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87633U - 预制混凝土构件、一字形预制混凝土组件及建筑结构 - Google Patents

预制混凝土构件、一字形预制混凝土组件及建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87633U
CN216787633U CN202122777314.0U CN202122777314U CN216787633U CN 216787633 U CN216787633 U CN 216787633U CN 202122777314 U CN202122777314 U CN 202122777314U CN 216787633 U CN216787633 U CN 2167876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cast concrete
longitudinal groove
present application
tie
longitud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7731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初明进
李永兴
李爱群
孙志娟
初前进
刘继良
初晓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Aike Fujian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Aike Fujian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Aike Fujian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Aike Fujian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876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876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一字形预制混凝土组件及建筑结构,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侧壁具有第一纵向凹槽,包括:至少一对拉筋,所述至少一对拉筋包括第一拉筋和第二拉筋,所述第一拉筋和所述第二拉筋之间具有一间隙,所述至少一对拉筋纵向分布于所述第一纵向凹槽内;至少一个环筋,所述至少一个环筋布置于所述间隙内。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提高了建筑结构的工业化水平,改善了接缝的受力性能并节省了资源。

Description

预制混凝土构件、一字形预制混凝土组件及建筑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一字形预制混凝土组件及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中,预制墙板间的连接主要采用预制构件侧面外伸钢筋锚固在竖向接缝的后浇混凝土的技术方案;生产带外伸钢筋的预制墙板时模板需要开槽、开孔,钢筋安装困难,模板摊销大,生产效率低,有研究表明,模板摊销可达到成本的10%以上。在运输、吊装阶段,外伸钢筋易被碰撞、弯折,增加调直工序;在预制墙板安装阶段,相邻构件外伸钢筋互相干扰,后加钢筋安装困难,施工效率低。
为解决这一问题,专利申请201711166174.5提出了一种可旋转预埋套件以及预制装配式墙体,该技术通过可旋转预埋套件避免预制构件侧面伸出钢筋,以方便运输、安装等。但是该技术构造较为复杂。
背景技术部分的内容仅仅是公开发明人所知晓的技术,并不当然代表本领域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及一字形预制混凝土组件,解决现有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预制墙板出筋带来的制作效率低、模板摊销大,运输、安装难度大,以及整体效率和效益低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出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侧壁具有第一纵向凹槽,包括:至少一对拉筋和至少一根环筋,其中,每对拉筋包括第一拉筋和第二拉筋,所述第一拉筋和所述第二拉筋之间具有一间隙,所述至少一对拉筋纵向分布于所述第一纵向凹槽内。所述至少一根环筋布置于所述第一拉筋和所述第二拉筋之间的间隙内。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拉筋和所述第二拉筋之间的间隙不大于30mm。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构件沿垂直于所述侧壁的方向上的所述第一拉筋数量为至少一根,或者沿垂直于所述侧壁的方向上的所述第二拉筋数量为至少一根。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构件,还包括:至少一根纵筋,所述至少一个环筋伸入所述第一拉筋和所述第二拉筋之间的间隙,所述至少一根纵筋布置于所述至少一个环筋与所述至少一对拉筋之间,且位于所述至少一对拉筋远离所述侧壁的一侧。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纵向凹槽内与开口端相对的一侧具有横向凹槽,所述至少一个环筋穿过所述第一拉筋和所述第二拉筋之间的间隙能够伸入所述横向凹槽内。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为一字形、T形、L形或者十字形。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出一种一字形预制混凝土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构件。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一字形预制混凝土组件,还包括:第二预制混凝土构件,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侧壁设置有横向孔洞,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环筋跨过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和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构件之间的间隙,伸入所述横向孔洞内;或者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构件为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构件,所述环筋跨过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和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构件之间的间隙。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构件与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构件之间的间隙为0~30mm。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出一种建筑结构,包括如上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构件或者如上所述的一字形预制混凝土组件。
基于上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及一字形预制混凝土组件,避免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环节效率低、模板摊销大问题,还可避免预制构件堆放、运输、吊装时钢筋被碰撞,提升了效率;预制构件堆放、运输、吊装时环筋隐藏在纵向凹槽内,防止钢筋被碰撞;预制构件安装就位后环筋伸出预制构件侧面来保证节点整体性。采用这样的技术措施,环筋在工厂里或者吊装前安装到位,减少施工现场的钢筋工程量。
采用本申请预制混凝土构件侧面不出筋,节点可以密拼连接,减少现场的模板、支撑、以及现浇混凝土。
预制混凝土构件密拼连接关键技术是保证连接钢筋就位。采用本申请预制混凝土构件就位后,移动环筋伸出第一纵向凹槽到接缝另一侧,实现钢筋连接。
第一纵向凹槽内成对设置拉筋,在连接凹槽两侧预制混凝土的同时,环筋被夹持在拉筋间,在运输、吊装等环节可以临时固定环筋;预制混凝土构件就位后,环筋移动时,拉筋可保证环筋定位较为精准。保证了环筋位于拉筋间的稳定性,提升了预制混凝土构件之间的接缝的受力性能以及施工的效率。
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申请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申请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说明和附图仅用来说明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这里,构成本公开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布置有环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2-4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拉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5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拉筋的位置示意图。
图6-9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不同拉筋数量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9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10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环筋布置于第一拉筋和第二拉筋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具有纵向孔洞的结构示意图。
图12-13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环筋伸入横向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布置纵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一字形预制混凝土组件的环筋连接纵向凹槽和横向孔洞的结构示意图。
图16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一字形预制混凝土组件的两个环筋连接于两个纵向凹槽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一字形预制混凝土组件的组装流程示意图。
图18-19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L形预制混凝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第一预制件的拉筋在第一纵向凹槽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21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第一预制件的拉筋在侧壁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2-27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第二预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8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第二预制件的横向孔洞的结构示意图。
图29-30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第二预制件布置环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31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第一预制件布置环筋和纵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32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第二预制件布置环筋和纵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33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第一预制件设置有横向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4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第二预制件设置有横向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5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L形预制混凝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示出图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6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T形预制混凝土组件无纵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37-38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第一预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9-44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第二预制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39-43中C、D、E、F、G的局部放大图。
图45-46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第二预制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7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第一预制件布置环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48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第二预制件布置环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49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第一预制件具有横向凹槽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0-51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第二预制件具有横向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及图50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52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第一预制件布置环筋和纵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53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第二预制件布置环筋和纵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54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T形预制混凝土组件布置纵筋的结构示意图及图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5-59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十字形预制混凝土组件的第二预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0-62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十字形预制混凝土组件的拼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目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中预制混凝土构件间有水平接缝、竖向接缝等,接缝处的受力性能决定了预制混凝土结构整体性能。现有的预制混凝土构件间接缝连接较为复杂,整体性较差。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实施例一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布置有环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本申请公开一种侧面不出筋的预制混凝土构件100,预制混凝土构件100的侧壁具有第一纵向凹槽101,预制混凝土构件100包括至少一对拉筋103。当然,本申请并不限定预制混凝土构件100和其上的第一纵向凹槽101的具体尺寸,而是可以根据受力需求、制作、安装等环节的需要确定。
至少一对拉筋103包括第一拉筋1031和第二拉筋1033,第一拉筋1031和第二拉筋1033之间具有一间隙,至少一对拉筋103纵向分布于第一纵向凹槽101内。
图2-4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拉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如图2-3可见,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至少一对拉筋103由预制混凝土构件100的第一纵向凹槽101两侧伸出。至少一对拉筋103可以采用U形的钢筋构造,U形的底部位于第一纵向凹槽101内形成第一拉筋1031或第二拉筋1033,U形的侧壁埋接于第一纵向凹槽101两侧。
参图4可见,至少一对拉筋103中第一拉筋1031或第二拉筋1033还可以采用环形的钢筋构造,环形钢筋结构的一侧裸露第一纵向凹槽101内,其他部位埋接于第一纵向凹槽101两侧壁内;或者与第一纵向凹槽101相对的另一侧壁上也具有一纵向凹槽,环形钢筋部分暴露在纵向凹槽内,其余部分隐藏于第一纵向凹槽101两侧壁内。图2-4中将至少一对拉筋103附近混凝土剖开,以方便显示拉筋构造。
图5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拉筋的位置示意图。
参图5可见,至少一对拉筋103位于第一纵向凹槽101开口端的位置,也可以设置于第一纵向凹槽101内,至少一对拉筋103与预制混凝土构件100的侧壁具有一定距离。也可以设置于预制混凝土构件100侧壁上,也就是说,位于第一纵向凹槽101的开口端的侧壁处。
图6-9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不同拉筋数量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9中A的局部放大图。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沿垂直于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侧壁的方向上的第一拉筋1031数量为至少一根。
另外,沿垂直于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侧壁的方向上的第二拉筋1033数量为至少一根。
这里,第一拉筋1031和第二拉筋1033沿垂直于预制墙体侧壁的方向上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中对其具体数量不做限定。
参图6,至少一对拉筋103沿垂直于预制墙体侧壁的方向上的数量为2对。
参图7,至少一对拉筋103沿垂直于预制墙体侧壁的方向上的数量为3对。
参图8,靠近纵向凹槽的开口处布置至少一对拉筋10的数量为1对,并且靠近纵向凹槽的槽底的位置设置有一根拉筋。参图9,沿垂直于预制墙体侧壁的方向上,第一拉筋1031的数量为1根,第二拉筋1033的数量为2根。
图10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环筋布置于第一拉筋和第二拉筋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0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预制混凝土构件100还包括至少一个环筋107,至少一个环筋107布置于第一拉筋1031和第二拉筋1033之间的间隙内。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至少一个环筋107为焊接矩形钢筋环或箍筋,本申请并不限定至少一个环筋107的具体形状,而是可以根据建筑施工的需要任意设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拉筋1031和第二拉筋1033之间的间隙根据至少一个环筋107直径及环筋安装需求确定。常见结构构造中,拉筋间隙不超过30mm可满足需求,或者第一拉筋和第二拉筋之间的间隙比环筋直径大10mm。本申请并不限定至少一个环筋107直径以及第一拉筋1031和第二拉筋1033之间的间隙,而是可以根据构件制造、施工等的需要设置。
图11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具有纵向孔洞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1示出,预制混凝土构件100具有至少一个纵向孔洞,从而减小预制混凝土构件的重量。
图12-13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环筋伸入横向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第一纵向凹槽101内与开口端相对的一侧具有横向凹槽109,至少一个环筋107穿过第一拉筋1031和第二拉筋1033之间的间隙能够伸入横向凹槽109内;预制混凝土构件100运输、吊装时,至少一个环筋107部分长度可隐藏于第一纵向凹槽101的横向凹槽109内,待预制混凝土构件吊装就位后,将至少一个环筋107推出,位于第一纵向凹槽101与结合的墙体之间,并浇筑混凝土连接相邻构件。设置横向凹槽109的目的是,当至少一个环筋107长度大于第一纵向凹槽101的深度时,至少一个环筋107部分伸入横向凹槽109内,使至少一个环筋107另一端不伸出预制混凝土构件100的侧壁。
如图13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预制混凝土构件100具有至少一个纵向孔洞,第一纵向凹槽101内与开口端相对的一侧具有连通纵向孔洞的横向孔洞,至少一个环筋107穿过第一拉筋1031和第二拉筋1033之间的间隙能够伸入横向孔洞内,或者穿过横向孔洞伸入纵向孔洞内。
图14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布置纵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4所示,预制混凝土构件100还包括至少一根纵筋105。
至少一个环筋107伸入第一拉筋1031和第二拉筋1033之间的间隙,至少一根纵筋105布置于至少一个环筋107与至少一对拉筋103之间,且位于至少一对拉筋103远离预制混凝土构件100侧壁的一侧。至少一个环筋107可以在第一拉筋1031和第二拉筋1033之间的间隙内移动,至少一根纵筋105可与至少一个环筋107绑扎一起。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预制混凝土构件100还包括保温板,保温板设置于预制混凝土构件100上。保温层可以粘接于预制混凝土构件100的前壁或后壁上,从而达到预制混凝土构件100具有良好的保温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第一纵向凹槽101在垂直于预制混凝土构件100侧壁的方向上具有一长边和一短边。换言之,第一纵向凹槽101两侧的混凝土预制板沿垂直于预制混凝土构件100侧壁的方向上的长度不同(图中未示出)。
两个预制混凝土构件100间进行组装时,一长边和一短边对接,另一长边和另一短边对接,从而提高接缝处的受力性能。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预制混凝土构件100为一字形、T形、L形或者十字形,T形、L形或者十字形凸起上设置凹槽、拉筋、环筋。换言之,预制混凝土构件100的形状可以设置多种,本申请中对其具体形状不做限定。
图15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一字形预制混凝土组件的环筋连接纵向凹槽和横向孔洞的结构示意图。图16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一字形预制混凝土组件的两个环筋连接于两个纵向凹槽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图17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一字形预制混凝土组件的组装流程示意图。
如图15-17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出一种一字形预制混凝土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构件100,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拼接的一字形墙体节点。
参图15可见,所述的一字形预制混凝土组件还包括第二预制混凝土构件200,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构件200的侧壁设置有横向孔洞213,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环筋跨过预制混凝土构件和第二预制混凝土构件之间的间隙,伸入横向孔洞213内。
至少一个环筋107伸入第一拉筋1031与第二拉筋1033之间,同时至少一个环筋107伸入横向孔洞213内,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预制件、之间的连接。
参图16-17可见,根据本申请实施例,预制混凝土构件100一字形组件的连接可以有多种方式,具有至少一对拉筋103的预制混凝土构件100通过至少一个环筋107可以与具有单根拉筋的混凝土墙体进行连接。也可以是具有至少一对拉筋103的2个预制混凝土构件100通过至少一个环筋107进行连接,这里2个预制混凝土构件100中的2对拉筋布置一个环筋,也可以是2个预制混凝土构件100中的2对拉筋各布置1个环筋,环筋在预制构件间交接后,与多根纵筋绑扎在一起,如图16。
参图17可见,预制混凝土构件100的拼接过程的一种情况描述如下,首先准备第一预制混凝土构件100和第二预制混凝土构件200,第一预制混凝土构件100可以采用上述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第二预制混凝土构件200可以采用上述的预制混凝土构件,也可以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侧壁上设置横向孔洞213。其中一个预制混凝土构件100的至少一对拉筋103夹持至少一个环筋107,至少一根纵筋105布置于至少一个环筋107与至少一对拉筋103之间,且位于至少一对拉筋103远离预制混凝土构件100侧面的一侧。环筋107隐藏于预制混凝土构件100的第一纵向凹槽101内,不伸出预制混凝土构件100的侧壁,待第一预制混凝土构件100的第一纵向凹槽101和第二预制混凝土构件200的纵向凹槽或横向孔洞213相对布置后,再将至少一个环筋107从其中第一纵向凹槽101内推出,并进入到第二预制混凝土构件200的第一纵向凹槽内,搁置于第二预制混凝土构件200横向拉筋上;接着将至少一根纵筋205布置于至少一个环筋107与第二预制混凝土构件200的至少一对拉筋之间,在纵向凹槽内注入混凝土,在这里需说明,第一预制混凝土构件100和第二预制混凝土构件200之间的间距可为0~30mm,或者为30~100mm,或者为其他;具体间隙大小根据受力要求、施工方便性等确定。浇筑混凝土后可以使两个预制混凝土构件100更加牢固地连接到一起,最终使至少两个预制混凝土构件100形成一字形预制混凝土墙体。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出一种建筑结构,包括如上的预制混凝土构件100,预制混凝土构件100可以紧密拼接在一起。建筑结构包括房屋。采用上述的预制混凝土构件100组装建筑结构,可以显著缩短施工工期,提升效率和质量。
实施例二
图18-19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L形预制混凝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8-19所示,根据本申请另一示例实施例,本申请公开一种L形预制混凝土组件,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拼接的L形墙体节点,包括第一预制件100、第二预制件200、至少一对拉筋103和至少一个环筋107。
参图19可见,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第二纵向凹槽201设置于第二预制件200的侧壁上,且第一纵向凹槽101设置于第一预制件100的侧壁上,第一纵向凹槽101和第二纵向凹槽201垂直于侧壁的方向上均具有长边和短边,用于拼接L形连接节点。换言之,第一纵向凹槽101和第二纵向凹槽201两侧的混凝土预制板沿垂直于预制混凝土构件侧壁的方向上的长度不同。两个预制混凝土构件间进行组装时,长边和长边对接,短边和短边对接,形成90°角的组装预制件,从而提高接缝处的受力性能。
图20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第一预制件的拉筋在第一纵向凹槽内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0所示,第一预制件100的侧壁上具有第一纵向凹槽101。至少一对拉筋103包括第一拉筋1031和第二拉筋1033,第一拉筋1031和第二拉筋1033之间具有间隙,至少一对拉筋103纵向分布于第一纵向凹槽101内。
图21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第一预制件的拉筋在侧壁上的结构示意图。
参图21可见,至少一对拉筋103位于第一纵向凹槽101,或者第二纵向凹槽201开口端的位置可以设置于第一纵向凹槽101或者第二纵向凹槽201(图中未示出)内,至少一对拉筋103与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壁具有一定距离。也可以设置于预制混凝土构件壁上,也就是说,位于第一纵向凹槽101或者第二纵向凹槽201的开口端的壁处,与壁面平齐。
图22-27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第二预制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2-23所示,第二预制件200的侧壁或者相邻侧面的前壁上具有第二纵向凹槽201。第一纵向凹槽101的开口与第二纵向凹槽201的开口相对应。当然,本申请并不限定预制混凝土构件和其上的第二纵向凹槽201的具体尺寸,而是可以根据受力需求、制作、安装等环节的需要确定。
如图22所示,第二预制件200相邻侧面的前壁上具有第二纵向凹槽201。至少一对拉筋103可以纵向分布于第二预制件200的第二纵向凹槽201的开口处。如果第二纵向凹槽201设置于第二预制件200相邻侧面的前壁上,且第一纵向凹槽101设置于第一预制件100的侧壁上,用于拼接L形连接节点。
如图23所示,第二预制件200的侧壁上具有第二纵向凹槽201。可选地,第二纵向凹槽201的两个侧壁为长边207和短边209,用于拼接L形连接节点。在长边207和短边209之间纵向分布于至少一对拉筋103。
参图24可见,至少一对拉筋103包括第一拉筋1031和第二拉筋1033,第一拉筋1031和第二拉筋1033之间具有间隙,至少一对拉筋103纵向分布于第一纵向凹槽101和/或第二纵向凹槽201内。
换言之,第二纵向凹槽201的开口位于第二预制件200相邻侧面的前壁上,至少一对拉筋103可以纵向分布于第二预制件200的第二纵向凹槽201的开口处,并且靠近第二纵向凹槽201的槽底处纵向布置有单根拉筋。
参图25可见,第二纵向凹槽201的开口位于第二预制件200相邻侧面的前壁上,至少一对拉筋103可以纵向分布于并靠近第二预制件200的第二纵向凹槽201的槽底,且第二纵向凹槽201的开口处纵向布置有单根第二拉筋1033。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如图26所示,至少一对拉筋103由第一纵向凹槽101或者第二纵向凹槽201两侧的预制混凝土伸出。至少一对拉筋103可以采用U形的钢筋构造,U形的底部位于第一纵向凹槽101或者第二纵向凹槽201内形成第一拉筋1031或第二拉筋1033,U形的侧壁埋接于第一纵向凹槽101或者第二纵向凹槽201两侧的预制混凝土内。
如图27所示,至少一对拉筋103中第一拉筋1031或第二拉筋1033还可以采用环形的钢筋构造,环形钢筋结构的一侧裸露第一纵向凹槽101(图中未示出)或者第二纵向凹槽201内,其他部位埋接于第一纵向凹槽101或者第二纵向凹槽201两侧的预制混凝土内;或者与第一纵向凹槽101或者第二纵向凹槽201相对的另一侧壁上也具有一纵向凹槽,环形钢筋部分暴露在纵向凹槽内,其余部分隐藏于第一纵向凹槽101或者第二纵向凹槽201两侧内。图26-27中将至少一对拉筋103拉筋附近混凝土剖开,以方便显示拉筋构造。
图28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第二预制件的横向孔洞的结构示意图。图29-30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第二预制件布置环筋的结构示意图。
参图28-30可见,至少一个环筋107布置于第一拉筋1031和第二拉筋1033之间的间隙内,至少一个环筋107位于第一纵向凹槽和第二纵向凹槽或者横向孔洞211内。将第一预制件100与第二预制件200连接在一起,它们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环筋107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至少一个环筋107为焊接矩形钢筋环或钢筋箍筋,本申请并不限定至少一个环筋107的具体形状,而是可以根据建筑施工的需要任意设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拉筋1031和第二拉筋1033之间的间隙根据至少一个环筋107直径及环筋安装需求确定。常见结构构造中,拉筋间隙不超过30mm可满足需求,或者第一拉筋和第二拉筋之间的间隙比环筋直径大10mm。本申请并不限定至少一个环筋107直径以及第一拉筋1031和第二拉筋1033之间的间隙,而是可以根据构件制造、施工等的需要设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沿垂直于第一预制件或第二预制件的侧壁的方向上的第一拉筋1031数量为至少一根。
另外,沿垂直第一预制件或第二预制件的侧壁的方向上的第二拉筋1033数量为至少一根。
这里,第一拉筋1031和第二拉筋1033沿垂直于预制墙体侧壁的方向上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中对其具体数量不做限定。
参图29可见,第二纵向凹槽的槽底平行于第二预制件的侧壁。参图13可见,第二纵向凹槽的槽底平行于第二预制件的前壁。通过图12和图13可以看出,第二纵向凹槽的形状不同。
图31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第一预制件布置环筋和纵筋的结构示意图。图32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第二预制件布置环筋和纵筋的结构示意图。
参图31-32可见,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构成L形预制混凝土组件的第一预制件或第二预制件还包括至少一根纵筋105。
至少一个环筋107伸入第一拉筋1031和第二拉筋1033的间隙,至少一根纵筋105布置于至少一个环筋107与至少一对拉筋103之间,且位于至少一对拉筋103远离远离第一预制件的侧壁或第二预制件的前壁的一侧。至少一个环筋107可以在第一拉筋1031和第二拉筋1033之间的间隙内移动,至少一根纵筋105可与至少一个环筋107绑扎在一起。
图33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第一预制件设置有横向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4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第二预制件设置有横向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参图33-34可见,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第一纵向凹槽101和/或第二纵向凹槽201内与开口端相对的一侧均具有横向凹槽109,至少一个环筋107穿过第一拉筋1031和第二拉筋1033之间的间隙能够伸入横向凹槽109内。预制混凝土构件运输、吊装时,至少一个环筋107部分长度可隐藏于第一纵向凹槽101和/或第二纵向凹槽201的横向凹槽109内,待预制混凝土构件吊装就位后,将至少一个环筋107推出,位于第一纵向凹槽101和第二纵向凹槽201之间,并进行浇筑混凝土连接构件。设置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目的是,当至少一个环筋107长度大于第一纵向凹槽101的深度时,至少一个环筋107部分伸入横向凹槽109内,使至少一个环筋107另一端不伸出预制混凝土构件10的侧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L形预制混凝土组件还包括保温板,保温板设置于L形预制混凝土组件上。保温层可以粘接于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前壁或后壁上,从而达到预制混凝土构件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和防火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预制混凝土构件间的连接可以有多种方式,具有至少一对拉筋103的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至少一个环筋107可以与具有单根拉筋的混凝土墙体进行连接。也可以是具有至少一对拉筋103的2个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至少一个环筋107进行连接,这里2个预制混凝土构件中的2对拉筋布置1个环筋,也可以是2个预制混凝土构件中的2对拉筋布置2个环筋,环筋在预制构件间交接后,与多根纵筋绑扎在一起。
L形预制混凝土组件还包括侧壁或前壁设置横向孔洞的预制混凝土构件,预制件的环筋跨过预制件之间的间隙,伸入节点另一侧横向孔洞内(图中未示出),至少一对拉筋分布于横向孔洞内。
图35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L形预制混凝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示出图中A的局部放大图。
L形预制混凝土组件的拼接过程的一种情况描述如下,首先准备好上述的第一预制件和第二预制件,第一预制件100的至少一对拉筋103夹持至少一个环筋107隐藏于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第一纵向凹槽101内,将至少一根纵筋105布置于至少一个环筋107与至少一对拉筋103之间,且位于至少一对拉筋103远离第一预制件的侧壁的一侧,使至少一个环筋107不伸出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侧壁;待两个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第一纵向凹槽101和第二纵向凹槽201相对布置后,再将至少一个环筋107从第一纵向凹槽101内推出,并进入到另一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第二纵向凹槽内,搁置于另一预制件的拉筋上,至少一个环筋107跨过两个预制混凝土构件之间的间隙,即L形预制混凝土组件一侧的预制件的环筋跨过预制件之间的间隙,伸入节点另一侧纵向凹槽内;或者节点两侧预制件的环筋均跨过预制件之间的间隙,在纵向凹槽内交接。接着将至少一根纵筋205布置于至少一个环筋107与至少一对拉筋之间,参见图35。向第一纵向凹槽和第二纵向凹槽内注入混凝土,在这里需说明,两个预制混凝土构件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之间的间距为0~30mm,或者为30~100mm,或者其他间距,根据受力和施工等要求确定,浇筑混凝土后可以使两个预制混凝土构件更加牢固地连接到一起,最终使两个预制混凝土构件形成L形预制混凝土组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出一种建筑结构,包括如上的由L形预制混凝土组件。建筑结构包括房屋结构。采用上述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组装建筑结构,可以显著缩短施工工期,提升效率和质量。
实施例三
图36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T形预制混凝土组件无纵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6所示,根据本申请另一示例实施例,本申请公开一种T形预制混凝土组件,包括第一预制件100、第二预制件200、至少一对拉筋103和至少一个环筋107。通过至少一个环筋107使第一预制件100与第二预制件200进行拼接在一起。
图37-38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第一预制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7所示,第一预制件100的侧壁上具有第一纵向凹槽101。至少一对拉筋103包括第一拉筋1031和第二拉筋1033,第一拉筋1031和第二拉筋1033之间具有间隙,至少一对拉筋103纵向分布于第一纵向凹槽101内。
如图38所示,至少一对拉筋103位于第一纵向凹槽101或者第二纵向凹槽201(图中未示出)开口端的位置可以设置于第一纵向凹槽101或者第二纵向凹槽201内,至少一对拉筋103与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壁具有一定距离。也可以设置于预制混凝土构件壁上,也就是说,位于第一纵向凹槽101或者第二纵向凹槽201(图中未示出)的开口端的壁处,与壁面平齐。
图39-44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第二预制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39-43中C、D、E、F、G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39-43所示,第二预制件200的前壁或者侧壁上具有第二纵向凹槽201或者横向孔洞211,所述第一纵向凹槽101的开口与所述第二纵向凹槽201或者横向孔洞211的开口相对应,第二预制件200的前壁或者侧壁(图中未示出)上具有第二纵向凹槽201的开口。当然,本申请并不限定预制混凝土构件和其上的第二纵向凹槽201的具体尺寸,而是可以根据受力需求、制作、安装等环节的需要确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如果第二纵向凹槽201设置于第二预制件200的前壁上,第二预制件200的数量为一个,且第一纵向凹槽101设置于第一预制件100的侧壁上,第一纵向凹槽101的开口与第二纵向凹槽201的开口相对设置,至少一个环筋布置于所述第一纵向凹槽101和所述第二纵向凹槽201内。
如图44示出,当采用一个第二预制件200时,第二预制件200的前壁上也可以沿纵向设置多个的横向孔洞211,且第一纵向凹槽101设置于第一预制件100的侧壁上,第一纵向凹槽101的开口与多个横向孔洞211相对设置。
当第二预制件200的数量为两块,第二纵向凹槽201设置于第二预制件200的侧壁上,两个第二预制件200的第二纵向凹槽201的开口相对,两个第二纵向凹槽201的侧壁在垂直于第二预制件200的侧壁的方向上均具有长边和短边,短边的一侧具有开口,与第一纵向凹槽101的开口相对;第一纵向凹槽设置于第一预制件的侧壁上,至少一个环筋布置于第一纵向凹槽和两个第二纵向凹槽内,拼接成T形预制混凝土组件(图中未示出)。
参图39可见,至少一对拉筋103包括第一拉筋1031和第二拉筋1033,第一拉筋1031和第二拉筋1033之间具有一间隙,至少一对拉筋103纵向分布于第一纵向凹槽101和/或第二纵向凹槽201内。至少一对拉筋103布置于第二纵向凹槽201的开口端。
参图40可见,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第二预制件200的第二纵向凹槽201的开口端不设置拉筋,在靠近左右两侧的槽底分别布置至少一对拉筋103。靠近左右两侧的槽底的至少一对拉筋103可以位于同一纵向高度上。
参图41可见,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第二预制件200的第二纵向凹槽201的开口端纵向布置至少一对拉筋,在靠近左右两侧的槽底分别布置单根拉筋。单根拉筋的纵向高度与至少一对拉筋的第二拉筋高度相同。
参图42可见,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第二预制件200的第二纵向凹槽201的开口端纵向布置单根拉筋,在靠近左右两侧的槽底分别布置至少一对拉筋103。单根拉筋的纵向高度与至少一对拉筋的第二拉筋高度相同。
参图43可见,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第二预制件200的第二纵向凹槽201的开口端纵向布置至少一对拉筋103。第二纵向凹槽201的槽底与开口相对。
图45-46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第二预制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45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至少一对拉筋103由第一纵向凹槽101或者第二纵向凹槽201两侧伸出。至少一对拉筋103可以采用U形的钢筋构造,U形的底部位于第一纵向凹槽101或者第二纵向凹槽201内形成第一拉筋1031或第二拉筋1033,U形的侧壁埋接于第一纵向凹槽101或者第二纵向凹槽201两侧。
如图46示出,至少一对拉筋103中的第一拉筋1031或第二拉筋1033还可以采用环形的钢筋构造,环形钢筋的一侧裸露第一纵向凹槽101或者第二纵向凹槽201内,其他部位埋接于第一纵向凹槽101或者第二纵向凹槽201两侧。图10-11中将至少一对拉筋103拉筋附近混凝土剖开,以方便显示拉筋构造。
图47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第一预制件布置环筋的结构示意图。图48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第二预制件布置环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7-48所示,至少一个环筋107布置于第一拉筋1031和第二拉筋1033之间的间隙,至少一个环筋107位于第一纵向凹槽101和第二纵向凹槽201或者横向孔洞211(图中未示出)内,连接第一预制件100与第二预制件200拼接成T形预制混凝土组件。至少一个环筋107布置于横向孔洞211和第一纵向凹槽101之间,用于拼接T形预制混凝土组件(图中未示出)。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至少一个环筋107为焊接矩形钢筋环或钢筋箍筋,本申请并不限定至少一个环筋107的具体形状,而是可以根据建筑施工的需要任意设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拉筋1031和第二拉筋1033之间的间隙根据至少一个环筋107直径及环筋安装需求确定。常见结构构造中,拉筋间隙不超过30mm可满足需求,或者第一拉筋和第二拉筋之间的间隙比环筋直径大10mm。本申请并不限定至少一个环筋107具体尺寸以及第一拉筋1031和第二拉筋1033之间的间隙,而是可以根据构件制造、施工等的需要设置。
图49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第一预制件具有横向凹槽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0-51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第二预制件具有横向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及图50中A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49-51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第一纵向凹槽101和/或第二纵向凹槽201内与开口端相对的一侧均具有横向凹槽109或者纵向隐藏槽222,参图51可见。至少一个环筋107穿过第一拉筋1031和第二拉筋1033之间的间隙能够伸入横向凹槽109或者纵向隐藏槽222内。预制混凝土构件运输、吊装时,至少一个环筋107部分长度可隐藏于第一纵向凹槽101和/或第二纵向凹槽201的横向凹槽109内或者纵向隐藏槽222,待预制混凝土构件吊装就位后,将至少一个环筋107推出,位于第一纵向凹槽101和第二纵向凹槽201之间,并进行浇筑混凝土连接构件。设置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目的是,当至少一个环筋107长度大于第一纵向凹槽101的深度时,至少一个环筋107部分伸入横向凹槽109内,使至少一个环筋107另一端不伸出预制混凝土构件10的侧壁。
图52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第一预制件布置环筋和纵筋的结构示意图。图53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第二预制件布置环筋和纵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2-53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拼接成T形预制混凝土组件的预制混凝土构件还包括至少一根纵筋105。
至少一个环筋107伸入第一拉筋1031和第二拉筋1033的间隙后,至少一根纵筋105布置于至少一个环筋107与至少一对拉筋103之间,且位于靠近所述第一纵向凹槽101或第二纵向凹槽201的槽底。至少一个环筋107可以在第一拉筋1031和第二拉筋1033之间的间隙内移动,至少一根纵筋105可与至少一个环筋107绑扎在一起。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拼接的T形预制混凝土组件还包括保温板,保温板设置于预制混凝土构件上。保温层可以粘接于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前壁或后壁上,从而达到预制混凝土构件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和防火性。
图54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T形预制混凝土组件布置纵筋的结构示意图及图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如图54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预制混凝土构件间的连接可以有多种方式,具有至少一对拉筋103的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至少一个环筋107可以与具有单根拉筋的混凝土墙体进行连接。也可以是具有至少一对拉筋103的两个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至少一个环筋107进行连接,这里两个预制混凝土构件中的两对拉筋布置一个环筋,也可以是两个预制混凝土构件中的两对拉筋各布置一个环筋(图中未示出),环筋在预制构件间交接后,与多根纵筋绑扎在一起。
参图54可见,T形预制混凝土组件的拼接过程的一种情况描述如下,首先准备好上述的第一预制件100和第二预制件200,第一预制件100的至少一对拉筋103夹持至少一个环筋107隐藏于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第一纵向凹槽101内,将至少一根纵筋105布置于至少一个环筋107与至少一对拉筋103之间,且位于至少一对拉筋103远离第一预制件的侧壁的一侧,使其不伸出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侧壁,待两个预制件的第一纵向凹槽101和第二纵向凹槽201相对布置后,再将至少一个环筋107从第一纵向凹槽101内推出,并进入第二纵向凹槽内,搁置于第二预制件拉筋上,接着将至少一根纵筋205布置于至少一个环筋107与至少一对拉筋之间;向第一纵向凹槽和第二纵向凹槽内注入混凝土,在这里需说明,两个预制混凝土构件相对设置的纵向凹槽开口端的两个侧壁之间的间距为0~30mm,或者为30~100mm,或者为其他;具体间隙大小根据受力要求、施工方便性等确定。浇筑混凝土后可以使两个预制混凝土构件更加牢固地连接到一起,最终使两个预制混凝土构件形成T形预制混凝土组件。
图55-59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十字形预制混凝土组件的第二预制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5-59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第二纵向凹槽或者横向孔洞的开口位于第二预制件的前壁和后壁上,开口与两个第一预制件的第一纵向凹槽的开口相对应。
至少一个环筋位于第一纵向凹槽和第二纵向凹槽或者横向孔洞内,拼接成十字形预制混凝土组件。
参图55可见,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第二预制件200的第二纵向凹槽201的于前壁和后壁的开口端分别纵向布置至少一对拉筋103。
参图56可见,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第二预制件200的第二纵向凹槽201的于前壁的开口端纵向布置至少一对拉筋103,后壁的开口端纵向布置单根拉筋。单根拉筋的纵向高度与至少一对拉筋的第二拉筋高度相同。
参图57可见,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第二预制件200的第二纵向凹槽201的于前壁和后壁的开口端分别纵向布置多个单根拉筋。
参图58可见,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第二预制件200的第二纵向凹槽201的于前壁和后壁的开口端分别纵向布置至少一对拉筋103。图23中的第二纵向凹槽与图20中的第二纵向凹槽的形状不同,图20中至少一对拉筋布置于第二纵向凹槽的两侧壁上。图23中的不存在第二纵向凹槽的侧壁,第二纵向凹槽连通第二预制件的前壁和后壁。
参图59可见,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第二预制件200的前壁上也可以沿纵向设置多个的横向孔洞211,横向孔洞211连通第二预制件200的前壁和后壁,用于与第一预制件的第一纵向凹槽的开口相对实现连接功能。
图60-62示出根据本申请示例实施例的十字形预制混凝土组件的拼接示意图。
如图60-61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第一预制件和第二预制件之间的连接可以有多种方式,具有至少一对拉筋103的第一预制件和第二预制件通过至少一个环筋107可以与具有单根拉筋的混凝土墙体进行连接。也可以是具有至少一对拉筋103的第一预制件和第二预制件通过至少一个环筋107进行连接,这里第一预制件和第二预制件中的两对拉筋布置一个环筋,也可以是第一预制件和第二预制件中的两对拉筋布置两个环筋,再利用多根纵筋将两个环筋绑扎在一起。
参图62可见,十字形预制混凝土组件的拼接过程的一种情况描述如下,首先准备好上述的第一预制件100和第二预制件200,第一预制件100的至少一对拉筋103夹持至少一个环筋107隐藏于第一预制件的第一纵向凹槽101内,使其不伸出第一预制件的侧壁,待第一纵向凹槽101和第二纵向凹槽201的开口相对布置后,再将至少一个环筋107从第一纵向凹槽101内推出,并进入到第二预制件的第二纵向凹槽内,搁置于拉筋上,接着将至少一根纵筋布置于至少一个环筋107与至少一对拉筋之间(图中未示出);向第一纵向凹槽和第二纵向凹槽内浇筑混凝土,在这里需说明,第一预制件和第二预制件相对设置的两个壁之间的间距为0~30mm,或者为30~100mm,或者为其他;具体间隙大小根据受力要求、施工方便性等确定。混凝土注入后可以使第一预制件和第二预制件更加牢固地连接到一起,最终使第一预制件和第二预制件形成十字形预制混凝土组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出一种建筑结构,包括如上的T形预制混凝土组件。建筑结构包括房屋。采用上述的T形或十字形预制混凝土构件组装建筑结构,可以显著缩短施工工期,提升效率和质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侧壁具有第一纵向凹槽,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对拉筋,每对拉筋包括第一拉筋和第二拉筋,所述第一拉筋和所述第二拉筋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至少一对拉筋纵向分布于所述第一纵向凹槽内;
至少一根环筋,所述至少一根环筋布置于所述第一拉筋和所述第二拉筋之间的间隙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筋和所述第二拉筋之间的间隙不大于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侧壁的方向上的所述第一拉筋数量为至少一根,或者沿垂直于所述侧壁的方向上的所述第二拉筋数量为至少一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根纵筋,所述至少一个环筋伸入所述第一拉筋和所述第二拉筋之间的间隙,所述至少一根纵筋布置于所述至少一个环筋与所述至少一对拉筋之间,且位于所述至少一对拉筋远离所述侧壁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凹槽内与开口端相对的一侧具有横向凹槽,所述至少一个环筋穿过所述第一拉筋和所述第二拉筋之间的间隙能够伸入所述横向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为一字形、T形、L形或者十字形。
7.一种一字形预制混凝土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字形预制混凝土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预制混凝土构件,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侧壁设置有横向孔洞,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环筋跨过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和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构件之间的间隙,伸入所述横向孔洞内;或者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构件为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构件,所述环筋跨过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和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构件之间的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字形预制混凝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构件与所述第二预制混凝土构件之间的间隙为0~30mm。
10.一种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制混凝土构件或者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字形预制混凝土组件。
CN202122777314.0U 2021-09-13 2021-11-12 预制混凝土构件、一字形预制混凝土组件及建筑结构 Active CN21678763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152308 2021-09-13
CN202122215230 2021-09-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87633U true CN216787633U (zh) 2022-06-21

Family

ID=81572277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76989.3U Active CN216552669U (zh) 2021-09-13 2021-11-12 T形预制混凝土组件及建筑结构
CN202122777314.0U Active CN216787633U (zh) 2021-09-13 2021-11-12 预制混凝土构件、一字形预制混凝土组件及建筑结构
CN202122777152.0U Active CN216787632U (zh) 2021-09-13 2021-11-12 L形预制混凝土组件及建筑结构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76989.3U Active CN216552669U (zh) 2021-09-13 2021-11-12 T形预制混凝土组件及建筑结构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77152.0U Active CN216787632U (zh) 2021-09-13 2021-11-12 L形预制混凝土组件及建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216552669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1348B (zh) * 2021-09-13 2023-10-24 北京建筑大学 L形预制混凝土组件及建筑结构
CN113914499B (zh) * 2021-09-13 2023-10-24 北京建筑大学 T形预制混凝土组件及建筑结构
CN115492305A (zh) * 2022-09-06 2022-12-20 中南大学 一种键槽连接的全装配建筑复合内墙墙板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87632U (zh) 2022-06-21
CN216552669U (zh) 202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787633U (zh) 预制混凝土构件、一字形预制混凝土组件及建筑结构
KR101178381B1 (ko) 각형강관을 이용한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합성기둥 및 이의 제작방법
KR101652664B1 (ko) 프리캐스트 데크 플레이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콘크리트 슬래브 시공방법
CN110130527B (zh) 模块化装配式复合墙、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4517551B (zh) 一种全预制混凝土楼板连接节点
CN110469001B (zh) 叠合剪力墙及其建造方法
CN110847447B (zh) 双皮墙连接结构
CN216920792U (zh) 预制墙板、一字形剪力墙组件及建筑结构
CN113931348A (zh) L形预制混凝土组件及建筑结构
KR100870070B1 (ko) 층고절감형 강-콘크리트 합성보-슬래브용 성형강판 조립 보
CN113958056A (zh) 预制混凝土构件、一字形预制混凝土组件及建筑结构
CN109853804B (zh) 一种应用于钢结构房屋的装配式钢砼组合楼盖
CN109594461B (zh) 一种拼装钢混凝土组合梁及其成型方法
CN211850267U (zh) 一种混凝土叠合板
CN210712505U (zh) 钢板组合梁浅槽式连接结构、钢板组合梁
CN114277958B (zh) L形剪力墙组件及建筑结构
CN113914499A (zh) T形预制混凝土组件及建筑结构
CN114277956B (zh) 预制墙板、一字形剪力墙组件及建筑结构
CN114277957B (zh) T形剪力墙组件及建筑结构
CN111021615A (zh) 一种新型叠合板及其制作方法
KR20080050213A (ko) 건축용 거푸집의 시공 방법, 단열 거푸집 및 어셈블리 타이
CN218264343U (zh) 一种加固筋式预制混凝土异形柱与钢梁连接结构
CN221761082U (zh) 一种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
KR102323675B1 (ko) 단부 전이구간을 가진 커플드 강재 합성보 및 그의 cft기둥 접합구조
CN215978036U (zh) 一种装配式轻质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