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79943U - 搬运器、充电装置及梳齿式立体车库 - Google Patents

搬运器、充电装置及梳齿式立体车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79943U
CN217379943U CN202120907332.3U CN202120907332U CN217379943U CN 217379943 U CN217379943 U CN 217379943U CN 202120907332 U CN202120907332 U CN 202120907332U CN 217379943 U CN217379943 U CN 2173799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sliding
carrier
cover plate
charg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0733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小民
马杏华
詹凯频
祝奎
封阳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ee Fu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ee Fu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ee Fu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ee Fu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0733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799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799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799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搬运器、充电装置及梳齿式立体车库,所述搬运器包括搬运小车及活动连接于搬运小车的充电座,搬运小车带动充电座与一个对应的充电桩电连接,充电座包括第一定位柱,搬运小车包括载车台、支撑组件、滑移组件和驱动组件;支撑组件与载车台固定连接;滑移组件包括滑移轨道、以及与滑移轨道滑动连接的滑移臂,且滑移轨道的一端与支撑组件固定连接,滑移臂远离支撑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柱活动连接于第一定位孔;驱动组件则用于驱动滑移臂靠近或远离支撑组件,以使充电座和充电桩插拔电连接。本申请能够扩展立体车库的功能,同时使电动汽车泊车和充电,且利用滑移组件自动将充电座和充电桩对准,提高泊车和充电效率。

Description

搬运器、充电装置及梳齿式立体车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车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搬运器、充电装置及梳齿式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车库技术的发展,智能车库能够为越来越多的汽车提供智能停车服务,然而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电动汽车逐渐取代传统汽车,在为电动汽车提供停车服务的同时还需要提供充电服务。为电动汽车充电时,通常需要在将电动汽车停放至车位之后,再人为将车位上的充电桩与电动汽车相连,但是在立体车库特别是大型智能立体车库中,驾驶人是不能进入的,则很难在电动汽车停车的时候为其充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搬运器、充电装置及梳齿式立体车库,能够扩展立体车库的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搬运器,包括搬运小车及活动连接于所述搬运小车的充电座,所述搬运小车带动所述充电座与一个对应的充电桩电连接,其中,所述充电座包括第一定位柱;所述搬运小车包括:载车台;支撑组件,与所述载车台固定连接;滑移组件,包括滑移轨道、以及与所述滑移轨道滑动连接的滑移臂;其中,所述滑移轨道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滑移臂远离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柱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定位孔;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滑移臂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组件,以使所述充电座和所述充电桩对准。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为线性电机,所述线性电机连接所述滑移臂;或者,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电机及与所述转动电机连接的丝杆,且所述丝杆还固定连接所述滑移臂。
进一步地,所述滑移轨道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所述滑移臂也包括至少两个,且分别安装于对应的所述滑移轨道;所述驱动组件也为至少两个,且所述驱动组件的个数与所述滑移臂的个数相等,用于驱动对应的所述滑移臂沿所述滑移轨道的延伸方向同步运动;
每一所述驱动组件为线性电机,所述线性电机分别连接对应的所述滑移臂;或者,每一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电机及与所述对应转动电机连接的丝杆,所述丝杆还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滑移臂。
进一步地,所述滑移轨道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所述滑移臂也包括至少两个,且分别安装于对应的所述滑移轨道;所述滑移组件还包括连接所有所述滑移臂的连接桥,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连接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连接桥带着所述滑移臂沿所述滑移轨道的延伸方向同步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为线性电机;或者,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电机及与所述转动电机连接的丝杆,且所述丝杆还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桥,所述转动电机通过所述丝杆转动驱动所述连接桥带着所述滑移臂沿所述滑移轨道的延伸方向同步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座还包括第二定位柱和插头,所述充电桩包括第二定位孔和插孔,所述第二定位柱和所述插头随所述滑移臂移动,以使所述第二定位柱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对准、所述插头和所述插孔对准。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座还包括第一盖板、中撑板、第二盖板、以及充电枪;所述中撑板位于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之间;所述插头和所述第二定位柱分别设置在所述中撑板上,且所述插头和所述第二定位柱均贯穿所述第二盖板而外露于所述第二盖板,所述插头还贯穿所述第一盖板而外露于所述第一盖板;所述充电枪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插头外露于所述第一盖板的一端,所述充电枪的另一端用于电连接所述待充电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柱设置在所述第二盖板背离所述中撑板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位柱和所述第一定位柱突出于所述第二盖板的一端呈椎状。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座还包括固定轴和滚珠轴承,所述中撑板上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滚珠轴承的中心与所述安装通孔的中心对齐,位于所述中撑板朝向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的表面,所述固定轴穿设所述安装通孔和所述滚珠轴承,且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座还包括固定柱和连接件;所述固定柱内设有固定孔,位于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之间,所述连接件穿设所述固定孔,且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以及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搬运器;其中,所述充电座与所述充电桩可拔插电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梳齿式立体车库,包括充电桩、至少一个停车架、以及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搬运器;其中,所述充电桩设置于所述停车架处,所述搬运小车沿着所述停车架运动,并带动所述充电座与所述充电桩连接或脱离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停车架包括梳齿架,所述搬运小车还包括梳齿及升降件,所述梳齿设置于所述载车台上,所述升降件连接所述载车台,并控制所述载车台下降或上升;
其中,所述搬运小车沿着所述停车架运动到所述梳齿架与所述梳齿交错的位置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滑移臂运动,以使所述充电座与所述充电桩对准,或者使所述滑移臂与所述充电座对准,且所述升降件控制所述载车台下降或上升,以使所述搬运小车与所述充电座分离,或者使所述充电座与所述充电桩分离。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搬运器包括搬运小车及活动连接于搬运小车的充电座,搬运小车带动充电座与一个对应的充电桩电连接,其中,充电座包括第一定位柱,搬运小车包括载车台、支撑组件、滑移组件和驱动组件;其中,支撑组件与载车台固定连接;滑移组件包括滑移轨道、以及与滑移轨道滑动连接的滑移臂,且滑移轨道的一端与支撑组件固定连接,滑移臂远离支撑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柱活动连接于第一定位孔;驱动组件则用于驱动滑移臂靠近或远离支撑组件,以使充电座和充电桩对准。当驾驶人将电动汽车驶至载车台上之后,可人为将充电座与电动汽车电连接后离开,搬运器再自动将电动汽车搬运至设置有充电桩的车位上,然后利用驱动组件将充电座和充电桩对准,并在将电动汽车转移至车位的过程中,使充电座与滑移臂分离,且与充电桩电连接,实现对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因此,本申请能够扩展立体车库的功能,同时为电动汽车提供停车服务和充电服务,而且,能够利用滑移组件自动将充电座和充电桩对准,提高停车和充电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申请梳齿式立体车库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搬运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停车架和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虚线框内部分结构一实施方式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虚线框内部分结构另一实施方式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4中充电座的爆炸示意图;
图8为图4中充电座的拆解示意图;
图9为充电座和充电桩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图1为本申请梳齿式立体车库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搬运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停车架和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的梳齿式立体车库包括搬运器100、至少一个停车架200和充电桩300,搬运器100又包括搬运小车110及活动连接于搬运小车110的充电座120,其中,充电桩300 设置于停车架200处,搬运小车110沿停车架200运动,并带动充电座 120与充电桩300连接或脱离连接。
具体地,请结合图1-图3参阅图4和-图6,图4为图2中虚线框内部分结构一实施方式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中虚线框内部分结构另一实施方式的放大示意图,停车架200包括梳齿架210,搬运小车110包括载车台111、梳齿112 及升降件(图未示),梳齿112设置于载车台111上,升降件连接载车台 111,并控制载车台111下降或上升。例如搬运小车110底部为具有行走机构的底架(未标示),载车台111位于底架之上,升降件位于底架和载车台111之间,可控制载车台111相对底架下降或上升。可以理解的,升降件可以为伸缩气缸、曲柄连杆机构、凸轮连杆机构等。其中,停车架200上设置有轨道(未标示),搬运小车110可沿着轨道进入停车架 200或退出停车架200。
具体来说,在一个实施例中,搬运小车110还包括支撑组件113、滑移组件114和驱动组件115,支撑组件113与载车台111固定连接,滑移组件114包括滑移轨道1141和与滑移轨道滑动连接的滑移臂1142,其中,滑移轨道1141的一端与支撑组件113固定连接,滑移臂1142与充电座120活动连接,驱动组件115则用于驱动滑移臂1142沿滑移轨道 1141运动,靠近或远离支撑组件113,使充电座120能够与充电桩300 对准。其中,充电座120与充电桩300可拔插电连接。
当电动汽车等待充电设备需要充电或需要停入梳齿式立体车库时,电动汽车等待充电设备移动至载车台111上,可以理解的,当需要充电时,需将电动汽车与充电座120电连接,之后,搬运小车110沿轨道进入停车架200。在此过程中,梳齿112所在平面高于梳齿架210所在平面。搬运小车110上的驱动组件115可驱动滑移臂1142运动,使活动连接于滑移臂1142的充电座120向靠近充电桩300的方向运动。当搬运小车110运动至梳齿112与停车架200上的梳齿架210交错的位置时,充电座120与充电桩300也沿着竖直方向(即图中的Y方向)上下对齐。此时,升降件控制载车台111下降,由于梳齿112与梳齿架210交错,也就是梳齿112的齿正对着梳齿架210的齿间距,在升降件的控制下,梳齿112随着载车台111从梳齿架210的齿间距中下降。一方面充电座 120随着载车台111下降至与充电桩300电连接,并随着载车台111继续下降,充电座120与滑移臂1142脱离连接并插接在充电桩300上,为电动汽车等待充电设备充电;另一方面随着载车台111下降,电动汽车等待充电设备与载车台111脱离支撑。且随着载车台111下降至梳齿 112所在平面低于梳齿架210所在平面,电动汽车从载车台111转移至停车架200上,搬运小车110则可沿进入的原路退出停车架200,以便于搬运其它的电动汽车等待充电设备。
反之,当电动汽车等待充电设备充电完成或需要从梳齿式立体车库中离开时,搬运小车110沿轨道进入停车架200。在此过程中,梳齿112 所在平面低于梳齿架210所在平面。待运动至停车架200上的梳齿架210 与搬运小车110上的梳齿112交错的位置时,搬运小车110上的驱动组件115可驱动滑移臂1142运动,使滑移臂1142向靠近充电桩300的方向运动,并与留在充电桩300上的充电座120沿着竖直方向上下对准。此时,升降件控制载车台111上升,一方面使滑移臂1142上升至与充电座120活动连接,并使充电座120跟随继续上升的滑移臂1142上升而与充电桩300分离,另一方面使梳齿112所在平面高于梳齿架210所在平面,电动汽车从停车架200转移至载车台111上,搬运小车110则可带着充电座120和电动汽车沿进入的原路退出停车架200,并将电动汽车搬运至梳齿式立体车库的出口。
可见,本实施方式能够扩展梳齿式立体车库的功能,同时为电动汽车提供停车服务和充电服务,而且,能够利用滑移组件自动将充电座和充电桩对准,提高停车和充电效率。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的另外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搬运器,请继续参阅图1-图6,搬运器100如前文所述,包括搬运小车110及活动连接于搬运小车110的充电座120;搬运小车110还包括支撑组件113、滑移组件114和驱动组件115;滑移组件114包括滑移轨道1141和与滑移轨道滑动连接的滑移臂1142。搬运器100的具体结构与前文描述的相同,可参照前文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6参阅图7和图8,图7为图4中充电座的爆炸示意图,图8为图4中充电座的拆解示意图,搬运器100的充电座120包括第一定位柱1201。滑移臂1142远离支撑组件 11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孔A,充电座120上的第一定位柱1201插接于第一定位孔A,使得滑移臂1142与充电座120活动连接,以便于滑移臂1142与充电座120分离和安装。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组件115可以为线性电机,可参阅图 4和图5,线性电机连接滑移臂1142,可驱动滑移臂1142沿滑移轨道1141 运动。在其它实施例中,驱动组件115也可以包括转动电机及与转动电机连接的丝杆,且丝杆还固定连接滑移臂1142,也可驱动滑移臂1142 沿滑移轨道1141运动。具体地,丝杆包括螺杆和与螺杆螺纹套接的套筒,螺杆连接转动电机,由转动电机驱动而转动,套筒连接滑移臂1142,在螺杆的带动下,套筒沿螺杆延伸方向运动,从而带动滑移臂1142沿滑移轨道1141运动。可以理解的,也可以将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成螺杆,而在滑移臂1142上设置一个与螺杆螺纹套接的螺孔。具体的线性电机或者转动电机为现有技术中所公知,此处不再详述。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组件113包括支撑底座1131和支撑臂1132,支撑臂113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底座1131,支撑底座1131 上还设置有连接孔(图未示),用于通过连接件(图未示)与载车台111 固定连接。其中,滑移轨道114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臂1132的一个侧面,且滑移轨道1141的延伸方向与支撑臂1132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一定位孔A的中线垂直于载车台111所在平面,充电座120上的第一定位柱1201也沿垂直于载车台111所在平面的方向(即图中的Y方向) 延伸,即第一定位柱1201可沿Y方向活动插入第一定位孔A中,使充电座120可沿Y方向与滑移臂1142活动连接。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方式中,支撑臂113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搬运小车110的运动方向,滑移轨道1141和滑移臂114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支撑臂1132的延伸方向,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按照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图8,滑移轨道1141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滑移臂1142也包括至少两个,且分别安装于对应的滑移轨道1141,即每个滑移轨道1141上均安装有一个滑移臂1142。图4-图6中示意性画出两个滑移轨道1141及两个滑移臂1142的情况,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其他数量,例如三个、四个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可以理解的是,驱动组件115也为至少两个,也就是说,驱动组件115的个数与滑移臂1142的个数相等,每一个滑移臂1142由一个对应的驱动组件115驱动。当驱动组件115为线性电机时,每一个线性电机分别连接对应的滑移臂1142,用于驱动对应的滑移臂1142沿对应的滑移轨道1141运动。当驱动组件115包括转动电机及与转动电机连接的丝杆时,丝杆还固定连接对应的滑移臂1142,用于驱动对应的滑移臂1142沿对应的滑移轨道1141运动。需要说明的是,此种情况下,所有驱动组件115的驱动需保持一致,从而可保证所有滑移臂1142的运动参数一致。
为了减少机构的零部件,同时也为了便于该至少两个滑移臂1142 运动速度及运动方向的同步性,具体的,在另外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滑移组件114还包括连接所有滑移臂1142的连接桥1143,驱动组件115 连接连接桥1143,并驱动连接桥1143带着所有滑移臂1142沿滑移轨道1141的延伸方向同步运动。即驱动组件115通过驱动连接桥1143运动而带动多个滑移臂1142同步运动。当驱动组件115包括线性电机时,线性电机固定连接连接桥1143,用于驱动连接桥1143带着所有滑移臂1142 沿对应的滑移轨道1141运动。当驱动组件115包括转动电机及与转动电机连接的丝杆时,丝杆还固定连接连接桥1143,用于驱动连接桥1143 带着所有滑移臂1142沿对应的滑移轨道1141运动。
其中,为了详细说明驱动过程,以驱动组件115包括转动电机1151 及与转动电机1151连接的丝杆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地,丝杆还固定连接连接桥1143。丝杆包括螺杆1152和与螺杆1152螺纹套接的套筒 1153,螺杆1152连接转动电机1151,由转动电机1151驱动而转动,套筒1153连接连接桥1143,在螺杆1152的带动下,套筒1153沿螺杆1152 延伸方向运动,从而带动连接桥1143运动,进而带动多个滑移臂1142 同步运动。具体可参阅图6,为清楚示意,图6中未画出充电座120。
优选地,在包含两个滑移臂1142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桥1143呈 T字形,相对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连接于相邻滑移臂1142靠近支撑臂 1132的一端,T字形连接桥1143的另一端部与套筒1153远离支撑臂1132 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连接桥1143和套筒1153均未超出滑移臂1142 远离支撑臂1132的一端,从而不影响充电座120与充电桩300的连接。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丝杆可以仅包括上述螺杆1152,不包括套筒 1153,而是在连接桥1143上设置螺纹孔,螺杆1152穿设该螺纹孔,同样能够驱动连接桥1143运动。当然驱动组件115还可以为线性电机,直接驱动连接桥1143线性运动。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图8参阅图9,图9为充电座和充电桩的装配示意图,充电座120还包括第二定位柱1202和插头1203。充电桩300包括第二定位孔B和插孔C,第二定位柱1202和插头1203随滑移臂1142移动,以使第二定位柱1202与第二定位孔B、插头1203和插孔C对准连接。也就是说,插头1203能够插入或拔出插孔C,实现充电座120与充电桩300的可插拔电连接。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驱动组件115驱动滑移臂1142向远离支撑组件113的方向运动,第二定位柱1202和插头1203随滑移臂1142运动至分别与第二定位孔B 和插孔C插接固定,从而实现充电座120与充电桩300可插拔电连接。反之需要充电座120与充电桩300断开连接时,驱动组件115驱动滑移臂1142运动至第一定位孔A和第一定位柱1201卡扣,待充电座120沿 Y方向运动至与充电桩300断开连接后,驱动组件115再继续驱动滑移臂1142带着充电座120向远离充电桩130的方向运动。
在另外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驱动组件115驱动滑移臂1142向远离支撑组件113的方向运动,第二定位柱1202和插头1203随滑移臂1142 运动至分别与第二定位孔B和插孔C呈沿着Y方向上下对齐时,驱动组件115继续驱动滑移臂1142向靠近支撑组件113的方向运动。此时,滑移臂1142远离充电座120,第一定位孔A和第一定位柱1201脱离。充电座120在重力的作用下向靠近充电桩300运动,从而使得第二定位柱1202和插头1203分别与第二定位孔B和插孔C插接固定。反之需要充电座120与充电桩300断开连接时,驱动组件115驱动滑移臂1142 运动至充电座120的下方,再继续驱动滑移臂1142向靠近充电座120 的Y方向运动,且使得第一定位孔A和第一定位柱1201卡扣。之后,再驱动滑移臂1142继续沿着Y方向运动,从而带着充电座120向远离充电桩130的方向运动,使得第二定位柱1202和插头1203分别与第二定位孔B和插孔C脱离插接。
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定位柱1202朝向充电桩300的一端的长度大于插头1203朝向充电桩300的一端的长度,即在充电座120 靠近充电桩300的过程中,第二定位柱1202先插入第二定位孔B,使充电座120准确定位,插头1203再插入插孔C,能够进一步确保充电座 120与充电桩300的电连接,提高充电的成功率。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座120还包括第一盖板1204、中撑板1205、第二盖板1206、以及充电枪1207(为清楚示意,仅在图8中画出充电枪1207)。中撑板1205位于第一盖板1204和第二盖板1206之间,插头1203和第二定位柱1202分别固定设置在中撑板1205上,第一定位柱1201固定设置在第二盖板1206背离中撑板1205的表面。插头1203和第二定位柱1202均贯穿第二盖板1206而外露于第二盖板1206,插头1203还贯穿第一盖板1204而外露于第一盖板1204。充电枪1207 的一端电连接插头1203外露于第一盖板1204的一端,充电枪1207的另一端用于电连接待充电设备,可以理解的是,充电枪1207包括长度合适的电缆,以使充电枪1207能够连接电动汽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定位柱1202和第一定位柱1201突出于第二盖板1206的一端呈椎状,便于插入对应的第二定位孔B和第一定位孔 A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干涉,第一盖板1204和第二盖板1206 均设置有中心避位孔(未标示),插头1203和第二定位柱1202均穿设对应的中心避位孔。优选地,第二定位柱1202的数量为二,分别位于插头1203的两侧,第一定位柱1201的数量为二,分别位于第二定位柱 1202的两侧。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座120还包括固定轴1208和滚珠轴承1209,中撑板1205上设置有安装通孔D;滚珠轴承1209的中心与安装通孔D的中心对齐,滚珠轴承1209位于中撑板1205朝向第一盖板1204和第二盖板1206的表面,固定轴1208穿设安装通孔D和滚珠轴承1209,且固定轴1208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盖板1204和第二盖板1206。
具体地,中撑板1205上围绕安装通孔D设置有突出部(未标示),滚珠轴承1209套接在该突出部上,中撑板1205与第一盖板1204和第二盖板1206之间的距离均为滚珠轴承1209的厚度,即中撑板1205可以依靠滚珠轴承1209相对第一盖板1204和第二盖板1206在小范围内扭动,以在充电座120与充电桩300接触时起到缓冲作用,进一步确保充电座120与充电桩300顺利进行电连接。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座120还包括固定柱1210和连接件1211;固定柱1210内设有固定孔(未标示),位于第一盖板1204 和第二盖板1206之间,连接件1211穿设该固定孔,且连接件121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盖板1204和第二盖板1206,其中,中撑板1205对应固定柱1210的位置被裁切。如此设置可提升充电座120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施方式中的搬运器应用于车库中,能够扩展立体车库的功能,同时为电动汽车提供停车服务和充电服务,而且,能够利用滑移组件自动将充电座和充电桩对准,提高停车和充电效率。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的另外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充电装置,请继续参阅图1-图9,该充电装置包括上述搬运器100和充电桩300,其中,搬运器100上的充电座120与充电桩300可拔插电连接,充电桩 300可设置于可连接市电的位置。该充电装置的具体结构及工作过程可参阅上述实施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地,请参阅图9,充电桩300包括底座310和电源组件320,电源组件320固定连接于底座310上,包括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插孔C,以及定位板3101;其中,插孔C用于供充电座120上的插头1203插入,第二定位孔B设置于定位板3101上,用于供充电座120上的第二定位柱1202插入。优选设置两个第二定位孔B,分别位于插孔C的两侧,第二定位孔B的中线沿与底座310和电源组件320的连接平面垂直的方向延伸,即沿图中的Y方向延伸。
本实施方式中的充电装置应用于车库或者公共服务场地中,为电动汽车提供停车服务和/或充电服务,而且,能够利用滑移组件自动将充电座和充电桩对准,提高停车和充电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搬运器,包括搬运小车及活动连接于所述搬运小车的充电座,所述搬运小车带动所述充电座与一个对应的充电桩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包括第一定位柱;所述搬运小车包括:
载车台;
支撑组件,与所述载车台固定连接;
滑移组件,包括滑移轨道、以及与所述滑移轨道滑动连接的滑移臂;其中,所述滑移轨道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滑移臂远离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柱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定位孔;
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滑移臂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组件,以使所述充电座和所述充电桩插拔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为线性电机,所述线性电机连接所述滑移臂;或者,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电机及与所述转动电机连接的丝杆,且所述丝杆还固定连接所述滑移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轨道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所述滑移臂也包括至少两个,且分别安装于对应的所述滑移轨道;
所述驱动组件也为至少两个,且所述驱动组件的个数与所述滑移臂的个数相等,用于驱动对应的所述滑移臂沿所述滑移轨道的延伸方向同步运动;
每一所述驱动组件为线性电机,所述线性电机分别连接对应的所述滑移臂;或者,
每一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电机及与所述对应转动电机连接的丝杆,所述丝杆还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滑移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轨道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所述滑移臂也包括至少两个,且分别安装于对应的所述滑移轨道;所述滑移组件还包括连接所有所述滑移臂的连接桥,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连接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连接桥带着所述滑移臂沿所述滑移轨道的延伸方向同步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搬运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组件为线性电机;或者,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电机及与所述转动电机连接的丝杆,且所述丝杆还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桥,所述转动电机通过所述丝杆转动驱动所述连接桥带着所述滑移臂沿所述滑移轨道的延伸方向同步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搬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还包括第二定位柱和插头,所述充电桩包括第二定位孔和插孔,所述第二定位柱和所述插头随所述滑移臂移动,以使所述第二定位柱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对准、所述插头和所述插孔对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搬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还包括第一盖板、中撑板、第二盖板、以及充电枪;所述中撑板位于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之间;所述插头和所述第二定位柱分别设置在所述中撑板上,且所述插头和所述第二定位柱均贯穿所述第二盖板而外露于所述第二盖板,所述插头还贯穿所述第一盖板而外露于所述第一盖板;所述充电枪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插头外露于所述第一盖板的一端,所述充电枪的另一端用于电连接待充电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柱设置在所述第二盖板背离所述中撑板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搬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柱和所述第一定位柱突出于所述第二盖板的一端呈椎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搬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还包括固定轴和滚珠轴承,所述中撑板上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滚珠轴承的中心与所述安装通孔的中心对齐,位于所述中撑板朝向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的表面,所述固定轴穿设所述安装通孔和所述滚珠轴承,且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搬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还包括固定柱和连接件;所述固定柱内设有固定孔,位于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之间,所述连接件穿设所述固定孔,且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
11.一种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搬运器;
其中,所述充电座与所述充电桩可拔插电连接。
12.一种梳齿式立体车库,包括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搬运器;
至少一个停车架;
其中,所述充电桩设置于所述停车架处,所述搬运小车沿着所述停车架运动,并带动所述充电座与所述充电桩连接或脱离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梳齿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架包括梳齿架,所述搬运小车还包括梳齿及升降件,所述梳齿设置于所述载车台上,所述升降件连接所述载车台,并控制所述载车台下降或上升;
其中,所述搬运小车沿着所述停车架运动到所述梳齿架与所述梳齿交错的位置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滑移臂运动,以使所述充电座与所述充电桩对准,或者使所述滑移臂与所述充电座对准,且所述升降件控制所述载车台下降或上升,以使所述搬运小车与所述充电座分离,或者使所述充电座与所述充电桩分离。
CN202120907332.3U 2021-04-28 2021-04-28 搬运器、充电装置及梳齿式立体车库 Active CN2173799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07332.3U CN217379943U (zh) 2021-04-28 2021-04-28 搬运器、充电装置及梳齿式立体车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07332.3U CN217379943U (zh) 2021-04-28 2021-04-28 搬运器、充电装置及梳齿式立体车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79943U true CN217379943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83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07332.3U Active CN217379943U (zh) 2021-04-28 2021-04-28 搬运器、充电装置及梳齿式立体车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799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18837A1 (en) Battery swapping station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206884780U (zh) 顶置自动充电系统
CN112477684A (zh) 一种车载移动伸缩轨道式充换电设备
CN112248875A (zh) 一种电动重卡换电系统
CN109228936B (zh) 一种智能自动充电桩
CN109403696A (zh) 一种梳齿型多层停车设备及车辆充电方法
CN111852133B (zh) 可供电动汽车充电的模块化立体车库
AU2018325101A1 (en) Multistorey garage for bus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CN205135045U (zh) 一种能够给汽车充电的立体车库
CN206539090U (zh) 一种梳齿式充电装置
CN110159022B (zh) 一种自行车立体车库及存取车方法
CN217379943U (zh) 搬运器、充电装置及梳齿式立体车库
CN108995543A (zh) 一种顶置自动充电系统
CN114000746A (zh) 一种停车架及具有该停车架的立体停车充电综合体
CN210067573U (zh) 一种立体车库充电交换器装置
CN113266189A (zh) 搬运器、充电装置及梳齿式立体车库
CN114572031B (zh) 一种共享电动车及其共享管理系统
CN213927720U (zh) 多层立体停车库
CN213742575U (zh) 一种立体停车系统
CN213861925U (zh) 一种电动重卡换电系统
CN205577548U (zh) 无线充电设备和充电车库
CN114197928A (zh) 一种全轮直接转向型水平循环自动停车库
CN210217266U (zh) 一种新能源两用停车装置
CN209976111U (zh) 一种带有充电装置的垂直循环式立体车库
CN209293525U (zh) 一种梳齿型多层停车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