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47030U - 一种低温染色涤纶面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温染色涤纶面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47030U
CN217347030U CN202220231709.2U CN202220231709U CN217347030U CN 217347030 U CN217347030 U CN 217347030U CN 202220231709 U CN202220231709 U CN 202220231709U CN 217347030 U CN217347030 U CN 2173470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
temperature
filament
polyester
dyed polye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3170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丽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Jinlu Jet Weav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Jinlu Jet Weav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Jinlu Jet Weav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Jinlu Jet Weav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3170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470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470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4703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温染色涤纶面料,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均包括第一低温染色涤纶纱和第二低温染色涤纶纱;所述第一低温染色涤纶纱包括氨纶长丝、粘胶纤维、异形低温染色涤纶长丝;所述第二低温染色涤纶纱包括氨纶长丝、竹纤维、异形低温涤纶长丝。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强度高、吸湿透气性能佳、抑菌防螨弹性好、染色简单用途广。

Description

一种低温染色涤纶面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染色涤纶面料。
背景技术
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简称PET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于1941年发明,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聚酯纤维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不粘毛。涤纶染色性差,一般采用高温高压染色,但是高温高压染色方法对纱线的损伤较大,特别是复合纱线中除涤纶以外的其余纤维,因此,低温染色涤纶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现有的低温染色涤纶面料的透气性和吸湿性较差,导致其适用性相对较低,亟需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温染色涤纶面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低温染色涤纶面料,包括:基布层;
所述基布层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均包括第一低温染色涤纶纱和第二低温染色涤纶纱,且所述第一低温染色涤纶纱和所述第二低温染色涤纶纱的排列比为1:1;
所述第一低温染色涤纶纱包括氨纶长丝、粘胶纤维、异形低温染色涤纶长丝;所述粘胶纤维缠绕于所述氨纶长丝外部形成复合丝;所述异形低温染色涤纶长丝螺旋缠绕于所述复合丝外部,包括皮层和芯层,所述芯层为抗菌型涤纶纤维,所述皮层为低温染色改性涤纶;
所述第二低温染色涤纶纱包括氨纶长丝、竹纤维、异形低温染色涤纶长丝;所述竹纤维缠绕于所述氨纶长丝外部形成复合丝;所述异形低温染色涤纶长丝螺旋缠绕于所述复合丝外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异形低温染色涤纶长丝的横截面为五角星形。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低温染色涤纶纱还包括抗静电长丝,所述抗静电长丝设置在所述复合丝与所述异形低温染色涤纶长丝之间,螺旋缠绕于所述复合丝外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低温染色涤纶纱还包括抗静电长丝,所述抗静电长丝设置在所述复合丝与所述异形低温染色涤纶长丝之间,螺旋缠绕于所述复合丝外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基布层上设置有耐磨涂层。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基布层的数量为两层,在两层所述基布层之间设置有尼龙网眼布层。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基布层一侧设置有亲肤层,所述亲肤层由大豆蛋白纤维编织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基布层由经纬纱交织而成,经纬纱均包括呈1:1排列的第一低温染色涤纶纱和第二低温染色涤纶纱,两种纱线均包括氨纶长丝和异形低温染色涤纶长丝,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高强度。且异形纤维具有更佳吸湿性和透气性,再配合以粘胶纤维和竹纤维,进一步的提高了纱线的吸湿性和透气性,还使纱线具有防螨抑菌等性能,丰富了面料的功能,提高了面料的质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第一低温染色涤纶纱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第二低温染色涤纶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第一低温染色涤纶纱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第二低温染色涤纶纱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面料层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面料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氨纶长丝;2、粘胶纤维;3、异形低温染色涤纶长丝;4、竹纤维;5、抗静电长丝;10、基布层;11、耐磨涂层;12、尼龙网眼布层;13、亲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低温染色涤纶面料,包括:基布层10。所述基布层10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均包括第一低温染色涤纶纱和第二低温染色涤纶纱,且所述第一低温染色涤纶纱和所述第二低温染色涤纶纱的排列比为1:1。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低温染色涤纶纱包括氨纶长丝1、粘胶纤维2、异形低温染色涤纶长丝3;所述粘胶纤维2缠绕于所述氨纶长丝1外部形成复合丝;所述异形低温染色涤纶长丝3螺旋缠绕于所述复合丝外部,包括皮层和芯层,所述芯层为抗菌型涤纶纤维,所述皮层为低温染色改性涤纶。其中,抗菌型涤纶纤维包括PET聚酯切片、抗菌涤纶母粒,所述的抗菌涤纶母粒为PET聚酯切片和按PET聚酯切片重量计的2-5%预处理纳米银抗菌剂、2-3%的抗氧化剂、 0.1-2%的润滑剂及1-3%的分散剂,经熔融共混挤出制成,所述的预处理纳米银抗菌剂是指采用聚乙烯蜡包覆处理得到的纳米银抗菌剂,所述的采用聚乙烯蜡包覆处理纳米银抗菌剂,按下述方法操作:将按质量百分比90-99%的纳米银抗菌剂和1-10%的聚乙烯蜡混合,然后在包衣机中进行包覆。低温染色改性涤纶由亲水性聚酯、间苯二甲酸二甲酯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酯磺酸盐、脂肪族二元酸和聚醚经反应制得,在皮层中添加有一些可以和染料分子低温结合的单体,其在纤维染色时能在低温条件下上色,具有优异的色牢度,改善了聚酯纤维的染色性能,使纤维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染色;这样可以减少染料和其他水电能源的使用,节约水和能源,并且对纤维的影响较小,适用性更广。
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低温染色涤纶纱包括氨纶长丝1、竹纤维4、异形低温染色涤纶长丝3;所述竹纤维4缠绕于所述氨纶长丝1外部形成复合丝;所述异形低温染色涤纶长丝3螺旋缠绕于所述复合丝外部。
优选地,所述异形低温染色涤纶长丝3的横截面为五角星形。异形截面的低温染色涤纶长丝3具有良好的导湿吸湿性和透气性,制成的面料质感和舒适度更高。
实施例二: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低温染色涤纶纱还包括抗静电长丝5,所述抗静电长丝5设置在所述复合丝与所述异形低温染色涤纶长丝3之间,螺旋缠绕于所述复合丝外部;所述第二低温染色涤纶纱还包括抗静电长丝5,所述抗静电长丝5设置在所述复合丝与所述异形低温染色涤纶长丝3之间,螺旋缠绕于所述复合丝外部。抗静电长丝5优选为金属导电长丝,能够及时消除纱线和面料产生的静电,降低静电的影响,提高面料使用的舒适度。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基布层10上设置有耐磨涂层11。耐磨涂层11 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构成:有机硅树脂50-65份、硅油10-25份、钛白粉3-5 份、硅酸铝纤维3-6份、硅烷类偶联剂4-8份、交联剂1-3份和溶剂8-15份。耐磨涂层11涂覆于基布层10表面,具有优异的耐磨性,性能稳定,可长期使用,同时具有防污性能,能够降低面料的清洗次数,延长面料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基布层10的数量为两层,在两层所述基布层10之间设置有尼龙网眼布层12;所述基布层10远离所述尼龙网眼布层12的一侧设置有亲肤层13,所述亲肤层13由大豆蛋白纤维编织而成。采用双层结构能够提高面料的结构强度,使面料的适用性更广;尼龙网眼布层12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面料的强度;亲肤层13手感柔软、亲和皮肤、导湿透气、健康保健,极大地提升了面料的贴肤触感和质感。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低温染色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层(10);
所述基布层(10)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均包括第一低温染色涤纶纱和第二低温染色涤纶纱,且所述第一低温染色涤纶纱和所述第二低温染色涤纶纱的排列比为1:1;
所述第一低温染色涤纶纱包括氨纶长丝(1)、粘胶纤维(2)、异形低温染色涤纶长丝(3);所述粘胶纤维(2)缠绕于所述氨纶长丝(1)外部形成复合丝;所述异形低温染色涤纶长丝(3)螺旋缠绕于所述复合丝外部,包括皮层和芯层,所述芯层为抗菌型涤纶纤维,所述皮层为低温染色改性涤纶;
所述第二低温染色涤纶纱包括氨纶长丝(1)、竹纤维(4)、异形低温染色涤纶长丝(3);所述竹纤维(4)缠绕于所述氨纶长丝(1)外部形成复合丝;所述异形低温染色涤纶长丝(3)螺旋缠绕于所述复合丝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染色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低温染色涤纶长丝(3)的横截面为五角星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染色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温染色涤纶纱还包括抗静电长丝(5),所述抗静电长丝(5)设置在所述复合丝与所述异形低温染色涤纶长丝(3)之间,螺旋缠绕于所述复合丝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染色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低温染色涤纶纱还包括抗静电长丝(5),所述抗静电长丝(5)设置在所述复合丝与所述异形低温染色涤纶长丝(3)之间,螺旋缠绕于所述复合丝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染色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10)上设置有耐磨涂层(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染色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10)的数量为两层,在两层所述基布层(10)之间设置有尼龙网眼布层(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染色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10)一侧设置有亲肤层(13),所述亲肤层(13)由大豆蛋白纤维编织而成。
CN202220231709.2U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低温染色涤纶面料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3470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1709.2U CN217347030U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低温染色涤纶面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1709.2U CN217347030U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低温染色涤纶面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47030U true CN217347030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44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3170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347030U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低温染色涤纶面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470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34452A (zh) * 2022-10-10 2022-12-30 浙江凯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织舒适型鸟眼布的制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34452A (zh) * 2022-10-10 2022-12-30 浙江凯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织舒适型鸟眼布的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347030U (zh) 一种低温染色涤纶面料
CN107604510A (zh) 一种透气且抗紫外线面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9234889A (zh) 一种耐磨汽车座椅面料的加工工艺
CN111844933A (zh) 一种抗静电涤纶经编面料
CN215163548U (zh) 一种防紫外辐射色牢度高的功能性面料
CN211390440U (zh) 一种高效耐磨裤用弹力面料
CN212925301U (zh) 一种高透气冰凉牛仔面料
CN211284741U (zh) 一种涡流纺纱复合防晒织物
CN211645522U (zh) 一种细旦聚乙烯超凉感面料及服装
CN210590881U (zh) 一种涤纶超纤面料
CN214239903U (zh) 一种新型高耐晒户外涤纶布
JPH11315445A (ja) 制電性、吸水性、吸放湿性に優れた織編物
CN217047776U (zh) 一种抗皱涤棉弹力面料
CN213648979U (zh) 一种高色牢度抗静电涤纶布
CN217705025U (zh) 防水抗菌防静电的耐晒型涤纶布
CN217574357U (zh) 一种防寒羽绒服面料
CN213501235U (zh) 一种高弹起绉尼丝纺面料
CN220129709U (zh) 一种羽绒服坯布结构
CN211112448U (zh) 一种双层抗静电纺织面料
CN220904315U (zh) 一种裙子的尼丝纺面料
CN216635746U (zh) 高弹性tt弹性纤维复合层结构
CN219547207U (zh) 一种防晒透气网格面料
CN215620561U (zh) 一种化纤涤纶型白胚布
CN212955935U (zh) 一种环保可回收水性pu超纤皮革
CN216006178U (zh) 一种双色锦涤弹力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