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53744U - 一种可移动钢筋加工棚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移动钢筋加工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53744U
CN217353744U CN202220941559.4U CN202220941559U CN217353744U CN 217353744 U CN217353744 U CN 217353744U CN 202220941559 U CN202220941559 U CN 202220941559U CN 217353744 U CN217353744 U CN 2173537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hassis
truss
support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4155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孝楠
刘源
李士玉
刘峥
李瑞强
张敬业
赵薇
朱春百
王豪杰
万子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Divison Group Huajiang Construction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Bureau Group Southeast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Divison Group Huajiang Construction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Bureau Group Southeast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Divison Group Huajiang Construction Co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Bureau Group Southeast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4155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537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537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537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钢筋加工棚,所述加工棚包括架体桁架、支撑底盘、滚轮机构以及CI防护,架体桁架为立体框架结构,立体框架结构的顶部铺设有彩钢板,CI防护粘贴于立体框架结构的四周;多个支撑底盘分别均匀设置于架体桁架的底部,并能够沿竖直方向伸缩调节;多个滚轮机构分别均匀设置于架体桁架的底部,并位于支撑底盘的中心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动钢筋加工棚,节约人力、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具有运输方便、安装便捷、效率高等特点;在料场周转频率较多的工程中适用性极强,有很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广泛的推广应用后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可移动钢筋加工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筋加工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钢筋加工棚。
背景技术
现有工程施工现场,钢筋加工棚的位置往往很难改变,通常情况下建造一个钢筋加工棚;建造钢筋加工棚需要从水泥打桩开始,而拆除一个钢筋棚不仅要将彩钢板、胶合板、钢制框架一一拆除,还要挖出埋于地下的水泥桩基,非常麻烦;同时,钢筋加工棚进行移动时人力消耗量大,施工成本高,施工效率低,施工危险性高,操作不便,这就给相关的施工程序造成很多不便。
基于上述钢筋加工棚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尚未有相关的解决方案;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有效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可移动钢筋加工棚,旨在解决现有钢筋加工棚移动困难、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钢筋加工棚,所述加工棚包括架体桁架、支撑底盘、滚轮机构以及CI防护,架体桁架为立体框架结构,立体框架结构的顶部铺设有彩钢板,CI防护粘贴于立体框架结构的四周;多个支撑底盘分别均匀设置于架体桁架的底部,并能够沿竖直方向伸缩调节;多个滚轮机构分别均匀设置于架体桁架的底部,并位于支撑底盘的中心位置。
进一步地,架体桁架包括多条竖直支撑桁架和多条水平桁架,相邻两条竖直支撑桁架之间的距离为3.6m;多条竖直支撑桁架沿竖直方向支撑,并且每条竖直支撑桁架的顶部设有连接架,各条水平桁架的一端分别连接于连接架上,从而形成长方体框架结构。
进一步地,竖直支撑桁架和水平桁架分别为钢管桁架;钢管桁架包括支撑钢管、斜撑钢管、连接钢管以及连接方钢;四条支撑钢管呈长方体结构并排设置,相邻两条支撑钢管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方钢焊接固定连接;相邻两条支撑钢管上还分别通过连接钢管焊接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架为正方体连接架,正方体连接架通过多条连接架方钢焊接而成;正方体连接架的侧面上形成有多个连接架连接孔;正方体连接架和钢管桁架通过螺丝穿过连接架连接孔固定在钢管桁架上。
进一步地,支撑底盘包括底盘支撑架和伸缩杆组件;底盘支撑架通过螺丝固定在竖直支撑桁架的底部;底盘支撑架的四周沿水平方向延伸形成有底盘支撑杆,伸缩杆组件沿竖直方向设置于底盘支撑杆的末端。
进一步地,底盘支撑架通过螺丝穿过竖直支撑桁架底部的连接板,并通过螺母锁紧;螺丝上套设有垫片,螺丝上的垫片位于螺丝的螺母和连接板之间;伸缩杆组件包括螺杆,螺杆的底部连接有圆形钢板,圆形钢板的圆心位置设有圆台形钢片,螺杆的底部焊接固定于圆台形钢片上;螺杆沿竖直方向穿过底盘支撑杆末端的通孔,并能够在通孔内伸缩移动;螺杆在通孔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螺母锁紧;螺杆上套设有垫片,螺杆上的垫片位于螺杆的螺母和底盘支撑杆之间。
进一步地,底盘支撑架的四周沿水平方向均匀延伸形成有四个底盘支撑杆,四个底盘支撑杆形成十字形结构,并且相邻两个底盘支撑杆之间连接有方形构件,方形构件与相邻两个底盘支撑杆的连接处设有螺孔,底盘支撑架通过螺丝穿过螺孔固定在竖直支撑桁架的底部。
进一步地,四个滚轮机构分别沿四个方向设置于竖直支撑桁架的底部,并位于底盘支撑架的中心位置;滚轮机构包括万向轮、支撑轴、支撑杆以及连接轴;万向轮转动设置于支撑轴上,支撑轴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侧的支撑杆并通过锁紧螺母固定;两侧的支撑杆的顶部通过连接轴与方形构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螺丝为M14*75大头螺丝;万向轮为四寸至五寸万向轮。
进一步地,圆形钢板的厚度为6mm;圆台形钢片的厚度为5mm,圆台形钢片的直径为45mm;垫片为M14垫片;彩钢板的尺寸为7.6*4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移动钢筋加工棚,移动起来非常方便,调节螺杆上的螺母,即可调节底座的高度,从而使万向轮直接接触地面,便可实现无碍移动;相比与传统的从水泥打桩开始重新安装一个钢筋加工棚,具有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还有时间,且操作方便,具有更低的施工成本和更高的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钢筋加工棚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钢筋加工棚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局部A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底盘结构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底盘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钢制桁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正方体连接架示意图。
图中:1、竖直支撑桁架;11、支撑钢管;12、斜撑钢管;13、连接钢管;14、连接方钢;2、水平桁架;3、连接架;31、连接架方钢;32、连接架连接孔;4、彩钢板;5、CI防护; 6、支撑底盘;61、底盘支撑架;611、底盘支撑杆;612、方形构件;62、螺杆;63、圆形钢板;64、圆台形钢片;65、螺母;66、垫片;67、螺孔;68、螺丝;7、滚轮机构;71、万向轮;72、支撑轴;73、锁紧螺母;74、支撑杆;75、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钢筋加工棚,所述加工棚包括架体桁架、支撑底盘6、滚轮机构7以及CI防护,架体桁架为立体框架结构,立体框架结构的顶棚由胶合板、彩钢板4与塑料布组成,CI防护粘贴于立体框架结构的四周;具体地,CI防护一般为广告布,广告布上有标语,用于防护和提示;多个支撑底盘6分别均匀设置于架体桁架的底部,并能够沿竖直方向伸缩调节;多个滚轮机构7分别均匀设置于架体桁架的底部,并位于支撑底盘6的中心位置,从而实现加工棚的移动;具体地,该架体桁架包括多个行架标准节连接而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动钢筋加工棚,节约人力、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具有运输方便、安装便捷、效率高等特点;在料场周转频率较多的工程中适用性极强,有很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广泛的推广应用后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7所示,架体桁架包括多条竖直支撑桁架1和多条水平桁架2,相邻两条竖直支撑桁架1之间的距离为3.6m;多条竖直支撑桁架1沿竖直方向支撑,并且每条竖直支撑桁架1的顶部设有连接架3,各条水平桁架2的一端分别连接于连接架3上,从而形成长方体框架结构。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7所示,架体桁架总计二十三个,其中竖向的作支撑用的桁架有1十二个,形成六根竖直支撑桁架1,每根竖直支撑桁架1由两根桁架连接而成,每个桁架端口有八个M16的螺纹孔,桁架端口为方钢,方钢每边有两个螺纹孔呈对称分布,螺纹孔圆心间距为240mm;每两根同方向的桁架通过以14*75大头螺丝、M14垫片、M14 螺母为一套共计八套连接,长度方向每两根竖直支撑桁架1之间的间距为3.6m,宽度方向两根竖直支撑桁架1之间的间距为3.6m;顶面长度方向有桁架八根,前后各四根;顶面宽度方向有桁架三根,分别在左、中、右,间隔距离与竖直支撑桁架1相同。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7所示,竖直支撑桁架1和水平桁架2分别为钢管桁架;钢管桁架包括支撑钢管11、斜撑钢管12、连接钢管13以及连接方钢14;具体地,支撑钢管11为50*3mm钢管,斜撑钢管12为30*2mm钢管,连接钢管13为30*2mm钢管,连接方钢14为50*25mm方钢;进一步地,四条支撑钢管11呈长方体结构并排设置,相邻两条支撑钢管11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方钢14焊接固定连接;相邻两条支撑钢管11上还分别通过连接钢管13焊接固定连接。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7所示,连接架3为正方体连接架,正方体连接架通过多条连接架方钢31焊接而成,并在连接架3的各边打16mm的连接架连接孔32,以便M14*75大头螺丝连接固定架体;即正方体连接架的侧面上形成有多个连接架连接孔32;正方体连接架和钢管桁架通过螺丝穿过连接架连接孔32固定在钢管桁架上。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7所示,支撑底盘6包括底盘支撑架61和伸缩杆组件;底盘支撑架61通过螺丝68固定在竖直支撑桁架1的底部;底盘支撑架61的四周沿水平方向延伸形成有底盘支撑杆611,伸缩杆组件沿竖直方向设置于底盘支撑杆611的末端。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7所示,底盘支撑架61通过螺丝68穿过竖直支撑桁架1底部的连接板,并通过螺母65锁紧;螺丝68上套设有垫片66,螺丝68上的垫片66 位于螺丝68的螺母65和连接板之间;伸缩杆组件包括螺杆62,螺杆62的底部连接有圆形钢板63,圆形钢板63的圆心位置设有圆台形钢片64,螺杆62的底部焊接固定于圆台形钢片 64上;螺杆62沿竖直方向穿过底盘支撑杆611末端的通孔,并能够在通孔内伸缩移动;螺杆62在通孔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螺母65锁紧;螺杆62上套设有垫片66,螺杆62上的垫片 66位于螺杆62的螺母65和底盘支撑杆611之间。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7所示,底盘支撑架61的四周沿水平方向均匀延伸形成有四个底盘支撑杆611,四个底盘支撑杆611形成十字形结构,并且相邻两个底盘支撑杆611之间连接有方形构件612,方形构件612与相邻两个底盘支撑杆611的连接处设有螺孔67,底盘支撑架61通过螺丝68穿过螺孔67固定在竖直支撑桁架1的底部。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7所示,四个滚轮机构7分别沿四个方向设置于竖直支撑桁架1的底部,并位于底盘支撑架61的中心位置;滚轮机构7包括万向轮71、支撑轴72、支撑杆74以及连接轴75;万向轮71转动设置于支撑轴72上,支撑轴72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侧的支撑杆74并通过锁紧螺母73固定;两侧的支撑杆74的顶部通过连接轴75与方形构件612固定连接。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7所示,螺丝68为M14*75大头螺丝;万向轮71 为四寸至五寸万向轮。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7所示,圆形钢板63的厚度为6mm;圆台形钢片64的厚度为5mm,圆台形钢片64的直径为45mm;垫片66为M14垫片;彩钢板4的尺寸为7.6*4m。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1至图7所示,底盘支撑杆611均由50*3mm的方钢组成,方形构件612部分连接形成的边长为400mm,进一步的,每边两端各有一个M16的螺孔67,共计八个与钢管桁架的端口对应,方便与钢管桁架连接;进一步的,方形构件612连接为正方形部分的对角线以及对角线的延长部分,延长部分长度为600mm,每个延长部分的外端口处均有两个M24的螺孔,外侧螺孔距外端口的距离为34mm,两螺孔圆心的距离为45mm;进一步地,共有四根长度为450mm的M24的螺杆62穿过底盘支撑杆611末端的通孔,再通过两对 M24的螺母65与M24的垫片66进行固定;进一步地,螺杆62下端与圆台形钢片64和圆形钢板63进行焊接,此圆形钢板63接触地面时,可移动钢筋加工棚为固定状态,固定状态时,可通过调节四个螺杆62来使底部框架各个部位距离地面的高度一致,非常便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移动钢筋加工棚的使用方法如下:
移动时,将各个螺杆62相对位置上下侧的螺母65拧松,调节底部圆形钢片63位置,将其向上移动,直到高过万向轮40~60mm,然后再将螺杆62与底盘支撑杆的相对位置用两对螺母与垫片固定;重复这种操作,直到所有螺杆62底部的圆形钢片高度高过万向轮,然后人工推动加工棚;固定时,将可移动钢筋加工棚移到指定位置后,将万向轮锁死,再调节螺杆上的两个螺母,使其底部的圆形钢板接触地面后,固定螺杆与底盘支撑杆的相对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移动钢筋加工棚,较为简单,由于各个部件通过螺栓、螺母连接而成,因此只需要拧上或拧下螺栓螺母就可以对可移动钢筋加工棚进行安装或拆卸,操作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移动钢筋加工棚,移动起来非常方便,调节螺杆上的螺母,即可调节底座的高度,从而使万向轮直接接触地面,便可实现无碍移动;相比与传统的从水泥打桩开始重新安装一个钢筋加工棚,具有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还有时间,且操作方便,具有更低的施工成本和更高的施工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所述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改动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移动钢筋加工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棚包括架体桁架、支撑底盘(6)、滚轮机构(7)以及CI防护,所述架体桁架为立体框架结构,所述立体框架结构的顶部铺设有彩钢板(4),所述CI防护粘贴于所述立体框架结构的四周;多个所述支撑底盘(6)分别均匀设置于所述架体桁架的底部,并能够沿竖直方向伸缩调节;多个所述滚轮机构(7)分别均匀设置于所述架体桁架的底部,并位于所述支撑底盘(6)的中心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钢筋加工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桁架包括多条竖直支撑桁架(1)和多条水平桁架(2),相邻两条竖直支撑桁架(1)之间的距离为3.6m;多条所述竖直支撑桁架(1)沿竖直方向支撑,并且每条所述竖直支撑桁架(1)的顶部设有连接架(3),各条所述水平桁架(2)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架(3)上,从而形成长方体框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钢筋加工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支撑桁架(1)和所述水平桁架(2)分别为钢管桁架;所述钢管桁架包括支撑钢管(11)、斜撑钢管(12)、连接钢管(13)以及连接方钢(14);四条所述支撑钢管(11)呈长方体结构并排设置,相邻两条所述支撑钢管(11)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连接方钢(14)焊接固定连接;相邻两条所述支撑钢管(11)上还分别通过所述连接钢管(13)焊接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钢筋加工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3)为正方体连接架,所述正方体连接架通过多条连接架方钢(31)焊接而成;所述正方体连接架的侧面上形成有多个连接架连接孔(32);所述正方体连接架和所述钢管桁架通过螺丝穿过所述连接架连接孔(32)固定在所述钢管桁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钢筋加工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盘(6)包括底盘支撑架(61)和伸缩杆组件;所述底盘支撑架(61)通过螺丝(68)固定在所述竖直支撑桁架(1)的底部;所述底盘支撑架(61)的四周沿水平方向延伸形成有底盘支撑杆(611),所述伸缩杆组件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底盘支撑杆(611)的末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移动钢筋加工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支撑架(61)通过螺丝(68)穿过所述竖直支撑桁架(1)底部的连接板,并通过螺母(65)锁紧;所述螺丝(68)上套设有垫片(66),所述螺丝(68)上的垫片(66)位于所述螺丝(68)的螺母(65)和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伸缩杆组件包括螺杆(62),所述螺杆(62)的底部连接有圆形钢板(63),所述圆形钢板(63)的圆心位置设有圆台形钢片(64),所述螺杆(62)的底部焊接固定于所述圆台形钢片(64)上;所述螺杆(62)沿竖直方向穿过所述底盘支撑杆(611)末端的通孔,并能够在所述通孔内伸缩移动;所述螺杆(62)在所述通孔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螺母(65)锁紧;所述螺杆(62)上套设有垫片(66),所述螺杆(62)上的垫片(66)位于所述螺杆(62)的螺母(65)和所述底盘支撑杆(61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移动钢筋加工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支撑架(61)的四周沿水平方向均匀延伸形成有四个底盘支撑杆(611),四个底盘支撑杆(611)形成十字形结构,并且相邻两个底盘支撑杆(611)之间连接有方形构件(612),所述方形构件(612)与相邻两个底盘支撑杆(611)的连接处设有螺孔(67),所述底盘支撑架(61)通过所述螺丝(68)穿过所述螺孔(67)固定在所述竖直支撑桁架(1)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移动钢筋加工棚,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滚轮机构(7)分别沿四个方向设置于所述竖直支撑桁架(1)的底部,并位于所述底盘支撑架(61)的中心位置;所述滚轮机构(7)包括万向轮(71)、支撑轴(72)、支撑杆(74)以及连接轴(75);所述万向轮(71)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轴(72)上,所述支撑轴(72)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侧的支撑杆(74)并通过锁紧螺母(73)固定;两侧的支撑杆(74)的顶部通过所述连接轴(75)与所述方形构件(612)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移动钢筋加工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68)为M14*75大头螺丝;所述万向轮(71)为四寸至五寸万向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移动钢筋加工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钢板(63)的厚度为6mm;所述圆台形钢片(64)的厚度为5mm,所述圆台形钢片(64)的直径为45mm;所述垫片(66)为M14垫片;所述彩钢板(4)的尺寸为7.6*4m。
CN202220941559.4U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可移动钢筋加工棚 Active CN2173537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41559.4U CN217353744U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可移动钢筋加工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41559.4U CN217353744U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可移动钢筋加工棚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53744U true CN217353744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58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41559.4U Active CN217353744U (zh) 2022-04-22 2022-04-22 一种可移动钢筋加工棚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537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353744U (zh) 一种可移动钢筋加工棚
CN215717271U (zh) 一种用于加腋梁支撑体系的三角架
CN210827837U (zh) 一种梁柱连接结构
CN210482949U (zh) 一种新型插接式脚手架
CN201474294U (zh) 建筑工程顶板模板支撑组件
CN217974417U (zh) 一种装配式格构柱
CN217378905U (zh) 便于拆装的基坑围护结构
CN218815166U (zh) 一种装配式复合材料模板及其连接件
CN214833549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用连接构件
CN217167200U (zh) 一种可调节钢板定位焊接组合装置
CN220352842U (zh) 一种用于检查井施工的箱式支护结构
CN216663849U (zh) 一种可调节钢筋笼托架
CN212926139U (zh) 一种塔吊预埋基础结构
CN213392182U (zh) 一种涵洞浇筑用支撑装置
CN216196699U (zh) 一种布料机洞口加固装置
CN220848329U (zh) 一种装配式组合梁
CN218911984U (zh) 一种钢筋马凳型钢支架
CN221095823U (zh) 一种快装式模盒支撑顶托及含该顶托的支撑结构
CN211286782U (zh) 一种铝模板支撑系统
CN217123504U (zh) 一种集成钢台座
CN217999066U (zh) 一种带筏板基础建筑物的地下室改造构造
CN218992565U (zh) 一种可移动式可调节高度的泵管固定装置
CN216809944U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围堰用加强结构
CN219138485U (zh) 一种用于地下室加固的钢管簇回顶装置
CN212150108U (zh) 一种拼装式钢筋废料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