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94738U - 一种汽车尾翼角度调节机构和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尾翼角度调节机构和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94738U
CN217294738U CN202221118329.4U CN202221118329U CN217294738U CN 217294738 U CN217294738 U CN 217294738U CN 202221118329 U CN202221118329 U CN 202221118329U CN 217294738 U CN217294738 U CN 2172947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guide rail
automobile
top block
t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1832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辉
郑少强
荣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C Honda Automobile Co Ltd
Guangqi Honda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C Honda Automobile Co Ltd
Guangqi Honda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C Honda Automobile Co Ltd, Guangqi Honda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C Honda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1832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947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947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947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尾翼角度调节机构和汽车,包括车身连接部件、尾翼连接部件和尾翼,尾翼安装于尾翼连接部件,尾翼连接部件设置于车身连接部件的上方并在一端通过旋转轴安装于车身连接部件,旋转轴限定出尾翼连接部件的转动轴线,车身连接部件设有导轨,导轨上设有移动顶块,导轨限定出引导移动顶块靠近或远离旋转轴的导向路径,车身连接部件设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用于调节移动顶块在导轨的位置,移动顶块支撑于车身连接部件和尾翼连接部件之间,移动顶块设有用于锁定尾翼连接部件的电磁铁。其能够对汽车尾翼的角度进行调节,以利用一个汽车模型得出不同尾翼角度下的空力数据。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尾翼角度调节机构和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汽车设计开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尾翼角度调节机构和汽车。
背景技术
尾翼是影响空力性能的关键部件,车型开发中经常会在这个位置更改造型。汽车造型确定后,会进行空力试验来判断空力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目前的技术方案是造型确定后,利用该造型制作一个整体汽车模型进行空力试验,模型部件不可更改;当需要不同角度尾翼试验数据时,再重新制作一个汽车模型进行试验。目前的技术方案不仅浪费大量时间,而且增加了大量的造型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汽车尾翼角度调节机构和汽车,其能够对汽车尾翼的角度进行调节,以利用一个汽车模型得出不同尾翼角度下的空力数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一种汽车尾翼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车身连接部件、尾翼连接部件和尾翼,所述尾翼安装于尾翼连接部件,所述尾翼连接部件设置于所述车身连接部件的上方并在一端通过旋转轴安装于所述车身连接部件,所述旋转轴限定出所述尾翼连接部件的转动轴线,所述车身连接部件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移动顶块,所述导轨限定出引导所述移动顶块靠近或远离所述旋转轴的导向路径,所述车身连接部件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移动顶块在所述导轨的位置,所述移动顶块支撑于所述车身连接部件和尾翼连接部件之间,所述移动顶块设有用于锁定所述尾翼连接部件的电磁铁。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车身连接部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沿厚度方向由第一面延伸到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形成安装于汽车车身的第一安装面,所述导轨包括平行设置于所述底板的第二面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沿车身的宽度方向间隔一定距离,所述移动顶块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的第一移动顶块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导轨的第二移动顶块,所述第一移动顶块和所述第二移动顶块的高度相同并共同支撑于所述车身连接部件和尾翼连接部件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移动顶块和所述第二移动顶块通过横向连杆相连接,所述横向连杆中部设有传动块,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座、丝杆螺母和丝杆,所述调节座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凸起于所述第二面,所述丝杆螺母安装于所述调节座,所述丝杆穿置于所述丝杆螺母并在端部与所述传动块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尾翼连接部件包括盖板,所述盖板沿厚度方向由第三面延伸到第四面,所述第四面形成安装于尾翼的第二安装面,所述盖板的第三面设有与所述第一移动顶块配合的第一底部支架和与所述第二移动顶块配合的第二底部支架。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底板的第二面在所述第一导轨的末端设有第一转轴座,所述底板的第二面在所述第二导轨的末端设有第二转轴座,所述旋转轴设置于所述盖板的第三面,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座和所述第二转轴座,所述第一转轴座和所述第二转轴座具有一定高度,使得第一移动顶块和所述第二移动顶块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盖板平行于所述底板。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底部支架和第二底部支架均采用铁磁性材料制作,所述第一底部支架和第二底部支架由所述盖板的边缘向所述旋转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底部支架和所述第二底部支架的底部均形成沿延伸方向逐渐抬升的斜面。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转轴座和所述第二转轴座顶部均设有转轴安装槽,所述旋转轴卡入所述转轴安装槽,所述第一转轴座和所述第二转轴座设有将所述旋转轴限定于所述转轴安装槽中的弹性限位组件。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限位组件包括沿所述旋转轴的切向设置于所述转轴安装槽的开口边缘的第一浮动安装孔、设置于所述第一浮动安装孔中的第一弹簧和由所述第一弹簧支撑的第一滚珠,所述第一滚珠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一浮动安装孔以将所述旋转轴限定于所述转轴安装槽中。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顶块设有沿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浮动安装孔,所述第二浮动安装孔中设有第二弹簧和由第二弹簧支撑的第二滚珠,所述第二滚珠在所述电磁铁未吸附时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二浮动安装孔以为所述尾翼连接部件提供滚动支撑。
第二方面,一种汽车,包括第一方面中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汽车尾翼角度调节机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用于车型开发中尾翼角度的试验,使用时,整个调节机构通过车身连接部件安装于车身,汽车尾翼则安装于尾翼连接部件,通过调节组件移动支撑于车身连接部件和尾翼连接部件之间的移动顶块,此时电磁铁未通电,移动顶块推动尾翼连接部件沿着旋转轴转动,转动到一定位置后,通过电磁铁吸住尾翼连接部件固定,油泥补缝后做试验。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对汽车尾翼的角度调节,改变尾翼在车身的角度、姿态,利用一个汽车模型得出不同尾翼角度下的空力数据,节约时间和成本。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在通过移动顶块移动实现尾翼角度调节的时候,能够直接通过移动顶块的电磁铁实现调节后的锁定,结构简单,同时保证试验过程中尾翼角度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尾翼角度调节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车身连接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车身连接部件安装于车身时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尾翼连接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尾翼连接部件安装于尾翼时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车身连接部件俯视图;
图7是图6中A-A处截面图;
图8是图6中B-B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技术特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能够互相通讯;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其中,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参考方向坐标系,以下结合图1所示的方向,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1-图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尾翼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车身连接部件1、尾翼连接部件3和尾翼2,尾翼2安装于尾翼连接部件3,车身连接部件1用于整个调节机构在车身4的固定安装,尾翼连接部件3设置于车身连接部件1的上方并在一端通过旋转轴31安装于车身连接部件1,旋转轴31限定出尾翼连接部件 3的转动轴线,车身连接部件1设有导轨,导轨上设有移动顶块,导轨限定出引导移动顶块靠近或远离旋转轴31的导向路径,车身连接部件1设有调节组件5,调节组件5用于调节移动顶块在导轨的位置,移动顶块支撑于车身连接部件1和尾翼连接部件3之间,调节组件5 通过调节移动顶块在导轨的位置,来改变车身连接部件1、尾翼连接部件3在旋转轴31处的夹角,进而调节尾翼2的角度。
其中,为了实现将尾翼2限定于调节后的特定角度,避免在试验过程中尾翼2不稳,移动顶块设有用于锁定尾翼连接部件3的电磁铁,电磁铁通过连接电源61,并通过开关62控制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用于车型开发中尾翼2角度的试验,使用时,整个调节机构通过车身连接部件1安装于汽车模型的车身4,汽车尾翼2则安装于尾翼连接部件3,通过调节组件5移动支撑于车身连接部件1和尾翼连接部件3之间的移动顶块,此时电磁铁未通电,移动顶块推动尾翼连接部件3沿着旋转轴31转动,转动到一定位置后,通过电磁铁吸住尾翼连接部件3固定,油泥补缝后做试验。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对汽车尾翼2的角度调节,改变尾翼2在车身的角度、姿态,利用一个汽车模型得出不同尾翼2角度下的空力数据,节约时间和成本。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模型的尾翼2角度不可调节,一次空力试验只能得到一组空力数据,不能一次试验将不同姿态下的空力试验数据全部反馈的技术难题。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在通过移动顶块移动实现尾翼2 角度调节的时候,能够直接通过移动顶块的电磁铁实现调节后的锁定,结构简单,无需另外配置定位组件,避免定位组件影响空力试验准确性,同时保证试验过程中尾翼2角度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2、图3,车身连接部件1包括底板,底板沿厚度方向由第一面11延伸到第二面12,第一面11形成安装于汽车车身4的第一安装面,导轨包括平行设置于底板的第二面12的第一导轨13和第二导轨14,第一导轨13和第二导轨14沿车身的宽度方向间隔一定距离,移动顶块包括设置于第一导轨13的第一移动顶块15和设置于第二导轨14的第二移动顶块16,第一移动顶块15和第二移动顶块16的高度相同并共同支撑于车身连接部件 1和尾翼连接部件3之间。本实施例中,底板作为整个调节机构的安装载体,能够在车身4上直接安装。同时,底板通过间隔一定距离的第一移动顶块15和第二移动顶块16共同为尾翼连接部件3提供支撑,保证尾翼2在调节和试验过程中的稳定性。
第一移动顶块15和第二移动顶块16可通过气缸、电动推杆等调节组件5进行共同或单独驱动调节,例如在图2所示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移动顶块15和第二移动顶块16通过横向连杆17相连接,实现动作同步,横向连杆17中部设有传动块51,调节组件5包括调节座52、丝杆螺母和丝杆53,调节座52与底板固定连接,并凸起于第二面12,丝杆螺母安装于调节座52,丝杆53穿置于丝杆螺母并在端部与传动块51连接,传动块51用于丝杆53和横向连杆17之间力的传递。调节时,借助外力旋转丝杆53,推动传动块51,从而带动左右两边移动顶块向前移动(此时电磁铁未通电),移动顶块推动尾翼连接部件3沿着旋转轴31转动,转动到想要角度位置,按下电源开关,电磁铁通电,吸住尾翼连接部件3固定,拆下丝杆后进行空力试验。本实施例中,左右两块移动顶块通过中部的丝杆统一驱动调节,结构简单,并保证尾翼2角度调节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4、图5,尾翼连接部件3包括盖板,盖板沿厚度方向由第三面32延伸到第四面33,第四面33形成安装于尾翼2的第二安装面,盖板的第三面32设有与第一移动顶块15配合的第一底部支架34和与第二移动顶块16配合的第二底部支架35。
其中,底板的第二面12在第一导轨13的末端设有第一转轴座 18,底板的第二面12在第二导轨14的末端设有第二转轴座19,旋转轴31设置于盖板的第三面32,旋转轴31的两端安装于第一转轴座18和第二转轴座19,第一转轴座18和第二转轴座19具有一定高度,使得第一移动顶块15和第二移动顶块16位于初始位置时,盖板平行于底板。
参见图1、图4,第一底部支架34和第二底部支架35均采用铁磁性材料制作,使得电磁铁通电后能够将盖板吸附。
为了提升移动顶块沿导轨移动时对于尾翼2角度的调节能力,第一底部支架34和第二底部支架35由盖板的边缘向旋转轴31方向延伸,第一底部支架34和第二底部支架35的底部均形成沿延伸方向逐渐抬升的斜面。
为了方便盖板与尾翼2的组合体在底板上的拆装,参见图6、图 7,第一转轴座18和第二转轴座19顶部均设有转轴安装槽,转轴安装槽的顶部开口,旋转轴31卡入转轴安装槽,第一转轴座18和第二转轴座19设有将旋转轴31限定于转轴安装槽中的弹性限位组件,避免旋转轴31由转轴安装槽脱出。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限位组件包括沿旋转轴31的切向设置于转轴安装槽的开口边缘的第一浮动安装孔71、设置于第一浮动安装孔71中的第一弹簧72和由第一弹簧72支撑的第一滚珠73,第一滚珠73部分凸出于第一浮动安装孔71以将旋转轴31限定于转轴安装槽中。安装时,旋转轴31直接卡入底板的转轴安装槽中,卡入后,第一弹簧72顶出第一滚珠73,实现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6、图8,移动顶块设有沿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浮动安装孔81,第二浮动安装孔81中设有第二弹簧82和由第二弹簧82支撑的第二滚珠83,第二滚珠83在电磁铁未吸附时部分凸出于第二浮动安装孔81以为尾翼连接部件3提供滚动支撑。电磁铁未通电时,第二弹簧82顶出第二滚珠83,方便盖板滑动;通电后电磁铁吸住盖板,压下第二弹簧82及第二滚珠83,实现固定。
上述实施例中的汽车尾翼角度调节机构也可以用于非试验模型的汽车的尾翼2角度调节,即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以上任一实施例的汽车尾翼角度调节机构,进而实现汽车在行驶的情况下,可改变尾翼2角度的方向,在一定的范围内灵活的调节汽车与地面的附着力,方便汽车在不同类型的路面上行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示例”、“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尾翼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连接部件、尾翼连接部件和尾翼,所述尾翼安装于尾翼连接部件,所述尾翼连接部件设置于所述车身连接部件的上方并在一端通过旋转轴安装于所述车身连接部件,所述旋转轴限定出所述尾翼连接部件的转动轴线,所述车身连接部件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移动顶块,所述导轨限定出引导所述移动顶块靠近或远离所述旋转轴的导向路径,所述车身连接部件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移动顶块在所述导轨的位置,所述移动顶块支撑于所述车身连接部件和尾翼连接部件之间,所述移动顶块设有用于锁定所述尾翼连接部件的电磁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翼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连接部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沿厚度方向由第一面延伸到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形成安装于汽车车身的第一安装面,所述导轨包括平行设置于所述底板的第二面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沿车身的宽度方向间隔一定距离,所述移动顶块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的第一移动顶块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导轨的第二移动顶块,所述第一移动顶块和所述第二移动顶块的高度相同并共同支撑于所述车身连接部件和尾翼连接部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尾翼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顶块和所述第二移动顶块通过横向连杆相连接,所述横向连杆中部设有传动块,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座、丝杆螺母和丝杆,所述调节座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凸起于所述第二面,所述丝杆螺母安装于所述调节座,所述丝杆穿置于所述丝杆螺母并在端部与所述传动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尾翼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连接部件包括盖板,所述盖板沿厚度方向由第三面延伸到第四面,所述第四面形成安装于尾翼的第二安装面,所述盖板的第三面设有与所述第一移动顶块配合的第一底部支架和与所述第二移动顶块配合的第二底部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尾翼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第二面在所述第一导轨的末端设有第一转轴座,所述底板的第二面在所述第二导轨的末端设有第二转轴座,所述旋转轴设置于所述盖板的第三面,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座和所述第二转轴座,所述第一转轴座和所述第二转轴座具有一定高度,使得第一移动顶块和所述第二移动顶块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盖板平行于所述底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尾翼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部支架和第二底部支架均采用铁磁性材料制作,所述第一底部支架和第二底部支架由所述盖板的边缘向所述旋转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底部支架和所述第二底部支架的底部均形成沿延伸方向逐渐抬升的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尾翼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座和所述第二转轴座顶部均设有转轴安装槽,所述旋转轴卡入所述转轴安装槽,所述第一转轴座和所述第二转轴座设有将所述旋转轴限定于所述转轴安装槽中的弹性限位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尾翼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组件包括沿所述旋转轴的切向设置于所述转轴安装槽的开口边缘的第一浮动安装孔、设置于所述第一浮动安装孔中的第一弹簧和由所述第一弹簧支撑的第一滚珠,所述第一滚珠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一浮动安装孔以将所述旋转轴限定于所述转轴安装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翼角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顶块设有沿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浮动安装孔,所述第二浮动安装孔中设有第二弹簧和由第二弹簧支撑的第二滚珠,所述第二滚珠在所述电磁铁未吸附时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二浮动安装孔以为所述尾翼连接部件提供滚动支撑。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尾翼角度调节机构。
CN202221118329.4U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汽车尾翼角度调节机构和汽车 Active CN2172947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18329.4U CN217294738U (zh)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汽车尾翼角度调节机构和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18329.4U CN217294738U (zh)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汽车尾翼角度调节机构和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94738U true CN217294738U (zh) 2022-08-26

Family

ID=82916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18329.4U Active CN217294738U (zh)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汽车尾翼角度调节机构和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947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197748U (zh) 具有导向结构的锁基座、锁止机构和电动汽车
CN107650880B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框升降装置
CN217294738U (zh) 一种汽车尾翼角度调节机构和汽车
CN114388971B (zh) 支撑限位组件、电池包总成及含其的电动车
CN202448875U (zh) 一种车载电台固定锁紧装置
CN217468649U (zh) 一种蓄电池安装用支架
EP4353533A1 (en) Electric headrest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seat having large range
CN210950723U (zh) 一种车载显示器支架
CN202120817U (zh) 一种碰撞传感器
CN108791586B (zh) 一种多功能共享自行车停放装置
CN214028158U (zh) 车辆及其挡风玻璃组件
CN217669108U (zh) 一种车桥导向臂组装工装
CN218510535U (zh) 应用于微型纯电动乘用车的数据采集器显示系统固定结构
CN205867572U (zh) 顶部可弹射配件的玩具
CN214101936U (zh) 一种电路板固定支架
CN117208254B (zh) 一种含有副翼摆动结构的测绘无人飞机
CN107344491B (zh) 一种车辆动力电池安装装置及具有其的电动车辆
CN21197534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充气泵
CN219856494U (zh) 一种墨盒及其安装架
CN215398267U (zh) 电池包解锁装置
CN220456782U (zh) 热插拔模块缓冲限位结构及电子电力系统
CN208680991U (zh) 一种扰流板打孔装置
CN215662942U (zh) 一种充电口或加油口执行器的结构
CN211844765U (zh) 一种电动车空气开关安装结构
CN113788078A (zh) 一种减少风阻力的新能源车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