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66195U - 可调弯鞘管 - Google Patents

可调弯鞘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66195U
CN217366195U CN202123447414.3U CN202123447414U CN217366195U CN 217366195 U CN217366195 U CN 217366195U CN 202123447414 U CN202123447414 U CN 202123447414U CN 217366195 U CN217366195 U CN 2173661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ath
driving mechanism
driving
shell
traction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4741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刚
黄广念
余文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anx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anx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anx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anx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4741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661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661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66195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41889 priority patent/WO2023125400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介入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调弯鞘管,包括鞘管、旋转机构、设于鞘管近端处的壳体、设于壳体内的至少一驱动机构、以及至少一牵引丝,牵引丝的近端与驱动机构连接、远端与鞘管的远端连接,驱动机构用于牵拉和释放牵引丝以改变鞘管的弯曲状态;旋转机构可相对壳体转动并且至少部分伸入壳体内,伸入壳体内的部分与鞘管和驱动机构连接,使得鞘管和驱动机构可在旋转机构的带动下同时相对壳体同轴转动。本实用新型在手术过程中进行鞘管的旋转时,无需将手柄从支撑架上拆卸下来,然后再进行手柄器械整体的旋转,通过调节旋转机构即可实现对鞘管的旋转,减少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Description

可调弯鞘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弯鞘管。
背景技术
二尖瓣疾病是老年人群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其包括二尖瓣返流和二尖瓣狭窄两种常见类型,其中以二尖瓣返流最为常见。对于中重度或重度二尖瓣返流需要干预治疗,传统的外科治疗方式是开胸治疗,在体外循环机的支持下,打开心脏,进行瓣膜的修复或置换,但高危病人无法耐受。近年来兴起的介入治疗给二尖瓣返流的高危病人带来了希望,介入治疗一般是通过鞘管将器械输送到病变部位,进行瓣膜的修复或替换。
一般情况下,鞘管需要与配套的输送系统配合使用,手柄壳需要固定在一个支撑架上,由于心脏内部结构的多变性和复杂性,鞘管需要进行多角度多方向的调弯从而实现器械对瓣叶的精准捕获。目前市场上的鞘管对于血管扭曲的复杂病变,往往无法快捷到达预期角度和位置,需要通过体外旋转手柄器械整体,进行多次调整。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鞘管在进行调整时通常需要将手柄从支撑架上拆卸下来,然后再进行手柄器械整体的旋转,操作过程繁琐,大大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弯鞘管,以解决现有市场上的鞘管在进行调整时通常需要将手柄从支撑架上拆卸下来,然后再进行手柄器械整体的旋转,操作过程繁琐,大大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概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可调弯鞘管,包括鞘管、旋转机构、设于所述鞘管近端处的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至少一驱动机构、以及至少一牵引丝,所述牵引丝的近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牵引丝的远端与所述鞘管的远端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牵拉和释放所述牵引丝以改变所述鞘管的弯曲状态;所述旋转机构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旋转机构可相对所述壳体转动,伸入所述壳体内的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鞘管和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使得所述鞘管和所述驱动机构可在所述旋转机构的带动下同时相对所述壳体同轴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设有两个,所述牵引丝设有两个,所述牵引丝与所述驱动机构一一对应连接,两所述驱动机构分别用于牵拉和释放与之相连的牵引丝以改变所述鞘管的弯曲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设有一个,所述牵引丝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牵引丝均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牵拉和释放两所述牵引丝以改变所述鞘管的弯曲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设有两个,所述牵引丝设有三个,其中一所述牵引丝与一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另外两个所述牵引丝与另一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两所述驱动机构分别用于牵拉和释放与之相连的牵引丝以改变所述鞘管的弯曲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件、内鞘加强管及两内鞘导杆,所述内鞘加强管和所述内鞘导杆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鞘管穿过所述内鞘加强管并与所述内鞘加强管固定连接,所述内鞘加强管和所述内鞘导杆均与所述旋转件连接,所述内鞘导杆穿过所述驱动机构;所述旋转件在外力作用下同时通过所述内鞘加强管带动所述鞘管相对所述壳体同轴转动、以及通过所述内鞘导杆带动所述驱动机构相对所述壳体同轴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牵引丝均设有一个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牵引丝包括第一牵引丝,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主动件、及与所述第一主动件联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牵引丝的近端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套设在所述内鞘加强管上;所述第一滑块可在所述第一主动件的带动下沿所述内鞘加强管运动,以使所述第一滑块对所述第一牵引丝进行牵拉和释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块套设在两所述内鞘导杆上,所述旋转件在外力作用下相对所述壳体转动并通过所述内鞘加强管带动所述鞘管同轴转动、以及通过所述内鞘导杆带动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一主动件同轴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块外表面设有螺纹,所述第一主动件为内表面设有螺纹的套筒,所述第一滑块置于所述套筒内并与所述套筒螺纹连接,所述套筒转动时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套筒的轴向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驱动机构设有两个,所述牵引丝设有三个时,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牵引丝还包括第二牵引丝和第三牵引丝,所述第二牵引丝和所述第三牵引丝的近端均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牵引丝和所述第三牵引丝的远端连接于所述鞘管的远端的同一径向平面内,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可相对所述壳体运动并对所述第二牵引丝、所述第三牵引丝中的任一个进行牵拉时,同步对另外之一进行释放,进而改变所述鞘管的弯曲状态;所述旋转机构在外力作用下同时带动所述鞘管、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相对所述壳体同轴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主动件、与所述第二主动件通过蜗杆传动的两螺杆、及分别套设于两所述螺杆上的两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牵引丝和所述第三牵引丝的近端分别与两所述第二滑块连接;所述第二主动件相对所述壳体运动并带动两所述螺杆转动时,两所述第二滑块做反向运动,以使一所述第二滑块对与之相连的牵引丝进行牵拉时,另一所述第二滑块同步对与之相连的牵引丝进行释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固定架,两所述螺杆穿设于所述固定架上,两所述内鞘导杆对应两所述螺杆与所述固定架连接,两所述第二滑块分别套设在两所述内鞘导杆上以限制所述第二滑块在对应的所述螺杆上产生周向偏转;所述旋转件在外力作用下相对所述壳体转动并通过所述内鞘加强管带动所述鞘管同轴转动、以及通过所述内鞘导杆带动所述固定架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二主动件、两所述螺杆和对应的所述第二滑块同轴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且可实现自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件上套设有阻尼件,所述阻尼件抵接所述壳体以防止调弯时所述旋转件旋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鞘加强管外周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壳体对应所述限位槽的位置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限位槽配合以对所述内鞘加强管进行轴向限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调弯鞘管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弯鞘管,包括鞘管、旋转机构、设于鞘管近端处的壳体、设于壳体内的至少一驱动机构、以及至少一牵引丝,其中,驱动机构与牵引丝连接的近端,通过调节驱动机构来实现鞘管的调弯,同时将旋转机构与鞘管和驱动机构连接,使得旋转机构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壳体转动并同时带动鞘管和驱动机构相对壳体同轴转动,这样一来,在血管扭曲的复杂病变的手术过程中进行鞘管的旋转时,无需将手柄从支撑架上拆卸下来,然后再进行手柄器械整体的旋转,通过调节旋转机构即可实现对鞘管的旋转,减少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同时由于鞘管与驱动机构同时且同轴转动,能避免在需要鞘管转动时,但鞘管与驱动机构不同步转动而导致牵引丝的扭结或卡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可调弯鞘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可调弯鞘管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可调弯鞘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可调弯鞘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图5中B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可调弯鞘管的鞘管与牵引丝的组合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可调弯鞘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可调弯鞘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三;
图10为图9中C的放大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可调弯鞘管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2中D的放大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可调弯鞘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E的放大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可调弯鞘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可调弯鞘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可调弯鞘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可调弯鞘管;11、壳体;12、鞘管;13、驱动机构;14、牵引丝;15、旋转机构;
101、软管;102、三通阀;111、透视窗;112、限位板;131、第一驱动机构;132、第二驱动机构;141、第一牵引丝;142、第二牵引丝;143、第三牵引丝;151、旋转件;152、固定架;153、内鞘加强管;154、内鞘导杆;
1311、第一主动件;1312、第一滑块;1313、第一驱动环;1321、第二主动件;1322、第二滑块;1323、螺杆;1324、第二驱动环;1511、第一阻尼件; 1512、环形槽;1531、第二阻尼件;1532、限位槽;
15111、阻尼圈;15112、阻尼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介入医疗器械领域,一般将植入人体或动物体内的医疗器械或者输送该医疗器械的输送系统的距离操作者较近的一端称为“近端”,将距离操作者较远的一端称为“远端”,并依据此原理定义医疗器械或者输送系统的任一部件的“近端”和“远端”。“轴向”一般是指医疗器械在被输送时的长度方向,“径向”一般是指医疗器械的与其“轴向”垂直的方向,并依据此原理定义医疗器械的任一部件的“轴向”和“径向”。
实施例一
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弯鞘管10,该可调弯鞘管10包括壳体11、鞘管12、至少一驱动机构13及至少一牵引丝14,其中,壳体11设于鞘管12近端处,驱动机构13设于壳体11内。牵引丝14的远端与鞘管12的远端相连,牵引丝14的近端伸入壳体11内并与驱动机构13连接,驱动机构13用于牵拉和释放牵引丝14以实现鞘管12的弯曲,驱动机构13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壳体11运动,运动的驱动机构13在牵拉和释放牵引丝14的过程中改变鞘管12的弯曲状态。
具体地,壳体11用于在操作时方便进行握持,壳体11同时可为驱动机构 13等部件提供防护功能及安装支持功能,壳体11可以由上壳和下壳对接形成。进一步地,壳体11的内壁内可以设置多个加强筋(图未示),加强筋的设置既可增强壳体11的强度,也可为壳体11内的各部件提供安装支持功能。
具体地,牵引丝14可以通过锚固环(未图示)与鞘管12的远端相连,即在鞘管12的远端固定有锚固环,再将牵引丝14的远端与锚固环相连。
具体地,鞘管12的侧壁内设置有穿设牵引丝14的穿丝通道(未图示),从而既能为牵引丝14提供专门的移动通道,保证其顺畅移动,同时也能为其提供防护,避免受外界的干扰。
进一步地,可调弯鞘管10还包括软管101和三通阀102,三通阀102通过软管101与鞘管12连通,这样一来,可以通过注射器或者其他器械连接三通阀 102向鞘管12中注入液体或者抽取体液。
当牵引丝14的数量为1时,鞘管12可以实现单向调弯,当牵引丝14的数量大于1时,鞘管12可以实现多向调弯。
参阅图2-图7所示,作为一具体实施方式,驱动机构13设有两个,牵引丝 14设有三个,其中,一牵引丝14与一驱动机构13连接,另外两个牵引丝14与另一驱动机构13连接,两驱动机构13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壳体11运动并分别牵拉和释放与之相连的牵引丝14以改变鞘管12的弯曲状态。本实用新型以驱动机构13设有两个,牵引丝14设有三个为例进行描述,不应对此构成限定。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机构13包括第一驱动机构131和第二驱动机构132,优选地,第一驱动机构131和第二驱动机构132彼此独立控制。牵引丝14包括第一牵引丝141、第二牵引丝142和第三牵引丝143,第一牵引丝141的近端与第一驱动机构131连接,第二牵引丝142和第三牵引丝143的近端均与第二驱动机构132连接,第一牵引丝141的远端、第二牵引丝142的远端和第三牵引丝143的远端均与鞘管12的远端连接。第一驱动机构131可相对壳体11运动并牵拉和释放第一牵引丝141,第二驱动机构132可相对壳体11运动并牵拉和释放第二牵引丝142和第三牵引丝143,使得鞘管12可朝向三个不同的方向弯曲。
优选地,第一牵引丝141的远端、第二牵引丝142的远端和第三牵引丝143 的远端位于鞘管12的远端的同一径向平面的同一圆周的不同位置,并且更靠近鞘管12的远端端点效果越好。在采用夹持瓣叶的器械对二尖瓣或三尖瓣或者主动脉瓣进行缘对缘修复手术过程中,由于瓣叶是运动的,通过将第一牵引丝141 的远端、第二牵引丝142的远端和第三牵引丝143的远端位于鞘管12的远端的同一径向平面的同一圆周的不同位置,能够降低鞘管12调弯的延迟,使得鞘管 12在调弯时更加精准,从而实现夹持瓣叶的器械从该可调弯鞘管释放出来的过程中对瓣叶的精准捕获。当然,第一牵引丝141的远端、第二牵引丝142的远端和第三牵引丝143的远端位于鞘管12的远端的不同径向平面,如第一牵引丝141的远端位于鞘管12的远端的一径向平面,第二牵引丝142的远端和第三牵引丝143的远端位于鞘管12的远端的另一径向平面。或者,第一牵引丝141的远端、第二牵引丝142的远端和第三牵引丝143的远端分别位于鞘管12的远端的不同径向平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弯鞘管10,通过将第一驱动机构131与第一牵引丝 141连接进而实现鞘管12的单向调弯,将第二驱动机构132与第二牵引丝142、第三牵引丝143连接进而实现鞘管12的双向调弯,使得鞘管12可朝向三个不同的方向弯曲,在左心房内对二尖瓣进行缘对缘修复手术过程中,可以先通过任一驱动机构进行调弯选择一平面的合适角度后,再通过另一驱动机构进行调弯,或者通过第一驱动机构131和第二驱动机构132同时调弯,使得鞘管12能够进行多角度多方向的调弯,即能够实现跨平面调弯,使得调弯方向不局限于一个平面内,从而实现器械对瓣叶的精准捕获,满足医生和患者对复杂的心脏内部结构的手术需求。此外,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弯鞘管10,单个医生即可在缘对缘修复手术过程中单独实现对鞘管12的跨平面调弯,释放了医生资源,同时提高了手术操作的便捷性。
具体地,如图7所示,第一驱动机构131对应的牵引丝的远端与第二驱动机构132对应的牵引丝的远端连接于鞘管12的远端的相互垂直的轴向平面。
具体地,如图7所示,第二牵引丝142和第三牵引丝143的远端连接于鞘管12的远端的同一径向平面内且对称设置,第二驱动机构132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壳体11运动并对第二牵引丝142、第三牵引丝143中的任一个进行牵拉时,可同步对另外之一进行释放,进而改变鞘管12的弯曲状态。
可以理解地,第二驱动机构132可对第二牵引丝142、第三牵引丝143进行牵拉和释放,第二驱动机构132牵拉第二牵引丝142、第三牵引丝143中的任意一个时,使得鞘管12朝向该被牵引的牵引丝的那一侧进行弯曲,与此同时,第二驱动机构132还同步使得另一个未被牵引的牵引丝随着鞘管12的弯曲而进行相应释放,例如,当第二驱动机构132牵拉第二牵引丝142使鞘管12的远端朝向第二牵引丝142所在一侧弯曲时,第三牵引丝143则随鞘管12的弯曲而进行长度的释放;当第二驱动机构132牵拉第三牵引丝143并带动鞘管12朝向第三牵引丝143所在一侧弯曲时,第二牵引丝142则随鞘管12的弯曲而进行长度的释放,这样,通过第二驱动机构132、第二牵引丝142、第三牵引丝143的相互配合使得鞘管12可进行两个方向的弯曲,从而可实现双向弯曲,从而充分满足对于血管扭曲及血管开口位置多变等复杂病变位置进行介入治疗的需要,大大地降低了临床操作人员需要多次调整导管及更换导管的频率,从而使手术更易于操作,同时也降低了并发症产生的风险。
参阅图2和图8所示,进一步地,可调弯鞘管10还包括旋转机构15,旋转机构15的至少部分伸入壳体11内且旋转机构15可相对壳体11转动,伸入壳体11内的旋转机构15与鞘管12、第一驱动机构131和第二驱动机构132连接,使得鞘管12、第一驱动机构131和第二驱动机构132可在旋转机构15的带动下同时相对壳体11同轴转动,也即旋转机构15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壳体11转动同时带动鞘管12、第一驱动机构131和第二驱动机构132相对壳体11同轴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弯鞘管,将旋转机构15与鞘管12、第一驱动机构 131和第二驱动机构132连接,使得旋转机构15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壳体11转动并同时带动鞘管12、第一驱动机构131和第二驱动机构132相对壳体11同轴转动,这样一来,在血管扭曲的复杂病变的手术过程中进行鞘管12的旋转时,尤其是在左心房对二尖瓣进行缘对缘修复手术时,无需将手柄从支撑架上拆卸下来,然后再进行手柄器械整体的旋转,通过调节旋转机构15即可实现对鞘管12 的旋转,减少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概率。此外,由于鞘管12与第一驱动机构131、第二驱动机构132同时且同轴转动,能避免在需要鞘管12转动时,但鞘管12与第一驱动机构131或/和第二驱动机构132不同步转动而导致牵引丝14的扭结或卡丝。
参阅图2和图8所示,作为旋转机构15的一种实施例,旋转机构15包括旋转件151、固定架152、内鞘加强管153及两内鞘导杆154。内鞘加强管153 设于两内鞘导杆154之间。内鞘加强管153和内鞘导杆154置于壳体11内。鞘管12穿过内鞘加强管153并与内鞘加强管153固定连接。内鞘加强管153和内鞘导杆154均与旋转件151连接,内鞘加强管153穿过第一驱动机构131并与第二驱动机构132连接。内鞘导杆154穿过第一驱动机构131和固定架152,第二驱动机构132设于固定架152上,旋转件151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壳体11转动,并同时以内鞘加强管153为旋转轴通过内鞘加强管153带动鞘管12相对壳体11 同轴转动、以及通过内鞘导杆154带动第一驱动机构131和第二驱动机构132 相对壳体11同轴转动。
具体地,鞘管12与内鞘加强管153可以采用医用胶水进行固定。
具体地,旋转件151与内鞘加强管153可以采用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旋转件151与内鞘导杆154可以采用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可选地,旋转件151可以为旋钮或旋转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可选地,旋转件151可以设于壳体11的近端位置,也可以设于壳体11的远端位置,还可以设置壳体11内并外露与壳体11,即设于第一驱动机构131和第二驱动机构132之间,只要满足转动旋转件151时,鞘管12、第一驱动机构 131和第二驱动机构132保持同轴转动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弯鞘管10,鞘管12与内鞘加强管153固定连接,内鞘导杆154穿过第一驱动机构131,同时内鞘加强管153、内鞘导杆154均与旋转件151连接,当转动旋转件151时,内鞘加强管153以自身中轴线相对壳体 11进行转动并带动鞘管12进行转动,同时两内鞘导杆154以内鞘加强管153为旋转轴相对壳体11进行转动并带动第一驱动机构131以内鞘加强管153为旋转轴相对壳体11进行转动,由于第二驱动机构132设于固定架152上,内鞘导杆 154穿过固定架152,此时内鞘导杆154带动固定架152以内鞘加强管153为旋转轴相对壳体11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驱动机构132以内鞘加强管153为旋转轴相对壳体11进行转动,这样一来,旋转件151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壳体11 转动时,鞘管12、第一驱动机构131和第二驱动机构132相对壳体11保持同时且同轴转动,能避免在需要鞘管12转动时,但鞘管12与第一驱动机构131或/ 和第二驱动机构132不同步转动而导致牵引丝14的扭结或卡丝。
进一步地,作为一实施方式,旋转件151上套设有第一阻尼件1511,第一阻尼件1511抵接壳体11。作为另一实施方式,壳体11上固设有第一阻尼件1511,第一阻尼件1511抵接旋转件151。其中,第一阻尼件1511可以为硅胶或橡胶。在进行鞘管12的调弯时,调弯角度越大,回直力越大,所需要的操作力也越大,由于驱动机构13和旋转机构15的联动性,当回直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容易使得旋转件151产生联动,进而导致调弯时旋转件151旋转。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阻尼件1511,能够防止旋转件151在调弯的时候旋转,进而影响医生的手术操作。
具体地,第一阻尼件1511包括阻尼圈15111和阻尼块15112,旋转件151 上开设有环形槽1512,阻尼圈15111套设在环形槽1512上,旋转件151贯穿阻尼块15112,阻尼圈15111抵接阻尼块15112,阻尼块15112与壳体11保持静止。
继续参阅图2、图5和图6所示,作为第一驱动机构131的一种实施例,第一驱动机构131包括第一主动件1311、及与第一主动件1311联动的第一滑块 1312,第一滑块1312与第一牵引丝141的近端连接,第一滑块1312套设在内鞘加强管153上。第一主动件1311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壳体11运动并带动第一滑块1312在内鞘加强管153上运动,以使第一滑块1312对第一牵引丝141进行牵拉和释放,进而改变鞘管12的弯曲状态。
具体地,第一滑块1312套设在两内鞘导杆154上,旋转件151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壳体11转动并同时通过内鞘加强管153带动鞘管12相对壳体11同轴转动、以及通过内鞘导杆154带动第一滑块1312和第一主动件1311相对壳体11 同轴转动。通过将第一滑块1312套设在两内鞘导杆154上,使得旋转件151在转动时,第一滑块1312能够随着旋转件151同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主动件1311 一并转动,避免在旋转鞘管12时第一滑块1312和第一主动件1311产生轴向位移而导致鞘管12的自动调弯。
作为一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滑块1312外表面设有螺纹,第一主动件1311 为内表面设有螺纹的套筒,第一滑块1312置于套筒内并与套筒螺纹连接,套筒转动时第一滑块1312沿套筒的轴向运动。通过将第一滑块1312设置在套筒内并与套筒螺纹连接,能够在不影响鞘管12的单向调弯的情况下,提高了壳体11 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其中,第一滑块1312与套筒螺纹连接且可实现自锁,即第一驱动机构131具备自锁能力,避免鞘管12自动回直,达到松手即停的效果。此外,无需额外设置其它的锁止结构,减少二次锁止的繁琐操作,提高了手术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并发症产生的风险。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可调弯鞘管10单向调弯的进行,可以在第一主动件1311 的外周侧套设第一驱动环1313,该第一驱动环1313至少部分外露于壳体11并与套筒保持同步转动。具体地,作为一实施方式,套筒外周侧可以设置限位凸条(未图示),第一驱动环1313内周侧对应限位凸条的位置开设限位凹槽(未图示),第一驱动环1313套设在第一主动件1311的外周侧时,限位凸条卡持在限位凹槽中。作为另一实施方式,限位凸条可以设置在第一驱动环1313内周侧上,限位凹槽可以开设在套筒外周侧,只要满足第一驱动环1313套设在第一主动件1311的外周侧时,限位凸条卡持在限位凹槽中即可。
参阅图2、图9和图10所示,作为第二驱动机构132的一种实施例,第二驱动机构132包括第二主动件1321、与第二主动件1321传动的两第二滑块1322,第二牵引丝142和第三牵引丝143的近端分别与两第二滑块1322连接;第二主动件1321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壳体11运动并带动两第二滑块1322做反向运动,以使一第二滑块1322对与之相连的牵引丝进行牵拉时,另一第二滑块1322同步对与之相连的牵引丝进行释放,进而使得鞘管12在一径向平面内改变其的弯曲状态。
作为一具体实施方式,第二驱动机构132还包括与两第二滑块1322对应的两螺杆1323,两第二滑块1322分别套设于两螺杆1323上,第二滑块1322与螺杆1323螺纹连接,第二主动件1321通过两螺杆1323与两第二滑块1322传动连接,其中,两螺杆1323分设于第二主动件1321的相对两侧并与第二主动件 1321通过齿轮传动,第二主动件1321转动时,两螺杆1323转动方向相同,而两螺杆1323上的螺纹方向相反,套设于螺杆1323上的第二滑块1322沿对应的螺杆1323的轴向运动,两第二滑块1322的运动方向相反,也就是说,第二主动件1321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壳体11运动并带动两螺杆1323转动时,两第二滑块1322做反向运动,以使一第二滑块1322对与之相连的牵引丝进行牵拉时,另一第二滑块1322同步对与之相连的牵引丝进行释放。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主动件1321、两螺杆1323和两第二滑块1322的传动方式,使得整个第二驱动机构132结构更稳固,力的传递也更为均衡,使得第二牵引丝142、第三牵引丝 143在进行牵拉和释放时同步性也将更好。同时相比较于现有的转盘式结构对牵引丝进行牵拉和释放等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132还具有更大的行程,能够使得鞘管12的弯曲角度的选择范围更广。
具体地,两螺杆1323穿设于固定架152上,两内鞘导杆154对应两螺杆1323 与固定架152连接,两第二滑块1322分别套设在两内鞘导杆154上以限制第二滑块1322在对应的螺杆1323上产生周向偏转,一来能够对第二滑块1322进行限位,保证第二滑块1322在对于的螺杆1323上只有轴向运动,从而避免了牵引丝的扭结和卡丝以及鞘管12调弯不准确等现象的发生,二来能够使得旋转件 151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壳体11转动时,鞘管12、第二主动件1321、两螺杆1323 和对应的第二滑块1322同时相对壳体11进行整体的同轴转动。
具体地,第二滑块1322与螺杆1323螺纹连接且可实现自锁,使得在进行可调弯鞘管10的双向调弯时,第二驱动机构132具备自锁能力,避免鞘管12 自动回直,达到松手即停的效果。此外,无需额外设置其它的锁止结构,减少二次锁止的繁琐操作,提高了手术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并发症产生的风险。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可调弯鞘管10双向调弯的进行,可以在第二主动件1321 的外周侧套设第二驱动环1324,该第二驱动环1324至少部分外露于壳体11并与第二主动件1321保持同步转动。具体地,作为一实施方式,第二主动件1321 外周侧可以设置限位凸条(未图示),第二驱动环1324内周侧对应限位凸条的位置开设限位凹槽(未图示),第二驱动环1324套设在第二主动件1321的外周侧时,限位凸条卡持在限位凹槽中。作为另一实施方式,限位凸条可以设置在第二驱动环1324内周侧上,限位凹槽可以开设在套筒外周侧,只要满足第二驱动环1324套设在第二主动件1321的外周侧时,限位凸条卡持在限位凹槽中即可。
进一步地,内鞘加强管153沿第二主动件1321的轴向穿过第二主动件1321,内鞘加强管153上套设有第二阻尼件1531,第二阻尼件1531抵接第二主动件 1321。其中,第二阻尼件1531可以为硅胶或橡胶。通过设置第二阻尼件1531,既能保证第二主动件1321在进行双向调弯时对两螺杆1323进行传动,又能使得第二主动件1321在不进行调弯时与内鞘加强管153保持静止,也即进一步加强了第二驱动机构132的自锁能力。此外,在转动旋转件151时,旋转件151 通过内鞘导杆154和固定架152带动两螺杆1323和两第二滑块1322整体进行同轴转动,进而通过两螺杆1323与第二主动件1321的配合带动第二主动件1321 同步转动,而第二阻尼件1531的存在,使得旋转件151在通过内鞘加强管153 带动鞘管12转动时,还能通过内鞘加强管153带动第二主动件1321同步转动,提高了旋转鞘管12时的整体同步性,使得在旋转鞘管12时操作更加省力。
参阅图9-图11所示,进一步地,壳体11对应两第二滑块1322的位置设有透视窗111,透视窗111的存在,使得医生在进行手术操作前能够进行初始校准,即保证两第二滑块1322的初始状态为居中对齐状态,使得手术过程中进行鞘管 12的双向调弯时更加精准。同时,由于鞘管12在回直的过程中存在延迟性,通过透视窗111能够准确观察鞘管12是否回直到位,减少医生的误操作。
继续参阅图6、图10和图11所示,具体地,第一驱动环1313靠近壳体11 的远端,第二驱动环1324靠近壳体11的近端,且第一牵引丝141的近端、第二牵引丝142的近端及第三牵引丝143的近端均位于第一驱动环1313的远端及第二驱动环1324的近端之间。第二驱动机构132控制双向调弯,结构较为复杂,第一驱动机构131控制单向调弯,结构较为简单,该设计能够使得可调弯鞘管10内部更加紧凑,提高可调弯鞘管10的空间利用率,使得可调弯鞘管10的重心趋于中间位置,将可调弯鞘管10固定在支架上时,避免可调弯鞘管10两端不平衡。
参阅图2和图12所示,进一步地,内鞘加强管153外周侧开设有限位槽1532,壳体11对应限位槽1532的位置设置有限位板112,限位板112与限位槽1532 配合以对内鞘加强管153进行轴向限位。当然,限位槽1532可以开设在壳体11 的内壁上,限位板112可以设置在内鞘加强管153的外周侧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只要满足限位板112与限位槽1532配合能够对内鞘加强管 153进行轴向限位即可。在进行鞘管12的调弯时,调弯角度越大,回直力越大,鞘管12对内鞘加强管153有着牵扯的作用力,而内鞘加强管153贯穿可调弯鞘管10内部,鞘管12对内鞘加强管153牵扯时,容易改变可调弯鞘管10的零组件的装配间隙,间隙过大容易导致零组件之间的配合,进而影响可调弯鞘管10 的使用,间隙过小容易加大零组件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可调弯鞘管10的操作更加费力,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板112与限位槽1532配合对内鞘加强管153进行轴向限位,使得内鞘加强管153受到鞘管12的牵扯的作用力都集中在此处,进而使得可调弯鞘管10的零组件的装配间隙保持原样。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弯鞘管10,第一驱动机构131和第二驱动机构132彼此独立,使得可调弯鞘管10的单向调弯和双向调弯互不干涉。在进行单向调弯时,操作者通过沿一方向转动第一驱动环1313带动第一主动件1311 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滑块1312在内鞘加强管153上运动,以使第一滑块1312 对第一牵引丝141进行牵拉进而对鞘管12进行调弯,当需要将鞘管12回直时,操作者通过沿相反的方向转动第一驱动环1313带动第一主动件1311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滑块1312在内鞘加强管153上反向运动,以使第一滑块1312对第一牵引丝141进行释放进而对鞘管12进行回直。在进行双向调弯时,操作者通过沿一方向转动第二驱动环1324带动第二主动件1321转动,进而带动两螺杆1323转动,套设于螺杆1323上的第二滑块1322沿对应的螺杆1323的轴向沿彼此相反的方向运动,以使一第二滑块1322对与之相连的牵引丝进行牵拉时,另一第二滑块1322同步对与之相连的牵引丝进行释放,从而使得鞘管12朝向牵引丝被牵拉所在一侧弯曲,当需要将鞘管12回直时,操作者通过沿相反方向转动第二驱动环1324带动第二主动件1321反向转动,两螺杆1323进行回转,两第二滑块1322的运动方向均与原来相反,进而使得原来牵拉的牵引丝进行释放,原来释放的牵引丝进行牵拉,从而使得鞘管12朝向牵引丝被牵拉所在一侧回直。当需要进行跨平面调弯时,可以先通过第一驱动机构131和第二驱动机构132之一选择一平面的合适角度进行调弯后,再通过另一进行调弯,或者通过第一驱动机构131和第二驱动机构132同时调弯,使得调弯方向不局限于一个平面内,适用于更加复杂的手术,满足医生和患者对复杂的心脏内部结构的手术需求。此外,由于设置了第一阻尼件1511,能够防止鞘管12在调弯的时候鞘管12自动旋转,进而影响医生的手术操作。
当需要对鞘管12进行旋转时,操作者转动旋转件151带动内鞘加强管153 和内鞘导杆154转动,其中,内鞘导杆154带动第一滑块1312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主动件1311转动,以及内鞘导杆154带动第二滑块1322和螺杆1323转动,进而带动第二主动件1321转动,与此同时,内鞘加强管153带动鞘管12转动以及通过第二阻尼件1531的配合带动第二主动件1321转动,提高了旋转鞘管 12时的整体同步性,使得在旋转鞘管12时操作更加省力。此外,鞘管12的旋转和调弯彼此独立,即鞘管12的旋转和调弯不在同一工作空间界面,无论是在旋转之后进行调弯,还是在调弯之后进行旋转,都能够保持可调弯鞘管10原有的操作界面不变,进而避免由于操作界面变得导致医生误操作增加手术风险。
实施例二
参阅图13和图14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在此不再赘述,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实施例二的可调弯鞘管10中,作为第二驱动机构 132的替代实施例,第二驱动机构132还可设置为采用第二主动件1321与第二滑块1322直接传动的方式。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132不包括螺杆 1323,两第二滑块1322分别套设在两内鞘导杆154上,第二滑块1322与第二主动件1321螺纹传动,且两第二滑块1322的螺纹方向相反。其中,内鞘导杆 154可以为非圆形导轨,以防止第二滑块1322在内鞘导杆154上产生周向偏转。第二主动件1321转动时,第二滑块1322沿对应的内鞘导杆154的轴向运动,两第二滑块1322的运动方向相反,也就是说,第二主动件1321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壳体11运动并带动两第二滑块1322做反向运动,以使一第二滑块1322对与之相连的牵引丝进行牵拉时,另一第二滑块1322同步对与之相连的牵引丝进行释放。
实施例三
参阅图15所示,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在此不再赘述,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实施例三中的驱动机构13设有一个,牵引丝14设有一个,牵引丝14的近端与驱动机构13连接,远端均与鞘管12的远端连接,驱动机构 13可相对壳体11运动并牵拉和释放牵引丝14以改变鞘管12的弯曲状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鞘管12能够实现单向调弯,降低了临床操作人员需要多次调整导管及更换导管的频率,从而使手术更易于操作,同时也降低了并发症产生的风险。
实施例四
参阅图16所示,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在此不再赘述,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实施例四中的驱动机构13设有一个,牵引丝14设有两个,其中,两个牵引丝14的近端均与驱动机构13连接,远端均与鞘管12的远端连接,驱动机构13可相对壳体11运动并牵拉和释放该两牵引丝14以改变鞘管12 的弯曲状态。具体地,该两个牵引丝14的远端连接于鞘管12的远端的同一径向平面内且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鞘管12能够实现两个相反方向的调弯,从而充分满足对于血管扭曲及血管开口位置多变等复杂病变位置进行介入治疗的需要,大大地降低了临床操作人员需要多次调整导管及更换导管的频率,从而使手术更易于操作,同时也降低了并发症产生的风险。
实施例五
参阅图17所示,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一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在此不再赘述,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实施例五中的驱动机构13设有两个,牵引丝14设有两个,其中,牵引丝14与驱动机构13一一对应连接,两驱动机构13均可相对壳体11 运动并分别牵拉和释放与之相连的牵引丝14以改变鞘管12的弯曲状态。
具体地,一牵引丝14的近端与一驱动机构13连接,远端与鞘管12的远端连接,另一牵引丝14的近端与另一驱动机构13连接,远端与鞘管12的远端连接,且该两个牵引丝14与鞘管12连接的位置不同。优选地,该两个牵引丝14 的远端连接于鞘管12的远端的同一径向平面内的不同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鞘管12能够实现两个不同方向的调弯且该两个调弯过程独立控制,互不影响,从而充分满足对于血管扭曲及血管开口位置多变等复杂病变位置进行介入治疗的需要,大大地降低了临床操作人员需要多次调整导管及更换导管的频率,从而使手术更易于操作,同时也降低了并发症产生的风险。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可调弯鞘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鞘管、旋转机构、设于所述鞘管近端处的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至少一驱动机构、以及至少一牵引丝,所述牵引丝的近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牵引丝的远端与所述鞘管的远端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牵拉和释放所述牵引丝以改变所述鞘管的弯曲状态;
所述旋转机构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旋转机构可相对所述壳体转动,伸入所述壳体内的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鞘管和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使得所述鞘管和所述驱动机构可在所述旋转机构的带动下同时相对所述壳体同轴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弯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设有两个,所述牵引丝设有两个,所述牵引丝与所述驱动机构一一对应连接,两所述驱动机构分别用于牵拉和释放与之相连的牵引丝以改变所述鞘管的弯曲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弯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设有一个,所述牵引丝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牵引丝均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牵拉和释放两所述牵引丝以改变所述鞘管的弯曲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弯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设有两个,所述牵引丝设有三个,其中一所述牵引丝与一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另外两个所述牵引丝与另一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两所述驱动机构分别用于牵拉和释放与之相连的牵引丝以改变所述鞘管的弯曲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调弯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件、内鞘加强管及两内鞘导杆,所述内鞘加强管和所述内鞘导杆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鞘管穿过所述内鞘加强管并与所述内鞘加强管固定连接,所述内鞘加强管和所述内鞘导杆均与所述旋转件连接,所述内鞘导杆穿过所述驱动机构;
所述旋转件在外力作用下同时通过所述内鞘加强管带动所述鞘管相对所述壳体同轴转动、以及通过所述内鞘导杆带动所述驱动机构相对所述壳体同轴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弯鞘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牵引丝均设有一个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牵引丝包括第一牵引丝,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主动件、及与所述第一主动件联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牵引丝的近端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套设在所述内鞘加强管上;所述第一滑块可在所述第一主动件的带动下沿所述内鞘加强管运动,以使所述第一滑块对所述第一牵引丝进行牵拉和释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弯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套设在两所述内鞘导杆上,所述旋转件在外力作用下相对所述壳体转动并通过所述内鞘加强管带动所述鞘管同轴转动、以及通过所述内鞘导杆带动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一主动件同轴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弯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外表面设有螺纹,所述第一主动件为内表面设有螺纹的套筒,所述第一滑块置于所述套筒内并与所述套筒螺纹连接,所述套筒转动时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套筒的轴向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弯鞘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机构设有两个,所述牵引丝设有三个时,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牵引丝还包括第二牵引丝和第三牵引丝,所述第二牵引丝和所述第三牵引丝的近端均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牵引丝和所述第三牵引丝的远端连接于所述鞘管的远端的同一径向平面内,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可相对所述壳体运动并对所述第二牵引丝、所述第三牵引丝中的任一个进行牵拉时,同步对另外之一进行释放,进而改变所述鞘管的弯曲状态;所述旋转机构在外力作用下同时带动所述鞘管、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相对所述壳体同轴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弯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主动件、与所述第二主动件通过蜗杆传动的两螺杆、及分别套设于两所述螺杆上的两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牵引丝和所述第三牵引丝的近端分别与两所述第二滑块连接;所述第二主动件相对所述壳体运动并带动两所述螺杆转动时,两所述第二滑块做反向运动,以使一所述第二滑块对与之相连的牵引丝进行牵拉时,另一所述第二滑块同步对与之相连的牵引丝进行释放。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调弯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固定架,两所述螺杆穿设于所述固定架上,两所述内鞘导杆对应两所述螺杆与所述固定架连接,两所述第二滑块分别套设在两所述内鞘导杆上以限制所述第二滑块在对应的所述螺杆上产生周向偏转;所述旋转件在外力作用下相对所述壳体转动并通过所述内鞘加强管带动所述鞘管同轴转动、以及通过所述内鞘导杆带动所述固定架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二主动件、两所述螺杆和对应的所述第二滑块同轴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调弯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且可实现自锁。
13.根据权利要求6-12任一项所述的可调弯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上套设有阻尼件,所述阻尼件抵接所述壳体以防止调弯时所述旋转件旋转。
14.根据权利要求6-12任一项所述的可调弯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鞘加强管外周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壳体对应所述限位槽的位置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限位槽配合以对所述内鞘加强管进行轴向限位。
CN202123447414.3U 2021-12-31 2021-12-31 可调弯鞘管 Active CN2173661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47414.3U CN217366195U (zh) 2021-12-31 2021-12-31 可调弯鞘管
PCT/CN2022/141889 WO2023125400A1 (zh) 2021-12-31 2022-12-26 可调弯鞘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47414.3U CN217366195U (zh) 2021-12-31 2021-12-31 可调弯鞘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66195U true CN217366195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96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47414.3U Active CN217366195U (zh) 2021-12-31 2021-12-31 可调弯鞘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6619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5400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深圳市健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可调弯鞘管
CN116650805A (zh) * 2023-04-24 2023-08-29 昌明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调弯导管鞘装置及其调弯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5400A1 (zh) * 2021-12-31 2023-07-06 深圳市健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可调弯鞘管
CN116650805A (zh) * 2023-04-24 2023-08-29 昌明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调弯导管鞘装置及其调弯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366195U (zh) 可调弯鞘管
CN105796179B (zh) 一种主从介入手术机器人从端操作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10744302B2 (en) Introducer support for a catheter positioning system
US9993614B2 (en) Components for multiple axis control of a catheter in a catheter positioning system
CN105662586B (zh) 一种导管导丝协同推送的介入手术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US20140052239A1 (en) Conveying appliance with valve locating function for use during percutaneous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operation
WO2014190880A1 (zh) 用于输送植入体的电动手柄及输送系统
CN116407352A (zh) 可调弯鞘管
CN215130890U (zh) 一种可多向调弯的鞘管以及经导管介入系统
CN114681754B (zh) 可调弯导管
CN108888347A (zh) 介入机器人力反馈型主操作手
CN216319409U (zh) 一种导引鞘装置
CN219109851U (zh) 一种鞘管适配器及手术辅助系统
WO2023125400A1 (zh) 可调弯鞘管
CN216797814U (zh) 一种可调弯导引鞘装置
CN215875897U (zh) 鞘管
CN114681181B (zh) 一种经心尖植入的介入瓣膜输送系统
CN116036445A (zh) 导丝直线和旋转同步执行机构、手术器械及手术机器人
CN115998485A (zh) 调弯鞘和钳夹器输送装置
CN111743663A (zh) 一种用于输送植入物的手柄及其输送系统
JP7289917B2 (ja) 人工弁のための送達カテーテル及び送達デバイス
CN114680954A (zh) 可调弯医用装置
CN111012548B (zh) 一种经心尖二尖瓣输送装置
WO2020088138A1 (zh) 调弯手柄及可调弯导管
CN215458616U (zh) 手术机器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