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00995U - 用于建筑边柱防护平台的防倾斜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建筑边柱防护平台的防倾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00995U
CN217500995U CN202221652857.8U CN202221652857U CN217500995U CN 217500995 U CN217500995 U CN 217500995U CN 202221652857 U CN202221652857 U CN 202221652857U CN 217500995 U CN217500995 U CN 2175009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ortion
side column
building side
protection platform
cross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5285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标
李日荣
邝喜旗
徐海泓
郭俊才
周琴
徐明昱
刘劲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5285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009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009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009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边柱防护平台的防倾斜装置,包括抱梁装置和连接梁,所述抱梁装置包括用于与建筑的主体架构上方的结构钢梁进行连接的主体连接部和用于与所述连接梁的一端连接的架体连接部,所述主体连接部位于所述架体连接部的上方,所述连接梁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固定连接至防护平台顶部的连接部。通过所述抱梁装置与所述连接梁,将建筑的主体架构上方的结构钢梁与防护平台的顶部进行连接,可以使防护平台顶部的水平方向的风载荷传递到主体架构上,减少了防护平台顶部的风载荷作用力,从而实现防护平台防倾斜目的。

Description

用于建筑边柱防护平台的防倾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边柱防护平台防倾斜装置。
背景技术
在框架核心筒结构的超高层建筑中,外框采用型钢混凝土柱;钢混凝土柱需进行钢筋绑扎、模板安装与拆除、混凝土浇筑工作,一般采用超高层边柱防护平台为型钢混凝土柱为提供外立面的操作平台进行施工。
目前,往往只是使用预埋于建筑的主体架构内连接板将超高层边柱防护平台与主体架构进行连接,防护平台的顶部高于主体架构,与主体架构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度差,连接板只能连接防护平台与主体架构平齐或低于主体架构的位置,由此会造成超高层边柱防护平台超出主体架构的部分无法与主体架构进行固定连接,容易在水平方向的风载荷作用下引起防护平台倾斜,从而产生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避免在风载荷作用下带来的防护平台倾斜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边柱防护平台的防倾斜装置,包括抱梁装置和连接梁,所述抱梁装置包括用于与建筑的主体架构上方的结构钢梁进行连接的主体连接部和用于与所述连接梁的一端连接的架体连接部,所述主体连接部位于所述架体连接部的上方,所述主体连接部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结构钢梁底部的第一横梁、以及用于对所述结构钢梁的两侧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连接梁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固定连接至防护平台顶部的连接部。
可选的,所述主体连接部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上方的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的长度小于第一横梁。
可选的,所述第一横梁、第一限位件和第二横梁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形状为U型,其开口卡接于所述第一横梁,并通过螺栓将所述第二限位件与第一横梁固定。
可选的,所述第一横梁上沿其长度方向上依次设有若干用于与第二限位件连接的第一螺栓孔。
可选的,所述连接梁与所述架体连接部通过螺栓连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梁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若干与所述架体连接部进行连接的第二螺栓孔。
可选的,所述主体连接部和架体连接部之间通过若干斜杆连接。
可选的,所述斜杆为两根,两根所述斜杆呈倒八字形固定于所述主体连接部和架体连接部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横梁的长度大于所述架体连接部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超高层边柱防护平台防倾斜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抱梁装置和连接梁,所述抱梁装置包括用于与建筑的主体架构上方的结构钢梁进行连接的主体连接部和用于与所述连接梁的一端连接的架体连接部,所述主体连接部位于所述架体连接部的上方,所述主体连接部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结构钢梁底部的第一横梁、以及用于对所述结构钢梁的两侧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连接梁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固定连接至防护平台顶部的连接部,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抱梁装置与所述连接梁,将建筑的主体架构上方的结构钢梁与防护平台的顶部进行连接,可以使防护平台顶部水平方向的风载荷通过抱梁装置,连接梁传递到主体架构上,减少了防护平台顶部的风载荷作用力,从而实现防护平台防倾斜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防倾斜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抱梁装置与所述连接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抱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抱梁装置;11、主体连接部;111、第一横梁;112第一限位件;113第二横梁;114第一螺栓孔;115第二限位件;12、斜杆;13;架体连接部;2、连接梁;21、第二螺栓孔;3、结构钢梁;4、防护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建筑边柱防护平台的防倾斜装置,包括抱梁装置1和连接梁2,所述抱梁装置1包括用于与建筑的主体架构上方的结构钢梁3进行连接的主体连接部11和用于与所述连接梁2的一端连接的架体连接部13,所述主体连接部11位于所述架体连接部13的上方,所述主体连接部11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结构钢梁3底部的第一横梁111、用于对所述结构钢梁3的两侧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件112和第二限位件115,所述连接梁2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固定连接至防护平台4顶部的连接部。
基于上述方案,通过所述抱梁装置1与所述连接梁2,将建筑的主体架构上方的结构钢梁3与防护平台4的顶部进行连接,可以使防护平台4顶部水平方向的风载荷通过抱梁装置1,连接梁2传递到主体架构上,减少了防护平台4顶部的风载荷作用力,从而实现防护平台4防倾斜目的。
为了使所述主体连接部11更加稳定的固定在结构钢梁3上,所述主体连接部11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限位件112上方的第二横梁113,所述第二横梁113的长度小于第一横梁111,当结构钢梁3在有其他方向力的时候,所述第二横梁113对所述结构钢梁3进一步限位,防止结构钢梁3发生活动。优选地,所述第一横梁111、第一限位件112和第二横梁113为一体成型的结构,由此可以提高其结构强度,且便于制造。
为了便于连接,所述第二限位件115的形状为U型,其开口卡接于所述第一横梁111上,并通过螺栓将所述第二限位件115与第一横梁111固定。优选地,所述第一横梁111上沿其长度方向上依次设有若干用于与第二限位件115连接的第一螺栓孔114,因此通过选择不同的第一螺栓孔114与所述第二限位件115进行配合,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结构钢梁。
为了能够调节主体架构与防护平台的水平距离,所述连接梁2与所述架体连接部13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梁2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若干与所述架体连接部13进行连接的第二螺栓孔21,因此通过选择不同的所述第二螺栓孔21与所述架体连接部13进行配合,可以调节主体架构与防护平台的水平距离。
为了保证抱梁装置的结构稳定,所述主体连接部11和架体连接部13之间通过若干斜杆12连接,所述第一横梁111的长度大于所述架体连接部13的长度。优选地,斜杆12设置为两根,呈倒八字形固定于主体连接部11和架体连接部13之间,使得主体连接部11、架体连接部13和两根斜杆12形成为牢固的倒梯形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在搭建建筑边柱防护平台的时候,将主体连接部11与主体架构的结构钢梁3进行连接,通过第一横梁111,第一限位件112与第二限位件115将结构钢梁3卡住,再通过螺栓将所述第二限位件115与第一横梁111连接固定。在固定过程中,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第一螺栓孔114与所述第二限位件115进行配合,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结构钢梁3。在结构钢梁3连接好后,将架体连接部13与连接梁2的一端通过螺栓进行连接,连接梁2另一端通过螺栓与防护平台4的顶部连接,选择不同的所述第二螺栓孔21与所述架体连接部13进行配合,来调节结构钢梁3与防护平台4的水平距离。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建筑边柱防护平台的防倾斜装置,其通过抱梁装置1与连接梁2配合的方式,将建筑的主体架构上方的结构钢梁3与防护平台4的顶部进行连接,使防护平台4顶部的水平方向的风载荷通过抱梁装置1、连接梁2传递到主体架构上,减少了防护平台4顶部的风载荷作用力,从而实现防护平台4防倾斜目的。除此之外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第一螺栓孔114与所述第二限位件115进行配合,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结构钢梁3,通过选择不同的所述第二螺栓孔21与所述架体连接部13进行配合,可以调节结构钢梁3与防护平台4的水平距离,该装置操作简单,并且可以循环使用,适用于各种复杂的环境当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建筑边柱防护平台的防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抱梁装置和连接梁,所述抱梁装置包括用于与建筑的主体架构上方的结构钢梁进行连接的主体连接部和用于与所述连接梁的一端连接的架体连接部,所述主体连接部位于所述架体连接部的上方,所述主体连接部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结构钢梁底部的第一横梁、以及用于对所述结构钢梁的两侧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连接梁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固定连接至防护平台顶部的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用于建筑边柱防护平台的防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连接部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上方的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的长度小于第一横梁。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用于建筑边柱防护平台的防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第一限位件和第二横梁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用于建筑边柱防护平台的防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形状为U型,其开口卡接于所述第一横梁,并通过螺栓将所述第二限位件与第一横梁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建筑边柱防护平台的防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上沿其长度方向上依次设有若干用于与第二限位件连接的第一螺栓孔。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建筑边柱防护平台的防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与所述架体连接部通过螺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建筑边柱防护平台的防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若干与所述架体连接部进行连接的第二螺栓孔。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建筑边柱防护平台的防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连接部和架体连接部之间通过若干斜杆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建筑边柱防护平台的防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杆为两根,并且两根所述斜杆以八字形将所述主体连接部与所述架体连接部进行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建筑边柱防护平台的防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的长度大于所述架体连接部的长度。
CN202221652857.8U 2022-06-29 2022-06-29 用于建筑边柱防护平台的防倾斜装置 Active CN2175009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52857.8U CN217500995U (zh) 2022-06-29 2022-06-29 用于建筑边柱防护平台的防倾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52857.8U CN217500995U (zh) 2022-06-29 2022-06-29 用于建筑边柱防护平台的防倾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00995U true CN217500995U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41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52857.8U Active CN217500995U (zh) 2022-06-29 2022-06-29 用于建筑边柱防护平台的防倾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009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323144U (zh) 一种塔吊附墙墩
CN211470603U (zh) 一种伸缩式塔吊通道
CN209924434U (zh) 一种高空悬挑模板支撑架体
CN217500995U (zh) 用于建筑边柱防护平台的防倾斜装置
CN217652373U (zh) 一种超高层建筑屋顶卸料平台
CN214835042U (zh) 一种用于重型履带吊的地下室顶板作业加固结构
CN213174742U (zh) 一种顶撑钢立柱结构
CN208293585U (zh) 一种高强度鱼腹梁支撑基座
CN220395153U (zh)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附着结构
CN221277359U (zh) 一种大型悬空钢连廊胎架结构
CN210798265U (zh) 一种爬架附着拉结加固系统
CN220014396U (zh) 一种悬挑结构模板脚手架支撑架
CN220565695U (zh) 一种用于大跨度结构的钢平台模板支撑结构
CN221343670U (zh) 一种施工升降机附墙辅助装置
CN220319075U (zh) 一种牵索挂篮拼装平台
CN222541968U (zh) 一种用于屋面超高女儿墙或花架梁的吊篮支架
CN221194205U (zh) 一种无配重吊篮悬挂机构
CN217808142U (zh) 一种曳引提升系统导轨固定支架
CN218862045U (zh) 一种高强度的钢结构平台板
CN222008658U (zh) 盖梁托架
CN221567860U (zh)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附着装置
CN216616844U (zh) 一种用于超高层建筑液压爬模架体的辅助支撑装置
CN116201242B (zh) 一种超长悬挑结构转换施工方法
CN218597748U (zh) 一种拉杆式悬挑型钢支模架系统
CN219491816U (zh) 一种柱梁连接加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