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27603U - 余热回收空压机 - Google Patents

余热回收空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27603U
CN217327603U CN202220795228.4U CN202220795228U CN217327603U CN 217327603 U CN217327603 U CN 217327603U CN 202220795228 U CN202220795228 U CN 202220795228U CN 217327603 U CN217327603 U CN 2173276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mpressor
pipe
heat
elastic layer
wast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9522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飞
赵西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ianggong Industria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ianggong Industria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ianggong Industria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ianggong Industria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9522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276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276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276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余热回收空压机,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旨在解决传统空压机无法实现对余热回收利用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空压机体,空压机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减振座,弹性减振座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底刚性板、中间弹性层和顶刚性板,空压机体的发热部位与中间弹性层之间设有引导空压机体发热部位的热量流经中间弹性层的气体导热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的设置可以将空压机体产生的余热传导至中间弹性层处,确保空间弹性层在寒冷季节的时候保持稳定的弹性性能,确保中间弹性层整体降噪功能的稳定,实现对空压机体产生的余热的回收利用,更加的节能环保。

Description

余热回收空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余热回收空压机。
背景技术
空气压缩机是一种用以压缩气体的设备。
空气压缩机在生产生活中的使用方式多种多样,空气压缩机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会有余热产生,这部分的余热通常直接就挥发到空气当中,使得这部分的能量被完全浪费,因而设置一种结构可以实现对空气压缩机余热回收利用的结构就很有必要。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余热回收空压机,通过结构的设置达到对空压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回收利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余热回收空压机,包括空压机体,所述空压机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减振座,所述弹性减振座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底刚性板、中间弹性层和顶刚性板,所述空压机体的发热部位与中间弹性层之间设有引导空压机体发热部位的热量流经中间弹性层的气体导热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弹性减振座具有的弹性和减振的性能,实现对空压机体的稳定保护,利用底刚性板和顶刚性板具有的强度和刚度来确保弹性减振座整体结构强度和支撑性能的稳定,在气体导热件的作用下,一方面实现对空压机体发热部分的散热和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将空压机体发热部分热量传递至中间弹性层处,避免冬天的低温影响到中间弹性层整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体导热结构包括沿气体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的吸热部和调温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吸热部用于自空压机体的发热部位吸热,可以带走空压机体发热部位的热量,在调温部的作用下实现对传递至该处的热量的部分散失,避免温度过高影响中间弹性层结构和功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热部包括与空压机体的发热部位贴合的第一盘管,所述空压机体上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连通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出气口数为两个且其中的一个与第一盘管的进气端连通,所述第一盘管的出气端与调温部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自出气管流出的流动空气经过分流管流入到第一盘管内,第一盘管内的空气在流经空压机体的发热部的时候会被加热变为流动的热空气,进而确保气体导热结构整体导热性能的稳定实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温部包括与顶刚性板固定连接的第二盘管,所述第二盘管的进气端连通有与第一盘管连通的导流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风在经过第二盘管的时候,通过第二盘管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实现对第二盘管内部热空气的降温和调温处理,避免热空气的温度过高加快中间弹性层老化速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刚性板的顶部和顶刚性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两端开口的导热管,水平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热管之间围设有加热空间,所述中间弹性层的顶底面均固定连接有穿至加热空间内的若干弹性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风通过在导热管内流动实现对导热管的加热,进而通过导热管实现对弹性块以及中间弹性层整体的稳定加热,进而确保中间弹性层整体弹性和减振性能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热管的内管壁内固定连接有阵列分布的若干吸热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吸热片,使得自导热管内流动的热空气中的热量可以更好地传递至导热管上,进而实现对中间弹性层的稳定加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管包括前管和后管,所述前管和后管之间可拆卸连接有连通两者的两通接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通头拆下时吸热部与调温部断开连接,此时吸热部可以在夏季的时候来增强空压机体整体的散热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利用弹性减振座具有的弹性和减振的性能,实现对空压机体的稳定保护,利用底刚性板和顶刚性板具有的强度和刚度来确保弹性减振座整体结构强度和支撑性能的稳定,在气体导热件的作用下,一方面实现对空压机体发热部分的散热和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将空压机体发热部分热量传递至中间弹性层处,避免冬天的低温影响到中间弹性层整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C处的放大图。
图中:1、空压机体;2、底刚性板;3、中间弹性层;4、顶刚性板;5、第一盘管;6、出气管;7、分流管;8、第二盘管;9、导流管;10、导热管;11、弹性块;12、吸热片;13、前管;14、后管;15、两通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该余热回收空压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空压机体1,空压机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减振座,利用设置的弹性减振座具有的弹性形变性能,实现对空压机体1运作时产生的振动的吸收,进而可以实现对空压机体1的保护作用,同时还可以减小空压机体1运作时产生的噪音响度,弹性减振座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底刚性板2、中间弹性层3和顶刚性板4,中间弹性层3的材质为弹性橡胶,利用底刚性板2和顶刚性板4具有的结构强度来确保弹性减振座整体结构强度和支撑功能的稳定,利用中间弹性层3具有的弹性形变性能来确保弹性减振座整体减振和保护功能的稳定,空压机体1的发热部位与中间弹性层3之间设有引导空压机体1发热部位的热量流经中间弹性层3的气体导热结构,通过设置的气体导热结构可以在冬季或是寒冷的地区,将空压机体1发热部分产生的余热传递至中间弹性层3处,实现对中间弹性层3的加热和保护作用,避免中间弹性层3在稳定低的时候出现弹性大幅度变弱的情况。
如图2-图5所示,气体导热结构包括沿气体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的吸热部和调温部,吸热部将空压机体1发热部位的热量吸收并传递至调温部,在调温部的作用下实现对流经热空气中部分热量的散失,使得流动热空气中的温度降低,避免流动的热空气的温度过高导致的加快中间弹性层3老化的情况,吸热部包括与空压机体1的发热部位贴合的第一盘管5,空压机体1上连通有出气管6,出气管6上连通有分流管7,分流管7的出气口数为两个且其中的一个与第一盘管5的进气端连通,第一盘管5的出气端与调温部连通,调温部包括与顶刚性板4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二盘管8,第二盘管8的进气端连通有与第一盘管5连通的导流管9,空压机体1内部产生的流动空气自出气管6内排出,出气管6内的流动空气流动至第一盘管5内,在第一盘管5导流的作用下,使得流动空气流经空压机体1的发热部位,使得流动的空气转变为流动的热空气,流动的热空气流动到导流管9内,在导流管9的作用下,使得流动热空气流入到第二盘管8内,在第二盘管8内流动的热空气的温度变低,实现对流动热空气的温度的微量调节。
如图3-图5所示,底刚性板2的顶部和顶刚性板4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两端开口的导热管10,导热管10的内管壁内固定连接有阵列分布的若干吸热片12,底刚性板2、顶刚性板4、导热管10和吸热片12的材质均设置为不锈钢,利用不锈钢材质具有的强度高和导向性能好的特点来加强吸热片12,底刚性板2、顶刚性板4、导热管10和吸热片12的整体性能,水平方向相邻的两个导热管10之间围设有加热空间,中间弹性层3的顶底面均一体成形有穿至加热空间内的若干弹性块11,弹性块11与加热空间的内部贴合,通过弹性块11穿入到加热空间内增大了中间弹性层3与底刚性板2和顶刚性板4之间连接处的接触面积,使得弹性减振座整体的结构稳定性更好,同时使得导热管10内的热量可以更好地施加到中间弹性层3上,实现对中间弹性层3稳定地加热和保护作用。
如图1和图2所示,导流管9包括前管13和后管14,前管13和后管14之间卡接有连通两者的两通接头15,当两通接头15连通前管13和后管14的时候,导流管9可以将吸热部吸收的热量稳定传递至中间弹性层3处,实现对中间弹性层3稳定的加热和保护作用,当前管13或后管14自两通接头15的一端取出时,此时导流管9无法将吸热部吸收的热量传递至保护中间弹性层3的位置,此时吸热部可以将自空压机体1的发热部吸收的热量直接传递至空气中,增大空压机体1整体的散热性能。
工作原理:空压机体1工作产生流动的气体,流动的气体自出气管6流出并流入分流管7内,分流管7内流出气体的一部分通入到第一盘管5内,流动的空气在第一盘管5内流动的时候途径空压机体1的发热部位,使得第一盘管5内流动的空气隔着第一盘管5内加热成为流动的热空气,流动的热空气在流经前管13、两通接头15和后管14进入到第二盘管8内,流动的热空气在第二盘管8内流动的过程中隔热第二盘管8的管壁向空气中散失热量,使得流动的热空气的温度降低。流动的热空气自第二盘管8内流出之后流入到导热管10内,导热管10内的热空气与导热管10和吸热片12之间进行热交换之后自导热管10内流出,在导热管10管壁与中间弹性层3和弹性块11的贴合的作用下,实现对中间弹性层3和弹性块11的稳定加热,进而可以实现对中间弹性层3稳定的加热保护。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余热回收空压机,包括空压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减振座,所述弹性减振座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底刚性板(2)、中间弹性层(3)和顶刚性板(4),所述空压机体(1)的发热部位与中间弹性层(3)之间设有引导空压机体(1)发热部位的热量流经中间弹性层(3)的气体导热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导热结构包括沿气体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的吸热部和调温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余热回收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部包括与空压机体(1)的发热部位贴合的第一盘管(5),所述空压机体(1)上连通有出气管(6),所述出气管(6)上连通有分流管(7),所述分流管(7)的出气口数为两个且其中的一个与第一盘管(5)的进气端连通,所述第一盘管(5)的出气端与调温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余热回收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部包括与顶刚性板(4)固定连接的第二盘管(8),所述第二盘管(8)的进气端连通有与第一盘管(5)连通的导流管(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余热回收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刚性板(2)的顶部和顶刚性板(4)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两端开口的导热管(10),水平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热管(10)之间围设有加热空间,所述中间弹性层(3)的顶底面均固定连接有穿至加热空间内的若干弹性块(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余热回收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10)的内管壁内固定连接有阵列分布的若干吸热片(1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余热回收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9)包括前管(13)和后管(14),所述前管(13)和后管(14)之间可拆卸连接有连通两者的两通接头(15)。
CN202220795228.4U 2022-04-07 2022-04-07 余热回收空压机 Active CN2173276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95228.4U CN217327603U (zh) 2022-04-07 2022-04-07 余热回收空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95228.4U CN217327603U (zh) 2022-04-07 2022-04-07 余热回收空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27603U true CN217327603U (zh) 2022-08-30

Family

ID=83002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95228.4U Active CN217327603U (zh) 2022-04-07 2022-04-07 余热回收空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276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87266Y (zh) 多通道管带式重力热管散热器
CN217327603U (zh) 余热回收空压机
CN21348387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热量回收装置
CN202145057U (zh) 密排式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CN210441427U (zh) 热交换器的换热单元及燃气锅炉
CN210718778U (zh) 热交换器芯体及燃气锅炉
CN209963182U (zh) 一种均温双管卡槽水冷板结构
CN211650597U (zh) 一种基于地热的室内换热装置
CN210292938U (zh) 热交热器及燃气锅炉
CN2417451Y (zh) 板式高低温热交换器
CN207797843U (zh) 一种散热器的水冷管结构
CN217274879U (zh) 一种廉价扩展采光面积的太阳能集热装置
CN220689882U (zh) 一种具有提高换热器传热效率的壳管式换热器折流板
CN218328667U (zh) 一种泳池空气源热泵
CN220871543U (zh) 一种具有多向换热机构的板式换热器
CN214172428U (zh) 一种供暖毛细管装置
CN218248228U (zh) 一种散热性能高的背负式风力灭火机
CN218717346U (zh) 一种风冷式空压机余热利用结构
CN212006843U (zh) 一种扩容式消音低温疏水热网加热器
CN217822298U (zh) 一种带有高效冷却装置的高频变压器
CN215644667U (zh) 一种电动汽车后装电池的冷却液流量控制装置
CN220669801U (zh) 一种快热式电热水器加热体发热管结构
CN220693104U (zh) 一种pvt光伏光热背板
CN218270347U (zh) 一种带有过载保护的换热器
CN217037137U (zh) 一种冷却板和太阳能发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