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45665U - 一种病理剖材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病理剖材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45665U
CN217345665U CN202220661068.4U CN202220661068U CN217345665U CN 217345665 U CN217345665 U CN 217345665U CN 202220661068 U CN202220661068 U CN 202220661068U CN 217345665 U CN217345665 U CN 2173456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
group
cutting
cutting knife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6106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金灿
郭宝辉
庄吉祥
王发科
宋启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ongling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alent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alent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alent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6106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456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456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456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病理剖材机,剖材机包括切割装置,切割装置能够将待处理样本切割成多个组织薄片。其中,切割装置包括两组切割刀组、刀梳组和驱动装置。每个所述切割刀组包括一根轴杆和多个刀片,多个所述刀片设置于所述轴杆上,两根所述轴杆的轴线在不同水平面上,并两根所述轴杆的轴线所在平面与水平平面呈角度设置;刀梳组能够与切割刀组配合,用于引导组织薄片从切割刀组输出;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切割刀组运转。通过两组切割刀组呈倾斜设置,加上与刀梳组的配合,能够引导组织薄片从切割刀组输出,使待处理样本被切开后能够及时整齐滑出而不易散开,一片片滑出的组织薄片相对位置与未切割前的待处理样本保持一致。

Description

一种病理剖材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体来说涉及一种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病理剖材机。
背景技术
病理组织检查,是对组织标本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检测与分析。为探讨组织所发生的疾病过程,可采用某种病理形态学检查的方法,检查它们所发生的病变,探讨病变产生的原因、发病机理以及病变产生发展过程,最后做出病理诊断。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病变组织进行初步剖切,以便选材。正确的取材是正确诊断的前提,由于组织标本的异质性,需要对组织标本各个部位进行观察和选取,因此二需要对组织标本进行细致的剖析、观察并最终选取进行检测。
相关技术中,剖材机虽然能够替代人工进行组织切片,但病理组织大多是软硬、大小不一的样本,由于存在切割结构设置的不合理,导致取材质量不佳,病理组织被切割成组织薄片滑落出来时的相对位置散乱,妨碍异质性相对位置的观察和记录。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病理剖材机,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病理组织被切割成组织薄片滑落出来时的相对位置散乱的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病理剖材机,所述剖材机包括切割装置,所述切割装置能够将待处理样本切割成多个组织薄片;
其中,所述切割装置包括:
两组切割刀组,每个所述切割刀组包括一根轴杆和多个刀片,多个所述刀片设置于所述轴杆上,两根所述轴杆的轴线在不同水平面上,并两根所述轴杆的轴线所在平面与水平平面呈角度设置;
刀梳组,所述刀梳组能够与所述切割刀组配合,用于引导所述组织薄片从所述切割刀组输出;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切割刀组运转。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两组所述切割刀组具有不同转速。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组所述切割刀组的多个刀片依次与另一组所述切割刀组的多个刀片交叉贴合设置,其中,所述刀片包括后刀面,一组所述切割刀组的刀片的后刀面与另一组所述切割刀组的刀片的后刀面呈贴合设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刀梳组包括第一刀梳组和第二刀梳组,所述第一刀梳组设置于一组所述切割刀组中,所述第二刀梳组设置于另一组所述切割刀组中,其中,所述第一刀梳组和所述第二刀梳组之间形成具有约束组织样本走向的通道。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剖材机还包括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第一刀梳组和所述第二刀梳组均从所述入料口向所述出料口延伸。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刀梳组的末端以倾斜角度设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刀梳组和所述第二刀梳组均包括梳齿,所述梳齿呈扁平状或圆柱状或倒三角状。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剖材机还包括调节开关,所述调节开关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电机转速。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剖材机还包括保护装置,保护装置还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第三部件,所述第一部件设置于所述剖材机的入料口处,所述第二部件设置于所述切割刀组与所述剖材机的出料口之间,所述第三部件设置于所述切割刀组与所述驱动装置的电机之间。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剖材机还包括:
扫描装置,所述扫描装置用于扫描待处理标本上的信息码;
拍照装置,所述拍照装置用于对切割完后的组织薄片进行拍照;
计算机,所述计算机用于处理所述扫描装置扫描的信息以及所述拍照装置拍照的信息。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病理剖材机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通过两根轴杆在不同水平面上,以及两根轴杆的轴线所在平面与水平平面呈角度设置,使两组切割刀组呈倾斜设置,加上与刀梳组的配合,能够引导组织薄片从切割刀组输出,使待处理样本被切开后能够及时整齐滑出而不易散开,一片片滑出的组织薄片相对位置与未切割前的待处理样本保持一致。
另外,由于两组切割刀组具有不同转速,使待处理标本在两切割刀组间能够被挤压和剪切,不易打滑,将待处理样本切割成完全分离的组织薄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病理剖材机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一种病理剖材机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一种病理剖材机的一剖面图。
图4是图1中一种病理剖材机的切割装置和导料板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一种病理剖材机的切割刀组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一种病理剖材机的两个刀片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一种病理剖材机的切割刀组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8是图1中一种病理剖材机的下刀组和第一刀梳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一种病理剖材机的上刀组和第二刀梳的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一种病理剖材机的刀梳组和导料板的一种示意图。
图11是图1中一种病理剖材机的刀梳组和导料板的另一种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剖材机;
100、壳体;
200、切割装置;210、切割刀组;211、下刀组;212、上刀组;213、刀片;214、轴杆;215、前刀面;216、后刀面;220、刀梳组;221、第一刀梳组;222、第二刀梳组;223、梳齿;224、梳体;225、梳杆;230、驱动装置;231、电机;232、第一齿轮;233、第二齿轮;234、第三齿轮;
300、扫描装置;
400、拍照装置;410、摄像头;420、连接部;
500、保护装置;510、第一部件;520、第二部件;530、第三部件;
600、计算机;610、电脑;620、屏幕;
710、入料口;720、出料口;730、导料板;740、总开关;750、次开关;760、调节开关;770、USB接口;
A、倾斜角度大小;B、两根轴杆的轴线所在平面;C、水平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和图2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的病理剖材机1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1和图2,一种病理剖材机1包括壳体100、切割装置200、扫描装置300、拍照装置400、保护装置500、计算机600、入料口710、出料口720、导料板730、总开关740、次开关750、调节开关760和USB 接口770。
其中,壳体100可以是呈正方体状,入料口710和出料口720分别设置于壳体100的不同面上,入料口710所在的面可以是壳体100顶面,出料口720所在的面可以是壳体100前面。下述壳体的方位依此基础进行描述。
计算机600可以与壳体100的顶面通过转轴进行活动连接,计算机 600能够相对壳体100的顶面做闭合与翻开的动作。
扫描装置300、拍照装置400、计算机600、总开关740、次开关750、调节开关760和USB接口770可以设置于壳体100的右面,控制剖材机 1总电源的总开关740可以设置于壳体100的前面。
保护装置500可以设置于入料口710处,还有设置于出料口720处与切割装置200之间。
导料板730倾斜设置于切割刀组210下方。
切割装置200可以设置于壳体100的内部,待处理标本可以通过入料口710进入壳体100内部并与切割装置200接触,切割装置200将待处理标本切割成多个组织薄片后,从导料板730处滑出。
下面结合附图对剖材机1各个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参考图4至图7,切割装置200能够将待处理样本切割成多个组织薄片。其中,切割装置200包括两组切割刀组210、刀梳组220和驱动装置 230。
具体的,切割刀组210包括上刀组212和下刀组211,每个切割刀组 210包括一根轴杆214和多个刀片213,多个刀片213设置于一根轴杆214 上,两根轴杆214的轴线在不同水平面上,并两根轴杆214的轴线所在平面与水平平面呈角度设置;刀梳组220能够与切割刀组210配合,用于引导组织薄片从切割刀组210输出;驱动装置230用于驱动切割刀组 210运转。
参考图5,每个切割刀组210的刀片213数量可以是50、80或100 个。多个刀片213可以等距离设置于轴杆214上,这样可以将待处理样本切割成厚度均匀的组织薄片。相邻每个切割刀组210的刀片213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更换切割刀组210进行调整。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多个刀片213可以等距离设置于轴杆214上。但本公开不限制于此:例如,可以依据切割时的应用情况进行设置相邻刀片213间距,可以在一根轴杆214上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相邻刀片213 的间距与另一部分相邻刀片213的间距不同;或者多个刀片213可以间距不同的设置于一根轴杆214上等等。
参考图7,两根轴杆214的轴线在不同水平面上,并两根轴杆214 的轴线所在平面B与水平平面C呈角度设置,两根轴杆的轴线所在平面 B与水平平面C之间的倾斜角度大小A可以为5°至90°。这样的结构设置,使下刀组211与上刀组212呈倾斜设置,在从入料位置放入待处理样本时,能够让待处理样本更容易进入到刀组的咬合位置。
刀梳组220能够与切割刀组210配合,用于引导组织薄片从切割刀组210输出。其中,刀梳组220可以是两组,一组设置于下刀组211中,另一组设置于上刀组212中;或者刀梳组220只有一组,其可以设置于下刀组211中。
本实施例中,通过切割刀组210与刀梳组220的配合,能够引导组织薄片从切割刀组输出,使待处理样本被切开后能及时整齐滑出而不易散开,即不散乱,一片片滑出的组织薄片相对位置与未切割前的待处理样本保持一致。
参考图4,两组切割刀组210具有不同转速,即下刀组211与上刀组 212间具有速度差。在两组切割刀组210相对转动时,使待处理样本在两组切割刀组210间进行切割时不易打滑,能够将待处理样本切割成完全分离的组织薄片。
具体的,可以是下刀组211的转速大于上刀组212的转速,下刀组 211和上刀组212的转速不同,可以通过与驱动装置230不同的连接方式来实现的,具体的请参考下述驱动装置230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由于下刀组211转速大于上刀组212的转速,使待处理标本在两切割刀组210间能够被挤压和剪切,不易打滑,将待处理样本切割成完全分离的组织薄片,获得整齐、完整的组织薄片。
参考图5和图6,一组切割刀组210的多个刀片213依次与另一组切割刀组210的多个刀片213交叉切合设置。例如,切割刀组210中从一端到另外一端的多个刀片,刀片依次可以标记为1、2、3...50,下刀组211 中标记为1、2、3...50的刀片213依次与上刀组212中标记为1、2、3...50 的刀片213贴合设置,即一一对应。
其中,刀片213可以是圆形刀片213,圆形刀片213包括前刀面215 和后刀面216,一组切割刀组210的刀片213的后刀面216与另一组切割刀组210的刀片213的后刀面216呈贴合设置。
具体的,前刀面215设置有倾斜的刀锋口,便于对待处理样本的切割;后刀面216设置成平整的一面,利于两个刀片213间的贴合。两组切割刀组210可以进行相对方向的转动,即一组逆时针转动一组顺时针转动。其中,一组刀片213的后刀面216与另一组刀片213的后刀面216 交叉贴合,这样能够提高切割刀组210切割时的刀片强度,避免因转动而产生的震动或者切割的组织样本较硬导致刀片213断裂或者变形的现象。
参考图3和图4,刀梳组220包括第一刀梳组221和第二刀梳组222,第一刀梳221组设置于下刀组211中,第二刀梳组222设置于上刀组212 中。其中,第一刀梳组221和第二刀梳组222之间形成具有约束组织样本走向的通道,使切割完成的组织薄片不易在切割刀组210中打转、翻转,能够让组织薄片顺着组织样本走向的通道及时滑出,避免散乱现象。各刀梳组220可以贴附于切割刀组210的轴杆214,使组织薄片与刀片 213的分离更加顺畅,清洁时刀梳组220可以从切割刀组210中取出,清洗及拆卸方便。
其中,第一刀梳组221和第二刀梳组222均从入料口710向出料口 720延伸,两组刀梳组220这样的设置结构,具有导向功能,能够方便待处理样本从入料口710进入至切割刀组210,在切割刀组210间进行切割时,使组织薄片保持一定的姿态,整齐的从出料口720滑出不会散乱,也可以避免待处理样本或切割完的组织薄片粘连在刀片213间转动的现象。
参考图8和图9,第一刀梳组221和第二刀梳组222均可以包括梳杆 225、梳体224和梳齿223。梳体224和梳齿223可以是一体切割形成,例如,可以用一块钢板,根据切割刀组210的相邻刀片213间的间隙大小进行切割,制得一体成型的梳体224和梳齿223,梳体224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梳杆225上,这样的刀梳组220硬度较大、不易变形以及精密度更好控制。
参考图10和图11,第一刀梳组211的末端以倾斜角度设置,其中,第一刀梳组211的末端可以呈钩状,或者第一刀梳组211可以呈直线型,不管第一刀梳组211呈直线型或者末端呈钩状,第一刀梳组211的末端都以一定倾斜角度向导料板730靠近。这样设置的结构,能够与导料板 730更好的进行衔接,让切割完成的组织薄片更好的整齐滑出,不会散乱。
具体的,梳齿223可以呈扁平状,呈扁平状的梳齿223可以为长方形,长方形的宽度大小可以略小于相邻两刀片213间的距离,呈扁平状的梳齿223与切割刀组210上相邻的两个刀片213之间距离可以为 0.05mm至0.1mm,梳齿223与刀片213贴合度比较高时,容易切下组织。除此之外,梳齿223也可以呈圆柱状或者倒三角状,其中,圆柱状的梳齿223横截面为圆形,圆形中对称的两个点靠近切割刀组210上相邻的两个刀片213;倒三角状的梳齿223横截面为三角形,三角形中的两顶点靠近切割刀组210上相邻的两个刀片213。这样设置的结构,能够更好的保持组织薄片的完整性,也避免出现切出的组织薄片在切割刀组210里打转。
参考如图3和图4,驱动装置230用于驱动切割刀组210运转,驱动装置230能够驱动切割刀组210的转速保持一致或者转速不同。
其中,在下刀组211的转速大于上刀组212的转速时,驱动装置230 可以包括电机231和齿轮,可以由一个电机231、第一齿轮232、第二齿轮233和第三齿轮234与切割刀组210进行连接。例如,电机231与第一齿轮232连接,第二齿轮233与下刀组211的轴杆214连接,第三齿轮234与上刀组212的轴杆214连接,其中,第一齿轮232的齿数最多,第三齿轮234的齿数次之,第二齿轮233的齿数最少。通过电机231的驱动,能够带动第一齿轮232、第二齿轮233和第三齿轮234的转动,由于齿轮的齿数不同,使得上刀组212和下刀组211的转速不同。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上刀组212和下刀组211转速不同,是由于电机231、齿轮和切割刀组210的连接方式。但本公开不限制于此:例如,驱动装置230可以由两个电机231组成,两个电机231分别与上刀组212 和下刀组211连接,或者通过电机231、皮带和规格大小不同的三个皮带轮与上刀组212、下刀组211进行连接等等方式,也能够实现上刀组212 和下刀组211的转速不同。
参考图1至图3,剖材机1中的扫描装置300、拍照装置400和计算机600。
扫描装置300,用于扫描待处理标本上的信息码,信息码可以是二维码,通过扫描装置300扫描能够获取二维码上携带的信息。
拍照装置400,可以用于对切割完后的组织薄片进行拍照,也可以用于对待处理样本切割前的拍照,便于存储与观察。拍照装置400可以包括摄像头410和连接部420,摄像头410可以进行拍照,连接部420可以将摄像头410与剖材机1进行连接。其中,连接部420可以是橡胶与镍钛合金材料的结合体,此结合体具有记忆功能,方便摄像头的使用和使用完后归位。
计算机600用于处理扫描装置300扫描的信息以及拍照装置400拍照的信息,计算机600可以包括电脑610和屏幕620,电脑610可以处理或存储扫描装置300和拍照装置400传输到电脑610的信息,并可以将处理结果显示在屏幕620上。除此之外,计算机600还与驱动装置230 连接,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驱动装置230的电机231转速。
参考图3和图4,保护装置500还包括第一部件510、第二部件520 和第三部件530。第一部件510设置于剖材机1的入料口710处,第二部件520设置于切割刀组210与剖材机1的出料口720之间。第一部件510 和第二部件520可以可以是由透明的亚克力板制成,这样能看到病理组织在切割刀组间切割的情况。第一部件510可以是一块挡板,挡板的大小正好能够盖住入料口710。第二部件520可以是一块挡板或者多根保护杆,可以设置于上刀组212与出料口720之间。这样的设置方式具有保护作用,防止手碰触到切割刀组210造成伤害。第三部件530设置于切割刀组210与驱动装置230的电机231之间,第三部件530可以是一块挡板,将电机231仓与切割刀组210仓隔开,起到隔离成两个仓的作用,防止水渗漏到电机231仓里面以及防止样品碎片掉落到电机231仓里面,具有保护剖材机1安全用电的功能。
导料板730倾斜设置于切割刀组210下方,导料板730靠近切割刀组210的一侧高于导料板730靠近出料口720的一侧,能够使切割完成的组织薄片顺畅滑出。
总开关740用于控制剖材机1总电源,即控制切割装置200、扫描装置300、拍照装置400和计算机600的电源。
次开关750用于控制驱动装置230上的电机231电源,例如当剖材机1为工作状态时,要进行跟换切割刀组210但剖材机1的总电源没断开,为了避免人员出现受伤的风险,可以控制次开关750将电机231的电源断开,在进行更换切割刀组210的操作。
调节开关760用于控制驱动装置230上的电机231转速,以便对不同性质、不同大小的待处理样本可以有不同的切割速度。
3个USB接口770与计算机600连接,用于下载计算机600存储的信息以及向计算机600传输的信息。
下面通过本公开对肺癌切除标本的切割过程,对本公开的工作过程进行简要说明:
将肺癌切除标本放在扫描装置300前,使剖材机1识别到肺癌切除标本信息。可以更换相邻刀片213的间距为5mm的切割刀组210,将肺癌切除标本通过入料口710立在切割刀组210上,打开总开关740,剖材机1启动开始工作,肺癌切除标本被均匀切割成厚度均匀的组织薄片,并通过刀梳组220的导向作用,使组织薄片掉落在导料板730上滑出,及时对组织薄片进行剖材前和剖材后的拍照,并存于电脑610系统中。逐片观察病变组织,将组织薄片按照从左侧至右侧的顺序放入包埋框,入脱水机处理,制作蜡块,供后续制片和诊断。
应理解,以上描述的多个示例可沿多个方向(如倾斜、颠倒、水平、垂直,等等)并且以多个构造被利用,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有效应用的示例而被示出和描述,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的任何具体的细节。
当然,一旦仔细考虑代表性实施例的以上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就将容易理解,可对这些具体的实施例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以及其他变化,并且这些变化在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范围内。因此,前面的详细描述应被清楚地理解为是仅以说明和示例的方式来给出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病理剖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剖材机包括切割装置,所述切割装置能够将待处理样本切割成多个组织薄片;
其中,所述切割装置包括:
两组切割刀组,每个所述切割刀组包括一根轴杆和多个刀片,多个所述刀片设置于所述轴杆上,两根所述轴杆的轴线在不同水平面上,并两根所述轴杆的轴线所在平面与水平平面呈角度设置;
刀梳组,所述刀梳组能够与所述切割刀组配合,用于引导所述组织薄片从所述切割刀组输出;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切割装置运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理剖材机,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切割刀组具有不同转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理剖材机,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切割刀组的多个刀片依次与另一组所述切割刀组的多个刀片交叉贴合设置,其中,所述刀片包括后刀面,一组所述切割刀组的刀片的后刀面与另一组所述切割刀组的刀片的后刀面呈贴合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理剖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梳组包括第一刀梳组和第二刀梳组,所述第一刀梳组设置于一组所述切割刀组中,所述第二刀梳组设置于另一组所述切割刀组中,其中,所述第一刀梳组和所述第二刀梳组之间形成具有约束所述组织薄片走向的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病理剖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剖材机还包括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第一刀梳组和所述第二刀梳组均从所述入料口向所述出料口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病理剖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梳组的末端以倾斜角度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病理剖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梳组和所述第二刀梳组均包括梳齿,所述梳齿呈扁平状或圆柱状或倒三角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理剖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剖材机还包括调节开关,所述调节开关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电机转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理剖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剖材机还包括保护装置,保护装置还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第三部件,所述第一部件设置于所述剖材机的入料口处,所述第二部件设置于所述切割刀组与所述剖材机的出料口之间,所述第三部件设置于所述切割刀组与所述驱动装置的电机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理剖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剖材机还包括:
扫描装置,所述扫描装置用于扫描待处理标本上的信息码;
拍照装置,所述拍照装置用于对切割完后的组织薄片进行拍照;
计算机,所述计算机用于处理所述扫描装置扫描的信息以及所述拍照装置拍照的信息。
CN202220661068.4U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病理剖材机 Active CN2173456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61068.4U CN217345665U (zh)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病理剖材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61068.4U CN217345665U (zh)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病理剖材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45665U true CN217345665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53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61068.4U Active CN217345665U (zh)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病理剖材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456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720513B1 (en) A mechanical triturator for biological material
EP2110087A1 (en) Tissue extraction and collection device
FI127481B (sv) Benfräs
CN217345665U (zh) 一种病理剖材机
CN114654512A (zh) 一种病理剖材机
CN110887686A (zh) 一种便捷的病理科样本制作用切片装置
CN209851037U (zh) 一种出料彻底的切丁机
CN218364943U (zh) 一种橡胶手套生产用裁切装置
CN210753020U (zh) 适用于中药房的中药分腔粉碎装置
CN209919971U (zh) 一种用于培养原代细胞的组织块剪切器
CN112629970B (zh) 金银花定量分析装置
CN210732568U (zh) 一种病理科样本制作用切片装置
DE102004007713A1 (de)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gerundeter Pellets
DE19729711C1 (de) Vorrichtung zum Entfernen des Rückenmarks und der Rückenmarkhaut aus dem Rückenmarkkanal eines Schlachttierkörpers
CN214952239U (zh) 一种手持式电动取材排刀
CA2973752C (en)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plant material from a harvested plant
CN214812535U (zh) 一种甘薯种子破壳装置
CN112577800A (zh) 一种病理组织取材机
CN220292919U (zh) 一种肉制品再处理机器
CN217494342U (zh) 一种农产品加工用切片机
CN216707573U (zh) 一种生物医学用切片机
CN215660408U (zh) 一种中药饮片直切式切药机
CN216127327U (zh) 一种光学棱镜用切割装置
KR102308459B1 (ko) 농축산물 절단장치
CN213494152U (zh) 一种新型电动碎纸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61000 Floor 3 and 4 of Building B10, Xiamen Biomedical Industrial Park, 2068 Wengjiao West Road, Haicang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amen Tongling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61000 Floor 3 and 4 of Building B10, Xiamen Biomedical Industrial Park, 2068 Wengjiao West Road, Haicang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AMEN TALENT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