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42968U - 一种智能调节开口无压痕折弯成形下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调节开口无压痕折弯成形下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42968U
CN217342968U CN202121831426.3U CN202121831426U CN217342968U CN 217342968 U CN217342968 U CN 217342968U CN 202121831426 U CN202121831426 U CN 202121831426U CN 217342968 U CN217342968 U CN 2173429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
base
die
activity lower
acti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3142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长福
孙政
濮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Guolian CNC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Guolian CN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Guolian CNC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Guolian CN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3142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429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429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429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调节开口无压痕折弯成形下模,包括底座,以所述底座横向中芯线对称设有两个活动下模,所述底座上端面和活动下模下端面均为锯齿面,活动下模通过锯齿面与底座啮合连接,底座内部沿其横向中芯线设有传动轴,所述底座内还是设有移模结构和顶模结构,所述顶模结构将两个活动下模顶升,所述移模结构驱动两个活动下模移动用于改变活动下模的间距,所述传动轴与移模结构连接用于驱动活动下模移动。优点在于:由于设有顶起油缸,有利于顶升起两个活动下模使两个锯齿面脱离啮合,然后有伺服电机通过传动轴驱动移模结构对活动下模的间距进行调整从而实现智能调节开口的功能,本装置结构简单,精度高,满足生产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调节开口无压痕折弯成形下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钣金弯折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智能调节开口无压痕折弯成形下模。
背景技术
因钣金件的材料厚度、材质、折弯半径不同,要求调整下模的开口宽度,传统的可调开口下模,采用片装组合型式结构,这往往需要花费很大的人工及很长的换模时间,通过装拆侧面螺钉,加减垫板方式来实现下模的开口调整。传统的下模开口调节方式存在的问题是:调节精度低,速度慢,生产效率低。图1为目前常用的插块式可调下模,模座位置固定,插块配有一系列的尺寸,两下模镶件之间尺寸为下模开口尺寸,下模开口大小可通过放取不同尺寸的插块进行调节。插块式可调下模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生产容易,但操作耗时耗力,生产效率低。同时,在传统折弯加工过程中,工件与下模体之间的摩擦为静摩擦,这就造成了工件表面由于受挤压而产生压痕和擦伤,从而影响工件的外观质量和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智能调节开口无压痕折弯成形下模装置,轻松实现折弯模具开口的智能调节,省时省力,提高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调节开口无压痕折弯成形下模,包括底座,以所述底座横向中芯线对称设有两个活动下模,所述底座上端面和活动下模下端面均为锯齿面,活动下模通过锯齿面与底座啮合连接,底座内部沿其横向中芯线设有传动轴,所述底座内还是设有移模结构和顶模结构,所述顶模结构将两个活动下模顶升,所述移模结构驱动两个活动下模移动用于改变活动下模的间距,所述传动轴与移模结构连接用于驱动活动下模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顶模结构包括设置于底座内部的顶升槽,顶升槽内设有多个顶起油缸,多个顶起油缸顶部自由端连接有顶板,顶板上平面排列设有万向球,所述万向球的球体顶部与两个活动下模下平面相抵,所述顶模结构设有不少于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移模结构设有不少于两个,所述移模结构包括设置在底座内部的移模槽,所述移模槽内部设有转向器,所述转向器两侧分别啮合连接有左丝杆和右丝杆,所述转向器输入端与传动轴连接,转向器输出端驱动左丝杆、右丝杆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左丝杆、右丝杆上均啮合设有丝杆螺母,丝杆螺母外部套设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顶部设有螺母推杆,所述活动下模设有与螺母推杆相配合的贯通孔,所述螺母推杆向上插入贯通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一端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连接设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通过联轴器驱动传动轴转动。
进一步的,两个活动下模相互靠近一侧上端设有镶条,所述镶条向内凹陷设有圆弧槽,圆弧槽内放置有可以转动的滚轴,所述镶条上部螺栓连接有圆弧压板,圆弧压板用于对滚轴限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智能调节开口无压痕折弯成形下模由于设有顶起油缸,有利于顶升起两个活动下模使两个锯齿面脱离啮合,然后有伺服电机通过传动轴驱动移模结构对活动下模的间距进行调整从而实现智能调节开口的功能,本装置结构简单,精度高,满足生产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目前常用的普通插块式可调下模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调节开口无压痕折弯成形下模的底座内部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B-B截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底座;2、插块;3、下模;4、活动下模;5、锯齿面;6、传动轴;7、顶升槽;8、顶起油缸;9、顶板;10、万向球;11、移模槽;12、转向器;13、左丝杆;14、右丝杆;15、丝杆螺母;16、螺母座;17、螺母推杆;18、贯通孔;19、伺服电机;20、减速机;21、镶条;22、滚轴;23、圆弧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一种智能调节开口无压痕折弯成形下模,包括底座1,以所述底座1横向中芯线对称设有两个活动下模4,所述底座1上端面和活动下模4下端面均为锯齿面5,活动下模4通过锯齿面5与底座1啮合连接,底座1内部沿其横向中芯线设有传动轴6,所述底座1内还是设有移模结构和顶模结构,所述顶模结构将两个活动下模4顶升,所述移模结构驱动两个活动下模4移动用于改变活动下模4的间距,所述传动轴6与移模结构连接用于驱动活动下模4移动。
所述顶模结构包括设置于底座1内部的顶升槽7,顶升槽7内设有多个顶起油缸8,多个顶起油缸8顶部自由端连接有顶板9,顶板9上平面排列设有万向球10,所述万向球10的球体顶部与两个活动下模4下平面相抵,所述顶模结构设有不少于两个。
所述移模结构设有不少于两个,所述移模结构包括设置在底座1内部的移模槽11,所述移模槽11内部设有转向器12,所述转向器12两侧分别啮合连接有左丝杆13和右丝杆14,所述转向器12输入端与传动轴6连接,转向器12输出端驱动左丝杆13、右丝杆14转动。
所述左丝杆13、右丝杆14上均啮合设有丝杆螺母15,丝杆螺母15外部套设有螺母座16,所述螺母座16顶部设有螺母推杆17,所述活动下模4设有与螺母推杆17相配合的贯通孔18,所述螺母推杆17向上插入贯通孔18内。
所述底座1一端设有伺服电机19,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连接设有减速机20,所述减速机 20通过联轴器驱动传动轴6转动。
两个活动下模4相互靠近一侧上端设有镶条21,所述镶条21向内凹陷设有圆弧槽,圆弧槽内放置有可以转动的滚轴22,所述镶条21上部螺栓连接有圆弧压板23,圆弧压板23用于对滚轴22限位。
工作原理:
智能调节开口无压痕折弯成形下模包括底座1,底座1上平面加工成锯齿面5,根据模具开口调节范围确定锯齿面5宽度与齿距,两个活动下模4底面开设与底座1配合的锯齿面5,相互啮合形成防退结构;
底座1的一端部,安装伺服电机19和减速机20,减速机20通过连接座与底座1连接,在底座1内沿横向中心线方向布置有传动轴6,传动轴6驱动转向器12运转,转向器12啮合连接左丝杆13、右丝杆14,减速机20通过联轴器与传动轴6驱动转向器12,转向器12 驱动移模结构内的左丝杆13、右丝杆14转动;丝杆螺母15安装于螺母座16内孔中,螺母座16上安装螺母推杆17,螺母推杆17分别插入两个活动下模4的贯通孔18中构成传动机构。在底座1的顶升槽7中安装顶起油缸8和顶板9,顶板9上平面安装万向球10,万向球 10顶部与活动下模4底面接触。两个活动下模4相对一侧的顶部各安装有一个镶条21,下模3镶条21上开设圆弧槽,圆弧槽内安装滚轴22。底座1两侧安装接近开关,左、右丝杆14 侧端还安装位移传感器用于感知活动下模4移动的位置。
智能调节开口无压痕折弯成形下模工作时,数控系统首先开启顶起油缸8,顶起顶板9,顶板9通过万向球10托起活动下模4,使其与底座1的锯齿处于完全脱开状态,顶板9靠近上侧接近开关然后反馈信号,数控系统再开启伺服电机19,伺服电机19通过减速机20、传动轴6、转向器12驱动左丝杆13、右丝杆14,左丝杆13、右丝杆14带动丝杆螺母15和螺母推杆17,螺母推杆17推动两个活动下模4相互靠近或远离运动。活动下模4移动至系统设定值时,位移传感器将位移信号反馈给数控系统,数控系统启动顶起油缸8泄压,顶起油缸8回程,使活动下模4与底座1的锯齿面5又处于啮合状态,数控系统即完成下模3开口调节的全过程。
工件在整个折弯成形过程中只与镶条21内的滚轴22接触,且滚轴22会顺着板材的移动方向(同折弯机上模下压方向)转动,使工件在与下模3接触受力后由传统的静摩擦变为现在的滚动摩擦,从而消除了工件表面由于受挤压而产生的压痕和擦伤,有效提高了工件的外观质量和精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具体实施方式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智能调节开口无压痕折弯成形下模,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底座(1)横向中芯线对称设有两个活动下模(4),所述底座(1)上端面和活动下模(4)下端面均为锯齿面(5),活动下模(4)通过锯齿面(5)与底座(1)啮合连接,底座(1)内部沿其横向中芯线设有传动轴(6),所述底座(1)内还是设有移模结构和顶模结构,所述顶模结构将两个活动下模(4)顶升,所述移模结构驱动两个活动下模(4)移动用于改变活动下模(4)的间距,所述传动轴(6)与移模结构连接用于驱动活动下模(4)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调节开口无压痕折弯成形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模结构包括设置于底座(1)内部的顶升槽(7),顶升槽(7)内设有多个顶起油缸(8),多个顶起油缸(8)顶部自由端连接有顶板(9),顶板(9)上平面排列设有万向球(10),所述万向球(10)的球体顶部与两个活动下模(4)下平面相抵,所述顶模结构设有不少于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调节开口无压痕折弯成形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模结构设有不少于两个,所述移模结构包括设置在底座(1)内部的移模槽(11),所述移模槽(11)内部设有转向器(12),所述转向器(12)两侧分别啮合连接有左丝杆(13)和右丝杆(14),所述转向器(12)输入端与传动轴(6)连接,转向器(12)输出端驱动左丝杆(13)、右丝杆(14)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调节开口无压痕折弯成形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丝杆(13)、右丝杆(14)上均啮合设有丝杆螺母(15),丝杆螺母(15)外部套设有螺母座(16),所述螺母座(16)顶部设有螺母推杆(17),所述活动下模(4)设有与螺母推杆(17)相配合的贯通孔(18),所述螺母推杆(17)向上插入贯通孔(18)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调节开口无压痕折弯成形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一端设有伺服电机(19),所述伺服电机(19)输出端连接设有减速机(20),所述减速机(20)通过联轴器驱动传动轴(6)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调节开口无压痕折弯成形下模,其特征在于,两个活动下模(4)相互靠近一侧上端设有镶条(21),所述镶条(21)向内凹陷设有圆弧槽,圆弧槽内放置有可以转动的滚轴(22),所述镶条(21)上部螺栓连接有圆弧压板(23),圆弧压板(23)用于对滚轴(22)限位。
CN202121831426.3U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智能调节开口无压痕折弯成形下模 Active CN2173429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31426.3U CN217342968U (zh)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智能调节开口无压痕折弯成形下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31426.3U CN217342968U (zh)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智能调节开口无压痕折弯成形下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42968U true CN217342968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09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31426.3U Active CN217342968U (zh)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智能调节开口无压痕折弯成形下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429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24988B (zh) 对称式四辊卷圆工艺方法及装置
US8387435B2 (en) Elbow material production devic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CN110216424B (zh) 箱体焊接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CN209935667U (zh) 箱体辊压成型及折弯生产线
CN115301790A (zh) 一种五金件加工的折弯角调整设备
CN217342968U (zh) 一种智能调节开口无压痕折弯成形下模
CN210098703U (zh) 汽车轻量化铝保险杠型材折弯冲孔复合模具
CN208527844U (zh) 一种具有防卡料功能的冲压模具
CN218052165U (zh) 一种c形钢檀条生产用定位模具
JPS63272517A (ja) プラスチック材の射出成形用横型圧搾機へのダイスのクランピングシステム
CN212238869U (zh) 一种摩擦压力机步进冲孔装置
KR101256169B1 (ko) 고강성 씨형강 연속자동생산을 위한 씨형강 양쪽측면 자동마킹 캠 금형장치
CN214133518U (zh) 一种压铸模具制造用压力机
CN213436658U (zh) 一种钣金机加工模具
CN209849598U (zh) 一种数控高速电液伺服折弯机
CN113020904A (zh) C型内开口薄壁金属环形件制作方法和设备
CN219114534U (zh) 一种开模快速的模具
CN112275922A (zh) 一种用于中空超薄壁型材深加工的扩缩装置
EP1074319B1 (en) Apparatus for pressing a metal plate into a desired shape
CN216937813U (zh) 一种光伏汇流带焊接机可分段折弯的数控折弯机
CN114011932B (zh) 薄壁管件波纹成型工装
CN214814217U (zh) 可调式低噪冲压件加工设备
CN220161037U (zh) 一种新型铁盒生产冲压设备
CN213002436U (zh) 一种汽车套筒生产用细棒料平锻模具
CN213195259U (zh) 一种带有导向结构的钣金件快速冲孔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