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50438U - 一种离岸式宽平台码头上部构件吊装施工装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离岸式宽平台码头上部构件吊装施工装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50438U
CN217350438U CN202221239661.6U CN202221239661U CN217350438U CN 217350438 U CN217350438 U CN 217350438U CN 202221239661 U CN202221239661 U CN 202221239661U CN 217350438 U CN217350438 U CN 2173504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wharf
track
offshore
telescop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3966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先导
林红星
刘聪聪
何聪
骆钊
沈立龙
肖浩
杨汉彬
黄睿奕
赵东梁
王聪
仇正中
高宁波
陈迪郁
仲军
刘阳宁
朱映滔
刘凯
韦新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
Original Assignee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 filed Critical CCCC Second Harbor Engineering Co
Priority to CN20222123966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504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504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504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11Hard structures, e.g. dams, dykes or breakwater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岸式宽平台码头上部构件吊装施工装备,包括:轨道机构,其包括至少三条轨道,所述轨道从码头的海侧向岸侧方向间隔设置在码头的桩帽上;每条所述轨道上方对应设置有一组行走与支撑机构;每组所述行走与支撑机构包括滑轮组和支撑横梁,所述滑轮组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梁的底部,且与对应的所述轨道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横梁的底部至少设置有两个第一伸缩支腿;两个主纵梁,所述主纵梁沿码头宽度方向设置在各支撑横梁上,两个所述主纵梁间隔设置;两个主纵梁的顶部在靠近码头的海侧和岸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一主横梁,每个所述主横梁上设置有至少三组天车。本实用新型稳定性高,可提高预制构件安装精度和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离岸式宽平台码头上部构件吊装施工装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码头上部构件吊装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岸式宽平台码头上部构件吊装施工装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港口建设不断向沿海深水港拓展,而波浪、水流、台风等自然条件恶劣成为限制沿海深水港建设技术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离岸式码头上部结构施工,传统工艺主要以起重船或顶升平台进行预制构件安装,其施工装备受风浪流条件影响大,施工窗口受限,预制构件安装精度不易控制,影响施工质量。此外,对于宽平台码头,仅从海侧或岸侧一个方向无法全部覆盖码头宽度进行上部构件施工,通常需要多艘起重船和搅拌船作业,造成构件安装和现浇作业的船机设备数量多,水上交叉作业干扰严重,施工成本高,工效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离岸式宽平台码头上部构件吊装施工装备,包括:
轨道机构,其包括至少三条轨道,所述轨道从码头的海侧向岸侧方向间隔设置在码头的桩帽上;每条所述轨道上方对应设置有一组行走与支撑机构;
每组所述行走与支撑机构包括滑轮组和支撑横梁,所述滑轮组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梁的底部,且与对应的所述轨道滑动连接,用以带动所述支撑横梁沿所述轨道移动;所述支撑横梁的底部至少设置有两个第一伸缩支腿,可调整所述第一伸缩支腿的长度以使其支撑于对应的桩帽上;
两个主纵梁,所述主纵梁沿码头宽度方向设置在各支撑横梁上,两个所述主纵梁间隔设置;两个主纵梁的顶部在靠近码头的海侧和岸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一主横梁,每个所述主横梁上设置有至少三组天车。
优选的是,所述滑轮组包括多组滑轮和第一驱动装置,多组所述滑轮沿所述支撑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梁的底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以驱动多组所述滑轮转动,以带动所述支撑横梁沿所述轨道移动。
优选的是,所述行走与支撑装置还包括沿所述支撑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的多个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二伸缩支腿,所述第二伸缩支腿的顶部与所述支撑主梁固定连接,其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滑动卡接于对应的所述轨道的顶部。
优选的是,所述主纵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三伸缩支腿,多个所述第三支腿与多个所述支撑横梁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三伸缩支腿的一端与所述主纵梁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支撑横梁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每条所述轨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底部支腿,任意所述底部支腿支撑于对应的桩帽上。
优选的是,每条所述轨道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三个码头标准排架间距。
优选的是,两个所述主纵梁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两个码头标准排架间距,所述主纵梁的两端均延伸至码头外部;所述主横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七个码头标准排架间距。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岸式宽平台码头上部构件吊装施工装备,设在桩帽顶部,将水上作业转为陆上作业,替代了起重船、顶升平台,避免了波浪、潮流对施工船舶的影响,增加了装备的稳定性,预制构件安装精度高;可以满足在码头长度、宽度方向的移动,具备码头上部构件全方位安装,并且可以从码头的两侧进行快速安装,施工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码头上部构件吊装施工设备的在码头长度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码头上部构件吊装施工设备的在码头宽度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主纵梁和所述主横梁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岸式宽平台码头上部构件吊装施工装备,包括:
轨道机构,其包括至少三条轨道1,所述轨道1从码头的海侧向岸侧方向间隔设置在码头的桩帽3上;每条所述轨道1上方对应设置有一组行走与支撑机构;
每组所述行走与支撑机构包括滑轮组4和支撑横梁2,所述滑轮组4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梁2的底部,且与对应的所述轨道1滑动连接,用以带动所述支撑横梁2沿所述轨道1移动;所述支撑横梁2的底部至少设置有两个第一伸缩支腿6,可调整所述第一伸缩支腿6的长度以使其支撑于对应的桩帽3上;
两个主纵梁11,所述主纵梁11沿码头宽度方向设置在各支撑横梁2上,两个所述主纵梁11间隔设置;两个主纵梁11的顶部在靠近码头的海侧和岸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一主横梁10,每个所述主横梁10上设置有至少三组天车9。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为避免使用较多船机设备进行施工,同时减小波浪、潮流对施工的影响,并保证其稳定性,考虑将施工装备布设在桩帽顶部,将水上作业转为陆上作业。并且码头靠近岸边陆地的一侧的为岸侧,岸侧相对的一侧即为海侧;针对宽平台码头上部构件施工,通过在码头的海侧、岸侧及二者的中间区域分别设置所述轨道1,并通过所述行走与支撑机构带动上方的所述主纵梁11、所述主横梁10以及所述天车9实现沿码头长度方向的移动;通过在码头的海侧和岸侧分别设置所述主横梁10,并且所述主横梁可沿所述主纵梁11移动,实现带动各所述天车9在码头宽度方向的移动。即所述码头上部构件吊装施工装备可以满足码头长度、宽度方向的移动,具备码头上部构件全方位安装,并且可以从码头的两侧进行快速安装。进一步地,所述主纵梁11的两端均延伸至码头外部,以便于从码头两侧的运输船舶上起吊构件;所述主横梁10可选取斜拉式悬臂结构。
参照图3,使用时,在码头水上沉桩结束后,先完成5个排架桩帽现浇,后进行施工装备安装。具体包括:将各所述轨道1分别布置于海侧、岸侧、中间桩帽顶部,较优地,每条所述轨道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三个码头标准排架间距,即所述轨道1横跨②~⑤排架桩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轨道1的数量为三条;接着进行所述行走及支撑机构、所述主纵梁11、所述主横梁10以及所述天车等设备安装。较优地,两个所述主纵梁11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两个码头标准排架间距,所述码头标准排架间距为码头长度方向上相邻两排桩帽之间的间距,即所述主纵梁11覆盖②~④排架桩帽。所述主横梁10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七个码头标准排架间距,以满足预制梁、预制面板的吊装以及桩帽钢筋、模板的现浇等施工要求。
将运输预制构件及现浇施工材料的船舶12停靠至码头两侧,将所述主横梁10沿所述主纵梁11移动至船舶上方,由所述主横梁10上对应的所述天车9吊取钢筋、模板、混凝土等施工材料,辅助第⑥~⑦排架桩帽现浇。然后通过所述主横梁10上对应的所述天车9安装预制构件,除所述轨道1站位区域的预制轨道梁外,分别安装所述主纵梁11后方(①~②排架)以及中间区域(②~④排架)的码头预制纵梁、预制横梁、预制边梁及预制面板。然后各所述轨道1保持不动,通过每组行走与支撑机构的所述滑轮组4带动各所述支撑横梁2及其上部设备沿所述轨道1向前移动,使所述主纵梁11覆盖第③~⑤排架,从而装备和安装该区域底部除所述轨道1站位区域外的预制梁、预制面板,并辅助第⑧排架桩帽施工。
待起始位置的预制梁、预制面板安装完成,以及第⑥~⑦个排架桩帽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将各所述第一伸缩支腿6伸长并支撑于③~⑤排架的桩帽上,使各所述轨道1不再支撑所述支撑横梁2,移动各所述轨道1至③~⑥排架桩帽上,进而所述主横梁10上的天车9可分别从海侧、岸侧吊取预制梁安装②~③排架原所述轨道1站位处的预制梁、预制面板。即通过交替移动各所述轨道1和所述行走与支撑机构及其上部设备,实现码头上部构件施工。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主横梁10可在相应的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所述主纵梁11滑动,同样地,所述码头上部构件吊装施工装备还包括供应所述天车9、所述第一伸缩支腿6以及相关施工用的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均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技术手段,在此不再详述。
为了保证每组所述行走与支撑机构沿各所述轨道1移动的平稳性,进一步地,所述滑轮组4包括多组滑轮和第一驱动装置,多组所述滑轮沿所述支撑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梁1的底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以驱动多组所述滑轮转动,以带动所述支撑横梁1沿所述轨道1移动。
考虑到所述轨道1能够稳定、高效地前移跨过排架,进一步地,所述行走与支撑装置还包括沿所述支撑横梁2的长度方向间隔的多个限位装置5,所述限位装置5包括第二伸缩支腿,所述第二伸缩支腿的顶部与所述支撑主梁2固定连接,其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滑动卡接于对应的所述轨道1的顶部。如前所述,所述轨道1前移过跨前,将各所述第一伸缩支腿6伸长并支撑于③~⑤排架的桩帽上,使各所述轨道1不再支撑所述支撑横梁2,然后通过收缩各所述第二伸缩支腿提升所述轨道1,使其离开桩帽顶部,以便于使其前移。
为实现所述轨道1的自动前移,较优地,所述卡接部可进一步设计为包括齿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轨道1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以驱动所述齿轮转动,以带动所述轨道1移动。所述支撑主梁2在各所述第一伸缩支腿6的支撑下保持固定不动,然后通过所述限位装置5上齿轮与所述轨道1上齿条的啮合传动,带动所述轨道1前移。移动到下一个排架桩帽上后,通过各所述第二伸缩支腿将所述轨道1下放至对应的桩帽上,并通过各所述第一伸缩支腿6将对各所述支撑横梁2以及上部设备的支撑重新转换至各所述轨道1上。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前移所述轨道1,如手动或机械水平向前牵引所述轨道1,或者在所述支撑横梁2固定不动时采用所述滑轮组4带动所述轨道1前移等。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主纵梁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三伸缩支腿8,多个所述第三支腿8与多个所述支撑横梁2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三伸缩支腿8的一端与所述主纵梁11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支撑横梁2固定连接。通过所述第三伸缩支腿8可以灵活调整所述主纵梁11的高度,以及保证所述主纵梁11的水平度。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每条所述轨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底部支腿7,任意所述底部支腿7支撑于对应的桩帽上。考虑到桩帽上可能预埋有钢筋,通过所述底部支腿7避免对钢筋造成损坏。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7)

1.一种离岸式宽平台码头上部构件吊装施工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轨道机构,其包括至少三条轨道,所述轨道从码头的海侧向岸侧方向间隔设置在码头的桩帽上;每条所述轨道上方对应设置有一组行走与支撑机构;
每组所述行走与支撑机构包括滑轮组和支撑横梁,所述滑轮组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梁的底部,且与对应的所述轨道滑动连接,用以带动所述支撑横梁沿所述轨道移动;所述支撑横梁的底部至少设置有两个第一伸缩支腿,可调整所述第一伸缩支腿的长度以使其支撑于对应的桩帽上;
两个主纵梁,所述主纵梁沿码头宽度方向设置在各支撑横梁上,两个所述主纵梁间隔设置;两个主纵梁的顶部在靠近码头的海侧和岸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一主横梁,每个所述主横梁上设置有至少三组天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岸式宽平台码头上部构件吊装施工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包括多组滑轮和第一驱动装置,多组所述滑轮沿所述支撑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梁的底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以驱动多组所述滑轮转动,以带动所述支撑横梁沿所述轨道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岸式宽平台码头上部构件吊装施工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与支撑装置还包括沿所述支撑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的多个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二伸缩支腿,所述第二伸缩支腿的顶部与所述支撑横梁固定连接,其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滑动卡接于对应的所述轨道的顶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岸式宽平台码头上部构件吊装施工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纵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三伸缩支腿,多个所述第三伸缩 支腿与多个所述支撑横梁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三伸缩支腿的一端与所述主纵梁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支撑横梁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岸式宽平台码头上部构件吊装施工装备,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轨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底部支腿,任意所述底部支腿支撑于对应的桩帽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岸式宽平台码头上部构件吊装施工装备,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轨道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三个码头标准排架间距。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岸式宽平台码头上部构件吊装施工装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主纵梁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两个码头标准排架间距,所述主纵梁的两端均延伸至码头外部;所述主横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七个码头标准排架间距。
CN202221239661.6U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离岸式宽平台码头上部构件吊装施工装备 Active CN2173504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39661.6U CN217350438U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离岸式宽平台码头上部构件吊装施工装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39661.6U CN217350438U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离岸式宽平台码头上部构件吊装施工装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50438U true CN217350438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14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39661.6U Active CN217350438U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离岸式宽平台码头上部构件吊装施工装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5043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59581A (zh) * 2022-12-23 2023-04-14 广州工程总承包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在柱顶自主行走的智能化预制构件吊装机
CN116768070A (zh) * 2023-02-07 2023-09-19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码头桁架双梁式吊装机及多方向喂梁、架设施工方法
CN116768070B (zh) * 2023-02-07 2024-06-04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码头桁架双梁式吊装机及多方向喂梁、架设施工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59581A (zh) * 2022-12-23 2023-04-14 广州工程总承包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在柱顶自主行走的智能化预制构件吊装机
CN116768070A (zh) * 2023-02-07 2023-09-19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码头桁架双梁式吊装机及多方向喂梁、架设施工方法
CN116768070B (zh) * 2023-02-07 2024-06-04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码头桁架双梁式吊装机及多方向喂梁、架设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1201391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erecting at sea a large slender body, such as the monopile of a wind turbine
CN202007400U (zh) 一种用于导管架施工的海上基础施工平台
CN102127899A (zh) 大吨位钢箱梁在陆域及浅滩区的提升滑移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05603881A (zh) 一种大型跨海拱桥的整体架设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17350438U (zh) 一种离岸式宽平台码头上部构件吊装施工装备
CN112695696A (zh) 一种高桩码头上部结构一体化施工装备及其施工方法
CN111661246A (zh) 一种具有自动停泊定位结构的海洋平台推进装置
CN113026563B (zh) 一种悬索桥高低位移梁栈桥吊装钢梁设施及其施工方法
CN101806053B (zh) 自升式钻井平台悬臂梁的整体安装方法
JP4727504B2 (ja) 橋梁撤去工法
CN215329670U (zh) 一种高桩码头上部结构一体化施工装备
CN115652859B (zh) 一种离岸式桩基海工建筑物上部结构整体式安装方法
CN116122152A (zh) 适用于宽幅码头的新型架桥机及其施工方法
JP4884082B2 (ja) 橋梁の架け替え工法
CN208056079U (zh) 一种环形围堰的搭建机构
CN116119540B (zh) 一种水上吊装机系统及其转移方法
CN214271728U (zh) 通航孔整体提升式钢栈桥
CN114933247B (zh) 一种智能施工装备及其施工工艺
CN218667201U (zh) 一种新型步履式架桥机
CN219565411U (zh) 一种多功能水上作业船
CN113931070B (zh) 一种海域浅水区高潮差码头卸梁方法
CN220598422U (zh) 一种高效的海上打桩船
CN102561261A (zh) 采用简易门式起重机吊运预制面板建造码头的方法
CN116556397A (zh) 一种海上滩涂固定式管桩光伏多功能施工装备及施工方法
CN116497760B (zh) 一种重力式沉箱码头预制梁板架桥机安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