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00927U - 一种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00927U
CN217300927U CN202221364173.8U CN202221364173U CN217300927U CN 217300927 U CN217300927 U CN 217300927U CN 202221364173 U CN202221364173 U CN 202221364173U CN 217300927 U CN217300927 U CN 2173009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gas
desulfurization
main shaft
turbine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6417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妲
李壮
郭栋
杨用龙
李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dian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dian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dian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dian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6417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009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009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009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包括脱硫增压系统和辅气驱动系统;所述脱硫增压系统包括用于使浆液增压的离心叶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离心叶轮的主轴;所述辅气驱动系统包括安装于所述主轴的涡轮以及用于使锅炉辅气驱动所述涡轮的辅气进气口。上述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通过将锅炉辅气引至脱硫浆液循环泵实现对主轴的驱动,无需电机驱动,节约电能。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脱硫浆液循环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
背景技术
脱硫浆液循环泵浆液循环泵专为输送含有细颗粒的腐蚀性介质而设计开发,广泛用于火电、炼铝和炼油等行业的脱硫体系,运送浆液;以及冶炼、硫酸、环保等行业的脱硫系统,输送酸、碱性清液或料浆,各种腐蚀性矿浆,各类污水等。浆液中氯离子含量可高可达20000ppm,浆液的PH值容许在4~6之间,浆液温度≤65℃,浆液密度1.12g/L~1.2g/L。
脱硫泵需能适应各种不同的工况条件,要求脱硫泵具有:较强的耐磨性、较强的耐冲击性、优良的耐腐蚀性、较小的噪音、较好的抗粘性好、工作安全可靠、摩擦系数低等特点。
脱硫泵主要为卧式悬臂式单级单吸离心泵。泵头部分包括前后泵壳、蜗壳、前后护板、叶轮等。轴封常采用副叶轮轴封、填料轴封,机械密封这三种形式。传动部分托架和轴承组件,泵轴直径大,刚性好,悬臂短,在恶劣的工况下不会弯曲和振动。脱硫泵一般采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轴与脱硫浆液泵主轴通过联轴器连接。
目前,电厂的脱硫浆液循环泵工作中往往会偏离设计工况点运行,脱硫浆液循环泵工作效率降低、造成电能的严重浪费。
因此,如何能够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通过将锅炉辅气引至脱硫浆液循环泵实现对主轴的驱动,无需电机驱动,节约电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包括脱硫增压系统和辅气驱动系统;
其中,所述脱硫增压系统包括用于使浆液增压的离心叶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离心叶轮的主轴;
所述辅气驱动系统包括安装于所述主轴的涡轮以及用于使锅炉辅气驱动所述涡轮的辅气进气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脱硫增压系统还包括位于所述辅气进气口和所述涡轮之间的涡轮导向器以及位于所述涡轮后的尾喷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脱硫增压系统具体包括依次位于所述辅气进气口后的第一级涡轮导向器、第一级涡轮、第二级涡轮导向器和第二级涡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离心叶轮、所述第一级涡轮和所述第二级涡轮均与所述主轴通过花键传递扭矩、通过过盈配合圆柱面定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轴前端通过前锁紧螺母压紧所述离心叶轮,所述主轴后端通过后锁紧螺母压紧所述第一级涡轮和所述第二级涡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气驱动系统还包括具有所述辅气进气口的辅气进气机匣,所述辅气进气口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辅气进气口均布于所述辅气进气机匣的周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还包括轴承润滑及密封系统,并且所述脱硫增压系统还包括中介机匣和后轴承座;
其中,所述轴承润滑及密封系统包括三点接触球轴承和滚棒轴承,所述中介机匣设有供所述三点接触球轴承安装的前轴承腔,所述后轴承座设有供所述滚棒轴承安装的后轴承腔,以使所述主轴通过所述三点接触球轴承和所述滚棒轴承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轴承润滑及密封系统还包括:在所述主轴上安装于所述离心叶轮后的第一动密封,在所述主轴上安装于所述涡轮前的第二动密封,用于向所述前轴承腔和所述后轴承腔供油的滑油进油管以及用于向所述前轴承腔和所述后轴承腔回油的滑油出油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油进油管和所述滑油出油管对向设置,且所述滑油进油管位于上侧而所述滑油出油管位于下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脱硫增压系统还包括相连通的入口短管和前蜗壳,并且所述离心叶轮位于所述前蜗壳中,以使浆液由所述入口短管输入并经过所述离心叶轮增压后由所述前蜗壳输出。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申请所提供的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主要包括脱硫增压系统和辅气驱动系统。其中,脱硫增压系统包括离心叶轮和主轴,辅气驱动系统包括涡轮和辅气进气口。
在该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的使用过程中,使锅炉辅气驱动涡轮,主轴在涡轮的带动下旋转,离心叶轮在主轴的带动下旋转,进而实现浆液的增压。该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通过将锅炉辅气引至脱硫浆液循环泵实现对主轴的驱动,无需电机驱动,节约电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的剖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的正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的轴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的侧视图。
其中:
1-滑油出油管、2-三点接触球轴承、3-第一动密封、4-入口短管、 5-前锁紧螺母、6-离心叶轮、7-前蜗壳、8-中介机匣、9-滑油进油管、10-辅气进气机匣、11-第一级涡轮导向器、12-第一级涡轮、14-第二级涡轮导向器、13-第二动密封、15-第二级涡轮、16-滚棒轴承、17-后锁紧螺母、18-主轴、19-后轴承座、20-台架、21-尾喷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4,其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的剖视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的正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的轴侧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的侧视图。
在第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主要包括脱硫增压系统和辅气驱动系统,脱硫增压系统可采用现有的方式,而辅气驱动系统输出功率带动脱硫增压系统工作。
其中,脱硫增压系统的结构形式可参照现有技术,脱硫增压系统至少应包括离心叶轮6和主轴18,离心叶轮6和主轴18是实现增压必不可少的部件,离心叶轮6用于使浆液增压,主轴18用于驱动离心叶轮6。
辅气驱动系统与脱硫增压系统共用主轴18,为单转子结构,辅气驱动系统至少包括涡轮和辅气进气口,涡轮安装于主轴18,辅气进气口用于使锅炉辅气驱动涡轮。
在该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的使用过程中,使锅炉辅气驱动涡轮,主轴18在涡轮的带动下旋转,离心叶轮6在主轴18的带动下旋转,进而实现浆液的增压。该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通过将锅炉辅气引至脱硫浆液循环泵实现对主轴18的驱动,无需电机驱动,节约电能。
需要强调的是,辅气驱动系统与脱硫增压系统同轴,单转子结构简单可靠;在此基础上,利用小汽轮机驱动,然后引锅炉辅气至脱硫浆液循环泵小汽轮机,辅气做功驱动主轴18及离心叶轮6工作,对浆液进行增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脱硫增压系统还包括位于辅气进气口和涡轮之间的涡轮导向器以及位于涡轮后的尾喷管21。
在本实施例中,引锅炉的辅气至辅气进气口,高压高温的辅气吹转涡轮后经过尾喷管21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脱硫增压系统具体包括依次位于辅气进气口后的第一级涡轮导向器11、第一级涡轮12、第二级涡轮导向器14和第二级涡轮15。
在本实施例中,引锅炉的辅气至辅气进气口,高压高温的辅气经过第一级涡轮导向器11,吹转第一级涡轮12,随后经第二级涡轮导向器14,吹转第二级涡轮15,再经过尾喷管21排出。
需要强调的是,采用两级涡轮做功驱动脱硫浆液泵,具备较高的做功能力,浆液泵能够具备更好的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离心叶轮6、第一级涡轮12和第二级涡轮15 均与主轴18通过花键传递扭矩、通过过盈配合圆柱面定心。
脱硫浆液循环泵工作过程中,辅气做功,带动第一级涡轮12和第二级涡轮15,两个涡轮通过连接花键,将扭矩传递给主轴18;主轴 18转动,通过花键将扭矩传递给离心叶轮6,离心叶轮6转动,对脱硫浆液进行增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轴18前端通过前锁紧螺母5压紧离心叶轮6,主轴18后端通过后锁紧螺母17压紧第一级涡轮12和第二级涡轮15。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主轴18的前端为图示左侧,主轴 18的后端为图示右侧。该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中的转子结构至少包括前锁紧螺母5、离心叶轮6、第一级涡轮12、第二级涡轮15、主轴18和后锁紧螺母17,静子结构包括除转子结构以外固定不动的部分,如辅气进气口、第一级涡轮导向器11、第二级涡轮导向器14和尾喷管21等部件。前锁紧螺母5压紧转子左侧部分零部件,后锁紧螺母17压紧转子右侧部分零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辅气驱动系统还包括具有辅气进气口的辅气进气机匣10,辅气进气口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辅气进气口均布于辅气进气机匣10的周侧。
在本实施例中,辅气进气机匣10为四进口,辅气进气机匣10同属于静子结构,四进口的进气方式使进气均匀稳定,引锅炉的辅气至引锅炉的辅气至的四个辅气进气口,高压高温的辅气经过第一级涡轮导向器11,吹转第一级涡轮12,随后经第二级涡轮导向器14,吹转第二级涡轮15,再经过尾喷管21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还包括轴承润滑及密封系统,并且脱硫增压系统还包括中介机匣8和后轴承座19,主轴18 和轴承润滑及密封系统安装于中介机匣8和后轴承座19。
在本实施例中,中介机匣8同属于静子结构,脱硫增压系统与辅气驱动系统的静子部分通过中介机匣8与四进口的辅气进气机匣10 的法兰连接。
轴承润滑及密封系统包括三点接触球轴承2和滚棒轴承16,中介机匣8设有供三点接触球轴承2安装的前轴承腔,后轴承座19设有供滚棒轴承16安装的后轴承腔,以使主轴18通过三点接触球轴承2和滚棒轴承16安装。
除此以外,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还包括台架20,台架20能够稳定支承脱硫浆液循环泵稳定工作,为脱硫浆液泵提供足够的刚度,减小脱硫泵工作时的振动,并预留出各个管道进出口连接段的安装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轴承润滑及密封系统还包括:在主轴18上安装于离心叶轮6后的第一动密封3,在主轴18上安装于涡轮前的第二动密封13,用于向前轴承腔和后轴承腔供油的滑油进油管9以及用于向前轴承腔和后轴承腔回油的滑油出油管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动密封3和第二动密封13同属于转子结构。润滑油从滑油进油管9进入前轴承腔和后轴承腔,冷却三点接触球轴承2与棍棒轴承16,发热的润滑油经滑油出油管1流回至滑油箱。
示例性的,滑油进油管9和滑油出油管1对向设置,且滑油进油管9位于上侧而滑油出油管1位于下侧。
在本实施例中,润滑油通过滑油进油管9从上侧流入,润滑冷却前后两个轴承后,通过滑油出油管1从下侧流回至滑油箱,使脱硫泵能够长时间稳定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脱硫增压系统还包括相连通的入口短管4和前蜗壳7,并且离心叶轮6位于前蜗壳7中,以使浆液由入口短管4输入并经过离心叶轮6增压后由前蜗壳7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入口短管4和前蜗壳7同属于静子结构,各静子零部件之间通过法兰连接,并通过止口定位。
除此以外,滑油出油管1和滑油进油管9可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于中介机匣8。
综上,该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为利用锅炉辅气驱动的节能脱硫浆液循环泵,相较于传统的脱硫浆液泵,取消浆液循环泵电机,利用小汽轮机驱动,然后引锅炉辅气至脱硫浆液循环泵小汽轮机,做功后的蒸汽可采用背压形式也可采用小凝汽器形式此方式使得机组热耗增加,降低厂用电率,进而节约煤耗。
在一种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同时具备以下两个过程:
对于辅气驱动系统:
引锅炉的辅气至辅气进气机匣10的四个辅气进气口,高压高温的辅气经过第一级涡轮导向器11,吹转第一级涡轮12,随后经第二级涡轮导向器14,吹转第二级涡轮15,再经过尾喷管21排出;
对于脱硫增压系统:
主轴18在两级涡轮的带动下旋转,带动离心叶轮6转动,石灰浆液从入口短管4进入,经过离心叶轮6,浆液的流速与压力升高,增压后的浆液沿着前蜗壳7输出至下一环节,使脱硫浆液泵完成作业。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中提及的诸多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硫增压系统和辅气驱动系统;
其中,所述脱硫增压系统包括用于使浆液增压的离心叶轮(6)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离心叶轮(6)的主轴(18);
所述辅气驱动系统包括安装于所述主轴(18)的涡轮以及用于使锅炉辅气驱动所述涡轮的辅气进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增压系统还包括位于所述辅气进气口和所述涡轮之间的涡轮导向器以及位于所述涡轮后的尾喷管(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增压系统具体包括依次位于所述辅气进气口后的第一级涡轮导向器(11)、第一级涡轮(12)、第二级涡轮导向器(14)和第二级涡轮(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叶轮(6)、所述第一级涡轮(12)和所述第二级涡轮(15)均与所述主轴(18)通过花键传递扭矩、通过过盈配合圆柱面定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18)前端通过前锁紧螺母(5)压紧所述离心叶轮(6),所述主轴(18)后端通过后锁紧螺母(17)压紧所述第一级涡轮(12)和所述第二级涡轮(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气驱动系统还包括具有所述辅气进气口的辅气进气机匣(10),所述辅气进气口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辅气进气口均布于所述辅气进气机匣(10)的周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承润滑及密封系统,并且所述脱硫增压系统还包括中介机匣(8)和后轴承座(19);
其中,所述轴承润滑及密封系统包括三点接触球轴承(2)和滚棒轴承(16),所述中介机匣(8)设有供所述三点接触球轴承(2)安装的前轴承腔,所述后轴承座(19)设有供所述滚棒轴承(16)安装的后轴承腔,以使所述主轴(18)通过所述三点接触球轴承(2)和所述滚棒轴承(16)安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润滑及密封系统还包括:在所述主轴(18)上安装于所述离心叶轮(6)后的第一动密封(3),在所述主轴(18)上安装于所述涡轮前的第二动密封(13),用于向所述前轴承腔和所述后轴承腔供油的滑油进油管(9)以及用于向所述前轴承腔和所述后轴承腔回油的滑油出油管(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油进油管(9)和所述滑油出油管(1)对向设置,且所述滑油进油管(9)位于上侧而所述滑油出油管(1)位于下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增压系统还包括相连通的入口短管(4)和前蜗壳(7),并且所述离心叶轮(6)位于所述前蜗壳(7)中,以使浆液由所述入口短管(4)输入并经过所述离心叶轮(6)增压后由所述前蜗壳(7)输出。
CN202221364173.8U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 Active CN2173009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64173.8U CN217300927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64173.8U CN217300927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00927U true CN217300927U (zh) 2022-08-26

Family

ID=82918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64173.8U Active CN217300927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009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72304Y (zh) 水动能回收冷却塔
CN217300927U (zh) 一种节能蒸汽脱硫浆液循环泵
CN201650786U (zh) 机械式二次蒸汽循环压缩机
CN101644268B (zh) 一种离心泵
CN207847920U (zh) 一种散热型油泵
CN201508083U (zh) 一种回油引射器装置
CN212508455U (zh) 汽轮机轴封加热器热能回收装置
CN210560241U (zh) 一种用于高温固体物料的干熄装置
CN209012101U (zh) 一种复合动力驱动的高炉鼓风节能装置
CN209976689U (zh) 一种节能水循环系统
CN201502533U (zh) 一种筒袋式凝结泵的进水装置
CN206681903U (zh) 一种混合动力混流式水轮机
CN219691771U (zh) 无油空压机
CN213088181U (zh) 空压机梯级冷却节能节水系统
CN215595908U (zh) 一种利用高压尿素水解液背压驱动加压泵的装置
CN214887713U (zh) 一种药厂用无油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
CN2874079Y (zh) 水能回收装置
CN205351914U (zh) 节能循环水系统
CN2415821Y (zh) 液体用涡流脱气器
CN220470036U (zh) 一种轴封加热器真空系统与凝汽器真空系统连接的装置
CN213279421U (zh) 一种利用高压空气制冷冷却的电机
CN212376980U (zh) 立式离心泵抗汽蚀结构
CN204705218U (zh) 一种提高射水系统效率和凝汽器真空的设备
CN212406970U (zh) 一体化多级耦合真空泵组
CN215927795U (zh) 一种小流量高扬程立式多级离心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