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54796U - 多吸入口液下泵 - Google Patents
多吸入口液下泵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354796U CN217354796U CN202221044833.4U CN202221044833U CN217354796U CN 217354796 U CN217354796 U CN 217354796U CN 202221044833 U CN202221044833 U CN 202221044833U CN 217354796 U CN217354796 U CN 2173547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ction
- pump
- shaft
- inlet
- submerged pum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10000000614 Ribs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10000001513 Elbow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10000004907 Glands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27 uniform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205 Muscle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下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吸入口液下泵,包括液下泵主体、泵轴和电机,所述液下泵主体内设有叶轮,所述液下泵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液下泵主体的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上连通有多个第一吸入口,所述第二进料口连通有多个第二吸入口,所述叶轮通过所述泵轴连接所述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进料口上连通多个第一吸入口,第二进料口连通多个第二吸入口,从而使得液下泵具有多个吸入口,当泵的一个或几个吸入口被堵塞时,泵的其它吸入口也能正常吸入介质,确保水泵的正常工作。同时,液下泵主体相对叶轮为双吸入口,水泵运行时叶轮不会产生轴向力,从而提高了液下泵的运行稳定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下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吸入口液下泵。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液下泵中,液下泵的叶轮为单吸结构,水泵只有一个吸入口,吸入通流面积不够大,然而液下泵多数的抽送工况现场泵坑内的液体介质中内含有大量的杂质及纤维物体,就导致水泵在运行时入口容易堵塞,不仅会造成水泵流量不足或断流,而且由于入口堵塞会造成入口流量减小而引起叶轮发生汽蚀,造成叶轮的汽蚀损坏和汽蚀振动,降低使用寿命;因叶轮为单吸结构,运行时会产生轴向力,容易造成水泵轴承的损坏,水泵运行不稳定,使用和运行维护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吸入口液下泵,避免液下泵堵塞,保证液下泵的正常工作,避免液下泵运行时产生轴向力,延长液下泵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吸入口液下泵,包括液下泵主体、泵轴和电机,所述液下泵主体内设有叶轮,所述液下泵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液下泵主体的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上连通有多个第一吸入口,所述第二进料口连通有多个第二吸入口,所述叶轮通过所述泵轴连接所述电机。
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料口上设有吸入管,多个所述第一吸入口沿所述吸入管的周向均布,所述第一吸入口上设有过滤吸头,所述吸入管的内壁设有防旋筋。
优选地,所述吸入管的下方设有搅拌轮,且所述搅拌轮与所述泵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进料口上设有吸入连接管,多个所述第二吸入口沿所述吸入连接管的周向均布,所述吸入连接管的内壁设有防旋筋。
优选地,所述第二吸入口上设有吸入弯头,所述吸入弯头的另一端设有过滤吸头。
优选地,所述泵轴上套接有轴套管,所述轴套管的上端连接所述电机,所述轴套管的下端连接所述吸入连接管,且所述轴套管与所述吸入连接管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装置。
优选地,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套接在所述泵轴上的轴承座及轴封座,所述轴承座抵接在所述轴套管与所述吸入连接管之间,所述轴封座的上端抵接所述轴承座,所述轴封座的下端固设有压盖,所述轴封座与所述泵轴之间设有轴封。
优选地,所述吸入连接管的内壁对应所述密封装置设有漏水探头,所述漏水探头与所述电机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过滤吸头包括吸头主体,所述吸头主体上均布有若干过滤孔,所述吸头主体的内径为d,所述过滤孔的直径为d1=(0.2~0.3)d。
优选地,所述液下泵主体体包括相对设置的泵体和泵盖,所述泵体和所述泵盖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进料口设置在所述泵体上,所述第二进料口设置在所述泵盖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多吸入口液下泵,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第一进料口上连通多个第一吸入口,第二进料口连通多个第二吸入口,从而使得液下泵具有多个吸入口,当泵的一个或几个吸入口被堵塞时,泵的其它吸入口也能正常吸入介质,确保水泵的正常工作。同时,通过在液下泵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从而使得液下泵主体相对叶轮为双吸入口,水泵运行时叶轮不会产生轴向力,从而提高了液下泵的运行稳定可靠性,延长了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吸入口液下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吸入口液下泵去除了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吸入口液下泵的吸入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吸入口液下泵的吸入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泵轴,2-电机,3-叶轮,4-第一进料口,5-第二进料口,6-出料口,7-第一吸入口,8-第二吸入口,9-吸入管,10-过滤吸头,11-搅拌轮,12-吸入连接管,13-防旋筋,14-吸入弯头,15-轴套管,16-轴承座,17-轴封座,18-压盖,19-轴封,20-漏水探头,21-泵体,22-泵盖,23-吸头主体,24-过滤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多吸入口液下泵,包括液下泵主体、泵轴1和电机2,所述液下泵主体内设有叶轮3,所述叶轮3为双吸开式结构。所述液下泵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进料口4和第二进料口5,所述液下泵主体的一侧设有出料口6,所述第一进料口4上连通有多个第一吸入口7,所述第二进料口5连通有多个第二吸入口8,所述叶轮3通过所述泵轴1连接所述电机2。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的多吸入口液下泵,通过在第一进料口4上连通多个第一吸入口7,第二进料口5连通多个第二吸入口8,从而使得液下泵具有多个吸入口,当泵的一个或几个吸入口被堵塞时,泵的其它吸入口也能正常吸入介质,确保水泵的正常工作。同时,通过在液下泵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进料口4和第二进料口5,从而使得液下泵主体相对叶轮为双吸入口,水泵运行时叶轮不会产生轴向力,从而提高了液下泵的运行稳定可靠性,延长了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易于推广使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料口4上设有吸入管9,多个所述第一吸入口7沿所述吸入管9的周向均布,较佳地,所述第一吸入口7的数量为3-12个,如5个、7个、10等。所述第一吸入口7上设有过滤吸头10,所述吸入管9的内壁设有防旋筋13,所述吸入管9的内壁的所述防旋筋13的数量为1-6片。所述吸入管9与所述液下泵主体之间形成入管吸入腔,所述防旋筋13用于当所述叶轮3旋转时,防止带动入管吸入腔内部的液体旋转而产生的电机能量消耗,消除因液体旋转而产生的漩涡损失和旋转漩涡振动。
所述过滤吸头10包括吸头主体23,所述吸头主体23上均布有若干过滤孔24,所述吸头主体23的内径为d,所述过滤孔24的直径为d1=(0.2~0.3)d。同时,所述吸入管9的内径为D,d=(0.2~0.35)D。
本实施例中,所述吸入管9的下方设有搅拌轮11,且所述搅拌轮11与所述泵轴1连接。通过设置所述搅拌轮11,所述搅拌轮11旋转对其抽送泵坑内的污水介质进行搅拌,解决了介质的沉积与阻塞提高其介质的流动性,保证水泵的正常运行,提高泵的运行时间,降低运行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料口5上设有吸入连接管12,多个所述第二吸入口8沿所述吸入连接管12的周向均布,较佳地,所述第二吸入口8的数量为3-12个,如5个、7个、10等。同时,所述吸入连接管12的内壁设有防旋筋13。所述吸入连接管12的内部为吸入腔,所述防旋筋13用于当所述泵轴1旋转时,防止带动吸入腔内部的液体旋转而产生的电机能量消耗,消除因液体旋转而产生的漩涡损失和旋转漩涡振动。
另外,所述第二吸入口8上设有吸入弯头14,所述吸入弯头14的另一端设有过滤吸头10。所述过滤吸头10包括吸头主体23,所述吸头主体23上均布有若干过滤孔24,所述吸头主体23的内径为d,所述过滤孔24的直径为d1=(0.2~0.3)d。
本实施例中,所述泵轴1上套接有轴套管15,所述轴套管15的上端连接所述电机2,所述轴套管15的下端连接所述吸入连接管12,且所述轴套管15与所述吸入连接管12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装置,能够实现密封,防止水流入所述轴套管15内。具体地,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套接在所述泵轴1上的轴承座16及轴封座17,所述轴承座16抵接在所述轴套管15与所述吸入连接管12之间,其上端用于安装轴承。所述轴封座17的上端抵接所述轴承座15,所述轴封座17的下端固设有压盖18,所述轴封座17与所述泵轴1之间设有轴封19。所述轴封19包括环形轴封和条形轴封,且所述条形轴封设置在所述环形轴封的下方,从而保证了密封性。
同时,为实施检测密封性,所述吸入连接管12的内壁对应所述密封装置设有漏水探头20,所述漏水探头20与所述电机2电连接。当出现漏水时可以控制所述电机2停止运行。
本实施例中,所述液下泵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泵体21和泵盖22,所述泵体21和所述泵盖22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叶轮3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进料口4设置在所述泵体21上,与所述吸入管9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料口5设置在所述泵盖22上,与所述吸入连接管12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吸入口液下泵适合于抽送含杂质的污水介质,因液下泵有多个吸入口,吸入通流面积大,当泵的一个或几个吸入口被堵塞时,泵的其它吸入口也能正常吸入介质,确保水泵的正常工作,延长了液下泵的运行时间,降低了运行成本;由于液下泵的吸入管下面设置有搅拌轮,搅拌轮旋转对其抽送泵坑内的污水介质进行搅拌,解决了介质的沉积与阻塞提高其介质的流动性,保证水泵的正常运行,提高泵的运行时间,降低运行成本;因本实用新型的叶轮3为双吸开式结构,泵盖吸入口和泵体吸入口形成液下泵的双吸入口,水泵运行时叶轮不会产生轴向力,提高了泵的运行稳定可靠性,延长了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吸入口液下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液下泵主体、泵轴和电机,所述液下泵主体内设有叶轮,所述液下泵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液下泵主体的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上连通有多个第一吸入口,所述第二进料口连通有多个第二吸入口,所述叶轮通过所述泵轴连接所述电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吸入口液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料口上设有吸入管,多个所述第一吸入口沿所述吸入管的周向均布,所述第一吸入口上设有过滤吸头,所述吸入管的内壁设有防旋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吸入口液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管的下方设有搅拌轮,且所述搅拌轮与所述泵轴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吸入口液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料口上设有吸入连接管,多个所述第二吸入口沿所述吸入连接管的周向均布,所述吸入连接管的内壁设有防旋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吸入口液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入口上设有吸入弯头,所述吸入弯头的另一端设有过滤吸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吸入口液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轴上套接有轴套管,所述轴套管的上端连接所述电机,所述轴套管的下端连接所述吸入连接管,且所述轴套管与所述吸入连接管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吸入口液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套接在所述泵轴上的轴承座及轴封座,所述轴承座抵接在所述轴套管与所述吸入连接管之间,所述轴封座的上端抵接所述轴承座,所述轴封座的下端固设有压盖,所述轴封座与所述泵轴之间设有轴封。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吸入口液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连接管的内壁对应所述密封装置设有漏水探头,所述漏水探头与所述电机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多吸入口液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吸头包括吸头主体,所述吸头主体上均布有若干过滤孔,所述吸头主体的内径为d,所述过滤孔的直径为d1=(0.2~0.3)d。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吸入口液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下泵主体体包括相对设置的泵体和泵盖,所述泵体和所述泵盖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进料口设置在所述泵体上,所述第二进料口设置在所述泵盖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044833.4U CN217354796U (zh) | 2022-04-29 | 2022-04-29 | 多吸入口液下泵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044833.4U CN217354796U (zh) | 2022-04-29 | 2022-04-29 | 多吸入口液下泵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354796U true CN217354796U (zh) | 2022-09-02 |
Family
ID=83011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044833.4U Active CN217354796U (zh) | 2022-04-29 | 2022-04-29 | 多吸入口液下泵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354796U (zh) |
-
2022
- 2022-04-29 CN CN202221044833.4U patent/CN21735479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692092A (en) | Fuel pump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KR101694847B1 (ko) | 스프르트 펌프 | |
EA014206B1 (ru) | Прудовой насос | |
CN206681996U (zh) | 一种过滤搅拌型吸砂泵 | |
CN217354796U (zh) | 多吸入口液下泵 | |
CN114738292A (zh) | 多吸入口液下泵 | |
CN208669615U (zh) | 一种智能冷热水自吸旋涡泵 | |
CN212803604U (zh) | 一种卧式排污水泵 | |
CN215521299U (zh) | 一种海水无堵塞回流式离心泵 | |
CN206972561U (zh) | 一种输送颗粒及粘度介质的涂装用液下泵 | |
US20080038120A1 (en) | Two stage conical liquid ring pump having removable manifold, shims and first and second stage head o-ring receiving boss | |
KR100436419B1 (ko) | 수중펌프 | |
SE463931B (sv) | Roterande vaetskepump | |
CN215409244U (zh) | 一种电动抽水泵 | |
CN215521287U (zh) | 一种新结构多级泵 | |
CN217380992U (zh) | 一种离心叶片式泵送环密封结构 | |
CN218522847U (zh) | 一种高稳定耐腐蚀微型水泵 | |
CN214742106U (zh) | 一种立式旋涡泵 | |
CN209244850U (zh) | 一种配半开式叶轮的自吸式污水离心泵 | |
CN210343739U (zh) | 一种双吸式潜水泵 | |
CN113662486B (zh) | 加热泵和洗碗机 | |
CN213684532U (zh) | 一种泵体及无堵塞立式离心泵 | |
CN212643092U (zh) | 一种双叶轮污水泵 | |
CN214945042U (zh) | 一种双吸多级中开离心泵 | |
CN208153391U (zh) | 自吸式离心泵的双出口出水盖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