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81619U - 一种包装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包装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81619U
CN203581619U CN201320684716.9U CN201320684716U CN203581619U CN 203581619 U CN203581619 U CN 203581619U CN 201320684716 U CN201320684716 U CN 201320684716U CN 203581619 U CN203581619 U CN 2035816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roduct
salient
base plate
knock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8471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中伟
吉永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Zhongya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Zhongya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Zhongya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Zhongya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68471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816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816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8161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装板,包括顶板、第一侧板、第一底板、第二侧板、第二底板,第一侧板的一侧与顶板的一侧连接,第一侧板的另一侧与第一底板连接,第二侧板的一侧与顶板的另一侧连接,第二侧板的另一侧与第二底板连接,第一底板上设有限位部,限位部包括第一竖板、第二竖板和连接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连接板都为矩形,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的大小形状相同,第一竖板的一侧与第一底板连接,第一竖板的另一侧与连接板的一侧连接,连接板的另一侧与第二竖板的一侧连接。该包装板通过在底板和顶板上设置限位结构,为产品阵列提供包裹式的限位功能,使产品与包装板形成一体,为产品运输、搬运、摆放提供必要帮助。

Description

一种包装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为单杯产品进行成组裹包的包装板。
背景技术
在奶制品包装领域中有为多个摆放在一起的单杯产品进行包装的需求,此类包装需要先将产品呈矩阵摆列,再将产品阵列以倒置的方式放置在包装板上,该包装板包通过压痕方式在其本体上形成顶板、侧板、底板等部位,顶板两侧各设置一个侧板,再在各个侧板的一侧设置底板,形成底板-侧板-顶板-侧板-底板依次连接的结构。产品置于顶板上后两侧的侧板向产品所在位置弯折,使得侧板贴合在产品阵列的侧面,接着两个底板先后弯折,形成层叠的位置关系而置于产品阵列上并且两个底板之间通过化学粘合剂连接。包装板贴覆在产品阵列的外部,形成与产品阵列的轮廓相同的结构,由此确保产品阵列可以被包装板包裹。
该单杯产品形状都为上端有杯口、杯身宽度小于杯口宽度的结构,即上大下小的形状,在杯口还设有杯缘。因此,成形的包装板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结构,且上宽下窄。产品与产品之间没有固定连接关系,产品放置在包装板内只在杯口和杯底的同一侧受到包装板有限的限位作用,使得产品只在一侧受到包装板的阻挡作用,而在产品相对的方向上,尤其是相邻产品在底部位置不受限制,这就使得产品在包装板内处于松散的状态。松散的缺陷造成产品和包装板不能形成一体的结构,产品在底部极易与包装板脱离正常的连接关系,出现相邻产品聚拢的现象,进而在运输、搬运、放置过程中会发生产品从包装板内脱离的现象,给产品整体品质带来负面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限位结构,可限定产品位置的包装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包装板包括顶板、第一侧板、第一底板、第二侧板、第二底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与顶板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另一侧与第一底板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与顶板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另一侧与第二底板连接,所述第一底板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一竖板、第二竖板和连接板,所述第一竖板、第二竖板、连接板都为矩形,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的大小形状相同,所述第一竖板的一侧与第一底板连接,所述第一竖板的另一侧与连接板的一侧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与第二竖板的一侧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位部随使用需要在包装过程中弯折变形,进而凸出在第一底板上部,使用时限位部嵌入在相邻的产品间,使得产品的底部即杯底受到限位部的阻挡作用。在产品的杯口、产品的底部两侧都与包装板建立连接关系,产品两侧都受到包装板的阻挡作用,形成整体受力的限位状态。由此,增加了任意单个产品与包装板的接触面,获得了有效的立体限位作用。
在产品的杯口及杯底与包装板之间建立连接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产品在包装板内受到的限位作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限位部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分布在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上且相对于连接板的中心线对称,所述定位孔伸入在连接板内部。限位部凸出在相邻的产品底部时,定位孔上形成内凹的开口,该内凹的开口对应产品的杯身。产品的杯底部位嵌入在开口内即产品嵌入在限位部上,产品与包装板的第一底板建立包裹式的连接关系,从而产品底部完全被包装板连为一体。产品底部在平行第一底板的方向以及垂直第一底板的方向上受到限制,产品杯口处在垂直顶板的方向上受到限制,这样任意一个产品就与包装板都建立了独立的连接关系,单个产品即可受到包装板有效的限位作用;当产品以阵列形式置于包装板内时又可以通过产品与产品之间的限制作用来增加单个产品受到的限位作用。
产品的杯身的横截面呈圆形时,该定位孔优选结构为扇形;当产品的杯身的横截面为矩形时,该定位孔的优选结构为矩形。
包装板可以采用硬纸板、瓦楞纸板、塑料板等扁平的易于弯折的材料通过模切压痕方式获得。
产品嵌入在该内凹的开口后产品底部凸出在第一底板边缘,为了提高包装板的利用率,第一底板在定位孔所在位置设有向定位孔内部伸入的第一凸出部,第一凸出部凸出在第一底板在限位部的边缘,产品的杯底与第一凸出部接触并受到第一凸出部的支撑作用,产品与包装板的接触面增加;另一方面,从整体看该包装物,产品和包装板融合为一体,从而具有更好的包装效果。
第一竖板、第二竖板都相对与连接板弯折,以及第一竖板相对于第一底板弯折,故限位部嵌入在相邻产品之间。为了确保第一竖板相对第一底板弯折时第一凸出部能顺利脱离第一竖板,在第一凸出部与第一竖板之间设有切缝,所述切缝从定位孔所在位置延伸至第一竖板与第一底板的连接位置。
第二竖板由于定位孔的原因,结构被分成了若干个部分,为使第二竖板能以一体结构受力并产生合理的弯折形态,以及保证限位部能处于固定状态,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二竖板的另一侧与第一底板的延伸部连接,在使用时产品位于延伸部上部,通过产品压住延伸部以避免限位部处于自由状态,使限位部位于相邻产品之间后的状态固定,这样进一步加强限位部嵌入在产品间起到的限位作用。
产品嵌入在该内凹的开口后产品底部凸出在第一底板的延伸部边缘,为了提高包装板的利用率,第一底板的延伸部在定位孔所在位置设有向定位孔内部伸入的第二凸出部。第二凸出部凸出在第一底板的延伸部在限位部的边缘,产品的杯底与第二凸出部接触并受到第二凸出部的支撑作用,产品与包装板的接触面增加;另一方面,从整体看该包装物,产品和包装板融合为一体,从而具有更好的包装效果。
限位部嵌入在相邻产品之间,故第一竖板、第二竖板都相对与连接板弯折,以及第一竖板、第二竖板都相对于第一底板弯折。为了确保第二竖板相对第一底板弯折时第一凸出部能顺利脱离第二竖板,所述第二凸出部与第二竖板之间设有切缝,所述切缝从定位孔所在位置延伸至第二竖板与第一底板的连接位置。
为了进一步增加产品与包装板之间的连接程度,使产品的杯口部位受到平行于顶板方向的限制作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顶板与第一侧板之间设有切缝,所述切缝的对称轴与定位孔的对称轴重合,所述顶板在切缝处设有向第一侧板内伸入的第三凸出部。第一侧板相对顶板弯折后形成开口,杯口边缘部分穿过开口,使得产品的杯口部位在第一侧板和顶板之间受限制。采用该技术方案还可以将限位部与第一侧板上由切缝形成的开口相配合,形成更利于固定产品的结构。
为达到产品阵列的位于两侧的产品受到最佳的限位作用,所述顶板与第二侧板之间设有切缝,所述切缝的对称轴与定位孔的对称轴重合,所述顶板在切缝处设有向第二侧板内伸入的第四凸出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包装板通过在底板和顶板上设置限位结构,为产品阵列提供包裹式的限位功能,使产品与包装板形成一体,为产品运输、搬运、摆放提供必要帮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包装板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包装板第一种实施例使用状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包装板第一种实施例使用状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包装板第一种实施例使用状的产品与包装板的连接关系图;
图6本实用新型一种包装板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包装板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包装板第五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该实施例中包装板包括顶板1、第一侧板2、第一底板3、第二侧板4、第二底板5。包装板为硬纸板材质,通过模切和压痕工艺制得,各个部位之间通过折痕线区分,图中的虚线部位为折痕线所在位置。顶板1为矩形结构,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4为等腰梯形结构并且尺寸相同,第一底板3、第二底板5为矩形结构。第一侧板2的一侧和第二侧板4的一侧分别设置在顶板1的两侧,与顶板1连为一体。第一侧板2的另一侧与第一底板3的一侧连接,第二侧板4的一侧与第二底板5的一侧连接。
顶板1在与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4之间的折痕线处通过模切操作设有弧形的贯通式的切缝,该切缝的两端呈直线状,一端延伸至顶板1与第一侧板2之间的折痕线、另一端顶板1与第二侧板4之间的折痕线,切缝的直线状部分与折痕线呈垂直的位置关系。切缝使得顶板1处形成弧形的凸起结构,由此顶板1位于第一侧板2处形成第三凸出部8、顶板1位于第二侧板4处形成第四凸出部9。
在第一底板3上设有限位部,该限位部包括第一竖板10、第二竖板11和连接板12。限位部属于第一底板3的一部分,它也通过折痕线区分。第一竖板10、第二竖板11、连接板12都为矩形,并且第一竖板10和第二竖板11的大小形状相同,第一竖板10的一侧与第一底板3连接,第一竖板10的另一侧与连接板12的一侧连接,连接板12的另一侧与第二竖板11的一侧连接,第二竖板11的另一侧与第一底板3的延伸部13连接。第一底板3在限位部所在位置设有扇形的定位孔14,定位孔14分布在第一竖板10和第二竖板11上且相对于连接板12的中心线对称,定位孔14的形状由两条弧形边和两条直线形边构成的扇形。定位孔14模切成形后,第一底板3在第一竖板10所在位置设有向定位孔14内部伸入的第一凸出部6,第一凸出部6边缘呈弧形;第一底板3的延伸部13在第二竖板11所在位置设有向定位孔14内部伸入的第二凸出部7,第二凸出部7的边缘呈弧形。定位孔14弧长较大的该侧位于连接板12内部,弧长较小的该侧位于第一竖板10、第二竖板11内部,两条直线形边仅位于第一竖板10、第二竖板11内部。第一凸出部6伸入第一竖板10内部,第一凸出部6与第一竖板10之间设有贯通式切缝,该切缝从定位孔14所在位置延伸至第一竖板10与第一底板3的连接位置;第二凸出部7伸入第二竖板11内部,第二凸出部7与第二竖板11之间也设有贯通式切缝,该切缝从定位孔14所在位置延伸至第二竖板11与第一底板3的延伸部13的连接位置。
由于顶板1与第一侧板2之间的弧形切缝的对称轴与扇形定位孔14的对称轴重合,顶板1与第二侧板4之间的弧形切缝的对称轴与扇形定位孔14的对称轴重合,使得第一凸出部6、第二凸出部7、第三凸出部8、第四凸出部9的对称轴重合。位于同一对称轴上的第一凸出部6、第二凸出部7、第三凸出部8、第四凸出部9仅为同一列上的相邻的两个产品提供限位作用。本实施例中,包装板上有两条平行的对称轴,其上各设置了一组包括第一凸出部6、第二凸出部7、第三凸出部8、第四凸出部9的限位结构,即本实施例中的包装板可以为二乘二的产品阵列提供包装。
本实施例以包装横截面为圆形的杯体的产品为例。如图2、3、4、5使用时,将倒置的产品以矩阵排列方式放置在顶板1上,此时产品的杯口部位受到顶板1的支撑作用。放置后杯口部位位于第三凸出部8、第四凸出部9上部。接着,弯折第一侧板2,使第一侧板2靠近并最终贴覆在产品阵列的外侧。第一侧板2在第三凸出部8处形成开口结构,产品的杯口部位嵌入在开口处。再弯折第一底板3,使第一底板3覆盖在产品的杯底处。
产品的杯底部位一侧被第一侧板2和第一底板3束缚。第一底板3的限位部向相邻产品之间的空间弯折,第一竖板10相对第一底板3弯折、第二竖板11相对第一底板3弯折、第一竖板10和第二竖板11都相对于连接板12弯折,弯折成形后限位部凸出在第一底板3上。第一凸出部6、第二凸出部7覆盖在产品的杯底部位,产品的杯身嵌入在由定位孔14变形形成的开口处。接着弯折第二侧板4,第二侧板4贴覆在产品阵列外侧,如此,第二侧板4在第四凸出部9处形成开口结构,产品的杯口部位嵌入在开口处;再弯折第二底板5,使第二底板5覆盖在第一底板3外部。包装完成后再将带有包装的产品翻转,使第二底板5置于底部,顶板1置于上部。
产品阵列在包装板的包裹作用下任意单个产品都受到包装板包裹式的限制作用。在产品15的杯口位置,一列产品的杯口一侧嵌入在第一侧板2相对于顶板1弯折后形成的开口处、另一列产品的杯口一侧嵌入在第二侧板4相对于顶板1弯折后形成的开口处,各列产品的杯口边缘不仅被第三凸出部8、第四凸出部9覆盖,而且被顶板1覆盖。在产品的杯底位置,一列产品的杯底的一侧被第一侧板2和第一底板3限制、另一列产品的杯底被第二侧板4和第二底板5限制;两列产品的杯底的另一侧都嵌入在由变形定位孔14形成的开口内,两列产品的杯底边缘分别被第一凸出部6、第二凸出部7支撑。产品在包装板的包裹作用下与包装板连为一体,单个产品受到立体的多个方向的限制,从而在包装板内的位置被限定。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该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包装板上设有三组包括了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第三凸出部、第四凸出部的限位结构。这样可以包装三乘二方式放置的产品矩阵。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该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包装板上设有一组包括了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第三凸出部、第四凸出部的限位结构。这样可以包装两个并排放置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该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包装板上设有四组包括了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第三凸出部、第四凸出部的限位结构。这样可以包装四乘二方式放置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实施例,如图8所述,该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定位孔的形状为矩形。定位孔14包括四条直边,其中位于连接板12、第一竖板10和第二竖板11上的直边之间通过弧边过渡,位于第一凸出部6或者第二凸出部7上的直边两端都通过弧边向第一底板3处延伸。顶板1与第一侧板2之间的切缝、顶板1与第二侧板3之间的切缝都呈两端为弧形、中间为直线形的结构,故第三凸出部8、第四凸出部9的边缘都呈中间为直边、两侧为弧边的结构。该实施例适用于横截面为矩形的杯体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第六种实施例,该实施例与第五种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包装板上设有三组包括了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第三凸出部、第四凸出部的限位结构。这样可以包装三乘二方式放置的产品矩阵。
本实用新型第七种实施例,该实施例与第五种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包装板上设有一组包括了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第三凸出部、第四凸出部的限位结构。这样可以包装两个并排放置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第八种实施例,该实施例与第五种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包装板上设有四组包括了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第三凸出部、第四凸出部的限位结构。这样可以包装四乘二方式放置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第九种实施例,该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底板上仅有限位部和延伸部,没有定位孔,限位部嵌入在相邻产品之间后其中一列处的产品的杯底的一侧被第一侧板和第一底板限制、杯底的另一侧被第一底板和第一竖板限制;另一列处的产品的杯底的一侧被第二侧板和第二底板限制、杯底的另一侧被第一底板的延伸部和第二竖板限制。
本实用新型第十种实施例,该实施例与第九种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底板上仅有限位部,没有定位孔和延伸部,限位部嵌入在相邻产品之间后其中一列处的产品的杯底的一侧被第一侧板和第一底板限制、杯底的另一侧被第一底板和第一竖板限制;另一列处的产品的杯底的一侧被第二侧板和第二底板限制、杯底的另一侧被第二底板和第二竖板限制。
本实用新型第十一种实施例,该实施例与第九种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顶板与第一侧板之间没有切缝,顶板与第二侧板之间没有切缝,一列产品的杯口部位的一侧仅被顶板和第一侧板限制、另一列产品的杯口部位的一侧仅被顶板和第二侧板限制。
本实用新型第十二种实施例,该实施例与第十种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顶板与第一侧板之间没有切缝,顶板与第二侧板之间没有切缝,一列产品的杯口部位的一侧仅被顶板和第一侧板限制、另一列产品的杯口部位的一侧仅被顶板和第二侧板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包装板,该包装板包括顶板(1)、第一侧板(2)、第一底板(3)、第二侧板(4)、第二底板(5),所述第一侧板(2)的一侧与顶板(1)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侧板(2)的另一侧与第一底板(3)连接,所述第二侧板(4)的一侧与顶板(1)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二侧板(4)的另一侧与第二底板(5)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3)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一竖板(10)、第二竖板(11)和连接板(12),所述第一竖板(10)、第二竖板(11)、连接板(12)都为矩形,所述第一竖板(10)和第二竖板(11)的大小形状相同,所述第一竖板(10)的一侧与第一底板(3)连接,所述第一竖板(10)的另一侧与连接板(12)的一侧连接,所述连接板(12)的另一侧与第二竖板(11)的一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包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上设有定位孔(14),所述定位孔(14)分布在第一竖板(10)和第二竖板(11)上且相对于连接板(12)的中心线对称,所述定位孔(14)伸入在连接板(12)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包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14)为适应于被包装物的外形的扇形或者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包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3)在定位孔(14)所在位置设有向定位孔(14)内部伸入的第一凸出部(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包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出部(6)与第一竖板(10)之间设有切缝,所述切缝从定位孔(14)所在位置延伸至第一竖板(10)与第一底板(3)的连接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包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竖板(11)的另一侧与第一底板(3)的延伸部(1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包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3)的延伸部(13)在定位孔(14)所在位置设有向定位孔(14)内部伸入的第二凸出部(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包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出部(7)与第二竖板(11)之间设有切缝,所述切缝从定位孔(14)所在位置延伸至第二竖板(11)与第一底板(3)的连接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包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与第一侧板(2)之间设有切缝,所述切缝的对称轴与定位孔(14)的对称轴重合,所述顶板(1)在切缝处设有向第一侧板(2)内伸入的第三凸出部(8)。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包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与第二侧板(4)之间设有切缝,所述切缝的对称轴与定位孔(14)的对称轴重合,所述顶板(1)在切缝处设有向第二侧板(4)内伸入的第四凸出部(9)。
CN201320684716.9U 2013-10-31 2013-10-31 一种包装板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816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84716.9U CN203581619U (zh) 2013-10-31 2013-10-31 一种包装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84716.9U CN203581619U (zh) 2013-10-31 2013-10-31 一种包装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81619U true CN203581619U (zh) 2014-05-07

Family

ID=50579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84716.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581619U (zh) 2013-10-31 2013-10-31 一种包装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816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9504A (zh) * 2013-10-31 2014-02-12 杭州中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9504A (zh) * 2013-10-31 2014-02-12 杭州中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18839U (zh) 一种支撑架及其成形装配装置
CN203581619U (zh) 一种包装板
CN203318948U (zh) 一种支撑架
CN203666020U (zh) 方底袋制袋机
CN103569504A (zh) 一种包装板
CN110937255A (zh) 一种六面缓冲包装盒
CN103287720B (zh) 一种支撑架
CN103662256B (zh) 可折叠硬质包装盒
CN203372490U (zh) 支撑架
CN204489427U (zh) 一种手提牛奶装箱的内衬垫
CN206511269U (zh) 包装盒
CN209306062U (zh) 一种多规格物品包装结构
CN208135016U (zh) 一种包装盒
CN202594099U (zh) 框架式的产品包装托垫
CN103318497B (zh) 支撑架
CN207902920U (zh) 一种包装盒及其含有的减震垫
CN204776814U (zh) 一种包装盒
CN206456766U (zh) 一种电磁炉组合包装结构
CN203439370U (zh) 一种包装盒
CN206466324U (zh) 一种香水包装纸盒
CN202966894U (zh) 一种内壁上带有挂钩的蜂窝纸板包装箱侧板
CN203819674U (zh) 包装内材
CN203682217U (zh) 一种蛋类连体包装袋
CN203020616U (zh) 一种带有插孔的蜂窝纸板包装箱底板
CN202966861U (zh) 一种连接有隔板的蜂窝纸板包装箱侧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0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