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10876U - 一种内卷式担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卷式担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10876U
CN217310876U CN202220369806.8U CN202220369806U CN217310876U CN 217310876 U CN217310876 U CN 217310876U CN 202220369806 U CN202220369806 U CN 202220369806U CN 217310876 U CN217310876 U CN 2173108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groove
handle
supporting rod
ann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6980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宓乐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036980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108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108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108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卷式担架,包括:第一支撑杆设有两个,且平行排布;第二支撑杆设有两个,且平行排布,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铰接;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连接的一端开设两侧呈开口状的第一U型凹槽,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连接的一端开设两侧呈开口状的第二U型凹槽,铰接板的两端分别插接于第一U型凹槽和第二U型凹槽内,且通过转轴分别与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铰接;帆布的两侧分别与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帆布与铰接板对应位置设有第一开口。本实用新型中的担架可以将帆布卷起,且进行折叠,不仅体积小,而且便于携带,伸缩杆的设置使担架更便于抓握。

Description

一种内卷式担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内卷式担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和重大事故时有发生,突发自然灾难和事故时要求救援人员轻装上阵,并迅速进行救援和快速撤离,而恶劣环境和简易的救援装备使救援人员很难保证救援效率。救援担架是救援中必备的救援设备,但是,现有的救援担架在救援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在恶劣的救援环境中,普通的救援担架会因为雨水、沙泥等环境影响施救,并且现有的救援担架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不便于运输;
(2)当遇到火灾时,火场的救援空间比较狭窄,现有的救援担架很难进入狭窄空间,不便于救援人员将担架携带进入火灾现场,并且现有的担架手柄太短,救援人员戴着灭火手套,很难握住担架手柄,容易将担架脱落,给担架上的被救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因此,研究出一种体积小,便于携带,且抓握方便的内卷式担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体积小,便于携带,且抓握方便的内卷式担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卷式担架,包括:
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设有两个,且平行排布;
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设有两个,且平行排布,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铰接;
铰接板,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的一端开设两侧呈开口状的第一U型凹槽,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连接的一端开设两侧呈开口状的第二U型凹槽,所述铰接板的两端分别插接于所述第一U型凹槽和第二U型凹槽内,且通过转轴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铰接;
帆布,所述帆布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帆布与所述铰接板对应位置设有第一开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在不使用担架时,可以将两侧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向中间卷,将帆布卷缩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并且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通过铰接板连接,可以将担架在中部铰接板处进行弯折,将担架进行折叠,使得担架更加的小巧,更便于携带,可以更好的避免外部恶劣环境对帆布的影响。
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固定有第一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的表面设有魔术贴,另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固定有第一环形带,所述第一环形带的表面设有魔术贴,所述第一固定带与所述第一环形带相粘接,所述帆布与所述第一固定带、第一环形带的对应位置均设有第二开口。第一固定带可以将被救人员捆绑住,第一固定带和第一环形带通过魔术贴固定,可以缩短固定被救人员的时间;并且第二开口的设置可以避免帆布与第一环形带、第一固定带之间产生影响。
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固定有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二固定带的表面设有魔术贴,另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固定有第二环形带,所述第二环形带的表面设有魔术贴,所述第二固定带与所述第二环形带相粘接,所述帆布与所述第二固定带、第二环形带的对应位置均设有第三开口。第二固定带可以将被救人员捆绑住,第二固定带和第二环形带通过魔术贴固定,可以缩短固定被救人员的时间;并且第三开口的设置可以避免帆布与第二环形带、第二固定带之间产生影响。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以及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均转动连接有折叠部,两个所述折叠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远离所述铰接板的一端。折叠部可以对担架的横向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并且折叠部与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转动连接可以避免折叠部对帆布的卷起收纳产生影响。
优选的,所述折叠部包括多个折叠板,多个所述折叠板沿同一直线并排设置,且多个所述折叠板相铰接,位于所述折叠部端部的两个所述折叠板均固定连接有转动环,多个所述转动环分别转动套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或第二支撑杆的外表面。折叠板与第一支撑杆或第二支撑杆转动连接,可以避免在对帆布进行蜷缩时折叠板受到影响。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远离所述铰接板的一端均设有手柄,所述手柄的端部设有伸缩杆,所述手柄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环形手柄带。伸缩杆可以增加手柄的长度,进而方便施救人员抓握担架,手柄带的设置可以在抬担架时,将手勾住,防止手滑时,手柄脱落对被救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优选的,所述手柄与所述伸缩杆连接的一端沿所述手柄的轴线方向开设圆柱状的第一凹槽,所述伸缩杆插接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侧壁开设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二凹槽相插接;所述手柄的外侧壁开设有用于所述第一凸块插入的通孔。当不需要使用伸缩杆时,可以将伸缩杆推入第一凹槽内,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第一凸块插接于通孔内,限定住伸缩杆的位置,当需要伸缩杆伸出时,将第一凸块从通孔内推出,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伸缩杆会伸出,增加手柄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手柄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L型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短边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长边沿所述手柄的轴向方向布置,且所述连接杆的长边与所述通孔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凸块。当伸缩杆处于收缩状态时,按动连接杆的长边,使第二凸块将第一凸块从通孔内顶出,便可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将伸缩杆弹出。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靠近所述手柄的位置均设有万向转动部,所述万向转动部包括:固定卡环、限位卡环、支撑架以及万向轮,所述固定卡环、支撑架以及限位卡环依次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或第二支撑杆的外部,所述固定卡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万向轮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卡环靠近所述支撑架的一端沿所述固定卡环的圆周方向设有多个限位卡槽,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固定卡环的一端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限位卡槽相卡接。固定卡环和限位卡环可以对支撑架在第一支撑杆或第二支撑杆上的位置进行限定,卡块与限位卡槽卡接可以对支撑架沿固定卡环圆周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限定,使得万向轮在不使用时可以收起,使用时对万向轮的位置进行限定,防止使用时万向轮左右移动,影响担架的正常使用。
优选的,所述限位卡环的内圈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外部均固定有环形限位块,所述环形限位块置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环形限位块靠近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连接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外部,且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壁固定连接。万向轮在使用时,需要转动支撑架使卡块卡在卡槽内,不使用万向轮时,需要将支撑架向限位卡环处移动然后将卡块从卡槽内取出,在第三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可以保证限位卡环一直紧贴支撑架,对支撑架沿固定卡环轴向方向的位置进行限定。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内卷式担架,其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的内卷式担架可以通过同一侧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向中部卷帆布,将帆布卷起,然后可以再将担架在铰接板处折叠,可以缩小担架的体积,便于携带,为救护提供方便。
(2)担架框体采用铝合金型材,即能保证刚度,又减轻了重量,便于携带;
(3)手柄处安装有伸缩杆,可以对手柄进行伸长,便于抓握,手柄外部还连接有手柄带,起到二次保护的作用,避免由于抓握不牢,出现担架掉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担架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担架上帆布被卷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担架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3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限位卡环处的内部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担架折叠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柄和伸缩杆连接处的内部剖视图。
其中,图中,
01-第一支撑杆;
011-第一U型凹槽;012-第一固定带;013-第一环形带;
02-第二支撑杆;
021-第二U型凹槽;022-第二固定带;023-第二环形带;
03-铰接板;
04-帆布;
041-第一开口;042-第二开口;043-第三开口;
05-折叠部;
051-折叠板;052-转动环;
06-手柄;
061-第一凹槽;062-第一弹簧;063-通孔;
07-伸缩杆;
071-第二凹槽;072-第二弹簧;073-第一凸块;
08-手柄带;
09-连接杆;
091-第二凸块;
10-万向转动部;
101-固定卡环;
1011-限位卡槽;
102-限位卡环;
1021-环形凹槽;1022-第三弹簧;
103-支撑架;
1031-卡块;
104-万向轮;105-环形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内卷式担架,包括:
第一支撑杆01,第一支撑杆01设有两个,且平行排布;
第二支撑杆02,第二支撑杆02设有两个,且平行排布,第一支撑杆01与第二支撑杆02铰接;
铰接板03,第一支撑杆01与第二支撑杆02连接的一端开设两侧呈开口状的第一U型凹槽011,第二支撑杆02与第一支撑杆01连接的一端开设两侧呈开口状的第二U型凹槽021,铰接板03的两端分别插接于第一U型凹槽011和第二U型凹槽021内,且通过转轴分别与第一支撑杆01、第二支撑杆02铰接;
帆布04,帆布04的两侧分别与第一支撑杆01、第二支撑杆02固定连接;帆布04与铰接板03对应位置设有第一开口041。第一支撑杆01和第二支撑杆02转动可以将帆布04卷在第一支撑杆01和第二支撑杆02上,实现对帆布04的收纳,也可以减小在存放和搬运过程中对帆布04的损坏;并且第一支撑杆01和第二支撑杆02在铰接板03处折叠,可以进一步地减小担架的体积,更加便于搬运,更好的适应各种救援场所。如图1所示,第一开口041贯通两个铰接板03,更便于对担架进行折叠。
如图6所示,第一支撑杆01和第二支撑杆02向帆布04的背面方向折叠,第一支撑杆01和第二支撑杆02折叠端靠近帆布04背面的一侧均设有弧面,铰接板03两端靠近帆布04背面的一侧均设有弧面,进而方便第一支撑杆01和第二支撑杆02在铰接板03处折叠。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其中一个第一支撑杆01上固定有第一固定带012,第一固定带012的表面设有魔术贴,另一个第一支撑杆01上固定有第一环形带013,第一环形带013的表面设有魔术贴,第一固定带012与第一环形带013相粘接,帆布04与第一固定带012、第一环形带013的对应位置均设有第二开口042。第一固定带012可以直接粘接在第一环形带013上,且在第一环形带013上缠绕半圈,或者第一固定带012穿过第二开口042后在与第一环形带013粘接,两种粘接方式既可以保证第一固定带012与第一环形带013粘接的更加牢固,也方便第一固定带012可以快速的粘接在第一环形带013上,有效的提高救援的速度。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其中一个第二支撑杆02上固定有第二固定带022,第二固定带022的表面设有魔术贴,另一个第二支撑杆02上固定有第二环形带023,第二环形带023的表面设有魔术贴,第二固定带022与第二环形带023相粘接,帆布04与第二固定带022、第二环形带023的对应位置均设有第三开口043。第二固定带022可以直接粘接在第二环形带023上,且在第二环形带023上缠绕半圈,或者第二固定带022穿过第三开口043后在与第二环形带023粘接,两种粘接方式既可以保证第二固定带022与第二环形带023粘接的更加牢固,也方便第二固定带022可以快速的粘接在第二环形带023上,有效的提高救援的速度。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两个第一支撑杆01之间以及两个第二支撑杆02之间均转动连接有折叠部05,两个折叠部05分别位于第一支撑杆01和第二支撑杆02远离铰接板03的一端。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折叠部05包括多个折叠板051,多个折叠板051沿同一直线并排设置,且多个折叠板051相铰接,位于折叠部05端部的两个折叠板051均固定连接有转动环052,多个转动环052分别转动套接于第一支撑杆01和第二支撑杆02的外表面。在担架展开时折叠部05展开,对两个第一支撑杆01和两个第二支撑杆02起到支撑作用,当担架折叠时,多个折叠板051相折叠。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杆01和第二支撑杆02远离铰接板03的一端均设有手柄06,手柄06的端部设有伸缩杆07,手柄0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环形手柄带08。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手柄06与伸缩杆07连接的一端沿手柄06的轴线方向开设圆柱状的第一凹槽061,伸缩杆07插接于第一凹槽061内,第一凹槽061的槽底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062,第一弹簧062的另一端与伸缩杆07固定连接;伸缩杆07的侧壁开设第二凹槽071,第二凹槽071的槽底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072,第二弹簧07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凸块073,第一凸块073与第二凹槽071相插接;手柄06的外侧壁开设有用于第一凸块073插入的通孔063。如图7所示,伸缩杆07位于手柄06外部的一端设有挡块,防止伸缩杆07全部进入到手柄06内部,并且为了保证伸缩杆07在手柄06内位置的准确性,还可以在手柄06的第一凹槽061的槽壁上设置沿伸缩杆07轴线方向的滑轨,伸缩杆07上设有与滑轨相匹配的滑块。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手柄06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L型连接杆09,连接杆09的短边与手柄06固定连接,长边沿手柄06的轴向方向布置,且连接杆09的长边与通孔063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凸块091。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杆01和第二支撑杆02靠近手柄06的位置均设有万向转动部10,万向转动部10包括:固定卡环101、限位卡环102、支撑架103以及万向轮104,固定卡环101、支撑架103以及限位卡环102依次套设于第一支撑杆01或第二支撑杆02的外部,固定卡环101与第一支撑杆01、第二支撑杆02固定连接;支撑架103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01、第二支撑杆0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万向轮104固定连接;固定卡环101靠近支撑架103的一端沿固定卡环101的圆周方向设有多个限位卡槽1011,支撑架103靠近固定卡环101的一端设有卡块1031,卡块1031与限位卡槽1011相卡接。限位卡槽1011设有多个,在位于担架正下方的位置设有一个,当需要让担架在地上滑行时,使万向轮104定位在正下方,当不使用万向轮时,卡块1031卡在相应的限位卡槽1011内,防止万向轮104随意乱动。万向轮104可以向前后左右各方向进行滑动,在狭窄的拐角处通过万向轮104可以很方便的将担架进行移动。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卡环102的内圈开设有环形凹槽1021,第一支撑杆01和第二支撑杆02的外部均固定有环形限位块105,环形限位块105置于环形凹槽1021内,环形限位块105靠近支撑架103的一侧连接第三弹簧1022,第三弹簧1022套设于第一支撑杆01或第二支撑杆02的外部,且第三弹簧1022的另一端与环形凹槽1021的槽壁固定连接。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内卷式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撑杆(01),所述第一支撑杆(01)设有两个,且平行排布;
第二支撑杆(02),所述第二支撑杆(02)设有两个,且平行排布,所述第一支撑杆(01)与所述第二支撑杆(02)铰接;
铰接板(03),所述第一支撑杆(01)与所述第二支撑杆(02)连接的一端开设两侧呈开口状的第一U型凹槽(011),所述第二支撑杆(02)与所述第一支撑杆(01)连接的一端开设两侧呈开口状的第二U型凹槽(021),所述铰接板(03)的两端分别插接于所述第一U型凹槽(011)和第二U型凹槽(021)内,且通过转轴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01)、第二支撑杆(02)铰接;
帆布(04),所述帆布(04)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01)、所述第二支撑杆(02)固定连接;所述帆布(04)与所述铰接板(03)对应位置设有第一开口(041)。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内卷式担架,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杆(01)上固定有第一固定带(012),所述第一固定带(012)的表面设有魔术贴,另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杆(01)上固定有第一环形带(013),所述第一环形带(013)的表面设有魔术贴,所述第一固定带(012)与所述第一环形带(013)相粘接,所述帆布(04)与所述第一固定带(012)、第一环形带(013)的对应位置均设有第二开口(04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一种内卷式担架,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杆(02)上固定有第二固定带(022),所述第二固定带(022)的表面设有魔术贴,另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杆(02)上固定有第二环形带(023),所述第二环形带(023)的表面设有魔术贴,所述第二固定带(022)与所述第二环形带(023)相粘接,所述帆布(04)与所述第二固定带(022)、第二环形带(023)的对应位置均设有第三开口(043)。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内卷式担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01)之间以及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02)之间均转动连接有折叠部(05),两个所述折叠部(05)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01)和第二支撑杆(02)远离所述铰接板(03)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内卷式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部(05)包括多个折叠板(051),多个所述折叠板(051)沿同一直线并排设置,且多个所述折叠板(051)相铰接,位于所述折叠部(05)端部的两个所述折叠板(051)均固定连接有转动环(052),多个所述转动环(052)分别转动套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01)和第二支撑杆(02)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内卷式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01)和第二支撑杆(02)远离所述铰接板(03)的一端均设有手柄(06),所述手柄(06)的端部设有伸缩杆(07),所述手柄(0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环形手柄带(08)。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一种内卷式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06)与所述伸缩杆(07)连接的一端沿所述手柄(06)的轴线方向开设圆柱状的第一凹槽(061),所述伸缩杆(07)插接于所述第一凹槽(061)内,所述第一凹槽(061)的槽底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062),所述第一弹簧(062)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杆(07)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07)的侧壁开设第二凹槽(071),所述第二凹槽(071)的槽底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072),所述第二弹簧(07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凸块(073),所述第一凸块(073)与所述第二凹槽(071)相插接;所述手柄(06)的外侧壁开设有用于所述第一凸块(073)插入的通孔(063)。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一种内卷式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06)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L型连接杆(09),所述连接杆(09)的短边与所述手柄(06)固定连接,长边沿所述手柄(06)的轴向方向布置,且所述连接杆(09)的长边与所述通孔(063)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凸块(091)。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中所述的一种内卷式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01)和第二支撑杆(02)靠近所述手柄(06)的位置均设有万向转动部(10),所述万向转动部(10)包括:固定卡环(101)、限位卡环(102)、支撑架(103)以及万向轮(104),所述固定卡环(101)、支撑架(103)以及限位卡环(102)依次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01)或第二支撑杆(02)的外部,所述固定卡环(101)与所述第一支撑杆(01)、第二支撑杆(0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10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01)、第二支撑杆(0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万向轮(10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卡环(101)靠近所述支撑架(103)的一端沿所述固定卡环(101)的圆周方向设有多个限位卡槽(1011),所述支撑架(103)靠近所述固定卡环(101)的一端设有卡块(1031),所述卡块(1031)与所述限位卡槽(1011)相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一种内卷式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环(102)的内圈开设有环形凹槽(1021),所述第一支撑杆(01)和第二支撑杆(02)的外部均固定有环形限位块(105),所述环形限位块(105)置于所述环形凹槽(1021)内,所述环形限位块(105)靠近所述支撑架(103)的一侧连接第三弹簧(1022),所述第三弹簧(1022)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杆(01)或第二支撑杆(02)的外部,且所述第三弹簧(1022)的另一端与所述环形凹槽(1021)的槽壁固定连接。
CN202220369806.8U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内卷式担架 Active CN2173108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69806.8U CN217310876U (zh)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内卷式担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69806.8U CN217310876U (zh)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内卷式担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10876U true CN217310876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96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69806.8U Active CN217310876U (zh)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内卷式担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108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923318A (en) Portable luggage or load carrier
CN210273320U (zh) 电力安装用紧线器
CN217310876U (zh) 一种内卷式担架
CN113546347A (zh) 一种用于高空特种设备检测的安全带及其使用方法
CN110126892A (zh) 一种旅游行李车
CN106309031A (zh) 一种海上救援吊篮担架
CN208474823U (zh) 一种夹持装置及自拍装置
CN211723712U (zh) 一种多场景使用的救护担架
US9260124B1 (en) Folding golf cart
CN106109110A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吊篮担架
CN203425136U (zh) 伸缩担架
CN216319650U (zh) 一种便携式消防器材
CN206518230U (zh) 一种可折叠行李箱
CN213489891U (zh) 一种医疗用方便与手术台进行固定的移动担架
CN215973369U (zh) 一种可穿戴折叠式烟包搬运装置
CN220757560U (zh) 一种多功能应急救援担架
CN215083719U (zh) 一种氧气袋便携式辅助加压装置
CN211067499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可承载担架的分体式患者搬运推车
CN213045828U (zh) 一种带有收纳架的拉杆
CN219230414U (zh) 一种便携式矿山应急救援设备
CN218174279U (zh) 一种方便卷绕防跑卷的消防水带
CN215709109U (zh) 一种建筑规划设备用提拉把手
CN210843857U (zh) 一种防灾抢险用急救包
CN216148371U (zh) 一种便于折叠的户外救援担架
CN108420610A (zh) 一种便于折叠携带的单人用担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