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73772U - 一种外挂操作钢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挂操作钢平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873772U CN211873772U CN201921923929.6U CN201921923929U CN211873772U CN 211873772 U CN211873772 U CN 211873772U CN 201921923929 U CN201921923929 U CN 201921923929U CN 211873772 U CN211873772 U CN 2118737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ngitudinal beam
- main hanging
- hanging longitudinal
- hung
- connecting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外挂操作钢平台,用于施工位于两个预制侧墙之间的中部外挑预制墙,该钢平台采用两侧分别挂设于预制侧墙的横截面呈“U”型的方形框架,方形框架的顶部包括一根长主挂纵梁以及两根短主挂纵梁,每根短主挂纵梁与长主挂纵梁之间通过两根横向连接杆连接,外侧的横向连接杆连接长主挂纵梁与短主挂纵梁后使得长主挂纵梁与短主挂纵梁分别向外延伸,长主挂纵梁与短主挂纵梁的向外延伸部的长度至少为预制侧墙的宽度加5厘米,从而使得外挂操作钢平台平稳地挂设于两侧的预制侧墙上,使得外挂操作钢平台能够代替现有的脚手架施工中部外挑预制墙,解决中部外挑预制墙吊就位后两道斜撑安装困难的,以及现有搭设脚手架费用过大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外挂操作钢平台。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预制墙板施工过程中,现场两个预制侧墙之间的中部外挑预制墙即外悬挑板上预制墙吊装就位后两道斜撑安装时施工,一般工地会采取悬挑脚手架的型式,采用传统的搭设脚手架施工,工作量较大,工时较长,且危险性较高,一种新的悬挑钢操平台的出现,采用定型化型钢操作平台,即可节约成本,又在在施工现场操作简便安全性较高,是一种以后使用广泛的操作平台技术。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更加简便、经济的外挂操作钢平台,能够大大节约搭设脚手架所产生的经济费用,降低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且该外挂操作钢平台施工本身也方便、快捷,能够加快施工速度,已成为建筑施工界需进一步完善优化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挂操作钢平台,以解决两个预制侧墙之间的中部外挑预制墙吊装就位后两道斜撑安装时施工操作困难,以及搭设脚手架费用过大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外挂操作钢平台,用于施工位于两个预制侧墙之间的中部外挑预制墙,包括两侧分别挂设于预制侧墙的横截面呈“U”型的方形框架,方形框架的“U”型凹槽能够供中部外挑预制墙穿越,方形框架的顶部包括一根长主挂纵梁、两根短主挂纵梁,所述两根短主挂纵梁设置于所述长主挂纵梁的一侧,每根所述短主挂纵梁与长主挂纵梁之间通过两根横向连接杆连接,所述横向连接杆分别与所述短主挂纵梁与长主挂纵梁垂直连接,其中内侧的横向连接杆连接于所述短主挂纵梁的内侧端与长主挂纵梁之间,外侧的横向连接杆连接长主挂纵梁与短主挂纵梁后使得长主挂纵梁与短主挂纵梁分别向外延伸,长主挂纵梁与短主挂纵梁的向外延伸部的长度至少为预制侧墙的宽度加5厘米,两内侧的横向连接杆之间设有纵向连接杆,所述横向连接杆与短主挂纵梁的连接处以及外侧的横向连接杆与长主挂纵梁的连接处分别与一竖向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竖向连接杆的下端通过底部外侧连接杆连接,所述底部外侧连接杆之间设有底部内侧连接杆,所述底部外侧连接杆与底部内侧连接杆组成一个U型区域并U型区域上铺设钢板。
优选的,在上述的外挂操作钢平台中,连接主挂纵梁的竖向连接杆之间的中下部设有封板。
优选的,在上述的外挂操作钢平台中,还包括四根限位钢筋,所述限位钢筋竖向固定于对应的预制侧墙顶部上,且位于长主挂纵梁或者短主挂纵梁的内侧,且位于对应的横向连接杆的外侧。
优选的,在上述的外挂操作钢平台中,还包括限位螺栓,位于外侧的横向连接杆靠近长主挂纵梁处分别开设供限位螺栓穿越的通孔,所述限位螺栓穿过对应的通孔后分别顶在对应的预制侧墙的侧面上。
优选的,在上述的外挂操作钢平台中,还包括分别设置于短主挂纵梁外侧的两根竖向杆,以及两根横向钢丝绳,以及两根斜向钢丝绳,所述竖向杆固定设置于对应楼层的楼板上,所述横向钢丝绳的一端连接上接长主挂纵梁的对应竖向连接杆的中部,所述横向钢丝绳的另一端水平连接于竖向杆上,所述斜向钢丝绳的一端连接上接长主挂纵梁的对应竖向连接杆的下端,所述横向钢丝绳的另一端水平连接于横向钢丝绳与竖向杆的连接处。
优选的,在上述的外挂操作钢平台中,所述横向钢丝绳、斜向钢丝绳与竖向连接杆的连接处以及所述横向钢丝绳、斜向钢丝绳与竖向杆的连接处设有用于金属拉环。
优选的,在上述的外挂操作钢平台中,所述长主挂纵梁的顶部设有两安装围护用的圆钢。
优选的,在上述的外挂操作钢平台中,与一根短主挂纵梁连接两根竖向连接杆之间等间距设有供施工人员上下行走的踏横杆。
优选的,在上述的外挂操作钢平台中,所述长主挂纵梁与平台底部之间设有剪刀撑,外侧的横向连接杆与平台底部之间设有斜向支撑,上接外侧的横向连接杆的两端的两根竖向连接杆的中部设有横向中部连接杆。
由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外挂操作钢平台,采用两侧分别挂设于预制侧墙的横截面呈“U”型的方形框架,方形框架的“U”型凹槽能够供中部外挑预制墙穿越,方形框架的顶部包括一根长主挂纵梁以及两根短主挂纵梁,所述两根短主挂纵梁设置于所述长主挂纵梁的一侧,每根所述短主挂纵梁与长主挂纵梁之间通过两根横向连接杆连接,所述横向连接杆分别与所述短主挂纵梁与长主挂纵梁垂直连接,其中内侧的横向连接杆连接于所述短主挂纵梁的内侧端与长主挂纵梁之间,外侧的横向连接杆连接长主挂纵梁与短主挂纵梁后使得长主挂纵梁与短主挂纵梁分别向外延伸,长主挂纵梁与短主挂纵梁的向外延伸部的长度至少为预制侧墙的宽度加5厘米,从而使得外挂操作钢平台平稳地挂设于两侧的预制侧墙上,使得外挂操作钢平台能够代替现有的脚手架施工中部外挑预制墙,解决中部外挑预制墙吊就位后两道斜撑安装困难的,以及现有搭设脚手架费用过大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外挂操作钢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外挂操作钢平台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外挂操作钢平台的搁置点详图;
图5至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外挂操作钢平台的施工方法流程工艺图。
图中:1-预制侧墙、2-中部外挑预制墙、3-长主挂纵梁、4-短主挂纵梁、5-横向连接杆、6-向外延伸部、7-纵向连接杆、8-竖向连接杆、9-底部外侧连接杆、10-底部内侧连接杆、11-钢板、12-封板12、13-限位钢筋、14-限位螺栓、15-竖向杆、16-横向钢丝绳、17-斜向钢丝绳、18-楼板、19-金属拉环、20-圆钢、21-踏横杆、22-剪刀撑、23-斜向支撑、24-横向中部连接杆、25-中部挂梁、26-踢脚线、27-斜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将由所列举之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特征。需另外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外挂操作钢平台,用于施工位于两个预制侧墙1之间的中部外挑预制墙2,包括两侧分别挂设于预制侧墙1的横截面呈“U”型的方形框架,方形框架的“U”型凹槽能够供中部外挑预制墙2穿越,方形框架的顶部包括一根长主挂纵梁3、两根短主挂纵梁4,所述两根短主挂纵梁4设置于所述长主挂纵梁3的一侧,每根所述短主挂纵梁4与长主挂纵梁3之间通过两根横向连接杆5连接,所述横向连接杆5分别与所述短主挂纵梁4与长主挂纵梁3垂直连接,其中内侧的横向连接杆5连接于所述短主挂纵梁4的内侧端与长主挂纵梁3之间,外侧的横向连接杆5连接长主挂纵梁3与短主挂纵梁4后使得长主挂纵梁3与短主挂纵梁4分别向外延伸,长主挂纵梁3与短主挂纵梁4的向外延伸部6的长度至少为预制侧墙1的宽度加5厘米,两内侧的横向连接杆5之间设有纵向连接杆7,形成“U”型凹槽,纵向连接杆7为槽底,所述横向连接杆5与短主挂纵梁4的连接处以及外侧的横向连接杆5与长主挂纵梁3的连接处分别与一竖向连接杆8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竖向连接杆8的下端通过底部外侧连接杆9连接,所述底部外侧连接杆9之间设有底部内侧连接杆10,所述底部外侧连接杆9与底部内侧连接杆10组成一个U型区域并U型区域上铺设钢板1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外挂操作钢平台,采用两侧分别挂设于预制侧墙1的横截面呈“U”型的方形框架,方形框架的“U”型凹槽能够供中部外挑预制墙2穿越,方形框架的顶部包括一根长主挂纵梁3、两根短主挂纵梁4,所述两根短主挂纵梁4设置于所述长主挂纵梁3的一侧,每根所述短主挂纵梁4与长主挂纵梁3之间通过两根横向连接杆5连接,所述横向连接杆5分别与所述短主挂纵梁4与长主挂纵梁3垂直连接,其中内侧的横向连接杆5连接于所述短主挂纵梁4的内侧端与长主挂纵梁3之间,外侧的横向连接杆5连接长主挂纵梁3与短主挂纵梁4后使得长主挂纵梁3与短主挂纵梁4分别向外延伸,长主挂纵梁3与短主挂纵梁4的向外延伸部6的长度至少为预制侧墙1的宽度加5厘米,从而使得外挂操作钢平台平稳地挂设于两侧的预制侧墙1上,使得外挂操作钢平台能够代替现有的脚手架施工中部外挑预制墙2,解决中部外挑预制墙2吊就位后两道斜撑27安装困难的,以及现有搭设脚手架费用过大问题。
优选的,在上述的外挂操作钢平台中,连接主挂纵梁的竖向连接杆8之间的中下部设有封板12,以降低施工人员发生坠落风险。
优选的,在上述的外挂操作钢平台中,还包括四根限位钢筋13,所述限位钢筋13竖向固定于对应的预制侧墙1顶部上,且位于长主挂纵梁3或者短主挂纵梁4的内侧,且位于对应的横向连接杆5的外侧。通过设置四根限位钢筋13,可以防止外挂操作钢平台横向移动,提高施工安全性。
优选的,在上述的外挂操作钢平台中,还包括限位螺栓14,位于外侧的横向连接杆5靠近长主挂纵梁3处分别开设供限位螺栓14穿越的通孔,所述限位螺栓14穿过对应的通孔后分别顶在对应的预制侧墙1的侧面上。通过设置限位螺栓14,可以防止外挂操作钢平台横向移动纵向移动,提高施工安全性
优选的,在上述的外挂操作钢平台中,还包括分别设置于短主挂纵梁4外侧的两根竖向杆15,以及两根横向钢丝绳16,以及两根斜向钢丝绳17,所述竖向杆15固定设置于对应楼层的楼板18上,所述横向钢丝绳16的一端连接上接长主挂纵梁3的对应竖向连接杆8的中部,所述横向钢丝绳16的另一端水平连接于竖向杆15上,所述斜向钢丝绳17的一端连接上接长主挂纵梁3的对应竖向连接杆8的下端,所述横向钢丝绳16的另一端水平连接于横向钢丝绳16与竖向杆15的连接处。通过设置横向钢丝绳16与斜向钢丝绳17,将外挂操作钢平台通过横向钢丝绳16与斜向钢丝绳17固定于竖向杆15这一不动部件上,可以进一步提高外挂操作钢平台的安全性。
优选的,在上述的外挂操作钢平台中,所述横向钢丝绳16、斜向钢丝绳17与竖向连接杆8的连接处以及所述横向钢丝绳16、斜向钢丝绳17与竖向杆15的连接处设有用于金属拉环19。通过设置金属拉环19,一方面可以方便固定横向钢丝绳16与斜向钢丝绳17,另一方面可以保护横向钢丝绳16与斜向钢丝绳17。
优选的,在上述的外挂操作钢平台中,所述长主挂纵梁3的顶部设有两安装围护用的圆钢20,在两圆钢20之间设置围护,以降低施工人员坠落风险。
为了使施工人员安全、便利低进出外挂操作钢平台,优选的,与一根短主挂纵梁4连接两根竖向连接杆8之间等间距设有供施工人员上下行走的踏横杆21。
优选的,在上述的外挂操作钢平台中,所述长主挂纵梁3与平台底部之间设有剪刀撑22,外侧的横向连接杆5与平台底部之间设有斜向支撑23,上接外侧的横向连接杆5的两端的两根竖向连接杆8的中部设有横向中部连接杆24。通过设置剪刀撑22、斜向支撑23、以及横向中部连接杆24可以增强外挂操作钢平台的整体强度,提高施工安全性。
优选的,在上述的外挂操作钢平台中,还包括中部挂梁25,所述中部挂梁25与短主挂纵梁4长度相同,设置于横向连接杆5的中部位置,以增加外挂操作钢平台与预制侧墙1的接触面积,使得外挂操作钢平台的荷载在预制侧墙1上的分布更加均匀,提高施工安全性。
优选的,在上述的外挂操作钢平台中,还包括踢脚线26,所述踢脚线26设置于外挂操作钢平台内部底侧,以防止施工人员踏空,提高施工安全性。
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外挂操作钢平台的施工方法(使用方法),即在两预制侧墙1之间施工中部外挑预制墙2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工况一:请重点参阅图5,中部外挑预制墙2两侧的预制侧墙1吊装就位且完成灌浆;
工况二:请重点参阅图6,待两侧的预制侧墙1的灌浆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将外挂操作钢平台安装完成,使得长主挂纵梁3以及短主挂纵梁4分别挂设于对应的预制侧墙1上;
工况三:请重点参阅图7,中部外挑预制墙2吊装就位,并灌浆,施工人员站在外挂操作钢平台安装斜撑27,所述斜撑27的上端连接于中部外挑预制墙2的侧面,所述斜撑27的下端连接于预制侧墙1的侧面;
工况四:请重点参阅图8,待中部外挑预制墙2灌浆砂浆强度到达设计强度,将斜撑27拆除,最后将外挂操作钢平台拆除。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中部外挑预制墙2两侧的预制侧墙1吊装就位且完成灌浆;待两侧的预制侧墙1的灌浆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将外挂操作钢平台安装完成,使得长主挂纵梁3以及短主挂纵梁4分别挂设于对应的预制侧墙1上;中部外挑预制墙2吊装就位,并灌浆,施工人员站在外挂操作钢平台安装斜撑27,所述斜撑27的上端连接于中部外挑预制墙2的侧面,所述斜撑27的下端连接于预制侧墙1的侧面,有效降低了中部外挑预制墙2与斜撑27的安装难度,同时也免去了现场搭脚手架的必要,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最后,待中部外挑预制墙2灌浆砂浆强度到达设计强度,将斜撑27拆除,最后将外挂操作钢平台拆除。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外挂操作钢平台,用于施工位于两个预制侧墙之间的中部外挑预制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侧分别挂设于预制侧墙的横截面呈“U”型的方形框架,方形框架的“U”型凹槽能够供中部外挑预制墙穿越,方形框架的顶部包括一根长主挂纵梁、两根短主挂纵梁,所述两根短主挂纵梁设置于所述长主挂纵梁的一侧,每根所述短主挂纵梁与长主挂纵梁之间通过两根横向连接杆连接,所述横向连接杆分别与所述短主挂纵梁与长主挂纵梁垂直连接,其中内侧的横向连接杆连接于所述短主挂纵梁的内侧端与长主挂纵梁之间,外侧的横向连接杆连接长主挂纵梁与短主挂纵梁后使得长主挂纵梁与短主挂纵梁分别向外延伸,长主挂纵梁与短主挂纵梁的向外延伸部的长度至少为预制侧墙的宽度加5厘米,两内侧的横向连接杆之间设有纵向连接杆,所述横向连接杆与短主挂纵梁的连接处以及外侧的横向连接杆与长主挂纵梁的连接处分别与一竖向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竖向连接杆的下端通过底部外侧连接杆连接,所述底部外侧连接杆之间设有底部内侧连接杆,所述底部外侧连接杆与底部内侧连接杆组成一个U型区域并U型区域上铺设钢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挂操作钢平台,其特征在于,连接主挂纵梁的竖向连接杆之间的中下部设有封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挂操作钢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根限位钢筋,所述限位钢筋竖向固定于对应的预制侧墙顶部上,且位于长主挂纵梁或者短主挂纵梁的内侧,且位于对应的横向连接杆的外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挂操作钢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螺栓,位于外侧的横向连接杆靠近长主挂纵梁处分别开设供限位螺栓穿越的通孔,所述限位螺栓穿过对应的通孔后分别顶在对应的预制侧墙的侧面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挂操作钢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置于短主挂纵梁外侧的两根竖向杆,以及两根横向钢丝绳,以及两根斜向钢丝绳,所述竖向杆固定设置于对应楼层的楼板上,所述横向钢丝绳的一端连接上接长主挂纵梁的对应竖向连接杆的中部,所述横向钢丝绳的另一端水平连接于竖向杆上,所述斜向钢丝绳的一端连接上接长主挂纵梁的对应竖向连接杆的下端,所述横向钢丝绳的另一端水平连接于横向钢丝绳与竖向杆的连接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挂操作钢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钢丝绳、斜向钢丝绳与竖向连接杆的连接处以及所述横向钢丝绳、斜向钢丝绳与竖向杆的连接处设有用于金属拉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挂操作钢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长主挂纵梁的顶部设有两安装围护用的圆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挂操作钢平台,其特征在于,与一根短主挂纵梁连接两根竖向连接杆之间等间距设有供施工人员上下行走的踏横杆。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挂操作钢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长主挂纵梁与平台底部之间设有剪刀撑,外侧的横向连接杆与平台底部之间设有斜向支撑,上接外侧的横向连接杆的两端的两根竖向连接杆的中部设有横向中部连接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23929.6U CN211873772U (zh) | 2019-11-06 | 2019-11-06 | 一种外挂操作钢平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23929.6U CN211873772U (zh) | 2019-11-06 | 2019-11-06 | 一种外挂操作钢平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873772U true CN211873772U (zh) | 2020-11-06 |
Family
ID=73240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923929.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1873772U (zh) | 2019-11-06 | 2019-11-06 | 一种外挂操作钢平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87377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21133A (zh) * | 2019-11-06 | 2020-02-21 |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外挂操作钢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
CN110821133B (zh) * | 2019-11-06 | 2023-11-10 |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外挂操作钢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
-
2019
- 2019-11-06 CN CN201921923929.6U patent/CN211873772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21133A (zh) * | 2019-11-06 | 2020-02-21 |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外挂操作钢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
CN110821133B (zh) * | 2019-11-06 | 2023-11-10 |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外挂操作钢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643544B (zh) | 一种高空悬挑施工平台支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 |
CN108979131B (zh) | 一种高层建筑施工钢模板及操作架整体提升平台装置 | |
CN207048306U (zh) | 滑模柔性平台 | |
CN201598820U (zh) | 单点悬挂外挂架 | |
CN111255217A (zh) | 一种电梯井定型化操作平台及其作业方法 | |
CN205348761U (zh) | 地下室无梁顶板上安装无基础升降机的加固结构 | |
CN213836318U (zh) | 一种桥面湿接缝吊模结构 | |
CN212507296U (zh) | 高支模体系 | |
CN206956979U (zh) | 一种带顶柱的一字型剪力墙 | |
CN211173007U (zh) | 一种新型悬挑三脚架 | |
CN202090577U (zh) | 高层建筑电梯井道模板支撑施工平台 | |
CN205329640U (zh) | 一种“t”支撑对称滑升模板施工结构 | |
CN211873772U (zh) | 一种外挂操作钢平台 | |
CN214996139U (zh) | 一种高空大跨度型钢混凝土梁悬吊模施工的安全操作平台 | |
CN215484539U (zh) | 一种挂架式可循环周转的施工操作平台 | |
CN201158932Y (zh) | 高层建筑电梯井道模板支撑专用自卡紧式平台 | |
CN203547125U (zh) | 立柱式整体钢平台液压爬模 | |
CN203034799U (zh) | 塔吊标准节支承高空支模钢平台结构 | |
CN110821133B (zh) | 一种外挂操作钢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0821133A (zh) | 一种外挂操作钢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3572927U (zh) | 一种可调节尺寸及可周转移动钢平台 | |
CN113445723A (zh) | 一种用于悬挑结构幕墙安装的施工平台及安装方法 | |
CN112854702A (zh) | 一种大跨度筒仓屋面施工平台及搭设方法 | |
CN203499259U (zh) | 工具式悬挑卸料平台 | |
CN106522542A (zh) | 一种单机位液压爬模系统及其爬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110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