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40190U - 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用沉淀池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用沉淀池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340190U CN217340190U CN202221310470.4U CN202221310470U CN217340190U CN 217340190 U CN217340190 U CN 217340190U CN 202221310470 U CN202221310470 U CN 202221310470U CN 217340190 U CN217340190 U CN 2173401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dimentation tank
- pipeline
- sedimentation
- treatment system
- outlet e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30—Relating to industrial water supply, e.g. used for cooling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用沉淀池结构,包括多级沉淀装置,所述多级沉淀装置包括第一沉淀池及第二沉淀池,所述第一沉淀池及第二沉淀池均为竖流式沉淀池;还包括第一管道及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作为第一沉淀池的污水进水管;第二管道作为第一沉淀池与第二沉淀池的流体连通管:第二管道的进口端与第一沉淀池相接,第二管道的出口端位于第二沉淀池中;所述第一沉淀池为封闭的容器,第一管道的出口端位于第二管道的进口端的下方;所述第二沉淀池为敞口的容器,第二沉淀池中还设置有位于第二管道的出口端上方的填料组件。采用本方案提出的技术方案,可有效实现拌合站污水固液分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用沉淀池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混凝土一般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成的拌合物。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水,混凝土拌合站用水通常来源于地下水资源或工业用水,生产用水成本较高。
混凝土生产拌合站现场拌合楼主机清洗、场地冲洗、环境和车间降尘和水泥罐车清洗等需要大量用水并产生大量污水。这些污水含有水泥浆,骨料和骨料携带的杂质、混合物等,虽然通过砂石分离设备能将污水中固含物分离出来,但分离后的污水是强碱性的,PH值高,可达13以上,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这些污水也不能直接用于混凝土生产。
如上所述,混凝土拌合站生产需要大量用水,另外混凝土拌合站产生的大量污水又不能直接外排,为降低生产用水成本、保护环境,对混凝土搅拌站污水合理循环利用非常必要。
当前混凝土生产企业对混凝土拌合站的污水处理主要采用以下方式:1、污水经过沉淀或压滤后的污水掺和一定比例新鲜水回用于生产,但这种方式只能用于低标号普通混凝土(混凝土标号低于C40)生产;2、污水经过压滤后内循环利用,这种方式只能回用于罐车清洗、场地冲洗、拌合楼主机清洗,当内循环污水不能完全利用时,会导致污水外溢;3、经过PH值调节和氧化处理后中水(又称再生水)回用。
根据所采取的混凝土拌合站的污水处理工艺以及处理系统设置方式,在采用沉淀池实现污水固液分离时,沉淀池结构为处理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于混凝土拌合站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的沉淀池结构,对拌合站节能减排、周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提出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于混凝土拌合站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的沉淀池结构,对拌合站节能减排、周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用沉淀池结构。采用本方案提出的技术方案,可有效实现拌合站污水固液分离。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用沉淀池结构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用沉淀池结构,包括多级沉淀装置,所述多级沉淀装置包括第一沉淀池及第二沉淀池,所述第一沉淀池及第二沉淀池均为竖流式沉淀池;
还包括第一管道及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作为第一沉淀池的污水进水管;
第二管道作为第一沉淀池与第二沉淀池的流体连通管:第二管道的进口端与第一沉淀池相接,第二管道的出口端位于第二沉淀池中;
所述第一沉淀池为封闭的容器,第一管道的出口端位于第二管道的进口端的下方;
所述第二沉淀池为敞口的容器,第二沉淀池中还设置有位于第二管道的出口端上方的填料组件。
现有技术中,混凝土拌合站在运用过程中,产生于混凝土运输车、搅拌主机、生产场地清洗的污水为拌合站的主要污水来源,其中,在所产生的污水中,需要被关注的成分包括钙离子、氢氧根离子、钠离子、钾离子、硫酸根离子、砂石颗粒、外加剂、无机盐、水泥、防冻剂、硫酸盐、膨胀剂、粉煤灰等,由于混凝土成分设定以及运输车活动区域特点等,拌合站污水中固体物成分和含量在不同时间段内差距较大,为便于后期处理,较好的方式可采用收集一定时间段内污水后,再将污水充分搅匀后用于后级处理。所述后期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固体物沉淀处理、酸碱中和处理。
本方案针对拌合站污水中固相物分离一般具有密度相对较大、不需要采用絮凝剂,利用物理结构即可达到沉淀目的的特点,提供了一种占地面积小以适合于拌合站场地设计及设备布置、不易出现填料垮塌的技术方案。
具体的,本沉淀池结构在使用时,所述第一管道作为污水进水管,污水经过第一沉淀池沉淀后再通过第二管道被引入至第二沉淀池中进行进一步沉淀分离。设置为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均采用竖流式沉淀池,即提供了一种占地面积小,适应于混凝土拌合站运用、所得污泥/泥饼易于排出的技术方案;设置为采用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作为沉淀池结构中不同级的沉淀池,这样,第一沉淀池可视为整个污水沉淀处理流程中的初级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可视为整个污水沉淀处理流程中的次级沉淀池,同时通过将填料组件设置在次级沉淀池中且相对于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污水中沉降物在填料组件部分发生沉淀为在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发挥沉淀之后,故填料组件不仅可加速沉淀速度和沉淀效果,同时前级经过了至少两次沉淀,这样可有效避免在填料组件部分形成过多的沉淀物而导致填料组件堵塞甚至垮塌,故在具体实施时,考虑到具体运用,并不需要在第一沉淀池中设置填料;设置为第一沉淀池为封闭的容器,这样,在第一管道进口侧设置泵体的情况下,经过该泵体即可对第一沉淀池内部进行加压,使得第二管道发挥连通功能可在所述泵体的作用下完成,这样,可有效减小工艺点设置数量、工艺点操作数量以及工艺点维护数量;本方案针对混凝土拌合站污水来源不同、污水中如砂砾粒径分布范围较大的特点,采用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以及填料组件获得不同的沉淀点,这样,如粒径更大、密度更大的物质(如砂砾)更容易在第一沉淀池中发生沉淀,不易沉淀的物质(如地面冲洗水中的泥土物质)具体沉淀位置更可能发生在填料组件位置,故采用本方案,可在不同位置获得不同成分的沉淀物,具有对沉淀物进行分类收集以方便后续利用的特点。
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本方案中限定的如第一管道的出口端位于第二管道的进口端的下方,旨在设置具体的第一沉淀池的进、出口位置,以使得第一沉淀池具有理想的沉淀效果;针对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的相对位置,宜在满足各自沉淀效果的前提下,将第二管道的出口端设置在其入口端的下方,这样,当第一沉淀池发生如密封不严的情况时,第二管道可产生非能动流体连通。
同时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针对第一沉淀池为封闭容器的设计,针对以下第一排泥管的运用,第一沉淀池非排泥工况下,可采用阀门阶段的方式,使得第一排泥管并不会成为第一沉淀池的泄压管。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为提升第一沉淀池的沉淀效果,设置为:所述第一沉淀池中还设置有第一布水器;
所述第一管道的出口端朝下、第一管道的出口端轴线与第一沉淀池的轴线共线;
所述第一布水器为轴线与第一沉淀池轴线共线、位于第一管道出口端下方、尖端朝上的圆锥状壳体结构;
第一布水器上还设置有多个分布在不同位置、沿着竖向方向延伸的通孔。本方案中,设置的第一布水器以及其与第一管道、第一沉淀池的相对位置关系均用于分布第一沉淀池中不同位置流体的流速;设置的第一布水器具有通孔的形式旨在使得部分流体能够通过所述通孔穿过第一布水器,这样,不仅可降低第一沉淀池内部不同位置的流速差,同时可提升对第一沉淀池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与以上构思相同的,设置为:所述第二沉淀池中还设置有第二布水器;
所述第二管道的出口端朝下、第二管道的出口端轴线与第二沉淀池的轴线共线;
所述第二布水器为轴线与第二沉淀池轴线共线、位于第二管道出口端下方、尖端朝上的圆锥状壳体结构;
第二布水器上还设置有多个分布在不同位置、沿着竖向方向延伸的通孔。
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虽然第一沉淀池工作时其内压力较小,但发生如第二沉淀池中沉淀物堵塞第二管道出口时可能造成第一沉淀池中内压大幅上升,为实现第一沉淀池内压过压保护,设置为:所述第一沉淀池上还设置有泄压装置;
所述泄压装置的进口端位于第一沉淀池的上端,泄压装置的进口端位于第二管道进口端的上方。本方案中,关于对泄压装置的位置选择,可运用为:第一沉淀池在工作时其顶端介质为空气,当发生内压超过设定值时,通过泄压装置排出第一沉淀池顶部的空气即可达到泄压目的,以尽可能减小第一沉淀池中碱性溶液与泄压装置的接触,减小泄压装置的设置成本。
作为泄压装置的具体实现方式,设置为:所述泄压装置为泄压阀或设置有沉水弯的泄压管。所述泄压阀可采用安全阀,在具体运用时,优选采用安全阀;在安全阀效验、检测等不便的情况下,可采用设置有沉水弯的泄压管作为所述泄压装置。
为便于第一沉淀池中沉淀物收集和排出,设置为:所述第一沉淀池为下端呈锥形、小端为下端的锥形段;
还包括与第一沉淀池下端相接的第一排泥管。
为便于第二沉淀池中沉淀物收集和排出,设置为:所述第二沉淀池为下端呈锥形、小端为下端的锥形段;
还包括与第二沉淀池下端相接的第二排泥管。
作为一种顶部出水且方便对沉淀后水体进行收集以实现中水回用的技术方案,设置为:所述第二沉淀池的顶部还设置有呈锯齿状的溢流槽;
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沉淀池外壁上、位于第二沉淀池上端、沿着第二沉淀池周向方向延伸、用于承接来自所述溢流槽所排出水体的汇水槽。
作为一种应对碱性污水,具有较好防腐性能的技术方案,设置为:所述第一沉淀池以及第二沉淀池的材质均为不锈钢或内侧设置有不锈钢衬里。
由于混凝土拌合站具有根据工程项目而移动运用的特点,为便于对本沉淀池结构进行转移复用,设置为:所述第一沉淀池以及第二沉淀池两者均由多段筒段拼接而成,组成各者的各部分相互之间可拆卸。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设置为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均采用竖流式沉淀池,即提供了一种占地面积小,适应于混凝土拌合站运用、所得污泥/泥饼易于排出的技术方案;
设置为采用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作为沉淀池结构中不同级的沉淀池,这样,第一沉淀池可视为整个污水沉淀处理流程中的初级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可视为整个污水沉淀处理流程中的次级沉淀池,同时通过将填料组件设置在次级沉淀池中且相对于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污水中沉降物在填料组件部分发生沉淀为在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发挥沉淀之后,故填料组件不仅可加速沉淀速度和沉淀效果,同时前级经过了至少两次沉淀,这样可有效避免在填料组件部分形成过多的沉淀物而导致填料组件堵塞甚至垮塌;
设置为第一沉淀池为封闭的容器,这样,在第一管道进口侧设置泵体的情况下,经过该泵体即可对第一沉淀池内部进行加压,使得第二管道发挥连通功能可在所述泵体的作用下完成,这样,可有效减小工艺点设置数量、工艺点操作数量以及工艺点维护数量;
本方案针对混凝土拌合站污水来源不同、污水中如砂砾粒径分布范围较大的特点,采用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以及填料组件获得不同的沉淀点,这样,如粒径更大、密度更大的物质(如砂砾)更容易在第一沉淀池中发生沉淀,不易沉淀的物质(如地面冲洗水中的泥土物质)具体沉淀位置更可能发生在填料组件位置,故采用本方案,可在不同位置获得不同成分的沉淀物,具有对沉淀物进行分类收集以方便后续利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方案所述的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用沉淀池结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为:1、第一管道,2、第一沉淀池,3、第一布水器,4、第一排泥管,5、第二排泥管,6、第二布水器,7、填料组件,8、汇水槽,9、第二沉淀池,10、第二管道,11、泄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用沉淀池结构,包括多级沉淀装置,所述多级沉淀装置包括第一沉淀池2及第二沉淀池9,所述第一沉淀池2及第二沉淀池9均为竖流式沉淀池;
还包括第一管道1及第二管道10,所述第一管道1作为第一沉淀池2的污水进水管;
第二管道10作为第一沉淀池2与第二沉淀池9的流体连通管:第二管道10的进口端与第一沉淀池2相接,第二管道10的出口端位于第二沉淀池9中;
所述第一沉淀池2为封闭的容器,第一管道1的出口端位于第二管道10的进口端的下方;
所述第二沉淀池9为敞口的容器,第二沉淀池9中还设置有位于第二管道10的出口端上方的填料组件7。
现有技术中,混凝土拌合站在运用过程中,产生于混凝土运输车、搅拌主机、生产场地清洗的污水为拌合站的主要污水来源,其中,在所产生的污水中,需要被关注的成分包括钙离子、氢氧根离子、钠离子、钾离子、硫酸根离子、砂石颗粒、外加剂、无机盐、水泥、防冻剂、硫酸盐、膨胀剂、粉煤灰等,由于混凝土成分设定以及运输车活动区域特点等,拌合站污水中固体物成分和含量在不同时间段内差距较大,为便于后期处理,较好的方式可采用收集一定时间段内污水后,再将污水充分搅匀后用于后级处理。所述后期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固体物沉淀处理、酸碱中和处理。
本方案针对拌合站污水中固相物分离一般具有密度相对较大、不需要采用絮凝剂,利用物理结构即可达到沉淀目的的特点,提供了一种占地面积小以适合于拌合站场地设计及设备布置、不易出现填料垮塌的技术方案。
具体的,本沉淀池结构在使用时,所述第一管道1作为污水进水管,污水经过第一沉淀池2沉淀后再通过第二管道10被引入至第二沉淀池9中进行进一步沉淀分离。设置为第一沉淀池2和第二沉淀池9均采用竖流式沉淀池,即提供了一种占地面积小,适应于混凝土拌合站运用、所得污泥/泥饼易于排出的技术方案;设置为采用第一沉淀池2、第二沉淀池9作为沉淀池结构中不同级的沉淀池,这样,第一沉淀池2可视为整个污水沉淀处理流程中的初级沉淀池,第二沉淀池9可视为整个污水沉淀处理流程中的次级沉淀池,同时通过将填料组件7设置在次级沉淀池中且相对于第一沉淀池2和第二沉淀池9,污水中沉降物在填料组件7部分发生沉淀为在第一沉淀池2和第二沉淀池9发挥沉淀之后,故填料组件7不仅可加速沉淀速度和沉淀效果,同时前级经过了至少两次沉淀,这样可有效避免在填料组件7部分形成过多的沉淀物而导致填料组件7堵塞甚至垮塌,故在具体实施时,考虑到具体运用,并不需要在第一沉淀池2中设置填料;设置为第一沉淀池2为封闭的容器,这样,在第一管道1进口侧设置泵体的情况下,经过该泵体即可对第一沉淀池2内部进行加压,使得第二管道10发挥连通功能可在所述泵体的作用下完成,这样,可有效减小工艺点设置数量、工艺点操作数量以及工艺点维护数量;本方案针对混凝土拌合站污水来源不同、污水中如砂砾粒径分布范围较大的特点,采用第一沉淀池2、第二沉淀池9以及填料组件7获得不同的沉淀点,这样,如粒径更大、密度更大的物质(如砂砾)更容易在第一沉淀池2中发生沉淀,不易沉淀的物质(如地面冲洗水中的泥土物质)具体沉淀位置更可能发生在填料组件7位置,故采用本方案,可在不同位置获得不同成分的沉淀物,具有对沉淀物进行分类收集以方便后续利用的特点。
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本方案中限定的如第一管道1的出口端位于第二管道10的进口端的下方,旨在设置具体的第一沉淀池2的进、出口位置,以使得第一沉淀池2具有理想的沉淀效果;针对第一沉淀池2和第二沉淀池9的相对位置,宜在满足各自沉淀效果的前提下,将第二管道10的出口端设置在其入口端的下方,这样,当第一沉淀池2发生如密封不严的情况时,第二管道10可产生非能动流体连通。
同时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针对第一沉淀池2为封闭容器的设计,针对以下第一排泥管4的运用,第一沉淀池2非排泥工况下,可采用阀门阶段的方式,使得第一排泥管4并不会成为第一沉淀池2的泄压管。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细化:
为提升第一沉淀池2的沉淀效果,设置为:所述第一沉淀池2中还设置有第一布水器3;
所述第一管道1的出口端朝下、第一管道1的出口端轴线与第一沉淀池2的轴线共线;
所述第一布水器3为轴线与第一沉淀池2轴线共线、位于第一管道1出口端下方、尖端朝上的圆锥状壳体结构;
第一布水器3上还设置有多个分布在不同位置、沿着竖向方向延伸的通孔。本方案中,设置的第一布水器3以及其与第一管道1、第一沉淀池2的相对位置关系均用于分布第一沉淀池2中不同位置流体的流速;设置的第一布水器3具有通孔的形式旨在使得部分流体能够通过所述通孔穿过第一布水器3,这样,不仅可降低第一沉淀池2内部不同位置的流速差,同时可提升对第一沉淀池2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细化:
与以实施例2构思相同的,设置为:所述第二沉淀池9中还设置有第二布水器6;
所述第二管道10的出口端朝下、第二管道10的出口端轴线与第二沉淀池9的轴线共线;
所述第二布水器6为轴线与第二沉淀池9轴线共线、位于第二管道10出口端下方、尖端朝上的圆锥状壳体结构;
第二布水器6上还设置有多个分布在不同位置、沿着竖向方向延伸的通孔。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细化:
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虽然第一沉淀池2工作时其内压力较小,但发生如第二沉淀池9中沉淀物堵塞第二管道10出口时可能造成第一沉淀池2中内压大幅上升,为实现第一沉淀池2内压过压保护,设置为:所述第一沉淀池2上还设置有泄压装置11;
所述泄压装置11的进口端位于第一沉淀池2的上端,泄压装置11的进口端位于第二管道10进口端的上方。本方案中,关于对泄压装置11的位置选择,可运用为:第一沉淀池2在工作时其顶端介质为空气,当发生内压超过设定值时,通过泄压装置11排出第一沉淀池2顶部的空气即可达到泄压目的,以尽可能减小第一沉淀池2中碱性溶液与泄压装置11的接触,减小泄压装置11的设置成本。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细化:
作为泄压装置11的具体实现方式,设置为:所述泄压装置11为泄压阀或设置有沉水弯的泄压管。所述泄压阀可采用安全阀,在具体运用时,优选采用安全阀;在安全阀效验、检测等不便的情况下,可采用设置有沉水弯的泄压管作为所述泄压装置11。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细化:
为便于第一沉淀池2中沉淀物收集和排出,设置为:所述第一沉淀池2为下端呈锥形、小端为下端的锥形段;
还包括与第一沉淀池2下端相接的第一排泥管4。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细化:
为便于第二沉淀池9中沉淀物收集和排出,设置为:所述第二沉淀池9为下端呈锥形、小端为下端的锥形段;
还包括与第二沉淀池9下端相接的第二排泥管5。
实施例8: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细化:
作为一种顶部出水且方便对沉淀后水体进行收集以实现中水回用的技术方案,设置为:所述第二沉淀池9的顶部还设置有呈锯齿状的溢流槽;
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沉淀池9外壁上、位于第二沉淀池9上端、沿着第二沉淀池9周向方向延伸、用于承接来自所述溢流槽所排出水体的汇水槽8。
实施例9: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细化:
作为一种应对碱性污水,具有较好防腐性能的技术方案,设置为:所述第一沉淀池2以及第二沉淀池9的材质均为不锈钢或内侧设置有不锈钢衬里。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细化:
由于混凝土拌合站具有根据工程项目而移动运用的特点,为便于对本沉淀池结构进行转移复用,设置为:所述第一沉淀池2以及第二沉淀池9两者均由多段筒段拼接而成,组成各者的各部分相互之间可拆卸。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用沉淀池结构,包括多级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沉淀装置包括第一沉淀池(2)及第二沉淀池(9),所述第一沉淀池(2)及第二沉淀池(9)均为竖流式沉淀池;
还包括第一管道(1)及第二管道(10),所述第一管道(1)作为第一沉淀池(2)的污水进水管;
第二管道(10)作为第一沉淀池(2)与第二沉淀池(9)的流体连通管:第二管道(10)的进口端与第一沉淀池(2)相接,第二管道(10)的出口端位于第二沉淀池(9)中;
所述第一沉淀池(2)为封闭的容器,第一管道(1)的出口端位于第二管道(10)的进口端的下方;
所述第二沉淀池(9)为敞口的容器,第二沉淀池(9)中还设置有位于第二管道(10)的出口端上方的填料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用沉淀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2)中还设置有第一布水器(3);
所述第一管道(1)的出口端朝下、第一管道(1)的出口端轴线与第一沉淀池(2)的轴线共线;
所述第一布水器(3)为轴线与第一沉淀池(2)轴线共线、位于第一管道(1)出口端下方、尖端朝上的圆锥状壳体结构;
第一布水器(3)上还设置有多个分布在不同位置、沿着竖向方向延伸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用沉淀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沉淀池(9)中还设置有第二布水器(6);
所述第二管道(10)的出口端朝下、第二管道(10)的出口端轴线与第二沉淀池(9)的轴线共线;
所述第二布水器(6)为轴线与第二沉淀池(9)轴线共线、位于第二管道(10)出口端下方、尖端朝上的圆锥状壳体结构;
第二布水器(6)上还设置有多个分布在不同位置、沿着竖向方向延伸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用沉淀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2)上还设置有泄压装置(11);
所述泄压装置(11)的进口端位于第一沉淀池(2)的上端,泄压装置(11)的进口端位于第二管道(10)进口端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用沉淀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装置(11)为泄压阀或设置有沉水弯的泄压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用沉淀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2)为下端呈锥形、小端为下端的锥形段;
还包括与第一沉淀池(2)下端相接的第一排泥管(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用沉淀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沉淀池(9)为下端呈锥形、小端为下端的锥形段;
还包括与第二沉淀池(9)下端相接的第二排泥管(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用沉淀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沉淀池(9)的顶部还设置有呈锯齿状的溢流槽;
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沉淀池(9)外壁上、位于第二沉淀池(9)上端、沿着第二沉淀池(9)周向方向延伸、用于承接来自所述溢流槽所排出水体的汇水槽(8)。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用沉淀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2)以及第二沉淀池(9)的材质均为不锈钢或内侧设置有不锈钢衬里。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用沉淀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2)以及第二沉淀池(9)两者均由多段筒段拼接而成,组成各者的各部分相互之间可拆卸。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310470.4U CN217340190U (zh) | 2022-05-27 | 2022-05-27 | 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用沉淀池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310470.4U CN217340190U (zh) | 2022-05-27 | 2022-05-27 | 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用沉淀池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340190U true CN217340190U (zh) | 2022-09-02 |
Family
ID=83014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310470.4U Active CN217340190U (zh) | 2022-05-27 | 2022-05-27 | 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用沉淀池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340190U (zh) |
-
2022
- 2022-05-27 CN CN202221310470.4U patent/CN21734019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16592B (zh) | 一种泥浆回收利用循环系统及其泥浆回收利用方法 | |
CN105130141A (zh) | 一种淤泥泥浆的连续无害处理方法和系统 | |
CN201245484Y (zh) | 用于建筑工程的一体化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 |
CN114873791A (zh) | 中水回用处理系统 | |
CN208502699U (zh) | 一种钻井水基泥浆或岩屑的无害化处理系统 | |
CN102992534A (zh) | 一种油漆废水处理方法 | |
CN207575885U (zh) | 一种搅拌站污水处理系统 | |
CN217340190U (zh) | 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用沉淀池结构 | |
CN113232157A (zh) | 一种搅拌站废浆水再利用工艺及其装置 | |
CN207243627U (zh) | 一种硅藻泥生产线的污水净化回用系统 | |
CN105461118A (zh) | 煤矿污水处理与回用工艺 | |
CN206680234U (zh) | 具有载体絮凝沉淀功能的一体式水处理装置 | |
CN204897676U (zh) | 一种泥浆回收利用循环系统 | |
CN204918248U (zh) | 序批式铸造行业co2硬化水玻璃砂湿法再生废水处理设备 | |
CN103742791A (zh) | 转炉炼钢污泥管道输送系统及输送方法 | |
CN109052882B (zh) | 移动式施工废弃泥浆浓缩脱水处理一体机设备 | |
CN110759613A (zh) | 一种公路施工废弃泥浆回收利用工艺 | |
CN216550053U (zh) | 一种排水沉泥定向多级分离系统 | |
CN109368844A (zh) | 一种洗砂废水处理系统 | |
CN212944616U (zh) | 一种余泥渣土处理系统 | |
CN212770244U (zh) | 一种砂石料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 |
CN113860689A (zh) | 黑臭水体淤泥处理工艺 | |
CN210048619U (zh) | 用于隧道施工废水处理的系统 | |
CN111018183A (zh) | 一种混凝土生产污水用回收利用装置 | |
CN207973610U (zh) | 一种适用于骨料生产的污水处理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