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81018U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盒防撞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盒防撞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81018U
CN217281018U CN202123439168.7U CN202123439168U CN217281018U CN 217281018 U CN217281018 U CN 217281018U CN 202123439168 U CN202123439168 U CN 202123439168U CN 217281018 U CN217281018 U CN 217281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block
battery case
protective cover
new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3916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蒲东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Xiaodo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Xiaodo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Xiaodo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Xiaodo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3916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81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81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810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盒防撞装置,包括电池外壳、电池本体和防护盖;所述电池外壳内部设置有电池本体,所述防护盖下端插设于电池外壳上端内部;所述电池外壳内部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固定块、连接组件、第一弹簧和滑槽,所述电池外壳内部的上下两端皆固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内部通过连接组件活动安装横杆;解决了电池外壳与电池本体之间不具有缓冲结构的问题,通过防护机构,防止装置在运输的过程中发生碰撞而容易发生损坏,从而影响了装置整体的正常使用,通过对电池外壳与电池本体之间设置的防护机构,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装置不同场地的适应性。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盒防撞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盒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于环保意识的增强,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其主要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而电池盒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是新能源汽车的全新增量,也是重要的安全件,可扮演汽车驱动系统主要动力源的角色,也可充当辅助动力源的角色。
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盒在使用或运输的过程中,其防护性能较差,当持续性受到外界物体的碰撞时,容易造成装置内部零部件的损坏,从而影响装置整体的正常使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盒防撞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新能源汽车电池盒的防撞功能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盒防撞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盒防撞装置,包括电池外壳、电池本体和防护盖;所述电池外壳内部设置有电池本体,所述防护盖下端插设于电池外壳上端内部;
所述电池外壳内部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固定块、连接组件、第一弹簧和滑槽,所述电池外壳内部的上下两端皆固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内部通过连接组件活动安装横杆,所述横杆内侧与固定块内壁之间焊接伸缩弹簧,所述横杆外侧固接电池本体一侧,所述电池外壳与电池本体之间的左右两端皆固连有伸缩杆,且伸缩杆外部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伸缩杆上下两端皆通过转轴活动安装铰接杆,且铰接杆一端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滑块,所述电池外壳上下两端皆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卡合于滑槽内部,所述滑块一侧与滑槽内壁之间焊接复位弹簧,解决了电池外壳与电池本体之间不具有缓冲结构的问题,通过防护机构,防止装置在运输的过程中发生碰撞而容易发生损坏,从而影响了装置整体的正常使用,通过对电池外壳与电池本体之间设置的防护机构,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和套块,所述固定块内部的上下两端皆固接连接杆,且连接杆外部套设有套块,所述套块一侧固接横杆另一侧,便于横杆在连接杆和套块的配合作用下进行移动,同时便于横杆在固定块限定的位置内进行移动。
优选的,所述电池外壳上端设置有卡合机构,所述卡合机构包括硬橡胶套、防脱落组件和移动杆,所述防护盖下端的外部设置有硬橡胶套,所述电池外壳前后两端的内部皆通过防脱落组件活动安装移动杆,且移动杆内侧与电池外壳一端的内壁之间焊接第二弹簧,所述移动杆远离电池外壳内部一端的上端固接卡杆,且卡杆一端插设于防护盖下端的内部,解决了防护盖与电池外壳之间不便于进行组装的问题,通过卡合机构,便于操作人员对防护盖进行安装固定,提高了操作的易用性,节省了操作的时间,同时通过卡合机构,便于对防护盖进行拆卸。
优选的,所述硬橡胶套底端胶粘有橡胶圈,所述电池外壳上端内部胶粘有与橡胶圈相互配合的密封圈,提高了防护盖与电池外壳之间密封性,防止内部受潮或进入灰尘而影响装置正常使用。
优选的,所述防脱落组件包括滑轨和移动块,所述电池外壳一端内部的上下两端皆安装有滑轨,且滑轨外部滑动安装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一侧固接移动杆另一侧,便于移动杆在滑轨和移动块的配合作用下进行前后移动,同时对移动杆起到限位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防护盖下端前后两端的内部皆胶粘有橡胶块,且橡胶块另一端与卡杆一端的内部相互卡合,起到缓冲防护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卡杆与防护盖之间的紧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杆、滑槽和复位弹簧的结构设计,当电池外壳受到外界碰撞时,在滑槽与复位弹簧的配合作用下,铰接杆的角度发生转变,在复位弹簧与第一弹簧的弹性作用下,从而实现了电池外壳回归原位的功能,解决了电池外壳与电池本体之间不具有缓冲结构的问题,通过防护机构,防止装置在运输的过程中发生碰撞而容易发生损坏,从而影响了装置整体的正常使用,通过对电池外壳与电池本体之间设置的防护机构,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装置不同场地的适应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防护盖的下端插设于电池外壳上端的内部,直至硬橡胶套的底端贴合于电池外壳的顶端,由于卡杆为弧形设计,卡杆对防护盖进行自锁,从而实现了防护盖得到固定的功能,解决了防护盖与电池外壳之间不便于进行组装的问题,通过卡合机构,便于操作人员对防护盖进行安装固定,提高了操作的易用性,节省了操作的时间,同时通过卡合机构,便于对防护盖进行拆卸,对电池本体进行检查维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的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的图3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的局部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10、电池外壳;120、电池本体;130、防护盖;210、固定块;220、横杆;230、连接组件;240、伸缩弹簧;250、伸缩杆;260、第一弹簧;270、铰接杆;280、滑块;290、滑槽;291、复位弹簧;310、硬橡胶套;320、橡胶圈;330、密封圈;340、防脱落组件;350、移动杆;360、第二弹簧;370、卡杆;380、橡胶块;390、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6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盒防撞装置,包括电池外壳110、电池本体120和防护盖130;所述电池外壳110内部设置有电池本体120,所述防护盖130下端插设于电池外壳110上端内部;
所述电池外壳110内部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固定块210、连接组件230、第一弹簧260和滑槽290,所述电池外壳110内部的上下两端皆固接有固定块210,且固定块210内部通过连接组件230活动安装横杆220,所述横杆220内侧与固定块210内壁之间焊接伸缩弹簧240,所述横杆220外侧固接电池本体120一侧,所述电池外壳110与电池本体120之间的左右两端皆固连有伸缩杆250,且伸缩杆250外部套设有第一弹簧260,所述伸缩杆250上下两端皆通过转轴活动安装铰接杆270,且铰接杆270一端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滑块280,所述电池外壳110上下两端皆开设有滑槽290,所述滑块280卡合于滑槽290内部,所述滑块280一侧与滑槽290内壁之间焊接复位弹簧291;工作时,当需要对电池外壳110与电池本体120之间进行防碰撞操作时,首先通过伸缩杆250、滑槽290和复位弹簧291的结构设计,当电池外壳110受到外界碰撞时,在滑槽290与复位弹簧291的配合作用下,铰接杆270的角度发生转变,由于伸缩杆250有套杆和支撑杆组装而成,从而支撑杆向套杆的内部进行移动,在连接组件230的配合作用下,横杆220向固定块210的内部进行移动,由于伸缩弹簧240、第一弹簧260与复位弹簧291受到挤压,从而具有复原作用,两组滑块280相背进行移动,支撑杆向远离套杆内部的一端进行移动,横杆220向靠近电池本体120的一端进行移动,从而实现了电池外壳110回归原位的功能,解决了电池外壳110与电池本体120之间不具有缓冲结构的问题,通过防护机构,防止装置在运输的过程中发生碰撞而容易发生损坏,从而影响了装置整体的正常使用,通过对电池外壳110与电池本体120之间设置的防护机构,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装置不同场地的适应性。
所述连接组件230包括连接杆和套块,所述固定块210内部的上下两端皆固接连接杆,且连接杆外部套设有套块,所述套块一侧固接横杆220另一侧;工作时,通过连接组件230的结构设计,便于横杆220在连接杆和套块的配合作用下进行移动,同时便于横杆220在固定块210限定的位置内进行移动。
所述电池外壳110上端设置有卡合机构,所述卡合机构包括硬橡胶套310、防脱落组件340和移动杆350,所述防护盖130下端的外部设置有硬橡胶套310,所述电池外壳110前后两端的内部皆通过防脱落组件340活动安装移动杆350,且移动杆350内侧与电池外壳110一端的内壁之间焊接第二弹簧360,所述移动杆350远离电池外壳110内部一端的上端固接卡杆370,且卡杆370一端插设于防护盖130下端的内部;工作时,当需要对防护盖130进行固定时,首先通过将防护盖130的下端插设于电池外壳110上端的内部,然后将防护盖130向靠近电池外壳110的一端进行移动,直至将硬橡胶套310的底端移至贴合于电池外壳110的顶端,橡胶圈320的下端与密封圈330上端的内部相互卡合,从而提高了电池外壳110与防护盖130之间的密封性,起到防尘防潮的作用,由于卡杆370为弧形设计,从而铰接杆270的接触面受到挤压,在防脱落组件340的配合作用下,移动杆350向远离电池外壳110内部的一端进行移动,在第二弹簧360的弹性作用下,移动杆350回归原位,卡杆370的一端插入防护盖130下端的内部,橡胶块380的另一端与卡杆370一端的内部相互卡合,提高了防护盖130与卡杆370之间的紧固性,从而实现了防护盖130得到固定的功能,当需要将防护盖130进行拆卸时,将移动杆350外侧的拉环向远离电池外壳110内部的一端进行拉动,直至将卡杆370的一端移出防护盖130下端的内部即可,解决了防护盖130与电池外壳110之间不便于进行组装的问题,通过卡合机构,便于操作人员对防护盖130进行安装固定,提高了操作的易用性,节省了操作的时间,同时通过卡合机构,便于对防护盖130进行拆卸,对电池本体120进行检查维修,提高了操作的实用性。
所述硬橡胶套310底端胶粘有橡胶圈320,所述电池外壳110上端内部胶粘有与橡胶圈320相互配合的密封圈330;工作时,通过橡胶圈320和密封圈330的设计,当硬橡胶套310的底端贴合于电池外壳110顶端时,橡胶圈320下端与密封圈330上端的内部相互卡合,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防护盖130与电池外壳110之间密封性,防止内部受潮或进入灰尘而影响装置正常使用。
所述防脱落组件340包括滑轨和移动块,所述电池外壳110一端内部的上下两端皆安装有滑轨,且滑轨外部滑动安装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一侧固接移动杆350另一侧;工作时,通过防脱落组件340的结构设计,便于移动杆350在滑轨和移动块的配合作用下进行前后移动,同时对移动杆350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移动杆350在移动时脱离电池外壳110上端的内部。
所述防护盖130下端前后两端的内部皆胶粘有橡胶块380,且橡胶块380另一端与卡杆370一端的内部相互卡合;工作时,通过橡胶块380的设计,当移动杆350在第二弹簧360的弹性作用下回归原位时,橡胶块380起到缓冲防护的作用,当橡胶块380的另一端与卡杆370一端的内部相互卡合,从而提高了卡杆370与防护盖130之间的紧固性,进一步提高了防护盖130的稳定性。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7所示,对比实施例一,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电池外壳110上端的前后两端内部皆活动安装有与卡杆370相互配合的滚珠390,且滚珠390外表面贴合于卡杆370一侧;工作时,通过滚珠390的设计,便于卡杆370在滚珠390的配合作用下进行前后移动,提高了移动的顺畅性,同时节省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力。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电池外壳110与电池本体120之间进行防碰撞操作时,首先通过伸缩杆250、滑槽290和复位弹簧291的结构设计,当电池外壳110受到外界碰撞时,在滑槽290与复位弹簧291的配合作用下,铰接杆270的角度发生转变,由于伸缩杆250有套杆和支撑杆组装而成,从而支撑杆向套杆的内部进行移动,在连接组件230的配合作用下,横杆220向固定块210的内部进行移动,由于伸缩弹簧240、第一弹簧260与复位弹簧291受到挤压,从而具有复原作用,两组滑块280相背进行移动,支撑杆向远离套杆内部的一端进行移动,横杆220向靠近电池本体120的一端进行移动,从而实现了电池外壳110回归原位的功能;
当需要对防护盖130进行固定时,首先通过将防护盖130的下端插设于电池外壳110上端的内部,然后将防护盖130向靠近电池外壳110的一端进行移动,直至将硬橡胶套310的底端移至贴合于电池外壳110的顶端,橡胶圈320的下端与密封圈330上端的内部相互卡合,从而提高了电池外壳110与防护盖130之间的密封性,起到防尘防潮的作用,由于卡杆370为弧形设计,从而铰接杆270的接触面受到挤压,在防脱落组件340的配合作用下,移动杆350向远离电池外壳110内部的一端进行移动,在第二弹簧360的弹性作用下,移动杆350回归原位,卡杆370的一端插入防护盖130下端的内部,橡胶块380的另一端与卡杆370一端的内部相互卡合,提高了防护盖130与卡杆370之间的紧固性,从而实现了防护盖130得到固定的功能,当需要将防护盖130进行拆卸时,将移动杆350外侧的拉环向远离电池外壳110内部的一端进行拉动,直至将卡杆370的一端移出防护盖130下端的内部即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盒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外壳(110)、电池本体(120)和防护盖(130);所述电池外壳(110)内部设置有电池本体(120),所述防护盖(130)下端插设于电池外壳(110)上端内部;
所述电池外壳(110)内部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固定块(210)、连接组件(230)、第一弹簧(260)和滑槽(290),所述电池外壳(110)内部的上下两端皆固接有固定块(210),且固定块(210)内部通过连接组件(230)活动安装横杆(220),所述横杆(220)内侧与固定块(210)内壁之间焊接伸缩弹簧(240),所述横杆(220)外侧固接电池本体(120)一侧,所述电池外壳(110)与电池本体(120)之间的左右两端皆固连有伸缩杆(250),且伸缩杆(250)外部套设有第一弹簧(260),所述伸缩杆(250)上下两端皆通过转轴活动安装铰接杆(270),且铰接杆(270)一端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滑块(280),所述电池外壳(110)上下两端皆开设有滑槽(290),所述滑块(280)卡合于滑槽(290)内部,所述滑块(280)一侧与滑槽(290)内壁之间焊接复位弹簧(29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盒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30)包括连接杆和套块,所述固定块(210)内部的上下两端皆固接连接杆,且连接杆外部套设有套块,所述套块一侧固接横杆(220)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盒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外壳(110)上端设置有卡合机构,所述卡合机构包括硬橡胶套(310)、防脱落组件(340)和移动杆(350),所述防护盖(130)下端的外部设置有硬橡胶套(310),所述电池外壳(110)前后两端的内部皆通过防脱落组件(340)活动安装移动杆(350),且移动杆(350)内侧与电池外壳(110)一端的内壁之间焊接第二弹簧(360),所述移动杆(350)远离电池外壳(110)内部一端的上端固接卡杆(370),且卡杆(370)一端插设于防护盖(130)下端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盒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橡胶套(310)底端胶粘有橡胶圈(320),所述电池外壳(110)上端内部胶粘有与橡胶圈(320)相互配合的密封圈(3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盒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落组件(340)包括滑轨和移动块,所述电池外壳(110)一端内部的上下两端皆安装有滑轨,且滑轨外部滑动安装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一侧固接移动杆(350)另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盒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130)下端前后两端的内部皆胶粘有橡胶块(380),且橡胶块(380)另一端与卡杆(370)一端的内部相互卡合。
CN202123439168.7U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盒防撞装置 Active CN217281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39168.7U CN217281018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盒防撞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39168.7U CN217281018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盒防撞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81018U true CN217281018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93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39168.7U Active CN217281018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盒防撞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810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3004537A1 (de) 2022-11-28 2024-05-29 Mercedes-Benz Group AG Teleskopisches Befestigungssystem für Hochvoltgeräte im Fahrzeug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3004537A1 (de) 2022-11-28 2024-05-29 Mercedes-Benz Group AG Teleskopisches Befestigungssystem für Hochvoltgeräte im Fahrzeu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10464C (en) Deployable vehicle fairing structure
CN21728101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盒防撞装置
US20130076064A1 (en) Rear-mounted retractable aerodynamic structure for cargo bodies
CN104097723A (zh) 适用于电动脚踏车的车架
CN205737898U (zh) 可折叠电动车及其车架
CA2773763A1 (en) Device for the on-demand sealing of an opening provided in the frontal region of a track-guided vehicle, a front nose module having such a device, and a track-guided vehicle having such a front nose module
CN206785219U (zh) 一种采用扭片簧铰链的滑轨锁式飞行器自动关闭口盖
JP2018508417A (ja) 複合機能車
CN219007718U (zh) 电动侧踏板组件及电动车辆
CN206719146U (zh) 快拆式弹性伸缩扭转保险杠及卡丁车
CN114655151A (zh) 一种汽车及多功能保险杠
CN112804421B (zh) 一种车辆前置伸缩式摄像头及车辆
CN211893434U (zh) 一种电动厢式运输车用减震车厢
CN105923090B (zh) 可折叠电动车及其车架
JP4122685B2 (ja) 車両用ミラー装置
CN113320483B (zh) 辅助装置以及车辆
CN216467579U (zh) 一种低风阻降噪后视镜
CN217435870U (zh) 车箱组件和车辆
CN211442501U (zh) 自固定式铰链结构及汽车
CN108891236B (zh) 汽车遮阳板及汽车
CN219320707U (zh) 一种用于大数据一体机的定位装置
CN217074202U (zh) 一种汽车高强度的折叠汽车踏板
CN217667317U (zh) 一种副车架总成的快速焊接设备
CN209852248U (zh) 一种防护效果好的汽车保险杠
CN217347675U (zh) 一种空间定位视频巡逻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