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24645U - 一种底座及衣物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底座及衣物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324645U CN217324645U CN202221196807.3U CN202221196807U CN217324645U CN 217324645 U CN217324645 U CN 217324645U CN 202221196807 U CN202221196807 U CN 202221196807U CN 217324645 U CN217324645 U CN 2173246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ust
- cleaning
- base
- air
-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底座及衣物处理设备,该底座包括:壳体,内部设有供清洁设备停靠的清洁腔;吸尘组件,所述吸尘组件设有适于与所述清洁设备连通的集尘口,以吸取所述清洁设备内的灰尘;所述吸尘组件还设有与所述清洁设备连通的回风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底座及衣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的清洁设备对于灰尘的清洁能力较弱,同时,现有技术存在衣物处理设备,如洗衣机下方设置扫地机器人的机型,但其底座尺寸较大,加上衣物处理设备后的尺寸过高,占用空间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底座及衣物处理设备,以解决如何提高底座及衣物处理设备的结构紧凑程度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座,包括:
壳体,内部设有供清洁设备停靠的清洁腔;
吸尘组件,设置在所述清洁腔外,所述吸尘组件设有适于与所述清洁设备连通的集尘口,以吸取所述清洁设备内的灰尘;所述吸尘组件还设有与所述清洁设备连通的回风口,以将气体经所述回风口导至所述清洁设备。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尘组件包括:
进气通道,一端设有所述集尘口;
集尘器,与所述进气通道的另一端连接,以过滤从所述集尘口导入的灰尘;
排气通道,一端与所述集尘器连接,另一端设置所述回风口,以将所述集尘器过滤后的气体导出至所述清洁设备。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尘口相对所述回风口更靠近所述集尘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清洁腔的前端设有敞口,所述集尘口和所述回风口分别设置在清洁腔后端的左右两侧,所述集尘器设置在所述清洁腔的右端,所述排气通道自所述清洁腔的后端绕行至所述清洁腔的右端并与所述集尘器相连。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通道在左右方向上位于所述清洁腔与所述集尘器之间。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尘口和所述回风口在左右方向的距离大于0.5倍所述清洁腔在左右方向的尺寸。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尘器包括:
集尘盒,与所述进气通道的另一端连接;
驱动件,一端与所述集尘盒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排气通道的一端连接,以引导气流从所述集尘口流至所述回风口。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尘盒包括:
盒体,内部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前端开口;
抽斗,内部设有连通所述集尘口和所述回风口的第二空腔,所述抽斗可沿前后方向平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内;
过滤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内,以过滤经过所述第二空腔的气体。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包括:
电源,设置在所述集尘盒的上方;
集尘电机,前端与所述集尘盒连接,后端与所述排气通道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
本体;
根据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座及衣物处理设备,该底座包括壳体和吸尘组件,壳体内部设有清洁腔,吸尘组件设有适于与清洁设备连通的集尘口和回风口,集尘口用于吸取清洁设备内的灰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吸尘组件设置集尘口和回风口,在清洁设备停靠在清洁腔的状态下,集尘口和回风口分别与清洁设备对接,以在吸尘组件与清洁设备之间形成循环通道,气体不断在吸尘组件与清洁设备之间循环,清洁设备中的灰尘可跟随循环气流转移到吸尘组件中,实现了对清洁设备的除尘;在提高底座结构紧凑度的技术上还能够采用内循环实现灰尘的转移,吸尘组件与清洁设备之间的循环风路密闭性好,有利于提高灰尘转移的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底座应用在衣物处理设备中,有利于节省存放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座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座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组件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座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烘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2、壳体;22、清洁腔;221、敞口;3、吸尘组件;31、集尘口;32、回风口;33、进气通道;34、集尘器;341、集尘盒;342、驱动件; 3421、电源;3422、集尘电机;35、排气通道;4、清洁设备;5、本体;6、烘干组件;61、出风口;611、第一出风口;612、第二出风口;62、风机;63、通风件;631、第一通风件;632、第二通风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例和技术方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区别不同的对象,不表示各对象之间具有相同或联系之处。应该理解的是,所涉及的方位描述“上方”、“下方”、“外”、“内”均为正常使用状态时的方位,“左”、“右”方向表示在具体对应的示意图中所示意的左右方向,可以为正常使用状态的左右方向也可以不是。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多个”表示大于或等于两个。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底座1,该底座1用于供清洁设备4停靠,清洁设备4可用于自动清扫地面的灰尘及毛发等,在清洁设备4上设有拖布的情况下,清洁设备4可在清扫地面后对地面进行拖地作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清洁设备的功能不会对底座的结构产生限定。并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底座1的功能包括但不限定于对清洁设备4进行充电、除尘、清洗、烘干及消毒。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底座1应用于衣物处理设备中,衣物处理设备可包括多种形式,例如洗衣机、脱水机和洗烘干一体机等装置。衣物处理装置具体应用的场景并不对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结构产生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座1包括壳体2和吸尘组件 3。壳体2内部设有清洁腔22,清洁腔22用于供清洁设备4停靠,以实现对清洁设备4的充电及清洁等作业,清洁腔22的外部用于安装充电及清洁等作业相关的部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吸尘组件3设置在清洁腔22外,在清洁设备4停靠在清洁腔22的情况下,吸尘组件3可用于吸取清洁设备4内部的储尘空间所存放的灰尘等垃圾,以将清洁设备4内部的储尘空间腾空,从而方便清洁设备4进行下次的除尘工作。
如图3所示,吸尘组件3设有适于与清洁设备4连通的集尘口31,集尘口31用于吸取清洁设备4中储尘空间所存放的灰尘等垃圾;吸尘组件3还设有与清洁腔22连通的回风口32,回风口32用于将吸尘组件3中的气体导出至清洁设备4。结合图2所示,清洁设备4内部设有用于存放灰尘等垃圾的储尘空间,且清洁设备4的表面还设有与储尘空间连通的进口和出口,在清洁设备4停靠在清洁腔22的情况下,清洁设备4的出口与吸尘组件3的集尘口31对接,清洁设备4的进口与吸尘组件3的回风口32对接,使得清洁设备4的储尘空间与吸尘组件3之间相互连通且相对外部密闭,气体可以在清洁设备4 的储尘空间和吸尘组件3之间形成循环风路,也就是说气体可在储尘空间与吸尘组件之间循环流动,而不会流至清洁设备4与吸尘组件3外部,外部的气体也不会流至清洁设备4与吸尘组件3的内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称的连通,可以是直接连通,如,集尘口 31与清洁设备4直接对接连接,从而实现连通;也可以是间接连通,如集尘口31与清洁设备4通过其他通道或者辅助设备实现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吸尘组件3的集尘口31与清洁设备4的出口对接,通过吸尘组件3的回风口32与清洁设备4的进口对接,吸尘组件3与清洁设备4内部形成循环风路,吸尘组件3通过集尘口31向清洁设备4的储尘空间吸取灰尘,吸尘组件3过滤灰尘,并导通气体,气体从储尘空间流到吸尘组件中产生压力差,使得清洁设备中的储尘空间产生负压,经过吸尘组件后被过滤出来的气体会在负压的作用下通过回风口流回至清洁设备中的储尘空间,由此,气体在吸尘组件3与清洁设备之间实现内循环,气体不断的经过储尘空间,并将储尘空间内的灰尘通过集尘口带入吸尘组件,吸尘组件不断收集灰尘并将过滤后的气体导回至储尘空间,依次循环,直到气体将储尘空间内的灰尘全部转移到吸尘组件内,从而实现吸尘组件对清洁设备的除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座,该底座1包括壳体2和吸尘组件3,壳体2内部设有清洁腔22,吸尘组件3设有适于与清洁设备4连通的集尘口 31和回风口32,集尘口31用于吸取清洁设备4内的灰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吸尘组件3设置集尘口31和回风口32,在清洁设备4停靠在清洁腔22 的状态下,集尘口31和回风口32分别与清洁设备4对接,以在吸尘组件3与清洁设备4之间形成循环通道,气体不断在吸尘组件3与清洁设备4之间循环,清洁设备4中的灰尘可跟随循环气流转移到吸尘组件3中,实现了对清洁设备4的除尘;在提高底座结构紧凑度的技术上还能够采用内循环实现灰尘的转移,吸尘组件与清洁设备之间的循环风路密闭性好,有利于提高灰尘转移的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底座应用在衣物处理设备中,有利于节省存放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回风口32可直接与大气相连,那么,大气中的气体可以流入回风口32,由回风口32吹入到清洁设备4内,可以理解,经过回风口 32吹入到清洁设备的气体既可以是经过吸尘组件3过滤灰尘之后的清洁气体,也可以是大气中的气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为了便于观察,图4中省略了壳体的结构,吸尘组件3包括进气通道33、集尘器34和排气通道35。进气通道33在延伸方向上具有相对的两端,其中一端设置为集尘口31,进气通道33的另一端与集尘器34连接,其中,进气通道33可设置为软管,以便于进气通道33 在装配过程中与其他部件配合,当然,进气通道33也可以由壳体直接形成。一些实施例中,进气通道33的集尘口31处可设有橡胶件,橡胶件围绕集尘口 31设置,通过设置橡胶件能够增加集尘口与清洁设备连接的密封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将清洁设备中的灰尘转移到集尘器34的效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集尘器34用于过滤从集尘口31导入的灰尘。如图4所示,排气通道35一端与集尘器34连接,排气通道35的另一端设置回风口32,排气通道用于将集尘器34过滤后的气体导出至清洁设备,一些实施例中,排气通道35可设置为软通道,以便于排气通道35在装配过程中与其他部件配合,排气通道35的回风口32处可设有橡胶件,橡胶件围绕回风口32设置,通过设置橡胶件能够增加回风口与清洁设备连接的密封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将清洁设备中的灰尘转移到集尘器34的效率。
如图4所示,气体在清洁设备4与吸尘组件3之间形成内循环,气体经过清洁设备4,清洁设备4内的灰尘跟随气体从进气通道33流至集尘器34内,集尘器34能够过滤经过的气体,也就是说,集尘器34收集经过的灰尘,并导通流经的气体,气体从集尘器34流至排气通道35,气体经排气通道流回至清洁设备4中,气体再次带走清洁设备4中的灰尘,依次循环,实现将清洁设备 4中的灰尘转移至集尘器34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吸尘组件设置为进气通道、集尘器和出气通道,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更容易配合其他的部件装配,且有利于降低集尘器的装配难度,有利于提高底座的空间利用率,从而降低底座的装配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集尘口31相对回风口32靠近集尘器 34,可以理解为,集尘口31设置在回风口32与集尘器34之间,也就使得进气通道33的长度小于排气通道35的长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进气通道 33的长度设置的较短,有利于缩短灰尘从清洁设备流至集尘器34的路径,从而降低灰尘在进气通道33留置的风险,增加了进气通道33的流畅度,进而提高集尘器吸尘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清洁腔22的前端设有敞口221;结合图2 所示,敞口221连通清洁腔22,需要说明的是,敞口221表示的是截面尺寸较大的开口,通过在清洁腔22设置敞口221,以便于清洁设备4从敞口221 处移动至清洁腔22内。排气通道35自所述清洁腔22的后端绕行至清洁腔22 的右端并与集尘器34相连。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将清洁腔 22的前端视为靠近用户的一端,远离用户的一端视为清洁腔22的后端。进气通道33和集尘器34也设置在清洁腔22的右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吸尘组件分布在清洁腔的后端和右端,从而将吸尘组件分散在两个方向上,减小了吸尘组件在一个方向的尺寸,且与清洁腔并排设置,有利于降低底座的整体高度,进气通道、排气通道和集尘器均横向布置,降低了因纵向排布而使重力大的杂质无法向上吸进集尘器的风险,并且还能降低用户取出集尘器时通道道(进气通道或排气通道)里的残余灰尘掉出通道道落入集尘器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进气通道33在左右方向上位于清洁腔22 与集尘器34之间。进气通道33可设置为弯折形结构,进气通道33可沿前后方向延伸,进气通道33的集尘口31位于清洁腔22的后端,进气通道33另一端与集尘器34连接,通过将进气通道大致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在满足进气通道长度较短的前提下,还有利于减小整个吸尘组件的装配尺寸,从而提高整个底座的结构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集尘口31和回风口32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间隔表示的是集尘口31和回风口32在左右方向上的距离大于一定值,气体从回风口进入到清洁设备中,再经清洁设备流至集尘口,将集尘口和回风口间隔设置,有利于增大清洁设备中气流流动的路径,从而有利于使气体尽可能的带走清洁设备中的灰尘,降低灰尘在清洁设备中残余的风险,并提高吸尘组件对清洁设备除尘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集尘口31和回风口32在左右方向的距离 L1大于0.5倍清洁腔22在左右方向的尺寸L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限定集尘口和回风口之间的距离以及清洁腔的尺寸关系,由于清洁腔在左右方向的尺寸大致与清洁设备的尺寸吻合,可以进一步的限定集尘口、回风口与清洁设备在左右方向的尺寸关系,有利于延长气流在清洁设备流动的路径,使得气体能够尽可能的带走清洁设备中灰尘,以提高吸尘组件对清洁设备的除尘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集尘口31和回风口32分别设置在清洁腔 22在左右方向的相对两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集尘口和回风口分别设置在清洁腔的相对两侧,有利于使得气体从清洁设备左右方向的一侧流至左右方向的另一侧,在清洁腔尺寸一定的前提下,提高了气体在清洁腔内流动的路径,从而提高了气体带动清洁设备内灰尘的效率,提高吸尘组件的除尘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集尘器34包括集尘盒341和驱动件 342。集尘盒341与进气通道33的另一端连接;其中,进气通道33的另一端表示的是远离集尘口31的一端,集尘盒341用于收集进气通道33导入的灰尘,并过滤进气通道33导入的气体。一些实施例中,进气通道33的另一端与集尘盒341的侧部连接,侧部表示的是集尘盒341中围绕上下方向的位置,集尘盒341在上下方向具有相对的两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集尘盒341在上下方向的两端定义为顶端和底端,那么对应连接顶端和底端的部分定义为集尘盒的侧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进气通道33的另一端与集尘盒的侧部连接,相比与将进气通道的另一端与集尘盒的顶部或底部连接的方式,气体中的灰尘在流动过程中,需克服重力作用的程度较小,降低灰尘在进气通道中堆积的风险。
如图4所示,驱动件342一端与集尘盒341连接,驱动件342的另一端与排气通道35的一端连接,驱动件342用于引导气流从集尘口31流至回风口 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驱动件342可用于扰动进气通道33或排气通道35 内的气体的流动,使得气体从进气通道33往排气通道35的方向流动,当清洁设备与吸尘组件连接的状态下,驱动件能够带动清洁设备与吸尘组件之间的气体实现内循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驱动件342包括电源3421和集尘电机 3422。电源3421与集尘盒341在上下方向层叠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下方向可用于表示绝对坐标系中的竖直方向,前后方向与左右方向所形成的平面可用于表示绝对坐标系中的水平面的方向。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源 3421可用于将衣物处理设备中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以供给底座中的集尘电机等各个器件使用。如图4所示,集尘电机3422在前后方向的一端与集尘盒341连接,集尘电机3422在前后方向的另一端与排气通道35连接。也就是说,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均连接在集尘电机在前后方向的相对两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进气通道、出气通道及集尘电机在水平方向上布设,有利于降低底座在竖直方向上的装配尺寸,从而降低底座的整体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集尘盒包括盒体、抽斗和过滤件。盒体内部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在前后方向的一端开口;抽斗内部设有连通集尘口和回风口的第二空腔,抽斗可沿前后方向平动地设置在第一空腔内,当抽斗设置在第一空腔的情况下,抽斗可封闭开口,以是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形成密闭腔体,过滤件设置在第二空腔内,过滤件用于过滤经过第二空腔的气体,并收集经过第二空腔的灰尘。过滤件可拆卸的设置在第二空腔内,当过滤件内的灰尘集满后,可将过滤件拆除,并换上新的过滤件。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集尘盒的结构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一种实施例,例如集尘盒可连通衣物处理设备的排污通道,排污通道的水流经集尘盒,并将集尘盒内的灰尘冲至衣物处理设备的排污口,从而实现将集尘盒内的灰尘直接排出至衣物处理设备外部,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提升用户体验。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座1还包括烘干组件6。烘干组件6 设置在清洁腔外,结合图3所示,烘干组件6设有与清洁腔22连通的出风口 61,出风口61用于向清洁腔22导入气流,气流通过出风口61吹到清洁腔22 内,气流吹到停靠在清洁腔22内的清洁设备4的潮湿拖布上,气流带走拖布上的水分,以对拖布起到风干作用。其中,如图6所示,烘干组件6部分位于清洁腔22在前后方向的一端,另一部分位于清洁腔22在上下方向的一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烘干组件分布在清洁腔的前后方向的一端和上下方向的一端,从而将烘干组件分散在两个方向上,减小了烘干组件在一个方向的尺寸,将部分烘干组件与清洁腔在前后方向并排设置,有利于降低底座的整体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清洁腔22在前后方向的一端设有敞口 221,清洁腔22在上下方向的一端视为清洁腔22的顶端,烘干组件6部分设置在清洁腔22在上下方向的一端,也就是说,烘干组件6部分设置在清洁腔 22的顶端。烘干组件6的另一部分可设置在清洁腔22在第一方的一端,也就是说,烘干组件6可设置在清洁腔22的后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烘干组件分布在清洁腔的周围,有利于减小烘干组件在一个方向上的装配空间,从而缩小整个底座的装配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烘干组件6包括风机62和通风件63。风机62的作用是依靠机械能提高气体的压力,其中,风机62设置在清洁腔22在上下方向的一端,也就是说,风机62设置在清洁腔22的顶部。如图6所示,通风件63 一端与风机62连通,通风件63的另一端设有出风口61(参照图3所示),通风件63内部中空设置,通风件63设置在清洁腔22的后端,通风件63可用于导通风机62所产生的气流,并将风机62内的气流导流至清洁腔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烘干组件设置风机和通风件的形式,烘干组件无需集中设置在清洁腔的一侧,烘干组件可分布设置在清洁腔的不同侧,有利于降低底座的整体高度,且有利于降低烘干组件的装配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风机62在前后方向的尺寸大于风机62在上下方向的尺寸。在风机的正常使用状态下,风机62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要大于在水平方向上的尺寸,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风机62水平放置,也就是说,风机62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要小于水平方向的尺寸,有利于降低风机在竖直方向上所占的空间,并降低底座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通风件63的延伸方向与上下方向平行。需要说明的是,通风件63的延伸方向表示的是通风件63的长度方向,通过将通风件的长度方向与上下方一致,有利于降低通风件在前后方向所占的空间,有利于提高壳体内各部件装配的紧凑度,从而提高壳体内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通风件63设置有多个,多个通风件63的上端均与风机62连通,也就是说,风机62处产生的气流会分散流至多个通风件63内,多个通风件63的下端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气流分别从多个通风件63的另一端吹向清洁腔,有利于分别吹向清洁设备4的不同位置,从而有利于提高对清洁设备的干燥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通风件63包括第一通风件631和第二通风件632,第一通风件631的一端与风机62连通,第一通风件631的另一端为第一出风口611,第二通风件632的一端与风机62连通,第二通风件632 的另一端为第二出风口612;一些实施例中,清洁设备4中可设置两个拖布,两个拖布分别在左右方向并排设置。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出风口611和第二出风口612在左右方向的距离L3大于等于第一尺寸且小于等于第二尺寸,第一尺寸为0.2倍清洁腔22在左右方向的尺寸L2,第二尺寸为0.6倍清洁腔在左右方向的尺寸L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距离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导出的气流均能均匀的吹到清洁设备的拖布上,从而提高清洁设备的干燥效率。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出风口611和第二出风口612相对清洁腔22 在左右方向上的中线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在左右方向上对称设置,有利于提高气流对清洁腔内清洁设备的干燥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通风件631靠近所述风机62的部分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通风件631靠近第一出风口611的部分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二通风件632靠近风机62的部分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二通风件632靠近第二出风口612的部分沿上下方向延伸。也就是说,第一通风件631和第二通风件632靠近风机62的一端具与风机62连接,且均沿水平方延伸,第一通风件631和第二通风件632远离风机62的部分在左右方向间隔,且均沿上下方向延伸,有利于将第一出风口611与第二出风口612在第二方间隔且将第一通风件631的一端与第二通风件632的一端连通,能够将气流分散且导向清洁腔的底部,使得气流能够均匀的分散到清洁设备中的两个拖布对应的位置,从而提高清洁设备的风干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出风口61在上下方向上靠近清洁腔22的底端。上下方向可以表示底座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竖直方向,那么对应的图3 所示的下端即表示清洁腔22的底端。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靠近表示的是出风口61与清洁腔22的底端的距离小于或等于0.4倍清洁腔22 在上下方向的尺寸。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出风口在上下方向靠近清洁腔的底端设置,有利于缩小出风口与清洁设备中拖布的距离,有利于出风口导出的风直接吹到拖布上,从而降低了气流的耗散,进而提高清洁设备的干燥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烘干组件还包括加热件。加热件,设置在通风件内,加热件用于加热经过通风件内的气流。通过加热件加热气流,使得气流的温度升高,在高温气流吹至清洁设备的拖布表面,高温气流会与拖布进行热传导,使得拖布的温度升高,加快了拖布中水分的蒸发,拖布中的水分跟随气流流走,实现拖布的快速烘干。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如图6所示,该衣物处理设备包括本体5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底座1。本体5用于对衣物实现浸泡、洗涤及烘干等操作,底座1设置在本体5在上下方向的一端。其中,上下方向表示的是绝对坐标系中的竖直方向,也就是说,底座1设置在衣物处理设备的底部,当衣物处理设备放置在地面的情况下,底座1相对本体5更靠近地面,从而便于清洁设备通过敞口运动至清洁腔22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内部设有供清洁设备停靠的清洁腔;
吸尘组件,设置在所述清洁腔外,所述吸尘组件设有适于与所述清洁设备连通的集尘口,以吸取所述清洁设备内的灰尘;所述吸尘组件还设有与所述清洁设备连通的回风口,以将气体经所述回风口导至所述清洁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组件包括:
进气通道,一端设有所述集尘口;
集尘器,与所述进气通道的另一端连接,以过滤从所述集尘口导入的灰尘;
排气通道,一端与所述集尘器连接,另一端设置所述回风口,以将所述集尘器过滤后的气体导出至所述清洁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口相对所述回风口更靠近所述集尘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腔的前端设有敞口,所述集尘口和所述回风口分别设置在清洁腔后端的左右两侧,所述集尘器设置在所述清洁腔的右端,所述排气通道自所述清洁腔的后端绕行至所述清洁腔的右端并与所述集尘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在左右方向上位于所述清洁腔与所述集尘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口和所述回风口在左右方向的距离大于0.5倍所述清洁腔在左右方向的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器包括:
集尘盒,与所述进气通道的另一端连接;
驱动件,一端与所述集尘盒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排气通道的一端连接,以引导气流从所述集尘口流至所述回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盒包括:
盒体,内部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前端开口;
抽斗,内部设有连通所述集尘口和所述回风口的第二空腔,所述抽斗可沿前后方向平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内;
过滤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内,以过滤经过所述第二空腔的气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
电源,设置在所述集尘盒的上方;
集尘电机,前端与所述集尘盒连接,后端与所述排气通道连接。
10.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
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下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196807.3U CN217324645U (zh) | 2022-05-17 | 2022-05-17 | 一种底座及衣物处理设备 |
PCT/CN2023/093534 WO2023221858A1 (zh) | 2022-05-17 | 2023-05-11 | 一种底座及衣物处理设备 |
EP23806810.0A EP4339349A4 (en) | 2022-05-17 | 2023-05-11 | BASE AND DEVICE FOR TREATMENT OF CLOTHES |
US18/573,726 US20240324841A1 (en) | 2022-05-17 | 2023-05-11 | Base and laundry treatment apparatu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196807.3U CN217324645U (zh) | 2022-05-17 | 2022-05-17 | 一种底座及衣物处理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324645U true CN217324645U (zh) | 2022-08-30 |
Family
ID=82952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196807.3U Active CN217324645U (zh) | 2022-05-17 | 2022-05-17 | 一种底座及衣物处理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32464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21932A (zh) * | 2022-05-17 | 2022-08-19 |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底座及衣物处理设备 |
-
2022
- 2022-05-17 CN CN202221196807.3U patent/CN21732464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21932A (zh) * | 2022-05-17 | 2022-08-19 |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底座及衣物处理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921932A (zh) | 一种底座及衣物处理设备 | |
US11535974B2 (en) | Multi-functional storage system comprising a recirculation module | |
CN217324645U (zh) | 一种底座及衣物处理设备 | |
US11320158B2 (en) | Multifunctional circulation system enabling purification of outside air | |
CN219021038U (zh) | 自清洁维护站及自清洁维护系统 | |
CN215937242U (zh) | 清洁系统及清洁设备 | |
KR102673287B1 (ko) | 자연가습공기를 이용한 다기능 수납 시스템 | |
CN217324643U (zh) | 一种底座及衣物处理设备 | |
CN110621195A (zh) | 能够清洁外部空气的多功能循环系统 | |
CN113413098A (zh) | 清洁系统及清洁设备 | |
CN218500644U (zh) | 一种清洁设备的基站及清洁系统 | |
WO2023221858A1 (zh) | 一种底座及衣物处理设备 | |
CN218500643U (zh) | 一种清洁基站 | |
CN218606448U (zh) | 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 |
CN215685723U (zh) | 多功能收纳系统 | |
CN206651793U (zh) | 除螨吸尘器 | |
CN219613781U (zh) | 自清洁维护站及自清洁维护系统 | |
CN112376244B (zh) | 衣物处理设备 | |
CN114680054B (zh) | 宠物烘干机 | |
CN221533623U (zh) | 一种底座总成、清洁设备和清洁系统 | |
CN220369933U (zh) | 电器设备 | |
CN218179054U (zh) | 空调柜机基站一体机 | |
CN221105735U (zh) | 清洁系统 | |
CN213488641U (zh) |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工业洗地机 | |
CN212813530U (zh) | 猫烘干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