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53123U - 四边出筋压槽双向叠合板 - Google Patents

四边出筋压槽双向叠合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53123U
CN217353123U CN202221293400.2U CN202221293400U CN217353123U CN 217353123 U CN217353123 U CN 217353123U CN 202221293400 U CN202221293400 U CN 202221293400U CN 217353123 U CN217353123 U CN 2173531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dy
plate
reinforcing steel
side reinforcing
bend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9340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nchmark Fangzhong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nchmark Fangzhong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nchmark Fangzhong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nchmark Fangzhong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9340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531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531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531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四边出筋压槽双向叠合板,包括板体,板体两侧的拼缝处间隔设置有若干压槽,板体内布设有与压槽对应的板侧钢筋,板侧钢筋的两端从对应压槽穿出,且板侧钢筋的两端为向上的第一折弯部,第一折弯部的端头高出板体的上板面,且第一折弯部的端头在板体的投影面上位于板体的外侧,板体内还布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板端钢筋,板端钢筋的两端为向上的第二折弯部,第二折弯部的端头从板体的上板面穿出,且第二折弯部的端头在板体的投影面上位于板体的外侧,两板体密拼后,两对应板侧钢筋通过连接钢筋互锚搭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满足工厂智能化批量生产,且施工方便,安装效率高。

Description

四边出筋压槽双向叠合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向叠合板,特别是四边出筋压槽双向叠合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向叠合板出筋施工难度大,经过发明人的长期研究分析,造成其施工难度大的原因为:胡子筋安装困难,安装顺序有要求,安装顺序错误导致安装精度差,安装精度差后,则会导致轴线偏位,相邻叠合板高度大,与现浇结构错缝等。
现有的双向叠合板出筋生产难,主要原因为:双向叠合板生产体系自动化程度差,不利于产业升级提质降本;不同钢筋间距对模具要求不同,增加了模具成本;较长的出筋,钢筋运输过程中扰动较大。
传统的单向叠合板体系,其胡子筋导致安装困难,相比双向板施工相对好控制,但是结合处有拼缝,后期使用开裂风险较大。
而为了适应未来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叠合板体系一般要具备以下特点:
a)适合工厂智能化生产需求;
b)方便现场安装且可以实现现场楼板免支模或极少支模;
c)成本增量少或综合成本基本与现有双向叠合板持平。
d)受力性能较好能实现基本等同现浇构件的特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四边出筋压槽双向叠合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四边出筋压槽双向叠合板,包括板体,板体两侧的拼缝处间隔设置有若干压槽,板体内布设有与压槽对应的板侧钢筋,板侧钢筋的两端从对应压槽穿出,且板侧钢筋的两端为向上的第一折弯部,第一折弯部的端头高出板体的上板面,且第一折弯部的端头在板体的投影面上位于板体的外侧,板体内还布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板端钢筋,板端钢筋的两端为向上的第二折弯部,第二折弯部的端头从板体的上板面穿出,且第二折弯部的端头在板体的投影面上位于板体的外侧,两板体密拼后,两对应板侧钢筋通过连接钢筋互锚搭接。
可选的,板体上间隔布设有若干桁架,桁架的底部位于板体内,桁架的顶部位于板体上方。
可选的,板侧钢筋均匀间隔设置,且第一折弯部为Z形结构。
可选的,板端钢筋均匀间隔设置,且第二折弯部为Z形结构。
可选的,连接钢筋的两端均设置有Z形结构的第三折弯部,第三折弯部的端头位于对应板体的上板面上方。
可选的,板端钢筋和板侧钢筋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四边出筋压槽双向叠合板,其出筋的部位高于模具,因此板端钢筋和板侧钢筋不会影响模具的安装,可以实现智能化批量生产,从而提高了预制效率和降低了预制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四边出筋压槽双向叠合板,在板体的拼缝处间隔设置有压槽,且板侧钢筋位于压槽内,而板侧钢筋采用连接钢筋锚固搭接,从而使得整个双向叠合板施工方便,而且在后浇筑过程中,无需后浇带支模,进而提高了施工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板端钢筋、板侧钢筋和连接钢筋的布设示意图
图2 为板端钢筋、板侧钢筋在板体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密拼后,板端钢筋与连接钢筋的搭接示意图
图中,1-板体,2-压槽,3-板侧钢筋,4-板端钢筋,5-桁架,6-连接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四边出筋压槽双向叠合板,包括板体1,板体1两侧的拼缝处间隔设置有若干压槽2,板体1内布设有与压槽2对应的板侧钢筋3,板侧钢筋3的两端从对应压槽2穿出,且板侧钢筋3的两端为向上的第一折弯部,第一折弯部的端头高出板体1的上板面,且第一折弯部的端头在板体1的投影面上位于板体1的外侧,因此板侧钢筋3在板体1的两侧是通过出筋的方式布设,且在布设过程中,板侧钢筋3不会影响板体1模板的制造、安装,进一步的,板侧钢筋3均匀间隔设置,也就是说压槽2为均匀间隔设置,优选的,第一折弯部为Z形结构,Z形结构的第一折弯部制作方便,可以在板体1的预制工厂批量制作,进一步的,板体1内还布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板端钢筋4,板端钢筋4的两端为向上的第二折弯部,第二折弯部的端头从板体1的上板面穿出,且第二折弯部的端头在板体1的投影面上位于板体1的外侧,因此板端钢筋4在板体1的两端是通过出筋的方式布设,且在布设过程中,板端钢筋4也不会影响板体1模板的制造、安装,因此整个板体1的模具不会受板端钢筋4和板侧钢筋3的影响,从而可以通过工厂智能化平台批量设置,从而提高了板体1的制作效率,进一步的,板端钢筋4和板侧钢筋3相互垂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两板体1密拼后,两对应板侧钢筋3通过连接钢筋6互锚搭接,进一步的,连接钢筋6的两端均设置有Z形结构的第三折弯部,第三折弯部的端头位于对应板体1的上板面上方,通过连接钢筋6使得两对应板侧钢筋3搭接,在往压槽2内后浇筑混凝土后,使得两个板体1实现密拼后,其增加了该双向叠合板的承载能力,从而增加了该双向叠合板使用的安全性,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只需将连接钢筋6与板侧钢筋3搭接,然后再浇筑混凝土即可,从而使得施工方便,而且在制作板体1时,两相邻的板体1的板侧钢筋3根据实际要求错开设置,因此可以实现板体1的密拼,使得两相邻的板体1的板侧钢筋3不会发生干涉,而且在后浇筑混凝土时,无需后浇带支模,进一步的提高了施工的方便性。
在本实施例中,板体1上间隔布设有若干桁架5,桁架5的底部位于板体1内,桁架5的顶部位于板体1上方,桁架5可以增加板体1的结构强度,提高板体1的抗剪能力,优选的,桁架5与板端钢筋4平行,进一步的,桁架5包括三个主筋,三个主筋呈三角形分布,顶部主筋与底部主筋之间通过若干连接筋连接。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四边出筋压槽双向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两侧的拼缝处间隔设置有若干压槽,所述板体内布设有与所述压槽对应的板侧钢筋,所述板侧钢筋的两端从对应所述压槽穿出,且所述板侧钢筋的两端为向上的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的端头高出板体的上板面,且所述第一折弯部的端头在所述板体的投影面上位于所述板体的外侧,所述板体内还布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板端钢筋,所述板端钢筋的两端为向上的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折弯部的端头从所述板体的上板面穿出,且所述第二折弯部的端头在所述板体的投影面上位于所述板体的外侧,两所述板体密拼后,两对应所述板侧钢筋通过连接钢筋互锚搭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边出筋压槽双向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上间隔布设有若干桁架,所述桁架的底部位于所述板体内,所述桁架的顶部位于所述板体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四边出筋压槽双向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侧钢筋均匀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折弯部为Z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四边出筋压槽双向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端钢筋均匀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折弯部为Z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四边出筋压槽双向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筋的两端均设置有Z形结构的第三折弯部,所述第三折弯部的端头位于对应所述板体的上板面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四边出筋压槽双向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端钢筋和所述板侧钢筋相互垂直。
CN202221293400.2U 2022-05-27 2022-05-27 四边出筋压槽双向叠合板 Active CN2173531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93400.2U CN217353123U (zh) 2022-05-27 2022-05-27 四边出筋压槽双向叠合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93400.2U CN217353123U (zh) 2022-05-27 2022-05-27 四边出筋压槽双向叠合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53123U true CN217353123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15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93400.2U Active CN217353123U (zh) 2022-05-27 2022-05-27 四边出筋压槽双向叠合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531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57119B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结构
EP2021555B1 (en) Concrete beam
CN113216484B (zh) 一种钢-混组合梁连接构造及设计计算方法
CN109518858B (zh) 装配式梁板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202219B (zh) 一种全预制装配式钢-混组合楼盖体系及设计计算方法
CN216787633U (zh) 预制混凝土构件、一字形预制混凝土组件及建筑结构
KR100947340B1 (ko) 슬래브와 기둥 접합부의 전단보강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3152764A (zh) 一种采用铆接c型钢和钢板的预制组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CN110512730B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主次梁连接结构
CN113738007A (zh) 桁架楼层板
EP2601360B1 (en) A system of construction elements for the dry construction of structures
CN217353123U (zh) 四边出筋压槽双向叠合板
CN211974012U (zh) 装配式建筑的现浇框架
CN210658950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梁以及建筑物
CN108412099A (zh) 全厚度后埋钢筋连接式混凝土预制板及连接方法
CN111794423A (zh) 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建筑物及施工方法
CN111485627B (zh) 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主次梁连接结构
CN112324035A (zh) 轻钢龙骨防火组合楼板板头节点连接构造和装配方法
CN219311569U (zh) 一种用于预应力带肋底板的预制组合肋及成品模板
CN110843095A (zh) 混凝土箱模及其制作方法、以及免拆模建造方法
CN211143439U (zh) 双向叠合楼板、板缝构造以及与梁或墙的连接构造
CN212896849U (zh) 一种密拼叠合楼板连接节点结构
CN110700079A (zh) 一种无上翼缘的波形钢板组合梁及其制造方法
CN213926978U (zh) 一种折板式预制底板及包括其的折板式叠合板
CN215976824U (zh) 一种预制桥面无模板现浇湿接缝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