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80068U - 锁具 - Google Patents

锁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80068U
CN217380068U CN202220192599.3U CN202220192599U CN217380068U CN 217380068 U CN217380068 U CN 217380068U CN 202220192599 U CN202220192599 U CN 202220192599U CN 217380068 U CN217380068 U CN 2173800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locking
cylinder
locking assembly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9259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勇
杨辰
王振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yuan Contron Power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yuan Contron Power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yuan Contron Power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yuan Contron Power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9259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800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800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800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锁具,包括本体、锁紧组件、活动件和转换件;本体包括锁座和锁芯,锁芯和锁紧组件均活动设置于锁座中,锁芯的第一端具有钥匙对接部,第二端与转换件连接;活动件活动设置于锁座内,且活动件位于转换件和锁紧组件之间;转换件具有滑槽,锁紧组件具有锁紧孔;活动件滑设于滑槽上,转换件通过锁芯带动运动时活动件沿滑槽移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以带动活动件伸入锁紧孔以锁紧锁紧组件形成锁紧状态,或离开锁紧孔以使锁紧组件能够相对锁座运动至解锁状态。该锁具能够避免锁紧组件在进行锁紧或者解锁操作时触碰锁芯,有效避免锁芯受到锁紧组件的预压推力导致损坏锁芯内部结构有效避免锁芯出现变形、卡涩或锁具打不开等问题。

Description

锁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锁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锁具。
背景技术
现有锁具中,其中一类锁具是通过钥匙扭动锁芯,即可使得闭锁件动作,从而直接实现解闭锁,例如常见的家用门锁。而另一类锁具,其通过钥匙扭动锁芯后,并不会直接带动闭锁件动作,而只是允许闭锁件进一步在人为的操作下动作;例如,这类锁具的闭锁件具有供人为进一步操作的按钮、手把或拉扣等操作端,当钥匙扭动锁芯后,只是释放闭锁件的操作端,还需人为对操作端进行操作后才能完成解闭锁。但是,该类锁具的闭锁端在解闭锁过程中一般直接通过操作端直接推动锁芯尾部,锁芯在长期直接受到预压推力的作用后容易损坏锁芯传动机构,导致出现锁芯传动机构变形、卡涩、锁具打不开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具,用于解决锁具的闭锁端在解闭锁过程中通过操作端直接推动锁芯尾部,导致锁芯长期直接受到预压推力的作用后损坏锁芯传动机构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锁具,所述锁具包括本体、锁紧组件、活动件和转换件;
所述本体包括锁座和锁芯,所述锁芯和所述锁紧组件均活动设置于所述锁座中,所述锁芯的第一端具有钥匙对接部,第二端与所述转换件连接;
所述活动件活动设置于所述锁座内,且所述活动件位于所述转换件和所述锁紧组件之间;所述转换件具有滑槽,所述锁紧组件具有锁紧孔;所述活动件滑设于所述滑槽上,所述转换件通过所述锁芯带动运动时所述活动件沿所述滑槽移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以带动所述活动件伸入所述锁紧孔以锁紧所述锁紧组件形成锁紧状态,或离开所述锁紧孔以使所述锁紧组件能够相对所述锁座运动至解锁状态。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槽位于第一位置处的深度小于所述滑槽位于第二位置处的深度,所述活动件的径向长度大于所述滑槽的第一位置至所述锁紧孔的距离,并小于所述滑槽的第二位置至所述锁紧孔的距离;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转换件能够挤压所述活动件以使所述活动件伸入所述锁紧孔,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活动件能够脱离挤压状态并离开所述锁紧孔。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槽从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的深度逐渐增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紧组件包括拉扣件和锁紧杆;所述拉扣件包括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扣手部,所述扣手部伸出所述锁座,所述连接部开设有所述锁紧孔,所述锁紧杆的第一端伸入所述锁座并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活动件离开所述锁紧孔时,所述扣手部在外力作用下能够相对所述锁座滑动,以带动所述锁紧杆伸缩。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锁紧杆外露于所述锁座的第二端设置有限位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锁座和所述限位件之间。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座具有开口端,所述锁芯的钥匙对接部伸出所述开口端,所述锁芯和所述开口端的边缘存在间隔空间,所述扣手部能够在所述锁芯和所述开口端的边缘之间往复滑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换件的外周壁开设有两个所述滑槽,两个所述滑槽以所述转换件的中心轴为中心形成中心对称结构;所述锁紧组件、所述活动件与所述滑槽一一对应设置。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件为球体,所述锁座包括锁体和锁芯座;所述锁体具有容纳腔体;所述锁芯座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体内;所述锁芯转动设置于所述锁芯座中,所述锁芯座位于所述容纳腔体内的内端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安装板,所述转换件设于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所述锁紧组件位于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转换件的一侧,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贯穿的放置孔,所述球体活动穿设于所述放置孔。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具还包括标识牌;所述标识牌位于所述锁座和所述锁紧组件之间,所述锁紧组件处于锁紧状态时能够将所述标识牌夹紧于所述锁紧组件和所述锁座之间。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标识牌嵌设有磁性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效果:
该锁具通过锁芯与转换件连接,通过锁芯在闭锁或者解锁过程中带动转换件运动,以使活动件能够移动至转换件的滑槽的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当活动件位于滑槽的第一位置时,活动件能够伸入锁紧组件的锁紧孔中将该锁紧组件锁固于锁座上,此时锁紧组件处于锁紧状态,能够将待锁紧设备进行锁紧,当活动件位于滑槽的第二位置时,活动件离开锁紧孔,此时锁紧组件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锁座运动,从而锁紧组件能够将已锁紧的待锁紧设备进行解锁。故此,通过锁座、锁芯、转换件、活动件和锁紧组件配合,能够避免锁紧组件在进行锁紧或者解锁操作时触碰锁芯,有效避免锁芯受到锁紧组件的预压推力导致损坏锁芯内部结构,从而有效避免锁芯出现变形、卡涩或锁具打不开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锁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转换件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锁具的转换件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的锁具的转换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的锁具锁紧待锁紧设备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的锁具锁紧待锁紧设备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的锁具的标识牌从装配至拆卸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锁具;
1、本体;11、锁座;111、开口端;112、锁体;113、锁芯座;114、容纳腔体;115、安装板;116、放置孔;12、锁芯;121、钥匙对接部;2、锁紧组件;21、锁紧孔;22、拉扣件;221、连接部;222、扣手部;223、压紧部;23、锁紧杆;231、限位件;24、弹性件;3、活动件;4、转换件;41、滑槽;411、第一位置;412、第二位置;5、标识牌;
200、待锁紧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或顺序。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固定于”、“连接于”,可以是直接固定或连接于一个元件,也可以是间接固定或连接于一个元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锁具100,如图1至图10所示,该锁具100包括本体1、锁紧组件2、活动件3和转换件4。本体1包括锁座11和锁芯12,锁芯12和锁紧组件2均活动设置于锁座11中,锁芯12的第一端具有钥匙对接部121,第二端与转换件4连接;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锁芯12与锁座11能够转动配合,其中锁芯12的第一端外露于锁座11,以使钥匙对接部121能够外露于锁座11,便于钥匙插入该钥匙对接部121从而带动锁芯12相对锁座11转动进行开锁操作或者闭锁操作,锁芯12的第二端伸入锁座11内与位于锁座11内的转换件4固定连接,锁芯12在钥匙的带动下转动,能够带动转换件4随行转动。
活动件3活动设置于锁座11内,且活动件3位于转换件4和锁紧组件2之间;转换件4具有滑槽41,锁紧组件2具有锁紧孔21;活动件3滑设于滑槽41上,转换件4通过锁芯12带动运动时活动件3沿滑槽41移动至第一位置411或第二位置412,以带动活动件3伸入锁紧孔21以锁紧锁紧组件2形成锁紧状态,或离开锁紧孔21以使锁紧组件2能够相对锁座11运动至解锁状态。可以理解地,当活动件3位于滑槽41的第一位置411时,活动件3伸入锁紧组件2的锁紧孔21中将该锁紧组件2锁固于锁座11上,此时锁紧组件2处于锁紧状态,能够将待锁紧设备200进行锁紧,当活动件3位于滑槽41的第二位置412时,活动件3能够离开锁紧孔21,此时锁紧组件2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锁座11运动,从而锁紧组件2能够将已锁紧的待锁紧设备200进行解锁。
具体地,当匹配的钥匙未插入锁芯12的钥匙对接部121,处于闭锁状态时,此时活动件3位于第一位置411,活动件3同时插接于锁紧组件2的锁紧孔21中,锁紧组件2处于锁紧状态,不能在外力作用下相对锁座11运动,此时锁紧组件2锁紧于待锁紧设备200;当需要对待锁紧设备200进行解锁时,通过匹配的钥匙插入锁芯12的钥匙对接部121,带动锁芯12相对锁座11转动,从而带动与锁芯12第二端连接的转换件4转动,转换件4转动过程中能够使活动件3沿滑槽41从第一位置411移动至第二位置412,此时活动件3可以离开锁紧孔21并撤销对锁紧组件2的禁锢,此时锁紧组件2能够相对锁座11运动,从而将已锁紧的待锁紧设备200进行解锁。
综上,该锁具100通过锁芯12与转换件4连接,通过锁芯12在闭锁或者解锁过程中带动转换件4运动,以使活动件3能够移动至转换件4的滑槽41的第一位置411或第二位置412,当活动件3位于滑槽41的第一位置411时,活动件3能够伸入锁紧组件2的锁紧孔21中将该锁紧组件2锁固于锁座11上,此时锁紧组件2处于锁紧状态,能够将待锁紧设备200进行锁紧,当活动件3位于滑槽41的第二位置412时,活动件3离开锁紧孔21,此时锁紧组件2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锁座11运动,从而锁紧组件2能够将已锁紧的待锁紧设备200进行解锁。故此,通过锁座11、锁芯12、转换件4、活动件3和锁紧组件2配合,能够避免锁紧组件2在进行锁紧或者解锁操作时触碰锁芯12,有效避免锁芯12受到锁紧组件2的预压推力导致损坏锁芯12内部结构,从而有效避免锁芯12出现变形、卡涩或锁具100打不开等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3、图4、图6和图7所示,滑槽41位于第一位置411处的深度小于滑槽41位于第二位置412处的深度,活动件3的径向长度大于滑槽41的第一位置411至锁紧孔21的距离,并小于滑槽41的第二位置412至锁紧孔21的距离;活动件3位于第一位置411时,转换件4能够挤压活动件3以使活动件3伸入锁紧孔21,活动件3位于第二位置412时,活动件3能够脱离挤压状态并离开锁紧孔21。可以理解地,当匹配的钥匙未插入锁芯12的钥匙对接部121,处于闭锁状态时,此时活动件3位于第一位置411,由于活动件3的径向长度大于滑槽41的第一位置411至锁紧孔21的距离,此时转换件4能够对活动件3进行挤压,活动件3在转换件4的挤压下能够朝锁紧孔21的方向移动并卡紧于锁紧孔21,锁紧组件2不能移动,对待锁紧设备200进行锁紧。当匹配的钥匙插入锁芯12的钥匙对接部121,带动锁芯12相对锁座11转动,转换件4跟随锁芯12活动过程中,活动件3从第一位置411活动至第二位置412时,此时活动件3的径向长度小于滑槽41的第二位置412至锁紧孔21的距离,转换件4不再挤压活动件3,活动件3和锁紧组件2的锁紧孔21之间存在间隙,此时通过外力作用于锁紧组件2能够带动锁紧组件2相对锁座11运动,将已锁紧的待锁紧设备200进行解锁。故此,通过设置滑槽41位于第一位置411的深度小于第二位置412的深度,能够根据转换件4的运动状态快速控制锁紧组件2的锁紧或者解锁状态,操作简单便捷。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滑槽41从第一位置411至第二位置412的深度逐渐增大,即该滑槽41形成渐变槽形状,能够使活动件3沿滑槽41中顺畅滑动至第一位置411或第二位置412,减小阻断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5至图9所示,锁紧组件2包括拉扣件22和锁紧杆23;拉扣件22包括连接部221以及与连接部221连接的扣手部222,扣手部222伸出锁座11,连接部221开设有锁紧孔21,锁紧杆23的第一端伸入锁座11并与连接部221连接,活动件3离开锁紧孔21时,扣手部222在外力作用下能够相对锁座11滑动,以带动锁紧杆23伸缩,锁紧杆23用于与待锁紧设备200的锁孔配合锁紧。可以理解地,当活动件3伸入锁紧孔21时,此时扣手部222处于固定状态,不能在外力作用下移动,锁紧杆23插入待锁紧设备200的锁孔形成锁紧状态。当活动件3离开锁紧孔21时,此时扣手部222处于可以活动状态,通过拉动扣手部222,扣手部222带动连接部221和锁紧杆23运动,锁紧杆23此时能够相对待锁紧设备200的锁孔缩回并脱离锁孔形成解锁状态,或者再次带动锁紧杆23伸出并锁紧待锁紧设备200的锁孔。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该扣手部222和连接部221垂直连接形成L形的拉扣件22。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紧组件2还包括弹性件24,锁紧杆23外露于锁座11的第二端设置有限位件231,弹性件24设置于锁座11和限位件231之间。可以理解地,当锁紧杆23在扣手部222的带动下呈缩回状态时,此时弹性件24在限位件231和锁座11的限制下形成收缩状态,当扣手部222外力消失后,锁紧杆23能够在弹性件24的作用下相对锁座11反向伸出恢复至原始位置,因此在弹性件24的作用下,无需再次拉动扣手部222即可使锁紧杆23恢复至原始位置,提高操作简便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锁座11具有开口端111,锁芯12的钥匙对接部121伸出开口端111,锁芯12和开口端111的边缘存在间隔空间,扣手部222能够在锁芯12和开口端111的边缘之间往复滑动。需要说明的是,该锁座11的开口端111设置于该锁具100的正面,即面向使用者的位置设置,便于使用者进行观察及操作。可以理解地,将锁芯12的钥匙对接部121和扣手部222均集成于该锁座11的开口端111,能够在用钥匙解开锁紧组件2的禁锢后,快捷地拉动锁紧组件2的扣手部222进行解锁或者闭锁操作,提高结构紧凑性及操作便捷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转换件4的外周壁开设有两个滑槽41,两个滑槽41以转换件4的中心轴为中心形成中心对称结构;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该转换件4为圆柱体结构,该转换件4的外周壁沿自身周向方向设有该滑槽41;锁紧组件2、活动件3与滑槽41一一对应设置。可以理解地,通过设置两个滑槽41形成中心对称结构,因此在转换件4运动过程中能够同时通过两个滑槽41对两个锁紧组件2的锁紧状态或者解锁状态进行控制,从而进一步提高该锁具100的整体结构紧凑性,提高锁固效果。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两个锁紧组件2的扣手部222分设于锁芯12的相对两端,因此能够用单手直接拉动两个扣手部222进行锁紧或者解锁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6和图7所示,活动件3为球体,锁座11包括锁体112和锁芯座113;锁体112具有容纳腔体114;锁芯座113至少部分设置于容纳腔体114内;锁芯12转动设置于锁芯座113中,其中该锁芯座113对应于锁芯12的钥匙对接部121的位置还可以设置盖合件,以盖合该锁芯12的钥匙对接部121,从而对该锁芯12进行防护。锁芯座113位于容纳腔体114内的内端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安装板115,转换件4设于两个安装板115之间,锁紧组件2位于安装板115远离转换件4的一侧,安装板115上开设有贯穿的放置孔116,球体活动穿设于放置孔116。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该球体为钢球,具有强度高、耐磨性能好的特点,能够相对滑槽41反复滑动至第一位置411或第二位置412。可以理解地,通过设置球体和滑槽41配合,能够便于球体相对滑槽41滑动,便于球体在转换件4作用下移动至伸入锁紧孔21或者离开锁紧孔2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10所示,锁具100还包括标识牌5;标识牌5位于锁座11和锁紧组件2之间,锁紧组件2处于锁紧状态时能够将标识牌5夹紧于锁紧组件2和锁座11之间。可以理解地,当锁紧组件2处于锁紧状态时,此时标识牌5夹紧于锁紧组件2和锁座11之间,标识牌5无法在外力作用下取出,当锁紧组件2处于解锁状态时,此时标识牌5可以取下更换,因此,将标识牌5通过锁紧组件2锁紧于锁座11,能够有效避免该标识牌5在锁紧组件2处于锁紧状态时丢失或者被误挂,以使该锁具100在工作过程中标识牌5能够起到可视化的警示作用。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该锁紧组件2的扣手部222上设置有与锁座11平行的压紧部223,标识牌5具有与该开口端111相对应的避空孔,锁紧组件2的扣手部222在外力作用下滑动至锁座11的开口端111边缘时,此时锁紧杆23处于伸出状态并锁紧于待锁紧设备200的锁孔,此时扣手部222的压紧部223与锁座11之间形成夹紧空间,标识牌5夹紧于压紧部223和锁座11之间,且标识牌5的避空孔与该锁座11的开口端111对应并连通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标识牌5嵌设有磁性件,以使该标识牌5能够通过磁性件的磁力吸附于待锁紧设备200如电力设备的柜门上,减少操作人员更换标识牌5的弯腰动作及减少该标识牌5的震动。
以上实施例也并非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穷尽性列举,在此之外,还可以存在多个未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具包括本体、锁紧组件、活动件和转换件;
所述本体包括锁座和锁芯,所述锁芯和所述锁紧组件均活动设置于所述锁座中,所述锁芯的第一端具有钥匙对接部,第二端与所述转换件连接;
所述活动件活动设置于所述锁座内,且所述活动件位于所述转换件和所述锁紧组件之间;所述转换件具有滑槽,所述锁紧组件具有锁紧孔;所述活动件滑设于所述滑槽上,所述转换件通过所述锁芯带动运动时所述活动件沿所述滑槽移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以带动所述活动件伸入所述锁紧孔以锁紧所述锁紧组件形成锁紧状态,或离开所述锁紧孔以使所述锁紧组件能够相对所述锁座运动至解锁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位于第一位置处的深度小于所述滑槽位于第二位置处的深度,所述活动件的径向长度大于所述滑槽的第一位置至所述锁紧孔的距离,并小于所述滑槽的第二位置至所述锁紧孔的距离;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转换件能够挤压所述活动件以使所述活动件伸入所述锁紧孔,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活动件能够脱离挤压状态并离开所述锁紧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从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的深度逐渐增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包括拉扣件和锁紧杆;所述拉扣件包括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扣手部,所述扣手部伸出所述锁座,所述连接部开设有所述锁紧孔,所述锁紧杆的第一端伸入所述锁座并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活动件离开所述锁紧孔时,所述扣手部在外力作用下能够相对所述锁座滑动,以带动所述锁紧杆伸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锁紧杆外露于所述锁座的第二端设置有限位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锁座和所述限位件之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座具有开口端,所述锁芯的钥匙对接部伸出所述开口端,所述锁芯和所述开口端的边缘存在间隔空间,所述扣手部能够在所述锁芯和所述开口端的边缘之间往复滑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件的外周壁开设有两个所述滑槽,两个所述滑槽以所述转换件的中心轴为中心形成中心对称结构;所述锁紧组件、所述活动件与所述滑槽一一对应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为球体,所述锁座包括锁体和锁芯座;所述锁体具有容纳腔体;所述锁芯座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体内;所述锁芯转动设置于所述锁芯座中,所述锁芯座位于所述容纳腔体内的内端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安装板,所述转换件设于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所述锁紧组件位于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转换件的一侧,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贯穿的放置孔,所述球体活动穿设于所述放置孔。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具还包括标识牌;所述标识牌位于所述锁座和所述锁紧组件之间,所述锁紧组件处于锁紧状态时能够将所述标识牌夹紧于所述锁紧组件和所述锁座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牌嵌设有磁性件。
CN202220192599.3U 2022-01-21 2022-01-21 锁具 Active CN2173800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2599.3U CN217380068U (zh) 2022-01-21 2022-01-21 锁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2599.3U CN217380068U (zh) 2022-01-21 2022-01-21 锁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80068U true CN217380068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98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92599.3U Active CN217380068U (zh) 2022-01-21 2022-01-21 锁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800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314100A1 (en) Electric Anti-Impact Lock with Spring Accumulator
CN217380068U (zh) 锁具
CN211058490U (zh) 便于切换锁舌驱动方式的机电锁
CN108915407B (zh) 一种智能锁双齿条传动结构
CN108533087A (zh) 一种不受张力影响的自动解锁式箱包电子锁
CN109798291B (zh) 一种快速拆装插销
CN216690649U (zh) 逃生锁
CN211058474U (zh) 一种锁芯与锁舌的防卡死结构
CN211258143U (zh) 一种密码扣锁
CN212406393U (zh) 方锁舌防撞机构及门锁
CN210685639U (zh) 双舌自弹锁闭锁体
CN111946167B (zh) 一种自弹触发锁体机构及锁具
CN108798290B (zh) 一种锁体以及一种防盗门
KR101404431B1 (ko) 2단 출몰 구조를 갖는 튜블러형 래치
CN211524389U (zh) 锁舌的新型结构
KR102022498B1 (ko) 사물함의 잠금장치
EP1840303A2 (en) Auxiliary bolt arrangement in a door lock
CN209837979U (zh) 一种拉链锁
CN2692287Y (zh) 插芯自动锁
CN218324328U (zh) 一种无钥匙上锁的锁具
CN221002313U (zh) 一种按压式的机柜平面锁
CN218862307U (zh) 双开式门锁装置以及柜门
CN211900080U (zh) 一种前开式扣锁
CN201078128Y (zh) 电子锁面板滑盖锁止机构
CN216974434U (zh) 门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