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81115U - 蓄电池隔板压平修整装置 - Google Patents

蓄电池隔板压平修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81115U
CN217281115U CN202220819840.0U CN202220819840U CN217281115U CN 217281115 U CN217281115 U CN 217281115U CN 202220819840 U CN202220819840 U CN 202220819840U CN 217281115 U CN217281115 U CN 2172811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bus bar
block region
pressing block
bar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1984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军
陈战营
胡国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neng Group Jiangs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neng Group Jiangs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neng Group Jiangs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neng Group Jiangs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1984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811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811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811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电池隔板压平修整装置,包括压块,压块的下端面设有与汇流排数量相同的汇流排凹槽、与电池槽间隔板数量相同的间隔板凹槽以及正极端子凹槽、负极端子凹槽,其中,间隔板凹槽的两端拉通。本方案应用在极群组压入塑壳后对隔板进行整形,使隔板与汇流排之间高度变大,避免盒盖封装时,盒盖上的胶水粘到隔板上。

Description

蓄电池隔板压平修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封盖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隔板压平修整装置。
背景技术
12V蓄电池,有5个间隔板将塑壳分隔为6个间隔,每个间隔2v,相邻两个间隔内的正负极耳借助汇流排串联形成12v电池。
每个间隔内的若干正负极板之间夹隔板形成极群。
极群通常人工放置至间隔内,摆放方式为一个正极板一个隔板一个负极板依次摆放,汇流排与对应极耳焊接后,玻璃纤维材质的隔板高度不一,这导致部分隔板与电池盒盖的距离过小。再由于采用直接压极群的方式将极群组压入塑壳时常导致极群损坏,因此,目前采用的方式为压汇流排的方式将极群组压入塑壳。这一方式导致盒盖在封装时,由于盒盖上粘有胶水,胶水就会粘到距离过小处隔板上,导致隔板的吸酸作用变弱,影响电池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设计了一种蓄电池隔板压平修整装置,本方案应用在极群组压入塑壳后对隔板进行整形,使隔板与汇流排之间高度变大,避免盒盖封装时,盒盖上的胶水粘到隔板上。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蓄电池隔板压平修整装置,包括压块,压块的下端面设有与汇流排数量相同的汇流排凹槽、与电池槽间隔板数量相同的间隔板凹槽以及正极端子凹槽、负极端子凹槽,
其中,间隔板凹槽的两端拉通。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间隔板凹槽包括自前向后依次等间距设置的第一间隔板凹槽、第二间隔板凹槽、第三间隔板凹槽、第四间隔板凹槽、第五间隔板凹槽,第一间隔板凹槽与压块前端面之间形成第一压块区,第一间隔板凹槽和第二间隔板凹槽之间形成第二压块区,第二间隔板凹槽和第三间隔板凹槽之间形成第三压块区,第三间隔板凹槽和第四间隔板凹槽之间形成第四压块区,第四间隔板凹槽和第五间隔板凹槽之间形成第五压块区,第五间隔板凹槽和压块后端面之间形成第六压块区。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汇流排凹槽包括自左向右设置的左汇流排凹槽、右汇流排凹槽,左汇流排凹槽包括位于第一压块区的第一汇流排凹槽、位于第二压块区和第三压块区的第二汇流排凹槽、位于第四压块区和第五压块区的第三汇流排凹槽、位于第六压块区的第四汇流排凹槽,右汇流排凹槽包括位于第一压块区和第二压块区的第五汇流排凹槽、位于第三压块区和第四压块区的第六汇流排凹槽、位于第四压块区和第五压块区的第七汇流排凹槽。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正极端子凹槽、负极端子凹槽中一个位于第一压块区,另一个位于第六压块区,正极端子凹槽、负极端子凹槽位于左汇流排凹槽的左侧并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汇流排凹槽、第四汇流排凹槽连通。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第一汇流排凹槽、第二汇流排凹槽、第三汇流排凹槽、第四汇流排凹槽在前后方向连通形成一个整条的左汇流排凹槽。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第五汇流排凹槽、第六汇流排凹槽、第七汇流排凹槽在前后方向连通形成一个整条的右汇流排凹槽。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正极端子凹槽、负极端子凹槽为贯穿压块的通孔。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压块的上端面固定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应用在极群组压入塑壳后对隔板进行整形,使隔板与汇流排之间高度变大,避免盒盖封装时,盒盖上的胶水粘到隔板上。
两条前后方向的汇流排凹槽,若干条左右方向的间隔板凹槽,相互连通,无论何种材质,加工工艺均简单化。
采用通孔的设计,在压块下压时,可从上端面直接观察到两个正负极端子,实现了定位功能,保证下压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蓄电池隔板压平修整装置,包括压块1,压块的下端面设有与汇流排数量相同的汇流排凹槽2、与电池槽间隔板数量相同的间隔板凹槽3以及正极端子凹槽4、负极端子凹槽5,
其中,间隔板凹槽的两端拉通。
本方案应用在极群组压入塑壳后对隔板进行整形,使隔板与汇流排之间高度变大,避免盒盖封装时,盒盖上的胶水粘到隔板上。
具体使用时,极群组压入塑壳后,正极端子凹槽、负极端子凹槽对准汇流排上的正负极端子,汇流排对准汇流排凹槽,间隔板对准间隔板凹槽,下压压块,使得玻璃纤维材质的隔板压变形,改变其与汇流排之间的高度,避免封装盒盖时粘上胶水。
其中,具体的改变高度依据需要根据汇流排凹槽的深度而定。
间隔板凹槽匹配塑壳的间隔板而设计,下压时不损坏间隔板,具体如下,间隔板凹槽包括自前向后依次等间距设置的第一间隔板凹槽31、第二间隔板凹槽32、第三间隔板凹槽33、第四间隔板凹槽34、第五间隔板凹槽35,第一间隔板凹槽与压块前端面之间形成第一压块区11,第一间隔板凹槽和第二间隔板凹槽之间形成第二压块区12,第二间隔板凹槽和第三间隔板凹槽之间形成第三压块区13,第三间隔板凹槽和第四间隔板凹槽之间形成第四压块区14,第四间隔板凹槽和第五间隔板凹槽之间形成第五压块区15,第五间隔板凹槽和压块后端面之间形成第六压块区16。
对于汇流排凹槽,由于汇流排有多个,通常做以下设计:
汇流排凹槽包括自左向右设置的左汇流排凹槽21、右汇流排凹槽22,左汇流排凹槽包括位于第一压块区的第一汇流排凹槽211、位于第二压块区和第三压块区的第二汇流排凹槽212、位于第四压块区和第五压块区的第三汇流排凹槽213、位于第六压块区的第四汇流排凹槽214,右汇流排凹槽包括位于第一压块区和第二压块区的第五汇流排凹槽215、位于第三压块区和第四压块区的第六汇流排凹槽216、位于第四压块区和第五压块区的第七汇流排凹槽217。
该方式,实现汇流排与汇流排凹槽的一一对应。该结构的特点下压更准确,但该结构需要加工多个凹槽,如采用钢材质的压块,则加工工艺较为复杂,成本高,采用PVC材质,模具一次成型,较为简单,脱模相对麻烦。
正极端子凹槽、负极端子凹槽中一个位于第一压块区,另一个位于第六压块区,正极端子凹槽、负极端子凹槽位于左汇流排凹槽的左侧并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汇流排凹槽、第四汇流排凹槽连通。
为进一步解决加工工艺或脱模麻烦的问题,如图4所示,第一汇流排凹槽、第二汇流排凹槽、第三汇流排凹槽、第四汇流排凹槽在前后方向连通形成一个整条的左汇流排凹槽。第五汇流排凹槽、第六汇流排凹槽、第七汇流排凹槽在前后方向连通形成一个整条的右汇流排凹槽。
也即是,两条前后方向的汇流排凹槽,若干条左右方向的间隔板凹槽,相互连通,无论何种材质,加工工艺均简单化。
正极端子凹槽、负极端子凹槽为贯穿压块的通孔。
采用通孔的设计,在压块下压时,可从上端面直接观察到两个正负极端子,实现了定位功能,保证下压的准确度。
压块的上端面固定有把手6,把手便于手持,使用更为方便,无需借助其他工具。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蓄电池隔板压平修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块,压块的下端面设有与汇流排数量相同的汇流排凹槽、与电池槽间隔板数量相同的间隔板凹槽以及正极端子凹槽、负极端子凹槽,
其中,间隔板凹槽的两端拉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隔板压平修整装置,其特征在于,间隔板凹槽包括自前向后依次等间距设置的第一间隔板凹槽、第二间隔板凹槽、第三间隔板凹槽、第四间隔板凹槽、第五间隔板凹槽,第一间隔板凹槽与压块前端面之间形成第一压块区,第一间隔板凹槽和第二间隔板凹槽之间形成第二压块区,第二间隔板凹槽和第三间隔板凹槽之间形成第三压块区,第三间隔板凹槽和第四间隔板凹槽之间形成第四压块区,第四间隔板凹槽和第五间隔板凹槽之间形成第五压块区,第五间隔板凹槽和压块后端面之间形成第六压块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隔板压平修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汇流排凹槽包括自左向右设置的左汇流排凹槽、右汇流排凹槽,左汇流排凹槽包括位于第一压块区的第一汇流排凹槽、位于第二压块区和第三压块区的第二汇流排凹槽、位于第四压块区和第五压块区的第三汇流排凹槽、位于第六压块区的第四汇流排凹槽,右汇流排凹槽包括位于第一压块区和第二压块区的第五汇流排凹槽、位于第三压块区和第四压块区的第六汇流排凹槽、位于第四压块区和第五压块区的第七汇流排凹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隔板压平修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正极端子凹槽、负极端子凹槽中一个位于第一压块区,另一个位于第六压块区,正极端子凹槽、负极端子凹槽位于左汇流排凹槽的左侧并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汇流排凹槽、第四汇流排凹槽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池隔板压平修整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汇流排凹槽、第二汇流排凹槽、第三汇流排凹槽、第四汇流排凹槽在前后方向连通形成一个整条的左汇流排凹槽。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池隔板压平修整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五汇流排凹槽、第六汇流排凹槽、第七汇流排凹槽在前后方向连通形成一个整条的右汇流排凹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隔板压平修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正极端子凹槽、负极端子凹槽为贯穿压块的通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隔板压平修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块的上端面固定有把手。
CN202220819840.0U 2022-04-11 2022-04-11 蓄电池隔板压平修整装置 Active CN2172811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19840.0U CN217281115U (zh) 2022-04-11 2022-04-11 蓄电池隔板压平修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19840.0U CN217281115U (zh) 2022-04-11 2022-04-11 蓄电池隔板压平修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81115U true CN217281115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75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19840.0U Active CN217281115U (zh) 2022-04-11 2022-04-11 蓄电池隔板压平修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811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48346U (zh) 一种软包电池标准模块盒结构
CN206098503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软包电池模块
EP1331678A3 (en) Sealed prismatic battery and battery module
CN217281115U (zh) 蓄电池隔板压平修整装置
CN201229957Y (zh) 结构改进的车用动力电池模块
CN201936923U (zh) 电池铝塑膜的成型装置
GB1195633A (en) A Battery for the Generation or Utilisation of Electrical Energy and a Method for its Production
CN215451580U (zh) 一种扣式钢壳电池
CN215070255U (zh) 可拆装的多电芯模块结构及动力电池包
CN212528552U (zh) 一种蓝牙耳机电池保护层成型模具
CN202285264U (zh) 一种新型小密铅酸电池可调式包板模工具
CN101281983B (zh) 软包装锂电池的组合制造方法
CN201117753Y (zh) 电池充电器
CN211428288U (zh) 锂离子电芯连接结构
CN204516856U (zh) 软包装锂电池弧形电芯成型机
CN102610865B (zh) 铅酸蓄电池极板排布装置
CN211480173U (zh) 一种软包电池封装改进结构
CN104701575A (zh) 软包装锂电池弧形电芯成型机及生产工艺
CN211455876U (zh) 一种多尺寸聚合物锂离子电芯的叠片装置
CN210547370U (zh) 一种动力极耳冲孔模
CN2563757Y (zh) 9v可充电电池
CN220984721U (zh) 抗冲击的电池pack结构
CN215070241U (zh) 一种兼容多种规格电池的电池盒
CN217955980U (zh) 一种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组
CN202655747U (zh) 电容式电芯锡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