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75624U - 容器包装 - Google Patents

容器包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75624U
CN217375624U CN202220469241.0U CN202220469241U CN217375624U CN 217375624 U CN217375624 U CN 217375624U CN 202220469241 U CN202220469241 U CN 202220469241U CN 217375624 U CN217375624 U CN 2173756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limiting
package
container package
packa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6924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尧生
肖剑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Greendo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Greendo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Greendo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Greendo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6924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756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756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756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包装箱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容器包装。容器包装包括包装本体,包装本体具有展开状态和用于包装容器的包装状态;包装本体包括底部和两个侧部,其中,两个侧部分别设置于底部的两侧,两个侧部均能够分别沿底部的不同侧边翻转,以使包装本体能够从展开状态切换至包装状态;容器包装还包括用于限位容器的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设置于底部。本申请的这种设计不仅减少了容器包装的生产工序,同时也便于容器包装进行装配;此外设置的第一限位部能够对放置在容器包装内的酒瓶进行限位,避免了在运输过程中酒瓶在容器包装内发生晃动而发生破损的可能。

Description

容器包装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包装箱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容器包装。
背景技术
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市场上各类酒包装数不胜数,其中新兴起的纸塑酒类包装由于环保性能优势,逐渐成为一种主流趋势。但是现有的纸塑酒类包装大多数为多件套、封闭型包装,这样的包装生产工序较多、售卖展示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器包装,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容器包装包装酒瓶时不便于装配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容器包装,容器包装包括包装本体,包装本体具有展开状态和用于包装容器的包装状态;包装本体包括底部和两个侧部,其中,两个侧部分别设置于底部的两侧,两个侧部均能够分别沿底部的不同侧边翻转,以使包装本体能够从展开状态切换至包装状态;容器包装还包括用于限位容器的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设置于底部。
可选地,第一限位部包括至少两个限位柱,各限位柱沿容器的周向间隔设置于底部,以形成用于限位容器的限位空间。
可选地,容器包装还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设置于一个侧部远离底部的一侧,第二连接部设置于另一个侧部远离底部的一侧,两个侧部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卡合进行连接。
可选地,第一连接部为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上形成有第一凸起;第二连接部为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上形成有第二凹槽,两个侧部通过第一凸起和第二凹槽的卡合进行连接。
可选地,容器包装还包括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成对设置的第二限位部,包装本体处于包装状态时,每对中的两个第二限位部分别位于两个侧部相互靠近的侧面,容器的两侧分别放置于两个第二限位部内进行限位。
可选地,第二限位部为限位槽,容器的两侧分别放置于两个限位槽内进行限位。
可选地,包装本体处于包装状态时,两个侧部与底部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容器的放置空间,放置空间的两端敞口设置。
可选地,包装本体处于展开状态时,底部及两个侧部处于同一平面。
可选地,限位柱竖直设置于底部;包装本体处于包装状态时,第一限位部还包括与限位柱一一对应设置的弹性调节件,弹性调节件的端头位于限位空间内,且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于限位柱。
可选地,第一限位部还包括与弹性调节件一一对应设置的导向件,导向件连接于弹性调节件朝向限位空间的一端,导向件的厚度沿着从远离到靠近限位柱的方向逐渐增大,以形成导向面,导向面朝远离底部的方向设置。
本申请提供的容器包装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本申请中的容器包装包装酒瓶时,首先使包装本体处于展开状态,然后利用第一限位部将酒瓶限位在容器包装内,最后带动两个侧部分别沿底部的两个侧边进行翻转,以使包装本体能够从展开状态切换至包装状态,从而便于提取和运输容器包装和酒瓶。本申请的这种设计不仅减少了容器包装的生产工序,同时也便于容器包装进行装配;此外设置的第一限位部能够对放置在容器包装内的酒瓶进行限位,避免了在运输过程中酒瓶在容器包装内发生晃动而发生破损的可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容器包装处于包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个侧部与底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容器包装处于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限位柱上设置有弹性调节件和导向件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所涉及的标号明细如下:
100、包装本体;110、底部;120、侧部;130、放置空间;200、第一限位部;210、限位柱;211、限位空间;220、弹性调节件;230、导向件;300、第一连接部;310、第一连接板;311、第一凸起;400、第二连接部;410、第二连接板;411、第二凹槽;500、第二限位部;510、限位槽;511、第一部分;512、第二部分;600、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记载的,目前,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市场上各类酒包装数不胜数,其中新兴起的纸塑酒类包装由于环保性能优势,逐渐成为一种主流趋势。但是现有的纸塑酒类包装大多数为多件套、封闭型包装,这样的包装生产工序较多、售卖展示效果不佳。
参照图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容器包装,容器包装包括包装本体100,包装本体100具有展开状态和用于包装容器600的包装状态。包装本体100包括底部110和两个侧部120,其中,两个侧部120分别设置于底部110的两侧,且均可沿底部110的侧边翻转,两个侧部120均能够分别沿底部的不同侧边翻转,以使包装本体100能够从展开状态切换至包装状态。容器包装还包括用于限位容器600的第一限位部200,第一限位部200设置于底部110。
本申请实施例中,底部110采用底板,侧部120采用侧板,容器包装采用纸浆制成,且为一体成型设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容器600为酒瓶,当然在其他实例中,容器600还可以为饮料瓶等容器。具体的,容器包装采用竹浆和甘蔗浆为原料,通过制浆方法分离出植物纤维,再通过模具制成湿坯,最终通过模具内热压(湿压)的方式一体成型制成容器包装。具体应用中,利用本申请中的容器包装包装容器600时,首先使包装本体100处于展开状态,然后利用第一限位部200将容器600限位在容器包装内,最后带动两个侧部120分别沿底部110的两个侧边进行翻转,以使包装本体100能够从展开状态切换至包装状态,从而便于提取和运输容器包装和容器600。
本申请的这种设计不仅减少了容器包装的生产工序,同时也便于容器包装进行包装和装配;此外设置的第一限位部200能够对放置在容器包装内的容器600进行限位,避免了在运输过程中容器600在容器包装内发生晃动而发生破损的可能。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的包装本体100处于包装状态时,两个侧部120与底部110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容器600的放置空间130,放置空间130的两端敞口设置。这样的设计使容器包装成为半开放式结构,便于向外展示容器包装内的容器600。同时这样的设计不仅便于使包装本体100切换至包装状态,而且还便于加工制造容器包装。
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的包装本体100处于展开状态时,底部110及两个侧部120处于同一平面。这样的设计便于将多个包装本体100堆叠在一起,减少了占用面积。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限位部200包括至少两个限位柱210,各限位柱210沿容器600的周向间隔设置于底部110,以形成用于限位容器600的限位空间211。
本申请实施例中限位柱210竖直设置于底部110,限位柱210设置有四个,四个限位柱210沿容器600的周向等间隔设置于底部110,当然在其他实例中,限位柱210还可以设置为三个,五个或其他大于等于两个的个数,同时各限位柱210也可以不等间隔设置。限位柱210同样也采用纸浆制成,且与底部110为一体成型设计。限位柱210的形状为正方体,当然在其他实例中,限位柱210还可以是长方体、圆柱体或者其他能够将容器600限位在容器包装上的形状。设置的限位柱210能够将容器600限位在包装本体100上,从而避免了在运输过程中容器600在容器包装内发生晃动而发生破损的可能。当然在其他实例中,第一限位部200还可以为限位筋或限位块等能够实现限位的物体。
参照图1和图2,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第一限位部200至少设置有两组,以便于在同一个容器包装内同时限位多个容器600。具体的,在本优选方式中,第一限位部200设置有四组,其中一组第一限位部200与另一组第一限位部200相互靠近的两侧共用同一个限位柱210,即一组第一限位部200中靠近另一组第一限位部200的限位柱210可同时为该另一组第一限位部200中的一部分。上述这种设计在保证第一限位部200能够限位容器600的前提下,减少了限位柱210的个数,不仅便于生产制造该容器包装,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综合收益。当然在其他实例中,第一限位部200还可以设置为三组、五组或其他大于等于两组的组数,同时每个第一限位部200中的限位柱210也可以单纯为该第一限位部200的一部分,而不用与其他第一限位部200共用。
参照图1和图2,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方式,限位柱210远离底部110端面的边缘设置有倒圆角。这种设计不仅为容器600提供了导向作用,从而使容器600能够更加顺利的被塞进限位空间211内,同时也降低了容器600在塞进限位空间211的过程中,容器600与限位柱210发生较大摩擦的可能性,尽可能的保护了容器600的外表面。
参照图4,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方式,限位柱210竖直设置于底部110;包装本体100处于包装状态时,第一限位部200还包括与限位柱210一一对应设置的弹性调节件220,弹性调节件220的端头位于限位空间211内,且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于限位柱210。
本可选方式中弹性调节件220采用弹簧,一组第一限位部200中的弹性调节件220设置有四个;一组第一限位部200中的四个限位柱210朝向限位空间211中间位置的侧面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水平开设,弹性调节件220水平设置于放置槽内;其中弹性调节件220的一端固定于放置槽的槽底,弹性调节件220的另一端延伸至限位空间211内。
具体应用中,容器600被第一限位部200限位时,首先带动容器600向限位空间211内移动,伴随着容器600的移动,容器600的外周面将会与弹簧调节件延伸至限位空间211内的端部发生碰触,弹性调节件220将会被压缩进放置槽内,同时延伸至限位空间211内的端部也会与容器600的外表面相抵接,以将容器600限位在容器包装内。设置的弹性调节件220不仅便于对不同规格的容器600进行限位,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容器600的限位作用,降低容器600在容器包装内发生晃动的可能性。此外,在本可选方式中,两个第一限位部200中共用的限位柱210上设置有两个弹性调节件220,两个弹性调节件220分别设置于该限位柱210相互远离的两侧。
参照图4,为了便于使容器600能够更加顺利的插入限位空间211内,本可选方式中的第一限位部200还包括与弹性调节件220一一对应设置的导向件230,导向件230连接于弹性调节件220朝向限位空间211的一端,导向件230的厚度沿着从远离到靠近限位柱210的方向逐渐增大,以形成导向面,导向面朝远离底部110的方向设置。
本可选方式中导向件230采用导向块,一组第一限位部200中的导向件230设置有四个,导向件230延伸至限位空间211内的一端固定连接,导向件230与弹性调节件220连接一端始终停留在放置槽。导向件230的边角均设置有圆弧面,以降低导向件230对容器600外表面的伤害。
具体应用中,在容器600被塞进限位空间211的过程中,容器600的外表面首先会与导向面发生碰触,然后伴随着容器600继续朝向底部110这一方向的移动,弹性调节件220将会被压缩进放置槽内,同时导向件230远离弹性调节件220的圆弧面也将与容器600的外表面相抵接,以将容器600限位在限位空间211内。设置的导向件230为容器600的移动提供了导向作用,便于使容器600更加顺利的被限位在限位空间211内。
为了进一步降低导向件230对容器600外表面的伤害,导向面上设置有减震垫。
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的容器包装还包括第一连接部300和第二连接部400,第一连接部300设置于一个侧部120远离底部110的一侧,第二连接部400设置于另一个侧部120远离底部110的一侧,两个侧部120通过第一连接部300和第二连接部400的卡合进行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部300与一个侧部120为一体成型设计,第二连接部400与另一个侧部120也为一体成型设计。具体应用中,待容器600被塞进限位空间211后,带动两个侧部120同时向靠近容器600的方向沿底部110的侧边翻转,并使第一连接部300和第二连接部400实现卡合,以使两个侧部120实现连接。
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部300为第一连接板310,第一连接板310上形成有第一凸起311;第二连接部400为第二连接板410,第二连接板410上形成有第二凹槽411,两个侧部120通过第一凸起311和第二凹槽411的卡合进行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包装本体100处于包装状态时,第一凸起311采用压凹的方式加工在第一连接板310朝向容器600的侧面上,与此同时第一连接板310的另一个侧面上会形成与第一凸起311相对应的第一凹槽;第二连接板410远离容器600的侧面上形成有与第一连接板310上的第一凸起311一样的第二凸起,第二凸起同样采用压凹的方式加工,与此同时第二凹槽411将会形成在第二连接板410的另一个侧面上,第一凸起311与第二凹槽411相适配。
具体应用中,待容器600被塞进限位空间211后,带动两个侧部120同时向靠近容器600的方向沿底部110的侧边翻转,接着使第一凸起311卡入第二凹槽411内,进而使第一连接板310和第二连接板410实现连接。设置的第一凸起311、第二凸起、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411不仅便于使第一连接板310和第二连接板410实现连接,同时也便于带动容器包装进行移动,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性。
参照图3,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方式,第一凸起311和第二凸起远离底部110的两个边角均加工有倒圆角,从而便于第一凸起311更加顺利的卡入第二凹槽411内。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方式,第一凹槽的槽壁和第二凸起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纹,进一步便于使用者带动容器包装进行移动。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的容器包装还包括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成对设置的第二限位部500,包装本体100处于包装状态时,每对中的两个第二限位部500分别位于两个侧部120相互靠近的侧面,容器600的两侧分别放置于两个第二限位部500内进行限位。
具体应用中,待容器600被塞进限位空间211实现限位后,带动两个侧部120同时向靠近容器600的方向沿底部110的侧边翻转,在此过程中,容器600将会逐渐放置于两个第二限位部500内,以便对容器600进行进一步限位。
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限位部500为限位槽510,容器600的两侧分别放置于两个限位槽510内进行限位。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限位槽510包括第一部分511和第二部分512,其中第一部分511供容器600的瓶体放置,第二部分512供容器600的瓶盖放置。这样的设计便于对容器600整体进行限位,进一步降低了容器600在容器包装内晃动的可能性。限位槽510采用压凹的方式加工,两个侧部120相互远离的侧面会形成有与限位槽510相对应的限位凸起,形成的限位凸起与容器600外形一致,增加了设计的趣味性,促进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当然在其他实例中,第二限位部500还可以为限位孔。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方式,限位组件与第一限位部200一一对应的设置,在本优选方式中,限位组件设置有四组,当然在其他实例中,限位组件还可以设置为两组、三组或者其他个数的组数。设置的多组限位组件便于对多个容器600进行限位。
参照图1,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方式,容器包装还包括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成对设置的连接件,包装本体100处于包装状态时,每对中的两个连接件分别位于两个侧部120相互靠近的侧面。具体的,连接件采用磁铁条,连接件采用胶粘的方式固定在侧部120上,两个连接件分别固定设置于两个侧部120远离底部110的侧边上,以便于在包装本体100处于包装状态下,两个连接件能够实现更加紧密的连接。
综上,实施本实施例提供的容器包装,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在本申请中利用本申请中的容器包装包装酒瓶时,首先使包装本体100处于展开状态,然后利用第一限位部200将酒瓶限位在容器包装内,最后带动两个侧部120分别沿底部110的两个侧边进行翻转,以使包装本体100能够从展开状态切换至包装状态,从而便于提取和运输容器包装和酒瓶。本申请的这种设计不仅减少了容器包装的生产工序,同时也便于容器包装进行装配;此外设置的第一限位部200能够对放置在容器包装内的酒瓶进行限位,避免了在运输过程中酒瓶在容器包装内发生晃动而发生破损的可能。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容器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包装包括包装本体(100),所述包装本体(100)具有展开状态和用于包装容器(600)的包装状态;
所述包装本体(100)包括底部(110)和两个侧部(120),其中,两个所述侧部(120)分别设置于所述底部(110)的两侧,两个所述侧部(120)均能够分别沿所述底部(110)的不同侧边翻转,以使所述包装本体(100)能够从所述展开状态切换至所述包装状态;
所述容器包装还包括用于限位所述容器(600)的第一限位部(200),所述第一限位部(200)设置于所述底部(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00)包括至少两个限位柱(210),各所述限位柱(210)沿所述容器(600)的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底部(110),以形成用于限位所述容器(600)的限位空间(2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包装还包括第一连接部(300)和第二连接部(400),所述第一连接部(300)设置于一个所述侧部(120)远离所述底部(110)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部(400)设置于另一个所述侧部(120)远离所述底部(110)的一侧,两个所述侧部(120)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300)和所述第二连接部(400)的卡合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00)为第一连接板(310),所述第一连接板(310)上形成有第一凸起(311);所述第二连接部(400)为第二连接板(410),所述第二连接板(410)上形成有第二凹槽(411),两个所述侧部(120)通过所述第一凸起(311)和所述第二凹槽(411)的卡合进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包装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成对设置的第二限位部(500),所述包装本体(100)处于所述包装状态时,每对中的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部(500)分别位于两个所述侧部(120)相互靠近的侧面,所述容器(600)的两侧分别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部(500)内进行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容器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500)为限位槽(510),所述容器(600)的两侧分别放置于两个所述限位槽(510)内进行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本体(100)处于所述包装状态时,两个所述侧部(120)与所述底部(110)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所述容器(600)的放置空间(130),所述放置空间(130)的两端敞口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本体(100)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底部(110)及两个所述侧部(120)处于同一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210)竖直设置于所述底部(110);所述包装本体(100)处于所述包装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部(200)还包括与所述限位柱(210)一一对应设置的弹性调节件(220),所述弹性调节件(220)的端头位于所述限位空间(211)内,且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柱(2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容器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00)还包括与所述弹性调节件(220)一一对应设置的导向件(230),所述导向件(230)连接于所述弹性调节件(220)朝向所述限位空间(211)的一端,所述导向件(230)的厚度沿着从远离到靠近所述限位柱(210)的方向逐渐增大,以形成导向面,所述导向面朝远离所述底部(110)的方向设置。
CN202220469241.0U 2022-03-04 2022-03-04 容器包装 Active CN2173756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69241.0U CN217375624U (zh) 2022-03-04 2022-03-04 容器包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69241.0U CN217375624U (zh) 2022-03-04 2022-03-04 容器包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75624U true CN217375624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99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69241.0U Active CN217375624U (zh) 2022-03-04 2022-03-04 容器包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756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51173B (zh) 一种咖啡机缓冲包装结构
CN217375624U (zh) 容器包装
CN211365350U (zh) 一种可拆卸式木箱包装结构
CN204624082U (zh) 包装盒
CN202120005U (zh) 胶框、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09823697A (zh) 一种箱内缓冲结构
CN105346855A (zh) 一种具有非对称缓冲结构的滑板产品包装展示盒
CN209009087U (zh) 一种咖啡机缓冲包装结构
CN109720687B (zh) 陶瓷酒器包装盒及其制作方法
CN202503097U (zh) 一种天线弹片
CN201559887U (zh) 包装垫材
CN207550816U (zh) 一种可以放置不同规格酒瓶的酒箱
JP6222838B2 (ja) 炭酸飲料用プラスチックボトル
CN108584065B (zh) 一种红酒杯包装用缓冲结构
CN207826966U (zh) 电视机包装结构
CN216887789U (zh) 一种曲面显示器的包装结构
CN205312116U (zh) 一种置物框
CN214825211U (zh) 一种组合式试剂盒
CN206288379U (zh) 酒盒包装的酒瓶底座
CN213443564U (zh) 一种一体折叠成型的酒瓶用缓冲底座
CN112874003B (zh) 一种包装盒压合定型机的压持机构
CN105292774A (zh) 鸡蛋包装礼盒
CN211766930U (zh) 一种酒杯包装存储盒
CN203581619U (zh) 一种包装板
CN209684199U (zh) 环形产品包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