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80081U - 一种执手拨桃机构及具有其的门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执手拨桃机构及具有其的门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80081U
CN217380081U CN202220926204.8U CN202220926204U CN217380081U CN 217380081 U CN217380081 U CN 217380081U CN 202220926204 U CN202220926204 U CN 202220926204U CN 217380081 U CN217380081 U CN 2173800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ach
shifting
handle
shifting peach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2620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先彪
陈伟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Juy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Juy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Juy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Juy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2620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800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800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800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执手拨桃机构及具有其的门锁,执手拨桃机构包括:中拨桃;上拨桃,套装于中拨桃的上侧且其具有推动部,推动部随上拨桃沿第一方向转动时能够推动中拨桃转动;自锁组件,可活动地设置于中拨桃上;下拨桃,至少部分下拨桃可转动地套装于中拨桃的下侧,下拨桃与中拨桃通过自锁组件相锁定或相解锁;限位件,设置于中拨桃侧,至少用于对上拨桃和下拨桃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本实用新型的执手拨桃机构,不仅能够实现内外执手分离,利于提高门锁使用寿命,而且能够解决执手旋转角度大、操作行程长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执手拨桃机构及具有其的门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执手拨桃机构及具有其的门锁。
背景技术
现有执手锁在下压外执手或内执手时,内外执手会同步转动,长时间使用,造成内外执手操作频繁,影响锁体的使用寿命。
另外,目前市面上使用的执手锁一般是先用钥匙或旋钮打开主锁舌,再旋转执手打开副锁舌,开门操作繁琐、执手旋转角度大、操作行程长。特别是在忘记带钥匙或钥匙掉了的时候,导致用户被拒之门外或物品被偷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执手拨桃机构,不仅能够实现内外执手分离,利于提高门锁使用寿命,而且能够解决执手旋转角度大、操作行程长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执手拨桃机构的门锁。
根据上述提供的一种执手拨桃机构,其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执手拨桃机构,包括:中拨桃;上拨桃,套装于所述中拨桃的上侧且其具有推动部,所述推动部随所述上拨桃沿第一方向转动时能够推动所述中拨桃转动;自锁组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中拨桃上;下拨桃,至少部分所述下拨桃可转动地套装于所述中拨桃的下侧,所述下拨桃与所述中拨桃通过所述自锁组件相锁定或相解锁;限位件,设置于所述中拨桃侧,至少用于对所述上拨桃和所述下拨桃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上拨桃的外侧壁固设有朝外延伸的上凸缘,所述上凸缘和所述推动部分别位于所述限位件的相对两外侧;在所述下拨桃的外侧壁固设有朝外延伸的两个下凸缘,两个所述下凸缘分别位于所述限位件的相对两外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拨桃包括外拨桃和内拨桃,所述内拨桃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中拨桃的中心孔内,且其设有朝向所述自锁组件开口的定位槽,所述外拨桃可转动地套装于所述中拨桃的下侧并连接所述内拨桃,通过改变所述自锁组件与所述定位槽的配合关系,能够使所述内拨桃与所述中拨桃相锁定或解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定位槽周向方向的相对两槽壁形成有导向部和止位部,所述导向部用于引导所述自锁组件插设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止位部用于阻止所述自锁组件在所述内拨桃沿第二方向转动时脱离所述定位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部为由内至外且逐渐远离所述止位部的斜面或弧形面,所述止位部为竖直面或由内至外直径相同的弧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拨桃对应所述定位槽的位置处设有连通所述中心孔的通道,在所述通道的径向内端形成有限位台阶;所述自锁组件包括离合销和复位件,所述离合销的径向内端可活动地插设于所述通道内,在所述离合销的外表面固设有位于所述通道内的阻挡部,所述复位件套装于所述离合销,并且所述复位件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接所述限位台阶和所述阻挡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中拨桃设有连通所述中心孔的卡槽,在所述内拨桃的外侧壁固设有朝外延伸的凸块,所述凸块插设于所述卡槽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拨桃与所述内拨桃一体成型,或者,所述外拨桃与所述内拨桃通过外执手连接为一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中拨桃的上侧固设于朝上延伸并位于所述上拨桃外的定位部,所述推动部位于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定位部之间,用于推动所述定位部沿第一方向转动。
根据上述提供的一种门锁,其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门锁,包括:锁舌机构,具有方舌组件和/或斜舌组件;如上所述的一种执手拨桃机构,所述中拨桃至少用于带动所述方舌组件和/或所述斜舌组件朝开锁方向运动;离合机构,设置于所述执手拨桃机构外且其具有离合拨片,所述离合拨片设置于所述自锁组件径向外侧并与所述自锁组件间隙配合,用于推动所述自锁组件插设于所述下拨桃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执手拨桃机构,上拨桃可转动地套装于中拨桃的上侧且其沿第一方向转动时能够推动中拨桃转动,至少部分下拨桃可转动地套装于中拨桃的下侧,并且下拨桃与中拨桃通过自锁组件相锁定或解锁,这样,能够实现内外执手分离,利于提高门锁使用寿命;
2.通过在中拨桃侧设置限位件,可实现对上拨桃和下拨桃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从而避免内外执手旋转角度大、操作行程长,使门锁操作更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执手拨桃机构隐去换向螺钉和拨桃齿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执手拨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中拨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中拨桃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内拨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内拨桃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门锁隐去上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离合机构,11-离合拨片;
2-执手拨桃机构,21-中拨桃,211-中心孔,212-通道,2121-限位台阶,213-卡槽,214-第一凸台,215-第二凸台,216-第一拨动部,2161-缺口,217-第二拨动部,2171-连接柱,2172-挂钩,22-上拨桃,221-推动部,222-上凸缘,223-连接块,23-自锁组件,231-离合销,232-复位件,233-挡圈,24a- 外拨桃,24b-内拨桃,241-下凸缘,242-定位槽,2421-导向部,2422-止位部, 243-凸块,25-限位件,26-换向螺钉,27-拨桃齿轮;
31-方舌组件,32-斜舌组件,33-连接臂,3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实施例1
参考图1-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执手拨桃机构,该执手拨桃机构应用于门锁,其包括中拨桃21、上拨桃22、自锁组件23和下拨桃(图中未示出)。中拨桃21用于联动门锁中的锁舌机构,以实现通过中拨桃21控制门锁的开关。上拨桃22用于与内执手配合,该上拨桃22可转动地套装于中拨桃21的上侧且其具有推动部221,在内执手带动上拨桃22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推动部221随上拨桃22运动时能够推动中拨桃21转动,从而使中拨桃21带动锁舌机构缩回门锁的壳体内,实现室内开锁。下拨桃用于与外执手配合,至少部分下拨桃可转动地套装于中拨桃21的下侧。自锁组件23可活动地设置于中拨桃21上,下拨桃与中拨桃21通过自锁组件23相锁定或解锁。
当需要室外开门时,通过自锁组件23,使下拨桃锁定于中拨桃21而形成一整体,此时,外执手带动下拨桃沿第二方向转动时,下拨桃联动中拨桃21,从而使得中拨桃21能够带动锁舌机构缩回门锁的壳体内,实现室外开锁。在下拨桃联动中拨桃21转动过程中,由于中拨桃21能够相对上拨桃22转动,所以不会联动到上拨桃22及连接上拨桃22的内执手,实现内外执手分离。
通过自锁组件23使下拨桃与中拨桃21相解锁时,下拨桃相对于中拨桃21空转,此时,外执手无法通得下拨桃联动中拨桃21转动,保证在室外无法开门,达到防盗目的。在下拨桃与中拨桃21相解锁的情况下,上拨桃22沿第一方向转动时能够推动中拨桃21转动实现室内开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顺时针方向,第二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进行互换。
本实施例中,执手拨桃机构还包括限位件25,限位件25优选为柱钉,该柱钉设置于中拨桃21侧并固定连接门锁的壳体,并且柱钉至少用于对上拨桃22和下拨桃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这样,通过限位件25,避免执手旋转角度大、操作行程长,使门锁操作更简单、便捷。
参考图3-4,中拨桃21具有中心孔211,在中心孔211的孔壁设有朝外凹陷并朝上开口的卡槽213,该卡槽213连通中心孔211,用于对下拨桃的装配进行导向作用,还用于对下拨桃的转动进行限位。在其他变形例中,可以将卡槽213设置在上拨桃21与中拨桃21之间,或者设置在中拨桃21与下拨桃的外拨桃24a之间。
另外,在中拨桃21的外侧壁周向间隔设有一体朝外延伸的大凸台、第一拨动部216和第二拨动部217。大凸台包括固定连接成一整体的第一凸台214 和第二凸台215,以使结构更紧凑,整体强度更高。本实施例中,第二凸台215 固设于第一凸台214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前侧。在其他变形例中,可以将第二凸台215设计为固设于第一凸台214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后侧。
在第一凸台214上设有贯穿第一凸台214并用于装配自锁组件23的通道212,通道212的径向内端朝内延伸至贯穿中心孔211的孔壁,以使通道212 连通中心孔211。在通道212的径向内端设有限位台阶2121,限位台阶2121用于对自锁组件23中的复位件232进行内限位。
参考图2,在第二凸台215上固设有位于中拨桃21上侧的换向螺钉26,换向螺钉26的顶部高于中拨桃21的顶部,换向螺钉26构成中拨桃21的定位部,该定位部靠近自锁组件23布置并位于推动部221沿第一方向转动的前方,这样,当推动部221随上拨桃22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推动部221能够通过换向螺钉26可靠地推动中拨桃21转动。
参考图3-4,第一拨动部216至少用于推动门锁中的斜舌组件朝向门锁的壳体内部运动,以使斜舌组件缩回壳体内开锁。第二拨动部217用于联动门锁中的方舌组件,以使中拨桃21能够通过第二拨动部217带动方舌组件缩回壳体内实现开锁。
本实施例中,第一拨动部216呈“Z”字形,其包括横向连接段、竖向连接段和横向拨动段,竖向连接段的上端通过横向连接段固定连接中拨桃21的外侧壁,竖向连接段的下端固定连接横向拨动段,横向拨动段用于推动门锁中的斜舌组件运动。在横向连接段底部、竖向连接段内侧面和中拨桃21外侧壁之间形成有一缺口2161,该缺口2161用于供下拨桃中的其中一个下凸缘241活动穿过,参考图2。
在第二拨动部217的活动端形成有朝上延伸的连接柱2171,连接柱 2171用于通过门锁中的连接臂联动锁舌机构。另外,在第二拨动部217的活动端底部形成有挂钩2172,挂钩2172用于通过弹簧连接门锁中的壳体,以实现通过弹簧,拉动中拨桃21正确复位。
参考图1-2,本实施例中,上拨桃具有上连接孔(图中未示出)和连接块223,其中连接块223设置于上拨桃的顶部中心位置,在连接块223上套装有用于推动锁舌机构运动的拨桃齿轮27。上连接孔依次贯穿上拨桃和连接块223,用于与内执手配合连接,以使内执手与上拨桃连接为一体。
在上拨桃22的外侧壁固设有朝外延伸的上凸缘222和推动部221,推动部221位于限位件25与限位螺钉26之间,用于推动沿第一方向通过限位螺钉26推动中拨桃21转动。上凸缘222位于限位件25与第二拨动部217的连接柱2171之间。由此,限位件25位于上凸缘222和推动部22之间,当中拨桃21 沿第一方向转动时,限位件25用于限制上凸缘222的转动角度;当中拨桃21 复位运动,即沿第二方向转动时,限位件25能够对推动部221的复位行程进行限位。
参考图1-2,本实施例中,自锁组件23包括离合销231和复位件232,离合销231的径向内端由外至内可活动地插设于通道212内,该离合销231可在门锁的离合机构的推动下与下拨桃的定位槽242配合插接,以使下拨桃锁定于中拨桃21。在离合销231的外表面固设有位于通道212内的阻挡部。
复位件232为复位弹簧,设置于通道212内并套装在离合销231的径向内端外表面,复位弹簧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接限位台阶2121和阻挡部,用于推动离合销231朝向径向外侧移动,以使离合销231脱离下拨桃的定位槽242,从而使下拨桃与中拨桃21相解锁。
自锁组件23还包括挡圈233,挡圈233设置于通道212的径向外端并连接中拨桃21,并且挡圈233套装于离合销231并位于阻挡部的径向外侧,用于对阻挡部进行限位,以防止离合销231在复位弹簧的预紧力作用下被推出通道212外,提高复位弹簧和离合销231的安装可靠性。
参考图1-2和图5-6,下拨桃包括外拨桃24a和内拨桃24b。内拨桃24b 可转动地设置于中拨桃21的中心孔211内,且其对应通道212的位置处设有朝外开口的定位槽242。外拨桃24a可转动地套装于中拨桃21的下侧并连接内拨桃24b,在本实施例中,外拨桃24a与内拨桃24b通过外执手连接为一体,在其他变形例中,外拨桃24a可以与内拨桃24b一体成型。通过改变自锁组件23中离合销231与定位槽242的配合关系,能够使内拨桃24b与中拨桃21相锁定或解锁。在门锁中的离合机构的驱动下,离合销231插设于定位槽242内,从而使内拨桃24b、离合销231和中拨桃21三者连接为一体,保证外拨桃24a能够通过内拨桃24b联动中拨桃21。
在外拨桃24a的外侧壁固设有朝外延伸并且间隔布置的两个下凸缘241,两个下凸缘241分别位于限位件25的相对两外侧,其中一个下凸缘241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一拨动部216下侧的缺口2161下方。在外拨桃24a沿第二方向转动时,限位件25能够对靠近第一拨动部216布置的下凸缘241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当然,在外拨桃24a沿第一方向转动时,限位件25可以设计为能够对另一个下凸缘241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
参考图5-6,在内拨桃24b外侧壁对应卡槽213的位置处一体成型设有朝外延伸的凸块243,凸块243插设于卡槽213内,通过凸块243与卡槽213配合,可对内拨桃24b的安装进行定位,避免内拨桃24b从中拨桃21中脱出,提高内拨桃24b的安装可靠性。
在定位槽242周向方向的相对两槽壁形成有导向部2421和止位部2422,止位部2422靠近凸块243布置,用于阻止自锁组件23中离合销231在内拨桃 24b沿第二方向转动时脱离定位槽242,保证离合销231与定位槽242配合插接的可靠性。导向部2421至少用于引导自锁组件23中离合销231插设于定位槽242内,当然,在内拨桃24b复位运动时,导向部2421可以设计为协助复位件 232将离合销231推出定位槽242外。
本实施例中,导向部2421可以为由内至外且逐渐远离止位部2422置的斜面或弧形面,止位部2422可以为竖直面或由内至外直径相同的弧面。
实施例2
参考图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门锁,包括离合机构1、如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执手拨桃机构以及锁舌机构(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中,锁舌机构具有方舌组件31和斜舌组件32。执手拨桃机构2设置于方舌组件31和斜舌组件32之间,中拨桃21具有第一拨动部261和第二拨动部217,第一拨动部216 至少用于带动斜舌组件32朝门锁的壳体内部运动,以使斜舌组件32缩回壳体内开锁。第二拨动部217通过连接臂33联动方舌组件31,至少用于带动方舌组件31朝门锁的壳体内部运动,以使方舌组件31缩回壳体内开锁。第二拨动部 217还通过弹簧34连接门锁中的壳体(图中未示出),以实现通过弹簧34,拉动中拨桃21进行正确复位。由此,保证中拨桃21朝开锁方向转动时,能够同步带动方舌组件31和斜舌组件32朝开锁方向运动,无需先旋转打开方舌组件 31,在旋转执手打开斜舌组件32,开门操作更简单、便捷。
离合机构1设置于执手拨桃机构2外,且其具有离合拨片11和驱动组件(图中未示出)。离合拨片11设置于自锁组件23的离合销231径向外侧,并且离合拨片11与离合销231间隙配合。驱动组件接电并用于驱动离合拨片11 运动,以实现通过离合机构1推动离合销231插设于内拨桃24b内。
当驱动组件驱动离合拨片11朝向内拨桃24b运动时,离合拨片11能够推动离合销231的径向内端插入到内拨桃24b的定位槽242内,以使内拨桃 24b、自锁组件23和中拨桃21三者连接为一体,实现将内拨桃24b锁定于中拨桃21,此时,通过下压外执手,外执手能够通过内拨桃24b联动中拨桃21转动,而中拨桃21在转动过程中带动方舌组件31和斜舌组件32缩回壳体内,从而实现室外开锁。
可见,本实施例的门锁,不仅能够实现内外执手分离,利于提高门锁使用寿命,而且能够通过限位件,对上拨桃和下拨桃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从而避免内外执手旋转角度大、操作行程长,使门锁操作更简单、便捷。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执手拨桃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拨桃(21);
上拨桃(22),套装于所述中拨桃(21)的上侧且其具有推动部(221),所述推动部(221)随所述上拨桃(22)沿第一方向转动时能够推动所述中拨桃(21)转动;
自锁组件(23),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中拨桃(21)上;
下拨桃,至少部分所述下拨桃可转动地套装于所述中拨桃(21)的下侧,所述下拨桃与所述中拨桃(21)通过所述自锁组件(23)相锁定或相解锁;
限位件(25),设置于所述中拨桃(21)侧,至少用于对所述上拨桃(22)和所述下拨桃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执手拨桃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拨桃(22)的外侧壁固设有朝外延伸的上凸缘(222),所述上凸缘(222)和所述推动部(221)分别位于所述限位件(25)的相对两外侧;在所述下拨桃的外侧壁固设有朝外延伸的两个下凸缘(241),两个所述下凸缘(241)分别位于所述限位件(25)的相对两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执手拨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拨桃包括外拨桃(24a)和内拨桃(24b),所述内拨桃(24b)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中拨桃(21)的中心孔(211)内,且其设有朝向所述自锁组件(23)开口的定位槽(242),所述外拨桃(24a)可转动地套装于所述中拨桃(21)的下侧并连接所述内拨桃(24b),通过改变所述自锁组件(23)与所述定位槽(242)的配合关系,能够使所述内拨桃(24b)与所述中拨桃(21)相锁定或解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执手拨桃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位槽(242)周向方向的相对两槽壁形成有导向部(2421)和止位部(2422),所述导向部(2421)用于引导所述自锁组件(23)插设于所述定位槽(242)内,所述止位部(2422)用于阻止所述自锁组件(23)在所述内拨桃(24b)沿第二方向转动时脱离所述定位槽(2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执手拨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2421)为由内至外且逐渐远离所述止位部(2422)的斜面或弧形面,所述止位部(2422)为竖直面或由内至外直径相同的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执手拨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拨桃(21)对应所述定位槽(242)的位置处设有连通所述中心孔(211)的通道(212),在所述通道(212)的径向内端形成有限位台阶(2121);
所述自锁组件(23)包括离合销(231)和复位件(232),所述离合销(231)的径向内端可活动地插设于所述通道(212)内,在所述离合销(231)的外表面固设有位于所述通道(212)内的阻挡部,所述复位件(232)套装于所述离合销(231),并且所述复位件(232)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接所述限位台阶(2121)和所述阻挡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执手拨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拨桃(21)设有连通所述中心孔(211)的卡槽(213),在所述内拨桃(24b)的外侧壁固设有朝外延伸的凸块(243),所述凸块(243)插设于所述卡槽(213)内。
8.根据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执手拨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拨桃(24a)与所述内拨桃(24b)一体成型,或者,所述外拨桃(24a)与所述内拨桃(24b)通过外执手连接为一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执手拨桃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拨桃(21)的上侧固设于朝上延伸并位于所述上拨桃(22)外的定位部,所述推动部(221)位于所述限位件(25)与所述定位部之间,用于推动所述定位部沿第一方向转动。
10.一种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舌机构,具有方舌组件(31)和/或斜舌组件(32);
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执手拨桃机构,所述中拨桃(21)至少用于带动所述方舌组件(31)和/或所述斜舌组件(32)朝开锁方向运动;
离合机构(1),设置于所述执手拨桃机构外且其具有离合拨片(11),所述离合拨片(11)设置于所述自锁组件(23)径向外侧并与所述自锁组件(23)间隙配合,用于推动所述自锁组件(23)插设于所述下拨桃内。
CN202220926204.8U 2022-04-20 2022-04-20 一种执手拨桃机构及具有其的门锁 Active CN2173800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26204.8U CN217380081U (zh) 2022-04-20 2022-04-20 一种执手拨桃机构及具有其的门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26204.8U CN217380081U (zh) 2022-04-20 2022-04-20 一种执手拨桃机构及具有其的门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80081U true CN217380081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106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26204.8U Active CN217380081U (zh) 2022-04-20 2022-04-20 一种执手拨桃机构及具有其的门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800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14414A1 (zh) 一种多功能美标插芯锁
CN109667474A (zh) 一种推拉型门锁
KR20110135078A (ko) 후크형 도어록
CN217380081U (zh) 一种执手拨桃机构及具有其的门锁
CN113175279B (zh) 一种多功能汽车门锁
CN212535366U (zh) 一种电子锁体
CN211038156U (zh) 一种手自一体机电锁
CN208518463U (zh) 一种新型智能锁
CN211229835U (zh) 与主锁舌同步锁定和解锁的翻舌结构
KR200169262Y1 (ko) 발코니용 창의 잠금장치
CN210888441U (zh) 电子箱锁
CN210013586U (zh) 一种快速锁开门的电子锁体
CN209413523U (zh) 一种智能锁叉舌解锁机构
CN208486673U (zh) 一种锁体
KR101058354B1 (ko) 절전형 디지털 도어록 백셋
CN106401311A (zh) 国标磁力锁体
JPH0742816B2 (ja) 車輌用ドアのロツク装置
CN216949867U (zh) 一种磁力门锁
CN110952838A (zh) 一种双向联动解锁的转块及具有该转块的锁体
CN110159088B (zh) 一种电子锁体的离合传动装置
CN215565105U (zh) 一种具有反锁功能的平开门磁吸锁体及磁吸锁
CN108222686A (zh) 一种多功能电子锁
CN212478810U (zh) 一种带自动锁定功能的门锁锁体
CN209538905U (zh) 一种快速锁开门的机械把手锁体
GB2246417A (en) Built-in valve-locking mechanis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