁上开设连通环形腔体和精滤模块内部第一腔体的纵向开口,能够引导废气呈环形流动,不仅能够增加废气停留时间、增加与腔体内壁的挂油面积,还能够起到很好的缓冲废气的作用,使得废气的油气分离效果更好;
2)本实用新型利用了第一腔体和壳体之间的外围空间,且仅通过一个纵向开口结构,就能够提高油气分离效果,结构简单,改进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进气口处的整体剖面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进气口处的整体剖面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出气口处的整体剖面图。
图中:1、壳体;11、第一腔体;12、第二腔体;13、第三腔体;14、环形腔体;2、进气口;3、出气口;4、出油口;5、精滤模块;51、精分离板;52、恒定截面精滤模块;521、撞击孔;522、第一织物;53、可变截面精滤模块;531、通孔;532、密封阀;533、第二织物;6、纵向开口;7、挡油板;8、漏油口;9、回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施例1
如图2-3所示,一种柴油发动机通用的油气分离器总成,包括壳体1,设置于所述壳体1表面上的进气口2、出气口3和出油口4,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的第一腔体11、第二腔体12、第三腔体13、精滤模块5、挡油模块和回油模块,所述精滤模块5用于分隔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并过滤通过该两个腔体的废气,所述挡油模块用于分隔第二腔体12和第三腔体13;
所述壳体1为柱体,可以是圆柱体,也可以是矩形或其他形态的柱体;
所述精滤模块5包括设置为桶状的精分离板51、设置于精分离板51侧壁的至少一个恒定截面精滤模块52、以及设置于精分离板51下表面的至少一个可变截面精滤模块53,所述恒定截面精滤模块52和可变截面精滤模块53均连通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
所述恒定截面精滤模块52包括设于精分离板51上的至少一个撞击孔521,设于撞击孔521下游的气体流通路径上的第一织物522,撞击孔521可以是任意形状的,使用时,废气在进入到油气分离器后,会通过撞击孔521进入第一织物522进行过滤,进行气、液分离。
所述可变截面精滤模块53包括设于精分离板51上的通孔531,覆盖通孔531上的密封阀532,及设于通孔531下游的气体流通路径上第二织物533,所述密封阀532根据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的压力差变化控制通孔531的流通截面,该密封阀532包括阀座,阀座内围合设有呈圆筒状的第二织物533,第二织物533围合形成的空间内设有与通气孔紧密接触的T形板,T型板外部套设有弹簧;当第一腔体11的内的压力大于第二腔体12内的压力时,第一腔体11内的压力会压动T形板向下运动,进而开启通孔531,使得窜气进入第二织物533中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气体进入第二腔体12。
所述挡油模块包括挡油板7,所述挡油板7设置为桶状且其套设于精分离板51下方外部,所述挡油板7内侧包围形成第二腔体12,所述挡油板7和壳体1之间形成第三腔体13,所述第三腔体13与出气口3连通。
所述回油模块包括开设于挡油板7下表面的漏油口8和开设于挡油板7上的回油口9,所述第三腔体13内收集的油液通过回油口9进入第二腔体12,所述漏油口8输入端连接第二腔体12,输出端连接壳体1底部的出油口4。
所述第一腔体11的窜气出口与第二腔体12的窜气出口位于第二腔体12的相对侧,第二腔体12的窜气出口与第三腔体13的窜气出口位于第三腔体13的相对侧。
需要说明的是,使用时,废气由进气口2进入,依次通过壳体1的第一腔体11、第二腔体12和第三腔体13形成气体流通路径并输出分离的气体;整个过程中,通过与进气口2、出气口3进行错位的连通口的设计,能够有利于窜气和油液的分离,降低窜气的流速,更有利于窜气和油液的分离;
气体在第一腔体11内输送时由精滤模块5过滤,所得气体依次进入第二腔体12和第三腔体13,最后从出气口3排出,而分离的油液会存留至各腔体内,最后从出油口4排出;具体的:
位于第一腔体11内的油液会通过通孔531进入第二腔体12内,位于第二腔体12内的油液会经过漏油口8直接输出至出油口4,同时第三腔体13内的油液会经过回油口9进入到第二腔体12中,再通过漏油口8输出至出油口4。
本申请的油气分离器总成集成了一个恒定截面撞击精滤模块5和一个可变截面撞击精滤模块5的组合,在发动机低窜气量工况下,第一腔体11内的压力较小,可变截面撞击精滤模块5是关闭的,窜气通过恒定截面撞击模块进行分离;当发动机高窜气量下,第一腔体11内的压力大于第一腔体11内的压力,并且可变截面撞击模块根据第一腔体11与第二腔体12的压差逐渐开启一定流通截面让窜气流过,以达到较低的压力损失的要求;通过这种组合可以提高发动机低窜气量下的油气分离效率同时兼顾高窜气量下发动机低曲压的要求。
如图1所示,为了在上述尤其分离器总成的结构基础上,提升油气分离效率,我们在所述精滤模块5与壳体1之间设置有与进气口2连通的环形腔体14,所述环形腔体14与精滤模块5内侧包围的第一腔体11内外相套,所述精滤模块5侧壁上开设有纵向开口6,具体的纵向开口6是开设于精分离板51侧壁上,所述纵向开口6与进气口2错开分布,所述纵向开口6连通环形腔体14和第一腔体11,且纵向开口6底端延伸至环形腔体14底端,以使环形腔体14内收集的油液进入第一腔体11。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环形腔体14的设置,以及纵向开口6的进气方向与进气口2的进气方向具有一定夹角,可以为90°,能够使得从进气口2进入的废气在环形腔体14内呈环形流动,再在遇到纵向开口6时从纵向开口6处进入第一腔体11内,这样,利用了第一腔体11和壳体1之间的外围空间,不仅能够增加废气停留时间、增加与腔体内壁的挂油面积,还能够起到很好的缓冲废气的作用,使得废气的油气分离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柴油发动机通用的油气分离器总成,包括壳体(1),设置于所述壳体(1)表面上的进气口(2)、出气口(3)和出油口(4),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的第一腔体(11)、第二腔体(12)、第三腔体(13)、精滤模块(5)、挡油模块和回油模块,所述精滤模块(5)用于分隔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并过滤通过该两个腔体的废气,所述挡油模块用于分隔第二腔体(12)和第三腔体(13),其特征在于:所述精滤模块(5)与壳体(1)之间设置有与进气口(2)连通的环形腔体(14),所述环形腔体(14)与精滤模块(5)内侧包围的第一腔体(11)内外相套,所述精滤模块(5)侧壁上开设有纵向开口(6),所述纵向开口(6)与进气口(2)错开分布,所述纵向开口(6)连通环形腔体(14)和第一腔体(11),且纵向开口(6)底端延伸至环形腔体(14)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柴油发动机通用的油气分离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精滤模块(5)包括设置为桶状的精分离板(51)、设置于精分离板(51)侧壁的至少一个恒定截面精滤模块(52)、以及设置于精分离板(51)下表面的至少一个可变截面精滤模块(53),所述纵向开口(6)开设于精分离板(51)侧壁上,所述恒定截面精滤模块(52)和可变截面精滤模块(53)均连通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柴油发动机通用的油气分离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定截面精滤模块(52)包括设于精分离板(51)上的至少一个撞击孔(521),设于撞击孔(521)下游的气体流通路径上的第一织物(52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柴油发动机通用的油气分离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截面精滤模块(53)包括设于精分离板(51)上的通孔(531),覆盖通孔(531)上的密封阀(532),及设于通孔(531)下游的气体流通路径上第二织物(533),所述密封阀(532)根据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的压力差变化控制通孔(531)的流通截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柴油发动机通用的油气分离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模块包括挡油板(7),所述挡油板(7)设置为桶状且其套设于精分离板(51)下方外部,所述挡油板(7)内侧包围形成第二腔体(12),所述挡油板(7)和壳体(1)之间形成第三腔体(13),所述第三腔体(13)与出气口(3)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柴油发动机通用的油气分离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模块包括开设于挡油板(7)下表面的漏油口(8)和开设于挡油板(7)上的回油口(9),所述第三腔体(13)内收集的油液通过回油口(9)进入第二腔体(12),所述漏油口(8)输入端连接第二腔体(12),输出端连接壳体(1)底部的出油口(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柴油发动机通用的油气分离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11)的窜气出口与第二腔体(12)的窜气出口位于第二腔体(12)的相对侧,第二腔体(12)的窜气出口与第三腔体(13)的窜气出口位于第三腔体(13)的相对侧。
CN202221025488.XU 2022-04-30 2022-04-30 一种柴油发动机通用的油气分离器总成 Active CN2173806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25488.XU CN217380687U (zh) 2022-04-30 2022-04-30 一种柴油发动机通用的油气分离器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25488.XU CN217380687U (zh) 2022-04-30 2022-04-30 一种柴油发动机通用的油气分离器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80687U true CN217380687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108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25488.XU Active CN217380687U (zh) 2022-04-30 2022-04-30 一种柴油发动机通用的油气分离器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806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68287B (zh) 机油分离器
CN101025102A (zh) 改进的用于内燃机油分离器的排油装置
CN209369945U (zh) 一种具有两个油气分离器的汽车发动机缸盖罩盖
CN108049937A (zh) 气缸盖罩内置油气分离系统
CN110067613A (zh) 发动机呼吸系统及发动机机构
CN217380687U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通用的油气分离器总成
CN214304000U (zh) 一种发动机的油气分离器总成
CN104153845A (zh) 油气分离器
CN204003005U (zh) 油气分离器
CN212130577U (zh) 一种油气分离装置
CN111425278B (zh) 一种油气分离器总成
CN2716516Y (zh) 平衡式油气分离器
CN213838709U (zh) 一种曲轴箱通风油气预分离结构、柴油发动机及车辆
CN209908592U (zh) 一种汽油机用油气分离室盖板总成
CN112228187A (zh) 发动机多级油气分离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5977320U (zh) 油气分离器
CN217080597U (zh) 一种气缸盖罩
CN110685778A (zh) 一种发动机呼吸系统
CN220302222U (zh) 气缸盖和气缸盖组件
CN215057657U (zh) V型发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v型发动机及车辆
CN214787607U (zh) 曲轴箱通风系统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CN214145615U (zh) 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器
CN210768979U (zh) 一种发动机呼吸系统
CN215890237U (zh) 一种发动机罩盖
CN215761962U (zh) 一种集成油气分离结构的气门室罩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