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52847U - 钢连廊提升牛腿和钢连廊提升系统 - Google Patents

钢连廊提升牛腿和钢连廊提升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52847U
CN217352847U CN202220555049.3U CN202220555049U CN217352847U CN 217352847 U CN217352847 U CN 217352847U CN 202220555049 U CN202220555049 U CN 202220555049U CN 217352847 U CN217352847 U CN 2173528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steel
bracket
gallery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5504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向宗幸
曹孝柏
吴凯明
樊明雪
孙志勇
刘毅
肖伟龙
谭志兴
王俊杰
李志�
徐少文
欧伟杰
周宇杰
周德胜
邝应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No3 Construction And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No3 Construction And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No3 Construction And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No3 Construction And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5504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528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528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528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连廊提升牛腿和钢连廊提升系统,其中,所述钢连廊提升牛腿包括钢管混凝土柱,所述钢管混凝土柱用于沿竖向预埋在塔楼内;提升主牛腿,所述提升主牛腿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连接并沿水平方向延伸至所述塔楼外;提升副牛腿,所述提升副牛腿设有至少一对,每对所述提升副牛腿沿所述提升主牛腿的宽度方向分设于提升主牛腿的相对两侧,所述提升副牛腿用于安装提升器;斜撑梁,所述斜撑梁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连接并支撑于所述提升主牛腿对应所述提升副牛腿位置的底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连廊提升牛腿能够将载荷受力安全可靠地传递至塔楼内,可更好地适配自重较大的钢连廊,结构简单且稳定性强,降低钢连廊的施工难度并减少成本。

Description

钢连廊提升牛腿和钢连廊提升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连廊施工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钢连廊提升牛腿和采用所述钢连廊提升牛腿的钢连廊提升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中心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以及建筑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采用超高层、大跨度构造。目前,针对两座超高层建筑中间的大跨度钢结构连廊的施工,考虑到钢连廊的整体自重大、安装高度高,顶部风荷载大,施工难度高,为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一般采用大跨度钢结构整体提升技术,在两座塔楼之间搭设牛腿结构来提升钢连廊,通过牛腿结构将钢连廊的荷载可靠传递至两座塔楼上。
然而,现有的钢连廊提升牛腿通常结构复杂、成本高,无法较好地适配钢连廊,搭设和拆除工序比较麻烦,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首要提供一种钢连廊提升牛腿,以解决现有钢连廊提升牛腿的结构复杂、成本高且拆装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钢连廊提升系统,采用上述钢连廊提升牛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钢连廊提升牛腿,包括:钢管混凝土柱,所述钢管混凝土柱用于沿竖向预埋在塔楼内;提升主牛腿,所述提升主牛腿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连接并沿水平方向延伸至所述塔楼外;提升副牛腿,所述提升副牛腿设有至少一对,每对所述提升副牛腿沿所述提升主牛腿的宽度方向分设于所述提升主牛腿的相对两侧,所述提升副牛腿用于安装提升器;斜撑梁,所述斜撑梁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连接并支撑于所述提升主牛腿对应所述提升副牛腿位置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提升副牛腿包括支承梁和开设于所述支承梁上的提升孔,以及设于所述支承梁的底面并位于提升孔侧向的支承加强筋,所述支承梁的顶面用于支承所述提升器,所述提升孔用于供所述提升器的钢绞线穿过。
优选地,所述支承梁为开口朝下的槽钢,所述支承加强筋沿所述槽钢的宽度方向设于所述槽钢的凹槽内。
更优地,所述支承加强筋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承加强筋沿所述槽钢的长度方向分设于所述提升孔的相对两侧。
优选地,所述提升副牛腿设于所述提升主牛腿的中段位置,所述提升主牛腿远离所述钢管混凝土柱的一端用于与钢连廊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钢连廊提升牛腿还包括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远离所述提升主牛腿的一侧连接的拉杆,所述拉杆用于锚固在所述塔楼内。
更优地,所述拉杆和所述提升主牛腿处于同一直线上。
更优地,所述拉杆的长度为所述提升主牛腿长度的1.5倍以上。
优选地,所述钢连廊提升牛腿还包括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连接并沿水平方向延伸至所述塔楼外的连接梁,所述连接梁抵接所述斜撑梁的底端并用于与钢连廊连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钢连廊提升系统,包括上述钢连廊提升牛腿、用于设置在钢连廊底部的钢连廊吊点牛腿,以及设于所述钢连廊提升牛腿上的提升器,所述提升器的钢绞线与所述钢连廊吊点牛腿连接并用于吊起所述钢连廊吊点牛腿,从而提升所述钢连廊吊点牛腿上的钢连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连廊提升牛腿通过预埋在塔楼内的钢管混凝土柱作为竖向传力结构,使提升主牛腿、斜撑梁和钢管混凝土柱共同围合成可靠稳定的三角形结构,能够将提升主牛腿上的载荷受力安全可靠地传递至塔楼内,提升其载荷能力,可更好地适配自重较大的钢连廊,结构简单且稳定性强。其次,通过在提升主牛腿上设置提升副牛腿来安装提升器,无需在提升主牛腿上开孔,确保提升主牛腿的结构强度,以使提升主牛腿能够作为钢连廊在塔楼上的连接构件来加强固定钢连廊,从而在提升作业完成后无需拆卸该钢连廊提升牛腿并额外增设钢连廊的安装结构,有效降低施工难度并减少成本。另外,该结构还方便错开提升器的钢绞线,使钢绞线能够在避开钢连廊之后与钢连廊底部的钢连廊吊点牛腿连接。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连廊提升系统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钢连廊提升牛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钢连廊提升牛腿的俯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钢连廊提升牛腿沿A-A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3所示的提升副牛腿沿其长度方向的端面结构图;
图6为图1所示的钢连廊吊点牛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钢连廊吊点牛腿的俯视图;
图8为图7所示的钢连廊吊点牛腿沿B-B向的剖视图;
图9为图7所示的吊点副牛腿沿其长度方向的端面结构图;
图例说明:
1、钢连廊提升牛腿;11、钢管混凝土柱;12、提升主牛腿;121、提升主牛腿加强筋;13、提升副牛腿;131、支承梁;132、提升孔;133、支承加强筋;14、斜撑梁;15、拉杆;16、连接梁;2、钢连廊吊点牛腿;21、吊点主牛腿;211、吊点主牛腿加强筋;22、吊点副牛腿;221、连接梁;222、连接孔;223、吊点加强筋;23、支撑组件;231、第一支撑臂;232、第二支撑臂;201、第一支撑部;202、第二支撑部;3、提升器;31、钢绞线;4、钢连廊;5、塔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图1至图9共同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连廊提升系统,其用于布设在两座塔楼之间,以将钢连廊从地面提升至预设高度并将钢连廊连接固定于塔楼上,整体结构简单且受力均衡,载荷能力强,稳定性好,能够确保施工效果,降低施工难度并减少施工成本。
请结合图2和图3,所述钢连廊提升系统包括钢连廊提升牛腿1,所述钢连廊提升牛腿1包括钢管混凝土柱11、提升主牛腿12、提升副牛腿13和斜撑梁14,所述钢管混凝土柱11用于沿竖直方向预埋在塔楼5内,所述提升主牛腿12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11连接并沿水平方向延伸至所述塔楼5外,所述提升副牛腿13设有至少一对,每对所述提升副牛腿13沿所述提升主牛腿12的宽度方向分设于所述提升主牛腿12的相对两侧,所述提升副牛腿13用于安装提升器3,所述斜撑梁14的一端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11连接,所述斜撑梁14的另一端与所述提升主牛腿12对应所述提升副牛腿13位置的底部连接,从而加强支撑所述提升主牛腿12。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管混凝土柱11由1500mm*1500mm的方形钢管浇筑混凝土之后制成,所述提升主牛腿12的长度为4米,其一端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11连接固定,另一端延伸穿出所述塔楼5的外侧,所述提升副牛腿13仅设有一对,一对所述提升副牛腿13均设于所述提升主牛腿12的中段位置并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11的距离为2.5米,通过所述斜撑梁14加强支撑所述提升主牛腿12设有所述提升副牛腿13的位置。应当理解的是,所述提升主牛腿12的中段位置并非所述提升主牛腿12的中心点,而是指所述提升主牛腿12中间节段的任意一处位置,当需要设置多组所述提升器3时,可在所述提升主牛腿12的中段位置布设更多的提升副牛腿13,以使每对所述提升副牛腿13对应安装一组所述提升器3。
所述钢连廊提升牛腿1通过预埋在所述塔楼5内的钢管混凝土柱11作为竖向传力结构,使所述提升主牛腿12、斜撑梁14和钢管混凝土柱11共同围合成可靠稳定的三角形结构,能够将所述提升主牛腿11上的载荷受力安全可靠地传递至所述塔楼5内,提升其载荷能力,可更好地适配自重较大的钢连廊4,结构简单且稳定性强。其次,通过在所述提升主牛腿12上设置所述提升副牛腿13来安装提升器3,无需在所述提升主牛腿12上开孔,确保所述提升主牛腿12的结构强度,以使所述提升主牛腿12能够作为所述钢连廊4在所述塔楼5上的连接构件来加强固定所述钢连廊4,从而在提升作业完成后无需拆卸所述钢连廊提升牛腿1并额外增设所述钢连廊4的安装结构,有效降低施工难度并减少成本。另外,该结构还方便错开所述提升器3的钢绞线31,使所述钢绞线31能够在避开所述钢连廊4之后与所述钢连廊4底部的钢连廊吊点牛腿2连接。
请结合图4和图5,所述提升副牛腿13包括支承梁131和开设于所述支承梁131上的提升孔132,以及设于所述支承梁131的底面并位于所述提升孔132侧向的支承加强筋133,所述支承梁131的顶面用于支承所述提升器3,所述提升孔132用于供所述提升器3的钢绞线31穿过,通过所述支承加强筋133对所述支承梁131设有所述提升孔132的位置进行加固,避免所述支承梁131因开设所述提升孔132而导致强度过低,保证所述支承梁131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支承梁131由开口朝下的Π型槽钢制成,所述支承加强筋133沿所述支承梁131的宽度方向设于所述支承梁131的槽钢的凹槽内,以使所述支承加强筋133能够分别与所述支承梁131的槽钢的三个侧壁进行焊接固定,提升所述支承梁131的结构强度。
更优地,所述支承加强筋133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承加强筋133沿所述支承梁131的长度方向分设于所述提升孔132的相对两侧,通过所述支承加强筋133和所述支承梁131的侧壁共同包围所述提升孔132的四周,有效提升所述支承梁131设有所述提升孔132的位置的强度。
在图3中示出,优选地,所述提升主牛腿12的内部设有提升主牛腿加强筋121,所述提升主牛腿加强筋121沿所述提升副牛腿13的长度方向设置,以对所述提升主牛腿12设有所述提升副牛腿13的位置进行加强处理,提升所述提升主牛腿12与所述提升副牛腿13的连接强度,并保证所述提升主牛腿12的自身结构强度。
请结合图1,所述提升副牛腿13设于所述提升主牛腿12的中段位置,所述提升主牛腿12远离所述钢管混凝土柱11的一端用于与钢连廊4连接固定。即在所述钢连廊4提升至预设位置之后,能够由所述提升主牛腿12直接作为所述钢连廊4在所述塔楼5上的连接构件,将所述钢连廊4焊接或者搭接于所述提升主牛腿12上,加强固定所述钢连廊4,无需拆除所述钢连廊提升牛腿1,有效降低施工难度并减少施工成本。
如图2所示,所述钢连廊提升牛腿1还包括拉杆15,所述拉杆15的一端与钢管混凝土柱11远离所述提升主牛腿12的一侧连接,所述拉杆15的另一端沿水平方向延伸至所述塔楼5的内部并相对所述塔楼5锚固,通过所述拉杆15作为所述钢连廊提升牛腿1在吊装所述钢连廊时产生的水平拉力的传力杆件,将所述钢连廊提升牛腿1受到的水平拉力传递至所述塔楼5内,进一步提升所述钢连廊提升牛腿1的稳定性和载荷能力。
更优地,所述拉杆15和所述提升主牛腿11处于同一直线上,以使所述钢管混凝土柱11的两侧受力平衡,更好地传递所述提升主牛腿11受到的水平拉力。
更优地,所述拉杆15的长度为所述提升主牛腿11长度的1.5倍以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提升主牛腿11的长度为4米,所述拉杆15的长度为6米,以提升所述拉杆15的锚固强度,保证所述提升主牛腿11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所述钢连廊提升牛腿1还包括连接梁16,所述连接梁16的一端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11连接,所述连接梁16的另一端沿水平方向延伸至所述塔楼5外并用于与所述钢连廊4连接固定,从而加强固定所述钢连廊4。
优选地,所述连接梁16的顶面抵接所述斜撑梁14的底端,通过所述连接梁16加强支撑所述斜撑梁14,进一步提升所述斜撑梁14的支撑强度和稳定性,从而提升所述提升主牛腿11的支撑强度和稳定性。
请结合图6和图7,所述钢连廊提升系统还包括用于支撑在所述钢连廊4底部的钢连廊吊点牛腿2,所述钢连廊吊点牛腿2包括吊点主牛腿21、吊点副牛腿22和支撑组件23,所述吊点主牛腿21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吊点主牛腿21上设有用于支撑钢连廊4的第一支撑部201,所述吊点副牛腿22设有至少一对,每对所述吊点副牛腿22沿所述吊点主牛腿21的宽度方向分设于所述吊点主牛腿21的相对两侧,所述吊点副牛腿22用于与提升器3的钢绞线31连接,所述支撑组件23架设于所述吊点主牛腿21的顶面,所述支撑组件23在所述第一支撑部201和所述吊点副牛腿22之间的位置设有用于支撑所述钢连廊4的第二支撑部202,所述第二支撑部202与所述第一支撑部201具有高度差。
所述钢连廊吊点牛腿2通过在所述吊点主牛腿21上设置第一支撑部201,在所述支撑组件23上设置第二支撑部202,使两个支撑部设于所述吊点主牛腿21的长度方向的不同位置处并具有高度差,能够更加稳定地承载所述钢连廊4,将所述钢连廊4的重量安全可靠地传递至吊点位置,结构简单且稳定性强。其次,通过在所述吊点主牛腿21上设置所述吊点副牛腿22来与所述提升器3的钢绞线31连接,无需在所述吊点主牛腿21上开孔,确保所述吊点主牛腿21的结构强度,以使所述吊点主牛腿21同样能够作为所述钢连廊4在所述塔楼5上的连接构件来加强固定所述钢连廊4,从而在提升作业完成后无需拆卸所述钢连廊吊点牛腿2并额外增设所述钢连廊4的安装结构,直接将所述吊点主牛腿21与所述塔楼5连接固定,便可稳定支撑所述钢连廊4,有效降低施工难度并减少成本。另外,该结构还方便错开所述提升器3的钢绞线31,使所述钢绞线31能够在避开所述钢连廊4之后与所述钢连廊吊点牛腿2连接,避免所述钢绞线31与钢连廊4相互碰撞摩擦,保证所述钢连廊4的外形完整不受损。
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23包括第一支撑臂231和第二支撑臂232,所述第一支撑臂231的底端与所述吊点主牛腿21对应所述吊点副牛腿22的位置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臂232的底端与所述吊点主牛腿21靠近所述第一支撑部201的位置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臂231的顶端和所述第二支撑臂232的顶端连接并构成所述第二支撑部202。通过所述第一支撑臂231、第二支撑臂232与所述吊点主牛腿21共同围合成可靠稳定的三角形结构,能够更好地支撑所述钢连廊4并将所述钢连廊4的重量均匀传递至吊点位置。
更优地,所述第一支撑臂231、第二支撑臂232和所述吊点主牛腿21共同围合成锐角三角形,即所述第一支撑臂231、第二支撑臂232和所述吊点主牛腿21中的任意两条钢梁结构之间的夹具均为锐角,稳定性更强。
更优地,所述第一支撑臂231和第二支撑臂232采用相同规格的H型钢构件,保证所述第一支撑臂231和第二支撑臂232的一致性,使所述钢连廊吊点牛腿2受力更加平衡,并能够减少钢材类型,方便加工成型,降低制造成本。
请结合图8和图9,所述吊点副牛腿22包括连接梁221和开设于所述连接梁221上的连接孔222,以及设于所述连接梁221的顶面并位于连接孔222侧向的吊点加强筋223,所述连接孔222用于供所述提升器3的钢绞线31从所述连接梁221的顶面穿设至所述述连接梁221的底面并与所述连接梁221连接固定。通过所述吊点加强筋223对所述连接梁221设有所述连接孔222的位置进行加固,避免所述连接梁221因开设所述连接孔222而导致强度过低,保证所述连接梁221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连接梁221由开口朝上的倒Π型槽钢制成,所述吊点加强筋223沿所述连接梁221的宽度方向设于所述连接梁221的槽钢的凹槽内,以使所述吊点加强筋223能够分别与所述连接梁221的槽钢的三个侧壁进行焊接固定,提升所述连接梁221的结构强度。
更优地,所述吊点加强筋223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吊点加强筋223沿所述连接梁221的长度方向分设于所述连接孔222的相对两侧,通过所述吊点加强筋223和所述连接梁221的侧壁共同包围所述连接孔222的四周,有效提升所述连接梁221设有所述连接孔222的位置的强度。
在图7中示出,优选地,所述吊点主牛腿21的内部设有吊点主牛腿加强筋211,所述提吊点主牛腿加强筋211沿所述吊点副牛腿22的长度方向设置,以对所述吊点主牛腿21设有所述吊点副牛腿22的位置进行加强处理,提升所述吊点主牛腿21与所述吊点副牛腿22的连接强度,并保证所述吊点主牛腿21的自身结构强度。
请结合图1,进一步地,所述吊点主牛腿21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塔楼5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201设于所述吊点主牛腿21远离所述塔楼5的一端,所述吊点副牛腿22设于所述吊点主牛腿21靠近所述塔楼5的位置。以使所述吊点副牛腿22位于所述钢连廊吊点牛腿2的重心位置,保证起吊平衡,并在所述钢连廊4提升至预设位置之后,能够由所述吊点主牛腿21直接作为所述钢连廊4在所述塔楼5上的连接构件,将所述吊点主牛腿21焊接或者搭接于所述塔楼5上,加强固定所述吊点主牛腿21上的钢连廊4,无需拆除所述钢连廊吊点牛腿2,有效降低施工难度并减少施工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钢连廊提升系统还包括提升器3,所述提升器3安装于所述提升副牛腿13上,所述提升器3的钢绞线31与所述吊点副牛腿2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提升副牛腿13和所述吊点副牛腿22的结构相同、朝向相反,方便加工成型,强度高且稳定性好,通过所述提升副牛腿13支承固定所述提升器3,再通过所述吊点副牛腿22与所述提升器3的钢绞线31连接,能够实现稳定且顺畅的提升作业,满足所述钢连廊4的提升载荷要求,保证施工顺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钢连廊提升牛腿,其特征在于,包括:
钢管混凝土柱(11),所述钢管混凝土柱(11)用于沿竖向预埋在塔楼(5)内;
提升主牛腿(12),所述提升主牛腿(12)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11)连接并沿水平方向延伸至所述塔楼(5)外;
提升副牛腿(13),所述提升副牛腿(13)设有至少一对,每对所述提升副牛腿(13)沿所述提升主牛腿(12)的宽度方向分设于所述提升主牛腿(12)的相对两侧,所述提升副牛腿(13)用于安装提升器(3);
斜撑梁(14),所述斜撑梁(14)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11)连接并支撑于所述提升主牛腿(12)对应所述提升副牛腿(13)位置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连廊提升牛腿,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副牛腿(13)包括支承梁(131)和开设于所述支承梁(131)上的提升孔(132),以及设于所述支承梁(131)的底面并位于提升孔(132)侧向的支承加强筋(133),所述支承梁(131)的顶面用于支承所述提升器(3),所述提升孔(132)用于供所述提升器(3)的钢绞线(31)穿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连廊提升牛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梁(131)为开口朝下的槽钢,所述支承加强筋(133)沿所述槽钢的宽度方向设于所述槽钢的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连廊提升牛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加强筋(133)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承加强筋(133)沿所述槽钢的长度方向分设于所述提升孔(132)的相对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连廊提升牛腿,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副牛腿(13)设于所述提升主牛腿(12)的中段位置,所述提升主牛腿(12)远离所述钢管混凝土柱(11)的一端用于与钢连廊(4)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连廊提升牛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连廊提升牛腿还包括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11)远离所述提升主牛腿(12)的一侧连接的拉杆(15),所述拉杆(15)用于锚固在所述塔楼(5)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连廊提升牛腿,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15)和所述提升主牛腿(12)处于同一直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钢连廊提升牛腿,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15)的长度为所述提升主牛腿(12)长度的1.5倍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连廊提升牛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连廊提升牛腿还包括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11)连接并沿水平方向延伸至所述塔楼(5)外的连接梁(16),所述连接梁(16)抵接所述斜撑梁(14)的底端并用于与钢连廊(4)连接固定。
10.一种钢连廊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钢连廊提升牛腿、用于设置在钢连廊(4)底部的钢连廊吊点牛腿(2),以及设于所述钢连廊提升牛腿上的提升器(3),所述提升器(3)的钢绞线(31)与所述钢连廊吊点牛腿(2)连接并用于吊起所述钢连廊吊点牛腿(2),从而提升所述钢连廊吊点牛腿(2)上的钢连廊(4)。
CN202220555049.3U 2022-03-14 2022-03-14 钢连廊提升牛腿和钢连廊提升系统 Active CN2173528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55049.3U CN217352847U (zh) 2022-03-14 2022-03-14 钢连廊提升牛腿和钢连廊提升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55049.3U CN217352847U (zh) 2022-03-14 2022-03-14 钢连廊提升牛腿和钢连廊提升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52847U true CN217352847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50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55049.3U Active CN217352847U (zh) 2022-03-14 2022-03-14 钢连廊提升牛腿和钢连廊提升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528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352847U (zh) 钢连廊提升牛腿和钢连廊提升系统
CN217352848U (zh) 钢连廊吊点牛腿和钢连廊提升系统
CN219175268U (zh) 一种支护桩与支护面板连接固定结构
CN215167862U (zh) 一种用在女儿墙的无配重吊篮
CN215107737U (zh) 一种轻便型库内检查坑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立柱结构
CN211920714U (zh) 上拉下支式外挂自爬塔吊的支撑体系
CN209618732U (zh) 轻重塔吊转换节
CN213203757U (zh) 非对称偏心截面扁平薄壁钢箱梁及相应单索面曲梁悬索桥
CN211369471U (zh) 一种型钢悬挑免穿墙加高锚固支撑体系
CN210482356U (zh) 独立塔式起重机基座
CN210340110U (zh) 一种大跨度装配式双t板吊装结构
CN211873772U (zh) 一种外挂操作钢平台
CN210420839U (zh) 一种匝道桥钢筋结构
CN211998555U (zh) 超高层内爬塔吊的施工结构
CN216471834U (zh) 一种设置在核心筒钢柱与结构柱之间的吊装结构
CN220664643U (zh) 一种t形梁钢筋骨架吊具
CN219840385U (zh) 一种悬挑混凝土结构工字钢高支模平台
CN113565203B (zh) 一种混凝土浇筑的仿古斗拱建筑
CN217500995U (zh) 用于建筑边柱防护平台的防倾斜装置
CN220376210U (zh) 一种用于塔吊附墙的辅助装置
CN220950981U (zh) 一种用于钢桁架连廊的液压提升结构
CN212561598U (zh) 建筑柱基座结构连接件
CN215858255U (zh) 一种核心筒与外钢框架之间的预应力斜拉索连接节点
CN219261853U (zh) 一种悬挑型楼承板支撑结构
CN218149679U (zh) 一种用于内倾斜异形外墙施工吊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