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53660U - 管套组件及其管套 - Google Patents

管套组件及其管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53660U
CN217353660U CN202220925344.3U CN202220925344U CN217353660U CN 217353660 U CN217353660 U CN 217353660U CN 202220925344 U CN202220925344 U CN 202220925344U CN 217353660 U CN217353660 U CN 2173536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posite side
pipe sleeve
free end
articulated
end op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2534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洁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Pangz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Pangz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Pangz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Pangz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2534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536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536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536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管套组件及其管套,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卡套和第二卡套,所述第一卡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铰连端、第一卡体和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二卡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铰连端、第二卡体和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一铰连端一侧和第二铰连端一侧转动连接,第一铰连端另一侧和第二铰连端另一侧活动配合,当第一铰连端另一侧和第二铰连端另一侧相互配合时,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相互配合,当第一铰连端另一侧和第二铰连端另一侧相互分离时,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相互分离。便于将管套从钢筋上取下,为下次浇注做准备,本实施例中的管套便于拆卸,可多次重复使用,节约成本。

Description

管套组件及其管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管套组件及其管套。
背景技术
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有一部分钢筋是预留出来,这部分预留出来的钢筋需要与下一层结构的钢筋进行连接(锚固)。一般的做法是,在混凝土浇筑前,用直径40mm的pvc管把预留的钢筋套住,这样在浇筑混凝土时,飞溅的混凝土只会溅到pvc管子上,后续再把pvc管子拆除。这些pvc管子在拆除中极易破损,通常为一次性使用品,重复使用率低,增加建筑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pvc管子在拆除中容易受到破损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管套组件及其管套,它便于拆卸,可多次重复使用,节约成本。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套,包括第一卡套和第二卡套,所述第一卡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铰连端、第一卡体和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二卡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铰连端、第二卡体和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一铰连端一侧和第二铰连端一侧转动连接,第一铰连端另一侧和第二铰连端另一侧活动配合,当第一铰连端另一侧和第二铰连端另一侧相互配合时,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相互配合,当第一铰连端另一侧和第二铰连端另一侧相互分离时,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相互分离。
可选的,第一铰连端另一侧和第二铰连端另一侧之间连接有形变体,所述形变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在第一形变状态和第二形变状态之间转换,当所述形变体在第一形变状态时,第一铰连端另一侧和第二铰连端另一侧相互分离,当所述形变体在第二形变状态时,第一铰连端另一侧和第二铰连端另一侧相互配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自由端的外壁设有第一提手,所述第二自由端的外壁设有第二提手。
可选的,所述第一铰连端一侧和第二铰连端一侧均转动连接有合页,所述合页安装在滑块上,所述滑块内部设有用于供滑杆穿过的第一通孔。
可选的,所述滑块内部设有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活动设置有限位件。
可选的,所述第二通孔内周壁设有螺纹,所述限位件一端设有旋钮,限位件另一端为与第二通孔配合的螺杆。
可选的,所述第一卡体和第二卡体均为弧形。
可选的,所述形变体为弧形弹片。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管套组件,包括滑杆和上文所述的管套,所述管套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滑杆依次穿过每个管套上的第一通孔。
可选的,所述滑杆的一端设有限位块。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管套,第一卡体和第二卡体用于卡合在钢筋的外周,混凝土浇筑时,第一铰连端另一侧和第二铰连端另一侧相互配合,带动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相互靠近,使第一卡体和第二卡体卡合在钢筋的外周,将钢筋保护在内,防止被混凝土飞溅到,浇注完毕后,外力使第一铰连端另一侧和第二铰连端另一侧相互分离,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相互分离,第一卡体和第二卡体相互分离,便于将管套从钢筋上取下,为下次浇注做准备,本实施例中的管套便于拆卸,可多次重复使用,节约成本。
(2)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管套,当形变体在第一形变状态(即初始状态)时,第一铰连端另一侧和第二铰连端另一侧相互分离,浇筑时,第一卡体和第二卡体分别设置在钢筋的两侧,形变体抵靠在钢筋的下部,用户的两手分别对第一卡体和第二卡体用力,使第一卡体和第二卡体相互靠近,形变体在钢筋抵靠力的作用下转变为第二形变状态,形变体在第二形变状态下抵靠在第一铰连端一侧和第二铰连端一侧上,第一铰连端另一侧和第二铰连端另一侧相互配合,带动带动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相互靠近,使第一卡体和第二卡体卡合在钢筋的外周;浇注完成后,用户的两手分别第一卡体和第二卡体反向用力,使第一卡体和第二卡体相互远离,形变体在第一铰连端一侧和第二铰连端一侧抵靠力的作用下转变为第一形变状态,带动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相互分离,第一卡体和第二卡体相互分离,便于将管套从钢筋上取下,为下次浇注做准备。
(3)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管套,限位件与滑杆外周壁活动抵靠,当管套在滑杆上移动到相应位置,限位件与滑杆抵靠,将管套的位置固定下来,防止管套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移动。使用完毕后,限位件与滑杆分离,使管套在滑杆上可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形变体在第一形变状态下管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形变体在第二形变状态下管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滑块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滑杆的示意图。
各附图中的标记为:1、第一卡套;11、第一铰连端;12、第一卡体;13、第一自由端;14、第一提手;2、第二卡套;21、第二铰连端;22、第二卡体;23、第二自由端;24、第二提手;3、形变体;4、合页;5、滑块;51、第一通孔;52、第二通孔;6、限位件;61、旋钮;62、螺杆;7、滑杆;71、限位块;8、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等词语,是为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方便而设置,并没有特定的限定作用,均为泛指,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构成限定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同一实施例中的多个技术方案,以及不同实施例的多个技术方案之间,可进行排列组合形成新的不存在矛盾或冲突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实施例1
结合附图1-4,本实施例的管套,包括第一卡套1和第二卡套2,所述第一卡套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铰连端11、第一卡体12和第一自由端13,所述第二卡套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铰连端21、第二卡体22和第二自由端23,所述第一铰连端11一侧和第二铰连端21一侧转动连接,第一铰连端11另一侧和第二铰连端21另一侧活动配合,当第一铰连端11另一侧和第二铰连端21另一侧相互配合时,第一自由端13和第二自由端23相互配合,当第一铰连端11另一侧和第二铰连端21另一侧相互分离时,第一自由端13和第二自由端23相互分离。第一卡体12和第二卡体22用于卡合在钢筋8的外周,混凝土浇筑时,第一铰连端11另一侧和第二铰连端21另一侧相互配合,带动第一自由端13和第二自由端23相互靠近,使第一卡体12和第二卡体22卡合在钢筋8的外周,将钢筋8保护在内,防止被混凝土飞溅到,浇注完毕后,外力使第一铰连端11另一侧和第二铰连端21另一侧相互分离,第一自由端13和第二自由端23相互分离,第一卡体12和第二卡体22相互分离,便于将管套从钢筋8上取下,为下次浇注做准备,本实施例中的管套便于拆卸,可多次重复使用,节约成本。
实施例2
结合附图1-4,本实施例的管套,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相比,可改进如下:第一铰连端11另一侧和第二铰连端21另一侧之间连接有形变体3,所述形变体3在外力的作用下在第一形变状态和第二形变状态之间转换,当所述形变体3在第一形变状态时,第一铰连端11另一侧和第二铰连端21另一侧相互分离,当所述形变体3在第二形变状态时,第一铰连端11另一侧和第二铰连端21另一侧相互配合。当形变体3在第一形变状态(即初始状态)时,第一铰连端11另一侧和第二铰连端21另一侧相互分离,浇筑时,第一卡体12和第二卡体22分别设置在钢筋8的两侧,形变体3抵靠在钢筋8的下部,用户的两手分别对第一卡体12和第二卡体22用力,使第一卡体12和第二卡体22相互靠近,形变体3在钢筋8抵靠力的作用下转变为第二形变状态,形变体3在第二形变状态下抵靠在第一铰连端11一侧和第二铰连端21一侧上,第一铰连端11另一侧和第二铰连端21另一侧相互配合,带动带动第一自由端13和第二自由端23相互靠近,使第一卡体12和第二卡体22卡合在钢筋8的外周;浇注完成后,用户的两手分别第一卡体12和第二卡体22反向用力,使第一卡体12和第二卡体22相互远离,形变体3在第一铰连端11一侧和第二铰连端21一侧抵靠力的作用下转变为第一形变状态,带动第一自由端13和第二自由端23相互分离,第一卡体12和第二卡体22相互分离,便于将管套从钢筋8上取下,为下次浇注做准备。
实施例3
结合附图1-4,本实施例的管套,与实施例1或2的技术方案相比,可改进如下:所述第一自由端13的外壁设有第一提手14,所述第二自由端23的外壁设有第二提手24。第一提手14和第二提手24便于使用户施加外力,促使第一自由端13和第二自由端23相互靠近或者分离。
实施例4
结合附图1-4,本实施例的管套,与实施例1-3任一项技术方案相比,可改进如下:所述第一铰连端11一侧和第二铰连端21一侧均转动连接有合页4,所述合页4安装在滑块5上,所述滑块5内部设有用于供滑杆7穿过的第一通孔51。形变体3在第二形变状态下抵靠在合页4上,利用合页4的力转变为第一形变状态。滑杆7可依次穿过第一通孔51将多个管套串连起来。
实施例5
结合附图1-4,本实施例的管套,与实施例1-4任一项技术方案相比,可改进如下:所述滑块5内部设有与第一通孔51连通的第二通孔52,所述第二通孔52内活动设置有限位件6。限位件6与滑杆7外周壁活动抵靠,当管套在滑杆7上移动到相应位置,限位件6与滑杆7抵靠,将管套的位置固定下来,防止管套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移动。使用完毕后,限位件6与滑杆7分离,使管套在滑杆7上可移动。
实施例6
结合附图1-4,本实施例的管套,与实施例1-5任一项技术方案相比,可改进如下:所述第二通孔52内周壁设有螺纹,所述限位件6一端设有旋钮61,限位件6另一端为与第二通孔52配合的螺杆62。旋钮61便于用户对限位件6施力,旋转旋钮61使螺杆62在第二通孔52内旋进或者旋出,当管套在滑杆7上移动到相应位置,螺杆62旋进直至与滑杆7外周壁相抵靠,将管套的位置固定下来。
实施例7
结合附图1-4,本实施例的管套,与实施例1-6任一项技术方案相比,可改进如下:所述第一卡体12和第二卡体22均为弧形。第一卡体12和第二卡体22的形状与钢筋8的形状相适配,在卡合其他物体时,第一卡体12和第二卡体22的形状也可以为矩形或者多边形。
实施例8
结合附图1-4,本实施例的管套,与实施例1-7任一项技术方案相比,可改进如下:所述形变体3为弧形弹片。当形变体3为第一形变状态时,弧形弹片的弧形凸部抵靠在钢筋8下部,当形变体3为第二形变状态时,弧形弹片的弧形凸部抵靠在合页4上部。
实施例9
结合附图1-4,本实施例的管套组件,包括滑杆7和多个实施例1~3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管套,管套设有第一通孔51,所述滑杆7依次穿过每个管套上的第一通孔51,所述限位件6与滑杆7的外周壁活动抵靠。滑杆7可依次穿过第一通孔51将多个管套串连起来,便于管套的整理,同时也提高了使用效率。
实施例10
结合附图1-4,本实施例的管套组件,与实施例1-9任一项技术方案相比,可改进如下:所述滑杆7的一端设有限位块71。限位块71防止管套从滑杆7上脱落。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管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卡套和第二卡套,所述第一卡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铰连端、第一卡体和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二卡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铰连端、第二卡体和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一铰连端一侧和第二铰连端一侧转动连接,第一铰连端另一侧和第二铰连端另一侧活动配合,当第一铰连端另一侧和第二铰连端另一侧相互配合时,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相互配合,当第一铰连端另一侧和第二铰连端另一侧相互分离时,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相互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套,其特征在于,第一铰连端另一侧和第二铰连端另一侧之间连接有形变体,所述形变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在第一形变状态和第二形变状态之间转换,当所述形变体在第一形变状态时,第一铰连端另一侧和第二铰连端另一侧相互分离,当所述形变体在第二形变状态时,第一铰连端另一侧和第二铰连端另一侧相互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由端的外壁设有第一提手,所述第二自由端的外壁设有第二提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连端一侧和第二铰连端一侧均转动连接有合页,所述合页安装在滑块上,所述滑块内部设有用于供滑杆穿过的第一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内部设有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活动设置有限位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周壁设有螺纹,所述限位件一端设有旋钮,限位件另一端为与第二通孔配合的螺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体和第二卡体均为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体为弧形弹片。
9.一种管套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滑杆和多个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管套,所述管套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滑杆依次穿过每个管套上的第一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的一端设有限位块。
CN202220925344.3U 2022-04-20 2022-04-20 管套组件及其管套 Active CN2173536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25344.3U CN217353660U (zh) 2022-04-20 2022-04-20 管套组件及其管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25344.3U CN217353660U (zh) 2022-04-20 2022-04-20 管套组件及其管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53660U true CN217353660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57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25344.3U Active CN217353660U (zh) 2022-04-20 2022-04-20 管套组件及其管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536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50682U (zh) 折叠帐篷
CN204171946U (zh) 螺钉固定套及螺丝刀
CN108788815A (zh) 一种带有定位功能的夹具
CN217353660U (zh) 管套组件及其管套
CN206519971U (zh) 一种避障机器人
CN210742250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混凝土钢筋检测仪
CN210263945U (zh) 一种塑料建筑模板支撑用升降式拆顶保护装置
CN201816056U (zh) 工具车
CN211992545U (zh) 一种可拆卸式卡簧钳
CN209163426U (zh) 一种新型的可滑移半扣横杆
CN110193840B (zh) 一种便于使用者更换臂手的智能机械臂
CN211258972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水泵固定装置
CN210805583U (zh) 超薄连筋金属键盘
CN208542237U (zh) 一种化学实验铁架台
CN208243192U (zh) 一种储物柜
CN209473794U (zh) 一种穿戴设备及表带连接组件
CN206859682U (zh) 一种建筑模板快速夹持装置
CN201970244U (zh) 丝锥手柄
CN112982391A (zh) 一种墩柱模板防爆模及防倾覆装置
CN209741946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铲子
CN217143821U (zh) 锁芯卡簧拆卸钳
CN219508824U (zh) 一种装配式主体结构
CN213716328U (zh) 一种公路与桥梁设计应用拼接模型
CN218044781U (zh) 一种饮用水水桶更换工具
CN210263927U (zh) 收缩式顶板预留洞套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Jielong

Inventor after: Li Shuanrong

Inventor after: Yuan Zhen

Inventor before: Zhang Jielo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